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图书配套课件18
合集下载
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PPT课件

大家好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考点一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核心知识通关】
1.分离方法:_差__速__离__心__法__。
2.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连线):
3.细胞器的胞器
含DNA的细胞器
成 分
含RNA的细胞器
含色素的细胞器
(3)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并不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 核糖体上合成多肽,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形成需要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
【深化探究】 (1)各种生物膜在化学成分上不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其_组__成__成__分__的__含__量__有__差__异__。
(2)甲~丙表示真核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内质网、高尔基体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抗体是分泌蛋白” “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 (2)关键知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的功能。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场所。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首先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 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生成分泌蛋白的肽链,肽链进 入内质网进行加工,然后在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修 饰等,所以D选项正确。
【方法规律】“三看法”解读分泌蛋白的形成 细胞器分工合作的典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解题 时,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看标记氨基酸出现的先后顺序:核糖体→内质网→囊 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胞外)。
二看膜面积变化的结果:内质网膜面积缩小,细胞膜面 积增大。 三看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蛋白质的 装配机器)、内质网(加工车间)、高尔基体(加工和包装) 和线粒体(提供能量)。
【解析】选D。该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亚显微结构 模式图,①为线粒体、②为中心体、③为核糖体、④为 高尔基体、⑤为细胞质基质、⑥为细胞核;图中含有一 个中心体,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组成;DNA存在于 线粒体、细胞核和叶绿体中,在题图所示细胞中存在于 结构①、⑥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有水产 生,核糖体中发生的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也会形成水。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考点一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核心知识通关】
1.分离方法:_差__速__离__心__法__。
2.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连线):
3.细胞器的胞器
含DNA的细胞器
成 分
含RNA的细胞器
含色素的细胞器
(3)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并不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 核糖体上合成多肽,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形成需要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
【深化探究】 (1)各种生物膜在化学成分上不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其_组__成__成__分__的__含__量__有__差__异__。
(2)甲~丙表示真核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内质网、高尔基体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抗体是分泌蛋白” “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 (2)关键知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的功能。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场所。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首先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 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反应生成分泌蛋白的肽链,肽链进 入内质网进行加工,然后在高尔基体内进一步加工、修 饰等,所以D选项正确。
【方法规律】“三看法”解读分泌蛋白的形成 细胞器分工合作的典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解题 时,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看标记氨基酸出现的先后顺序:核糖体→内质网→囊 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胞外)。
二看膜面积变化的结果:内质网膜面积缩小,细胞膜面 积增大。 三看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蛋白质的 装配机器)、内质网(加工车间)、高尔基体(加工和包装) 和线粒体(提供能量)。
【解析】选D。该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亚显微结构 模式图,①为线粒体、②为中心体、③为核糖体、④为 高尔基体、⑤为细胞质基质、⑥为细胞核;图中含有一 个中心体,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组成;DNA存在于 线粒体、细胞核和叶绿体中,在题图所示细胞中存在于 结构①、⑥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中有水产 生,核糖体中发生的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也会形成水。
世纪金榜语文教师用书配套课件1.6

4.趋势分析 该考点的考查材料将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时事热点;重视实 用性,突出“扩展”“压缩”在具体语境中的交际功能。同时, “扩展”“压缩”常与其他考点融合在一起考查,如与语言表
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相结合,命题容易“出彩”“出新”
【备考策略】 1.扩展语句题型在内容上呈开放性特征,答案丰富多彩。所以 考生要培养和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在答题时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展现自己的能力
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
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
得”这个必要条件。
【解析】首先确定创造是人的一种活动,其次确定创造包括思 维活动和行为活动两方面,并且在概括时重点突出‚首次获 得‛。 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或物质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号深海作业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有能力开发海底资源宝库。用
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板块标题即可。另外,总标题可围绕‚‘蛟 龙’号‛来拟写,突出世界一流的特点即可。
答案:示例一:总标题:中国蛟龙! 板块标题:①真正中国造 ④探宝四大洋 示例二:总标题:中国龙,我骄傲! ②世界第一流 ③蛟龙潜深海
板块标题:①中国制造大显神威
龙潜海世界瞩目
②技术性能世界一流 ③蛟
④海底宝库敞开大门
【考纲点击】 山东最新《考试说明》规定: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命题研究】 1.考查内容 ①“扩展语句”要求考生根据特定情境丰富语言信息。重在扩
充、丰富、应用。②“压缩语段”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准确
提取语段信息,概括语段大意。重在归纳提炼、抽象整合、概 括压缩 2.命题形式 从近几年命题情况来看,山东高考侧重压缩语段的考查,一般 采取主观题形式,考查提取语段要点的能力。压缩语段考查题 型稳定,常与简明、连贯及说明性材料阅读结合考查
六年级下册十八课ppt课件

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THANKS
通过介绍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强调了环 境保护的重要性。
文章还提出了具体的环保措施,如减少碳排放、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鼓励读者 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力量。
重点词汇和短语
03
环保
碳排放
垃圾分类
环境保护的简称,是指利用各种合理的社 会科学技术方法,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行为 。
指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指按照垃圾的性质和来源,将其分为可回 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等类别 ,以便于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课文解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地球面临的 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空 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强 调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 影响,如过度开发、乱扔垃 圾等行为,指出环境保护的
价值观塑造
本课强调了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 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 自豪感。
学习收获
知识拓展
学生不仅了解了传统节日 的习俗,还学到了与节日 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文学 作品。
技能提升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 ,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情感体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 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 力和深厚底蕴,增强了对 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六年级下册十八课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课文内容 • 知识点讲解 • 练习与巩固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名称
六年级下册十八课ppt课件
主题内容
介绍六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内容、词汇、语 法、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等方面的内容。
THANKS
通过介绍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强调了环 境保护的重要性。
文章还提出了具体的环保措施,如减少碳排放、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鼓励读者 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力量。
重点词汇和短语
03
环保
碳排放
垃圾分类
环境保护的简称,是指利用各种合理的社 会科学技术方法,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行为 。
指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指按照垃圾的性质和来源,将其分为可回 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等类别 ,以便于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课文解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地球面临的 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空 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强 调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 影响,如过度开发、乱扔垃 圾等行为,指出环境保护的
价值观塑造
本课强调了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 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和 自豪感。
学习收获
知识拓展
学生不仅了解了传统节日 的习俗,还学到了与节日 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文学 作品。
技能提升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 ,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情感体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 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 力和深厚底蕴,增强了对 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六年级下册十八课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课文内容 • 知识点讲解 • 练习与巩固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名称
六年级下册十八课ppt课件
主题内容
介绍六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内容、词汇、语 法、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等方面的内容。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课件第一阶段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2.1.5

【命题人揭秘】 (1)关于命题:考查学科素养之历史解释。材料中的历 史叙述是“公民……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 为”,解释的是当时雅典公民的自由有一定的限制。 (2)一题多解:从自由与权力的相对性角度分析亦可, 即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解析】选C。古代雅典留给人类文明最大的成果是 其民主政治,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的程度,故 A错误。雅典城邦不禁止自杀,而是自杀行为须得到城 邦的允许,故B错误。公民试图自杀是个人行为,但这 一个人行为必须得到允许,这说明公民个人自由受到 严格限制,故C正确。D与题干材料无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物进行描述和阐释的 能力,第(1)题,主要是通过阅读理解材料分别对孟子 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进行归纳概括。依据材料一信 息可概括出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的法制 观念;依据信息“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可 概括出当法律与人伦发生冲突时,维护人伦的法制观 念。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可归纳概括出苏格拉底的法 制观念。第(2)题首先判断出孟子和苏格拉底生活的 时代,再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其社会背景。 回答历史价值时,要从人类法制思想史的角度分析其 深远影响。
【拓展延伸】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说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渊源
项目 政治
经济
影响
创造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为近现 代民主政治制度所借鉴;法律制度也成为西 方法律制度的蓝本
工商业、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 工商业的发展,这种面向海洋的经济形态成 为欧洲工业文明的先声
项目
影响
二、经济文明 1.希腊:雅典等希腊城邦,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 条件优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发达,为古希腊辉煌文明 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罗马:公元前6世纪以来,随着罗马的扩张和国际交 往的扩大,罗马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得到了 充分发展。
20九年级数学世纪金榜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二、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相等 相等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______,对应角______. 相等 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的中线_____,对应角的平分线_____,
相等 相等 相等 对应边上的高______,全等三角形的周长______,面积______.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夹角 (1)有两边和它们的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 SAS 成“边角边”或“______”);
一个角α (即把F上每一个点与定点的连线绕定点旋转角α ),得 旋转 变换 到图形F′,图形的这种______就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______ 中心 旋转角 ______,角α 叫做________. 2.性质 距离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______相等;
相等 旋转角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____,且等于______. 大小 形状 (3)旋转不改变图形的______和______.
SSS 或“______”); 直角边 (5)有斜边和一条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 HL 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____”).
【即时应用】 CB 1.已知△ABD≌△CDB,AB与CD是对应边,那么AD=____, ∠C ∠A=___. 2.如图,已知△ABE≌△DCE,AE=2 cm,BE=1.5 cm, 2 1.5 ∠A=25°,∠B=48°,那么DE=___ cm,EC=___ cm, 48° 25° ∠C=___,∠D= ___.
在△ACN和△MCN中,∵∠ANC=∠MNC, ∠CAM=∠CMA,CN=CN, ∴△ACN≌△MCN.
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中考指数:★★★★☆ 知 识 点 睛 特 别 提 醒 全等三角形性质常见的四种应用 (1)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2)求对应边的长度; (3)求对应角的度数; (4)确定线段的位置关系.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常常对证明线段与线段、角与角的相 等或倍数关系起着“桥梁”的作用.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往往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四边形、 圆等图形的性质综合应用.
世纪金榜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PPT课件

列在赤道板上,②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 _赤__道__板__的__两__侧__;③中_无_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染色体 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时期 有丝பைடு நூலகம்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①与②比较:①中姐妹_染__色__单__体__分离,②中 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分离; ①与③比较:①中有同源染色体,③中_无__同__源__ _染__色__体__; ②与①③比较:②中_有__姐__妹__染__色__单__体__,①③中 _无__姐__妹__染__色__单__体__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减数第一次分裂 时不形成纺锤体”“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 胞”“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2)隐含信息:新情境下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无同源 染色体分离现象,直接进行着丝点分裂产生卵细胞 (2n=4),受精后发育成三倍体草鱼(3n=6)。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次要考查有丝 分裂,要求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A项,卵原细胞减数 分裂因无纺锤体形成,故无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故错 误。B项,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形态、 行为与有丝分裂相同,故正确。C项,产生的卵细胞染 色体应为4条,故错误。D项,胚胎细胞中应有三个染色 体组,该图示细胞仅有两个染色体组,故错误。
【特别提醒】 (1)发生减数分裂的器官:精巢或卵巢,但精巢或卵巢 内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也可发生有丝分裂。 (2)同源染色体的存在:体细胞中也存在同源染色体, 只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联会、分离等现象。
(3)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 ①若精(卵)原细胞中不含该等位基因,则一定是基因突 变; ②若精(卵)原细胞中含有该等位基因,则可能是基因突 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时期 有丝பைடு நூலகம்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①与②比较:①中姐妹_染__色__单__体__分离,②中 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分离; ①与③比较:①中有同源染色体,③中_无__同__源__ _染__色__体__; ②与①③比较:②中_有__姐__妹__染__色__单__体__,①③中 _无__姐__妹__染__色__单__体__
【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信息:“减数第一次分裂 时不形成纺锤体”“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 胞”“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2)隐含信息:新情境下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无同源 染色体分离现象,直接进行着丝点分裂产生卵细胞 (2n=4),受精后发育成三倍体草鱼(3n=6)。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次要考查有丝 分裂,要求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A项,卵原细胞减数 分裂因无纺锤体形成,故无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故错 误。B项,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形态、 行为与有丝分裂相同,故正确。C项,产生的卵细胞染 色体应为4条,故错误。D项,胚胎细胞中应有三个染色 体组,该图示细胞仅有两个染色体组,故错误。
【特别提醒】 (1)发生减数分裂的器官:精巢或卵巢,但精巢或卵巢 内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也可发生有丝分裂。 (2)同源染色体的存在:体细胞中也存在同源染色体, 只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联会、分离等现象。
(3)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 ①若精(卵)原细胞中不含该等位基因,则一定是基因突 变; ②若精(卵)原细胞中含有该等位基因,则可能是基因突 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教学资源网·世纪金榜】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

归纳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分式通分的关键是什么? (3)分式通分时,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是什么?
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15.1第7题.
课堂练习
练习 通分: x y 2c 3ac x 1 4 x 1 ( 1) 与 ; (2) 与 2 ; (3) , , 3 . 2 ab bc bd 4b 2 x 3 x 4 x 解:(3)最简公分母是 12 x 3 . x 1 (x 1) 6x 6( x x 1) , 2 2 3 2 x 2 x 6 x 12 x 4 4 ( 4 x 2) 16 x 2 , 2 3 3x 3x ( 4 x ) 12 x x 1 (x 1) ( 3) ( 3 x 1) . 3 3 3 4x 4 x ( 3) 12 x
课堂练习
练习 通分: x y 2c 3ac x 1 4 x 1 ( 1) 与 ; (2) 与 2 ; (3) , , 3 . 2 ab bc bd 4b 2 x 3 x 4 x 解:(2)最简公分母是 4b 2 d .
2c 2c bd bd 3ac 3ac 2 4b 4b2
4b 8bc , 2 4b 4b d d 3acd . 2 d 4b d
八年级
上册
15.1 分式 (第3课时)
课件说明
• 分式的通分与分式的约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分式变 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加减运算的前提和基础,是分 式加减运算的关键.分式的通分的依据仍然是分式 的基本性质.本课通过类比分数的通分来学习分式 的通分.分式的通分的关键在于确定最简公分母.
课件说明
• 学习目标: 1.了解最简公分母的概念,会确定最简公分母. 2.通过类比分数的通分来探索分式的通分,能进 行分式的通分,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思想. • 学习重点: 准确确定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世纪金榜】人教版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统计图表、数据的数字特征

(3)茎叶图: ①茎叶图表示数据的优点: (ⅰ)茎叶图上_没__有__信__息__的损失,所有的_原__始__数__据__都可以从这个 茎叶图中得到. (ⅱ)茎叶图可以随时记录,方便_表__示__与__比__较__. ②茎叶图表示数据的缺点: 当数据量很大或有多组数据时,茎叶图就不那么直观清晰了.
2.教材改编 链接教材 练一练
(1)(必修3P20例题改编)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都参加了11
场比赛,他们每场比赛得分的情况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则甲、乙
两名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分别为
.
【解析】数据的个数为奇数时,中位数为数据按大小排列后最中间的 数据. 答案:19,13
(2)(必修3P31习题1-4T2改编)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
x (11x01+100+x2+100+…+x10+10011)0= (x1+x2+…+x10)+1x 00= +100,
新数据x1+100,x2+100,…,x10+100的方差 s2 1[10(x1+100- -1x00)2+(x2+100- x-100)2+…+(x10+100-x 100)2]
则事件A包含以下7种不同的结果:
(80,140),(80,150),(110,140),(110,150),(120,140),(120,150),
(140,150). 所以P(A)=7 =0.7.
10
即至少有一辆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30g/km的概率为0.7.
②由题可知,x乙=120,所以 480 =x120,解得x=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