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光山药的一种加工方法
山药成品的加工方法

山药成品的加工方法
山药属薯蓣科,为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地下肉质块,又称怀山药。
山药在本地区种植和食用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山药质脆嫩、味极佳,常作珍贵蔬菜;营养丰富,可加工成各种保健食品,同时块茎富含多甙等多种化学成分,入药可治疗人体多种疾病。
本地区成品加工有以下二种方法:
1.炉烘法
加工前先垒好火炉,然后加工。
刮皮:霜降前后采挖肉质块茎,将鲜山药洗净,折断上、下端的山药嘴子,放到水缸里泡一天,取出用竹片刮去外皮,称“白山药”。
炉烘:在墙四圈上池,横放的铁棍上先放上玉米秆(或小竹),下边用焦炭点着火炉,然后把白山药顺着玉米秆(或小竹)排上一层,上面再盖上二层苇席来烘。
烘半小时后,凡表层没有水分干松了的便取出,把没有烘好的移放到一边,再放上白山药,继续烘烤。
日晒:把烘好的山药放到玉米秆(或小竹)上晒。
一般大的山药约晒4~5天,小的约晒3~4天。
昼晒晚间运回屋里堆起。
每天需检查,凡折断白色,中间没有青白色,表示已晒好。
板搓:头次板搓把晒好的山药,先分别大小,放到水缸里浸泡,大的约浸泡12小时,小的约浸泡10小时。
等浸泡软了后,再取出放到玉米秆(或小竹)上晒半天,等晒到表皮发亮了,再撒上淀粉,放到木板上用搓板来搓,搓到光圆为止。
把头次板搓的山药晒上半天,晒到不软,切成15厘米长的山药条,再撒上淀粉来搓,称二次板搓,等搓到特别光圆,再晒上1~2天,充分晒干,便成了供药用的“山药”。
山药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中药炮制

山药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中药炮制山药炮制方法与饮片性状【药材来源】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mb.的干燥根茎。
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蒸法(《雷公》)。
唐代有熟者和蜜法(《食疗》)。
宋代增加了姜炙(《普本》)、炒黄(《妇人》)、酒浸、酒蒸(《朱氏》)、酒煎(《履巉岩》)等法。
金、元时代有白矾水浸焙(《儒门》)、酒浸、火炮法(《瑞竹》)。
明、清时代又增加了姜汁浸炒(《普济方》)、乳汁浸(《滇南》)、葱盐炒黄姜汁拌蒸(《保元》)、酒炒(《景岳》)、乳汁拌微焙(《正宗》)、醋煮(《醒斋》)、乳汁蒸(《幼幼》)、炒焦(《医案》)、土炒、盐水炒(《害利》)等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山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土炒山药:先将土粉置锅内,加热至灵活状态,再投入山药片拌炒,至表面均匀挂土粉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
山药片每100kg用灶心土30kg。
3、麸炒山药:将锅烧热,撒人麦麸,待其冒烟时,投入山药片,不断翻动,至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晾凉。
山药片每100kg用麦麸10kg。
【饮片性状】山药为类圆形厚片,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周边显浅黄白色,质地坚脆,粉性;无臭,味淡、微酸。
土炒山药,表面土红色,粘有土粉,略具焦香气。
麸炒山药,表面黄色或黄棕色,偶有焦斑,略具焦香气。
【炮制目的】山药味甘性平。
归脾经、肺经、肾经。
具有生津益肺,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的功能。
用于脾虚泄泻,久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
山药生用以补肾生精,益脾肺之阴为主。
用于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阴虚消渴等。
土炒山药以补脾止泻为主,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
中药材山药加工工艺

中药材山药加工工艺
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补养生、健脾补肺、益气养阴等功效。
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山药加工工艺。
1.原料选择: 选择新鲜、无病虫害的山药作为加工原料。
2.清洗去皮: 将山药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刷子刷洗去表面的杂质和泥土,再将山药削去外皮。
3.切片或切段: 将去皮后的山药切成片或段,通常以长约4-5
厘米、宽约0.5厘米的片状为宜。
4.蒸煮: 将切好的山药片或段放入蒸锅中,用旺火蒸煮15-20
分钟,直到山药变软。
5.晾晒: 将蒸煮好的山药取出,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待山药完全干燥后进行下一步处理。
6.炒制或烘干: 将晾晒干燥的山药进行炒制或烘干处理,以去除余水分,增加保存期限。
7.包装保存: 将处理好的山药用干净的包装袋密封保存,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需要注意的是,加工山药时要避免使用铁器或铜器接触山药,以免引起酸败等问题。
另外,山药加工后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制成山药粉、山药丝、山药汤等形式进行使用。
山药

山药的功效:
山药味甘、无毒、生者性凉,熟则化凉为温,入肺、脾、肾经。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 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本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 《别录》:"主头面游风,风头(一作’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 充五脏,除烦热,强钥。" 《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 加而用之。" 《食疗本草》:"治头疼,助阴力。" 《伤寒蕴要》:"补不足,清虚热。" 《本草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日华子本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现代实验表明河南产的怀山药尿囊素、
多糖含量高于其他产地,算是古代本草、 医家推崇怀山药的佐证吧!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 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道地药材)
而事实上橘和枳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两者虽同属于芸香科, 但前者为柑橘属,后者则是枳属,两者不存在互相转化的 可能。 柑橘相较于枳更怕冷,在淮北橘树无法在露天环境下长期 生存,在当时也就根本不存在橘生淮北的可能性。 晏子和楚王受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无法准确掌握植物的 种属,实际上是犯了重大错误。
到20世纪30年代《药物出产辨》更是明确山药 “产河南怀庆府、沁阳、武陟(zhì)、温孟4县。”
山药片的加工工艺及应用

胺和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山药性平味甘 , 食之补而不腻 ,且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的功 效 。可 治 诸 虚 百 损 、疗 五 劳 七 伤 ,可 降 血 压 ,延 缓 衰老 ,具 有 一定 的抗 肿 瘤作 用 和治 疗皮 肤病 的功 能 【 2 - 3 ] 。
记 载 ,山 药色 白人 肺 ,味甘归 脾 ,液 浓 益 肾 。山
药 能 滋 润 血 脉 , 固摄 气 化 ,宁 嗽 定 喘 ,强 志 育
后 的鲜 山药 不含 黑 眼为准 。
神,药用价值颇高【 】 】 。山药作为药用时 ,需要对 2 . 4 熏干
鲜 山药进 行加 工 ,制成 山药 片 。
山 东食 品发 酵
2 0 1 4 . 2 ( 总 第 1 7 3 期)
山药 片的加工工艺 及应用
李 燕 刘少军 岳林 旭 臧传 江
( 山东 省轻 工农 副原料 研究 所
摘
舒 锐
焦
健
山东 高密
2 6 1 5 0 0 )
要 :山药是一 种上等的保健食 品及 中药材料 ,药用价值颇 高。其作 为药 用时,需要 对鲜 山药进行加 工 ,制成 山药
2 - 3去皮
作药用 ,块茎可作食用 。山药药用历史悠久 ,最
早记 载 于 《山海 经 》和 《神农 本 草 》 , 山药工
性甘 、平 、温 ,被 列 为药 之上 品 。 《 本 草学 》 中
去 皮可 采用 机 械去 皮 和手 工去 皮 ,手 工 去皮
时可 用 不锈 钢 刀或 竹制 刀 片刮 皮及 须 根 , 以去皮
2 . 7炮 制
中药材山药加工工艺

中药材山药加工工艺中药材山药加工工艺导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材的养生功效,其中山药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备受青睐。
但是,对于山药的加工工艺,很多人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探讨山药的加工工艺,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山药的加工过程及其养生特点。
一、山药简介山药,学名薯蓣,别名淫羊藿、土茯苓等,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及药用价值的根茎类植物,被誉为“天然的滋补品”。
山药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滋阴润燥、健脾益肺、补肾壮阳、活血化瘀等保健功效。
二、山药的加工工艺1. 选材山药的加工始于材料的选择,只有选用优质、新鲜的山药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优质山药应为直径均匀、表皮无损伤的圆柱形块状,质地韧性好,无腐烂和虫蛀等病害。
2. 上清洗将选好的山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用干净的刷子将表面土壤与杂质清除干净。
这一步骤既可以去除沙土,又可以净化山药,确保下一步骤的顺利进行。
3. 剥皮山药的外皮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淀粉,不易消化。
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山药的外皮剥去。
剥皮的方法可以采用手工剥皮或切削剥皮等方式,保证剥皮完整而不浪费材料。
4. 切片山药剥皮完毕后,需要将山药切成薄片或丝状,以便于下一步的烘干或蒸煮。
切片的大小和厚度应根据具体需求而定,一般情况下,厚度约为2-3毫米。
5. 烘干或蒸煮山药通过烘干或蒸煮可以减少其水分含量,延长其保鲜期,并且可以使山药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烘干时,可使用专用的山药烘干机,将山药放置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烘干。
蒸煮时,将山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将山药蒸至熟烂即可。
6. 保藏经过烘干或蒸煮后的山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保藏方式。
常见的保藏方式有:密封保存、晾晒保存和煮粥保存等。
在保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蟑螂、霉菌等的侵害。
三、山药加工工艺的挑战与解决山药加工工艺虽然简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山药的剥皮过程比较繁琐,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
山药的炮制方法

山药的炮制方法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健脾益气、养胃润肺等功效。
在中医临床中,山药常被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肾虚遗精等病症。
而山药的炮制方法对于其药效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山药的炮制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一、山药的炮制方法1、制山药粉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晒干或烘干,研成粉末即可。
制成的山药粉可以用于制作山药粥、山药面等食品,也可以直接服用。
2、生山药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块状或片状,可以直接煮汤或炖肉食用,也可以干燥后制成山药干。
3、炒山药将山药切成薄片,放入锅中炒至微黄色,炒制过程中不要加油,炒制后的山药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也可以加入食品中食用。
4、炙山药将山药切成薄片,放入烤箱或炉火中烘烤至微黄色,炙制后的山药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也可以直接食用。
5、蒸山药将山药切成块状或片状,放入蒸锅中蒸熟,蒸制后的山药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也可以加入食品中食用。
6、煮山药将山药切成块状或片状,放入锅中加水煮熟,煮制过程中可以加入其他药材一起煮,煮制后的山药可以作为药材使用,也可以加入食品中食用。
二、山药炮制的注意事项1、选择新鲜的山药,去皮后再进行炮制。
2、炮制过程中,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控制,不同的炮制方法需要不同的时间和火候,过火或不足都会影响药效。
3、炮制过程中要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和霉变。
4、炮制后的山药要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日晒雨淋和虫害。
5、炮制后的山药要按照药材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不要过量或长期使用。
6、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于山药的药效影响不同,应根据病情和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炮制方法。
三、总结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炮制方法对于其药效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使用山药时,应根据病情和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炮制方法,并注意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正确的炮制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山药的药效,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4种山药产品的加工方法

4种山药产品的加工方法山药原产于我国及印度、缅甸一带,在朝鲜、日本等国亦有分布。
山药营养丰富,食药两用,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下面介绍几种山药产品的加工技术。
1.山药粉①选料、清洗、去皮。
选择光滑、无病斑、条形直顺的新鲜山药,将山药去除泥污,在流动的清水中清洗干净,用不锈钢削皮刀或竹片刮去外表皮,并挖除黑色斑眼。
②将去皮后的山药,用不锈钢刀切成0.2~0.3厘米厚的薄片。
③切片后立即浸入0.5%亚硫酸氢钠溶液中进行固化处理,切片要全部浸没在溶液中,以防变色,浸泡2~3小时后捞出。
将捞出的山药片用清水漂去黏液和胶体,然后放入沸水锅中烫漂2~3分钟,注意不要煮烂,捞出后再用清水漂去黏液。
④将烫漂后的山药片置60~65℃烘房或烘箱内烘10小时。
在烘干过程中应注意倒盘1~2次,使山药片烘烤均匀一致。
⑤将烘干后的山药片用电磨加工成粉。
⑥将山药粉按250~1000克不等的重量包装好,即为成品。
2.山药果脯①选条形、直顺、大小均匀、无腐烂、无霉变斑点的新鲜山药块茎为原料。
②将山药用清水洗去污泥(用流动水洗,避免重复污染)。
③用不锈钢刀片刮去外表皮,挖净斑眼,顺着纤维长势切成 5厘米×2厘米×(3~5)厘米的条状,尽量均匀一致。
④将切好的山药条迅速放入 0.3%的亚硫酸钠和1%的氯化钙溶液中处理30~60分钟进行护色、硬化,一定要浸没原料,防止发生红褐色的氧化现象,同时也有保脆作用,还可以增强其耐煮性。
⑤山药条捞起后用清水漂去山药条上的药液和胶体,放到沸水中烫漂10分钟左右捞起,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以便除去黏液。
⑥先配制浓度为20%的糖液,并加入 0.3%的柠檬酸,再加入定量的卡拉胶煮沸,山药条文火煮沸10分钟左右后再倒入糖液中浸渍10~20小时,再如前法分别在35%和46%的糖液中连续 2 次煮制、浸渍。
⑦将浸渍好的山药条捞起,沥净糖液后用90℃左右的热水迅速漂去山药脯表面残留的糖。
⑧用60~65℃的温度烘烤约8~10小时至山药表面不粘手,含水量约为20%左右时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地减少了太分子沉淀物的形成与对 胃粘膜 的刺激, 也就 促进 了食欲 。临床上, 发酵过 的 E l i 五倍子治疗溃疡性 结肠炎均无食欲 不振反应,
z
且服药 3 周后, 普遍见到体重增加现象。
维普资讯
19 —0 —2 9 7 6 6收祷
平整的头尾可用锉刀锉平。装满后, 动箱子, 摇 无撞击 、 滚动响声 , 即可封 口、 钉盖。然后 标明
支 头数 、 量 , 重 打上 店号 、 日期 。 即得 。 注意 在 整 个加 工 过 程 中, 和 所 用 器 具 要 手 洁 净. 别是 搓 条开 始后 更应 注 意. 特 否则 会影 响
光 山的外 观 。
净竹筛上摆成 圆台形 ( 像竖枪 支那样) 上面盖 , 上 白纸 或 白 布, 阳光 下 晒 . 上 收 回, 相 互 于 晚 至 碰击 时响声清脆, 取个大 的折断用指 甲刮 心材 部 分 为 飞溅 的 粉末 即可 。
用 白纸 或 白 布 盖 的 目 的 是 使 山 药 受 热 均 匀 , 免造 成变 形 和 影响 洁 白度 。 以
7一?
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光 山药 的一种加工方法
墨
( 广西陆 川 县人 民 医院 陆 川 5 70 ) 370
定 孚 ’, , l 27 。 2
小、 较嫩的、 及时加工 的山药用磺量可步些,过 。
商 品山药分毛 山药和光山药两种, 习称 毛 山、 光山。毛山加工较简单粗 放, 其饮片煎汤时 易烂 甚 至粘 锅 , 汤较 浊 。 而质量 上乘 的光 山 。 在 加工时每一步都十分讲 究。下面介绍一种光山 的加工 方法 。
・
2 ・ 7
维普资讯
直 , 地坚 实 。 质
6 包装
注意 : 在这 以前的操作中, 均不得将山药曝 晒或火烤, 否则光山就不够洁 白、 坚实。因为较 高温度可使淀粉粒膨化, 热敏成分变 色。而 吊 水 和 搓 压 可 使 组 织 细 胞挤 压 得更 紧 密 , 水分 渗
败 后产 生过 氧 化 物 、 和 醛 酸 等 。 可 致 动物 体 醛
重减轻、 心脏扩 大、 肝脂 肪病 变等 [。油抄 在 2 】
烫 制药 材 时 , 温度 一般 在 202以上 , 的 高达 01 有 20 。 油脂 受 到 高温 或 反复 高温 , 产生脂 肪 81 2 可
・
2 彭恕生等 . 戗食营养指南 ・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牡, 9 0 19
1 刮表 皮
磺” 时间短些 反之亦然。 熏磺 时要 注意安 全和 防火。人要 在风 头 上。 最好戴上用 5 %小苏打溶液湿润的 口罩, 周 围应无易燃物。硫磺一旦 点燃便熔融, 愈燃 愈 烈向外溢燃, 务必注意。 检查山药是否过磺, 可取太条 的山药 当中 折断, 看断 面 中心无黄 色 “ 圈” 均 为 白色即 为 水 、 过磺 。这是 s 2 用的缘故。过磺 的 山药 除 o 作 断面呈均匀 白色外, 其肉用指 甲挖之 尚无粘液, 且个体较软可弯曲 : 未过磺的山药其浅黄色水 圈用指甲挖之有粘液, 个体较硬难弯 曲, 以后难 干燥并出现空心或黑心等现象 。 不成合格的 做
( 东省 威海 市 中医院 山
威海 2 4 0 ) 62 0
( 中国中药杂志) 9 6 19 年第 8 “ 期 两种固体 炮制辅料的选材与制备” 一文中提到“ 炼沙”作 , 者取净选的沙子于锅 中, 候热加入适量(0 0 5 -6 gk ) / g 的食用植物油, 202 在 0 1 以下搅 拌均 匀即 成 。《 中药材)9 6 1 9 年第 3 “ 期 不宜甩桐 油制备 油沙” 一文, 作者认为, 应加入约沙重 2 %的食 0 用植物油制备油沙。笔者认为用油沙烫制药材 不妥, 特提 出与同道商榷。
油 沙 含有 大 量 的 食 用 植 物 油 , 存 放 过 程 在 中, 油脂 可 因 空气 、 日光 、 度和 水 的作 用 , 生 温 发
酸聚合物。聚合物对人体有一定毒性作用, 可 使动物生长滞缓, 脏肿 大, 功能损害等 。 肝 肝 也可形成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类物质, 其代 表性 的 致癌 物 34苯并 芘 可增 加 6 ,. 0倍 。 “ 用油沙烫制药材, 不但不能增加药 材的疗 效, 反而污染 了药材. 加了不应 有 的毒性 物 增 质, 也造成了食用植物油的浪费。所以, 炮制辅 料不宜用油沙, 而应按 < 中国药典)9 5年一部 19 炮 制通 则 烫法 常 用的辅 料 为 洁净 的沙子 , 粉 蛤
柔软 。 4 晾、 搓
将吊好水的山药用清水洗净, 置净竹筛 内 放晾, 至半干时( 甩手指捏不出水) 装入净缸内, 盖好 , 使其 水分表 里润匀, 利于搓 条。然后 取 出, 切段。切段时要视 山药的个体情况而下刀, 以切成 长 1 ~2e 的 圆柱形 或类 圆柱形 为 5 0m 宜, 然后 用搓 板稍 搓 几 下 , 晾, 干 后 刨 去 表 放 稍 面部分。 使成洁 白的 圆柱形。再搓 , 晾, 此 放 如 反复操 作几次 。 山药慢慢失 去水分。 至 形状 圆
或 滑石 粉” 。 参 考文献
1 剂 志诚 等 . 营养与食 品卫 生学 . 北京 : 民卫生 出艋牡. ^
1 1;51 1 , 5 98 2 . 87 2 3
水解和 不饱和脂肪酸的 自身氧化, 引起 油脂酸 败 , 生强 烈 的 和 不愉 快 的 气 味和 味道 … 。酸 产
出更 多 , 因而 质地 坚 实 。 s 干燥 待 山药搓 、 晾至约 八成 千 时 , 时 已基本 定 这 型, 可进 行 干 燥 。方 法 是 将 山药 按 大小 长 短 在
装箱前将干燥 的光 山置适宜 的净容器内熏 磺一次。将聚 乙烯薄膜袋放木箱 内摊开 , 把光
山按 大 小长短 分开 装 入 。装填 要 整齐 , 紧密 。 不
这 样 加工 的 光 山质 地 坚 实 . 重 , 白, 沉 色 保
存 2 年品质无变化。可加工成很薄的饮片, ~3 这种饮片 煎汤 易出味而不易煮烂. 汤较清便于
服用 。 而且 用木 茹 实难 伪造 。
19 - 1 —1 9 6 2 9收稿
对炮制辅料 “ 油沙” 的商榷
孙桂 明 孙 世 成
9 0
19 -0 - 2 9 7 -4 9收 稿
2 8
中国中药杂志
19 年 第 2 98 3卷第 1 期
光山。 3 吊水
选好 长得太小均 匀、 圆直、 表皮薄 的生 山 药, 用水洗净, 晾去水滴 , 切去较细的头部, 即可 刮皮。刮 皮 时用 小刀将 山药从头 到尾一 刮而 过, 免得 留下 刀痕 。 2 熏磺 将 刮 净表 皮 的 生 山 药 用 清水 洗 净 , 用 刀 并 尖轻轻挑去表 面残存 的黑 点, 然后 装缸 、 熏磺, 至 山药“ 过磺“ 变软即得。 装缸时将较小的山药放 在下 面, 较大 的放 在上面, 因磺烟在上面的浓度较 高。同时要交 叉叠放, 并在中间留一个可容下磺碗 的空间。 以 利熏磺。 装好缸后 , 可熏磺。要 求所用 的硫磺体 即 轻质松, 黄色, 杂色步或无。 易燃, 火焰蓝色烟雾 浓烈, 几乎可完全燃烧。常用大瓷碗盛硫磺, 装 量半碗, 最多也不能超过碗 内高度 2 3用火点 /, 燃后放入缸 内, 待燃烧较 旺时用麻袋盖住缸 I, Z I 再压上缸盖。若硫 磺燃烧 得好 。 3 h熏 1 可 ~4 次。 若燃烧得 不好则 1 h 1 。要经常检 ~2 熏 次 查 。 缸 口没 有烟 逸 出, 要 揭开 看 看 , 里 面 如 就 若 少烟或无烟, 则将磺碗取 出。 点燃再熏 ; 若烟浓, 则盖 紧继续熏。一般熏 1 ~2天 即“ 过磺 ” 每 , 10 g 山药约用硫磺 0 5 1O g 新挖 、 0k 生 .- .k , 个较
中国中药杂志 19 9 &年第 2 3卷第 l 期
将过磺的山药取 出, 整齐地叠放在竹筐 或 包装木箱 内, 用麻袋盖好, 以防 “ 磺气” 散发 过 快 。上 面盖 上稍 小 的 木板 块 , 用重 物 ( 石 块 ) 如 压住, 使水分渗出。约 4 ~7 h 山药即变得 8 2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