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家族之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的注意事项

地塞米松的注意事项
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以下是使用地塞米松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不要突然停止使用地塞米松,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逐渐减量。
2. 使用地塞米松时应该注意身体的反应情况,包括食欲、水肿、血压、血糖等方面的变化。
3. 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喉咙肿胀等严重过敏反应时应该立即就医。
4. 使用地塞米松时会抑制免疫系统,因此应该避免接触传染性疾病和接种活疫苗。
5. 长期使用地塞米松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贫血、骨质疏松、消化系统问题等。
应该定期检查身体健康情况。
6. 地塞米松会干扰一些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因此在使用其他药物时应该咨询医生。
7. 避免饮酒或吸烟,这些习惯可能会加重地塞米松的副作用。
8.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使用说明书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使用说明书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使用说明书地塞米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它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可根据医生的指示依据具体情况使用。
本说明书将为您提供地塞米松的使用方法、适应症、副作用以及禁忌症等相关信息,以确保您正确、安全地使用该药物。
一、药物名称及成分药物名称:地塞米松药物成分:地塞米松酮(Dexamethasone)二、适应症与用途1. 抗炎用途:地塞米松可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过敏性皮炎等。
2. 免疫抑制用途:地塞米松常用于移植手术后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
3. 器官疾病治疗:地塞米松可用于治疗某些特定器官的疾病,如眼部炎症等。
4. 肿瘤治疗:地塞米松在化疗方案中常用于减轻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三、使用方法与剂量请在使用地塞米松前咨询医生并确保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四、用药注意事项1. 遵医嘱使用: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塞米松,并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2. 长期使用的限制:长期使用地塞米松可能导致潜在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请定期咨询医生并监测相关指标是否正常。
3. 不宜突然停药:地塞米松使用一段时间后应逐渐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跳性反应,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4. 禁忌症:对地塞米松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
在患有真菌感染、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中,地塞米松的使用应特别小心,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五、副作用地塞米松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以下副作用,请在使用过程中关注:1. 免疫系统:使用地塞米松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感染。
2. 消化系统:地塞米松可能引起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消化系统问题。
3. 内分泌系统:地塞米松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抑制,可能引起激素依赖。
4. 心血管系统:地塞米松可能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 其他常见副作用:还包括体重增加、骨质疏松等。
地塞米松霜作用与功效

地塞米松霜作用与功效地塞米松霜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主要成分是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它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等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塞米松霜的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正确使用地塞米松霜。
一、地塞米松霜的作用机制地塞米松霜的主要成分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它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与皮质类固醇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从而发挥药理作用。
具体来说,地塞米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 抗炎作用:地塞米松能够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它能够抑制炎性细胞的迁移、减少炎症细胞的数量,从而减轻炎症症状。
2. 抗过敏作用:地塞米松能够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减少过敏性炎症的产生。
它能够抑制过敏原介导的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减轻过敏疾病症状。
3. 抑制免疫反应:地塞米松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抑制免疫反应的发生。
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地塞米松能够减轻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
通过以上作用,地塞米松能够有效减轻各种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的症状,改善病情。
二、地塞米松霜的适应症地塞米松霜适用于各种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 接触性皮炎:地塞米松霜可以减轻接触性皮炎引起的瘙痒、红肿和湿疹等症状。
2. 湿疹:地塞米松霜可以减轻湿疹引起的瘙痒、红肿、渗液和结痂等症状。
3. 牛皮癣:地塞米松霜可以减轻牛皮癣引起的瘙痒、鳞屑和红斑等症状,减轻病情。
4. 过敏性皮炎:地塞米松霜可以减轻过敏性皮炎引起的瘙痒、红斑、水肿和渗液等症状。
5. 瘙痒性皮炎:地塞米松霜可以减轻瘙痒性皮炎引起的瘙痒和红斑等症状。
6. 风疹红斑狼疮:地塞米松霜可以减轻风疹红斑狼疮引起的皮肤炎症和瘙痒等症状,改善皮肤情况。
三、地塞米松霜的用法用量地塞米松霜一般适用于成年人和儿童,使用方法如下:1. 清洁患处:在使用地塞米松霜前,需要先用清水清洁患处,并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地塞米松简介

药理作用地塞米松又名氟美松、氟甲强的松龙、德沙美松,是糖皮质类激素.其衍生物有氢化可地松、泼尼松等,其药理作用主要是抗炎、抗毒、抗过敏、抗风湿,临床使用较广泛.极易自消化道吸收,其血浆T1/2为190分钟,组织T1/2为3日,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或地塞米松醋酸酯后分别于1小时和8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该品血浆蛋白结合率较其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低.该品0.75mg的抗炎活性相当于5mg泼尼松龙.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抗炎、抗过敏和抗毒作用较泼尼松更强,水钠潴留和促进排钾作用很轻,可肌注或静滴对垂体-肾上腺抑制作用较强.1.抗炎作用:本产品可减轻和预防组织对炎症的反响,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2.免疫抑制作用:包括预防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响,延迟性的过敏反响,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外表受体的结合水平,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响的扩展.可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份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该品极易自消化道吸收,其血浆T1/2为190分钟,组织T1/2为3日,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或地塞米松醋酸酯后分别于1小时和8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该品血浆蛋白结合率较其他皮质激素类药物低,该品0.75mg的抗炎活性相当于5mg泼尼松龙.药代动力学地塞米松易自消化道吸收,也可经皮吸收,肌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磷酸钠或醋酸地塞米地塞米松后分别于Ih和8h后到达血浓度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其他皮质激素类药物,约为77%,易于透过胎盘而几乎未灭活.地塞米松生物半衰期约190min,组织半衰期约为3天,65%以上的药物在24h内从尿液中排出主要为非活性代谢产物⑸??.适应症1.可兴奋腺昔酸环化酶,抑制磷酸二酯酶,增高CAMP水平,从而提升支气管。
地塞米松作用

地塞米松作用
地塞米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广泛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地塞米松的主要作用及其机制。
1. 抗炎作用:地塞米松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的产生,减少炎症反应。
它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增加抗炎蛋白和抗炎细胞的产生,从而减少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2. 免疫抑制作用:地塞米松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化,减少及抑制炎症细胞的增殖和活化。
它可以减少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数目,抑制它们产生的炎症介质。
3. 抗过敏作用:地塞米松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减少致敏原引发的过敏症状。
它可以减少过敏细胞的活化和脱颗粒反应,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
4. 抗休克作用:地塞米松可以增加血管张力,增强心脏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从而改善休克患者的循环状态。
它还可以减少血管通透性和浆液渗出,避免血容量不足和低血压的发生。
5. 其他作用:地塞米松还具有抗体增殖、抗凝血、镇痛、抗病毒等作用。
总之,地塞米松具有广泛的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
它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炎症性疾病、免疫系统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休克等疾病的药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地塞米松
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肾上腺皮质抑制、骨质疏松、糖代谢紊乱、免疫抑制等。
因此,在使用地塞米松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剂量和疗程,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副作用。
地塞米松使用原则与技巧

地塞米松使用原则与技巧地塞米松是一种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
在使用地塞米松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使用原则与技巧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地塞米松的使用原则与技巧,以帮助您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一药物。
一、地塞米松使用原则1.适应症原则:地塞米松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在使用前,请务必明确诊断,遵循医嘱,避免滥用。
2.剂量原则:地塞米松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而言,起始剂量不宜过高,以免引起副作用。
在病情稳定后,应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3.疗程原则:地塞米松的疗程应根据病情而定。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激素依赖,因此应尽量缩短疗程,控制在4周以内。
4.监测原则:在使用地塞米松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指标,以监测药物副作用。
5.个体化原则:地塞米松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如年龄、性别、病情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地塞米松使用技巧1.用药时间:地塞米松的用药时间应遵循医嘱,一般建议早晨7-8点给药,以减少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
2.递减剂量:在病情稳定后,应逐渐递减地塞米松的剂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的反跳现象。
3.饮食调整:使用地塞米松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过多糖分,以免引起血糖升高。
4.预防感染:地塞米松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使用期间应加强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5.替代疗法:在长期使用地塞米松后,可考虑使用其他药物替代,以减轻激素副作用。
6.心理支持:患者在使用地塞米松期间,可能出现情绪波动、失眠等症状。
此时,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度过治疗期。
总结:地塞米松作为一种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使用原则与技巧。
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同时降低副作用。
地塞米松 退烧原理

地塞米松退烧原理
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和炎症递质的释放,从而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
同时,地塞米松还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当身体受到病毒或细菌感染时,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发热。
地塞米松通过抑制这些炎症反应,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从而降低体温,达到退烧的效果。
此外,地塞米松还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控制散热和产热的过程,从而使体温下降。
具体来说,地塞米松可以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使散热增加而产热减少,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
地塞米松虽然可以退烧,但并不是所有发热情况都适用。
对于不明原因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地塞米松进行退烧治疗,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因此,在使用地塞米松退烧前,应先查明发热原因,并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
地塞米松的作用及功能主治降温

地塞米松的作用及功能主治降温什么是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药物。
它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反应和改善疾病症状等方式发挥治疗作用。
地塞米松的作用地塞米松的主要作用包括:1.抗炎作用:地塞米松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症状。
它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降低血管通透性,调节免疫功能,减少组织损伤。
2.抗过敏作用:地塞米松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引起的症状。
它可以抑制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减少组织变态反应。
3.抗免疫抑制作用:地塞米松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它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免疫反应导致的组织损伤。
4.抗应激作用:地塞米松可以抑制应激反应,减轻应激引起的症状。
它可以抑制应激激素的释放,调节应激反应的平衡,减轻应激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地塞米松在降温中的功能主治地塞米松在降温方面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降低体温:地塞米松可以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等途径,调节体温的平衡。
它可以降低体温过高引起的不适感,减轻热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2.抑制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产生,减轻炎症引起的体温升高。
它可以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组织炎症的扩散,降低体温的升高。
3.调节免疫反应:地塞米松可以调节免疫反应,减轻免疫系统对体温调节的干扰。
它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免疫反应对体温的影响。
4.减少组织损伤:地塞米松可以减少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的组织损伤,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温度变化的伤害。
它可以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减少细胞膜的损伤,降低细胞死亡率。
需要注意的是,地塞米松只是一种辅助降温的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用药,并结合其他治疗措施进行综合治疗。
总结地塞米松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免疫抑制和抗应激等作用。
在降温方面,地塞米松具有降低体温、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反应和减少组织损伤等功能主治。
在使用地塞米松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结合其他治疗措施进行综合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皮质激素家族之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剂型
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长效糖皮质激素,是泼尼松龙的氟化衍生物,半衰期达 36 - 54 h,与中效的泼尼松和甲泼尼龙的生物等效剂量比分别为 0.75∶5 和 0.75∶4。
剂型:
1. 片剂:0.75 mg;
2. 注射剂:2.5 mg(0.5 ml),5 mg(1 ml),25 mg(5 ml);
3.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剂:1 mg(1 ml),2 mg(1 ml),50 mg(1 ml);
4. 醋酸地塞米松混悬液:5 mg(1 ml),25 mg(5 ml);
5. 滴眼剂:1.25 mg(5m l);
6. 软膏剂:2 mg(4 g),2.5 mg(5 g),5 mg(10 g)。
地塞米松药理作用
地塞米松为长效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毒素作用、抗休克作用、影响造血系统、中枢兴奋作用、其他:
(1)促进胃酸分泌;
(2)抑制松果体褪黑素的分泌;
(3)减少甲状腺对碘离子的摄取清除和转化。
表 1. 糖皮质激素各类型的作用对比
备注:传统认为起效时间快慢甲强 > 氢考 > 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临床应用
地塞米松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它的抗炎、抗过敏和抗毒作用较泼尼松(中效)更强;水钠潴留副作用更小,适合短期使用(长期应用可导致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用于其他糖皮质激素反应不佳或无效的场合。
1. 过敏性休克
在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首先是肾上腺素,其次便是扩容和激素。
而在激素选择地塞米松或是甲强龙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甲强龙起效时间快,而地米起效时间慢,应选择甲强龙,但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却是地米,关于原因有几种说法:
(1)甲强龙属外源性激素,在体内需要经过肝脏转化,中效弱效,但主要分布于肺部,ARDS 时推荐使用,可减少肺间质水肿,防止肺纤维化。
(2)地塞米松亦属于外源性激素,长效中效,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强于其他两个,抗炎强,作用时间长;
关键在于在皮肤小血管分布浓度高,分布体积大,组织穿透力强,可有效减少渗出,缓解皮肤充血症状,对过敏性休克尤为适用。
(3)也有人认为可能地米为抢救常备药,药物来源比甲强龙方便,另外地米是液体,可以直接抽出不用稀释,直接静推,也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
用药方法:地塞米松 10-20 mg 静脉推注,可重复使用。
2. 严重感染
大量抗菌药物配合使用可有良好的降温、抗毒、抗休克及促进症状缓解的作用,在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同时可用地塞米松作辅助治疗;但是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激素。
用药方法:
一般剂量静脉注射每次 2-20 mg;
静脉滴注时,应以 5%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可 2-6 小时重复给药至病情稳定,但大剂量连续给药一般不超过 72 小时。
3.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1)午夜 1 mg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试验当日 8 am 测血皮质醇作为对照,12 pm 服地塞米松 1 mg,次晨 8 am 再测血皮质醇作为抑制值;
(2)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实验前 1 日留 24 h 尿测游离皮质醇作对照值,试验日上午 8 点抽血浆 ACTH 及皮质醇的对照值。
自试验日上午 8 点起口服地塞米松 0.75 mg,q 8 h 口服,连服 2 日,共 6 片,试验结束当日 8 am 抽取皮质醇;
(3)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试验当日 8 点抽取皮质醇,抽血后服地塞米松 3 片(2.25 mg),q 6 h 口服,连服两天,共 22 片,试验结束当日抽取 8 am 皮质醇。
4. 血液病
血液系统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地塞米松 40 mg/d 连用 4 d 治疗属大剂量冲击治疗;其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MM、ITP、淋巴瘤和 ALL 的疗效确切,近年来已逐渐被纳入相关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中。
另外,也用于鞘内注射每次 5 mg,间隔 1-3 周注射一次。
5. 可用于缓解恶性肿瘤所致的脑水肿
首剂静脉推注 10 mg,随后每 6 小时肌内注射 4 mg,一般 12-24 小时患者可有所好转,2-4 天后逐渐减量,5-7 天停药;对不宜手术的脑肿瘤,首剂可静脉推注 50 mg,以后每 2 小时重复给予 8 mg,数天后再减至每天 2 mg,分 2-3 次静脉给予。
6. 关节炎中的应用
关节腔内注射一般每次 0.8-4 mg,按关节腔大小而定。
7. 治疗顽固性咯血
每天 10-20 mg,加入 1000 ml 液体中静脉点滴,一般 6-8 h 滴完。
紧急时可用 10 mg 推注,再静脉滴注 2-3 天后,视病情停药或改口服维持,巩固疗效。
用药 7 天不止血者,停药、改用其他方法止血。
8. 治疗急性化学性肺水肿
宜早期足量应用,本品 10-20 mg 加葡萄糖注射剂 20 ml 静注,每天 1 次或 2 次。
注意事项
1. 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可因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出现消化系统并发症;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诱发或加重感染;出现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以及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创口愈合不良和精神症状。
2. 停药反应
糖皮质激素停药综合征。
有时患者在停药后出现头晕、腹痛或背痛、低热、恶心、呕吐、肌肉或关节疼痛、乏力等不适症状。
经仔细检查如能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原来疾病的复燃,则可考虑为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综合征。
3.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透过胎盘比例大,动物实验有致畸作用,应权衡利弊使用。
可经乳汁排泄,乳母接受大剂量给药,则不应哺乳。
儿童用药:可抑制患儿的生长和发育,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时,应使用短效或中效制剂。
老年用药:易产生高血压、骨质疏松。
4. 减少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由于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都需长期应用激素治疗,临床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选用中效激素;但由于注射剂型的甲基泼尼松龙(40 mg/ 支)在国内上市的时间甚短,许多临床医生习惯了使用静脉注射的地塞米松,其实是不利的。
药物相互作用
1. 与巴比妥类、苯妥因、利福平同服,代谢促进作用减弱。
2. 与水杨酸类药合用,增加其毒性。
3. 可减弱抗凝血剂、口服降糖药作用,应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