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难点及应对经验

合集下载

浅谈当前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能力弱、业务水平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税务机关的正常运转,也对纳税人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加强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干部素质不高目前,一些基层税务干部缺乏基本道德素养,不尊重法律法规,浮躁、急功近利,对待工作不够认真负责,不能时刻以服务纳税人为己任。

这种情况在一些新进干部中更为突出。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重视干部培训,帮助干部提高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行为准则的制定和管理。

其次,要加强日常督导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二、工作能力弱当前,有些基层税务干部无法承担业务任务的重负。

他们有缺乏创造性的问题,仅能执行简单的常规性工作,对于复杂的问题缺乏解决方法,对于新型业务方法理解和使用能力不强等等。

为解决这个问题,重视干部能力提高,加强基础知识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

同时,建立老干部、青年干部合作互助机制,老干部为青年干部提供指导和经验,青年干部为老干部注入新活力和新思维。

三、业务水平不足基层税务干部还存在一些业务水平不太高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税收知识不足、税收政策不了解、税法知识不充分、缺乏现代会计和财务知识等等。

为缓解这个问题,税务机关要加强干部及时培训、提高干部业务素质。

要鼓励干部学习新知识、探索新业务,加强干部的创新意识和技能。

我们还要加强与财政、国土、审计 et cetera 各个部门的合作,深化税收与经济的联系,提高干部的行业视野和政策审查能力。

四、管理水平低下基层税务干部的管理能力也有待提高,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缺乏汇报制度、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备、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缺乏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和执行标准。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重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完善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制度。

基层税务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基层税务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基层税务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务工作在支持国家财政稳定运行和社会各界合法权益保障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基层税务局中,一些问题依然存在,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困扰和挑战。

本文将对基层税务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人员素质不高基层税务局受制于考核和选拔机制等因素,导致人员流动频繁、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干部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能胜任所需工作。

这严重影响到了税收征管的效果。

2. 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许多基层税务局在管理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引入。

例如,在信息化方面投入不足,无法高效整合各类数据;管理流程过于复杂,加重纳税人负担;内外部协同配合不够紧密等。

3. 服务意识待提升一些基层税务局对纳税人服务意识不强,存在服务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

部分干部态度冷漠,对纳税人提出的问题缺少耐心和解答能力,给纳税人造成困扰。

二、解决方案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面提出相应的建议:1. 加强人员培训与选拔加大基层税务局干部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干部素质。

增加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并设置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利益与职责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2. 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基层税务局信息化建设。

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数据整合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模式,减轻纳税人负担;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咨询、自助申报等便民举措。

3. 强化服务意识制定服务标准与纳税人权益保护方案,并进行宣传教育。

鼓励干部多听取纳税人意见和需求,在工作中注重沟通与协调。

通过定期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客观了解纳税人对服务的满意度,及时改进和优化服务。

4. 加强内外部协同配合基层税务局应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建立更紧密的信息共享渠道,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组织的联系,形成合力打击偷逃税行为。

5.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基层税务局工作监督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基层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八篇

基层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八篇

基层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八篇摘要是一种应用性写作,是对所做工作的理性反思。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基层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的文章8篇,欢迎品鉴!基层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篇1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反省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现将近期的工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简要总结如下:1、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不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不强。

虽然通过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业务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与其它老同志比还是比较低。

在日常工作中偏重于日常生产工作,也忽视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工作中争强当先的意识不强。

2、工作上满足于正常化,缺乏开拓和主动精神,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平稳有余,创新不足;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心中想得多,行动中实践得少。

工作中总习惯从坏处着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风风火火、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

另外,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

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

对公司政策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

有时候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

3、全局意识不够强。

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出发,对公司及车间作出的一些的重大决策理解不透,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还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在工作中还存在看到、听到、想到但还没做到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继续拓宽自己的理论知识面,加强自己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遇问题多查阅文献,熟悉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思想工作方面,深化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增长自己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

3、在实际工作中,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向领导请教遇到的问题,并多与同事们进行沟通,学习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工作经验。

通过多学、多问、多想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描述基层税务所作为税收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税收征管和服务纳税人的责任。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税务所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影响到了纳税人的利益保障。

因此,有必要对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机构建设不完善1. 缺乏专业人才支持:基层税务所往往面临着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方面,由于薪酬待遇相对较低以及工作环境压力大等原因,优秀人才流失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培养机制不健全导致缺少高质量的新生力量加入。

2. 信息技术水平滞后: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提升效率的关键驱动力。

然而,在基层税务所中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数据处理能力弱等现象。

这使得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

三、服务不规范及缺失1. 服务意识淡薄:部分基层税务所在日常工作中对待纳税人存在消极以及不耐烦的情况。

这种态度不仅难以建立良好的纳税人关系,还会导致信息沟通出现问题、办事效率低下等负面影响。

2. 信息透明度不高:基层税务所在向纳税人解释政策或者处理事项时,存在着信息输出滞后、收集反馈缺乏等问题。

这使得很多纳税人无法及时了解自己应该缴纳的款项和相关政策调整,给其带来困扰。

四、对策建议为了提升基层税务所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以下是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1. 加强专业能力培训与激励机制构建:(1)加大投入力度,在招聘上优先考虑具备相关专业背景或具备较高素质素养的候选人。

(2)推行定期培训计划并设立相应考核激励机制。

(3)与相关高校合作开设税收管理专业课程,培养更多优秀的税务从业人员。

2.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1)加强基层税务所信息化建设,提高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2)推动纳税申报和缴款等流程线上化,降低办事时间成本。

(3)建立中央与地方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平台,使资源整合有效实现。

基层税务机关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基层税务机关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基层税务机关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建议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工作一直备受重视。

而税收的征收与管理具体落实到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税务系统的基层单位,税务机关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

然而,基层税务机关在日常工作中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下面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人员不足人员不足一直是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一大困难。

国家的税收征管实质上需要较高的人力水平,但是很多地方税务机关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未解决的人力资源问题,如:人员不足、人员技术能力比较弱等问题。

建议:(1)在招聘方面,要加大力度吸引人才,这样可以缓解税务机关人员不足的问题。

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吸引人才:- 提高待遇:增加税务机关人员的薪酬福利,提供优厚的岗位津贴、加班津贴、绩效奖金等。

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让更多的人才愿意来到税务机关工作。

- 多元化培养人才:税务机关应该多元化的培养人才,不仅要注重新员工的培养,更要注重对老员工的培训;采取各种培训方式,包括网课、学习小组、集中培训等。

企业也可以为员工提供从税务行业出发的职业晋升活动。

- 提供有吸引力的工作环境:税务机关应该为员工提供舒适、干净和有影响力的工作环境,这样可以通过舒适的环境来吸引他们。

让企业进入税务机关之后感到舒服和容易工作。

(2)另外,可以把税务机关的人员再分配,减轻一些人员较少的机构工作量,以适应税务机关现有地域人员高中低分布的问题。

不失为一有效办法。

二、工作压力大随着税收管理日益严格化,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也对税务机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征收、管理工作的压力巨大也是对基层税务机关的一大挑战。

建议:(1)拓宽渠道,引进个性化管理软件,把一些企业财务数据由发票上的数据,转移到对应的软件上,提高了企业发票数据的效率,也可缩短税务机关的工作时长。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效率。

(2)要提高税收征收率,税务机关应该合理设置税率,鼓励纳税人合法避税,对于存在偷税等违法行为要严格打击。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税务干部是税务工作的主体,是完成税收任务的保证。

只有治好队,才能收好税。

加强基层税务部门干部队伍建设是促进税收事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成税收任务的保证。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税务部门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税收工作管理越来越趋向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更加规范科学,同时,社会对税务部门呈现出“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高服务”的特征要求。

一、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一是干部教育不够。

过去,在干部教育方面,个别引导的少,讲起问题来一刀切的多,个别问题个别解决的少,迁就照顾的多,给予批评和处理的少,正面教育奖励的多,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方法落后,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二是文化层次、业务能力差异较明显。

近几年,各地基层税务部门都十分重视税务干部的素质培养问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大家的学历水平、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由于税收干部来源复杂,部分由军转干部、社会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组成。

存在高学历干部多,专业型干部少;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年老的干部多,中青年干部少等问题。

有的虽然取得了文凭,但还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业务素质和能力;有的虽然业务素质较强,但涉及信息化工作模式,就显得力不从心。

三是个别干部自身要求不高。

少数税务干部政治素质较低,宗旨意识淡化,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大局观念,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干工作,想问题,考虑自身利益多,考虑纳税人和他人的利益少。

有的感到船到码头车到站,把工作岗位当作度日养老的港湾;有的认为工作已经跨入了先进,获得了荣誉,没有向更高目标努力奋斗的动力。

表现在工作上则是:敷衍应付,“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有的干部工作马虎、业务不精,执法不严,执法随意性较大。

有的方法简单、学习上应付,基层少部分税务干部在平时的政治、业务、技能学习方面不愿意参加,总认为这些学习与己无关紧要,自己已经是西山的太阳,提拔无望,评优没资格,晋升无机会。

基层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基层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基层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一、基层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税制改革不断深化,基层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税务部门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人员短缺和素质不高:基层税务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短缺和素质不高的情况。

一方面,税收政策更新迅速,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较强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压力大、薪资待遇相对较低等原因,吸引高素质人才投身到基层税务工作变得困难。

2. 监管手段陈旧:目前,基层税务部门还过分依赖传统监管手段如抽查核验等方式进行征管工作。

这种模式存在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等问题。

同时,在跨地区合作以及信息共享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实现大范围协同处理。

3. 行政手续繁琐:在与纳税人打交道时,许多基层税务部门仍存在行政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等问题。

这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并降低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满意度。

4. 信息技术应用滞后:基层税务部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普遍滞后,导致征管工作效率低下。

一些基层税务部门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数据共享和分析能力有限,缺乏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建议改进的措施为解决基层税务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下是我提出的一些建议改进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和引进:为了提高基层税务部门从业人员素质,需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机会。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薪资待遇、优化职业发展规划等方式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到基层税务工作中。

2. 推行现代化监管手段:基层税务部门应推动现代化监管手段的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建立起跨地区合作与信息共享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税务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征管效率。

同时,通过推行网上申报、在线审批等措施,简化行政手续流程,提高办税便利度。

3. 推进数字化转型:基层税务部门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

这包括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完善数据共享与查询平台等。

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税务所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纳税人服务与征收任务之责任,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以下将从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培训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以及执法执行力度不够等方面进行探讨。

1. 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基层税务所中,管理制度相对薄弱,监督机制不健全。

这导致了工作过程中缺乏标准化和规范性处理方式。

例如,在办理纳税申报手续时由于缺乏明确的操作流程,可能导致一些非法行为的发生;又如,在纳税人投诉处理方面存在着权责不清等问题。

因此,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2. 人员培训不足基层税务所在接待纳税人咨询服务时需要应对各类疑难问题,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一些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仍较低。

他们缺乏全面的税收知识,也没有足够的应对技巧和处理经验。

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直接影响到纳税人的满意度。

因此,加强基层税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其专业素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信息化建设滞后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层税务所面临了信息化建设滞后带来的问题。

由于办公自动化程度不高,很多工作仍然停留在手工填写、复制粘贴等传统操作方式上。

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和出错概率,并且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

因此,推进基层税务所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效率、减少工作负担的必然选择。

4. 执法执行力度不够在基层税务所中,有一些纳税人或企业存在逃避税款缴纳、虚假申报等违法行为。

然而由于执法执行力度不够,这类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和打击。

现有执法措施要么存在漏洞被钻,要么操作繁琐导致取证困难,需要更加严格的执法政策和执行力度。

同时,也需要税务部门与其他执法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和信息共享。

二、应对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基层税务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下是几点应对措施:1. 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促进基层税务所规范运行的前提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难点及应对经验
摘要:当前,基层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责任淡化、能力弱化等难点问题。

如何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手段,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各基层局为提高应对和处理心理倦怠、自卑、无望、畏惧的职业心理失衡,采取着减负舒心、激励凝心、困难谈心等应对策略,努力打造着心态平稳、和谐共荣的先进的税务干部队伍。

关键词:心理疏导;队伍建设
基层队伍建设发展的主要难点
一、“蝌蚪型”年龄层次布局,弱化了队伍发展动力。

由于受编制限制,基层税务部门新进人员很少,并且基层年龄结构参差不齐,人才匮乏,40-50岁的干部较多,25-35岁的较少。

从年龄结构来看,年轻的干部比重偏低,队伍老化问题日益突出,与此相关联的是创新精神不足,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

如果这种状况再持续5—10年,现有的45岁以上的同志将要离岗退休,基层必然面临新老税务人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出现断层的局面。

如抚宁国税为例,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25人,平均年龄48.5岁。

其中,50岁以上人员58人,占比46.4%;41-49岁45人,占比36%;31-40岁17人,占比13.6%;30岁以下5人,占比4%。

年龄结构已经由“两头尖、中间粗”的“纺锤型”发展成“头大、身长、尾短”的“蝌蚪型”状态。

因此,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50岁以上老同志受年龄影响,记忆力减退,家庭琐事多,对新事物如税收信息化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加之普遍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工作没干劲。

另一方面,30岁以下年轻同志人数极少且均为近年来新招录的大学毕业生,基本素质比较高,但工作经历短、多岗位实践少,尚需加强历练;
第三方面,30-50岁同志为中坚力量,长期一人多岗,加班加点,疲于应付上级部署的各项中心工作(基层税务分局情况尤其严重)。

同时,工作越多责任越大,面临的执法风险和被追究的机率也越多,造成身心压力较大。

这种现象大大制约了队伍的健康发展,亟待加以解决。

二、高学历、低水平,人才流失严重
近年来,基层税务机关虽然加强了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使基层税务干部的学历达到大专以上文凭的人员占比在80%以上,但基层队伍依然面临着专业人才少,复合型人才少的实际情况,说明单纯的学历教育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特别是一线税收业务的需求。

特别是稽查、征管、法规、文秘写作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加大了执法风险。

通过公务员招考的大专院校生直接分到基层局的人员很少,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或者挂名报到后,被上级主管部门借调。

另一方面由于城乡待遇、生活质量差别过大,基层留不住人才,人才调入、调出逆差大,而调出人员中多为中青年骨干、业务精英。

人才流失后,新补充进来的人员存在一个培养过程,在使用上,也存在“学非所用,用非所学”问题,有的对领导分配的新岗位或专业兴趣不大,不学习、不钻研、不适应,致使人才更新滞后,人才断层更为明显。

税务基层队伍建设出现断层现象,必然会直接影响到税收管理能力和水平,更会降低国家的竞争力。

但笔者认为人才的流失与老化以及队伍活力的缺失是表面现象,而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心里问题。

基层队伍建设发展难点的深层心理分析天之信
一、经济待遇产生的公平失衡心理
“不患贫而患不均”,公平是人对社会、对组织最起码的客观诉求。

基层税务干部反映最大的问题是津补贴问题。

市县级规范津补贴工作未完成,津补贴迟迟不到位,加大了系统干部的收入差距,严重影响干部队伍的思想稳定。

往外看,与上级局比,同职不同酬,差距较大;与发达地区比,相同的职业、相同的职务、相同的级别,工资相差几倍。

特别是贫困
山区,消费水平虽然相对较低,但物价上涨带动了其他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干部津补贴迟迟不能到位,长期处于低工资水平,严重影响到干部职工的生活质量和队伍的稳定,对职工冲击较大,感到压力沉重;
二、政治待遇停滞产生倦怠、自卑、无望的职业心理失衡
一方面随着新一轮征管改革的深入,机构收缩,所需岗位和领导职数大量减少。

核定非领导职务职数少。

除了解决到任到龄的领导干部转任非领导职务外,就没有职数从下级晋升科级非领导职务。

由于受非领导职务职数等各方面影响,一些工作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即使他们的工作再努力,业绩再突出,也不可能得到晋升的机会。

按照现行政策,别说十年的科员,就是二十年、三十年的科员也非常普遍,甚至很多人退休时还是科员。

非领导职务是进多出少,能上不能下;非领导职务晋升基本上以资历说话,履职年限越长,晋升上一级非领导职务的可能性就越大,晋升非领导职务成了论资排辈的代名词,这样的现状是年轻的还有机会离开队伍的人才,在无望的职业心理影响下离开队伍或涣散于队伍。

应对队伍建设的难点策略天之信
一、坚持心理疏导技术在队伍建设的应用,
“霍桑试验”证明只有通过谈话沟通掌握每个干部的需求,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在实践中坚持领导与干部谈话制度,突出“面对面”沟通,第一是语言必须恰如其分,刚柔得体,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风格,使其感到亲切、诚恳,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既把握工作原则,又要真情暖人;第二是谈话的内容要避免大量的理论说教,与干部面对面谈心时,大道理说得多了,就会给对方心理上造成压抑,产生距离感,那就很难听到真话、实话。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消除干部存在的思想疑虑,让干部对工作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奉献。

让干部心理处于健康平衡的状态。

二、移情于廉政文化氛围
完善廉政文化办公、办税环境硬件建设,将廉政警句、诗词、民谣、书画制成图板建立廉政文化长廊,建立廉政文化沙龙,为干部职工提供廉政书籍阅览、廉政书画作品创作。

通过举行廉政辩论赛、廉政文化文艺晚会、廉政文化作品征集、廉政有奖征文等活动,不断拓宽干部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渠道,达到队伍建设点滴入心、润物无声的效果。

感染队伍成员的心灵,打造甘于清贫、崇尚美德、言行和谐的群体心理现象。

队伍会在这样的氛围下变得稳定与和谐。

三、激励成就体验
推崇正能量,使在平时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干部享有成就感,充分挖掘干部的潜在能量,增强绩效评定的客观公正性,实行了《工作实绩与过错责任备案制度》,防止了工作中“庸者、能者一个样,优劣、好差难区分”激励大家创先争优,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

“讲评会”也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质量,是又一创新方法。

是落实“工作实绩备案制”的一种载体形式,是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增强对单位和个人工作实绩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一种有效激励办法,也是对传统工作总结形式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

工作“讲评会”的作法,主要有四个特点和好处:一是考核内容“真”,二是测评方式“明”,三是讲评过程“学”,四是讲评目的“实”,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让复杂变简单的积极性获得
使得“复杂工作变容易,繁琐事项变简单,模糊事项变明晰”。

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都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工作出现推诿扯皮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队伍养成了“日日看监控,过错及时纠”的工作习惯,税收执法行为更加规范,不再是人管人,而是制度约束人,尤其是环节控制、痕迹管理使岗位职责非常明晰,责任追究到岗到人,极大地调动了全局人员的
工作积极性(调研过程中87%的人认同该方法有助于提高责任心)。

尤其是科室人员受到责任追究时,科室负责人需负“连带责任”,有效激发了全局中层干部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以此为动力,辐射带动各项工作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著名的管理学家泰勒指出:“在新制度下,如果一个职工没有干好,总是假定首先是我们管理人员的过错,可能是我们没有正确地教会这个人,没有给他做出榜样,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教会他怎样干他的工作。

”只有让这个团队的每个成员有归属感、责任感、有成就体验、有积极性才能有效应对人才的流失和队伍活力的缺失,即使是年龄老化但活力依在。

参考文献:
[1]马凯 .科学发展观[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2]杨柳 .关于主体性德育的思考 [J]. 教育发展研究,2004
[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4]寺田精一著,吴景鸿译:《犯罪心理学》,上海法学编译社,1932
[5]裵杰《职务犯罪心理分析与侦察对策》 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