北京交通信息中心北京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处

合集下载

全国通信工程专业排名

全国通信工程专业排名

全国通信工程专业排名全国通信工程专业排名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全国通信工程专业排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北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为首批硕士与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之一,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设有研究生院。

二、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电子科大,位于蓉城成都。

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

为中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邮电领域唯一“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

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 University)简称“西电”或“西军电”,坐落于古都西安。

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教育部、工信部共建,国家首批“211工程”,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中国电子信息领域、邮电领域唯一的“2011计划”牵头高校),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56所获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重点大学之一,也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重要成员。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系统入门指南-BJTU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系统入门指南-BJTU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系统入门指南教职工必读信息化办公室2016年4月目录前言 (4)校园网络篇 (5)第一章交大校园网 (6)第二章有线网络 (7)第三章无线网络(WiFi) (11)第四章网络计费系统 (13)第五章虚拟专用网(VPN) (15)第六章数字图书资源VPN门户 (17)信息系统篇 (18)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门户MIS(PC版) (19)第八章移动信息门户(手机APP) (20)第九章移动信息门户(手机微信) (22)第十章办公自动化系统 (24)第十一章财务综合信息门户 (26)第十二章人事管理信息系统 (28)第十三章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30)第十四章设备及家具管理系统 (32)第十五章研究生综合教务系统 (34)第十六章博士研究生招生系统 (36)第十七章硕士论文匿名评审系统 (38)第十八章本科生综合教务系统 (40)第十九章本科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41)第二十章教师发展中心管理信息系统 (42)第二十一章外事管理信息系统 (44)第二十二章工会管理信息系统 (46)第二十三章教职工个人主页 (49)第二十四章电子邮件系统 (51)第二十五章本科课程平台 (53)第二十六章短信平台 (55)第二十七章网络电视平台 (57)第二十八章视频直播点播平台 (59)第二十九章知行信息交流平台 (61)第三十章微软正版化平台 (63)第三十一章高性能计算平台 (66)第三十二章云服务器平台 (67)第三十三章云桌面平台 (68)第三十四章网络文件保险柜 (70)第三十五章图书馆学术资源发现与获取系统 (72)第三十六章移动图书馆(手机APP) (75)第三十七章北京高校馆际互借 (77)第三十八章图书文献传递系统 (80)第三十九章校医院预约挂号 (82)前言为了给广大教职工提供信息系统速查工具,特别是方便新入校的教职工快速的熟悉我校信息化环境,全面了解和体验学校为广大教职工提供的信息化服务,信息化办公室牵头人事处、计财处、科技处、研究生院、教务处、国资处、国际处、工会、图书馆、校医院以及信息中心联合编写了此手册。

北京交通大学校区平面图

北京交通大学校区平面图

女生宿舍安排 学院办公室地点 硕 士 学苑1号楼 学苑2号楼 学苑6号楼 学苑8号楼 学苑8号楼 学苑2号楼 学苑1号楼 学苑2号楼 学苑6号楼 学苑2号楼 学苑2号楼 学苑8号楼 第九教学楼南一层109 第九教学楼北一层103 思源东楼502 第八教学楼617 综合楼724 机械工程楼811 电气工程楼704 第七教学楼七教207 思源西楼704 思源西楼812 逸夫楼西801 建筑与艺术学院楼307 图中用 标记的位 置为新生报到期间 涉及的地点 研究生具体住宿以 学院和宿舍管理中 心安排为准
运动场

二号楼
语言学院 人文学院
草坪
六号楼
计 财 处
15宿舍楼 9宿舍楼 8号公寓楼 7号公寓楼
思源西楼
思源楼
经管学院 理学院
思源东楼
教4楼
花园
天佑 会堂 小 树 林
草 坪
教7楼
教 5 楼 东阶梯
芳华园
1宿舍楼
逸夫教学楼
电气工程楼
机械工程楼 机械实验馆
光 波 楼
九 号 楼
北京移动 充值点 学苑餐厅
建行校友 龙卡办理 点
运输设备教学馆

排 球 场
西 北 门
教2楼
教1楼
管理楼
校 医 院
东 路
草坪
土 运 建 输 学 学 院 院 一卡通中心
南门
草坪
草坪
外联处
西门
门卫
电信学院
二 食 堂
学生活动中心
17宿舍楼
计算中心
草坪
科学会堂
图 明 湖 书 馆
天 桥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校医院、新生保险 保卫处 研究生院
五号楼

北京交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北京交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北京交通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校科发[2008]50号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充分调动教职工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学校科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及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56号)等的精神及国家有关财务和审计制度的要求,遵照各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应符合国家、学校、项目来源单位的有关财经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

第二条科研项目是指以北京交通大学名义从各部委、省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外国及地区、国际组织等渠道获得资金支持并签订合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类型的项目。

科研经费是我校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开发的的专项经费,科技活动获得的科研经费,均属于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并确保科研经费专款专用。

第三条科研经费实行分类管理,学校各部门和项目负责人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

(一)科技处的职责1、负责科研项目的合同审核、管理等;2、负责科研项目经费的有关分配比例、外协费及控制标准的管理;3、负责科研项目结题的管理;4、配合计财处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工作。

(二)计财处的职责1、负责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2、负责对已到科研项目经费办理入账手续;3、负责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科研项目立项书及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在其权限范围内合理使用科研项目经费;4、负责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工作,审查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各种报表。

(三)审计处的职责1、负责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2、负责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有关决算进行审计;3、项目来源单位对我校科研项目审计时,审计处牵头组织,计财处、科技处配合。

(四)学院(系、所、实验室、中心等项目依托的二级单位)的职责1、负责合理使用所提取的科研管理费;2、负责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相关审核、批准。

北京交通大学董事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参会人员名单

北京交通大学董事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参会人员名单

北京交通大学董事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参会人员名单北京交通大学董事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参会人员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一、参会领导及董事单位嘉宾:徐锡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董事会董事长贾德永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副司长周红云铁道部人事司副司长李东铁道部人事司技术干部培训处处长李开言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大洋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刘复波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培训处处长王勇智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学军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战略发展部部长赵吉斌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韩淑梅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盛孝党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工作人员李燕青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卢世明哈尔滨铁路局副总工程师刘建华沈阳铁路局人事处副处长黄桂章北京铁路局局长李永军北京铁路局秘书甄忠义呼和浩特铁路局党委书记李希顺呼和浩特铁路局总会计师王盛呼和浩特铁路局秘书温磊呼和浩特铁路局秘书杨建祥郑州铁路局党委书记苗丽君郑州铁路局秘书邹震文济南铁路局人事处副处长王峰上海铁路局常务副局长钟生贵南昌铁路局总工程师张秀红南昌铁路局高级工程师张伟华南昌铁路局秘书申俭聪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人事处副处长玉清南宁铁路局副局长苏诚南宁铁路局副科长袁仲权成都铁路局总工程师竹杨成都铁路局秘书昆明铁路局副局长李鹏里兰州铁路局副局长马龙兰州铁路局秘书罗金保乌鲁木齐铁路局局长管亚林乌鲁木齐铁路局党委书记牛权乌鲁木齐铁路局局办(党办)主任王建军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中平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企管部部长王忠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向东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企管处处长何松林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利军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人事劳资处副处长孙永刚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永林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常乃超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闫念先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副部长谢建蒙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刘自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罗兵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主任郭俊亮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杨智艳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刘志远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其增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艳霞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邹远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李寿兵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晓辉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志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何明武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部长王立新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马栋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勇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孙万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蒋志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吴德增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史昌盛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秘书于连友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尹成文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牛得田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晓平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傅振德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邹涛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李昭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南秦龙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韩向锋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技术部部长周军军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孙军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培训开发经理刘杰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力南车集团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晓谦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耿祥建南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建雄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杨庆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干事冯幸福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洪崇月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树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庆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冯爱军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汪国森翁牛特旗人民政府旗长、旗委副书记王磊翁牛特旗人民政府政府办主任陈飞虎翁牛特旗人民政府政府办秘书李晓建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安笑南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瑞兵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处长沈小平通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聪通鼎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主任二、本次加入董事会的新成员单位嘉宾:刘亚滨北京万桥兴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铜敏耀华电器集团温州前龙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宏波耀华电器集团温州前龙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金源山东中凯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段东明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奎银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田朝霞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副部长刘世安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检测中心副主任三、北京交通大学参会人员:宁滨北京交通大学校长颜吾佴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福廷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高艳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峰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李学伟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王永生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张星臣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孙守光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解江凌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吴强北京交通大学学校办公室主任蓝晓霞北京交通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王瑽北京交通大学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文海涛北京交通大学组织部部长高沁翔北京交通大学宣传部部长王虹英北京交通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蔡红建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韩继华北京交通大学团委书记张有根北京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余祖俊北京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刘志刚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许安国北京交通大学人事处处长关忠良北京交通大学计划财务处王元丰北京交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尹激北京交通大学对外联络合作处处长王化深北京交通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陈庚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司银涛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姚念龙北京交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后金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蒋大明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志斌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蔡伯根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晓晖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于亚光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梁满贵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林友芳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峰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主任刘延平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明玉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德瑜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力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孙全欣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书记赵映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冬梅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党委副书记聂磊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关伟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魏庆朝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吴萱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强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庆山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姚谦峰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张顶立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张鸿儒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建勇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院长王烜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国岫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杨飞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志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郑琼林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王立德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冯其波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院长卢苇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段春荣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沈永清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主任总支书司显柱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院长。

201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公告栏)

201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公告栏)

201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公告栏)一、项目名称基于超级网络和移动互联的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体系重构技术及应用二、候选单位1、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2、北京交通大学;3、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4、北京工业大学;5、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安徽博微广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三、候选人1、张可;2、高自友;3、刘浩;4、闫学东;5、魏运;6、李静;7、伍毅平;8、吴建军;9、张建强;10、赵箐;11、赵晓华;12、高亮;13、杨子帆;14、赵净洁;15、郑宣传四、项目简介.针对交通领域主体众多、应用难以集成、数据不能共享、业务无法协同等长期困扰的问题,北京市通过持续整合交通行业数据和应用,初步构建了交通运行监测协调体系。

以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体系的发展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以融合共享开放的理念推进与社会资源对接,重构综合交通运行感知数据体系,深化数据多元复用,重构升级综合交通运行监测服务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项目团队在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支撑下,通过政府与社会协同、产学研联动,经多年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应用实践,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1.创立了面向协同运行感知服务的综合交通复杂超级网络构建技术。

成功解决了综合交通运行感知与协同服务的网络理论基础问题,实现了综合交通复杂网络的重构,为实现“简单的交通信息交换共享”向“基于综合交通网络特性的多维交通信息复合本征提取”跨越奠定了基础。

2.提出了统筹全社会资源的综合交通运行精准感知体系构建方法及关键技术。

融合移动互联技术和互联网+交通新业态的全新社会信息资源,实现了综合交通运行感知资源的重构,为从根本上解决综合交通系统运行状态获取能力和感知精度不足的难题,提供了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解决路径。

3.攻克了基于综合交通网络特性的复合运行特征多维提取与多元复用技术。

解决了高复杂度交通运行大数据在综合交通网络运行本征层面、面向多主体差异化需求实现分析和应用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综合交通运行大数据应用服务的重构。

带你走进这些高校的“前世今生”——轨道交通行业相关院校介绍

带你走进这些高校的“前世今生”——轨道交通行业相关院校介绍

带你走进这些高校的“前世今生”——轨道交通行业相关院校介绍●嘉鱼(整理)院校属性:“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办学历史: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1917年改组为铁路管理学校和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

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学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

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

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

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院校简介: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完备的学科培养体系。

学校在被称为“学府胜地”的北京市海淀区建有东、西两个校区,在山东省威海市建有威海校区,各校区均具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施,校园环境优美。

院校属性:“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办学历史:学校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

学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

学校先后经历了两次院系调整,一大批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系组调整支援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兄弟院校。

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

院校简介:西南交通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

北京交通大学专利资助奖励管理办法-科技处2018

北京交通大学专利资助奖励管理办法-科技处2018

北京交通大学专利资助奖励管理办法校科发【2011】5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学校师生员工进行发明创造,保护学校知识产权,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及其它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鼓励科研团队及科研人员积极进行专利战略布局,构建专利池,充分应用知识产权工具保护科研成果。

第三条学校资助奖励的范围限于学校为第一申请人(专利权人)的专利申请。

第四条专利申请是保护学校知识产权的重要环节,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科技处)、学院、发明人(设计人)应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并严格执行本办法。

(一)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科技处)是专利申请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专利申请的审批;与专利代理人和专利代理机构的沟通联络;专利状态监督;相关文件管理、归档;资助奖励经费的管理等。

(二)学院负责审查专利申请,界定职务成果和非职务成果。

(三)学校各部、处、系、中心等直属单位及学院依托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参照学院的权利和义务执行。

(四)发明人(设计人)应在申请前进行查新检索,确保所申请专利具有新颖性,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提交技术交底书,配合专利代理人完成申请文件的撰写、答复审查意见;获授权后进行科技成果登记,积极进行转化。

第二章申请审批程序第五条学校教职员工及学生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的成果,符合专利申报条件的,应积极申请职务发明创造专利,并按如下程序办理:(一)发明人(设计人)应首先进行查新检索,检索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论文、专利文献、学术报告等公开发表的技术资料。

(二)在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科研信息系统中在线填写相关申请信息并提交学院审批。

第一发明人为研究生的,还需提交导师签字同意的纸件申请表。

(三)学院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提交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科技处)审批。

(四)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科技处)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专利申请。

(五)国防专利申请不得通过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交,由发明人直接提交军工项目管理办公室审查办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申报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一)我校参加完成的“城市公共交通精细化运营组织与精准化信息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申报201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特进行公示。

公示期:2017年3月21日至2017 年3月27日,公示内容见附件。

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请您向科技处反映。

根据相关要求,为了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何笑冬,51688552
特此公示。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
2017年3月21日
附件:
1.项目名称:城市公共交通精细化运营组织与精准化信息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
2.候选单位(含排序):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祥龙公交客运有限公司
3.候选人(含排序):黄建玲、汪波、李想、于海涛、姚恩建、肖冉东、何志莹、白云云、黄坚、孙蕊、杜勇、徐会杰、黄悦、张绍波、白霞
4.项目简介: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拥有常住人口2100余万,公共交通工作日客运量超2100万人次,轨道交通最大日客运量突破1300万人次。

为解决北京市公共交通日出行量两千多万人次的运营组织与信息服务问题,本项目创新性地开展轨道交通动态客流精细化清分与精准预测等成套技术研究,地面公交时空运行状态精准化计算方法和智能化调度等关键技术研究,首次在北京发布实时公交信息服务和轨道交通实时拥挤度信息,有效地解决了复杂交通网络条件下运力运量自适应匹配,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项目主要创新点如下:
1)创建了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人车动态运营信息的实时、精准提取技术,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动态网络客流清分模型和多场景预测应
用技术,提出了地面公交时空运行状态计算方法,为精细化运营组织和精准化信息服务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2)面向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运营管理需求,提出了国际领先的基于客流预测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输能力瓶颈动态识别技术和运力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建了多源大数据驱动的地面公交组合调度与线网优化方法,部分解决了公共交通运力运量动态匹配的关键技术难题。

3)提出了涵盖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线路、路网的拥挤度指数和分级标准,创建了地面公交实时信息服务动态编码及质量检测体系,研发了公共交通实时信息服务的自适应发布技术,首次在北京向公众发布了公共交通精准化动态信息服务。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发表了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5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1项,项目应用成果多次获得行业奖励。

本项目成果应用在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京港地铁公司、北京公交集团、北京祥龙客运有限公司、成都地铁运营公司、西安地铁运营公司、上海巴士集团等企业实时客流监测、路网列车运行图协调评估、新线开通等安全管理与运营组织工作;首次在北京发布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累计下载量近400万,年查询量上亿人次,准确率超过90%;首次在北京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实时拥挤度信息。

项目成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美国工程院院士Hau L. Lee认为:项目组提出的地铁列车自适应控制与调度方法能够显著提升节能性能。

5.相关证明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