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三章 热现象及应用 第一节 分子动理论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板块《热学》知识梳理

初中物理板块《热学》知识梳理

3、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 热量 (用字母C表示) 单位:J/(kg· ℃) 水的比热容很大,为4.2×103 J/(kg· ℃) 物理意义:它表示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水比热较大的应用:调节气温、作为发动机的冷却 液等空白演示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初中物理板块 《热学》知识梳理
说明

由于初中物理所学的热学知识是分散于八年级的第三章 《物态变化》和九年级的第十三章《内能》和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这三章,现将这三章的内容系统地总结 出来,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整理。
考点概要:







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常见的热机有:内燃机、蒸汽机、汽轮机等 内燃机工作原理:燃料(汽油或柴油)在汽缸里 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使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 气冲程。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的机械功的那部分能量 跟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 汽油机的效率为20%-30%,柴油机的效率为 30%-45%。
第二部分:分子动理论 内能 热量 热值 热机 能源
比热容
1、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 扩散现象:两种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例子:闻到花香、汤放盐后变咸等 (2)表明:分子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运 动。
■根据内容上的特点,将知识点分为 两大部分复习:

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三节分子的热运动课件粤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三节分子的热运动课件粤教版选修3

二、布朗运动
1.布朗运动 (1) 定 义 : 人 们 把 悬 浮 在 液 体 或 气 体 中 的 ___微__粒__的 这 种 ___无__规__则____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2)产生原因:是由大量___液__体___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对悬浮微 粒的___不__平__衡____撞击引起的.
(3)特点:①永不停息;②无规则;③颗粒越小,现象越明显; ④温度越___高____,运动越激烈. (4) 布 朗 运 动 不 是 __分__子___ 的 运 动 , 但 它 是 液 体 分 子 __无__规__则__运__动___的反映. 2.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跟__温__度____直接相 关.因此,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
一、扩散现象 1.定义:物理学中把由于分子的__无__规__则___运动而产生的物 质迁移现象称为扩散现象. 2.特点 (1)从浓度___大____处向浓度小处扩散. (2)温度越___高____,扩散进行得越快. 3.意义:物体的分子能够向周围区域进行扩散说明了物质分 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_无__规__则___运动.
热运动.
对布朗运动的理解 1.布朗运动的意义 (1)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2)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反―映→分子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3)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反―映→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 越激烈.
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三节分子 的热运动课件粤教版选修3
休息时间到啦
学习课件
高中物理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三节分子的热运动课件粤教版选修3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三节 分子的热运动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1.了解扩散现象是由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2.知道什 么是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 3.了解布朗运动的实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4.知道什么是热运动及决定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因素.

热力学中的理想气体分子动理论

热力学中的理想气体分子动理论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分子平均转动动能计算
分子转动动能公式:Erot=1/2Iω2 分子转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转动动能增大 理想气体分子转动动能计算公式:Erot=1/2Iω2=1/2kT 理想气体分子平均转动动能计算公式:Erot=1/2kT
理想气体分子的 分布律
麦克斯韦分布律
定义:描述理想气体分子在平衡态 下速度分布的规律
分子碰撞与平均自由程
分子碰撞:气体分子间的相互碰撞, 是气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分子动理论:基于分子碰撞和平均 自由程的理论,解释了气体的一些 基本性质和行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平均自由程:分子在连续两次碰撞 之间所走的平均距离,是气体分子 动理论中的重要参数。
理想气体:在分子动理论中,理想气 体被视为无相互作用的单个分子的集 合,其行为可以通过分子动理论来描 述。
理想气体分子动 能的计算
分子平均动能计算
分子平均动能的概念:分子在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除以分子的数目。
分子平均动能的影响因素:温度和物质的种类。
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分子平均动能的计算公式:E=3/2*k*T,其中E为分子平均动能,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热力学温 度。
热力学中的理想气体分 子动理论
汇报人:XX
目录
理想气体模型
理想气体分子动能的计算
01
04
分子动理论
02
热力学定律与分子动理论
03
理想气体分子的分布律
05
理想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 和能量分布的实验验证
06
理想气体模型
理想气体定义

高二物理选修3-3第一章第03节 分子的热运动

高二物理选修3-3第一章第03节 分子的热运动

4.温度与扩散速度的关系
例1 : 下列四种现象中.属 于扩散现象的有 ( CD ) A.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很
扩散现象是指两种不同的分 子互相渗透到对方的现象, 它是分子运动引起的.
多的小水滴
不是分子
B.海绵吸水
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C.在一杯吸水中放几粒盐,
整杯水很快就会变咸
盐分子渗透到水分子之间所致
则运动的反映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
D.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 做热运动.
所以布朗运动也可以叫做热运动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 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说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 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 ,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只要更好,不求最好!奋斗是成功之父。
布朗运动越明显
例2:“布朗运动”是说明分子运动的重要实 验事实.则布朗运动是指:( )
A:液体分子的运动; 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 C: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 D: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的共同运动;
布朗运动是悬 浮在液体中的 固体颗粒的运 动;它反映了 液体分子的无 规则运动。
三、热运动
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正视自己的问题,设法解决它,这是成功的捷径。谁能塌下心来把目光凝集在一个个小 漏洞、小障碍上,谁就先迈出了一大步。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走下坡路要谨小慎微,走阳关道要目视前方,走羊肠路要俯视脚下。

大学物理第三章 分子动理论

大学物理第三章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力的形成说明图
Epr
用分子力解释几个物理现象如物 质的三态等。
o
斥力 分子力
r0
r
引力
势能曲线
r
点评 相变与相变理论
物质的相态 固,液,气,等离子体
相变理论 相变温度 相变点 相变能 相变系数
第二节 理想气体的压强
气体对容器壁作用表现为气体的压强,此压强可以用气体动理 论加以微观解释。
本章研究内容:
1 宏观量 P,T与微观量间的统计关系.
2 微观量与微观量间的统计关系. 运用统计方法
名句赏析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内容提要
宏观量压强和温度的微观解释 物质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速率分布规律 几个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 分子运动论 1 宏观物体是由大量不停息地运动着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称 为分子热运动。如在气体内部一分子一秒遭一百万次碰撞。1827年 被英国植物学家布朗证实:布朗运动,微粒受到周围分子的碰撞的 不平衡引起的。
第二编 热 学
返回
热学是研究热现象的规律。热现象是物质中大量分子热运 动的集体表现。本篇将介绍统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气体动理论的 基本内容以及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气体动理论或称分子物理学的系统研究源于十八世纪以后, 伯努利,罗蒙罗索夫,道耳顿等开辟了奠基性的工作。十九世纪 六十年代,麦克斯韦,克劳修斯,玻耳兹曼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 应用统计的方法,探索物质大量分子集体性质的一般统计规律, 从而阐明了热现象的本质。二十世纪初发展的量子理论,对上述 经典统计理论做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
十八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尤其是蒸气机的应用,促进了热 力学的发展,建立了系统的计温学和量热学。经焦耳,迈尔,卡 诺等人系统的总结,建立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克劳修斯和开尔文 又独立的发现了热二律。形成了今天的热力学理论。

028第三章热现象和应用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028第三章热现象和应用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温标:摄氏温标t(°C),热力学温标T(K)
T=t+273
3.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与物体体积有关
4.体验与探索
1)想一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热力学能将会增大,反
之当内能增大时,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吗?(提示学生,回忆六种物态变化吸热与放热的情况)
学生讨论并举例反驳:
a.水沸腾时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b.一块0℃的冰吸收热量刚熔化成水,温度仍是0℃,但内能增大了。

结论:当物体的热力学能增大时,物体温度不一定升高,热力学能还与物体的状态有关。

2)分析热力学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教师提问:一大杯热水与一小杯温度相同的热水相比,两者那个内能大?
学生回答:大杯热水的内能大。

结论:温度相同的物体,质量大的热力学能也大。

师生共同总结:物体的热力学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等因素有关。

作业布置:习题册。

人教版物理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物理高中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PPT教学课件
1 |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物体是由① 大量分子 组成的。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把组成物 体的微粒统称为② 分子 。 2.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用阿伏加德罗 常数表示,即NA=6.02×1023 mol-1。 3.分子模型 (1)固体、液体分子可视为③ 球体 模型。 (2)气体分子可视为④ 立方体 模型,其边长即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的两种模型
分子模型
意义
分子直径或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图例
球形模型 固体和液体可看成是由一个个紧挨 着的球形分子排列而成的,忽略分 子间的空隙
立方体模型 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把气体分 成若干个小立方体,气体分子位于 每个小立方体的中心,每个小立方 体是位于中心的分子占有的活动空 间,这时忽略气体分子的大小
第1讲 描述运动第的基一本章概念 分子动理论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情境 1 mol水的质量为18 g,大约是我们喝一口水的质量,换句话说,我们喝下一口 水,就喝下了6.0×1023个水分子,如果动员全世界60亿人来数这些分子,每人每秒数一 个,300万年也数不完。1 cm3水中含有3.3×1022个水分子,假如把1 cm3水中所有水分 子一个挨一个地排列起来,将长达100亿千米,可绕地球24.9万圈。
,运动就越明显。 (3)原因:大量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 不平衡性 造成的。 (4)意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分子的 运动,但布朗运动可以间接地反映 液体 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热运动 (1)概念:把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 (2)宏观表现: 扩散 现象和 布朗运动 。 (3)特点:①永不停息;②无规则;③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 剧烈 。 (4) 温度 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 快。观察布朗运动,温度越高,悬浮微粒的运动就越明显。可见,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动理论》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

《分子动理论》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

《分子动理论》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看似稳定和静止的物质,实际上都在微观层面上进行着永不停息的运动。

这一神奇的现象背后,隐藏着分子动理论的奥秘。

分子动理论是研究物质热现象和热性质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而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想象一下,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即使没有风,也没有明显的外界干扰,你依然能闻到从远处飘来的花香。

这就是分子热运动和扩散现象的一个生动体现。

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比如,将一滴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墨水会逐渐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水杯中,使水变成了淡黑色。

这并不是墨水主动“跑”到水的各个地方,而是墨水分子和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相互碰撞、穿插,最终实现了混合。

为什么会发生扩散现象呢?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是随机的,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操场上毫无规律地奔跑。

而且,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这就为它们的相互渗透提供了空间。

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密切相关。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气温升高,这时候空气中的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碰撞更加频繁,传递给我们的热量也更多,让我们感到燥热难耐。

而在寒冷的冬天,分子热运动相对减缓,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寒冷。

再比如,做饭时,锅里的热气腾腾上升。

这是因为锅里的水分子受热后运动加剧,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大,变成了水蒸气。

水蒸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会向上飘散。

又如,把一块金属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它会逐渐生锈。

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分子和金属原子发生了扩散,产生了化学反应。

从微观角度来看,分子的热运动是一种随机的、永不停息的运动。

每个分子都在自己的小范围内振动、跳动,同时还会与周围的分子发生碰撞和相互作用。

这种碰撞和相互作用使得分子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但总体上保持着无规则的特点。

在工业生产中,扩散现象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三章热现象及应用第一节分子动理论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2. 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的概念;3. 了解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方法。

能力目标1. 通过对温度、气体的压强的学习,知道其在生产、生活中的测量方法;2. 通过对热力学能的学习,知道生产、生活中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方法;3.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够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宏观现象,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 通过对温度等概念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2.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分子动理论、热力学能的概念;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方法难点热力学能的概念教具多媒体展示系统、(冷、热水中分子运动快慢不同的演示实验装置)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课题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1。

提问:将一杯20 ℃的水和一杯30 ℃的水放在桌子上,如果不许用手摸,你能分辨出哪一杯水的温度高吗?(一般情况下,学生回答不出来。

因为温度的高低不能通过用眼观察而分辨出来,如果用红外线测温仪是可以的)引入课题:为了弄清楚这些与温度有关的问题,我们需要继续学习有关热力学的知识——第三章热现象及应观看图片学生思考并回答板书板书学生观看用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二、分子动理论所有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一般物质分子的直径,都是以纳米(1 nm=1×10-9 m)为数量级的。

如氢分子的直径为0.23 nm,水分子的直径为0.4 nm,蛋白质分子的直径最大,也只有几纳米。

近几十年来,人们已经能够用放大200万倍的离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分子的大小,甚至能够用放大3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实现“操纵原子”的梦想,如下图所示就是用铁原子在铜上组成的汉字“原子”。

在一间封闭的房间里,打开香水瓶盖,不一会儿,香水的气味就会弥漫到房间的每个角落;在一杯静置的清水中,轻轻滴入一滴红墨水,慢慢就会发现杯中板书观察实验学生回答板书学生观看学生观看学生回答板书结合技术学生观看学生回答的水全部变红了;长期堆放在墙脚的煤会渗进墙面中,使墙面变黑……这些都是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可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演示实验往一杯热水(约90 ℃)和一杯冷水(约10 ℃)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

提问:这个演示实验说明什么?(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我们把大量分子的这种运动叫作分子的热运动。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2。

从微观的角度看,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处于确定的位置上做微小的振动。

如果给固体加热,固体会熔化为液体。

在液体中,分子与临近分子拥挤在一起,可以发生位置的交换。

如果继续给液体加热,液体会汽化为气体。

在气体中,分子可以自由地运动。

板书学生回答板书学生回答板书板书板书学生观看板书板书板书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有关“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高压下的油透过钢壁渗出”视频。

提问:这类事实说明什么?(不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组成它们的分子之间是存在间隙的)在生产技术上,为了增强钢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而进行的渗碳处理,为了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能而掺入杂质等,都是对分子间隙的一种利用。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有关“从水龙头里慢慢渗出的水总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滴,荷叶上的露水也总是呈现出一个近似的球形,洗衣服时也总会形成一个个的肥皂泡”的视频或图片。

提问:这类事实说明什么?(液体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提问:液压千斤顶利用的则是液体的不易压缩结合技术板书板书学生观看板书学生观看学生观看性,这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着什么力?(存在着斥力)提问:固体一般都具有固定的形状,它既不易被拉伸也不易被压缩的性质说明它的分子间存在着什么力?(既存在着引力,也存在着斥力)综上所述,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有空隙;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这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叫作温标。

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也叫绝对温标)。

世界上大多数地区使用摄氏温标,美国通常使用华氏温标。

摄氏温标是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学生观看板书板书学生观看结合生活板书(1701—1744)创立的,单位是℃(摄氏度);华氏温标是荷兰物理学家华伦海特(1686—1736)创立的,单位是℉(华氏度)。

这两种温标都是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作为特征温度的:在摄氏温标中这两个温度被定为0 ℃和100 ℃;在华氏温标中这两个温度被定为32 ℉和212 ℉。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一个平常使用的温度计。

我们平常使用的温度计上往往都有这两种温标。

在物理学上还有一种热力学温标(或绝对温标),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创立的,单位是K(开)。

热力学温标的单位大小与摄氏温标的相同。

热力学温标中水的沸点同样比冰点高100 K。

只是热力学温标把宇宙中的最低温度定义为0 K,这个温度叫作绝对零度。

国际上公认的绝对零度为-273.15 ℃。

热力学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量之一,用符号T表示。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T = t+273例如,水的冰点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为273 K,水的沸点用热力学温度表示为373 K。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温度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科学家们发明了多种形式的新型温度计。

如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使用的电阻温度计,就是根据金属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理制成的,它的测温范围为-190~650 ℃。

在低温物理、航空技术和宇宙航行研究中采用的半导体温度计,是根据半导体的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特性制成的。

在600 ℃以上的高温测量中,要使用热电温度计和光学高温计,测量10 000 ℃以上的温度都是用原子光谱的谱线与温度的关系来计算,测量遥远星球的表面温度要用一种叫作光度计的仪器。

四、气体的压强气体分子之间有很大的空隙,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运动,常温下多数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可达到数百米每秒——相当于子弹的速率。

单个分子的撞击力很小,而且是不连续的,但大量分子对器壁的撞击却可以产生大而连续的压力。

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垂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气体在各个方向上产生的压强都是相等的。

从微观角度来看,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撞击器壁的作用变大,所以气体的压强增大。

在炎热的夏天,打足了气的自行车行驶在滚烫的路面上,有时会爆胎,这是轮胎中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造成的。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动画。

汽车、拖拉机的内燃机,就是利用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有关的道理工作的,当燃油燃烧使得汽缸内气体的温度急剧升高时,压强急剧增大,从而推动活塞做功。

压强用p表示,压强的SI单位是Pa(帕)。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4。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作气压计。

气压计的种类很多,实验室常用的是动槽式(福廷式)气压计。

它是用一支长90 cm的玻璃管封闭上端,管中装满水银,开口端插入下部汞槽中,管中的汞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因而在封闭的玻璃管上部出现一段真空,汞槽与大气相通。

盛汞的玻璃管装在黄铜管中,黄铜管上部刻有主标尺并在相对两边开有长方形小窗,在窗内装一可上下滑动的游标尺,以便较准确地读出水银柱的高度,即大气压值。

汞槽底部为一皮囊,可以借助下端的螺旋调节其中汞面的高度,汞面的高度应正好与固定在汞槽顶端的象牙针尖接触,这个汞面就是测定汞柱高度的“零点”,也就是铜管上主标尺的“零点”。

金属管中部还附有温度计。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5。

在工业上用来测量气体压强的仪表通常叫作压力表。

压力表采用弹簧管、膜片、膜盒及波纹管等弹性敏感元件并按此分类。

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随着压力的变化而产生弹性变形,通过齿轮传动机构放大,就会在表盘上显示出气体压强值。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教材图3-6。

压力表按其测量范围,分为真空表、微压表、低压表、中压表及高压表等。

五、热力学能物体由固体转化为液体与由液体转化为气体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因此可知,对同一种物质来说,液体分子的能量比固体分子的能量多,气体分子的能量比液体分子的能量多。

我们把由于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热力学能。

所有物体均含有热力学能。

物体的热力学能与物体的温度和体积都有关系。

传统的温度计,应用了水银或者酒精的特性。

水银一类的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它的分子的运动就变得越激烈,体积就会膨胀,在管子中水银液面会升高。

因此,管子中水银体积的大小可以作为温度的指示。

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展示有关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的视频。

古人钻木取火,就是通过对木头不断做功的方法,使木头的温度不断升高,最后达到燃点,这就是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力学能的最早的例证。

现代工厂中,经常看到工人用砂轮磨制工件或切割型材时,火星飞溅。

这些现象也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力学能。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火柴、打火机利用的也是这个道理。

拖拉机和大卡车上使用的柴油机,就是利用这个道理工作的,它首先通过活塞做功,压缩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使之温度升高,达到燃点而发生燃烧的。

夏天,用喷雾器喷洒时,会感觉到喷洒后罐体的温度比喷洒前下降了许多。

这是因为内部的压缩气体在膨胀时对外做功,温度降低,热力学能减少。

蒸汽机、内燃机汽缸内高温高压的气体膨胀时对外做功,温度降低,气体的热力学能减少。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中温度高的部分转移到温度低的部分,直到它们的温度相等时才会停止。

即通过热传递,原来温度高的物体的热力学能减少了,原来温度低的物体的热力学能增加了。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归纳出,改变物体热力学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热力学能增加;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热力学能就减少。

当外界向物体传递热量时,物体的热力学能就增加;当物体向外界传递热量时,物体的热力学能就减少。

小结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回顾本节知识;体会思考方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有空隙;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叫作温标。

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也叫绝对温标)。

在摄氏温标中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在华氏温标中温度的单位是℉(华氏度)。

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的单位是K(开)。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T = t+2733.气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是气体垂直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法;感受情感态度压强用p表示,压强的SI单位是Pa(帕)。

4.热力学能物体中的分子由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叫作物体的热力学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