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和对策
从30载的发展历程观我国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

胆识 和精 神 , 立 了实 战性极 强的意拳 , 创 并在其 《 道 中枢 》 拳 谈 到 :今夫本拳所重者 , “ 在精神 , 在意感 , 自然力之修炼 。” 在 李小 龙更是将胆识 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他说 :一个 搏击 “ 者必须经 常保持心灵单纯 ,他的心 目只存有 一个 目标—— 如何 搏击 。 心灵的单纯 , ” 即是忘却恐惧 、 忘却疼痛 , 甚至死亡 , 心中只
中图分 类号 : 5 G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O 4 54 (0 00— 0 5— 0 10 — 63 2 1 )5 0 5 3
大多运动员一上擂 台就能表现出敢打敢拼的比赛 作风 ,无 论面 对什 么样 的对手都毫不示弱 , 断地 出拳 出腿 , 果 勇于与对手进行 对攻或对拼 , 比赛 自然显得激烈 、 刺激 、 好看 。
义。
现代 散打运动是 中国武术与现代竞技 体育相结合 的产 物 , 但 当散打登上体育竞技的舞台 ,当散打运动员双手戴上拳击手
套 ,为 了保护运动员的生命安全而规定禁用技法 以及禁击部位
时, 散打技术仅剩下拳法 、 腿法 和摔法 了。再加上散打 比赛开展 之初 , 动员在 比赛 中的使用 技术单 调 : 运 拳法 ( 、 、 ) 直 摆 勾 腿法 ( 、 、 ) 鞭 踹 蹬 。当时人们戏称散 打为 ,拳击 +腿 ” “ 。 为了弘扬中华武术博 大精深 的内涵 ,散打运动一直鼓励新 技术的产生 , 散打竞赛规则始终规定 : 散打技术是除禁用方法外 的各武术流派的攻防招法 。 中 2 0 其 0 0年的散 打竞赛规则更是加 大了新技术和高难技术 的得分力度 。 其规定 : 用转身后摆腿击 中 躯干部位而 自己站立者 , 4分 ; 得 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 地 , 自己gN站立者 , 4分 ; 而 P 得 使用腾空腿法击 中对方躯干 , 而
武术散打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探析

武术散打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探析武术散打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竞技体育项目。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散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武术散打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武术散打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中国武术散打队在国际比赛中屡获佳绩,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武术散打也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这项运动。
然而,武术散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武术散打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很多人对武术散打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武术形式上,缺乏对武术散打的深入了解。
其次,武术散打的竞技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武术散打的赛事和比赛规则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为了实现武术散打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要加强武术散打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武术散打,提高武术散打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其次,要加强武术散打的人才培养,提高武术散打的竞技水平和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选手和教练员。
同时,要不断完善武术散打的赛事和比赛规则,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武术散打在国际上的发展和普及。
可以邀请国际知名的武术散打选手和教练员来中国进行交流和访问,同时也可以派遣中国的武术散打选手和教练员到国外进行交流和比赛,以提高中国武术散打的国际影响力和竞技水平。
总之,武术散打作为一项传统的中国武术,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在现代社会中,武术散打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实现武术散打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武术散打的历史发展回顾与展望

武术散打的历史发展回顾与展望散打二班国际教育学院赵维嘉散打前身为散手,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中华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并深受人民喜爱。
散打的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的。
它起源于先辈的生产劳动和生产斗争,但又服务于此,演化至今成为华夏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猎取食物,长期与野兽搏斗并学会了与野兽搏斗所使用的不同方法。
古称相搏、手搏、卞、弁、白打等。
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与先辈的不断改良,才有了现代的散打。
现代散打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实战性强,是力量,速度,技巧相结合的综合项目。
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
现代的散打通过对传统技击术进行归纳、整理,舍弃它们的具体形态;找出其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即中国各拳种门派的基本拳法和基本腿法进行规整并最终总结出它们的基本运动形式。
经过整合,最后确立的进攻技术具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直线型方法,另一种是弧线型方法。
拳法以冲、掼、抄、鞭为内容,腿法以蹬、鞭、踹、摆为内容;摔法则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主要是戴手套无法获得把位)的特点,主要把握“破坏重心”和“抡圈”的要点来使用“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
同时,防守技术也被划分为“接触式防守”和“不接触式防守”两种。
散打从比赛形式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打擂台”的方式,一方掉擂出局即为输方。
在竞赛方法上采用三局两胜制,评点数得分先赢两局者即为赢家。
散打不拘泥于固定的招式与套路,学习者在通过对拳法,腿法以及摔法的学习以及反复训练,熟练掌握之后,在比赛或者实际需要时自由发挥出来,以达到致胜自救的需要。
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有攻必有防,攻防是一对矛盾体,在散打中双方总想办法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运动员总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训练的。
经过长期训练运动员掌握了散打技术,遇敌而不慌,与敌方突然袭击的一瞬间能迅速地做出相应的防守和防反动作。
中国散打历史与发展

中国散打历史与发展散打是一项源自中国的综合性格斗运动,也被称为中国散打、八极拳等。
它独特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喜爱。
散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战争时期。
战士们在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并将战斗技巧与拳法相结合,形成了散打的雏形。
在古代武术发展的历程中,散打逐渐形成独立的技击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散打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竞技项目。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倡导散打的普及与发展,并成立了国家散打队。
散打队的成立为散打运动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平台。
中国散打逐渐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
1993年,散打首次亮相了全球最大的综合格斗赛事——UFC(综合格斗锦标赛),并成功获得了冠军。
这一成绩使得散打在国际格斗界赢得了声誉和认可。
随后,散打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普及度急剧增加。
中国散打的发展也得益于国内外的散打比赛和交流活动。
每年举办的中国散打锦标赛、亚洲散打锦标赛以及世界散打锦标赛等赛事为散打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己实力和学习交流的机会。
同时,中国散打选手也积极参加国际比赛,提高了中国散打在国际格斗舞台上的竞争力。
中国散打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散打强调技击技巧的实用性与效果,同时也注重训练者的人格修养和道德观念。
中国散打继承了中华传统武术的精髓,注重强身健体、强化意志力和培养自信心。
总的来说,中国散打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凝聚了丰富的武术精华和文化内涵。
其独特的技击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它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我国武术散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我国武术散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武术散打毕业论文写作参考8篇之第三篇:我国武术散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摘要:武术散打是我国一项非常具有特色的体育运动,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沉淀,不仅影响了我国众多武术散打爱好者,还让其他国家乃至世界对我国武术散打抱有崇拜的心理。
通过对现代武术散打发展研究发现,存在着普及度不高、与现代社会经济格格不入、自身伤害性较大等问题,这对武术散打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践调查等方法对我国武术散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
旨在为中国武术散打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发展的更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互鉴,为深化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契机,从而提升中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武术散打;发展;问题;应对措施;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虽然有众多人非常热爱武术散打这一项体育运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武术散打是一项激烈的体育竞技运动,所以对人体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
人们学习这项运动大多都只是为了强身健体,作为兴趣来培养,导致普及度有所下降,为了迎合现今的社会发展,武术散打越来越商业化,这很大程度地制约了武术精英人才的培养,同时也阻碍了武术散打的发展。
一、武术散打运动特点及其发展概述我国古代对武术就非常重视,一直发展至今,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也非常丰富。
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它让更多人认识到我国的文化知识,从古至今,我国武术种类繁杂,为了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逐渐衍生出一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且完整与成熟的运动体系--武术散打。
武术散打是一项非常重视技术的体育竞技活动,它要求习练者的动作衔接要连贯准确,后鞭腿的转体及发力点要明确掌握,这不仅是武术散打学习者的重难点,也是教练教学的重点,必须要掌握这些特性才能学好这一项体育运动。
武术散打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理论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武术散打学习者的要求,这使得武术散打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练必须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散打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传统武术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而散打则是中华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散打从诞生至今,普及程度尚不算高,仅局限于一些武馆、武校或者体育专业中。
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竞赛项目,散打运动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对散打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新时期散打运动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为促进散打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当今,武术搏击项目深受人们喜爱,其项目种类较多,如拳击、摔跤、自由搏击等,这些搏击项目各具特点,有的因为国家重视,已经成功申报为奥运比赛项目;有的因为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在各个国家之内广为流传。
在众多武术搏击项目中,散打运动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开展散打114运动,发挥其所具有的价值是相关研究者重点思考的内容。
1散打运动的发展和普及状况散打运动是近三十年逐渐发展起来的,20纪80年代,人们开始对散打运动进行研究,并尝试将其引入正式比赛项目。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第一届全国散打比赛,即宜春散打擂台赛,紧接着出台了较为规范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这是散打运动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此后,散打运动正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1991年,散打运动正式成为全运会比赛项目。
1993年,散打被列为世界锦标赛的正式比赛项目。
1992年,在曼谷举行的第十三届亚运会,其中就有散打比赛项目。
2000年以后,国内所开展的各种武术比赛均存在散打运动的身影,目前,散打已经成为国内外重点搏击项目之一。
虽说散打运动在国内名声大噪,但是普及程度并不高,现阶段仅有武馆、武校以及体育专业院校存在散打运动。
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竞赛项目,散打运动尚没有达到应有的普及程度,这就需要对限制散打运动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散打竞赛的规则尚不完善;其次,固有传统思想限制了散打运动的发展;最后,散打运动的传播渠道有限。
这些都是影响散打竞赛无法大面积推广开来的主要因素。
2影响散打发展的因素分析2.1竞赛规则的漏洞限制了散打运动自《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出台之后,有体坛博览关散打竞赛规则便一直处于不断修正以及完善的状态。
试述散打运动发展历程和目前现状

试述散打运动发展历程和目前现状散打运动是一种以中国武术为基础,融合了拳击、摔跤、踢腿等多种技术的全接触搏击运动。
它具有激烈的比赛形式和广泛的普及度,是中国体育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比赛规则以及目前现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我们来看一下散打运动的历史发展。
散打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武术,古代的中国武术是为了自卫和战斗而存在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逐渐演变为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方式,而散打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推进,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搏击运动进入中国。
中国武术界意识到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积极探索武术与搏击运动的结合。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散打运动逐渐成为一项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并在1993年成立了中国散打协会,正式确立了散打的地位。
我们来了解一下散打运动的比赛规则。
散打比赛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按照体重划分不同的级别。
比赛采用全接触的形式,选手允许使用拳、脚、肘、膝等多种技术进行攻击,并且可以进行摔跤和地面格斗。
比赛分为三个回合,每个回合时间为三分钟,选手可以通过击倒对手或者获得更多的得分来赢得比赛。
裁判根据选手的技术、进攻和防守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最终决定比赛的结果。
我们来了解一下散打运动的目前现状。
散打运动在中国具有广泛的普及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其中。
中国散打协会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的散打比赛,吸引了众多的选手和观众。
此外,散打运动也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和关注。
散打选手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中国争得了荣誉。
与此同时,散打运动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近年来,随着搏击格斗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散打选手开始参与到职业搏击比赛中,展示了散打运动的魅力和实力。
散打运动作为一项以中国武术为基础的全接触搏击运动,在历史发展和比赛规则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在中国具有广泛的普及度和影响力,并在国际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武术散打运动30年的回顾与展望

自1979年以来,我国开始在各个省市推广散打运动,并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 竞赛制度和培训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散打运动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 渐成为了一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项目。
二、现状分析
目前,散打运动在我国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竞技水平。各级别的比 赛和培训活动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爱好者参与其中。以下是对我国散打运动现 状的分析:
武术散打运动30年的回顾与展望
目录
01 一、武术散打运动的 回顾
03 三、结论
02
二、武术散打运动的 展望
04 参考内容
武术散打运动是中国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已经走过 了3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武术散打运动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 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项目。本次演示将回顾武术散打运动的 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尽管武术散打运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 问题和挑战。例如,部分赛事的公正性受到质疑,裁判员的水平有待提高;商业 化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包装、炒作等问题,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和形象;此外,由 于训练方法、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原因,部分选手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这 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武术散打运动产生了负面影响,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3、挑战与机遇
当前,我国散打运动面临着许多挑战与机遇。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国际 竞争。随着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我国散打运动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 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以保持 我国散打运动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同时,我国散打运动也面临着许多机遇。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国际交 流的加强,我国散打运动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比赛中,与世界各地的选手一 较高下。此外,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进,散打运动在国内也将拥有更广泛 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和对策
发表时间:2018-04-25T08:57:24.67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下作者:郝世才1 林子棵2 [导读] 散打是武术中的一项重要项目,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武术散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竞技运动
郝世才1 林子棵2
1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265300
2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300130
作者简介:郝世才1980.11.8男,汉散打教练,一级教练大学本科
作者简介:林子棵,1987.07。
男。
汉族。
籍贯山东烟台。
助理讲师
摘要:散打是武术中的一项重要项目,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武术散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竞技运动,并在国际上发挥着具有影响性的作用。
近年来,跆拳道、拳击、柔道等项目如火如荼,对武术散打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本文结合实际,对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武术散打发展的相关对策,以供探讨。
关键词:武术散打;发展历程;发展对策
一、引言
武术散打项目是武术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散打项目的赛事众多,包括全运会散打比赛、全国散打锦标赛、亚运会散打比赛、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世界杯赛等。
经过坚持不懈地发展和探索,武术散打已经成为一项在国内外均有重要影响力的竞技运动,受到了广泛的认可【1】。
现阶段,跆拳道、拳击、空手道、柔道等同类对抗项目如火如荼发展,对我国武术散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需要对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及时采取相关对策,促进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健康发展。
二、我国武术散打的发展历程分析
(一)武术散打的实验探索阶段
1979年至1989年是我国武术散打发展的实验和探索阶段。
在这一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将武术散打这一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搬上竞技的舞台,变成依照定量得分评判胜负。
国家体委邀请全国各地有丰富武术工作经验的人员,在北京召开讨论会,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制定出我国第一部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并实现了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武术散打表演赛。
在这一阶段,最具有武术散打特色的拳法、腿法、摔法等逐渐取代太极、形意、八卦等形式,占领主要地位,但是运动选手的整体体能不佳,技艺不精。
随后,在政府的重视下,我国武术散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985年,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后,我国武术散打打开了走向国际的步伐,(二)武术散打的曲折发展阶段
1990年至1997年是我国武术散打的曲折发展阶段。
在国内,武术散打在1990年正式成为全国锦标赛的项目,这意味着武术散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3年,全运会将武术散打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这一时期,武术散打的规则也在不断完善,出版了1992年规则和1996年规则,对武术散打竞赛作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在国际上,武术散打项目同样获得了快速发展,1990年,北京举办了“汛华杯”国际武术散手邀请赛,有20余个国家参加,中国队参加了6个级别的比赛,均获得了冠军,这表明中国队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一时期,商业赛事也逐渐萌芽和发展。
(三)武术散打的基本完善和成熟发展阶段
武术散打的基本完善阶段在1998年至2001年,这一时期还举办了全国少年锦标赛和全国女子散打邀请赛,武术散打运动的包容性和丰富性越来越明显【2】。
同时,在1998年和1999年,武术散打规则进一步修订完善,以满足散打的实际发展需求。
这一阶段,武术散打与世界上其他竞技体育项目交流频繁,遵循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逐步与世界接轨。
与此同时,武术散打的职业化、产业化发展也取得了突破,培养出一批受到群众欢迎的散打运动选手。
武术散打的成熟发展阶段是2002年至今。
这一时期,女子散打成为全国武术锦标赛的项目,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这都体现着我国武术散打运动逐渐走向成熟,武术散打成为世界武术锦标赛的主要角色,市场化和职业化发展迅速。
三、促进我国武术散打发展的相关对策
我国武术散打已经进入发展成熟的阶段,但依旧面临着一些阻碍,笔者提出以下对策,提供探讨,以促进我国武术散打健康快速发展。
(一)合理制定武术散打的奥运发展规划
武术散打发展至今,是中西文化碰撞结合的果实,与奥运会的理念和比赛方式都有相同之处,并且遵循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
因此,可尽快制定出合理的奥运发展规划,推动武术散打项目成为奥运会的正式项目。
(二)实施武术散打段位制
武术散打段位制是合理调整武术人口比例的重要方式。
全面实施武术散打段位制是解决现有武术散打评价标准模糊、级别划分不细、礼仪规范不统一等问题的必要手段【3】。
(三)实现武术散打市场的繁荣
武术散打产业是体育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国外的先进经验来看,我国也需要进一步在国际上打造武术散打赛事的品牌,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国内外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加快我国武术散打市场化和职业化发展。
(四)开展武术散打教育工作
要实现武术散打事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还需要加强青少年武术散打教育工作,开展武术散打进校园。
一方面,可定期举办全国性的武术散打比赛,分高校类和中学类。
另一方面,还需要适应学生心理和生理成长特点,完善武术散打规则。
参考文献:
[1]杜俊凯.新时期下的武术散打赛事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7,6(01):43-44+36.
[2]何艳.散打职业化发展探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6,37(04):18-20.
[3]刘新军,王贵贤.论散打运动员的职业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5):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