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相对分析法
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0601相对密度法

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0601相对密度法一、概述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国制药行业的重要依据,其中的通则部分包含了丰富的药物分析方法和原理。
相对密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质量分析方法,在药典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和说明。
本文将对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0601相对密度法进行详细解读和介绍。
二、相对密度法的原理2. 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另一物质的密度之比,通常以水的密度作为参考标准。
在药物分析中,相对密度法可用于确定药物的质量,与传统的密度法相比,相对密度法更能准确地反映药物的浓度和纯度。
三、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0601版本的相关内容3. 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0601版本对相对密度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了实验仪器的要求、操作步骤、结果计算等内容。
药典的规定对相对密度法的实施起到了指导作用,使药物质量的分析更加严谨和规范。
四、相对密度法的应用范围4. 相对密度法在药物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药物的质量测定。
通过相对密度法可以对药物的纯度、稳定性和质量进行评价,对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五、相对密度法的优点和局限性5. 相对密度法作为一种药物质量分析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经济适用等优点。
然而,相对密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样品的处理和测定条件上有一定的要求,对实验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六、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6. 在进行相对密度法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环境清洁、实验仪器的校准和样品处理的规范。
另外,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药典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结论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0601版本对相对密度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为药物质量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相对密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质量分析方法,对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0601相对密度法是我国药物质量分析领域的重要内容,实施规定对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1《我们的梦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梦想》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的关系,明确努力的意义,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理解努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但同时,他们也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可能对努力的意义和价值有所怀疑。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努力,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的关系,明确努力的意义,学会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的关系,明确努力的意义,学会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努力,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努力的意义,激发奋斗精神。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激励教育法:注重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案例材料: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的梦想》。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努力的意义,明确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企业管理学(第八章--战略管理)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8.2.3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1.企业资源
(1)有形资源: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 (2)无形资源:技术资源、声誉、品牌等 (3)人力资源 2.企业核心能力
Page 17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1)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是指企业依据自己独特的资源(资本
8.3.1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
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包括战略分析、 战略制定、战略评价与选择三个阶段,如表8-1所示。
Page 20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表8—1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第一阶段:信息输入阶段 (战略分析阶段)
竞争态势分析矩阵
……
…..
表8-2 SWOT矩阵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2)列出这些要素后,还必须根据上述对各项 要素的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可能组 合中,寻找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大方向。简单的 说,可能有四种组合,如图8-2所示:
Page 24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机会(Opportunity)
Page 2
第八章 战略管理——8.1 战略管理概述
2.魁因的定义 美国管理学教授魁因(J.B. Quinn)认为,战略
是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 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包括以下内容:
(1)有效的正式战略包括三个基本因素:①可 以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或目标)②指导或约束经营 活动的重要政策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目标 的主要活动程序或项目。
(2)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 主要指、国际收支情况、利息率等。 (3)居民收入因素
8电势分析法

2
将金属M插入含有其离子 的水溶液,即组成 即组成M 将金属 插入含有其离子Mn+的水溶液 即组成 n+/M电 插入含有其离子 电 指示电极),其电极电势为 指示电极 其电极电势为: 极(指示电极 其电极电势为 2.303RT n+ θ n+ ϕ (M / M ) = ϕ (M / M ) + lg{a ( M n + ) / cθ } nF 若将另一电极电势与a(Mn+)无关的电极 称为参比电极 无关的电极(称为参比电极) 若将另一电极电势与 无关的电极 称为参比电极 也插入此溶液中,则组成一原电池 称为工作电池 则组成一原电池(称为工作电池): 也插入此溶液中 则组成一原电池 称为工作电池 : MlMn+‖参比电极
10
8.2.1 pH玻璃膜电极 pH玻璃膜电极
pH玻璃膜电极是最早研制的离子选择电极,其电极 玻璃膜电极是最早研制的离子选择电极, 玻璃膜电极是最早研制的离子选择电极 电势与待测液pH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电势与待测液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不受溶液中 氧化、还原性物质干扰,平衡时间短,操作简便,是 氧化、还原性物质干扰,平衡时间短,操作简便 是 目前最重要的H 指示电极。 目前最重要的 +指示电极。 pH玻璃电极结构如图 玻璃电极结构如图8—2所示 178)。 所示(P 。 玻璃电极结构如图 所示
2.303RT ϕ (2 / Hg ) − lg{a(Cl − ) / cθ } F
θ
商品甘汞参比电极见书上P 其中KCl溶液既是 商品甘汞参比电极见书上 176图8-1.其中 其中 溶液既是 电极组成,又起盐桥作用 使用极为方便. 又起盐桥作用,使用极为方便 电极组成 又起盐桥作用 使用极为方便 8
电位分析法和电导分析法

膜:软质球状玻璃膜含Na2O、 CaO和SiO2,厚度小于0.1mm,对 H+选择性响应。
21.12.2020 23:29 谢 协 忠 制作
9
续前
(2) 工作原理
pH玻璃电极对氢离子选择性响应,
主要取决于膜玻璃:—Si(Ⅳ)—O—Si(Ⅳ)—
外表面与试液间形成相界电势φ外 内表面与内参比溶液间也形成相界电势φ内
φ膜=φ外-φ内
21.12.2020 23:29 谢 协 忠 制作
12
续前
外=k1
RT F
ln
a(H+,外) a(H+,外)
内=k2
RT F
ln
a(H+,内) a(H+,内)
溶液中 胶层中
a(H +,外 )=a(H +,内 ) 且 k1=k2
θ 0 .0 5 9 lg a A g +θ ' 0 .0 5 9 lg c A g +
2.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应用:测定阴离子 例:Ag︱AgCl︱Cl- AgCl +e- Ag+Cl-
θ 0 .0 5 9 l g a C l - θ ' 0 .0 5 9 l g c C l -
21.12.2020 23:29 谢 协 忠 制作
21.12.2020 23:29 谢 协 忠 制作
25
续前
讨论: a.离子选择性电极有利于低浓度溶液的测定
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决定于电位测定的 绝对误差
在电位测量范围内精度相同→浓度相对误 差也相同 b.离子选择性电极有利于低价离子的检测
c.线性范围一般为10-1~ 10-5 moL/L 或 10-1~ 10-6moL/L
理论力学8章分析解析

2018/10/20
理论力学第8章
22
补充例题。圆轮纯滚动的运动特点。 1. 圆轮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轮心A作水平直 线运动。 无滑动条件:轮心A的 水平位移OC等于轮缘 滚动过的弧长,即 OC=MC。设OC长度为x, MC的圆心角为φ,则
x r
2018/10/20 理论力学第8章 23
OA sin AB sin r sin sin l
2018/10/20 理论力学第8章 13
2018/10/20
理论力学第8章
14
用基点法建立A和B的 速度关系。
v B v A v BA vB v A sin vBA sin 0 v A cos vBA cos r cos vBA AB l cos cos sin( ) vB r sin r sin r cos cos cos r , cos
2018/10/20
理论力学第8章
34
轮A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vA v A r A, A 10rad / s R vC 2 R A 4m / s aA aA r A , A 10rad / s 2 R t n aC a A aCA aCA
v B v A v BA vB cos30 v A cos30 vB sin 30 v A sin 30 vBA v B v A r vBA 0,
2018/10/20
BA 0
理论力学第8章
19
对于轮B: C为瞬心。
vC v B vCB 0 vB vCB vCB vB r vCB B r
低应变法

8低应变法8.1适用范围8.1.1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瞬态冲击方式,通过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域曲线,籍一维波动理论分析来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这种方法称之为反射波法(或瞬态时域分析法)。
据建设部所发工程桩动测单位资质证书的数量统计,绝大多数的单位采用上述方法,所用动测仪器一般都具有傅立叶变换功能,即通过速度幅频曲线辅助分析判定桩身完整性,即所谓瞬态频域分析法;也有些动测仪器还具备实测锤击力并对其进行傅立叶变换的功能,进而得到导纳曲线,这称之为瞬态机械阻抗法。
当然,采用稳态激振方式直接测得导纳曲线,则称之为稳态机械阻抗法。
无论瞬态激振的时域分析还是瞬态或稳态激振的频域分析,只是习惯上从波动理论或振动理论两个不同角度去分析,数学上忽略截断和泄漏误差时,时域信号和频域信号可通过傅立叶变换建立对应关系。
所以,当桩的边界和初始条件相同时,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应殊途同归。
综上所述,考虑到目前国内外使用方法的普遍程度和可操作性,本规范将上述方法合并编写并统称为低应变(动测)法。
本方法对桩身缺陷程度只作定性判定,尽管利用实测曲线拟合法分析能给出定量的结果,但由于桩的尺寸效应、测试系统的幅频相频响应、高频波的弥散、滤波等造成的实测波形畸变,以及桩侧土阻尼、土阻力和桩身阻尼的耦合影响,曲线拟合法还不能达到精确定量的程度。
对于桩身不同类型的缺陷,低应变测试信号中主要反映出桩身阻抗减小的信息,缺陷性质往往较难区分。
例如,混凝土灌注桩出现的缩颈与局部松散、夹泥、空洞等,只凭测试信号就很难区分。
因此,对缺陷类型进行判定,应结合地质、施工情况综合分析,或采取钻芯、声波透射等其他方法。
8.1.2由于受桩周土约束、激振能量、桩身材料阻尼和桩身截面阻抗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应力波从桩顶传至桩底再从桩底反射回桩顶的传播为一能量和幅值逐渐衰减过程。
若桩过长(或长径比较大)或桩身截面阻抗多变或变幅较大,往往应力波尚未反射回桩顶甚至尚未传到桩底,其能量已完全衰减或提前反射,致使仪器测不到桩底反射信号,而无法对整根桩的完整性做出评定。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8.1《 我们是未成年人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8.1《我们是未成年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是未成年人”,选自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未成年人的定义、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保护以及未成年人如何自我保护和正确对待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但他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仍可能存在认知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定义、权利和保护,以及未成年人如何自我保护和正确对待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法律、关爱他人的品质,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未成年人权利和保护,以及未成年人如何自我保护和正确对待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如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知识。
2.案例分析法: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动画、图片等元素的PPT,生动展示教学内容。
2.教学案例:准备相关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3.教学素材:收集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新闻、故事等素材,用于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未成年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未成年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未成年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