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11大问题
实用丝网印刷技术

实用丝网印刷技术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丝网印刷的起源第二节丝网印刷原理第三节丝网印刷的特点一、丝网印刷材料的广泛性二、丝网印刷方式应用的普遍性三、丝网印刷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四、丝网印刷方式的独特性第四节丝网印刷的局限性第五节丝网印刷的发展一、丝网印刷材料的发展二、丝网制版技术的发展三、丝网印刷设备的发展四、丝网印刷应用方面的发展第二章制版第一节丝网一、丝网的作用二、丝网的分类及应用范围三、丝网的技术参数四、丝网的合理选用第二节绷网工艺一、网框概述二、绷网三、绷网方式四、绷网工艺参数的确定五、绷网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第三节丝网制版工艺一、制版概述二、感光胶制版三、计算机直接制版第三章设备第一节丝网印刷机的种类一、按照自动化程度分类二、按网版及印刷台的形式分类三、按承印物形状分类四、几种特殊的丝网印刷机第二节丝网印刷机的工作原理一、平网平面丝网印刷机的工作原理二、平网曲面丝网印刷机的工作原理第三节丝网印刷机的主要机构一、传动装置二、印版装置三、印刷装置四、支撑装置五、对版机构六、干燥装置七、电气控制装置八、气泵装置九、收料装置第四节丝网印刷机的安装及调节一、丝网印刷机的安装二、丝网印刷机的调节第五节丝网印刷机的维护与保养一、印刷设备维护的意义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三、印刷机的日常与定期检查四、进行技术改革,加强机器保养第六节丝网印刷机印刷故障分析及其解决方法一、绷网张力不一致造成丝网印刷中多色套不准二、丝网印刷中出现丝网过早撕裂三、丝网印刷品上出现斑点四、网版上黏附有绒毛物引起的丝网印刷品图像边缘有墨须五、丝网印刷机网版感光层脱落故障现象六、丝网印刷中出现着墨不匀或色杠七、丝网印刷承印物上出现重影八、印刷平台不平整或抽气过大在印刷品留下标痕第四章材料第一节丝网胶刮一、胶刮作用二、胶刮的性能参数三、胶刮分类四、胶刮的安装第二节丝网印刷油墨一、油墨的组成二、油墨的技术参数三、丝网印刷油墨的分类四、丝网印刷油墨稀释剂五、丝网印刷油墨的调配六、丝网印刷油墨的发展趋势第三节丝网印刷承印材料一、塑料二、金属三、玻璃四、合成纸第五章应用第一节标签类印刷一、概述二、标签的分类三、标签的印刷方式四、不干胶普通标签丝网印刷五、RFID电子标签丝网印刷第二节装饰容器类印刷一、塑料容器的印刷二、玻璃容器丝网印刷工艺第三节薄膜开关印刷一、薄膜开关的结构二、薄膜开关的基本工艺流程三、薄膜开关丝网印刷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第四节太阳能电池印刷一、概述二、太阳能电池构造及制造三、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材料四、印刷工艺五、性能第五节模内注塑装饰一、概述二、模内注塑技术的应用范围三、模内注塑技术的分类四、模内注塑材料与生产工艺第六节包装防伪网印一、热致变色油墨网印工艺二、光致色变油墨网印工艺三、磁性油墨网印工艺四、DNA防伪油墨在包装上的应用。
丝印考试题及答案

丝印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丝印技术中,丝网印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
A. 刮刀B. 丝网C. 油墨D. 印刷机答案:B2. 丝网印刷中,丝网的主要材料是()。
A. 金属丝B. 尼龙C. 聚酯丝D. 不锈钢丝答案:C3. 在丝网印刷中,油墨的干燥方式通常不包括()。
A. 自然干燥B. 热风干燥C. 紫外线干燥D. 化学固化答案:D4. 丝网印刷中,刮刀的主要作用是()。
A. 传递油墨B. 刮去多余的油墨C. 固定丝网D. 保护承印物表面答案:A5. 丝网印刷中,丝网的张力过大会导致()。
A. 印刷图案清晰B. 丝网容易破裂C. 印刷图案模糊D. 印刷速度加快答案:B6. 丝网印刷中,油墨的粘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是()。
A. 粘度越高,印刷质量越好B. 粘度越低,印刷质量越好C. 粘度适中,印刷质量最佳D. 粘度对印刷质量无影响答案:C7. 丝网印刷中,丝网的目数越高,印刷图案的()。
A. 清晰度越高B. 清晰度越低C. 精细度越高D. 精细度越低答案:C8. 丝网印刷中,承印物表面处理的目的是()。
A. 提高油墨的附着力B. 增加承印物的硬度C. 减少油墨的消耗D. 改变承印物的颜色答案:A9. 丝网印刷中,刮刀的角度调整对印刷效果的影响是()。
A. 角度越大,印刷图案越清晰B. 角度越小,印刷图案越清晰C. 角度适中,印刷图案最佳D. 角度对印刷效果无影响答案:C10. 丝网印刷中,油墨的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
A. 油墨的配方B. 环境的温度C. 环境的湿度D. 印刷机的速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丝网印刷中,影响油墨干燥速度的因素包括()。
A. 油墨的配方B. 环境的温度C. 环境的湿度D. 印刷机的速度答案:ABC12. 丝网印刷中,丝网的张力调整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包括()。
A. 张力过大,印刷图案清晰B. 张力过大,丝网容易破裂C. 张力适中,印刷图案最佳D. 张力过小,印刷图案模糊答案:BCD13. 丝网印刷中,刮刀的材质对印刷效果的影响包括()。
印刷工艺试题及答案

印刷工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印刷工艺是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孔网或网纹来控制油墨量并将油墨传递到印版上的?A. 火山喷墨印刷B. 凸版印刷C. 丝网印刷D. 柔版印刷答案:C. 丝网印刷2. 以下哪种印刷工艺不需要使用湿版油墨?A. 胶印B. 凸版印刷C. 印刷水墨D. 柔版印刷答案:B. 凸版印刷3. 胶印印刷中,下列哪个部分的功能是将油墨涂布在印版的图文部分上?A. 墨辊B. 胶辊C. 水辊D. 印版辊答案:A. 墨辊4. 下列哪种印刷工艺适用于印刷质感强烈的产品,如贺卡、彩页等?A. 胶印B. 凹版印刷C. 偏光印刷D. 烫印答案:B. 凹版印刷5. 针对于印刷品中印刷图文与纸张表面凸起的部分之间,在印刷工艺中有一项控制措施,可以防止印刷品吸附过多的油墨,这项措施被称为:A. 调墨B. 墨迹C. 滞墨D. 躁动答案:C. 滞墨二、填空题6. 计算机直接印刷(CTP)是一种________印刷方式,可以将电子文件直接输出到印刷版材上。
答案:数码7. 传统凸版印刷中,印刷版上的图文部分是凸起的,其印刷图文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油墨量来表现的。
答案:控制8. 在柔版印刷工艺中,油墨传递到印版的方式是通过印版的____________。
答案:孔网9. 珂利浩根据不同纸张的特性,推出了多种版本的柔性版材,其中序号最高的版本是____________。
答案:K510. 现代胶印机上使用的印版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CTP印版和____________印版。
答案:PS版三、问答题11. 简要说明胶印印刷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答:胶印印刷工艺是指通过胶印机将图文印刷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印刷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墨的疏水性和水的亲水性来实现图文的传输,从而达到印刷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胶印印刷有以下优势:- 色彩饱满:胶印印刷可以使用湿版油墨,保证图文的颜色更加饱满,细节更加清晰。
丝网印刷制版注意事项

丝网印刷制版过程中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一、影响制版精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归纳为以下15点:1.丝网,包括使用丝网的种类、丝网目数的高低、丝径的精细、丝网开口面积的大小、丝网伸缩率的大小和丝网的纺织方法以及丝网的颜色等。
2.网框,包括网框的材质、网框尺寸的大小和网框的强度等。
3.张力的大小。
4.绷网角度的选择。
5.网框与丝网的粘结方法。
6.丝网的前处理。
7.刮板材质、刮板宽度、硬度、刮印角度、刃口状态及网距、刮印压力等都很重要,应选用聚酯橡胶制作刮板。
刮板硬度多数在肖氏A60-80范围之内,刮印角度为20-30度,刃口须经常保持平锐。
网距一般为2-4mm且网版平行于台面,刮印压力以印出清晰图形为宜。
8.感光材料,包括感光度的高低、分辨力的高低、感光材料的粘结性、感光膜的伸缩率、感光膜厚度和感光膜硬度、耐水性、耐溶剂性和耐摩擦性以及耐印力的高低。
9.感光剂的调合时间,调合后放置的时间。
10.干燥方法及条件,包括干燥温度、湿度以及干燥的时间。
11.晒版方面,扬所用光源种类、曝光时间的长短、光源的距离等。
12.照相制版所得底片的的密度。
13.显影方面,其中包括,显影方法:水显影、温水显影、药物显影;显影条件:温度、浸泡时间、喷水器的种类和使用等。
14.显影后的干燥温度及时间。
15.二次曝光时间的选择及修版。
二、制版过程中的代表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图像分辨力低,层次丢失。
产生的原因:(1)晒版时,底版与胶膜接触不实。
(2)底版(阳图片)质量不好。
(3)感光胶本身质量差,分辨力低。
(4)光源选用不当。
(5)丝网目数太低。
(6)显影冲洗处理不当。
解决的办法:(1)采用真空吸附或其它方式使之紧密接触。
(2)检查底版密度和图像质量。
(3)选用高质量感光胶。
(4)使用与感光胶光谱波长匹配的光源。
(5)提高丝网目数。
(6)检查显影冲洗程序,调整水压和水温。
2.图像边缘清晰度差。
产生的原因:(1)晒版时,底版与胶膜接触不实。
丝网印刷中常见的133个问题及解答

②暴光时间不足或暴光时间过长,显影不充分,丝网印刷图文边缘就不整齐,出现锯齿状。好的丝网印版,图文的边缘应该是光滑整齐的。
③丝网印刷表面不平整,进行印刷时,丝网印刷与承印屋之间仍旧存有间隙,由于油墨悬空渗透,造成印刷墨迹边缘出现毛刺。
④印刷过程中,由于版膜接触溶剂后发生膨胀,且经纬向膨胀程度不同,使得版膜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印刷时丝网印版与承印物接触面出局部出现:司隙,油墨悬空渗透,墨膜就会出现毛刺。
①对承印材料进行印刷时,很重要的是在印刷前应对承印材料进行严格的脱脂及前处理的检查。当承印物表面附着油脂类、粘结剂、尘埃物等物质时,就会造成油墨与承印物粘结不良。塑料制品在印刷前表面处理不充分也会造成油墨固着不牢的故障。
②作为承印材料的聚乙烯股,在印刷时为了提高与油墨的粘着性能,必须进行表面火焰处理,如是金属材料则必须进行脱脂、除尘处理后才能印刷,印刷后应按照油墨要求的温度进行烘干处理,如果烘干处理不当也会产生墨膜剥脱故障。另外,在纺织品印刷中为了使纺织品防水,一般都要进行硅加工处理,这样印刷时就不容易发生油墨粘着不良的现象。
商标印刷
转印印刷
包装印刷
建材印刷--糊墙纸等。
②塑料印刷
塑料软片--乙烯玩具、书包、塑料袋等。
塑料标盘--假金属复合材料及各种标盘。
生产零件--仪器件。
③木制品印刷
工艺品--漆器、木制工艺品、玩具。
加工半制成品--体育用品、木版、天花板、路标、招牌、假金属板、广告牌等。
④金属制品印刷
金属筒、金属器皿、金属制品。
①使用流动性大的油墨进行印刷。
②可考虑使用干燥速度慢的油墨印刷,增加油墨的流动时间使油墨逐渐展开并固化。
丝网印刷(玻璃)工艺过程及要求0

手工丝网印刷(玻璃)操作工艺指导书一、丝网印刷的原理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即丝网印版、刮印刮板、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
丝网印刷基本原理是: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透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透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
印刷时在丝网印版一端上倒入油墨,用刮印刮板在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移动。
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
由于油墨的粘性作用而使印迹固着在一定范围之内,印刷过程中刮板始终与丝网印版和承印物呈线接触,接触线随刮板移动而移动,由于丝网印版与承印物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使得印刷时的丝网印版通过自身的张力而产生对刮板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称为回弹力。
由于回弹力的作用,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只呈移动式线接触,而丝网印版其它部分与承印物为脱离状态。
使油墨与丝网发生断裂运动,保证了印刷尺寸精度和避免蹭脏承印物。
当刮板刮过整个版面后抬起,同时丝网印版也抬起,并将油墨轻刮回初始位置。
至此为一个印刷行程。
二、玻璃丝网印刷的主要过程是:1、制作阳底片2、制作网框3、绷网4、涂感光胶5、照相制版6、显影、7、烘干8、封板定位9、调墨10、印刷、11油墨干燥三、我公司丝网印刷加工范围及外购产品的检验方法结合我公司情况,我公司手工丝网印刷规格范围为,非满板丝网(图案)印刷产品最大幅度可达2.2米×4米,满板丝网印刷产品最大幅度可达1.2米×2米。
我司非专业从事印刷,主要是外购已制作好的网板,网框面积的大小,一般为印刷物面积的二倍,网框过小,印刷物的精度就会降低,为保证印刷质量,不能小于印刷面积的1.8倍。
丝网绷得太紧,张力太大,刮油墨时费力,而且容易将丝网撕破。
(掌握正确张力),网绷得过松(张力小),张力太小,印刷时回弹力小,达不到应有的回弹效果、容易擦糊网点和细线条。
但选用的丝网是丝网印刷的基础,选择适当的丝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选用丝网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印刷要求,来选用不同的丝网通常在选用丝网时可从以下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玻璃丝网印刷遍采用180—250目之间的丝网。
光伏电池丝网印刷工艺参数

光伏电池丝网印刷工艺参数2012-11-10 来源: 太阳能人才网浏览[998]次分享到:标签: 光伏电池丝网印刷光伏产业丝网印刷工艺参数丝网印刷过程中,对网版的参数、浆料的参数、印刷的工艺参数要求非常严格。
具体要求如下。
1.丝网(1)背电极丝网①材料:不锈钢丝网。
②目数:目数指的是单位面积(in或cm)上丝网空的数量,具体要求为280目。
③丝直径:46~53μm。
④丝网厚度:82~90μm。
⑤膜厚:15μm。
⑥静态张力:25n。
注意在印刷图形完好时,印刷头压力应在范围内尽可能地小。
(2)背面场丝网①丝网材料:不锈钢丝网。
②目数:320目。
③丝直径:23~28μm。
④丝网厚度:46μm。
⑤膜厚:15μm。
⑥膜和丝网总厚度:60~63μm。
2.背面图形分析不同的网版,有不同的背电极形成。
①长条形长条形的背电极浪费银铝浆,不过当电池片出现碎片后,可以将电池片顺利地划成碎片。
②点阵形点阵形背电极可以大大节省银铝浆,降低成本,不过一旦电池片出现碎片后,断成小片,电池片的利用率将大大降低。
③新形背电极此类背电极能与铝背场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铝浆料和银浆料有细栅线的重叠部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填充因子。
但是铝浆与银铝浆的重叠部分,在显微镜下观察两者重叠部分严重发黑,即大量的有机溶剂没有充分挥发,这样就严重影响电池效率和填充因子,需要尽量减少重叠部分。
3.印刷改进措施①希望增厚增大刮板压力,减小印刷速度,减小反料速度,增大刮板高度,增大脱离速度。
②希望线条印细减小刮板压力,增大印刷速度,增大脱离速度。
③希望图形线条清晰增大脱离高度。
4.烘干改进措施希望烘得更干,可增高温度(整体都增高或者高温区及附近几个区都增高),延长时间(降低带速)。
一、。
DOE在SMT丝网印刷中质量改进的应用

1 引言
随着我国电子制造业的迅速成长, SMT 作为电子制造业 电子 最先进的技术, 其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今, 产品虚焊缺陷的 80% 以上都是由于焊膏印刷质量缺陷引起 的, 所以在焊膏印刷阶段必须注意调整生产参数, 以获取最佳 焊膏印刷质量。焊膏印刷生产的控制参数有刮刀速度 、 压力、 脱模速度、 擦拭频率等多个因子, 每个因子都有多个水平。对 多因子、 多水平进行完备性试验次数太多 , 在工程实践中是不 可行的。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试验方法, 以得到多因子的近似 最佳参数水平。
绿色质量工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O E 在 SMT 丝网印刷中质量改进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DOE on Quality Improvement in SMT Screen Printing
金茜, 钱晓耀, 洪涛 (中国计量学院,淅江 杭州 310018 )
J in Xi, Qian Xiao - yao , Ho n g Tao g (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 Zhejiang Hangzhou 310018)
3.1 印刷工艺参数的选择
图 4 焊膏释放 (脱模 ) 在正交试验优化焊膏印刷中, 我们选定刮刀速度、 刮刀压 力及脱模状况这三个印刷参数为试验因子。 (1 ) 刮刀速度: 一般而言 , 刮刀速度慢可得到较好的印刷 品质, 但可能导致焊膏形状模糊(smearing) , 同时也影响生产效 率 。印刷速度过快 , 则可能因焊膏无足够时间填入钢模板孔 洞, 造成焊膏量不足。 因此, 在焊膏能够保持正常滚动状态下, 尽可能提高速度 , 并配合刮刀压力调整 , 以达良好印刷质量 。 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最优范围为 60- 150mm/s 本试验设计该因 子为 60- 120mm/s 水平值。 (2 ) 刮刀压力: 刮刀压力过高会导致钢模板缝孔内的焊膏 被拖出而造成缺焊; 压力过低则导致焊膏印刷不完全。 目前一 般采用 60N 左右刮刀压力 。 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最优范围为 6- 12kg, 本试验中设计该因子采用 6- 12kg。 (3 ) 脱模状态: 指焊膏印刷后钢模板底面与 PCB 的分离。 上述详细的参数值和水平见下表 1。 表 1 试验因子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为使不透明涂层的颜色效果达到最佳,要如何做才能产生比样本 a )效 果更好的样本 b )呢?
a )印刷在透明基 材上的第一个样本。 可看到涂覆不均匀 ,有难看的条纹和 斑点。 b )印刷一次的第 二个样本。看起来 很光滑和均匀,就 象是印刷了两次之 后的效果,成品品 质优良。
高清晰度印刷的丝网张力检查
为了达到要求的印刷效果,丝网张力必须够高而且应该在每次印刷前用 合适的仪器在经线和纬线方向对其进行检查。
印刷之后,图纹 在角上偏转的角度 往往更大
一般张力方向 (和可能的图象偏移)
当张力计在 5 个检 测点上测得的张力
变化大于 +/-1 N/cm ,可能会出 现图纹的扭曲和沉
不均匀沉积
刮刀长度和高离 - 触的影响
高清晰度印刷的最终效果一般由油墨沉积表示。
离 -- 触 3/8’’ ( 9mm)
丝网偏转 ~45
a )高 离 -触 / 长刮刀
高压力区 丝网偏转 ~25°
不均匀沉积 / 扭曲严重
b )高 离 -触 / 短刮刀
压力下降 丝网偏转 ~5°
覆盖良好 / 扭曲变小
离 -- 触 3/8’’ ( 9mm)
结论
要想有精美的丝印效果, 就不可忽视不起眼的准备工作 。
Question —Answer
Thanks !
油墨断断续续会导致颜 色沉积不均匀和图象扭 曲变形。
因为油墨 没有足够 的时间来 与基材吸 附,本来 是‘粘接 ’的区域 ,现在变 成了‘剪 切’和‘ 回缩’结 合区之后 的现象
最佳的刮刀压力
a )没有支撑
使高清晰度印刷具备明晰的边缘效果和油墨沉积均匀 一个建议
b )有支撑 预调角度 ~10°
实际印刷 角度 45°+ 压力太大意味着刮刀 的边锋会刮伤图形。
印刷室温度
使用快干性油墨时,可以降低温度。但要注意应使温度前后一致。
印刷室湿度
基材的最初储藏条件将终决定印刷的 R/H 等级
印刷室气压
对较清洁的环境,气压就会小些。
印刷空气质量
交换质量和数量视产品和客户标准而定。
印刷室静电
可能的时候,特别是导致搬运麻烦时,要消掉所有静电。
尽可能的采用高精度、高 可通常效果
** 视油墨特征值而定 稍大的压力
印刷时刮刀 \ 回墨刀的影响
回墨刀 零度角 45 度角
低速 快速 小压力 稍大的压力 印刷 / 回墨方式 回墨 / 印刷方式
油墨沉积 较严重 较少 较少 较高 * 较高 * 较少 较少 较高 *
边缘清晰度 较低 较高 较高 较低 较低 较高 较高 更低
c )低 离 -- 触 / 短刮刀
压力接近均匀 沉积均匀 / 套色得到控制
离 -- 触 1/16’’ ( 1.5mm)
回墨 刀尺 寸超 大对 油墨 沉积 均匀 性的 影响
正常轻微接触区域 印刷时丝网与自身对准 刮刀长度适合,涂覆的油墨会均匀 出现类似无背衬刮刀所导致的问题
较长的回墨刀会在中间残留较多的油墨,从而导致刮刀所印图层不均匀。
a.
b.
答案:
样本 a )的印刷丝网张力为 14N , b )的为
25N/cm 。
图形在丝网上的定位
a) 图形定位在丝网一侧
固定的 反面定 位(用 于自动 取片)
在四柱印刷机上用‘固 定’边标记(偏位法) 时,会在小图形的丝网 空白处出现张力不平衡 。
固定 的左 页边 标记
丝网在这个 区域张拉比 较厉害,因 为在此处有 张力较大。
印刷时刮刀 \ 回墨刀的影响
使用常规油墨进行印刷时,可能产生的效果等级: 1 (最少)—— 5 (最多)
刮刀 软、表面平坦 硬、表面评坦 软、表面不平坦
软( 65-70 ) 中行 (70-75)
5
4
3
4
5
3
硬 (80+) 3 5 2
硬、表面不平坦
5
2
1
轻微沉积
2
4
5
沉积严重
4
2
1
提高图象清晰度
1
3
影响印刷品质的 11 项技术
• 印刷速度 (Off-contact) • 刮刀压力 (Squeegee pressure) • 刮刀长度 (Squeegee length) • 回墨刀长度 (Floodcoater length) • 刮刀与回墨刀的影响 (Squeegee/flood
influence)
所有设备的设计都必须围绕丝网印刷自身所力求的中心目 标——精确度而进行。比如,一台印刷机通过靠位印刷的 印刷物之间都存在细微的差异。不管年代或自动化程度如 何,所有印刷的东西都要规则有序地放置。
网框的尺寸 ( Frame size )
理想的图形与 网框面积比例 :
A= 印刷组路 板 <25% B= 薄膜开关 <30% B= 优质图形 <40%
加上背衬 或双钢轨 刃后,实 际印刷角 度现在变 为较适中 的 ~20°
压力更小,刮刀更直,可以产生更 优质的图形 & 沉积效果。
超大尺寸的刮刀的影响
一般要用与印刷相 适合的刮刀,不一 定要用与印刷高清 晰图形的网框相符 的刮刀。
刮刀越长, 图形的尺寸 就会比其真 实的尺寸显 得越长 --如图中之红 色
影响印刷品质的 11 项技术
• 印刷室条件( Printing room condition ) • 合适的设备( Equipment suitability ) • 网框的尺寸( Frame size ) • 丝网类型( Fabric type ) • 网版张力( Screen tension ) • 图形位置 (Image positioning)
b) 同一图形中心定位在丝网上(‘ X’ 方向)
中心定位可使 丝网在边上的 自由移动相等 从而减小和平 衡扭曲所引起 的影响。
印刷速度 (Off-contact)
印刷时“ 离 - 触” 过多可能 会产生的 影响
由于丝网 的纤维回 缩太快, 仍有很多 油墨留在 丝网里。
过度 使用“剥 离”也会 产生同样 的现象
如果所用的刮刀过长(红色)图形的整体性会很容 易受到影响。过长的刮刀会扭曲准确图形位置上的 丝网,从而对最终的印刷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 2 维的图形扭曲和 3 维的油墨不均匀沉积。)
最大的图形 尺寸与相应 的理想刮刀 尺寸 -- 如图 中的蓝色。
如果用过长 的刮刀,图 形就会因为 印刷区域过 长而导致图 形伸长和变 形。
Membrane 印刷过程中的 几个问题
By 2006 年 8 月 11 日
序 Foreword
• 丝网图形印刷工艺已经被看作一种艺术 , 而非 固定的制造过程 ;
• 虽然与其它印刷过程相比而言相对精确 , 但作 业员还是需调整过程以达到要求的规格 ;
• 将这样艺术转化为高精度、高准确薄膜开关印 刷制造过程的关键无非是对高精度丝网印刷更 深的了解
5
溶剂
4
4
3
UV 油墨
3
4
4
非常粘的油墨
3 (有背衬) 4 (有背衬)
4
印刷时刮刀 \ 回墨刀的影响
刮刀
油墨沉积 边缘清晰度
其他
90 度
圆的 小角度 10-15
度 大角度大于 20
度
低速
快速
较少 较严重
较少 较严重 *
较少 较严重
小压力
多 / 少 **
多 / 少 **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较高 较低
使用较大的网框 , 不考虑图形大小 , 都能轻而易举提高印刷效果 ;
丝网类型 ( Fabric type )
网目 =305HD
网目 =305T
丝径 =40 微 米 开孔面积
=26%
丝径 =30 微 米 开孔面积
=33%
刮刀速度 ~20”/ 秒
刮刀速度 ~26”/ 秒
508mm/S
660mm/S
开孔面积大 , 漏墨量相对较大 , 刮刀的速度相对可以提高 , 同时用较轻的压力可以达到较好的印刷较果 .
其它
* 控制不十分适当 * 控制不十分适当 * 控制不十分适当
印刷时刮刀 \ 回墨刀的影响
以上图表显示的是常用丝印油墨以 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印刷后所产生的预期效 果。当然,由于某些工业涂覆参数的原因 ,出现相反的情况也是可能的。而且,改 变丝网等级,张力或其它诸多因素中的一 个都会产生相矛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