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开题报告】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高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方法的研究研究背景:胞外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学应用价值,例如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菌等。
乳酸菌是一类重要的益生菌,常被用作发酵食品中的菌种。
研究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培养和优化方法,有助于提高其胞外多糖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筛选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优化其培养基的组成,以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通过筛选和鉴定,选择出能够高效合成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
2. 优化胞外多糖乳酸菌的培养基,包括选定最优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等。
3. 研究培养条件对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如pH值、温度和培养时间等。
4. 对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验证以确定其优化效果,包括胞外多糖的产量、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等。
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筛选出高产胞外多糖的乳酸菌菌株,并优化其培养基,从而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本研究还将对胞外多糖的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其在药物和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乳酸菌菌株筛选和鉴定:从发酵食品或其他环境样品中筛选出乳酸菌,并进行基本鉴定。
2. 胞外多糖提取和分析:采用合适的胞外多糖提取方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手段对提取的胞外多糖样品进行分析和鉴定。
3. 培养基优化和胞外多糖产量测定:通过选用不同的碳源、氮源和微量元素等优化培养基的组成,同时调控培养条件,以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
测量胞外多糖的产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4. 胞外多糖的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评估:对优化后的胞外多糖样品进行质量特性分析和生物活性评估,包括分子量、甲基化程度、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等。
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将提高胞外多糖乳酸菌的产量和生产效率,并研究其质量特性和生物活性等,为其在药物和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5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2019

三、器材
1.菌株 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蛋白酶产生菌株 2.溶液和试剂 蛋白胨,酵母粉,脱脂奶粉,琼脂,干酪素,三氯醋酸,NaOH,
Na2CO3,Folin试剂,硼砂,酪氨酸,水等 3.仪器和用品 三角烧瓶,培养皿,吸管,试管,涂布棒,玻璃搅拌棒,培养摇
床,高压灭菌锅,直尺,玻璃小漏斗和滤纸
四、操作步骤
1.牛奶平板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牛奶平板:在普通肉汤蛋白胨
固体培养基中添加终质量浓度为 1.5%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奶
2.倒平板
四、操作步骤
3.制备土壤悬液 4.涂布 5.培养 6.观察记录
五、注意事项
培养基灭菌条件的控制。
六、实验结果
将菌落计数结果记录于下表中。
七、思考题
1.在选择平板上形成蛋白透明水解圈大小是否能作为 判断菌株产蛋白酶能力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2.简单设计一方案,从实验中初筛得到的产蛋白酶菌 落里获得某个碱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生物制药系 2019年12月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选择平板从自然界中分离胞外蛋白酶产生 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蛋白酶在轻工、食品、医药工业中用途非常广泛。 微生物来源的碱性蛋白酶都是胞外酶,具有产酶量高, 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类营业 性酶类。自然界筛选获取有用的微生物资源一直是微生物 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自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在牛奶平板上生长后,其 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蛋白水解圈。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 比值常被作为判断该菌株蛋白酶产生能力的初筛依据。
产蛋白酶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陇东大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08生物技术班作者:指导教师: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何泰杜旭谢丽娟,刘丽萍(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采用陇东学院污水处理厂附近土壤、农田土壤及养殖场附近土壤作为样品,利用牛奶水解圈筛选模型从中分离筛选得到产蛋白酶能力较高的菌株whr1,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
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最适培养时间为24h,最佳碳源为质量浓度1% 蔗糖,最佳氮源为质量浓度1.5%酵母膏,最适初始pH值为6.0,最适发酵温度为35℃。
关键词:菌种筛选,鉴定,蛋白酶,条件优化Protease produced the screening of the bacteria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enzyme production conditions(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 Gansu, China)Abstract: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oil near east institute, soil and soil samples near farms .Using milk hydrolysis circle screening model separating screening in high ability get protease whr1 strains. Preliminary appraisal of the fungus belong to bacillus.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ndition, the capability of whr1 was improved, the optimal condition is: The time is 24h; carbon source is sucrose 1%; nitrogen source is Yeast extract 1.5 %, the pH is 6.0;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is 30℃.Keyword: Screening,Identified,Protease, Conditions optimization0引言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肽键的一类酶的总称,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皮革、毛皮、丝绸、医药、食品、酿造等方面的重要工业用酶[1],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商业酶,其市场占有率约占整个商品酶销售量的60%,微生物蛋白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不受资源、环境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动物蛋白酶和植物蛋白酶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2,3]。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活力的测定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活力的测定作者刘艳芝指导教师张玲秀(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1201班034000)摘要:采用忻州师范学院校园附近土壤、农田土壤及体育场土壤作为样品,并从中筛选分离并得到产蛋白酶能力较高的菌株,经过初步鉴定该菌株属芽孢杆菌。
通过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产酶最佳碳源为质量浓度15g/L 的乳糖,最佳氮源为质量浓度20g/L的尿素,最适初始pH值为6.5,最适发酵温度为35℃。
关键词:菌种筛选;鉴定;蛋白酶;条件优化蛋白酶蛋白质中肽键水解的酶,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皮革、毛皮、丝绸、医药、食品、酿造等方面的重要工业用酶,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商业酶,其市场占有率约占整个商品酶销售量的60%,微生物蛋白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不受资源、环境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动物蛋白酶和植物蛋白酶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蛋白酶的研究仍注重于新品种的发掘,并通过分离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和诱变育种或构建基因工程菌等综合手段获得高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
我国的蛋白酶研究还存在如微生物资源开发不足,蛋白酶种类较少,酶制剂品种单一等问题。
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蛋白酶产生菌株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出产蛋白酶能力较高菌株。
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的鉴定,将菌株初步确定到属。
研究产蛋白酶菌株发酵产酶条件,对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一步提高菌株的产酶活力。
一、材料及方法:1.1 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仪器: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电子分析天平,pH测量仪,水浴锅,微波炉,紫外光可见分光光度计,摇床、酒精灯、接种针、游标卡尺、无菌移液管、无菌试管、量筒、容量瓶、漏斗、试剂瓶、漏斗、载玻片、滤纸、擦镜纸。
1.2 实验材料:样品:取自忻州师范学院附近的土壤。
试剂:无菌水(带玻璃珠)、100ug/ml 酪氨酸溶液、PH8.0硼酸缓冲液、0.4mol/L三氯乙酸、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酪蛋白培养基、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二、操作步骤(一)配制所需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制所需的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0.5g,蛋白胨1g,NaCl 0.5g,琼脂1.5~2.0g,水100ml,pH 7.2,配制200mL酪蛋白培养基:牛肉膏0.3g,酪素1g,NaCl 0.5g,琼脂2g ,定容于100ml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玉米粉6g,豆粉4g,磷酸二氢钾0.03g,碳酸钠0.1g,磷酸氢二钠0.4g,定容于100ml(二)分离1.洗涤培养皿、试管等实验器具,与121℃高压灭菌20min2.采集土壤样品,用无菌水植被1:10土壤悬液。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活力的测定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活力的测定作者刘艳芝指导教师张玲秀(忻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1201班 034000)摘要:采用忻州师范学院校园附近土壤、农田土壤及体育场土壤作为样品,并从中筛选分离并得到产蛋白酶能力较高的菌株,经过初步鉴定该菌株属芽孢杆菌。
通过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产酶最佳碳源为质量浓度15g/L的乳糖,最佳氮源为质量浓度20g/L的尿素,最适初始pH值为6.5,最适发酵温度为35℃ 。
关键词:菌种筛选;鉴定;蛋白酶;条件优化蛋白酶蛋白质中肽键水解的酶,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皮革、毛皮、丝绸、医药、食品、酿造等方面的重要工业用酶,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商业酶,其市场占有率约占整个商品酶销售量的60%,微生物蛋白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不受资源、环境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动物蛋白酶和植物蛋白酶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目前,蛋白酶的研究仍注重于新品种的发掘,并通过分离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和诱变育种或构建基因工程菌等综合手段获得高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
我国的蛋白酶研究还存在如微生物资源开发不足,蛋白酶种类较少,酶制剂品种单一等问题。
本论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蛋白酶产生菌株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土壤中筛选出产蛋白酶能力较高菌株。
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的鉴定,将菌株初步确定到属。
研究产蛋白酶菌株发酵产酶条件,对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一步提高菌株的产酶活力。
1、材料及方法:1.1 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仪器: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电子分析天平,pH测量仪,水浴锅,微波炉,紫外光可见分光光度计,摇床、酒精灯、接种针、游标卡尺、无菌移液管、无菌试管、量筒、容量瓶、漏斗、试剂瓶、漏斗、载玻片、滤纸、擦镜纸。
1.2 实验材料:样品:取自忻州师范学院附近的土壤。
试剂:无菌水(带玻璃珠)、100ug/ml 酪氨酸溶液、PH8.0硼酸缓冲液、0.4mol/L三氯乙酸、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酪蛋白培养基、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二、操作步骤(一)配制所需培养基按照以下配方配制所需的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 0.5g,蛋白胨1g,NaCl 0.5g,琼脂 1.5~2.0g,水 100ml,pH 7.2,配制200mL酪蛋白培养基:牛肉膏0.3g,酪素 1g,NaCl 0.5g,琼脂2g ,定容于100ml产蛋白酶发酵培养基:玉米粉6g,豆粉4g,磷酸二氢钾0.03g,碳酸钠0.1g,磷酸氢二钠0.4g,定容于100ml(二)分离1.洗涤培养皿、试管等实验器具,与121℃高压灭菌20min2.采集土壤样品,用无菌水植被1:10土壤悬液。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筛选生产蛋白酶乳酸菌的开题报告摘要乳酸菌的蛋白酶在从食品技术、纤维素加工、植物细胞壁改良以及其他工业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的目标是筛选出具有优异生产蛋白酶乳酸菌的分离株。
为此,首先对研究区域的乳酸菌进行分离,并用试管发酵法定量观测多个培养基的发酵活性,选择出最有潜力的分离株;其次,运用多因子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和条件;最后,用相应培养基和优化的发酵条件,采用比色法测定蛋白酶活力,并对多个分离株比较,以筛选出具有优异生产蛋白酶活力的乳酸菌。
本课题借助多种技术和方法,结合系统严密的科学实验,探索以生产蛋白酶为特征的乳酸菌分离株的最佳条件,实现蛋白酶高效分离的目标,对乳酸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乳酸菌;蛋白酶;发酵;正交实验IntroductionLactic acid bacteria are widely present in nature, including soil, vegetables, fruits and food. They are Gram-positive, non-spore-forming, and anaerobic or facultative anaerobic in nature. Lactic acid bacteria have strong acid and bile resistance, and can be used as probiotics and therapeutic agents.In order to isolate and select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 excellent proteinase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select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 excellentproteinase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by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ly, the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the research area will be isolated, and the fermentation activity of multiple culture media will be quantitatively observed by tube fermentation method, and the most promising strains will be selected. Secondly,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ulture medium and conditions will be determined using multi-factor orthogonal experiment. Finally, the proteinase activity will be determined by colorimetric metho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e medium。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活性鉴定乳酸菌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具有益处的细菌,在许多食物中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从酸奶到发酵食品,乳酸菌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筛选出具有较高活性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鉴定,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食品样本进行筛选。
常见的食品包括酸奶、奶酪、纳豆等发酵产品。
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因此是我们进行筛选的理想选择。
此外,还可以考虑其他一些食物,如蔬菜和肉类,它们也可能含有乳酸菌。
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样本中分离出乳酸菌。
这可以通过培养基选用和分离培养来实现。
培养基的选用非常重要,它应提供乳酸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我们可以选择常用的乳酸菌培养基,如MRS培养基。
通过将样品接种于MRS培养基中,我们可以让乳酸菌生长并形成可见的菌落。
然后,通过将这些菌落转移至其他培养基中,可以进行单菌落分离,确保我们获得的是纯种的乳酸菌菌株。
鉴定乳酸菌的活性也是我们的重点之一。
活性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酶和抗菌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想要筛选出活性较高的乳酸菌菌株。
常见的活性鉴定方法包括测定乳酸产量、酶活性和抗菌活性。
乳酸产量是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乳酸的含量。
通过将培养基或发酵物转移到HPLC系统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乳酸的浓度。
通过与不同菌株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确定哪些菌株产乳酸的能力更强。
酶活性是另一个衡量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
乳酸菌常常能够产生多种酶,如蛋白酶和纤维素酶。
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酶活性试剂盒来检测其酶活性。
高酶活性的乳酸菌意味着它们能够更好地消化蛋白质和纤维素,从而提高食物的可消化性和营养吸收能力。
除了乳酸和酶活性外,抗菌活性也是评估乳酸菌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酸菌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对抗病原菌的侵袭。
我们可以通过抗菌活性试验来评估乳酸菌的抗菌能力。
将不同乳酸菌菌株与病原菌一起接种在琼脂平板上,观察是否形成抑制区域。
微生物实验设计-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

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级分离一、实验原理自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在牛奶平板上生长后,其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蛋白水解圈,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常被作为判断该菌株蛋白酶产生能力的初筛依据。
将腐烂的大豆浸泡液中的细菌接种在含有酪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由于产蛋白酶菌株能在干酪素的培养基上形成无色透明圈,因此能将产蛋白菌株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菌株经再次培养,就可获得纯种产蛋白酶的菌株。
二、实验器材1.菌种:从大豆浸泡液中获得2.培养基:(1)PDA斜面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半小时后用纱布过滤,再加糖及琼脂,溶化后补水至1000ml,121℃灭菌30min备用。
(2)干酪素琼脂培养基:干酪素4.0g,用20ml 0.1mol/L NaOH溶液溶解后再加20g琼脂,加蒸馏水煮沸加水至1000ml 121℃灭菌30min备用。
3.试剂:无菌水。
4.仪器:天平,电磁炉,烧杯,无菌试管,无菌培养皿,高压灭菌锅,锥形瓶,接种环,涂布棒,酒精灯,恒温培养箱。
三、实验步骤1.将腐烂的大豆放入无菌水中浸泡,制成细菌悬浮液。
2.用涂布棒蘸取菌液接种于PAD培养基中,26℃培养48h。
3.倒置于酪素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24h。
4.挑取培养好的菌落接种于平板上,28℃培养48h。
5.观察各菌落周围形成的透明圈的情况。
6.选取透明圈较大的三个菌落分别接种在干酪素琼脂培养基上,28℃培养48h。
7.观察受否为单菌落,若为单菌落且有透明圈,则为纯种产蛋白酶菌株。
若有杂菌,则需要重复步骤6,直到培养出纯菌为止。
参考文献[1]代玉梅.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8.[2]黄志强,林白雪,谢联辉.产碱性蛋白酶海洋细菌的筛选与鉴定[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4):416-4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食品科学与工程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指发酵糖类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的总称。
相当多的乳酸菌是益生菌,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肠道中。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酸菌在农业、医学、兽医以及食品工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乳酸菌蛋白酶的主要作用:第一,分解蛋白质分子产生多肽、氨基酸,利于宿主的消化吸收;第二,利于分解牛乳生成的乳酸增加胃内酸度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利于胃肠道内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生长;第三,借助蛋白酶敏感机制,促进损伤的肠黏膜上皮修复,防止致病菌在肠上皮细胞间移位。
因此,乳酸菌蛋白质水解能力是影响乳酸菌益生作用的重要因素和开发含有乳酸菌的乳制品时,筛选性质优良,稳定性强的工业生产菌株的重要指标。
但目前关于乳酸菌代谢产物的研究报道却很少,尤其是关于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研究报道只有寥寥几篇。
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工作还远未涉及到所有乳酸菌,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乳酸菌产蛋白酶能力进行筛选可以为乳酸菌开发利用过程中筛选出品质优良、性质稳定的乳酸菌菌种提供依据;可以为蛋白酶的生产提供依据;可以为鲳鱼饲料的生产提供依据……总之,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可以为我国乳酸菌相关行业提供有力的支持,会大大促进我国乳酸菌相关行业发展。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基本内容
①从泡菜、酸奶、豆腐乳等实验材料中分离纯化乳酸菌;
②将分离出的乳酸菌进行增值培养;
③对增值培养的乳酸菌进行产蛋白能力测定,筛选出产蛋白能力最强的乳
酸菌菌种;
④菌种鉴定。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乳酸菌菌种的来源;
②菌种鉴定方法。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10—2010.11
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实验步骤,熟悉实验基本操作;
2010.12—2011.1
进行产蛋白酶乳酸菌筛选的具体试验;
2011.2—2011.3
撰写论文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孟祥晨, 杜鹏, 李艾黎等.乳酸菌与乳品发酵剂[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
[2] Christensen JE,Dudley EG,Peferson JA.Peptidases and amino acid catabolish in
lactic bacteria[J].Anonie van Leeuwenhoek,1999,76:217-218.
[3] MCcartney AL.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for studying probiotics
and the gut flora[J].Br J Nutr,2002,88:29-37.
[4] 杨振宇,高学军,王庭柱.发酵乳杆菌菌株的多相分类鉴定[J]. 中国论文科技在线,2007:1-9.
[5] 熊素玉,姚新奎,谭小海,等.酸马奶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J].新疆农业科学, 2007,44(5):696-701.
[6] 刘宏生,娄红,丛立晶,等.酸菜发酵的乳酸菌筛选及初步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1997,24(1):85-88.
[7] 黄颖,杜娜,郑永晨,等.藏灵菇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4):517-519.
[8] 霍贵成.乳酸菌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9] 东秀珠,凌代文.乳酸菌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6.
[10] 李少英,乌尼.马奶酒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2,(12):59-66.
[11] 赵立彬,刘凌,童军茂,等.泡菜乳酸菌筛选鉴别及耐受性和促益生菌增殖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
业,2009,35(10):28-32.
[12] Hannon,J.A.,Wilkinson,M.G.,Delahunty,C.M.,e of autolytic starter systems
to accelerate the renaturing of ACheddar cheese.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2003,13:313- 323.
[13] 杨洁彬.乳酸菌:生物学基础及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3-5.
[14] 陈超,高学军,刘营,等.产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及蛋白酶的纯化[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8,12(4):160-162.
[15] 宫春波,谢丽源,贺睿非.乳酸中益生菌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J].饮料工业,2003,5(3):32-37.
[16] 张光伟,王宇建,钱萍,等.酸性蛋白酶高产菌选育的研究[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5,3(3):8-13.
[17] 刘海音,张超.乳酸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14(7):21-27.
[18] 刘慧.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4.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35-240.
[19] 张云峰,李有志,莫天砚.嗜热蛋白酶产生菌Bacillus sp.DPE7的产酶条件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3):231-235.
[20] SB/T10317-1999,蛋白酶活力测定法[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协会,1999.
[21] 凌代文,东秀珠.乳酸细菌分类鉴定及实验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3.
[22] 方芳,冀林立,张彦斌,等.产耐热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产酶条件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J].食品科
学,2008,29(10):375-379.
[23] 许提森.鲈鱼肠道内产蛋白酶菌的分离与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46.
[24] 于宏伟,栗志丹,郝珊珊,等. 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J].农产品加工,2006(10):67-68.
[25] 李平兰,张彪,郑海涛.乳酸菌及其生物工程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00,12(8):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