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分类与测量
疼痛的评估与测量

相信患者的主诉 全面评估疼痛 动态评估疼痛
—出现新的疼痛 —进行新的操作 —疼痛治疗措施达到峰值后 —慢性疼痛根据疼痛情况规律 评估
疼痛评估的金标准
P—促发和缓解因素 Q—疼痛的性质 R—疼痛的部位和范围 S—疼痛的严重程度 T—疼痛的时间因素 (减轻或加重时间、发作时间、 持续时间)
疼痛常见的影响因素
疼痛管理
疼痛管理是指通过疼痛评估、记录、治疗和护理, 以控制疼痛的过程,包括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和保持临终尊严。疼痛管理的目标是控制疼痛,以 最小的副作用,缓解最大的疼痛程度。疼痛管理是 一个长期、持续、动态和可行的疼痛控制的全过程。
认知行为疗法
疼痛认知行为疗法的产生最初来源于精神卫生问题的 研究,这种治疗是经验性的调试、现实性的实验以 及医患之间解决问题的一种协作过程。它重视患者 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行为的本质及其他变化。认 知行为疗法对增强各种伤害感受性过程的耐受性有 效。
效果 评估行为、生理变化(抑郁、焦虑量表) 寻求家庭参与(世界疼痛日、元旦举办家庭疼痛病患联谊等活
动)
疼痛特征的评估
(一)疼痛的性质 (二)疼痛诱发因素 (三)疼痛的时间及频率 (四)疼痛的伴随症状 其次还有疼痛的心理状况(焦虑、抑郁、恐惧、愤怒)
等
常见疾病疼痛的特征
风湿性疾病常为慢性持续性的酸胀痛、冷痛、钝痛。 偏头痛常描述为搏动样疼痛、跳痛。 三叉神经痛常被描述为电击样、触电样疼痛。 内脏痛常为绞痛、刀绞痛、痉挛性痛、牵涉痛。 肌肉疼痛多见于压痛、沉重样痛。
意 识
注 意 力
痛阈
催眠与暗示
个体 差异
情感因素
疼痛评估量表
H:\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每日评估 4.doc 疼痛详细病史 疼痛发作和持续时间 疼痛加重或缓解因素(包括社会、心理、文化因素) 疼痛的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以往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用药时间、剂量、效果、副作用)
who疼痛分级标准

who疼痛分级标准疼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不适感,它可能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起的,比如外伤、疾病、手术等。
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分级标准来对疼痛进行评定和分类,以便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WHO疼痛分级标准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疼痛评估标准,它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类,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WHO疼痛分级标准将疼痛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极重度疼痛。
轻度疼痛指的是患者感到的疼痛不明显,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度疼痛指的是疼痛感较明显,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重度疼痛指的是疼痛感非常强烈,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极重度疼痛则是最严重的疼痛感,会让患者无法忍受。
对于不同级别的疼痛,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轻度疼痛,一般可以通过非处方药或者一些物理疗法来进行治疗,比如热敷、按摩等;对于中度疼痛,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较强效的镇痛药来进行治疗,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对于重度和极重度疼痛,则需要采取更加强效的药物治疗,甚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等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外,对于一些慢性疼痛患者,还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比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针灸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疼痛的程度外,疼痛的性质也是评定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有的疼痛是持续性的,有的是阵发性的;有的疼痛是刺痛的,有的是胀痛的;有的疼痛是局部性的,有的是全身性的。
对于不同性质的疼痛,医生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总之,WHO疼痛分级标准是一套科学、严谨的疼痛评估标准,它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类,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面对疼痛时,也可以根据这一标准对自己的疼痛进行评估,及时就医,获得合理的治疗。
希望通过这一标准的应用,能够帮助更多的患者摆脱疼痛的困扰,重拾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疼痛管理与评估制度

疼痛管理与评估制度1. 背景介绍疼痛是患者就诊时常见的症状之一,合理的疼痛管理与评估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愈特别紧要。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本医院订立了疼痛管理与评估制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疼痛缓解。
2. 疼痛评估2.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确定疼痛类型、强度和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以便订立合理的疼痛管理计划。
2.2 评估方法:医务人员应使用统一的疼痛评估工具,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疼痛数值评分等,依据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估。
评估时应综合患者自述、家属叙述和医务人员的察看,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估。
3. 疼痛管理3.1 疼痛分类:依据疼痛性质和原因,将疼痛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3.2 疼痛管理方法:依据疼痛类型和患者的个体差别,医务人员应采取以下常见的疼痛管理方法(但不限于):—非药物疼痛管理:如热敷、冷敷、推拿、物理疗法等。
—药物疼痛管理:依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程度,合理使用药物进行疼痛缓解,包含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等。
—联合治疗:在临床需要的情况下,可采取联合应用多种疼痛管理方法,以提高疼痛缓解效果。
3.3 疼痛管理团队:医务人员应组建疼痛管理团队,由疼痛专家、麻醉师、护士和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构成,定期开展疼痛管理培训与沟通,提高疼痛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 疼痛管理流程4.1 登记和评估:患者就诊后,相关医务人员应进行系统的登记和疼痛评估,明确疼痛类型和程度,记录患者的疼痛信息。
4.2 订立疼痛管理计划:依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订立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4.3 实施疼痛管理措施:依照疼痛管理计划,医务人员应及时、正确地实施疼痛管理措施,监测疼痛缓解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4.4 定期复评和记录: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疼痛复评,记录疼痛缓解效果和患者的反馈看法,为后续治疗供应参考。
4.5 疼痛管理结果评估:对疼痛管理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收集和分析患者满意度、疼痛程度等数据,优化疼痛管理措施。
疼痛的评定

• 由患者或其亲属、护士记录每天每时间段(4h或 2h,或1h,或0.5h)内与疼痛有关的活动。日记 表内注明某时间段内某种活动方式、使用药物的 名称及剂量。
• 2. 评分方法
• 用0~10的数字量极表示疼痛强度。睡眠过 程按无疼痛(0分)记分。最好以小时为单 位间歇评定,不宜过度频繁使用,以免患 者发生过度焦虑和丧失自控能力。
痛及肌筋膜痛等。
• 1.评定方法
• 采用45区体表面积图等疼痛示意图及颜色 笔等。
• 45区体表面积图将人体表面分为45个区域 (前22,后23),每一区域有该区号码。让 患者用不同颜色或符号将相应疼痛部位在 图中标出。
• 2.评分标准 • 涂盖一区(即便为局部)为1分(每一区不论大小
均为1分,即便只涂盖了一个区的一小部分也评1 分),未涂处为0分,总评分反映疼痛区域。 • 不同颜色或不同符号表示疼痛强度,如用无色、 黄色、红色和黑色分别表示无痛、轻度疼痛、中 度疼痛和重度疼痛。 • 最后计算各疼痛区域占整个体表面积的百分比。
• VAS通常采用10cm长的直线(可为横线或竖线), 按毫米划格,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极痛” (100)。被测者根据其感受程度,用笔在直线上画 出与其疼痛强度相符合的某点,从“无痛”端至记 号之间的距离即为痛觉评分分数。
• VAS是目前最常用的疼痛强度评定方法。
• (2)口述分级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s, VRSs)
• 缺点:操作复杂、耗时较长、指标较为局限。
• 3. 小儿疼痛的评定
• 对小儿的疼痛性质和强度的客观评定具有 • 相当的难度, 一般可采用行为评估法、生理
疼痛评估中的疼痛类型和程度分类方法

疼痛评估中的疼痛类型和程度分类方法在医疗领域中,疼痛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
准确评估疼痛的类型和程度,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疼痛评估中常用的疼痛类型和程度分类方法,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患者的疼痛状况。
一、疼痛类型分类方法1. 根据疼痛的起源分类:根据疼痛的起源,疼痛可以分为两类:神经性疼痛和非神经性疼痛。
神经性疼痛: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异常引起的疼痛,包括由炎症、神经病变、创伤等引起的疼痛。
典型的神经性疼痛包括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
非神经性疼痛:与神经系统无关的疼痛,通常由组织的损伤或疾病引起,如头痛、关节炎痛等。
2. 根据疼痛的特征分类:根据疼痛的特征,疼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锐痛、刺痛、隐痛、胀痛、酸痛和麻木感。
锐痛:痛苦感强烈,如被尖锐物刺伤、骨折等。
刺痛:像被针扎一样的疼痛感,如脂肪瘤、带状疱疹等。
隐痛:感觉钝,持续时间长,如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
胀痛:部位肿胀膨胀的疼痛感,如肌肉水肿等。
酸痛:酸涩感的疼痛,如乳酸堆积引起的肌肉酸痛。
麻木感:对疼痛刺激感觉减弱或消失,常见于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
二、疼痛程度分类方法1. 疼痛程度的自我评估:疼痛程度可以由患者自行评估,常用的评估工具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数值评分法(NRS)。
VAS是通过让患者在一条直线上用箭头或点来标记疼痛程度,从而将疼痛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NRS则是要求患者根据一个0到10的数字范围选择对疼痛程度最符合自己感受的数字,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
2. 疼痛程度的观察评估:对于无法进行主观评估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和生理反应来评估疼痛程度。
表情评估量表(FPS-R、Wong-Baker面部疼痛量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从而判断疼痛的程度。
行为评估(BPS)和生理评估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姿势、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疼痛分类

按疼痛的程度分1.轻度疼痛:程度很轻或仅有隐痛。
2.中度疼痛:较剧烈,如切割痛或烧灼感。
3.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如绞痛。
按疼痛的病程长短分1.急性疼痛:如发生在创伤、手术、急性炎症、脏器穿孔等的即刻疼痛。
2.慢性疼痛:如慢性腰腿痛、晚期癌症痛等。
按疼痛的深浅部位分1.浅表痛:位于体表皮肤或黏膜,性质多为锐痛,比较局限,定位明确。
2.深部痛:内脏、肌腱、关节、韧带、骨膜等部位的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不局限,病人常只能笼统地说明疼痛部位。
按疼痛在躯体的解剖部位分可分为头痛、颌面痛、颈项痛、肩周痛、上肢痛、胸痛、腹痛、腰背痛、盆腔痛、下肢痛、肛门痛、会阴痛等。
疼痛程度的评估方法(熟悉评估方法名称)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纸上画一长10cm的直线,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想象中剧烈疼痛”(10)。
被测者根据其感受程度,在直线上相应部位做记号:0为无痛,4以下为轻度疼痛,4~7为中度疼痛,大于7为重度疼痛,10为最痛或极度疼痛。
此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疼痛定量方法,也是比较敏感和可靠的方法。
主诉分级法按病人描述自我感受的疼痛状态,一般将疼痛分为四级,即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重度疼痛。
0级:无痛。
1级:轻度疼痛,虽有痛感但是仍然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及睡眠。
2级:中度疼痛,疼痛不能耐受,需要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
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严重干扰睡眠,被动体位,必须依靠止痛治疗。
数字分级法0度:无痛。
Ⅰ度(轻度):间歇痛,可不用药。
Ⅱ度(中度):持续痛,影响休息。
Ⅲ度(重度):持续剧痛,必须用药才能缓解。
Ⅳ度(严重疼痛):持续剧痛并伴有出汗、心率加快等植物神经症状。
程度积分法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曾介绍疼痛程度积分法:1分:轻痛,不影响睡眠及食欲。
2.5分:困扰痛,疼痛反复发作,有痛苦表情,痛时中断工作,并影响食欲、睡眠。
5分:疲惫痛,持续疼痛,表情痛苦。
7.5分:难忍痛,疼痛明显,勉强坚持,有显著的痛苦表情。
疼痛疼痛的评估方法与分类

疼痛疼痛的评估方法与分类
疼痛评估方法是一种定量或定性地评估疼痛的方法,以了解疼痛的性质、程度和影响。
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数字评分法(NRS):病人根据0-10的数字刻度,自行选择数字表示疼痛的程度,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严重的疼痛。
2.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病人根据一条标有“无疼痛”和“最严重的疼痛”两端的直线,选择自己当前疼痛程度在直线上的位置。
3. 面部表情评分法:用于无法使用数字评分法或视觉模拟评分法的患者,根据面部表情的变化等观察疼痛程度。
4. 行为表现评估法:观察患者的行为表现,如哼唱、揉搓患处等,来评估疼痛程度。
5. 疼痛问卷评估法:使用一系列问题和选项,让患者选择或描述自己的疼痛程度或性质,如疼痛的起源和部位、疼痛的特点等。
疼痛可以按其起源、性质、病程和疾病进展等进行分类:
1. 根据起源:疼痛可以分为神经性疼痛(由神经病变引起)、炎症性疼痛(由炎
症反应引起)、肌肉骨骼疼痛(由肌肉和骨骼结构损伤引起)等。
2. 根据性质:疼痛可以分为剧痛、钝痛、持续痛、间歇痛等。
3. 根据病程: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短时间内发生的疼痛)和慢性疼痛(持续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的疼痛)。
4. 根据疾病进展:疼痛可以分为原发性疼痛(由某种特定疾病引起)和继发性疼痛(由其他病因引起)。
疼痛的分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疼痛的病因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因此,准确的疼痛评估和分类对于疼痛管理至关重要。
疼痛评估流程

疼痛评估流程引言概述:疼痛是人体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疼痛的准确评估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疼痛评估的流程,包括疼痛的定义、评估工具、评估内容、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的应用。
一、疼痛的定义1.1 疼痛的概念:疼痛是一种不适或不愉快的感觉,通常与组织损伤或疾病有关。
1.2 疼痛的分类: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种类型。
1.3 疼痛的特征:疼痛可以表现为疼痛的程度、类型、部位、持续时间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特征。
二、疼痛评估工具2.1 数字评分法:患者根据自己感受到的疼痛程度,从0到10进行评分,0代表无痛,10代表最剧烈的疼痛。
2.2 面部表情评分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评估疼痛的程度。
2.3 问卷调查法:使用标准化的问卷,让患者回答与疼痛相关的问题,以评估疼痛的严重程度。
三、疼痛评估内容3.1 疼痛的程度:评估疼痛的强度,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
3.2 疼痛的类型:评估疼痛的性质,如刺痛、胀痛、隐痛等。
3.3 疼痛的部位:评估疼痛的具体位置,以确定可能的病因。
四、疼痛评估方法4.1 询问法: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询问疼痛的相关信息。
4.2 观察法: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以及活动能力等,评估疼痛的程度和影响。
4.3 体征检查法:医护人员通过检查患者的生理指标,如心率、呼吸频率等,评估疼痛的生理反应。
五、疼痛评估结果的应用5.1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
5.2 监测疗效:通过定期的疼痛评估,医护人员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3 提供支持和教育:疼痛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供患者所需的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应对疼痛。
结论:疼痛评估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能够帮助医疗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通过疼痛评估,可以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計分方式: 分方式:
沒有或極少 每週(一天以下 一天以下) 每週 一天以下 有時候 (1~2天) 天 時常 常常或總是 (3~4天) (5~7天) 天 天
0分 分
1分 分
2分 分
3分 分
分數會說話: 分數會說話: 8分以下:恭喜您,目前情緒狀態很穩定。 分以下: 分以下 恭喜您,目前情緒狀態很穩定。 9-14分:最近有些事情困擾您,多注意情緒變化。 分 最近有些事情困擾您,多注意情緒變化。 15-18分:壓力已到臨界點,給心情找個出口吧。 分 壓力已到臨界點,給心情找個出口吧。 19-28分:感到不順心,無法展現笑容,朋友也不知 分 感到不順心,無法展現笑容, 如何幫您,趕緊找專業機構協助。 如何幫您,趕緊找專業機構協助。 29分以上:您是不是感到相當不舒服,會不自主地沮 分以上: 分以上 您是不是感到相當不舒服, 難過,無法掙脫,您的心已經感冒了, 喪、難過,無法掙脫,您的心已經感冒了,需專業 的診斷與治療。 的診斷與治療。
時常 (3~4天) 天
常常或總是 (5~7天) 天
1.我常常覺得想哭 我常常覺得想哭 2.我覺得心情不好 我覺得心情不好 3.我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 我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 4.我睡不好 我睡不好 5.我覺得不想吃東西 我覺得不想吃東西 6.我覺得胸口悶悶的 心肝頭或胸坎綁綁的 我覺得胸口悶悶的(心肝頭或胸坎綁綁的 我覺得胸口悶悶的 心肝頭或胸坎綁綁的) 7.我覺得不輕鬆、不舒服 不爽快 我覺得不輕鬆、 不爽快) 我覺得不輕鬆 不舒服(不爽快 8.我覺得身體疲勞虛弱、無力 身體很虛、沒力氣、 我覺得身體疲勞虛弱、 身體很虛、 我覺得身體疲勞虛弱 無力(身體很虛 沒力氣、 元氣或體力) 元氣或體力 9.我覺得很煩 我覺得很煩
發揮功能。
2.
疼痛控制與管理
一、藥物控制 、 二、放鬆技巧 三、生理回饋 四、針灸 五、分散注意力
疼痛控制與管理
藥物控制: 藥物控制
阻斷神經傳遞,使個體不會產生痛覺。
1. 2.
阿斯匹靈 Aspirin: 無成癮性、可用於全身 普拿疼 Panadol: 藥效快、長期過量使用會對腎
臟和肝臟造成損害。
型人格: A 型人格:
積極進取、精力旺盛、持續不停的努 積極進取、精力旺盛、 想要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多成效, 力、想要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多成效, 經常與他人競爭的狀態,必要的話, 經常與他人競爭的狀態,必要的話,將 與阻礙其達成目標的人或事物相抗爭。 與阻礙其達成目標的人或事物相抗爭。
冠狀動脈
功能: 三條提供給心臟肌肉活動時所需 血液的動脈。 症狀:
主觀壓力源
引起個體困擾和不舒服的想法,抽象不可見。 非理性觀念:
思考中含有「應該」、 「必須」、或「一定」 例:
1. 2.
堂堂教授的兒子,功課「一定」要名列前茅。 堂堂教授的兒子,功課「一定」要名列前茅。 有完美的能力與豐碩、 一個人「必須」有完美的能力與豐碩、良好的成就 時才有價值。 時才有價值。
身心症 psychosomatic
心理因素,特別是情緒壓力所引起使之惡化 的症狀或疾病。(胃、呼吸、皮膚、骨骼、心血管、免疫) 最常見的身心症: 消化系統疾病: 潰瘍、腸炎、腸激躁症 1. 週期性頭痛:緊張性頭痛、偏頭痛 2. 心臟血管疾病:高血壓、心臟病
壓力的心理反應
1.
行為反應
一般性行為: 吃、抽煙喝酒、笑、哭、性活
敵意
憂鬱、焦慮增加 社會支持降低 不利健康行為增加
冠狀動脈心臟病
引起生氣情緒反應正確模式
舊公式 A 新公式 A C B C
B:代表認知、信念、 B:代表認知、信念、以及態度 代表認知 A:外在事件 外在事件: A:外在事件: 刺激 C:生氣情緒或行為後果 C:生氣情緒或行為後果
您的心情鬱卒嗎? 您的心情鬱卒嗎?
壓力的反應
生理反應模式:
壓力下所產生的生理反應有共通的模式,稱為「一般 一般 適應症候群」,其主要描述人遇到壓力後出現生理反 適應症候群 應的歷程。 1. 警覺反應: 警覺反應 交感神經系統運作 (心跳加速、降低消化
活動、增加呼吸率)
2.
3.
抗拒期: 抗拒期 增加各類腺體分泌,降低感染的抵抗力, 產生「適應疾病」對原先壓力源抗拒力增加,但 對其他壓力源抗拒力降低。 耗竭期: 耗竭期:適應能量耗盡,各種生理現象再次出現, 可能失去生命。
慢性疼痛管理
一、出始評估 、 二、個別治療 三、疼痛管理多重控制方法 四、家庭問題 五、預防復發 六、對於疼痛管理方案的評估
慢性疼痛管理
慢性疼痛管理方案並不只給予希望,而 是透過患者自己能夠實際控制疼痛、帶 來信心,以減少對疼痛的依賴和沮喪。
壓力與健康
壓力的定義 壓力的定義
1.
壓力是刺激: 壓力是反應: 壓力是歷程:
壓力的種類
壓力的影響時間 1. 短期壓力 短期壓力:時間短暫的壓力 ex: 罰單 2. 持續壓力 持續壓力:長期的壓力;源自於眾多單一生 活事件的組合。
身體健康壓力源 工作壓力源 兒女壓力源 財政壓力源 朋友壓力源 伴侶壓力源 婚姻構成之家族壓力源 家庭與鄰居壓力源
壓力源
1. 2.
客觀壓力源:可觀察的外在因素。 主觀壓力源:難以觀察或無法捉摸的個 人因素。
動、說出來、沉思
2. 3.
情緒反應 心理異常反應
情感症: 憂鬱症、躁狂症、 情感症: 憂鬱症、躁狂症、躁鬱症 焦慮症: 懼曠症、社交恐懼症、 焦慮症: 恐慌症、懼曠症、社交恐懼症、強
迫症、廣泛性焦慮症、 迫症、廣泛性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
壓力管理
1. 2.
放鬆訓練: 調整環境
肌肉放鬆、 深呼吸 、想像法
壓力對個體的負荷程度
1. 2.
過度壓力:超過個體所能容忍且會造成嚴重後果 過度壓力 輕度壓力:個體可容忍,可以處理。 輕度壓力
壓力的種類
個人對壓力的反應水準 輕壓力:使人變警覺、機智 1. 輕壓力 中壓力:會對生活產生擾亂 2. 中壓力 3. 重壓力: 令人抑制行為、冷漠和僵化 重壓力 壓力事件的性質 正面事件壓力: 1. 正面事件壓力:壓力源是美好的 ex:結婚 負面事件壓力: 2. 負面事件壓力:壓力源是不好的 ex:離婚
沒有或極少 有時候 時常 常常或總是 每週(一天以下 一天以下) 每週 一天以下 (1~2天) (3~4天) (5~7天) 天 天 天
10.我覺得記憶力不好 我覺得記憶力不好 11.我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 我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 12.我覺得想事情或做事時比平常要緩慢 我覺得想事情或做事時比平常要緩慢 13.我覺得比以前沒信心 我覺得比以前沒信心 14.我覺得比較會往壞處想 我覺得比較會往壞處想 15.我覺得想不開、甚至想死 我覺得想不開、 我覺得想不開 16.我覺得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 我覺得對什麼事都失去興趣 17.我覺得身體不舒服 如頭痛、頭暈、心悸、肚子 我覺得身體不舒服(如頭痛 我覺得身體不舒服 如頭痛、頭暈、心悸、 不舒服等) 不舒服等 18.我覺得自己沒有用 我覺得自己沒有用
3.
鴉片類物質Opiate: 易產生耐藥性、具成癮性。 鴉片類物質
疼痛控制與管理
放鬆技巧: 放鬆技巧
降低緊張與焦慮的程度,讓個人達到隨時隨地可 以自主的放鬆,而不需要長期依賴藥物。 1. 漸進式放鬆 progressive relaxation method 2. 冥想式放鬆 meditative relaxation 3. 引導式放鬆 guided imagery 4. 正唸式放鬆 mindfulness meditation 5. 其他: 太極、瑜珈、氣功等
疼痛控制與管理
生理回饋biofeedback:
藉由儀器測量,將生理反應的變化回饋給當事 人,經過練習後嘗試達到控制原本無法控制生 理反應的目的。 1. 肌電圖生理回饋 2. 膚溫生理回饋 3. 呼吸頻率生理回饋
疼痛控制與管理
針灸acupuncture: 利用細針刺激穴位 分散注意力distraction:
斷然處置: 斷然處置 立即面對處理 退縮: 退縮 暫時 & 永久 妥協: 妥協
重眾 (conformity) 、折衝 (negotiation)、替換(substitution) 、
3.
改變生活型態
培養較高壓力容忍度 改變生活步調 學習控制苦惱思維 尋求解決問題之技能 尋求社會支持
A型性格與冠狀動脈心臟病
疼痛的依賴 疼痛的酬賞
常見的疼痛
頭痛 下背痛 肌腱痛 關節痛 癌症疼痛 幻肢痛
疼痛測量
1. 2.
口頭報告:患者的報怨 問卷:將疼痛做分類與量化,其中包括疼痛前肇
因素,發作時更惡化的因素,發作時減輕或解除 相關症狀。 疼痛性質: 疼痛性質:針刺、燒灼、刀刺、拉緊、壓 擠等 疼痛強度: 0 (完全不痛)~10(痛到無法 疼痛強度: 忍受)
您最近一星期以來,是否有下列情況, 您最近一星期以來,是否有下列情況,請 根據您身體與情緒的表現勾選最符合的一 項!
沒有或極少 有時候 每週(一天以下 (1~2天) 每週 一天以下) 天 一天以下 時常 (3~4天) 天 常常或總是 (5~7天) 天
沒有或極少 有時候 每週(一天以下 (1~2天) 每週 一天以下) 天 一天以下
1. 2. 3.
心絞痛: 心絞痛: 血管變窄 -> 血液供量不足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 血管完全堵住 突發性猝死: 突發性猝死: 心肌壞死 -> 功能嚴重受損
冠狀動脈心臟病
不可改變之危險因子 年齡、性別、家族史 可改變之危險因子 高血壓 高血糖 高膽固醇 抽煙 不運動 肥胖
型性格越強,罹患CAD機率越高。 CAD機率越高 A 型性格越強,罹患CAD機率越高。
關鍵因素 敵意 好鬥 易生氣
壓力的反應
壓力所引起之生理作用與疾病
1. 2. 3. 4. 5.
胃酸增加 增加兒茶酚安 -> 血液凝固 -> 心臟病 增加心臟瓣膜反應->心臟病 皮質類酯醇增加 -> 關節炎 增加兒茶酚安、皮質類酯醇 -> 影響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