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酥炮制工艺规程
蟾酥的采取与加工技术

蟾酥的采取与加工技术
主要原料蟾蜍。
设备用具刮浆夹、瓷盘、竹刀、水杯等。
制作方法捕捉蟾蜍一般在春、夏、秋季。
捕捉时要戴好胶皮手套和保护眼睛的镜子。
捕捉的目的主要是取蟾酥。
蟾酥是蟾蜍的耳后腺,即头部两侧的两个凸起物及皮肤分泌的浆液。
取酥的方法是将蟾蜍放进筐里,在水中轻轻摇晃,洗去体表的泥沙、沥干水后就可刮浆。
先准备好刮浆用的工具:瓷盘、竹刀、刮浆夹、一杯清水。
用左手捉住蟾蜍,以中指垫其腹部,食指顶住颌部,大拇指在其背部中央,将其固定在手中,拿到瓷盘前,右手持刮浆夹在其头部耳后腺处适当夹挤,使蟾浆溅射在瓷盘里。
刮浆夹上沾有的蟾浆放在杯水中漂洗,用竹刀利入瓷盘上。
为保持溅射在瓷盘里的蟾浆均匀一致,可经常转动瓷盘。
也可用竹刀刮平。
刮完浆后,将蟾蜍放回野外。
注意,在挤浆时,不要使浆射入眼内,一旦溅人,要立即用凉茶水或凉开水冲洗。
取完浆后,可将瓷盘放在阳光下晒干或放在通风地方晾干,取下来即是赡酥。
如果由于过干取不下来,可将瓷盘口朝下扣放在潮湿的地方,待回潮后即可撕下来。
工艺流程捕捉→清洗→左手固定→右手夹挤头部耳后腺→晃动瓷盘→晒干→取下→成品。
蟾酥炮制工艺规程

蟾酥炮制工艺规程1目的本工艺规程规定了蟾酥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境保护等内容。
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蟾酥生产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广西中药炮制规范》1985年版《中药饮片验收检查项目》2005年版《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本4职责编写:车间工艺技术员汇审:生产部、质量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副总经理执行: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监督管理:质量部QA人员、生产管理人员5产品概述5.1产品名称:蟾酥5.2汉语拼音 Chansu5.3拉丁名 VENENUM BUFONIS5.4处方名称:蟾酥粉。
5.5来源: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5.6性味归经:辛,温;有毒。
归心经。
5.7功能主治: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5.8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
棕褐色或红棕色。
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
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5.9商品名片蟾酥:又名片酥。
为在玻璃板上摊成薄片晒干者。
团蟾酥:又名团酥、棋子酥。
为在油纸上摊成棋子样小圆饼晒干者。
蟾酥:为各种蟾酥的统称。
以表面及断面质皆明亮、色紫红、沾水即成乳白色隆起者为佳。
5.10资源分布产于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5.11取样方法依照《物料取样SOP》进行。
6.工艺流程图7.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7.1 炮制7.1.1:按照原药材限额领料单从库房领出蟾酥,照领料程序填写库房台帐,将领出的原药材通过传递窗送入炮制间,将蟾酥置乳钵内,捣碎,加入定量的白酒,不断搅动至稠膏状。
蟾酥的制备

蟾酥的制备
蟾酥是一种传统的中式美食,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
它是一种口感酥脆,味道香甜的糕点,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将介绍蟾酥的制备方法,希望对喜欢美食的朋友有所帮助。
制作蟾酥的原料主要有糯米粉、芝麻、糖和油。
将糯米粉和糖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面团,再将芝麻炒香备用。
接着,将面团擀成薄片,均匀撒上炒香的芝麻,然后卷起来搓成细条。
将细条切成小段,用手稍微搓圆,再用手指压扁成蟾酥的形状。
最后,将蟾酥放入锅中煎炸至金黄色即可。
蟾酥的制作过程虽然简单,但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首先,擀面团时要力求均匀薄厚,不可过厚或过薄,以免影响口感。
其次,在撒芝麻的时候要均匀,不可偏多或偏少,否则会影响蟾酥的口味。
再者,在煎炸的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火太大容易糊焦,火太小则熟不透。
因此,需要不断翻动,以确保蟾酥煎炸均匀。
蟾酥煎炸至金黄色时,外表酥脆,内里软糯,香甜可口。
吃起来有种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令人回味无穷。
蟾酥不仅可以作为下午茶点心,也是一种美味的年节食品,深受人们喜爱。
总的来说,蟾酥的制备过程虽然简单,但却需要耐心和细心。
只有掌握好每一个步骤,才能制作出口感酥脆,味道香甜的美味蟾酥。
希望大家在制作蟾酥时能够按照以上方法操作,制作出美味可口的
蟾酥,与家人朋友一同分享,共同品尝美食的乐趣。
蟾蜍的加工技术 蟾酥的采收加工

蟾蜍的加工技术蟾酥的采收加工1.蟾衣的采集:蟾蜍每年脱衣-至二次,边脱边吃,所以很难采到。
人工养殖,就是利用高新技术,让它统-脱衣,统-采集。
一般芒种以后是蟾衣最佳采集期。
在室内用玻砖围成脱衣池3~5个,池底抹水泥,有一定坡度,设下水道。
将养殖池内100克以上、四肢齐全、腹背无伤痕的蟾蜍用清水冲洗净泥土、灰尘,放人脱衣池中,干后喷纯中药制剂“脱衣素”,一般4天后开始脱衣。
脱衣前时刻注意观察,发现离群、迟钝、外表变湿发亮时说明快脱衣了。
脱衣一般先从背上开始,其后是头、后腿、腹部、前腿。
脱完三条腿时,立即用手把它抓起来,轻轻将剩余部分拉下,并将其口扒开,将口中吃的部分轻轻拿出来即是一个完整的蟾衣。
然后用清水轻轻漂洗干净,制成标本模样,晾干,包装密封保存。
2.蟾酥的采收加工:蟾蜍除繁殖季节外,均可采收蟾酥,从立夏到秋分是采收的好季节。
先用清水冲洗蟾蜍体表泥土,待体表的水分干后即可采集。
先用小铁钉固定蟾蜍的四条腿于木板上或用左手执活蟾蜍,将蟾蜍的头部朝下,右手用竹制夹钳适当用力挤压耳后腺、背上疣疱及后腿处隆起的疣疱,将挤压出的白浆液盛进玻璃器皿中,过筛滤掉杂质,将筛下面的浆液涂铺于玻璃板上,晒干或烘干即为蟾酥。
蟾蜍有毒,采集加工蟾酥时,必须小心,防止测入眼中,一旦溅入眼中出现眼肿,可用紫草汁洗患部,即可消肿。
蟾酥-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

蟾酥-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蟾酥ChansuBUFONIS VENENUM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性状】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
棕褐色或红棕色。
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
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鉴别】(1)本品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
(2)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滴加硫酸数滴,即显蓝紫色。
(3)取本品粉末0.1g,加三氯甲烷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为蓝绿色。
(4)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置10ml 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脂蟾毒配基对照品、华蟾酥毒基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4: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绿色及一个红色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3.0%(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ⅨK)。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用磷酸调节pH值为3.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6nm;柱温40℃。
蟾酥提取和加工方法

下
降至 1 0 ℃以 或潜 八
先后
,
,
。
3 。。。 只
蟾蛛
、
。
土穴
水底 冬 眠
要
可 刮取 浆液 1 公 斤 以新 鲜 洁 白 桨 粒微 黄 油 亮发光 粘 性 大 为 佳
。
在翌 年 气温 回 升到 1 0 ~
。
℃时 士
、
挤
结 束冬 眠
、
压 出的 浆液 置 于 瓷器 内
,
取 酥后 的
人 工 饲 养 可 利 用废 沟 塘 江 边
蟾 眯 提 取 和
蟾 蛛 ( 瘫 蛤 蟆 ) 耳后 上 方 有 两个 椭 圆 形 凸 起 的 腺体 如 果 用 夹 子 挤 压 就 会 有 白 色浆 液 喷 出 这就是传 统 名 贵中药材 墉 酥
。 , , ,
加
120 〔
工
方 法
。
目铜 筛 )
, ,
在筛 的反 面 刮 下 干
。
净 桨 液 均 匀 地 涂 在 玻 漓板 土 晒 或 烘 千 ( 6 。℃
, ,
( 摘 自《 江 西 农 业 朴技 》 )
0
目 ) 放在 盛浆
瓷 器 上 倒 入 鲜 浆 用压 桨球 ( 用 陶
瓷 或杂 木做成 的 鹅蛋 大 小 的扁 圆 形 球 装止
, ,
l。
厘 米长 的 木柄 )往 返 下
。
压 直 至 筛 面 全 部 是 杂质 为 止 可 加
入 1 5 纬清 水 或酒
精拌 匀 后 再 过 筛
、 。
蟾蛛应 放 回 旱 地 让 挤夹 的 耳 后 腺 愈 合 切 勿放 入 水 中 以 吟 其 伤 口 感
。 .
滩 涂 庭 院 菜地 进 行 圈 养 放 养 砂 嵘 蛤 可 用 黑 光 灯 诱 虫 喂养 物保障
蟾酥的采制技术

区单位槟榔炮制方法不同,或虽为同一方法因掌握程度不同所致,特别是炮制品在品种和内在质量上无明显的区分和界限。
鞣酸含量测定结果同样表明,各地槟榔加工方法因掌握不同和原药材来源的差别,含量亦各不相同,11种生品中含量在15.17%、10.84%之间,相差28.54%,含量高低变化似与饮片泛红程度有关,红色较深,鞣酸含量也相应较高,原生药和阴干淡棕黄色饮片含量相对较低。
说明鞣酸的变化与饮片的干燥方法,过程有关。
各地区的炮制品与生品相比,除淄博样品外,其余鞣酸含量均为炒品>生品>焦品。
表明炮制适中,鞣酸含量有所增加,炮制太过则逐渐降低。
进一步考察炒品和焦品各类饮片鞣质含量的范围,发现炒品和焦品之间仍无明显变化规律,如炒品含量在13.79%~10.71%之间,焦品在12.45%~11.60%之间,包括在炒品之间,同样反映了各地对炒制过程掌握的差异,造成了炒品和焦品之间的混乱,有其名而无其实。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影响槟榔药用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原药材来源及各地区对槟榔软化切制,干燥工艺(或直接粉碎)掌握的不同,造成了生片间的质量差异,而对炒法和炒焦法掌握的差异又使炒槟榔和焦槟榔实质上无明显界限而互相渗透、混用。
另外在收集样品过程中还发现,许多地区虽炮制规范中规定有炒,或炒焦炮制规格,而在实际应用中已由生品替代,如我们共收集了八个大区15个单位的23个样品,在这些样品中均有生品,仅有4份炒品(其中济宁是专门为我们现炒的),4份焦品。
这些现象应予以注意和重视,我们认为,在槟榔炮制工艺的系统研究中、应参照槟榔目前的药用实际和本文实验数据分析,有效地统一其复杂的炮制工艺和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保证临床药用疗效。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部[S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24,附录30,附录47.[2] 罗文毓,李计萍,章育中.中药中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1990,10(4):2492250.收稿日期:2001203212; 修订日期:2001204219(制剂与炮制(蟾酥的采制技术袁 敬(山东省临沂药材采购供应站 276002) 蟾酥,系指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耳后腺或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加工品。
蟾酥的炮制方法

蟾酥的炮制方法
蟾酥所需原料:蟾蜍3只(总重约400克)、食盐、料酒、绍酒、香油、蒜头、八角、红椒(可会道地味儿)、白芝麻油。
1、用料酒去腥,将蟾蜍放入清水中宰杀,切成蟾蜍块(铲切的块状,大概自己所需
的重量),入锅煮开焯烫,沥干水分,取出备用。
2、再把宰杀的蟾蜍放入混有料酒清水的锅内,加入食盐和绍酒,煮至开火双旦,慢
火熬煮出汁,另放入一锅放蟾蜍块,再加入香油,将蟾蜍熬煮熟,煮至汁水剩稀即可取出
备用。
3、另起锅,依次加入适量盐,蒜头,八角,红椒,熬煮至莳香,再加入放入的蟾蜍块,搅拌均匀,另外,两杯高粱酒或白酒配以半杯白芝麻油,倒入锅中搅拌均匀,连续炸
至表面成金黄色,再放入片提前熬制好的汁,烧开,慢火炖至汁浓稠即可。
4、将蟾酥捞出,铺入盘中,撒上葱姜片装饰,即可享用。
蟾酥又被称为“川西炒酒酥”,是我国四大家常菜之一,有风味独特、美味可口的特点,具有浓郁的草香,口感松软酥脆,鲜香爽口、具有微辣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特
别是美味可口的口感深受欢迎。
此外,蟾酥具有暖胃、润肺、佐餐的功效,也是四川人民
喜爱的上好佳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蟾酥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境保护等内容。
2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蟾酥生产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3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00年版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
《广西中药炮制规范》1985年版
《中药饮片验收检查项目》2005年版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本
4职责
编写:车间工艺技术员
汇审:生产部、质量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
批准:副总经理
执行: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监督管理:质量部QA人员、生产管理人员
5产品概述
5.1产品名称:蟾酥
5.2汉语拼音 Chansu
5.3拉丁名 VENENUM BUFONIS
5.4处方名称:
蟾酥粉。
5.5来源: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5.6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
归心经。
5.7功能主治: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
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5.8性状
本品呈扁圆形团块状或片状。
棕褐色或红棕色。
团块状者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棕褐色,角质状,微有光泽;片状者质脆,易碎,断面红棕色,半透明。
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
5.9商品名
片蟾酥:又名片酥。
为在玻璃板上摊成薄片晒干者。
团蟾酥:又名团酥、棋子酥。
为在油纸上摊成棋子样小圆饼晒干者。
蟾酥:为各种蟾酥的统称。
以表面及断面质皆明亮、色紫红、沾水即成乳白色隆起者为佳。
5.10资源分布
产于河北、山东、四川、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5.11取样方法
依照《物料取样SOP》进行。
6.工艺流程图
7.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1 炮制
7.1.1:按照原药材限额领料单从库房领出蟾酥,照领料程序填写库房台帐,将领出的原药
材通过传递窗送入炮制间,将蟾酥置乳钵内,捣碎,加入定量的白酒,不断搅动至稠膏状。
(每100Kg蟾酥,用白酒20Kg)。
7.2干燥: 将搅至稠膏状的蟾酥放入电热烘箱内,设定干燥温度为600C,一般需4小时即可
干燥。
沉淀平铺于电热烘箱内的烘盘内,开启烘箱的鼓风,不使用加热,靠鼓风将蟾酥干燥。
7.3粉碎:将干燥的蟾酥按照《毒性饮片粉碎SOP》进行操作置粉碎机上使用60目筛网将
其粉碎,粉碎后收集药粉转入毒性半成品饮片专柜内双人双锁存放。
所有清洗粉碎机留下的液体经质量部限度检查合格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池。
7.4 包装
7.4.1毒性饮片包装所用的包装材料必须专人领取,领入到毒性饮片包装间,毒性饮片专用
聚乙烯袋、合格证、装箱单、纸箱必须计数发放。
7.4.2称量按批包装指令要求重量100g/袋称取饮片装入聚乙烯袋中,装量差异。
每袋重
量应在标示量的±3%范围内。
7.4.3封口
将分装好的饮片袋用封口机加热封口, 聚乙烯袋封口处严密、均匀,无皱缩,无漏气现象。
7.4.4装箱
每10袋装入已打印“批号”和有“毒”标志的毒性饮片包装专用纸箱中,用不干胶带封箱后捆扎牢固并检查标签、装箱单、合格证所写品名、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等内容是否正确无误。
并检查外表是否整洁,打包带是否严实。
7.4.5成品按批次分别码放于成品库毒性成品饮片专柜中,双人双锁管理,待质量部检验合
格后才可办理入库出库手续,并经QA审核后方可发放出库。
7.4.6贮藏条件及注意事项
7.4.6.1原料药贮藏条件:置干燥处,防潮.
7.4.6.2半成品饮片贮藏条件:双层聚乙烯袋包扎,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7.4.6.3成品饮片贮藏条件: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防潮.
7.6.4.4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8. 以上7.1---7.5几个单元操作均在毒性饮片生产控制区车间内进行,人员、物料、设
备、环境均需按各自的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8.1工艺卫生执行的相关文件
9 质量监控
9.1 监控点
按生产工序设置监控点,不得遗漏。
各监控点如下:
炮制、干燥、粉碎、包装。
9.2监控频次
9.3监控方法
9.3.1开工前及生产结束后,重点监控人、机、料、法、环是否符合毒性饮片炮制的工艺要
求,是否达到清洁、清场要求,物料数量、质量、标记、贮存条件及管理是否符合要求;设备及计量器具是否处于完好状态,计量器具是否有标记,有“检定合格证”;相应的生产记录是否齐全并决定是否允许开工。
9.3.2生产过程监控工艺规程和岗位SOP的贯彻执行情况,生产现场管理是否有序规范,状
态标记是否齐全、正确,批生产记录是否及时填写,各工序中间产品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
对物料能否流转,成品能否入库做出决定,为批审核提供依据。
9.3.3工序监控重点
9.3.3.1炮制工序是蟾酥生产中的最关键工序,要重点监控炮制中加入白酒的量和炮制方法
是否正确。
9.3.3.2干燥工序主要监控干燥设定温度和干燥程度。
9.3.3.3包装工序主要监控半成品饮片的领用量和毒性饮片的包装材料领用等。
9.3.3.4监控执行的SOP、管理程序
生产过程监控管理程序
物料、半成品(中间产品)放行审核管理程序
成品放行审核管理程序
控制区卫生监控SOP
10原辅料、中间品、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见质量标准.
11技术安全、工业卫生、劳动保护
11.1技术安全
11.1.1车间通道、走廊、操作面、进出门口及消防器材放置处严禁堆放物品。
11.1.2通道、走廊、安全门、疏散口有明显的标志。
11.1.3地面不得有积水。
11.1.4车间有足够的照明,并符合“规范标准”,控制区域内设有应急照明。
11.1.5设备发生故障必须立即停机,由专职机修工进行检修。
检修时要切断电源,并挂上
“检修”标志牌。
11.1.6
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文件
员不可乱动。
11.1.7运行设备要定期维护、加油,设备要保持清洁,擦拭设备时要停机,设备不可超负
荷运行。
11.1.8车间内设有足够的消防器材,以防万一。
消防器材存放0地点不可随意乱动。
11.1.9进入车间必须根据“规范”要求,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和工作帽,非生产用具、物
品不得进入生产车间。
11.1.10车间内禁止吸烟。
11.1.11设备维修需要烧焊、动火时,要清除、清洗易燃物品,并采取隔离等安全应急措施。
11.1.12机油、棉纱等易燃物品不可随处乱放,应放在指定安全地点。
11.2.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
11.2.1车间生产人员作好个人卫生以及车间环境卫生工作,生产区域内不允许吃食品。
11.2.2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体格检查,不符合药品生产要求0者,应立即调离生产岗位。
11.2.3毒性饮片控制区域内要严格遵守“规范”要求,穿戴洁净的毒性饮片专用工作服、
鞋、帽和严格毒性饮片专用工作服、鞋、帽的清洗应专处清洗。
11.2.4对炮制工序,有余热、余湿,要加强通风、除湿措施。
11.2.5对噪声较大的生产岗位,进行消声、隔声处理,使噪声达到“规范”要求。
11.2.6生产车间各工序、工种根据“规范”要求发放毒性饮片专用工作服、工作鞋、帽、
毛巾、手套等防护用具和劳动保护用品。
11.2.7按照规定发放特殊工种必要的营养费和营养品。
11.2.8合理利用与“三废”排放
本品种生产过程中无废气;废渣指在使用75%洒精清洗粉碎机和烘盘液体,经挥发去酒精后的少量固形物。
由公司垃圾车转运至市垃圾处理0场焚烧。
12.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13劳动组合与岗位定员
13.1劳动组合
本品根据生产工艺共分炮制、干燥、粉碎、包装四个工序。
车间生产为连续生产,各工序每天生产1班。
13.2岗位定员
14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见设备档案。
15原材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经济指标
15.1技术经济指标
15.1.1技经指标计算方法
成品总收率:成品重量(Kg)/原料重量(Kg)×100%
15.1.2原料消耗定额
损耗重量(Kg)/成品重量(Kg)×100%
15.1.3经济指标
成品收率≥90%
15.2物料平衡的计算
16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