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推拿手法中摩法的技术要领

推拿手法中摩法的技术要领
一、推法:推法是用手指或者手掌在施术部位上做前后、左右推动的手法,也可用指在穴位或某一固定点吸定而向前推动。
推法分为拇指平推法、掌推法等几种。
(1)拇指平推法:拇指指腹接触于皮肤,做定向推动,向前向下时拇指着力,回收时拇指指间关节微屈,其余手指不用力。
频率一般为60-120次/分,速度由慢而快,力量由浅入深。
多用于头、背及肩部。
(2)掌推法:将手掌平放在施术部位,方向为从肢体远端推向肢体近端。
推法为单向运动,不可以来回推动。
掌推法多用于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如背部、腹部等。
二、按法:按法是用指、手掌或肘在患病部位上用力按压的一种方法。
力量由轻而重。
按压深度,浅可达皮肤、皮下组织;深可达关节、骨骼等。
如需要重按,可双手重叠按压。
三、摩法:摩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施术部位做回旋性摩动。
摩法作用力温和而浅。
根据病情需要来确定摩法的频率,一般慢则30-60次/分,快则100-200次/分。
既可以单手摩又可以双手摩。
推拿的要领与技巧

推拿的要领与技巧
1. 嘿,推拿的要领之一就是要找对穴位呀!就像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宝藏,不先知道准确位置怎么行呢?比如说给人推拿肩部,那肩井穴可是关键呀!只有准确按压到那里,才能真正起到缓解疲劳的效果呢,你说是不是?
2. 力度的把握那可太重要啦!这不像做菜放盐,多一点少一点还能将就。
推拿如果力度不对,要么没效果,要么让人不舒服嘞!比如给老人家推拿,就得轻点儿,要是像对待小伙子那样大力,那不就糟糕啦?
3. 推拿的节奏也很关键呀!你想想,要是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谁受得了呀?这就好比跳舞要有节奏感,不能乱了拍子。
给人推拿腰部的时候,匀速的节奏能让人放松下来,觉得特别享受呢,对吧?
4. 方向也不能马虎呀!不能东一下西一下的乱推。
就好像你走路要有个明确的方向,不然不就迷路啦?比如在推拿腿部,从上往下推和从下往上推效果可能就不一样哦,可得仔细啦!
5. 还有呀,推拿时的心境也很重要呢!要带着关怀和爱心去做,不能心不在焉哟!这就像是给家人做饭,用心做出来的和随便做做,味道肯定不一样呀!你用心推拿,人家肯定能感受到的呀。
6. 注意观察被推拿者的反应也很重要哇!如果人家皱眉头或者喊疼,那你就得调整调整啦。
这跟开汽车一样,得根据路况随时调整速度和方向呢,对吧?
7. 哎呀呀,推拿得灵活应变呀!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可不能一套方法用到底。
这就像医生看病,得根据不同病人开不同的药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推拿的神奇效果嘞!总之,推拿可不是随便按按就了事的,这里面的门道多着呢,得好好琢磨!。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编者按:按摩时要求按摩师把握的力度需要非常的准确,不然太轻没效果没感觉太重顾客就会感觉有疼痛感,所以按摩时按摩师对力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好的判别方式。
按摩时把握手法轻重的技巧有哪些?撇开气的概念,推拿的力就是牛顿力学的力。
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如何在推拿中理解应用这三要素呢?力的大小:在推拿中就是施术者所用力气的大小。
体会一下下面的操作。
用中指按压自己对侧的云门穴,第一次中等或稍弱的力度,停一下再以最大的力量按在同一个点,并保持同样的方向(角度)。
多数人在大力的按压下该侧手臂会有发麻,发热或窜痛的感觉。
(其强度与该人经络敏感程度有关);力的方向:在推拿中就是施力的角度。
试以合谷穴为例。
将一手拇指完全展开与食指成90度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
定好合谷穴。
第一次用另一手拇指中等力度按向手掌侧(即与掌背平面垂直),第二次同一穴点,同样力量但按向第二掌骨的橈侧缘。
一般人会在第二次时有痠胀感向食指尖放射;力的作用点:推拿中多数与定穴有关。
以足三里为例。
取一侧足三里,按骨度分寸法,一般会定位在胫骨粗隆下端旁开当胫前肌高点处。
垂直体表并以中等力度按压然后向外侧稍移开约一厘米,当胫前肌与腓骨长肌间隙处,同样垂直体表并以同样力度按压。
多数人会感觉第二次有更明显的痠胀感,有些还会有向下放射的感觉。
[按:个人体会--推拿的定穴有时与针灸不同。
以足三里为例,如针灸时自肌腹高点进针更易取得针感.宝宝和成人的按摩手法大不同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
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其次,宝宝抚摩的方向也与成人迥异。
为宝宝按摩时,按摩者的手要从宝宝的头抚摩到躯体,然后从躯体向外抚摩到四肢。
这种按摩手法与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
成人按摩是顺着体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脏移动。
尽管宝宝的按摩是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向进行的,但多数的按摩动作是抚摩或轻柔的捏。
美容院手法力度总结

美容院手法力度总结
一、下巴口角交替按摩。
用双手的大拇指分别按在人中和下巴两处,然后交替按摩,注意交替时手掌不要离开脸部,保持服帖。
二、苹果肌提升。
用食指和中指,通过在苹果肌打圈的方式按摩,注意不要按到法令纹,以免加深法令纹。
三、鼻梁、鼻翼按摩提拉。
这边需要注意一下按摩力度,在按到眉心也就是印堂穴时,停留几秒,加重力道。
四、眼眶骨由内到外打圈,延至太阳穴提拉放松。
因为眼部肌肤比较脆弱,所以注意控制力道,以免戳到眼睛。
五、面部弹脸放松提升。
这是面部按摩最经典的手法,如果做得好,顾客会感觉特别的放松和舒适,但是也需要美容师有灵活的手指和丰富的经验。
六、下巴放松提升。
在做下巴提升动作时,需要用手掌来按摩,分别向两边提拉下颌线,拉完后再做弹脸的放松动作。
七、左右面部大提拉。
左右面部大提拉也涉及到弹脸的经典动作,用双手的手指分别在左右两侧做弹脸动作,提拉和放松脸部的肌肤。
八、眼眶往额头方向整体提升。
即用食指和中指沿着眼眶打圈,然后把肌肤提升到眉心,在眉心的印堂穴停留和按压几秒。
九、双眼八字提拉放松。
双眼八字提拉是用一只手的手掌服帖在颧骨位置,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沿着眼眶打圈,做完后再换一边。
注意按摩时手的力道,这个动作可以帮助顾客排毒、疏通经络,提拉紧致眼部肌肤,这边可以帮顾客多按摩来淡化细纹。
十、额头提拉。
用手掌服帖的带动额头的肌肤,多做几次后,双手交替放在顾客的额头按压,最后再做一套收尾的动作即可。
按摩的技巧与手法

按摩的技巧与手法
按摩的技巧与手法
按摩手法在保健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放松人体的紧张状态,促进血液循环,还有利于改善人体气血运行的状态,从而减少疼痛的症状。
一、按摩技巧
1、揉捏:这是最基本的按摩手法,即用掌指腹直接在有疼痛的肌肉组织上进行捏揉。
捏揉的时候要轻,而且要分明,以免捏伤了皮肤。
2、滚压:滚压是轻松紧实推拿肌肉,经常用在肩膀,腰部,肩胛骨等部位。
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增强肌肉的伸展性,提高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肌肉拉伤的可能性。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治疗僵硬肌肉组织的有效手段之一。
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减轻损伤,便于恢复身体功能。
4、指压:它是用按摩师的手指轻按疼痛点或穴位,可以加快流血,减轻压力并改善疼痛状况。
5、揉搓:也就是用掌指腹轻揉,用力均匀,以缓解疼痛,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减轻僵硬的症状。
二、按摩正确方法
1、按摩时要注意保暖,不要在冷空气下进行按摩。
2、按摩时不要过分用力,以免伤害肌肉。
3、按摩时应把力量集中到病灶上,不要忽略其他部位。
4、按摩时要有节奏感,注意控制力度,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损伤。
5、按摩时要仔细检查肌肉组织的状况,及早发现异常的部位,以免造成损伤。
6、按摩时要定期改变手法,不要反复用同一种手法按摩,以免使肌肉过度舒张。
7、按摩后要喝一杯温水,缓解肌肉的疲劳,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您可能遗忘的推拿手法——揉法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你是不是常常感觉推拿动作又累又机械?好像别人是舒服了,自己倒累得半死?很可能是推拿动作不到位。
这里给大家介绍推拿常用手法中揉法的动作分解和动作要领,希望大家能多多练习,纠正错误习惯,改善发力方式,做到温故而知新。
1.手法要领:(1)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罗纹面,或以食、中指,或以食、中、无名指罗纹面,在某一穴或几个穴或某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柔动,称为指揉法。
且有单指揉法、双指揉法、三指揉法之分。
主治感冒头痛、腹胀、腹痛、腹泻、呕吐、颈项痛,以及胸背、四肢部等全身各部位疼痛与麻木不仁等病症。
指揉法多用于点状穴,如揉肺腧、揉二扇门等。
(2)鱼际揉法术者沉肩,屈肘成120°左右,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拇指略内收,其余四指自然放松,用鱼际吸定于受术部位,稍用力下压,以肘关节为支点,以前臂主动做有节律的摆动,通过鱼际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主治脘腹胀满疼痛、便秘、腹泻、头痛、头晕及外伤所致的红肿疼痛等病症。
(3)掌根揉法以掌根部吸附于施术部位,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肘部带动腕部做回旋转动的动作,此法多用于面部、腰骶部和大腿部。
主治腰背痛、肩痛、四肢酸痛、肢体麻木不仁等症。
掌根揉法多用于肌肉丰厚之处,如腰背及下肢部等。
(4)掌揉法用手掌或掌根着力于受术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及手掌做小幅度的环旋揉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做掌根揉时,要求掌根部稍用力下压,以加大深透力。
如以一手掌叠加于另一手背之上做掌揉法,称为叠掌揉法。
此法多用于背部、腰骶部和腹部。
(5)肘揉法用肘部为着力点,吸附于施术部位上,以肩为支点,上臂带动前臂做回旋动作,此法多用于肩背部和大腿部。
(6)前臂揉法用前臂尺部的上1/3部位着力于受术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连同上臂带动前臂做环旋揉动。
要求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此法又名臂揉法或膊揉法。
2.注意事项(1)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20~160次。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编者按:按摩时要求按摩师把握的力度需要非常的准确,不然太轻没效果没感觉太重顾客就会感觉有疼痛感,所以按摩时按摩师对力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好的判别方式。
按摩时把握手法轻重的技巧有哪些?撇开气的概念,推拿的力就是牛顿力学的力。
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如何在推拿中理解应用这三要素呢?力的大小:在推拿中就是施术者所用力气的大小。
体会一下下面的操作。
用中指按压自己对侧的云门穴,第一次中等或稍弱的力度,停一下再以最大的力量按在同一个点,并保持同样的方向(角度)。
多数人在大力的按压下该侧手臂会有发麻,发热或窜痛的感觉。
(其强度与该人经络敏感程度有关);力的方向:在推拿中就是施力的角度。
试以合谷穴为例。
将一手拇指完全展开与食指成90度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
定好合谷穴。
第一次用另一手拇指中等力度按向手掌侧(即与掌背平面垂直),第二次同一穴点,同样力量但按向第二掌骨的橈侧缘。
一般人会在第二次时有痠胀感向食指尖放射;力的作用点:推拿中多数与定穴有关。
以足三里为例。
取一侧足三里,按骨度分寸法,一般会定位在胫骨粗隆下端旁开当胫前肌高点处。
垂直体表并以中等力度按压然后向外侧稍移开约一厘米,当胫前肌与腓骨长肌间隙处,同样垂直体表并以同样力度按压。
多数人会感觉第二次有更明显的痠胀感,有些还会有向下放射的感觉。
[按:个人体会--推拿的定穴有时与针灸不同。
以足三里为例,如针灸时自肌腹高点进针更易取得针感.宝宝和成人的按摩手法大不同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
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其次,宝宝抚摩的方向也与成人迥异。
为宝宝按摩时,按摩者的手要从宝宝的头抚摩到躯体,然后从躯体向外抚摩到四肢。
这种按摩手法与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
成人按摩是顺着体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脏移动。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按摩手法的力度是进行按摩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正确的力度可以帮助舒缓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放松和舒适感。
然而,如果力度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疼痛、受伤或不适感。
因此,了解按摩手法的力度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明确的是,不同人对按摩的力度有不同的需求和承受能力。
有些人喜欢力度较强的按摩,感受到较大的压力可以帮助放松肌肉;而有些人则喜欢力度较轻的按摩,更注重舒适感和放松身心。
因此,按摩师在按摩过程中需要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反馈来调整力度。
在进行按摩时,按摩师可以分阶段地调整力度。
可以从较轻的力度开始,向客人征求反馈,并逐渐增加力度,直到达到客人的舒适程度为止。
此外,按摩师应该根据客人的个体特点和需求来调整力度,例如体型、年龄、健康状况、肌肉紧张度等。
另外,按摩师在进行按摩时,需要注意手法的运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按摩手法力度技巧:1.抚摩:用手掌或指尖轻轻触摸皮肤表面,以柔软的力度进行施压。
这个手法适用于舒缓和准备肌肉,也可以用于按摩敏感区域或骨骼突出的部位。
2.揉捏:用手指、手掌或拇指以揉搓的方式对肌肉进行按摩。
可以使用较强的力度,但要避免过度的压力。
揉捏手法可以帮助松解肌肉紧张和僵硬,并且促进血液循环。
3.按压:用手指、手掌或肘部以持续的压力进行按摩。
这个手法适用于较深层的组织,如筋膜或肌腱。
在进行按压时,按摩师应该根据客人的反馈来调整力度。
4.推拿:用手指、手掌或掌根以推拿的方式对肌肉进行按摩。
可以使用较强的力度,但要避免过度的压力。
推拿手法适用于肌肉紧张和深层组织的松解。
此外,按摩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手法和技巧,如轻拍、颤动、推滚等。
这些手法的力度也可以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反馈来调整。
总而言之,按摩手法的力度是按摩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因素。
正确的力度可以帮助促进放松和舒适感,改善身体状况。
按摩师在进行按摩时应根据客人的需求和反馈,以及个体特点来调整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
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按摩手法力度很关键讲解按摩手法用力技巧
编者按:按摩时要求按摩师把握的力度需要非常的准确,不然太轻没效果没感觉太重顾客就会感觉有疼痛感,所以按摩时按摩师对力度的把握是一个很好的判别方式。
按摩时把握手法轻重的技巧有哪些
撇开气的概念,推拿的力就是牛顿力学的力。
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如何在推拿中理解应用这三要素呢
力的大小:在推拿中就是施术者所用力气的大小。
体会一下下面的操作。
用中指按压自己对侧的云门穴,第一次中等或稍弱的力度,停一下再以最大的力量按在同一个点,并保持同样的方向(角度)。
多数人在大力的按压下该侧手臂会有发麻,发热或窜痛的感觉。
(其强度与该人经络敏感程度有关);
力的方向:在推拿中就是施力的角度。
试以合谷穴为例。
将一手拇指完全展开与食指成90度并与手掌在同一平面上。
定好合谷穴。
第一次用另一手拇指中等力度按向手掌侧(即与掌背平面垂直),第二次同一穴点,同样力量但按向第二掌骨的桡侧缘。
一般人会在第二次时有酸胀感向食指尖放射;
力的作用点:推拿中多数与定穴有关。
以足三里为例。
取一侧足三里,按骨度分寸法,一般会定位在胫骨粗隆下端旁开当胫前肌高点处。
垂直体表并以中等力度按压然后向外侧稍移开约一厘米,当胫前肌与腓骨长肌间隙处,同样垂直体表并以同样力度按压。
多数人会感觉第二次有更明显的酸胀感,有些还会有向下放射的感觉。
[按:个人体会--推拿的定穴有时与不同。
以足三里为例,如针灸时自肌腹高点进针更易取得针感.
宝宝和成人的大不同
宝宝的按摩手法与成人按摩有较大的不同。
首先,宝宝的按摩力度一定要轻,以免伤害其幼嫩的血管和淋巴管,所以宝宝的按摩准确地说应该叫“抚摩”。
其次,宝宝抚摩的方向也与成人迥异。
为宝宝按摩时,按摩者的手要从宝宝的头抚摩到躯体,然后从躯体向外抚摩到四肢。
这种按摩手法与一般的成人按摩正好相反。
成人按摩是顺着体液回流的方向,有力地沿四肢向心脏移动。
尽管宝宝的按摩是按照从上往下的方向进行的,但多数的按摩动作是抚摩或轻柔的捏。
捏的时候要轻,以免伤害宝宝娇嫩的血管。
捏一下,手指要滑动一下,然后再捏一下。
按摩时应把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如果你觉得在地板上进行按摩不舒服,那么把宝宝放在床上或椅子上时一定要小心,不能让他滚下来。
特别是当宝宝长到11-14周,自己会翻身时,妈妈更要当心。
按摩之前应准备好一切用品,还要预先避免突发噪音,以保持宁静的氛围。
准备活动做好后,再为自己选择一个舒适的、能长时间保持的体位。
跪姿,特别是跪坐在脚跟上,可能会损害膝盖韧带。
如果开始是这个姿势,最好在帮宝宝翻身按摩背部时变换一下姿势。
为使你的身体保持良好状态,记住按摩时身体弯曲要从臀部弯起,保持背部挺直。
腰部弯曲、身体前倾很容易使人疲劳,还可能对背部造成损伤,特别是在腰弯向一侧,做捡毛巾等动作时。
身体弯曲的同时扭腰很容易伤害背部。
保持良好的姿势,对宝宝的按摩更加有利。
按摩时,把手的位置放好后,脊柱前倾,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控制按摩的手法了。
这对宝宝和按摩者都有好处,因为采用这种姿势按摩,可以缓解按摩者局部肌肉的紧张。
怎样用治疗
(1)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
再用法于颈肩部,以斜方肌为重点,施法3~5 分钟后,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 ~5次。
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
最后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
本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为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状态。
(2)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风池、风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络,进一步缓解痉挛的肌肉,能经通络而行气血,使颈肩部僵硬痉挛的肌肉逐渐趋于柔软。
(3)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侧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手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用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
(4)坐位,医者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作抱球势,徐徐摇动颈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作颈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听到弹响声。
本法功能为滑利关节,整复错缝,扳法拉开椎间隙,突发性动作可纠正后关节错缝,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同时能改变骨赘和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以减少刺激和压迫,从而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
总结:把握按摩手法力度轻重可以判断按摩师的手法技巧如何,所以按摩师的按摩手法可以说就是他的名片,只有按摩手法技巧好顾客才能记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