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重叠式形容词的异同论析_朱金妹

汉越重叠式形容词的异同论析_朱金妹
汉越重叠式形容词的异同论析_朱金妹

2009年1月

第7卷第1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Jan 1,2009Vo l 17N o 11

*

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朱金妹(CH I CAM MU I )(1985)),女,越南人,胡志明市楷达外语学校教师,重庆师范大学在读硕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

王玲娟(1970)),女,湖南安仁人,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和艺术学。

汉越重叠式形容词的异同论析

*

(越南)朱金妹,王玲娟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47)

[摘 要] 越南语和汉语重叠式形容词在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均存在异同。相同的形式有AA 式、AABB 式、A BB 式和BBA 式,越南语中没有AXY Z 和A B A B 式;越南语形容词重叠后,有的意义加强,有的意义减弱,而汉语形容词重叠后往往含有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两种语言的重叠形容词都能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补语,都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不同的是,越南语重叠形容词不能作状语,而汉语重叠形容词可以作状语。

[关键词] 汉语;越南语;重叠式形容词;异同

中图分类号: H 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9)01-0089-04

形容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活跃的语言现象,在汉语重叠的语言现象中数量最多。从王国

章、吴淑春等5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例释6[1]

中,得知重叠形容词共有1575条,包括AA,AABB ,ABB ,AB AB ,A 里AB ,AXYZ 和BAA 等形式。形容词重叠也是现代越南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而汉语与越南语同属孤立语,因此汉语、越南语重叠形容词在结构类型等方面必有异同之处。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重叠式形容词时常遇到困难,使用汉语重叠式形容词时常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本文针对越南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3个方面对汉越重语叠式形容词进行对比,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材料。

一、语法形式方面

(一)AA 式

汉语里的AA 式是由单音节形容词A 重叠后形成的。

[2][p 126]

重叠以后,口语音声调有变化,第

2个音节常变成阴平且儿化,如:红y 红红儿的h ngh ngr de ,小y 小小儿的x i ox i or de ,好y 好好儿的h oh or de 。书面音一般不变调且不儿化,如:红y 红红的h ngh ng de ,小y 小小的x i ox i o de ,好y 好好的h oh o de 。

于是越南学生常犯两个错误,一个是给汉语AA 式重叠形容词标调时常把口语的声调标在书面语上;另外一个是分不清口语音和书面音的声调,形容词重叠后仍读原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受越南语AA 式重叠后声调没有变化的影响。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此需加以强调。

越南语里的AA 式分为两类: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3][p 1593]

所谓完全重叠即重叠后基本形式A 的声母、韵母、声调与重叠部分的声母、韵母、声调一样,毫无改变之处,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声调都没有变化。[3][p 1594]

例如:Xanh (绿)y xanh xanh (有点儿绿),L ?ng (静)y ?ng l ?ng (有点儿静),L ?u(久)y l ?u l ?u (不久),Run(颤抖)y run run (有点儿颤抖)。完全重叠形容词还有一种情况:重叠后,重叠部分的声母、韵母一样,只有声调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7卷90

#

#

#

91第1期朱金妹,等:汉越语重叠式形容词的异同论析

On the Si m ilarities and D ifferences of Dup licati ve Adjectives i n Ch i nese

and V ietna m ese fro m the Gra mm atical Perspecti ve

ZHU Ji n -me i (V i e tna m),W ANG Ling -juan(Chi n a)

(Schoo l of L iterature and Journa lis m,Chongqing N or m a lU n i ve rsity ,Chongqi ng 400047,Chi na)

Abst ract : Th is paper ,fro m the perspectives o f gra mm atical for m ,sign ificance and functi o n ,analyzes the m a j o r si m ilar ities and d ifferences of dup licati v e adjectives i n Ch i n ese and V i e t n a m ese .It points out that be -cause the V ietna m ese students are a l w ays under the i n fl u ence of the negative transfer o f the ir m other tongue ,a

contrasti v e appr oach to teac h i n g Ch i n ese duplicati v e ad jecti v es in TCFL is preferable .K ey W ords : Chinese ;V ietna m ese ;dup licative ad jecti v es ;si m 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责任编辑:杨 恬]

#

92#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第7卷

形容词的重叠练习

形容词的重叠 一部分形容词有重叠形式。 1.重叠方式: 单音的:AA式----大大(的)长长(的)轻轻(的)慢慢(的) 双音的:AABB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老实实整整齐齐 ABAB式----雪白雪白笔直笔直碧绿碧绿滚圆滚圆 A里AB式----胡里胡涂土里土气罗里罗嗦傻里傻气(这种重叠式的形容词很少)2.语法意义: A形容词重叠后,都有表示程度加深和加强描写的作用,所以不再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非常高= 非常高高的十分漂亮*十分漂漂亮亮特别马虎*特别马里马虎的“红通通”一类重叠后缀的形容词也不能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例如: 太阳红通通的*太阳很红通通的 B A里AB式的重叠方式有厌恶、轻蔑的意味,只限于含有贬义的形容词。 例如:妖气—一妖里妖气(√)漂亮—一漂里漂亮(×) 这类形容词还有: 马虎小气拉杂慌张流气土气邋遢 C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重叠,形容词能不能重叠主要是习惯问题。 例如: 整齐──整整齐齐漂亮──漂漂亮亮 整洁──整整洁洁(╳) 美丽──美美丽丽(╳) 方便──方方便便(╳) 严肃──严严肃肃(╳)

形容词的重叠练习: 1、改错: (1)我每天都非常高高兴兴的。 (2)大街上干净干净。 (3)人们快乐快乐地去上班。 (4)她打扮得美美丽丽的。 (5)那些工艺品都做得细细致致的。 (6)她把我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极了。 (7)我们一说到她的男朋友,她的脸就很通通红红的。 (8)下课后,同学们都很匆匆忙忙地走出了教室。 (9)她的头发金金黄黄的。 (10)那个孩子的小手冻得冰冰凉凉的。 (11)姐姐比我漂漂亮亮。 (12)中国的孩子没有我们快快乐乐。 2、把形容词改写成重叠的形式,填在横线上: 她(高)个子,(长)头发,(大)眼睛,(小)鼻子和嘴巴,(瘦)身材,(甜)笑容,是一个喜欢打扮得(漂亮)的女孩。 3、搭配练习:

汉越重叠式形容词的异同论析_朱金妹

2009年1月 第7卷第1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Jan 1,2009Vo l 17N o 11 * 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朱金妹(CH I CAM MU I )(1985)),女,越南人,胡志明市楷达外语学校教师,重庆师范大学在读硕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 王玲娟(1970)),女,湖南安仁人,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和艺术学。 汉越重叠式形容词的异同论析 * (越南)朱金妹,王玲娟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47) [摘 要] 越南语和汉语重叠式形容词在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均存在异同。相同的形式有AA 式、AABB 式、A BB 式和BBA 式,越南语中没有AXY Z 和A B A B 式;越南语形容词重叠后,有的意义加强,有的意义减弱,而汉语形容词重叠后往往含有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两种语言的重叠形容词都能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补语,都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不同的是,越南语重叠形容词不能作状语,而汉语重叠形容词可以作状语。 [关键词] 汉语;越南语;重叠式形容词;异同 中图分类号: H 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9)01-0089-04 形容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活跃的语言现象,在汉语重叠的语言现象中数量最多。从王国 章、吴淑春等5现代汉语重叠形容词用法例释6[1] 中,得知重叠形容词共有1575条,包括AA,AABB ,ABB ,AB AB ,A 里AB ,AXYZ 和BAA 等形式。形容词重叠也是现代越南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而汉语与越南语同属孤立语,因此汉语、越南语重叠形容词在结构类型等方面必有异同之处。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重叠式形容词时常遇到困难,使用汉语重叠式形容词时常受到母语负迁移影响。本文针对越南学生的学习难点,从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3个方面对汉越重语叠式形容词进行对比,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材料。 一、语法形式方面 (一)AA 式 汉语里的AA 式是由单音节形容词A 重叠后形成的。 [2][p 126] 重叠以后,口语音声调有变化,第 2个音节常变成阴平且儿化,如:红y 红红儿的h ngh ngr de ,小y 小小儿的x i ox i or de ,好y 好好儿的h oh or de 。书面音一般不变调且不儿化,如:红y 红红的h ngh ng de ,小y 小小的x i ox i o de ,好y 好好的h oh o de 。 于是越南学生常犯两个错误,一个是给汉语AA 式重叠形容词标调时常把口语的声调标在书面语上;另外一个是分不清口语音和书面音的声调,形容词重叠后仍读原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受越南语AA 式重叠后声调没有变化的影响。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此需加以强调。 越南语里的AA 式分为两类:完全重叠和部分重叠。[3][p 1593] 所谓完全重叠即重叠后基本形式A 的声母、韵母、声调与重叠部分的声母、韵母、声调一样,毫无改变之处,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声调都没有变化。[3][p 1594] 例如:Xanh (绿)y xanh xanh (有点儿绿),L ?ng (静)y ?ng l ?ng (有点儿静),L ?u(久)y l ?u l ?u (不久),Run(颤抖)y run run (有点儿颤抖)。完全重叠形容词还有一种情况:重叠后,重叠部分的声母、韵母一样,只有声调有

各类亲属关系的称呼

亲朋称呼 称呼对象称? 呼自? 称亲家(子之 岳父) 某某尊亲家姻弟亲家之父某某尊太亲家姻晚生 亲家之伯叔某某尊亲家伯 叔翁 姻眷晚生 亲家之兄 弟 某某尊亲家姻眷弟亲家之亲 家 某某大眷望眷弟女婿某某贤子婿岳父女婿之子某某贤外孙外祖契父某某尊谊父谊男契父之父某某尊谊翁兰孙 契兄弟某某尊(贤) 兄弟 兰兄弟 契子某某兰男眷生(谊父) 契子之父某某尊之交兄眷弟子之契父某某尊之交兄眷弟世交相称某某尊世兄世弟普通朋友某某仁兄弟 本身九族的称呼 称呼对象称? 呼 自? 称 祖父尊高祖玄

之祖父父孙 祖父之父 尊曾祖 父 曾 孙 祖父尊祖父孙 祖父之兄弟 某某尊 伯叔祖父 侄 孙 父严亲儿母慈亲儿 兄 某某胞 兄 弟 弟 某某胞 弟 兄 子 某某吾 子 父 孙 某某吾 孙 祖 父 侄 某某贤 侄 胞 愚伯叔 侄孙 某某贤 侄孙 伯 叔祖 曾孙 某某贤 曾孙 曾 祖 玄孙 某某贤 玄孙 高 祖 伯叔父 某某尊 伯叔父 侄

夫族及亲属称呼 称呼对象称? 呼自? 称夫之祖父尊家祖翁孙媳夫之父尊家翁媳 夫之伯叔尊家伯叔翁侄妇 夫之兄弟尊(贤)几爷、 几爹 弟妇、嫂 夫之侄某某贤侄愚伯叔母夫之姑丈尊姑丈公外侄妇 夫之姊妹丈尊几姑爷外弟妇、嫂夫之姨丈尊姨大爷姨侄妇 夫之表兄弟几爷几爹表弟妇、表嫂 夫之祖母尊家祖姑孙媳 夫之母尊家姑媳 夫之兄弟妻 (妯娌) 几姐、几娘弟妇、嫂夫之侄女某某贤侄女伯叔母夫之姑尊姑母外侄媳夫之姨母尊姨娘姨侄妇夫之姐妹尊几姑娘弟妇、嫂 父族称呼 称呼对象称?? 呼 自? 称 称呼对 象 称? 呼 自? 称 姑婆 之丈夫尊丈公 外侄 孙 姑丈 某某尊 姑丈 外侄

汉语形容词大全

汉语形容词大全 形容词检索: 按结构分类 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 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单字形容词 形容人 男人女人儿童老人 心情笑 形容季节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描写季节六月 其它常用 颜色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主要语法特征 (1)性质形容词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少数状态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经常作谓语或定语。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4)不能带宾语。 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这类重叠式修饰动词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例如: 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 大大的眼睛(与“大眼睛”相比程度减弱) 高高举起(程度加强) 高高的个儿(与“高个儿”相比,程度减弱) B、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 a、AABB: 口口声声断断续续浩浩荡荡开开心心干干净净 松松散散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往往踉踉跄跄 大大方方客客气气说说笑笑的的确确反反复复 方方正正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平平安安 是是非非堂堂正正偷偷摸摸唯唯否否快快乐乐 蝎蝎螫螫形形色色铮铮佼佼白白胖胖陆陆续续 洋洋洒洒战战兢兢零零散散老老实实遮遮掩掩 b、A里AB:这里的AB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既表示程度加强,又表明嫌恶的感情。如:小里小气古里古怪慌里慌张糊里糊涂马里马虎 c、ABAB:这里的AB只限于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语素的双音节形容词。如:

一、不、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训练

第二节“一"“不"“去声"和重叠词变调与训练 学1 ?掌握“一”、“不”、 目2掌握上声的变调规律 “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 占 小掌握“一”、“不”、“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规律难 占 八、、 “一”、“不”、“去声”和重叠词的变调及其训练 1? “一”的四种声调 2 . “不”的三种声调 3?去声、重叠形容词的变调 教学过程 “一、不”的变调及其训练 1. “一“的四种声调 ① 单念,在词句末尾,表示序数、基数或后面跟着别的数词时,读原调。如: 始终如一第——九九五年 万——楼初——营一班 ② 在去声字前读阳平。如:一定一瞬一切一块一座 ③ 在非去声字(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如: 一杯一天一览一桶一般一直一点一心一年一起 ④夹在重叠的词中间读轻声。例如:看一看 尝一尝谈一谈画一画比一比 “不”、“去声”和重叠词变 课时 课型 新授

练习: 一天一群一样一笔一切一斤一家一组 想一想 听一听 试一试一来二去了百了 一落千丈一脉相承一毛不拔一劳永逸 2. “不”的三种声调 ① 但念,在词句末尾或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原调。 不决不不说不谈不写不曾不服不及不吃不湿 ② 在去声前读阳平。即:“一、不” +去声变为35: 不利不懈不测不会不败不错不看 ③ 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即: “一、不” +非去声 ④在重叠词中间读轻声: 酸不酸回不去说不好行不行要不要 练习材料: 不去不想不看不行不惜不来不要不忍不定来不及买不起不卑不亢不义之财 (三)去声、重叠形容词的变调及其训练 坏蛋庆祝愤懑 ①AA 式一般不变调,如:快快的、长长的。 即"AA 儿”式'如: ②ABB 式的形容词, BB 一律读为阴平调: 叠形容词,一般BB 读阴平。”那究竟这个一般该如何把握, 谈到ABB 式重叠形容词的读法时说: “除叠字本身为阴平调即不再变外, 其余各调的都可把后面两个字变 为阴平调……如果念得缓慢些,念清楚它的原调, 显得读字清楚,不变也可以。”(《普通话语音知识》) 北京岀版社编写岀版的《普通话语音常识》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这种两可的说法似乎也让人们难以把 2 ?重叠式形容词的三种形式,即 AA 式、ABB 式和 AABB 式。 快快儿好好儿 远远儿 早早儿饱饱儿 圆圆儿 亮堂堂红彤彤 慢腾腾绿油油沉甸甸 文纟刍纟刍软绵 绵 矢于ABB 式重叠形容词的音变规律,语言学界争议颇多, 大多辞书、教材等都这样描述: ABB 式重 不三不四 不拘一格不伦不类 不即不离 1 ?两个去声相连,前面一个一般读成 35: 只有带儿化韵尾时第二个叠字变成阴平, 什么情况下要特殊呢语言学家徐世荣先生在

中国家族家庭亲属关系及称谓大全

中国家族家庭亲属关系及称谓汇编 (湘西北谭氏二十一世谭晓平编撰) {传统家庭亲属关系地域方言称呼均不在本文章和例表内汇编} 导语:在原始社会中血缘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社会组织的基础,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血缘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有下降趋势,不断让位于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由于传统和文化的差异,血缘关系在不同国家的地位、作用也不一致。在中国,传统上一向重视血缘关系,中国的血缘关系主要是家庭,在社会上仍然发挥着重要功能。在我国广大农村,家族、宗族关系仍遵循传统观念十分浓厚。 中国家族家庭亲属关系及称谓汇编 目录 【一】、中国古代传统的直系血缘关系为五代: 【二】、历史记载:古代血缘关系与选官制度 【三】、古代传统父母血统血缘延续顺序: 【四】、父系血统:《血缘直系关系称谓》序列表: 【五】、父系血统:《分支血缘直系关系称谓》序列表: 【六】、母系血统:《分支血缘直系关系称谓》序列表:

【七】、父母血统同辈:《分支血脉血缘直系关系称谓》序列表: 【八】、父母血统血缘:《直系子女子孙关系称谓》序列表: 【九】、父母血统血缘:《同辈直系关系称谓》序列表: 【十】、血缘关系是中国行政立法的重要依据 【十一】、中国近代《婚姻法》维系的直系血缘关系为三代: 【十二】、中国古今亲属称谓和对夫妻及岳父的杂谈论述: 中国家族家庭亲属关系及称谓汇编 (湘西北谭氏二十一世谭晓平编撰) 【一】、中国古代传统的直系血缘关系为五代: 中国传统延续:《凡是血脉血缘关系在五代之内的都是直系亲戚,即同出一个高祖的人都是直系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家族谱谍记载就称为五服内直系亲戚。》上五代即称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儿子”自身为五代(上五世即从本位起自称“儿子”上及父、祖、曾祖、高祖)。下五代即称谓:父亲、儿子、孙子、重孙、曾孙为五代(下五世指从本位起自称“父亲”下及儿子、孙子、重孙、曾孙) 。同姓氏旁系血亲;是指同源于祖先血脉的分支血亲,传统称为同祖、同宗、同族的血脉传承,称呼为同祖先同血缘同血脉的远亲。【二】、历史记载:古代血缘关系与选官制度

越南语和汉语对比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1) 引言 (1) 一、偏误类型分析 (2) (一)定语语序偏误分析 (2) 1.定语和中心语倒置偏误 (2) 2.多层定语语序偏误 (4) (二)状语语序偏误分析 (5) 1.状语和中心语倒置偏误 (6) 2.复句中的偏句状语后置偏误 (9) 3.多层状语语序偏误 (9) 二、造成偏误的原因 (10) (一)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10) (二)学习者对汉语写作规则认识不深 (11) (三)教师教学方法不合理 (12) 三、教学对策 (12) (一)汉语学习者应从重视汉语语法规则 (12) (二)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 (1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Abstract. (14) Key words (15)

越南学生定语和状语语序写作偏误分析 专业:对外汉语学号:201113000566 姓名:卢华杏指导老师:杨丕芳讲师 【内容摘要】语序是汉语和越南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在对越南汉语学习者进行汉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发现,越南学生常常把汉语语序和越南语序混淆,在写作上造成存在语序偏误的句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产生偏误的实例出发,分析其中主要的语序偏误有,定语和中心语倒置偏误、多层定语语序偏误、状语和中心语倒置偏误、复句中的偏句状语后置偏误、多层状语语序偏误等。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教学对策,如越南汉语学习者应该建立偏误语料集进行自我加强训练,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等。 【关键词】越南汉语学习者;写作;语序偏误;对策 引言 汉语和越南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都是孤立语,没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语序是它们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关于汉语语序的重要性,有不少学者作过一些学术报告。如:吴为章在《语序重要》中提到“语序不仅与句法结构描写密切联系,而且和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语言的特点与类型以及某些语言理论的问世,也都息息相关①。”安玉霞《汉语语序问题研究综述》中“语序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或语法手段,不仅是表示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的形式,也是语言表达或修辞的手段。汉语由于缺乏形态变化,很多语法意义和句子类型往往要通过语序来表示,所以语序在汉语语法里显得特别重要②。”刘金华《汉语语序灵活性的语用考察》“汉语的语序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方面,语序的灵活性是汉语语序的一个重要特点③。”另外,武氏河在《越南语与汉语的句法比较》一文中“旨在揭示两种语言句法语序的共性和差异,找出两者的异同的一些规律知识,以期给学习者提供参考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序在汉语和越南语里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在此之前,也有不少学者曾经做过关于越南学生在汉语写作时常犯的错误。但在本科 ①吴为章.语序重要[J]中国语文,1995,(6):429. ②安玉霞.汉语语序问题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06,12:(6)44. ③刘金华.汉语语序灵活性的语用考察[J].学术交流,2004,2:(2)132.

变调词组

冀教版教材中轻声、变调的处理原则 一、轻声问题 冀教版教材中,标注为轻声的,除了我们习惯的“吧、吗、呢、啊”等语气词和“的、地、得、着、了、过、们”等助词外,还包括下列几种情况。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收入的词语,注音为轻声的,则冀教版教科书也标为轻声,如桌子(zhuō zi)、早晨(zǎo chen)。 2.方位词“上”、“里”、“边”、“面”在名词后面,表示方位地点时为轻声,如“桌子上”、“箱子里”、“东边”、“上面”。 3.“上”、“下”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结果等,读轻声,如“爬上山顶”、“锁上门”、“坐下”、“传下命令”。 4. 重叠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如“看看”、“说说”。 5.“个”字做量词时读轻声,如“一个”、“几个”。 6. “不”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如“看不清”、“行不行”、“挡不住”。 7.“一”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读轻声,如“读一读”、“写一写”。 8. 表示趋向的动词,如“起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时,读音会有轻重变化。如在“拿起来”里,“起来”两字都为轻声;插入“得”或“不”以后,如“拿得起来”、“拿不起来”,“起来”两字都重读;“起来”两字之间再加宾语,如“拿得起枪来”、“拿不起枪来”,“起”字重读,“来”字轻读。“上来”、“上去”、“下来”、“下去”、“出来”、“出去”等都可以有同样的变化,注音也用同样方式。 二、变调问题 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阴平,单念或在词句末尾念本调,如“第一”;在去声前念阳平,如“一样”、“一见如故”;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言为定”、“一本万利”;夹在重叠动词中间念轻声,如“看一看”。 2. “不”的变调:“不”单念或在词句末尾念去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也念去声,如“我不”、“不多”、“不同意”、“不好”;在去声前变阳平,如“不去”、“不是”;夹在词语中间时念轻声,如“差不多”、“用不着”。 3.“ABB”式形容词的变调:现代汉语中,一部分“ABB”式的形容词,后面的“BB”的读音会变为阴平,如“沉甸甸”、“黄澄澄”;但也有部分“ABB”式的形容词不变调,如“亮闪闪”、“乐陶陶”、“红艳艳”。 “一”的单字是一声,“不”的单字调是四声。它们在单念或处于词尾、句尾时读原调,如“二00一”、“统一”、“你不”、“不”等。“一”作序数表示“第一”的意义,不变调,而在其它情况下就要做变调处理。 (1)“一”,“不”在四声前面都要变调,都要变成二声。 如:一致一再一定一律一瞬一共一带一向一色 (2)“一、不”在一、二、三声前,“一”变读四声,“不”不变调,仍念四声。如:一起不好 (3)“一”夹在动词中间,读轻声;“不”夹在动词中间、形容词中间或动词补语中间时,读作轻声。如:走一走好不好输不起上不来 1. 轻声 普通话里,除四声以外,还有一种又轻又短,听起来声调很不明显的字音就叫轻声。 在普通话里,应该成轻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气词“啦、吧、吗、呢、哪、呀、啊、嘛、哇”等读轻声。 (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读轻声。 (3)词尾的“子、儿、头”和表示多数的“们”读轻声。 (4)表示方位的词“里、上、下、中、边”等读轻声。 (5)表示趋向的动词“去、来、起来、回来、出去、上来、下去、上、下”等读轻声。 (6)重叠动词和重叠名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形容词的重叠

第一章汉语部分词类及其教学 四.形容词的重叠: 形容词重叠是我们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个语法现象。留学生在学习形容词重叠时经常出现一些偏误。这一部分我们打算先从留学生的偏误出发,然后分析形容词重叠的形式和意义,最后总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容词重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留学生形容词重叠偏误分析: 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形容词重叠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各种各样。如:A:*她每天都打扮得美美丽丽的。 *哪些工艺品都做得细细致致的。 B:*她把我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极了。 *我们一说到她的男朋友,她的脸就很通红通红的。 *下课后,同学们都很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教室。 C:*她的头发金金黄黄的。 *那个孩子的小手冻得通通红红的。 D.*姐姐比我漂漂亮亮。 *中国的孩子没有我们快快乐乐。 在形容词重叠方面留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主要有以上四类: A类是把不能重叠的形容词重叠了。 B类是形容词重叠后一般不能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也不能再带程度补语,而留学生带了。 C类是重叠方式有误。把状态形容词的重叠方式错误地认同为性质形容词。 D类是形容词重叠后用在了比较句。我们知道汉语形容词重叠后是不能用在比较句的。 (二)形容词重叠的形式: 性质形容词,尤其是单音节的形容词大部分都可以重叠,部分状态形容词也可以重叠,但重叠方式不同。重叠形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AA式:好好儿、慢慢儿、高高、大大、松松、长长、紧紧等。 AABB式:干干净净、快快乐乐、清清楚楚、高高兴兴、漂漂亮亮、轻轻松松等。 ABAB式:笔直笔直、通红通红、漆黑漆黑、金黄金黄、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等,这一部分都是状态形容词。 (三)不可以重叠的形容词: 从留学生的偏误中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有一部分形容词是不能重叠的,但教材中一般并没有明确指出,到底哪些形容词不能重叠,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哪些形容词不可以重叠。 1、带有贬义色彩的形容词一般不可以重叠。如:狠毒、卑鄙、丑、困难、冷漠等。 2、带有明显书面色彩的形容词一般不可以重叠。如:美丽、勇敢、伟大、

越汉实用越南语

第一课问候 常用语句: ào anh! 你好! có khe khng 你身体好吗 i au th 你去哪 i i nhà hát,còn anh 我去剧院,你呢 5. i nhé,chào nhé. 走啦,再见。 6. i ch à上街啊 m bit (Huy)! 再见! n gp anh ngày mai. 明天见。 t han hnh c gp ng. 真高兴见到您。 ên ng có thun li ch 路上顺利吗 场景会话 A. Chào anh,anh có khe khng 你好,你身体好吗 Cm n ch,ti vn khe,còn ch 谢谢你,我一直很好,你呢Cm n,ti cng khe. 谢谢,我也很好。 Tm bit ch. 再见。 Tm bit anh. 再见。 B. Em chào anh ! 您好! Chào em! 你好! Anh i au th 您去哪儿 i nhà hát,còn em 去剧院,你呢 Em v nhà . 我回家。 i nhé,chào nhé. 走了,再见吧。

生词: chào 你好,再见(敬辞) anh 兄,哥,你(男性) có助词,无意义 khng 与có连成có…khng结构……吗khe 健康,身体好 i 去,往 au 哪里 th 语气词,无意义 ti 我 nhà hát 剧院 nhé语气词,无意义 ch 市场,集市 tm bit 再见(暂别) hn 约定 gp 会面,见面 ngày mai 明天 han hnh 荣幸,高兴 rt 很 c 能够,可以 ng 先生 cm n 谢谢 vn 一直 cng 也 ch 姐,你(女性) em 弟,妹

认识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式词语

认识现代汉语中的重叠式词语 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的通用语(也是法定的全国通用语)具有极强的表达力,能够满足人们信息交往的需要。构成现代汉语的两个基本要素就是词汇和语法。可以说是丰富的现代汉语词汇在有限的的语法规则下组合,才成就了这缤纷的现代汉语。一定程度上讲,一种语言中词汇代表着这个语言的发展程度,也代表着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 汉语里的词,主要由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构成。从数量上看双音节词又占多数,从词的构造来看又以合成词为主。合成词中有一类词是用两个相同语素相叠的方式构成的,如“妈妈、试试、个个、认认真真”,我们将这种构词方式叫做重叠式。这类词看似与其基式相类,但既然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它的意义和作用就必然与其基式不同。①那么异在何处呢?下面我们就从重叠式的结构类型、语音特征及重叠式与基式的语法功能的异同两个方面再认识一下重叠式。 一重叠式名词 重叠式名词大多就是亲属称谓,如“哥哥、伯伯、姥姥”等。这类重叠式的第二个音节通常做轻声,如果第一个音节是上声,在重叠式里则变为半上,如“奶奶、姐姐”。这类词的语素大都是粘着语素。要注意的是这类词是语素的重叠而非“猩猩、饽饽”的音节的重叠。同时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化趋势,这些称谓在古汉里多为单音节词,如“兄、姑、舅”,有的词义发生了转移,有的被新词所替代,有的加上了词缀,但大都成了双音节词。 二重叠式量词 重叠式量词就是单音节量词的相叠,如“个个、本本、颗颗”。这类词包含有“每”的意思,通常用来修饰名词(本本书、颗颗星),也可独立充任句子的主语(个个都是好样的),但不能作宾语(“把屋子打扫一遍”不能说成“把间间都打扫一遍”)。 三重叠式动词 重叠式动词可分成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式。单音节动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读为轻声。如果基式是上声字,第一字的调值变为阳平,如“想想、写写”,这与表示亲属称谓的重叠式变调规则不同。双音节动词(AB)的重叠式是AABB,后两个音节读轻声,如“打扫打扫、休息休息”。 动词重叠式总体来说表示的是动作的量。“动作的量可从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来看;也可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前者叫做时量,后者叫做动量。”②如“一会儿、一阵儿”表示时量,“一回、一遍”表动量。动词重叠式兼表时量和动量。 先说时量,例:他退休后,平常看看书,下下棋,和老朋友聊聊天,倒也不寂寞。“看看书”“下下棋”都表时量短,这一点从与动词基本形式的对比中更易看出来:下午两点去听报告。晚上想去听听音乐。前一句的“听”是听完,表长时;后一句的“听听”表“听一会儿”,强调动作的时间不长,两句不能互换。有时因为重叠式动词表示短时,常被用在祈使句里,以表达语气的缓和。如:“你教我!”和“你教教我!”前一句用基本形式,命令语气强;后一句用重叠式语气活泼了不少。 动词重叠式除了表示时量短之外,还表示动量小。如:他伸伸舌头说,“真危险”。我该去理理发了。这里重叠式不表时量,不是指“伸了一会儿舌头,理了一会儿发”,而是表示尝试,是“伸了一次舌头,理一次发”。有些动词我们常理上认为是不能持续的,因此只论动量,不论时量,例如“买书”不能说“买了会儿书”。这些动词也有重叠式,不过重叠式表示的不是时量而是动量。如“这本书买不着,不信你买买看。”动词重叠式前有时也加上“多”“常常”,但仍然是表示时量短或动量小。如:你太累了,今天多睡睡。 四重叠式形容词 重叠式形容词形势最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⑴基式是单音节形容词(A),重叠后成

亲属关系称呼

亲属关系称谓 亲属称谓父亲,俗称爹、爸爸,少数亦称“大”、“大大”或“叔”;母亲,俗称娘、妈。 父亲的父、母,称祖父、祖母,俗称爷爷、奶奶;自称孙子、孙女。 父亲的祖父、祖母,称曾祖父、曾祖母,俗称老爷爷、老奶奶;自称曾孙、曾孙女。 父亲的兄、嫂、弟、弟媳,称伯父、伯母、叔父、叔母,俗称大爷、大娘、叔叔、婶子(婶婶);自称侄、侄女。 父亲的姐、姐夫、妹、妹夫,称姑母、姑父,俗称姑姑(阳谷等地叫妈妈或姑娘)、姑父;自称侄、侄女。 父亲弟兄(即叔叔、伯伯)的子女,称叔伯兄弟、叔伯姐妹,但面称多为哥、姐、弟、妹。 父亲姐妹(即姑母)的儿女,称姑表兄妹,但当面称呼时则多不带表字,而自称则呼为老表。 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俗称姥爷,姥娘;自称外孙、外孙女。 母亲的祖父、祖母,称外曾祖父、外曾祖母,俗称老姥爷、老姥娘;自称曾外孙、曾外孙女。 母亲的兄、嫂、弟、弟媳,称舅舅、妗子;自称外甥、外甥女。母亲的姐、姐夫、妹、妹夫,称姨母、姨父,俗称大姨、大姨父、小姨、小姨父;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姐妹(即姨母)的儿女,称姨表兄妹,当面称呼时则多不带表字,而自称则呼为老表。 丈夫的父母,称公公、婆婆,主要用于向别人介绍,而直接称呼公婆时,一般与丈夫称呼相同,也有用自己儿女的口吻称公、婆为他(她)爷爷、奶奶的,自称儿媳妇。 丈夫,俗称老头子、俺那口子、孩子他(她)爹、爸,现多直呼其名。 丈夫的兄、弟,称老大伯、小叔子,当面称哥、弟;弟兄的妻子同称妯娌。 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俗称大爷、大娘,现城镇青年婚后直称爸、妈;自称女婿。 妻子,俗称家里人、老婆子、孩子他娘(妈),现多直呼其名。 妻子的兄、弟、姐、妹,俗称大舅子、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见面称哥、弟、姐、妹;其姐、妹的丈夫,俗称两乔、连襟,见面时称姐夫、妹夫,或哥、弟。 儿女亲家之间,互相尊称为大哥、大嫂。 父、母再婚后,子女称其再婚另一方为继父、继母,俗称晚爹、晚娘,或后爹、后娘,一般直称爹、娘,或爸、妈,忌称后爹、后娘。 义子、义女称义父、义母为干爹、干娘,当面直称爹、娘,自称亲儿子、亲闺女。 境内有结拜干姊妹、仁兄弟的旧俗,结拜后互称对方父母大爷、

中国主要亲属关系称谓表

中国主要亲属关系称谓表

亲属称谓父亲,俗称爹、爸爸,少数亦称“大”、“大大”或“叔”;母亲,俗称娘、妈。 父亲的父、母,称祖父、祖母,俗称爷爷、奶奶;自称孙子、孙女。 父亲的祖父、祖母,称曾祖父、曾祖母,俗称老爷爷、老奶奶;自称曾孙、曾孙女。 父亲的兄、嫂、弟、弟媳,称伯父、伯母、叔父、叔母,俗称大爷、大娘、叔叔、婶子(婶婶);自称侄、侄女。 父亲的姐、姐夫、妹、妹夫,称姑母、姑父,俗称姑姑(阳谷等地叫妈妈或姑娘)、姑父;自称侄、侄女。 父亲弟兄(即叔叔、伯伯)的子女,称叔伯兄弟、叔伯姐妹,但面称多为哥、姐、弟、妹。 父亲姐妹(即姑母)的儿女,称姑表兄妹,但当面称呼时则多不带表字,而自称则呼为老表。 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俗称姥爷,姥娘;自称外孙、外孙女。母亲的祖父、祖母,称外曾祖父、外曾祖母,俗称老姥爷、老姥娘;自称曾外孙、曾外孙女。 母亲的兄、嫂、弟、弟媳,称舅舅、妗子;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姐、姐夫、妹、妹夫,称姨母、姨父,俗称大姨、大姨父、小姨、小姨父;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姐妹(即姨母)的儿女,称姨表兄妹,当面称呼时则多不带表字,而自称则呼为老表。 丈夫的父母,称公公、婆婆,主要用于向别人介绍,而直接称呼公婆时,一般与丈夫称呼相同,也有用自己儿女的口吻称公、婆为他(她)爷爷、奶奶的,自称儿媳妇。丈夫,俗称老头子、俺那口子、孩子他(她)爹、爸,现多直呼其名。 丈夫的兄、弟,称老大伯、小叔子,当面称哥、弟;弟兄的妻子同称妯娌。妻子的父、母,称岳父、岳母,俗称大爷、大娘,现城镇青年婚后直称爸、妈;自称女婿。 妻子,俗称家里人、老婆子、孩子他娘(妈),现多直呼其名。 妻子的兄、弟、姐、妹,俗称大舅子、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见面称哥、弟、姐、妹;其姐、妹的丈夫,俗称两乔、连襟,见面时称姐夫、妹夫,或哥、弟。 儿女亲家之间,互相尊称为大哥、大嫂。 父、母再婚后,子女称其再婚另一方为继父、继母,俗称晚爹、晚娘,或后爹、后娘,一般直称爹、娘,或爸、妈,忌称后爹、后娘。 义子、义女称义父、义母为干爹、干娘,当面直称爹、娘,自称亲儿子、亲闺女。 境内有结拜干姊妹、仁兄弟的旧俗,结拜后互称对方父母大爷、大娘,有的则直呼爹、女良。 一般称谓旧时多尊称男性为“先生”,称生意人为“掌柜的”,称手艺人为“师傅”或“老师”。一般群众对官员或有势力的乡绅巨富尊称为“老爷”,其夫人称为“太太”,其子、女称为“少爷”、“小姐”。外出时探事问路,年长于己者称“大爷”、“大娘”或“大哥”、“大嫂”,年小于己者称“兄弟”、“大妹”。与人书帖往来,自称时多冠以“愚”字,如“愚兄”、“愚侄”等。建国后,一般互称“同志”,也有的习惯将对方姓氏与职务并称,如“张书记”、“李老师”等,以示尊敬。对父母的同事朋友,称“大伯”、“叔叔”、“大姨”等。现在,对年长者又习惯称老师、师傅。在农村则比较随便,称“伙计”者较多。

形容词的重叠

语法:“比”字句教案 教学对象:汉语中级留学生教学执行者:王林慧课时:1课时(45分钟)教材:《汉语教程》,杨寄洲,北京语言大学出版一、教学内容:本课型教学内容以讲解“形容词的基本结构和用法为主,并辅以美文节选,加以理解。 二、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形容词重叠式,理解透彻。 2、运用学过的形容词重叠式。 4、通过练习,拓展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运用。 三、教学重难点: 形容词的AA式、ABB式。 四、教学方法: 主要按照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的原则来进行。 归纳法:先举出课文中的一些例子,再归纳结构方式。 对比法:“A+BB”VS“AB+B”“A+A”VS“AA” 化繁为简的解释法:比较句的格式用公式表述。 练习方法:机械性练习、交际性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课堂纪律,课堂问好,复习回顾形容词的要点。 2、带领学生分句朗读,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形容词重叠式,并将这些句子抄写下来。 引入本节课的语法点:同学们,课文中出现了较多的形容词重叠式,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语法点——形容词重叠式。 (二)具体教学 1、展示出选文中的出现的形容词重叠式:

(1)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2) 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3) 树枝轻轻地摇晃。 (4) 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 (5)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粉条儿。 (6) 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2、讲解句型 我们管这一类的词语叫形容词重叠式,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形容词重叠式”的基本句型: (1)展示如下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定语是形容词,一般要带“的”。 山川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她有着红红的脸蛋。 地里长着绿绿的秧苗。 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 亮晶晶的粉条儿。 柏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雪球。 路边开着黄澄澄的迎春花。 松树上挂满了蓬松松的雪球儿。 山上有一栋亮堂堂的房子。 (2)展示如下句子,引导学生发现状语是形容词。 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 树枝轻轻地摇晃。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她慢慢吃完了这碗饭 AB+B+的 A+BB+的 A+A+的 AA+ 地 A+A+(地)

最新各类亲属关系的称呼资料

亲朋称呼 称呼对象称呼自称 亲家(子之岳父)某某尊亲家姻弟 亲家之父 某某尊太亲家姻晚生 某某尊亲家伯叔翁姻眷晚生 亲家之伯叔 亲家之兄弟某某尊亲家姻眷弟 亲家之亲家某某大眷望眷弟 女婿某某贤子婿岳父 女婿之子某某贤外孙外祖 契父某某尊谊父谊男 契父之父某某尊谊翁兰孙 契兄弟某某尊(贤)兄弟兰兄弟 契子某某兰男眷生(谊父)契子之父某某尊之交兄眷弟 子之契父某某尊之交兄眷弟 世交相称某某尊世兄世弟 普通朋友某某仁兄弟 本身九族的称呼 称呼对象称呼自称 祖父之祖父尊高祖父玄孙

祖父之父尊曾祖父曾孙 祖父尊祖父孙 祖父之兄弟某某尊伯叔祖父侄孙 父严亲儿 母慈亲儿 兄某某胞兄弟 弟某某胞弟兄 子某某吾子父 孙某某吾孙祖父 侄某某贤侄胞愚伯叔 侄孙某某贤侄孙伯叔祖 曾孙某某贤曾孙曾祖 玄孙某某贤玄孙高祖 伯叔父某某尊伯叔父侄 夫族及亲属称呼 称呼对象称呼自称 夫之祖父尊家祖翁孙媳 夫之父尊家翁媳 夫之伯叔尊家伯叔翁侄妇 夫之兄弟尊(贤)几爷、几爹弟妇、嫂夫之侄某某贤侄愚伯叔母夫之姑丈尊姑丈公外侄妇 夫之姊妹丈尊几姑爷外弟妇、嫂夫之姨丈尊姨大爷姨侄妇

夫之表兄弟几爷几爹表弟妇、表嫂 夫之祖母尊家祖姑孙媳 夫之母尊家姑媳 夫之兄弟妻(妯娌)几姐、几娘弟妇、嫂 夫之侄女某某贤侄女伯叔母 夫之姑尊姑母外侄媳 夫之姨母尊姨娘姨侄妇 夫之姐妹尊几姑娘弟妇、嫂 父族称呼 称呼对象称呼自称称呼对象称呼自称姑婆之丈夫尊丈公外侄孙姑丈某某尊姑丈外侄姊丈某某尊姊丈外弟妹丈某某尊贤妹夫外兄姊妹丈之父某某尊贤妹丈外兄姊妹丈之父某某尊姻翁姻晚生姊妹丈之兄 弟 某某尊亲弟兄台眷兄弟姊妹之子某某贤甥子愚母舅姊妹之孙某某尊表伯叔表侄姑舅之子某某表兄弟表兄弟表兄弟之妻X氏尊(贤)表嫂表兄弟姑舅之孙某某贤表侄表伯叔 父之表接丈尊表姑丈内表侄表姐妹丈某尊贤表姐妹 丈 眷弟 表姐妹之子某某贤甥子表舅女之子某某贤外孙外祖 女之孙某某贤外曾孙外曾祖女之侄某某贤外曾侄 孙 外伯叔祖 女之婿某某贤外孙婿眷拙伯叔母之兄 弟 某某尊姻舅叔 台 眷侄 兄弟之亲家某某尊亲家眷姻弟兄弟之外父某某尊姻翁姻眷晚生兄弟之妻舅某某尊舅台眷弟子之亲家某某尊亲台姻生

越南旅游常用越南语

越南旅游常用越南语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越南旅游常用越南语+中文注音,最新最全的越南常用语 越南旅游常用越南语+中文注音,最新最全的越南常用语。让您最快的,可以到越南旅游,参加越南自由人旅游,旅游景点及打车,住宿全搞掂。 1(木)Mot,2(害〕Hai,3(八)Ba,4(蒙)Bon,5(难)Nam 6(扫)Sau,7(百)Bay,8(当)Tam,9(斤)Chin,10(美)Muoi 11(美木)Muoimot,20(害美)Haimuoi,21(害美木)Haimuoimot 99(斤美斤)Chinmuoichin,100(木针)Mottram,101(木针零木)Mottramlinhmot 230(害针八梅)Haitrambamuoi,233(害针八梅八)Haitrambamuoiba 4000(蒙研)Bonngan,50,000(南梅研)Nammuoingan,600,000(少针研)Sautramngan 8,000,000(谈酒)Tamtrieu,10,000,000(梅酒)Muoitrieu 星期星期一(特嗨)Thuhai,星期二(特巴)Thuba,星期三(特得)Thutu 星期四(特难)Thunam,星期五(特少)Thusau,星期六(特百)Thubay 星期日(竹玉)Chunhat,简单用语今天Homnay红耐

昨天Homqua红爪,明天Ngaymai艾)卖,上星期Tuantruoc顿(卒) 昨天早上Sanghomqua赏烘瓜,明天下午Chieumai九卖,下个月Thangsau汤烧明年Namsau(楠)烧,早上Buoisang(肥)桑 下午Buoichieu(肥)九 晚上Buoitoi(肥)朵一 谢谢Camon(甘)恩 我们Chungtoi中朵一 请Xinmoi新 你好Xinchao新早 再见Hengaplai(贤业来) 对不起Xinloi新罗一 我想买Toimuonmua朵一蒙摸

浅谈形容词重叠类型

浅谈形容词的重叠类型 【摘要】重叠是汉语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与印欧语相比,现代汉语的词虽然缺乏发达的形态变化,但却有着丰富、普遍的变化形式,因此汉语重叠一直是语法研究的重 要课题之一。形容词重叠作为一种使用较多的重叠,是语言研究广泛关注的一种 现象。本文从形容词本身和音节划分两种角度出发,对现有的研究形容词重叠类 型的的论述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重叠类型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单纯词复合词 一.形容词的重叠类型研究现状 对于形容词重叠式的界定问题,形容词研究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下面将几种主要的观点整理如下: “1.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中》将形容词重叠式归纳为: ①完全重叠式 a.单音节,例如:小小儿远远儿好好儿慢慢儿 b.双音节,例如:老老实实干干净净 ②不完全重叠式,例如:胡里胡涂古里古怪 ③xyxy重叠式,例如:冰凉冰凉通红通红 2.胡明扬先生在《北京话初探》中将形容词重叠式归纳为: ①按构词形态的再分类: a.能重叠 单音节,如:长长(的) 好好(儿) 双音节,如:本本分分(的) 别别扭扭(的) 地地道道(儿的) 平平安(儿)安(儿的) b.不能重叠 单音节,如:笨惨丑 双音节,如:安分公平恶心灵活 ②按能带情态词缀和不能带情态词缀分为两类: a.能带情态词缀的: 单音节,如:白花花潮乎乎儿辣丝儿丝儿潮不即(的) 黑不即几(的) 双音节,如:恶心巴拉(的) 胡里巴涂(的) 娇里娇气(的) 稀里糊涂 b.不能带情态词缀的: 单音节,如:惨次错逗高好 ③按句法功能分为: a.形容词作谓语 b. 形容词作定语 c.形容词作状语 3.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 ①AA儿式,例如:好好儿慢慢儿 ②AA式,例如:好好慢慢 ③AABB式,例如: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④A里AB式,例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 ⑤ABAB式,例如:通红通红碧绿碧绿 4.邢福义《汉语语法学》:

从AABB重叠式中看双音节AB式形容词的性质

从AABB重叠式中看双音节AB式形容词的性质 汉语中的AABB重叠式的研究,一直备受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可以重叠成AABB式的、有原形的双音节AB式形容词的性质进行归纳概括。 标签:AABB重叠式AB式形容词性质 一、引言 目前,关于汉语中的形容词仍普遍认为有两种:性质形容词(如大、白、老)和状态形容词(如珍贵等)①。AB式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有三种:AABB 式、ABAB式和A里AB式,是汉语有限的几种形式变化之一。而本文所要讨论的重叠形式只限于AABB式的重叠,所考察的对象是可以重叠成AABB式的、有原形的双音节AB式形容词。 二、对可重叠成AABB式AB式形容词性质的研究 朱德熙(1956)曾经指出,当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位于状语或补语位置时,则带有加重的意味;而位于定语或谓语位置上时,有一种小称的意思,有一种轻微的含义。张国宪因此说AABB式、ABAB式量级具有不稳定性。重叠式有爱抚、亲热和加重、强调两种色彩,因而,一些带有“坏字眼”的形容词不能重叠或很少重叠,即使偶尔重叠也多在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表示一种程度上的加深。 张先生又在此基础上,举出一些具有[—贬义]的语义特征的形容词,也是不能重叠的,例如:“聪明、虚心、贤惠、优雅、美丽、伟大、肥沃、容易、方便、友好”等,因为这些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恒久属性,而重叠式具有主观等意味,由此产生语义上的主观感受与理智判断的互斥性。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有些词如:“舒适、努力、欢快”,也表示事物一定的属性,却非因这一原因而不能重叠。 石毓智(1991)认为:凡是可以通过AABB式重叠的形容词,都是非定量的。但张先生通过研究后也举出了几个反例,如有些定量形容词如“零星、浩荡、平安、平常、弯曲”等等却是可以通过AABB式重叠的。 朱景松(2003)从制约形容词重叠因素的角度加以研究,并指出四个对形容词重叠能力有影响的因素②:(1)形容词意义中量的因素对重叠能力的影响;(2)形容词意义的形象性对重叠能力的影响;(3)形容词意义的自控性程度对重叠能力的影响;(4)词义褒贬对重叠能力的影响。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以动态范畴的语法形式为着眼点,即重叠形式应该是形容词进入句子后,受句子结构式本身的语义因素制约而使用的语言形式,不谈形容词的范围,只谈有AABB重叠式的双音节AB式形容词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和共性: (一)语体色彩表现为口语体或有口语体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