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夹具提升发展规划

工装夹具提升发展规划
工装夹具提升发展规划

工装夹具提升发展规划

工装、夹具是制造系统与装备中的一个重要基础部件。随着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要求夹具的设计制造具有快速响应产品变化的能力,能够缩短产品设计制造周期,增加制造系统的柔性,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根据公司工装夹具现在所处于的现有技术水平,还需要更进一步改进、完善、技术化提升工装夹具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1、工装夹具的完整性

根据公司现有条件,很多工装夹具不完整,不能配套进行生产,有部分零件还需委外加工,公司不具备独立的生产能力,预计在2012年至2013年

内完成独立的生产模式,自给自足,减少委外加工的数量,降低公司成本。

2、工装夹具专业人员的增加

随着工装夹具的日益完整,公司将加大力度用于新工装夹具的开发与技术改进,预计招收电气工程师,实现工装夹具电气化,招收机械工程师,实现

工装夹具的自动化,从而减轻员工作业时劳动强度,招收夹具工程师,实现

公司工装夹具的多元化、一体化。预计在2013年至2014年完成。

3、工件夹紧快速化、自动化。

为缩短工件加工中的辅助时间,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件的装夹、拆卸也需要机械化、自动化。工件的夹紧由现在的单一功能的压紧件、紧固件发

展为可以调整的模块,以便实现快速组装和快速夹紧。对于批量大的一些零

件的加工,液压夹具、气动夹具可实现工件自动化快速夹紧。手动式及气动

式,如以固定工作物的方式来分又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推拉式、门闩式、

多功能焊接组立式及挤压式等。同气缸配套使用,可实现手动、气动混用,

保证流水线正常运行。预计在2013年至2015年实现夹具自动化,全面提升

生产速度,提高产品质量。

4、组合夹具的应用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逐步被中小批量生产模式所取代,机械制造系统欲适应这种变化

需具备较高的柔性,柔性化的着眼点主要在机床和工装两个方面,组合夹具

的工装柔性化的重点。预计在2015年至2016年改进完成雏形,2017年完

成。

5、专用夹具、组合夹具、成组夹具一体化

现代化加工设备的多功能化,使工艺过程高度集中、工件一次定位装夹后

能完成多工序加工,这就需要一种通用而又能重复使用的组合可调式的夹具系统,它是由一系列统一化、标准化的元件和合件组成,利用这些元件、合件组装完成各种不同形式、不同结构、可重复使用的夹具,供单件或中小批量生产使用。这种夹具系统保留了组合夹具的各种优点,组装又像专用夹具那样简单可靠,又有可调整元件,保留了成组夹具的优点。夹具基体有统一标准的定位基准,使之专用、组合、成组夹具向着一体化、组合化方向发展,以满足现代化加工设备的需要。预计在将来以后的工装夹具的发展的道路持续改进,全面实现全公司工装夹具实现标准化、现代化。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以西安为例,重点介绍了西安城市公园的发展、改造以及在改造当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对城市公园有更好的了解,同时也对城市公园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方便我们对未来城市公园建设时有所把握,同时也对出现的问题在解决时有经验可以借鉴。关键词城市公园西安市城市公园改造未来发展趋势 城市公园的起源 世界造园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而公园的出现却只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盲目建设,破坏了自然生态。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用地不断扩大,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了自然环境,特别是居住在城市中的工人阶级,生活环境更为恶化。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资产阶级对城市环境进行了某些改善,把若干私人或专用的园林绿地化作公共使用,或新辟一些公共绿地,称之为公共花园和公园。1843年,英国利物浦动用税收建造了公共可免费使用的波肯海德公园,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 中国的城市公园产生和发展 对于中国城市公园的产生、兴起和发展,可以从上海这一中国近代繁华都市发展中的一斑而窥全貌,在1840年以前,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上海的园林是以寺庙园林、私家花园的形式出现,即古典园林,有豫园、古猗园、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园等。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纷纷入侵,在我国开设了租借。殖民者为了满足自己游憩活动的需要,把欧洲的“公园”也引进我国来。1868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建造的“公花园”(现黄浦公园)就是最早的一个。名之为“公”,却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园规”,直到1928年7月1日才对华人开放,这不仅是对中国人民明目张胆的侮辱,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公园”并不是“公用”。之后,殖民者又陆续在上海建立“虹口公园”、“法国公园”(现复兴公园)、“极斯非尔公园”(现中山公园)等,都是供外国殖民者和“高等华人”打网球、棒球、高尔夫球等活动和散步、休憩游乐的场所,其格局主要是英国风景式或发过规则式,有大片草坪、树林和花坛,极少建筑。这些公园,在功能、布局和风格上反映了外来的特性,对以后我国公园的形态发展模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对人民文化休息活动的关心和对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重视,使公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各个城市扩建、改建和新建了大量的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游憩、社交、锻炼身体、文化娱乐、获取自然信息和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园的类型也逐渐增多,有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综合公园,有性质比较单一专类公园,如儿童公园、纪念性公园、名胜古迹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文化公园、森林公园、青年公园、科学公园、体育公园等,还有各式各样的公园绿地,如社区公园、滨水绿带、街头小游园等。目前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观念的转变,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题性公园。同时在公园内容和设施方面也在不断充实和提高。 我国城市公园的现状 下面以我们熟知的西安市为例,探讨西安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现状,以及在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政策。 西安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现状 城市公园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即会出现开发建设的新型城市公园,也会产生物质老化的城市旧公园,其发展过程即是建设的历史,同时也是公园改造和更新的历史。对老公园的改造是城市公园体系密钥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园体系健康良好的持续发展。西安的城市公园建设在20实际九十年代钱发展较为缓慢,自1922年建立首座公园莲湖公园至1990年才发展到15个,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迅速增长,至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报告

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回顾………………………………()(一)主要成就…………………………………………………()(二)存在不足…………………………………………………()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一)面临的挑战………………………………………………()(二)发展机遇…………………………………………………()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发展方向和重点…………………………………………()(一)加快发展以高端装备为主的新兴产业………………()(二)着力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三)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 五、推进措施…………………………………………………() 六、保障机制…………………………………………………()

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年)是我市落实“中国制造”战略部署,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制造强市的重要时期。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两化融合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智能制造名城,实现工业强市目标,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调结构、稳增长、重创新、促转型的总体思路,坚持保增长与优结构相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千企升级五年计划”和“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促进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工业经济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实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产业规模显著增长。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规模扩大、质效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总量规模连续实现新的突破,产业发展水平也达到新的高度,年跨入万亿级城市行列,位居全国地级以

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doc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

公园提升改建工作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新区管委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彰显城市特色,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洛浦公园实施综合改造提升。为规范改造提升项目,确保改造提升成效,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九次、市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战略目标,按照《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和“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组团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定位,对洛浦公园(包括已建成的22公里和将要实施的东至偃师西至宜阳延伸段)全面实施亮化、休闲、文化、生态、水系等五大功能提升,用现代手法挖掘和展示历史文化,充分展现“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之根、丝路起点”的城市特色。 二、基本原则 按照“统筹规划、拓展功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以产业养事业、以经营反哺公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总体要求,实施洛浦公园的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 ——坚持规划引领。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主题,按照城市定位,由市规划部门统筹协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一张蓝图一盘 第 2 页共 9 页

棋”,避免政出多门、自行其是,确保洛浦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布局合理,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保持整体性和前瞻性。 ——坚持生态、环保约束。洛浦公园规划范围大,涵盖内容多,对公园景观或功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经营项目,必须从城市生态、环保、防洪等大局统一把握,结合洛河两岸景观进行整体考虑。 ——坚持一个口径报批。公园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配套项目必须符合公园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公园的文化内涵、城市功能和公益性特点,并按照规定由市园林局牵头,统一申报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坚持以产业养事业。在满足可行性、约束性及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公益事业社会参与,运用市场运营的模式,解决建设、管理、养护等运营费用,实现以业养业。 三、主要内容 (一)统筹规划设计,严格项目审批 由市规划局牵头,会同偃师、宜阳、相关城市区以及市园林、住建、国土、水务、环保、文物等部门,依据《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和《洛浦风景游览区和滨河公园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洛浦公园已建成的22公里和将要实施的东至偃师西至宜阳延伸段改造提升专项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各相关县(市、区)、部门和单位可依据洛浦公园改造提升专项规划,在管辖范围内编制规划设计总图和单体设计方案,由市规划局牵头论证、评审,并在社会上公示,广泛吸取公众意见,履行相关程序后,再组织实施。 第 3 页共 9 页

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产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容 产业规划内容与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面临的发展问题等有密切的关系。产业发展与规划内容体现创新、特色和区域一体化等理念。立足行业和区域,但又要跳出行业和区域自身的限制,从长远来设计和确立产业发展蓝图,构建创新型的产业体系。产业规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产业空间引导和产业发展政策等。 一、产业发展现状和特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可分为不同的阶段,产业发展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发展的驱动因素、产业政策、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区域经济影响作用明显不同。因此,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前提条件是要立足不同行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从更广阔的区域背景条件出发,搞清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特征。 (一)产业发展水平的判断 产业发展水平需要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首先要从不同行业的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和特征出发,分析该行业在国际或国内同行业中的发展地位和优势,判断和分析该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其次要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分析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有时从行业角度来看,某行业并不代表本行业发展趋势和最高水平,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却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相反,有些行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不一定突出,但它也许代表着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判断,应该从行业自身和区域视角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判断。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准确分析和把握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不同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是制定产业发展和规划的基础。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跳出区域或行业自身的束缚,从更广阔的区域和行业视角来分析产业整体、不同产业之间、产业内部等在发展水平、产业关联、资源利用、区域优势发挥、生态和环境保护、产业用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三)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基本格局及其特点分析

香山之行团建活动策划

造访香山园林,重温红色经典 ——信科09级9班、8班联合班团建设活动之香山之行 一、活动宗旨和目标 值此国庆节、中秋节双节来临之际,为了丰富在校同学的假期生活,为了开展有意义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信科09级八班、九班通过商议、协调,策划组织开展赴香山特色社会实践活动,暨第一次联合班团建设活动。我们希望通过为期一天的活动,努力让同学们在欣赏园林美景的同时,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书写的红色经典,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革命传统精神的内涵,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与此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增进班内同学的互相了解,也加强班级间的互相交流,争取建立长久的友谊班集体的关系,更好地促进两个班的班团建设。(请注意,下划线部分为我们本次活动主要目标,其他方面我们将尽全力到达预期目标,让同学们有更多收获,鉴于工作需要,不免有些起高调之嫌,请谅解) 二、日程安排 10月1日策划草案公布 10月2日统计参加活动的人员名单,确定准确出行时间 (拟定)10月4日早7:30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前面的广场集合,集体到北京大学东门站乘坐地铁4号线前往香山,活动大约持续到下午5点(具体返回时间视天气、景区情况而定)(注:早餐、晚餐自理) 三、活动设计 1、活动准备 天气预报:4日12—23℃,晴转多云 集体准备物品:扩音喇叭,野餐台布,北京地图(已有) 同学自带物品:学生证,长袖衣服,雨具,创可贴,食品,水 (说明:由于上山后可能温度较低,故建议大家备好长袖衣服;虽然天气预报表明当日无雨,但鉴于天气预报可能存在误差,所以大家要带好雨具,有备无患;午餐暂定于公园内进行野餐,需要大家备好食品和水(如果哪些同学所带物品较多,可请求他人援助,男生要及时向女生伸出援手),如一旦找不到合适的野餐地点,我们将在公园内寻找合适的餐馆安排午餐。)其他公交线路(仅供参考): 从中关园北站,乘坐331路上行到香山 从中关园北站,乘坐375路上行(西直门-韩家川),在坡上村换乘634路上行(西直门-香山公园东门),到香山 从中关园北站,乘坐438路上行(西直门-永丰站),在西苑换乘634路上行(西直门-香山公园东门),到香山 从中关园北站,乘坐628路下行(青年路小区-东北旺中路),在西苑换乘634路上行(西直门-香山公园东门),到香山 从中关园北站,乘坐498路下行(新街口豁口-中央党校北门),在颐和园北宫门换乘634路上行(西直门-香山公园东门),到香山 从中关园北站,乘坐319路上行(北京西站-西苑),在西苑换乘634路上行(西直门-香山公园东门),到香山 活动经费预算:

达州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达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三大特色产业:以天府药业、天予药业、琦云药业、天然药业、福瑞药业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产业,以川环科技、川鼓、同达博尔等为代表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以达钢集团、正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丰富的天然气、硫磺、中药材、生物质等资源优势,具有依托化工、冶金、机电、中药生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的20%。 节能环保 ◆重点项目:①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及整车制造项目;②金恒机械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缸体项目;③川环科技高性能FVQM涡轮增压柔性管路系统生产线项目;④川鼓公司高效节能风机项目;⑤同达博尔节能空调项目;⑥佳境环保公司垃圾发电项目;⑦开江废旧橡胶回收综合利用项目;⑧宣汉国华环保科技公司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水污染及大气污染防治处理设备、噪声治理设备研发项目;⑨新达泵业大型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泵项目;⑩达钢钢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宣汉s13型、调容高效节能变压器生产项目;?利用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和农业机械等生产的再制造产品项目。 ◆重点产品:清洁能源汽车,汽车发动机,高效节能风机,节能空调,固体废弃物、污染物处理设备,S13型变压器。 新材料 ◆重点项目:①达钢集团600兆帕及以上含钒高强度钢项目;②达钢集团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③宣汉正源公司微玻纤及VIP纳米芯材项目;④渠县玄武岩纤维项目;⑤万源山水矿业公司石膏晶须制造项目;⑥达兴能源公司烯烃及下游产品项目;⑦渠县凌强无机盐公司纳米碳酸钙项目;⑧瓮福达州公司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综合利用项目;⑨玖源化工聚苯硫醚及纤维项目;⑩大竹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开发项目;?达钢集团含钒玻璃项目;?达钢集团钒钛催化剂项目;?高品质轴承、齿轮钢、工模具钢开发项目;?高性能白炭黑项目。 ◆重点产品:含钒高强度钢材,锂电池负极材料,微玻纤,玄武岩纤维,电子级磷酸,聚苯硫醚纤维,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钒玻璃,石膏晶须,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钒玻璃,白炭黑。 生物产业 ◆重点项目:①地奥天府药业公司地榆升白片等现代中药项目;②琦云药业公司现代中药有效成分提取项目;③四川银杏实业公司银杏叶生物制药项目;④四川天予药业公司中药材产业化开发及循环利用项目;⑤达州苎麻、油橄榄等农作物生物育种及产业化项目;⑥渠县生物农药产品开发项目;⑦大竹县春宇林产生物育苗及生物药品研发项目;⑧开江县橄榄叶提取苦苷和葛根提取异黄酮项目;⑨新型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项目;⑩中药复方新药开发项目;?淀粉基塑料生物基材项目;?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现代发酵关键酶制剂项目;?阿玛宁公司洛神花提取项目;?利根葛业葛根精深加工项目。 ◆重点产品:淀粉基塑料,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地榆升白片,回生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慢肾宁合剂,生物农药,银杏、橄榄叶、葛根等中药提取物。 电子信息 重点项目:①四川鹏翔电子公司智能燃气表、电表、水表开发项目;②四川维奇光电新

城市公园的设计与改造

城市公园改造设计方法研究 XXX STUDIES ON THE METHODS OF URBAN PARK RENOVATION DESIGN Mou,Moumou 20XX年 X 月XX日

摘要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精神文明生活的重要载体,具有提供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功能。在中国经济与城市化飞速发展、人们对公共生活期望不断改变的背景下,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传统模式的城市公园,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景观面貌衰退、设施陈旧、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因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及大众审美观对公园功能与景观效果提出的新要求,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建设方在改造过程中也暴露出大量改造观念和改造方式上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改造,更好地维持城市公园在生态、景观、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已成为时下的热点问题。研究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的方法,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借鉴的系统性理论不多。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园改造经典案例的分析研究,结合“有机更新”、生态恢复设计、环境行为学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在园林设计中实际运用的经验,提出了城市公园改造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公园;公园改造;园林设计;设计方法

ABSTRACT Urbanpark,animportantcomponentofurbanGreenlandsystemanda substantialvehicleofculturallifeoftheresidence,providesthefunctionof leisureandentertainment.Underthecircumstanceofhighspeedeconomy expansionandurbanization,thetraditionalurbanparks,builtin1950-1960,are confronted with unprecedented crisis because the new demands for urban parkgeneratedfromnewurbanlivesaregettinghigherandhigher.Many problemssuchaslandscaperecession,facilityobsolescence,eco-environmentdegradationhavebeenaccumulatedinthetraditional system. Furthermore,some problems on value and method are exposed from thegovernmentlevel.It’safocustobettermaintaintheurbanparks’sustainabilityonecology,landscapeandcultureandtomeettheneedof differentusersandindifferentperiodsaswell.Therefore,toinitiateapiece of research on how to renovate urban parks is an urgent issue. The research in thisfieldinChinaisjustinthestart-upperiodbyfarandtherearefew systematic theorie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hroughtheclassiccasestudy,domesticallyandglobally,basedonthe practicalapplicationoftheoriessuchasorganicrenewal,eco-restoration design,logicalenvironmentalbehaviortheoryandsustainability,thisarticle issues a structure on how to make renovation design of urban park. Key Words:UrbanPark;RenovationDesign;Landscape Design; Design Methods

重庆市沙坪坝区工业发展规划报告

市沙坪坝区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工业专项规划 沙坪坝区是科技、教育、文化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主城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工业基地在21世纪初期最具发展潜质的地区之一。为了按照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全区工业“十一五”及到2015年的发展,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现根据市委及区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结合“市‘十一五’工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围绕区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十一五”规划纲要,依托企业,面向市场,以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领跑先进制造业为努力方向,研究和制定区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本规划体现近期,突出中期,展望长期,设置2007年、2010年、2015年三个时段目标。 一、规划的背景和依据 (一)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 我区作为的传统工业大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曲折起伏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区工业形成了区、街多层面蓬勃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嘉陵等企业成功军转民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一度位居全市区县首位。9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工业由于种种因素,整体实力有所减弱、发展速度相对减缓。“十五”期末,我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跨上70亿台阶,居全市区县的第二位。

从我区目前工业整体规模和水平衡量,区域工业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其主要标志:一是形成了较为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先进制造业也具有相当规模,高新技术产业方兴未艾;二是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2005年达到44%,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和主导力量;三是在工业化进程中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产品开发层次不断提升,开始由单纯数量扩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全面上升的转折点。 (二)区域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新型工业化推进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未来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质的要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促进了高科技蓬勃发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现代工业趋向文明生产,在现存的工业结构和技术条件下,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将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尤其是在加强环境保护和加快工业发展上,要做到两者的协调一致,就必须优化工业结构。 2、市、区工业发展的新思路 按照市委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及“工业强市”战略思想,市将集中力量发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重点产业,鼓励都市发达经济圈各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率先将地区经济做大做强。我区确定了全区未来努力打造“一区两高地”(即现代都市产业示区、科教文化高地、人才集聚高地),早日实现“一城三中心三基地”(即西部新城;科教文卫中心、铁路物

浑南新城发展规划简介

沈阳市浑南新城发展规划简介 1、浑南新城简介 浑南新区沈阳市南面“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292平方公里,人口40万,是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的国家级产业基地,是老城区延伸的新城区,是向“大浑南”辐射的桥头堡,即“现代服务业的中心、研发创新的基地、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和展示形象的窗口”。 2、浑南新城规划 浑南新城是沈阳市未来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依托新行政中心、南站综合枢纽、全运村及设施、文化创意、科技总部等五大功能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建设第三代城市典范。 目前,浑南新城建设已全面启动,新城12条82公里“五横四纵”核心区道路主体框架初步确立,桃仙大街、航空路和白塔河路竣工通车,全运路、全运南路和全运北路已具备通车条件。管网、管廊建设工作陆续展开,部分路网管线开始预埋、铺设。全运村及运行中心、沈阳新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开工。浑南新城目前规划30余条公交线路,连接沈阳市区和苏家屯等周边区域。 2、浑南新城国家大学科技城 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毗邻行政中心和全运村,距离桃机国际机场5公里,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是创新型、生态型、科技型园区。该区将逐步发展成为产学研合作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基地、人才培训基地、高校产业生产基地。 目前,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先期启动1平方公里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引进清华、浙大等10家国内名校及科研院所,在科技城设立科技成果

转化基地及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使之成为科技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辐射源。并力争将清华引入园区 3、浑南新城航高基地 航高基地是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航空研发、航空制造、临空物流、航空服务等产业,建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支线飞机、公务机总装基地,规模最大的飞机大部件转包基地,最专业的“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实力最强的航空研发、培训基地,东北亚地区最高效、便捷的航运基地和物流基地。 目前,沈阳市政府与中航工业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Q400飞机大部件转包项目投产,沈飞民机公司钣金生产线等5个项目全线开工,南航沈阳维修基地新机库等3个项目即将开工 4、浑南新城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是封闭式综合出口加工区,具有“境内关外”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打造成为沈阳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沈阳市综合保税物流基地。目前,地域范围扩大至30平方公里,向综合保税区发展,突出保税加工功能。 5、浑南新城欧式国际风情 位于李相地区,以前李村为核心。利用邻近桃仙国际机场的区位优势,加快空港国际旅游城建设。着重发展休闲商务及生态休闲业,加快陨石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打造集生态休闲、生态旅游、生态居住于一体的国际化休闲度假小镇。 根据《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空间发展规划》的发展要求,要在李相片区强化欧式发展理念,依托李相新城项目开发建设,加快村屯改造、撤村建居步伐,提高村屯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水平。

北京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01-2005年北京工业发展规划 目录 一、北京工业“九五”时期发展概况 (1) (一)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1)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 (三)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3) (四)国企脱困取得阶段性成果 (4) (五)开放型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5) 二、北京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6)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6) (二)宏观经济的重要转机拓展了发展空间 (6) (三)首都经济发展战略为北京工业指明了方向 .. 7 (四)适应资源与环境是北京工业调整的重要课题 8三、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目标 (9) 四、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要点 (11) (一)高新技术产业 (12) (二)传统产业 (20) (三)都市型工业 (28) 五、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主要措施 (30)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改革产权制度 (30)

(二)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31) (三)形成全方位的开放体系 (32) (四)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 (33) (五)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33) (六)强化企业基础管理 (34) (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4) (八)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环境 (35) 附件一北京工业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发展目标 附件二建设10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概要) 附件三实施10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概要) 附件四“十五”时期北京工业投资动态项目库(第一批)

新世纪初的5到10年,我国将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按照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北京工业要紧紧围绕“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发展首都经济,构建新的产业群体。到2005年,北京工业要基本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总量翻番,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提供重要的经济、技术和产业基础。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工业“九五”时期发展概况 (一)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九五”期间,北京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不变价)从“八五”末期的1174.4亿元,增至2000年的2286.6亿元,增长了94.7%,实现年均递增 14.3%。 工业增加值从“八五”末期的459.2亿元增至2000年的737亿元,增长了60.5%,实现年均递增9.9%,五年累计实现增加值3126.8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74.5%(现价)。 工业产品产销率从“九五”初期的98.4%,到2000年的98.5%,五年期间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 “九五”期间,北京工业主要经济收益指标显著提高。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八五”末期的85.3亿元,增至

区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海口市工业发展规划模板

海口市工业发展规 划

海口市工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10-09 为加快海口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十一五”期间”三个翻番、两个突破”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根据中共中央、中共海南省委和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 结合《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制定本《海口市”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一、”十五”工业发展回顾 ( 一) ”十五”工业发展成绩 海口工业经过”十五”期间的调整发展和结构优化, 初步建立了以汽车制造、制药、食品饮料、金属制品、化工化纤、电气设备、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主的工业行业结构体系, 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工业经济逐步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1. 工业总量大幅增长。截止 , 全市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2亿元, 是的1.94倍, 占全省的38.4%; 完成工业总产值262亿元, 是的 2.26倍, 占全省的49.7%; 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48家, 比增加28家。全市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已发展到221家( 其中大型企业1家, 中型企业28家) , 比增加61家, 其从业人员达41591人, 资产总额达253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汽车7.3万辆, 是的24倍; 变压器418万千伏安, 是的3倍; 啤酒12万吨, 是的2.8倍; 化学纤维5.5万吨, 是产量的1.6倍; 配混合饲料58万吨, 是的2倍; 中成药3208吨, 是的6.2倍; 化学药19亿支( 粒片瓶) , 是的2.2倍; 饮料酒14.6万吨, 是的13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由的20家上升到的48家, 其总产值所占比重由的60%提高到的80%, 工业经济进一步向规模化发展。规模以上轻重工业的比例由的74: 26变为的43: 57, 重工业比例明显提高, 重工业

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目录 第1章项目总论 .................................................. 4§1.1 项目背景 ................................................. 4§1.1.1 项目名称............................................ 4§1.1.2 项目承办单位........................................ 4§1.1.3 项目拟建地点........................................ 4§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1.1.5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4§1.2 项目规模及实施进度 ....................................... 5§1.2.1 项目规模............................................ 5§1.2.2 建设期.............................................. 5§1.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6第2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7§2.1 项目背景 ................................................. 7§2.1.1 X县概况 ............................................ 7§2.1.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8§2.2 建设必要性 ............................................. 10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 .............................................12§3.1 项目建设条件 ........................................... 12§3.1.1 地理位置及概况.................................... 12§3.1.2 建设条件.......................................... 12§3.1.3 交通条件.......................................... 12§3.1.4 水电条件.......................................... 12§3.1.5 内部条件.......................................... 12§3.1.6 自然环境条件...................................... 13§3.1.7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14第4章主要建设内容及设计方案....................................15§4.1 主要建设内容 ........................................... 15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三门县滨海新城产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前言 第一部分规划依据、目的及背景 第二部分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规划 第四部分支撑服务体系

前言 三门,位于浙东沿海三门湾畔,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东濒三门湾,南接临海,西枕天台,北邻宁海。大陆海岸线长167公里,海域约481.7平方公里。全县总面积为1510平方公里,辖10镇4乡,总人口40万。 三门是连接宁波、温州的大陆桥,为长三角经济区南翼,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宁波机场、黄岩机场、北仑港、海门港距县城均在100公里之内;甬台温、上三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04国道、甬临省道、台州沿海大通道交汇境内;健跳港为天然深水良港,常年不淤,为省定台轮停泊点,健跳港区是台州港六大港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三门人民凭着永不屈服、敢闯敢拼的精神,在资源相对缺乏、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奋力拼搏,走出了一条具有三门特色的工业兴县的道路。2003年底,全县共有工业企业19000余家,其中国有和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为68家;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其中国有及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6.2亿元;已经形成了橡胶、机电、化工、工艺品等四大支柱行业。1978年~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0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 万元。 当前,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动,三门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众多新的机遇与挑战。滨海新城建设,是三门在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三港三城”建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滨海新城,是三门在新形势下贯彻中央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加快崛起、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争先进位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战略安排、实现台州区域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滨海新城建设要求,特编制本规划,主要提出关于区块今后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本规划范围为三门滨海新城,主要由东部珠游溪北侧用地、晏站涂围垦工程及花鼓漫岛构成,规划总用地3057.5万平方米。规划基准年为2004年,根据开发时序,近期为2005~2010年,中期为2011~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规划以近中期为主。 第一部分规划依据、目的及背景 一、规划依据 1、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 2、台州市生产力布局规划(送审稿) 3、《台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 4、台州市五大主导行业发展规划 二、规划目的 (一)确立滨海新城的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建成三门城市东扩的综合发展区,全县生产力布局的

浅议城市传统公园更新与改造方法

浅议城市传统公园更新与改造方法 发表时间:2018-08-20T16:11:37.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作者:李颖甄 [导读]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广州筑原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23 一、引言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更新,原有传统公园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传统公园的更新与改造应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城市形象与品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公园 1、传统公园的定义: 我国的传统公园可分为三类:一、开放后的历代私家或皇家古典园林。二、新中国建国之前受西方影响的近现代城市公园。三、是改革开放以后,跟随社会发展而设立在城市新区或城郊景区中的城市公园。 2、传统公园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传统公园一般拥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历史气息浓厚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是人们成长的回忆;很多城市公园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传统公园大多按中国古典造园手法设计,相对于现代生活休闲的功能需求有所缺失;公园与城市的边界明显,开放性较差。园内配套设施不完善并且老旧缺乏维护。 三、传统公园更新与改造方法 1、总体思路 城市公园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园景观空间的开放有利于与城市融为一体,有利于提升城市景观的整体效果。公园不是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绿色孤岛,它应该与周边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对传统公园改造进行改造,首先要明确公园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有针对性地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公园的定位;其次调查公园人群的需求、历史文脉,对公园现有的优势进行挖掘,改造成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的城市公园。再次是定量,确定公园需要整体改建或是局部改造还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 2、景观结构优化 无论何种改造,都要对公园现有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景观空间、公园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上进行分析和梳理,根据公园的定位和服务人群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调整,重新规划出可以满足当代人们生活需求的当代公园。 3、新旧融合的有机更新 吴良镛教授在对规划建设计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理论,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和将来的关系。传统公园的改造应在尊重现状,保留文脉的基础上去做进行改造,而不是一味地拆旧建新。 四、案例分析-以常州市红梅公园为例 常州市红梅公园位于常州市东北面,始建于1958年,占地37公顷其中水面面积7公顷,是常州市内最大的一个综合性公园。公园内景点和活动较为丰富,有“三区八景”之说,三区即文物古迹区(红梅阁和文笔塔)、娱乐活动区(在公园西北部有运动场、春晖茶室、青少年活动场所、游艇码头、听松楼和舞厅)和科普教育区(位于公园东部有动物园、盆景园、月季园和屠一道根艺藏珍馆),八景分别是红梅春晓、文笔夕照、林园钟声、曲池风荷、凤桥花径、翠薇秋霞、雪山劲松。随着历年来多次改造,昔日景点大多已名不符实;公园内各个分区较为混乱、无明显的组织关系、利用率不高,景区内可供停留及开展各项活动的空间缺乏。 1、改造目标 通过红梅公园的开敞改造设计,以现代生态与科技造园手段,实现对中国传统造园文化的全新演绎。文化、生态与科技的有机渗透,现代与历史各谐相处,以开放性、参与性作为公园改造的目标,营造了出令人喜欢的环境景观,让人群共享其中。 2、功能结构与分区 以原有地形地貌为依托,按照各个区域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定位,将公园原有的三区拓展为六区,形成“一轴三核,六区八景,动态串联”的整体布局框架。全园景观轴线由西北向东南,穿越湖区形成整个公园的空间架构,而宽窄不一,有序而富于变化的动感园路成为贯穿全园的纽带。六区分别为“都市滨水开放区、都市疏林草地区、人文景观游览区、文笔塔古建保护区、红梅阁古建保护区、休闲娱乐体验区”。 3、水景改造 园区内水景在保留原有水系的基础上加在拓展,将园区水面打开;疏导南面的小水塘并局部开挖,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生植物并加以疏理,创造良好的生态驳岸系统;红梅阁、文笔塔两处文保单位,以水分隔,形成相对独立的园中园,方便日后的管理及维护。 4、交通改造 对原有杂乱的交通进行梳理调整,设置连续的主园路,形成高效有序、宽窄不一、富于变化的动感园路,公园内予以保留的大型乔木,以绿岛的形式有机的散落其间。沿水岸建设足够长度景色多变的连续滨湖漫步道;完善水上游览系统增加游览趣味;以全新的造园艺术与技术手段,打造新旧结合的百米风雨长廊,桐林水岸、香樟静荫和密林景观高架廊等特质空间。 5、建筑改造 红梅公园原有多处建于六七十年代的管理及经营性建筑,大多年久失修、有碍景观,而且无法满足当前的功能需要。在本次敞开扩建中,加以改造和完善;将影响空间关系的建筑予以拆除并另址重建,依据不同区域的环境特色,设计与环境相协调的景观建筑。 6、红梅八景改造 本次改造力求在延续老红梅八景历史文脉的同时,运用现代造园手法提升景观品质。 1)红梅春晓:挖水成池,以水体围绕红梅阁形成园中园,利用距离和倒影彰显其古建遗迹的魅力。 2)文笔夕照:文笔塔西侧以镜面不锈钢镶嵌在对半锯开的原木柱中,原木柱以有序的方式排成柱阵,以镜面的手法,让风格独异的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