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感觉阈限例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概念及其关系是考试中常考且易出错的地方,考查形式主要以单选、判断为主,考生在备考时不仅需要识记概念,也需要对概念进行理解,在做例子型单选题时能够正确选择。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人有没有感受到刺激或者说感受能力高还是低。
感受到了,就说明感受性高,没有感受到,就说明感受性低。
如两个人一起去吃火锅,一人觉得不辣,一人觉得非常辣,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对辣的感觉灵敏程度不同,觉得不辣的人,对辣的灵敏程度比较低,感受不到,感受性低。
觉得辣的人,对辣的灵敏程度比较高,能非常敏锐的感受到辣,感受性比较高。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如有的人吃一颗辣椒已经感受到辣,感受到这一颗辣椒的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指的是,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如给一个蒙住眼睛的人,左手和右手分别放不同重量的砝码,此时能否感受到两只手的不同重量,即是差别感受性。
感觉阈限指的是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简单来说,就是感受性的数量,如吃一颗辣椒觉得辣,一颗就是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如有的人吃一颗辣椒已经感受到辣,这一颗辣椒就是所能感受到的最小的量。
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如给一个蒙住眼睛的人,左手和右手分别放不同重量的砝码,此时能否感受到两只手的不同重量间的差距,即是差别感觉阈限。
综上所述,感受性就是能够感受到刺激的能力,感觉阈限是感受到能力的多少。
绝对感受性是指有没有感受到,绝对感觉阈限就是有没有感受到的量。
差别感受性是指有没有感受到两种刺激的区别,差别感觉阈限就是有没有感受到二者的差变量。
感觉对比举例

感觉对比举例【篇一:感觉对比举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感受性是以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之分,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非所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适宜外,刺激物还必须达到适当的限度.例如,一般情况下我们感受不到落在皮肤上的尘埃,听不见戴在手腕上的手表滴答声.要产生感觉,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这种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感觉阈限,而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即绝对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受性越高,反之感受性越低.例如,一个人能听到比别人弱一半的声音,那么此人听觉阈限比别人小一半,听觉的绝对感受性比别人高一倍.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强度的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如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增加1克,一般是感觉不出它的变化的,一定要增加3克或更多一些,才能觉察出前后两种重量的差异.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就叫做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关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研究,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如能了解、掌握学生感受性水平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对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和就业指导都具有积极作用.2、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适应既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在日常生活中,感觉适应的现象很普遍,视觉适应尤其明显.例如,白天从阳光灿烂的大街,走进黑暗的电影厅,开始时会什么也看不见,慢慢才能辨认出过道和椅子的轮廓这是对弱光的适应,称“暗适应”,是弱光的持续作用引起感觉能力的提高;反之,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出来,强烈的阳光几乎使人睁不开眼,过了一会才感到不眼花,这是对强光的适应,称“明适应”,是强光的持续作用引起视觉感受性的降低(明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适应现象.“戴着眼镜找眼镜”是触觉适应现象.厨师由于连续的品尝,到后来做的菜会越来越咸,这是味觉适应现象.听觉适应一般较困难,而痛觉则根本不能适应或很难适应,因为痛觉是伤害性刺激信号,如果太容易适应,就会危机有机体的生存.3、感觉对比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同样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就显得暗些,而放在黑色背景上则显得亮些.若把背景换成红色和绿色,那么在红色背景上的灰色便微显绿色,在绿色背景上的灰色则略显红色.继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吃糖之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苹果之后再吃糖,会觉得糖更甜.【篇二:感觉对比举例】以下试题来自:问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可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阈限可以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指的是能力,感觉阈限指的是数值和范围;绝对是从无到有,差别指的是从有到有,但是两者之间是相对的。
例子:假设在手上放1g砝码,感觉不到有重量,加到2g,刚感觉到有重量的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而2就是绝对感觉阈限;再往上加1g,加到3g,感觉2g和3g的重量是一样的,再加到4g,刚刚能感觉到2g和4g之间重量不一样的能力就是差别感受性,而引起差别感受性的数值4-2=2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2、感受像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一个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像,感受性的变化可以是上升的也可以是下降的。
例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晚上刚泡脚的时候刚开始觉得烫,之后在水里呆的时间长了,就适应了,感觉不烫了,是肤觉的适应。
······注:痛觉是没有适应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视觉的适应,视觉适应可以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是从明的环境中到暗的环境中。
例如:白天刚进电影院刚开始的时候伸手不见五指,感受性很低,后来慢慢适应之后,稍微能看见一些东西,感受性是在上升的;明适应是从暗的环境到明的环境中。
例如:白天在屋子里拉着窗帘睡觉,醒了之后拉开窗帘,刚开始觉得有点刺眼,感受性是很高的,后来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再觉得刺眼,感受性是有所下降的。
根据明适应和暗适应,得出:持续的弱刺激感受性在上升;持续的强刺激感受性在下降。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个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像。
根据时间的先后可以把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是同时出现的。
例如:用红笔做笔记;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
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是相继出现的。
例如:先吃药在吃糖;冬天从有暖气的屋子到外面,感觉很冷。
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课件

05 差别感觉阈限的实验研究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刺激条件下, 个体对微小差异的感受
性。
实验对象
选取一定数量的被试者 ,要求年龄、性别、身
体状况等特征相似。
实验材料
准备不同类型和强度的 刺激源,如声音、光线
、触觉等。
实验方法
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 通过比较刺激差异来测 量被试者的差别感受性
。
实验过程
行为心理学
差别感觉阈限可以用来研究行为与 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例如情绪、 动机等。
在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神经生理学
差别感觉阈限与神经系统的功能 和结构有关,有助于理解神经信
号的传递和编码机制。
生理心理学
差别感觉阈限与生理心理学的关 系密切,可以用来研究身体状态
对心理感知的影响。
医学研究
差别感觉阈限在医学研究中具有 重要应用,例如疼痛感知、药物
04 差别感觉阈限的影响因素
年龄与差别感觉阈限
年龄与听觉阈限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觉阈限呈上 升趋势。儿童和老年人的听觉阈限相 对较低,而中年人的听觉阈限则相对 较高。
年龄与视觉阈限
视觉阈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 。老年人由于眼球结构和视网膜功能 的退化,对光的敏感度降低,视觉阈 限升高。
性别与差别感觉阈限
平均误差法
通过比较实际刺激与标准 刺激的差异,求出平均误 差,再根据平均误差求出 阈限值。
信号检测论方法
敏感度指标
衡量被试者对信号的敏感程度, 包括击中率、虚报率等。
判断标准指标
衡量被试者对信号和噪音的判断 标准,包括β值、λ值等。
反应时间法
01
通过测量被试者对刺激的反应时 间,来间接推断被试者的感受性 。
差别阈限

在品牌策略的应用
品牌差异化有不同的差异化类型,包括整体差 异化、局部差异化和细分差异化等。每一个品 牌都必须寻找到一个有足够差异化力度的差异 点和差异化的方向,这是与消费者进行品牌沟 通,并使消费者能够进行品牌识别的前提。差 异化的力度是指消费者进行识别的差异性阈限 的高低或强弱。
12/14/2
12/14/2
宝洁旗下的洗发水主要有海飞丝、飘 柔、潘婷、沙宣、伊卡璐、而每个品牌 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 发展空间,市场就不会重叠海飞丝宣扬 的是去头屑,“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 众”,飘柔突出“飘逸柔顺”,潘婷则 强调“营养头发,更健康更亮泽”, “沙宣”是专业美发,“伊卡露”是染 发,于是宝洁构筑了一条完整的美发护 法染发的产品线,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 在宝洁旗下的洗发水品牌里,找到一款 是适合自己的。
差异性阈限高,就会造成消费者识别的难度的 加大和时间的延长,品牌传播投入的成本相应 会提高、风险增加。反之,差异化阈值低,消 费者品牌感受性会提高,识别效率增强,品牌 传播的成本会降低,传播效果得到提升。对品 牌建构而言,寻找一个能够反映品牌价值特性、 分表现品牌个性、差异化阈限低的品牌差异
点,是提高品牌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
总结
总结,差别阀限就是人感知一个事 物变化的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
我们会忽视它的变化,在这个范围
外我们会注意到它的变化,利用这 个原理,人为的控制人们对一个事 物的感知度,就是差别阀限的应用 。
谢谢观看
公司
12/14/2
让·诺尔·菲勒说得很精辟:“这说明了一个 道理:有差异的与众不同的事物才能吸引人 的注意力。同样,要使你的品牌吸引消费者, 而不被浩如烟海的商品所淹没,就要尽力创 造差异,追求与众不同,以使消费者易于将 其与其他品牌区分开来,并进而在其心目中 占有一定的位置。这项工作被称之为‘市场 定位’”。品牌建构的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 去同质化即充分的差异化来确立产品个性, 以便更好地被消费者识别、接受,在同一品 类中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最终以品牌力打 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的例子

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的例子
1. 你知道吗,就像你在安静的房间能听到很细微的滴水声,这就是绝对感觉阈限的体现呀!比如当那滴答滴答的声音极其微弱,几乎快听不到了,但你还是能察觉,那就是你的大脑捕捉到了在那个特定情境下的最小刺激量呀。
2. 想想看,你能分辨出一杯水加了一点点糖和没加糖的区别,这可就是差别感觉阈限啦!就好像你品尝两种相似但又稍有不同的菜肴,你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差异,不是很神奇吗?
3. 哎呀,当你在黑暗中能看到一点点亮光,那就是绝对感觉阈限在起作用呢!这不就像在黑夜里你能看到远处微弱闪烁的星星一样吗?
4.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能分辨出两种颜色的细微不同,这可不就是差别感觉阈限嘛!如同在一大堆蓝色中能找出那一抹稍微有点不一样的蓝色,是不是很厉害?
5. 当你大半夜听到极其轻微的脚步声,这就是绝对感觉阈限在发挥作用呀!这不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捕捉到那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一样?
6. 试着想想,你可以辨别出两种很相似的香水味道的不同,哇,这就是差别感觉阈限的功劳呢!好比能在众多花朵中闻出那一朵有独特香气的花一样令人惊讶!
7. 你在安静的环境中能够感受到极其微小的震动,嘿,这绝对是绝对感觉阈限呀!难道不像能在平静的大海中感受到那一丝细微的波动吗?
8. 在一大堆声音中能听出某个声音有一点点的不同,这就是差别感觉阈限啦!就跟能在一群鸟叫声中分辨出其中一只鸟的独特叫声一样厉害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让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和区分各种刺激,真的太神奇啦!。
差别阈限原理在营销过程中的应用

D. 促销策略
可口可乐总会给消费者带来惊喜。你们还记得可口可乐上的歌词瓶吗, 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的促销方式却别具一格,给人留下深刻 印象。在瓶身上印上二维码,扫一扫就是一首经典的音乐,足以让消费者感 受到企业满满的诚意与创意。这种促销手段,大大超过了人们的差别阈限, 很好地培养与建立了与消费者的好感度,自然也就事半功倍。
C. 品牌策略
• 和百事可乐一样,自从1892年可口 可乐公司创立以来,可口可乐的品牌 商标就发生过数十次的演变。怎么在 融入新元素的同时,用不会让消费者 感到陌生,保留品牌原来的亲和力, 可口可乐公司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前前后后的商标演变中,具有流畅 曲线与优雅飘带的斯宾塞字体的 'Coca Cola'几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 这成为了可口可乐的标志。而细节上 一些新元素,新细节的演变,也使得 商标可以丰富地诠释可口可乐公司的 企业文化。
而增加销量。
拉动更多的需求。
B. 包装策略
由于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能够在不影响销量的情况下减少成本成为了 不少食品饮料生产企业需要解决的难题。也许很难发现,2011年初,以可口可 乐公司为首,其实罐装饮料的包装经历过一次很小的改变,罐装饮料的规格从原 来的355ml,变成了现在的330ml,为了节约成本,维持利润。而消费者大多不 会注意到这个小细节,因为包装改变低于消费者的差别阈限,从而厂商达到了明 不升价暗抬价的目的。
什么是韦伯定律
差别感受性的大小是用差别感受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两者成 反比关系。在广泛的范围内,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的比值是一 常数,用公式表示
K=△I/I
式中,I为原刺激量,△I为刺激量的变化量,K为差别感觉阈限。 上述公式也称为韦伯定律,表明了差别感觉阈限与刺激量之间近似 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喜之郎”果冻 的包装成功---差别感觉阈限的运用

差别感觉阈限的运用:“水晶之恋”果冻
我国最早出现果冻生产厂家是在1985年,而广东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之郎公司”)直到1993年才开始进入整个果冻生产行业,比整个行业晚了整整8年。
然而在1999年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全国城市消费者调查”的结果显示,喜之郎公司已经占领了我国果冻市场83%的市场份额。
是什么让喜之郎公司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就迅速成长为国内果冻企业的老大呢?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以外,喜之郎的创意包装和独特的营销战略使得喜之郎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年年提升。
1996年,喜之郎公司在市场上已经小有名气了,但是仍然是地方性的小品牌,市场份额有限。
1997年喜之郎公司为了扩大自身的发展,委托广东平成广告公司对自己的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和包装。
1998年,喜之郎的新型产品“水晶之恋”系列正式上市,并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在消费定位上,“水晶之恋”系列产品缩小目标市场,聚焦于年轻情侣,但果冻与“水晶之恋”原本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符号,为了建立消费者的认知,平成公司为“水晶之恋”创造性地设计了“爱的造型”与“爱的语言”,将果冻的造型由传统的小碗样式改造为心形,封盖上两个漫画人物相拥而望,更为这种心形果冻平添了几分魅力,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水晶之恋”的推出,使喜之郎公司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从一个地方性品牌一下子跃升为行业第二大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别感觉阈限例子
【篇一:差别感觉阈限例子】
”,一种是“”。
“”的意思很容易理解,通俗讲就是:能不能感觉的到。
(比如说,
当你的手心上放着一个铁片时,这时候这个铁片能不能引起你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也就是说,当有刺激作用于人体的时候,你对
这个刺激是否能感知的到,也就是感觉的到与感觉不到的分界线,
这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也叫“最小可觉差”其实也就是韦伯比值。
它的意思其实也是挺容易理解的。
的意思是指:感觉的最小刺激增量。
(我还是沿用上面的例子,上面的例子是说,当一个物体的重力刺
激了你的手心时,你是否能感觉到这个刺激的存在,而“最小刺激增量”则指当原本的刺激存在的时候,你在这个刺激作用的基础之上,
再加上一些刺激,或者是减少一些刺激,你能不能分辨出来差别。
)我就举个最明白不过的例子,比如说,你现在站在我的面前,摊开
你的手掌,闭上你的眼睛,我轻轻的把一块一元硬币放在你的手心,这时候你能否感觉的到这个刺激呢?如果你感觉的到硬币的压力,
那么证明这个刺激高于你的绝对感觉阈限,如果你完全感觉不到,
那么就证明这个刺激低于你的绝对感觉阈限。
这就是所谓的“绝对感
觉阈限”。
就在这个硬币还放在你的手心的时候,我再把一个一毛钱的小硬币
加放在一元硬币上面,然后这个时候我要求你回答我:是否感觉到
了重量的变化。
假如你没有感觉到重量增加,那么证明这个“刺激的增量”是低于差
别感觉阈限的,要你是感觉重量增加了,那么就证明这个重量是超
过你的差别感觉阈限的。
这就是区别,而且非常明显的区别。
你完全可以这么理解——凡是谈到“绝对感觉阈限”的,你就可以判
定这个刺激是原始刺激。
凡是谈到“差别感觉阈限”的,你就可以判定为“相对刺激”,因为差
别感觉阈限必须是在原有刺激基础之上,加上或者是减去刺激,然
后通过这两者的比值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绝对感觉阈限
那就无所谓差别感觉阈限了,因为差别感觉阈限的测定基础是建立
在绝对感觉阈限基础之上的。
还有一点我得强调下,可能是你书没有看仔细或者是没有看完,一
般来说,心理学的专业书里,“绝对感觉阈限”往往就直接简称为“感
觉阈限”了,所以你不能把“感觉阈限”与“绝对感觉阈限”比较,因为
它们其实往往是指的同一概念,与之对比的只有“差别感觉阈限”或
又叫“最小可绝差”再或者叫“韦伯比值或韦伯分数”。
只是名字不一样。
注意区分。
不过书里边一般都会给你介绍的,你
注意点就行。
如果你还是没法理解,那我给你做个夸张的比喻。
你想想现在站在我面前,闭上眼睛,我用一点点力气扇了你一耳光。
(你会感觉疼痛吗?这就是所谓的绝对感觉阈限,我打你,你能不
能感觉到脸上疼,或者说一点感觉都没有,根本没有感觉到有东西
碰到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