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论文

合集下载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研究进展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研究进展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研究进展瞿元元【摘要】前列腺癌是西方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目前确诊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本文就穿刺针数、前列腺体积、穿刺部位、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prostatic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PIN)、前列腺不典型小腺泡增生(atypical small acinar proliferation ofprostate,ASAP)及前列腺癌基因3(prostate cancer gene3,PCA3)等影响前列腺穿刺结果的因素作一综述.%Prostate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among males in Western countries. Recently, more and mor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prostate cancer in China. Transrectal ultrasound (TRUS) guided prostate biopsy wa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n prostate cancer. However, many factors could affect the results of prostate biopsy. So,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se factors, such as number of biopsy core, prostate volume, biopsy core location, high-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GPIN). atypical small acinar proliferation of prostate (ASAP), and prostate cancer gene 3 CPCA3).【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2(022)007【总页数】5页(P547-551)【关键词】前列腺癌;活组织检查;经直肠超声;诊断【作者】瞿元元【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5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

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

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发表时间:2010-04-30T00:36:11.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8期供稿作者:姜亦兵周大可李燕[导读] 探讨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前列腺癌进行病理分析姜亦兵周大可李燕(包头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8-0065-02【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及鉴别。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前列腺癌进行病理分析。

结果 38例患者均为前列腺腺癌。

其中高分化癌3例,中分化腺癌11例,低分化腺癌21例,未分化癌3例。

38例均侵及周围纤维或平滑肌组织,其中18例侵及神经,4例侵及腰椎。

结论通过仔细观察光镜下前列腺癌的典型特点,并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可有效的对前列腺癌进行诊断及鉴别。

近10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检测手段的改善,城市人口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1-2]。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8例前列腺癌进行病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资料38例,均来源于我院泌尿系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

患者年龄48-81岁,平均(63.6±8.5)岁。

年龄段在40-49岁的2人,50-59岁的5人,60-69岁的12人,70-80岁的14人,80岁以上的5人。

1.2 方法所有标本均为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取得,并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分型。

2 结果2.1 病理诊断分类 38例患者经肛门指检,均发现前列腺质地较硬,部分患者有压痛。

经病理检查,均为前列腺腺癌。

其中高分化癌3例,占7.9%;中分化腺癌11例,占28.9%;低分化腺癌21例,占55.3%;未分化癌3例,占7.9%。

以中、低分化腺癌为主。

38例前列腺癌均累及周围纤维或平滑肌组织,其中18例侵及神经,4例侵及腰椎。

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认识

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认识

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认识前列腺癌是男性老年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

如何能早期并准确地诊断前列腺癌,已成为泌尿外科医生的重要使命。

前列腺穿刺活检由于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成为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

本文就前列腺穿刺活检技术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情况结合自己体会谈几点认识。

前列腺、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属性腺,位于阴茎根部和膀胱之间,包围着尿道。

前列腺解剖上可分为前叶、中叶、后叶和两个侧叶,组织解剖上分为外周带、中央带、移行带及尿道周围腺体。

大多数前列腺癌主要发生在后叶外周带区域。

直肠指诊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可作为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初筛方法,而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早期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手段。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发病可程度不同地出现排尿症状,部分前列腺癌患者早期往往没有症状。

前列腺增生本身不会转变为前列腺癌,但可以同时存在。

直肠指诊、血清psa及经直肠b超检查可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也是前列腺穿刺前必要的检查手段。

另外,磁共振(mri)检查也可提示前列腺癌可能性,但前列腺穿刺活检应在mri之后。

前列腺穿刺活检指征前列腺癌的确诊依赖于标本的组织病理性检查,过去认为存在前列腺结节或者转移性症状时才需要做前列腺穿刺活检,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临床应用,目前单纯psa升高就可行前列腺穿刺,而不需要具有异常症状或者直肠指诊结果[1]。

前列腺穿刺标本病检结果与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手术切缘阳性率以及术后复发关系重大。

一般说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行前列腺穿刺活检:①直肠指检发现结节,任何psa值;②b超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或mri发现异常信号,任何psa值;③psa>10ng/ml,任何游离/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tpsa)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值;④psa 4~10ng/ml,f/tpsa异常或psad值异常[2]。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研究进展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研究进展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研究进展
杨关天;杨建军
【期刊名称】《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4(031)003
【摘要】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穿刺方案,穿刺活检的适应证尚存争议.随着对前列腺癌病理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入及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细针穿刺活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标准的6点系统穿刺法由于假阴性率太高而逐渐被更多点穿刺方法所取代.现综述近年来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适应证、穿刺点的选择以及重复穿刺的必要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4页(P223-226)
【作者】杨关天;杨建军
【作者单位】210009,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210009,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25;R730.49
【相关文献】
1.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研究进展 [J], 汪骏
2.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研究进展 [J], 瞿元元
3.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J], 方建宁;刘武;陈文凤;黄燕娜;邱小玲
4.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体位固定器的应用效果 [J], 吴婵;李沪生;盛夏
5.超声引导下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一致性比较 [J], 谷兴龙;何秉勋;朱智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研究张兴义;柴小兰;黄金星;谢辉【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13点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穿刺活检标本作HE 染色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30例前列腺腺癌标本中可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学异常,浸润等病理改变,P504S表达阳性,CK5、P63、CK34βE12表达阴性.结论:B 超引导下多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可根据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做出准确诊断.【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32)009【总页数】3页(P1280-1281,1284)【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作者】张兴义;柴小兰;黄金星;谢辉【作者单位】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泌尿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25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是欧美国家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1]。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饮食结构的变化,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PC发病率的上升,带来了PC病理研究的逐步深入。

在PC的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面出现了不少新技术、新方法。

现将我院在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PC的体会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0月间收治前列腺疾病患者185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前列腺电切标本151例,穿刺活检标本34例),其中经前列腺穿刺活检及电切病理检查诊断为PC 30例(穿刺28例,电切2例),总发生率16.2%(30/185),对其临床及穿刺活检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

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解析

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解析

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解析【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在本次研究的20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恶性肿瘤40例,良性组织者156例,无法鉴别者4例。

结论:在直肠B超引导下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可有助于准确判断前列腺组织病变性质,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现阶段临床广泛应用的前列腺组织疾病诊断的一种创伤性病理检查,在手术时,主要是经将细针穿入受检者前列腺内,将细条状的前列腺组织提取出来,具有取材简单、活检阳性率高及准确率高等特点[1]。

在B超引导下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可显著提高前列腺疾病患者的检出率。

本文主要分析了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因直肠指检阳性或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超过4ng/ml而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标本2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31~89岁,平均(59.1±3.4)岁,多数患者具有尿急、尿频以及夜尿增多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在常规体检时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异常,且大部分患者在接受B超检查时,发现前列腺有结节。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彩色超声动态引导下进行经直肠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先进行直肠指检,确定患者穿刺部位及前列腺病灶,随后将探针插入患者直肠内。

在声像图检查发现可疑病灶时,需在该处穿刺2针,同时在其他部位的不同点进行4针的穿刺。

如果声像图像中未发现明确病灶时,可在其前列腺双侧底部、中部以及尖部进行穿刺,共穿刺12针。

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每例取材12-14条,标本长2-20mm,直径为1mm。

将所有标准均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常规石蜡切片,使用光镜观察,并总结镜下前列腺癌典型病理学形态。

p504s、p63、Ki67_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p504s、p63、Ki67_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p504s、p63、Ki67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李永春,彭凤翔,张埝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摘要:目的 探讨P504s、p63、Ki67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5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与P504s、p63、Ki6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以病例活检为金标准,分析P504s、p63、Ki67诊断效能,并绘制ROC曲线。

结果 P504s、p63、Ki67联合检验前列腺癌灵敏度为96.00%,特异性为98.00%,阳性预测值为97.96%,阴性预测值为96.08%;ROC曲线:P504s检验的AUC值为0.890,95%置信区间为0.819~0.961;Ki67检验的AUC值为0.840,95%置信区间为0.757~0.923;三者联合检验的AUC值为0.970,95%置信区间为0.931~0.998。

结论 P504s、p63、Ki67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诊断效果优于各项指标单一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前列腺;穿刺活检;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临床男科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发于中老年患者,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老龄化,前列腺癌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病情较为隐匿,一般确诊时多已进入晚期,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的关键[2]。

近年来,随着医学不断发展,临床各项诊断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前列腺穿刺活检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临床上开始广泛使用[3]。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但该方式取得样本量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部分患者疾病病变不典型,对病理医生来说挑战较大[4]。

本研究旨在探讨P504s、p63、Ki67联合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5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11±3.58)岁。

前列腺一针癌的诊治策略

前列腺一针癌的诊治策略

.
9
1.一针癌的原因是什么?
穿刺病理:区别是否存在单病灶前列腺癌? 根治标本:检查手段是否完善?
.
10
2.如何预防一针癌的出现?
穿刺点位的选择要科学、固定,避免遗 漏。
穿刺获得的标本要认真处理,避免脱 失。
必要时再次穿刺获取进一步诊断, 饱和 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增加了临床不显 著前列腺癌检出的机会。
未规律服用BPH治疗药物
直肠指诊、经直肠超声、前列腺MRI、全身骨扫描均未见异常
平素体健,无明显基础疾患
B超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共穿13针
.
5
病理结果
穿刺病理: (第7针前列腺组织)前 列腺癌,标本中癌组织 <10%, Gleason Score=3+3,其 余各针未见癌组织。
临床诊断:前列腺癌 T1c
.
6
推荐的治疗选择
观察,再次接受前列腺活检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粒子植入
.
7
治疗结果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病理:前列腺标本中未见癌组织 病理诊断:pT0前列腺癌 术后PSA(3月后):0.0ng/mL
.
8
前列腺一针癌面临的临床问题
1.一针癌的原因是 什么? 2.如何预防一针癌 的出现? 3.一针癌的诊治策 略是什么?
总之,当出现pT0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时认真核查前列腺穿刺
活检以及根治切除前列腺标本的病理切片是惟一可靠的检查
手段。
.
12
结论
前列腺一针癌即pT0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单病灶前列腺癌的诊断 密切相关。
单病灶或微病灶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需要泌尿外科医师与病 理科医师的相互沟通。单病灶前列腺癌有可能是假阳性病理 的结果,但是也可能造成假阴性病理诊断的出现,必要时应 该重复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针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的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细针穿刺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了2007年1月到2012年8月在我院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总共52名患者被诊断为前列腺癌,其中39名(75%)患者在治疗前进行了穿刺活检证实(a组),而13名患者(25%)在诊断前被证实,在治疗后进行穿刺活检(b组)。

b组11人(84.6%)在操作中突发下肢截瘫,而2(15.4%)人有严重的不能控制的血尿。

在两组中所有的前列腺癌患者均经穿刺活检证实。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敏感性是98.1%。

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治疗之前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方法。

psa升高结合异常直肠指检发现增加了对癌症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穿刺活检;前列腺癌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41-02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近年来,由于psa的普遍应用,前列腺癌的数量急剧上升。

治疗前诊断前列腺癌主要依靠直肠指诊(dre)、血
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活检(trus)或指诊引导下活检。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适宜穿刺活检的患者进行活检诊断前列腺癌。

在本报告中我们回顾分析了所有在我院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确定治疗前经细针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百分率和不经细针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百分率及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我们回顾了2007年1月到2012年8月在我院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回顾了治疗前前列腺癌的相关病例和诊断方法。

根据前列腺癌是在治疗前还是治疗后活检病理诊断,病人被分成了两组:治疗前诊断组和治疗后诊断组。

psa的敏感性使用公式tp/tp+fn 计算(tp—真阳性,fn—假阴性),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来分析。

2 结果
2.1 在此期间,52名患者进行了前列腺癌治疗。

患者平均年龄69.0±10.0岁(50-85),大多数患者年龄在70-80岁,39(75%)人治疗前靠穿刺活检证实(a组),13人(25%)在治疗后经直肠活检证实(b组)。

2.2 a组病人诊断前列腺癌的方法是下尿道综合征(luts),dre 异常,psa增高和经直肠活检。

b组病人前列腺癌诊断基于luts,dre异常,psa增高。

b组11人(84.6%)在治疗中有突发的下身麻痹,2人(15.4%)有严重的不能控制的血尿(表1)。

两组中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穿刺活检以证实他们的疾病。

治疗前没有进行穿刺活检的原因主要是外科医生的原因。

下身麻痹平均持续7.0±
3.8天(2-14天)。

下身麻痹病人的平均随访期是15.3±6.4月(6-24月)。

下身麻痹患者中9人(81.8%)在平均随访48.7±27.6天后(21-96天)症状改善,肢体可以活动。

治疗后伴有严重的不能控制的血尿的患者输血也显著减少。

本研究中所有的患者在临床检查时dre异
常(敏感性100%),只有1人(1.9%)psa水平低于4ng/ml(表2)。

伴有下身麻痹和严重血尿的所有患者psa显著增高。

本研究中psa 的敏感性是98.1%。

3 讨论
直肠指诊、血psa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trus)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常使用的方法。

直肠指诊和血psa是评估前列腺癌风险的最有用的第一线检查方法。

在我院,常规评估因前列腺癌产生的下尿路感染的患者,通常包括病史、临床检查(直肠指诊、实验室检查和放射性评估)。

psa增加了直肠指诊对前列腺癌的预测。

然而,psa在前列腺的其他疾病或进行前列腺操作(前列腺按摩和前列腺活检)也能升高。

因此,dre可疑和psa升高的任何病人均应进行前列腺活检。

psa: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活检可以在指诊下或超声引导下进行。

经直肠超声引导可以清晰地显示前列腺,可以将活检针直接精确地刺入感兴趣区域,因此比指诊下盲穿更有优越性[1]。

weaver等[2]报道,51名直肠指诊异常的患者,比较了直肠指诊活检与超声引导下经直肠活检的前列腺癌检出率,结果9人在直肠指诊活检时诊断为前列腺癌,23人在trus活检时诊断为前列腺癌,直肠指诊活检结果为癌的每一个人在trus活检结果也是癌。

lippman等[3]发现在直肠指诊阴性的患者中trus活检时9%为癌,在这一研究中,所有的患者都进行了经直肠指诊前列腺穿刺活检。

显然穿刺活检有很多优势,对于那些活检标本是良性的,可以采取适当的早期治疗,对于那些癌症患者,术前诊断可以使临床医师能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的患者,手术去势或采用其它方法来降低睾丸激素和血浆睾酮水平,通常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4],这种形式的治疗通常应用于局部晚期或已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5],这也解释了手术去势后转移性前列腺癌综合征得以控制的原因。

在现有的医疗水平中,早期探测前列腺癌的常规筛查方法的缺失意味着大多数病人发现前列腺癌已是晚期,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常用的方法是去势治疗。

这个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一些情况下在治疗前穿刺活检诊断可能不是必要的,在psa结果和穿刺活检结果长时间被讨论时或缺乏训练有素的病理学专家的地方,这个决定可能是必要的。

前列腺癌患者的截瘫是不可逆转的,本研究中及时的激素消融似乎扭转了截瘫的进程,而且早期的激素消融似乎也控制了严重的出血,因而减少了前列腺癌患者对输血的需求,但这些假设将需要一个随机控制试验确认。

从这个研究中可知,推荐是否穿刺活检是由外科医生决定的,这一决定可能会受到训练有素的病理学医师和实验室支持的影响。

从疾病学的角度看,所有的病人在治疗前必须进行psa检查和trus或直肠指诊引导穿刺活检。

在那些缺乏训练有素的病理学医师或缺乏足够的实验室支持的地方,dre和psa可以引导外科医生进行治疗决定。

对那些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没有进行穿刺活检在一定
程度上会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欣,苏明等.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4):327-8
[2] weaver rp, noble mj, weigel jw. correlation of ultrasound guided and digitally directed transrectal biopsies of palpable prostatic abnormalities. j urol 1991;145:516-8.
[3] lippman hr, ghiatas aa, sarosdy mf. systemic transrectal ultrasound guided prostate biopsy after negative digitally directed prostate biopsy. j urol 1992;147:827-9.
[4] huggins c, hodges cv. studies on prostate cancer 11. the effects of castration on advanced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 gland. arch surg 1941;43:209.
[5] shroder fh. endocrine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in: walsh pc, retik ab, vaughan ed, wein aj, editors. campbell urology. 7 th ed.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1998. p. 2627-44.
作者简介:
潘丽霞(1972-),女,黑龙江省大庆人,硕士,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
潘丽霞,大庆油田总医院b超室,163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