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脲醛树脂固化的主要因素
脲醛树脂制备实验

一、脲醛树脂的概述脲醛树脂英文名:urea-formaldehyde resins商品名:Beetle。
到线性脲醛低聚物。
反应第一步生成一和二羟甲基脲,然后羟甲基与95℃左右反应,甲醛/尿素之摩尔比为 1.5~2.0用酸催化,易导致凝胶。
二、脲醛树脂的特点脲醛树脂一般为水溶性树脂,较易固化、耐光性好、长期使用不变色,热成型时也不变色、坚硬、耐刮伤、耐弱酸弱碱及油脂等介质。
有一定的韧性、耐水性和电性能较差,耐热性也不高。
三、脲醛树脂的分类A按填料种类分1表示a-纤维素;2表示玻璃纤维填料;3表示合成纤维填料;4表示矿物质及其他纤维填料;5表示其他类型填料B按表观性状分P表示粉状压注料;T表示粉状半透明压注料;G表示粒状压注料;I表示粒状压塑料;F表示纤维状压注料。
C按主要用途分A表示一般用途;B表示餐具用,具有耐热水性;C表示电器用,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包括耐电弧性);D表示抗高冲击场合用,E表示其他特殊用途。
D颜色色号由三位数组成,百位数代表色系100~199表示白色;200~299白色黄(米)色;300~399表示绿色;400~499表示蓝色;500~599表示红色;600~699表示棕色;700~799表示灰(黑)色。
四、脲醛树脂的性质(1)由于含有大量的羟甲基和酰氨基,能溶于水,并有较好的粘接性能。
对许多种基材使用都很方便,并且能同其他许多种材料在一起使用。
(2)室温或加热100°C以上很快固化,而且可使用酸性催化剂来加速固化过程,以缩短生成周期。
(3)脲醛树脂固化后胶层没有颜色,也可以使用染料和颜料任意着色。
(4)耐溶剂性好,硬度高,耐热性好。
(5)毒性较小,但固化时会放出刺激性甲醛。
(6 ) 耐光性好,耐老化,脆性大,固化过程易产生内应力引起龟裂。
(7)制造容易,价格便宜,使用方便。
五、脲醛树脂的用途及产品(一)、用途:12、用作木材胶粘剂(占脲醛树脂总量的80%以上)。
……(二)、产品:(图片略)六、脲醛树脂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1、原料甲醛的质量2、原料的配比3、反应温度4、反应终点的控制七、脲醛树脂生产过程中环保的注意事项(一)、废气(二)、废水1.回收循环利用2.化学处理3.釜垢及碱洗废液八、实验目的(1)、了解缩聚反应机理。
脲醛树脂固化体系对树脂固化特性的影响

离 甲醛含 量 。但 由于 低游 离 甲醛树 脂 固化 时 间长 , 不 能满 足上光 工 艺 的要 求 ,同 时常 规 的脲 醛树 脂
以氯化铵 为 固化 剂 ,使 胶 的适 用 期 变 短 ,且 固化 后 胶 层 的 p 值 不 稳 定 ,影 响 上 光 质 量 。 为 此 , H
本 研究 对 不 同 固化 体 系 下 脲 醛 树 脂 的 固 化 时 间、 适 用 期 、粘 度 及 p 值 的变 化 情 况 进 行 了 研 究 , H 以求在 低游离 甲醛 的前 提下 满 足现 有 上 光 工艺 的
氰 胺 ;尿素分 3次加 入 。
维普资讯
第 1 期
槐
敏 等 :脲 醛 树 脂 固 化 体 系对 树 脂 固化 特 性 的 影 响
4 9
度 、p H值 变化情 况均 为 2 条件 下 的测定 结 果 , 5I c 二 粘度 测定 值指涂 一 4杯 ( 5I) 的粘度 。 2 c 二
明 ,一 元 固化 体 系中 , 以过 硫 酸 铵 为 固化 剂 的 树 脂 ,p H值 下 降速 度 最 快 , 固化 时 间短 ,适 用期 长 ,能 满 足 上 光 工 艺 的要 求 。二 元 固 化体 系中 , 氯化 铵 与 过 硫 酸 铵 组 成 的 固化 体 系,树 脂 的 p 值 下 降速 度 最 快 , 固化 时 间 短 , H 适 用期 长 ,但 不 能满 足 上 光 工 艺 的要 求 。三 元 固化 体 系中 ,氯 化 铵 、过 硫 酸 铵 与 甲 酸 组 成 的 固 化 体 系 固 化用 氢 氧化 钠 调 p 值 至 H
8 0~ . ,加入 第 1 尿素 ,升温 至 ( 0±2 o , 85 批 9 )C; 保 温一 定 时间后 ,用 氯化 铵 将 p 值 调整 为酸 性 , H 缩 聚到 要求 的 粘 度后 ,加入 第 2批 尿 素 ;反 应 一 定时 间后 加 入第 3批尿 素 ,将 p H值 调整 至 7 0~ , 75 . ,降 温 出料 。在树脂合 成过 程 中 的某个 时 间 段 加入 三聚氰 胺 ,加 量 占尿 素量 的 1 % 。所 合 成 的 0
脲醛树脂固化剂及其发展状况

脲醛树脂固化剂及其发展状况1.1脲醛树脂1.1.1 脲醛树脂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装潢、家居装饰等对人造板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人造板的产量和品种结构均有较大的变化,人造板胶粘剂也得以迅速发展。
脲醛树脂占人造板工业中所用合成树脂胶总量的65%~75%,其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对木质纤维素有优良的粘附力,具有优良的内聚强度,制成的人造板(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medium density fiberboard,MDF)等)有一定的耐水胶合强度,处理和应用容易。
1.1.2 脲醛树脂的性质及其制法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 resins) 尿素与甲醛反应得到的聚合物。
又称脲甲醛树脂。
加工成型时发生交联,制品为不溶不熔的热固性树脂。
固化后的脲醛树脂颜色比酚醛树脂浅,呈半透明状,耐弱酸、弱碱,绝缘性能好,耐磨性极佳,价格便宜,但遇强酸、强碱易分解,耐候性较差。
尿素与37%甲醛水溶液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可缩聚得到线性脲醛低聚物,工业上以碱作催化剂,95℃左右反应,甲醛/尿素之摩尔比为1.5~2.0,以保证树脂能固化。
反应第一步生成一和二羟甲基脲,然后羟甲基与氨基进一步缩合,得到可溶性树脂,如果用酸催化,易导致凝胶。
线性脲醛树脂以氯化铵为固化剂时可在室温固化。
模塑粉则在130~160℃加热固化,促进剂如硫酸锌、磷酸三甲酯、草酸二乙酯等可加速固化过程。
1.2脲醛树脂固化机理1.2.1 脲醛树脂固化的经典缩聚理论经典缩聚理论认为,当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大于1.0时,脲醛树脂的合成与固化反应属于体型缩聚;一般作为胶粘剂使用时,通过控制反应程度(低于凝胶点)先合成脲醛树脂初期树脂,胶接制品时再进一步缩聚交联成体型结构。
经典理论认为,脲醛树脂初期树脂的生成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碱性介质中甲醛与尿素的加成(羟甲基化)阶段,它取决于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可生成一羟甲基脲、二羟甲基脲、三羟甲基脲.虽然尿素具有4个官能度,但四羟甲基脲却从未被分离出来。
脲醛树脂的固化机理研究进展

脲醛树脂的固化机理研究进展李吉,熊涛,孙鑫,张一甫(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530004)摘要:脲醛树脂(UFR)作为木材胶粘剂使用,其应用于室内面板的甲醛释放被认为是导致室内环境病态建筑综合征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UFR固化机理和固化物性能的研究将成为解决甲醛污染的关键所在。
文章依据UFR固化机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归纳了UFR的游离甲醛及制成品的甲醛释放、固化剂以及固化剂种类等问题,分析了UFR固化的经典理论与胶体理论的问题所在,总结并展望了UFR的固化机理研究未来可能的切入点。
关键词:脲醛树脂;甲醛释放;固化机理;展望中图分类号:TQ4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22(2021)03-0005-05 Research progress on curing mechanism ofurea-formaldehyde resinLi Ji,Xiong Tao,Sun Xin,Zhang Yifu(School of Resources,Environment and Materials,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Abstract:Urea-formaldehyde resin(UFR)is used as a wood adhesive,and the formaldehyde release of its applica⁃tion to interior panels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the sick building syndrome in the in⁃door environment.The research on the curing mechanism of UFR and the properties of cured products will become the key to solving formaldehyde pollution.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UFR curing mechanism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ree formaldehyde of UFR and the formaldehyde release of finished products,curing agent and curing agent types,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classic theory and colloidal theory of UFR curing, summarizes and look forward the possible entry point for the study of the curing mechanism of UFR in the future. Key words:urea-formaldehyde resin;formaldehyde release;curing mechanism;outlook木材加工用胶粘剂,很大一部分使用的是脲醛树脂(UFR)胶粘剂,总体到达了90%以上[1]。
脲醛树脂制备

脲醛树脂制备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脲醛树脂的制备1、原材料对质量的影响脲醛树脂是由尿素、甲醛、催化剂等合成,原材料对脲醛树脂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
、尿素尿素中的杂质如缩二脲、游离氨和硫酸盐对脲醛树脂的反应和性能影响较大1)、缩二脲是尿素在制造过程中高温时两个尿素分子缩合脱去一个分子氨而产生的。
缩二脲的含量应小于%,若超过这个范围,则对脲醛树脂的耐久性影响较大,如含量为1%时,2个月之后脲醛树脂的粘接强度有明显下降。
2)、游离氨在生产尿素时,反应不完全,游离氨含量就高。
游离氨含量不应大于%,超过之后就会使初始反应液PH增高,直接影响脲醛树脂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
3)、硫酸盐含量尿素中的硫酸盐一般以硫酸铵的形式存在,硫酸铵与甲醛能发生如下的反应2(NH2)2SO4 + 6CH2O→(CH2)6N4+ 2H2SO4+ 6H2O,由此可见硫酸盐含量越高,在加热和缩聚过程中反应介质PH值降低的极限值,并伴有热量放出。
这样,在加成阶段就会使反应液在最初失去透明而成乳白色,生成了不溶于水的亚甲基脲沉淀,此时合成反应已不能再继续进行。
尿素中的硫酸盐含量也影响脲醛树脂的粘接强度,当含量大于%时,储存24h粘接强度就开始下降。
因此,尿素中硫酸盐的含量不大于%。
、甲醛甲醛溶液的浓度,甲醇、甲酸和铁的含量对脲醛树脂的合成与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1)、甲醛含量其他条件相同。
甲醛含量高,反应速度快,树脂固含量亦高;反之,甲醛含量低,反应速度慢,树脂固含量低,如果甲醛含量低,为了提高固含量就要脱水,不仅廷长了操作时间,也消耗大量能源,所以要求甲醛含量为~%(质量)2)、甲醇含量甲醛溶液中的甲醇含量一般为6%~12%,一部分是由于制造时甲醇氧化不完全残留的,另一部分是为防止甲醛聚合,作为阻聚剂人为加入去的。
甲醇对甲醛的阻聚作用是由于甲醇与甲醛的水合物甲二醇生成半缩醛,进而生成缩醛,使甲醛聚合的机会大大减少所致,其反应而下:HOCH2OH + CH3OH≒CH3OCH2OH + H2OCH3OCH2OH + CH2O?≒CH3OCH2OCH3+ H2O除阻聚作用外,甲醇还影响树脂的缩聚反应速度和储存稳定性。
脲醛树脂固化机理及其应用

脲醛树脂固化机理及其应用
脲醛树脂是一种常用的热固化树脂,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塑料、纸张等领域。
脲醛树脂固化机理是通过加热使脲醛树脂中的脲醛基发生缩聚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脲醛基的缩聚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的步骤:甲醛与脲的加成反应、脲醛缩合反应和脲醛交联反应。
甲醛与脲的加成反应是将脲醛树脂中的脲醛基与甲醛分子发生加成反应,形成部分甲醛加成产物。
脲醛缩合反应是指部分甲醛加成产物之间的缩合反应,生成链状的脲醛聚合物。
脲醛交联反应是指脲醛聚合物之间的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固化树脂。
脲醛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1. 涂料:脲醛树脂可以用作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化学品性和耐候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金属、木材、玻璃等表面的保护和装饰。
2. 胶粘剂:由于脲醛树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和高温抗剪强度,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船舶等领域。
3. 塑料:脲醛树脂可以与聚酯、酚醛等树脂共混制备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适用于制备电气绝缘材料和耐高温构件。
4. 纸张:脲醛树脂可以用作纸张的增强剂和表面涂层剂,可以提高纸张的强度、耐水性和耐久性。
总之,脲醛树脂固化机理的研究和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为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脲醛树脂胶的胶凝时间影响因素与其控制

脲醛树脂胶的胶凝时间影响因素及其控制-脲醛树脂胶调制是在加入一定数量的固化剂后确保脲醛胶的活性期大于从调胶至热压这段时间 ,并使所有胶层在热压时间内完成固化 ,保证人造板的胶合质量 ,同时尽可能缩短热压周期 ,减少能源消耗 ,提高生产率。
脲醛树脂添加固化剂后粘度显著增长直至凝胶 ,这段时间即为树脂适用期 , 以分表示。
而适用期一段为胶凝时间的 80%。
胶凝时间测定法有 2种 :①手工测定法。
只须使用恒温水浴、玻璃棒等极为简单化验设备。
②凝胶计时仪法。
胶凝时间既与固含量、粘度、游离醛含量及聚合度等树脂质量指标有关 , 又与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有关。
尽管调胶时原胶质量及外界条件有所不同 ,只须在树脂胶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量固化剂, 使达到能满足各种人造板生产需要的胶凝时间。
1固化机理固化剂以氯化铵为例试加说明 :树脂胶中存在游离甲醛化铵热分解分别放出盐酸酸固化 ,分子量逐渐增大,加入固化剂氯化铵即与树脂中游离醛发生反应,氯化铵与水反应及氯,以上 3 个反应为可逆反应。
使脲醛树脂胶pH值迅速下降,实现弱,最后形成体型网状结构树脂。
2 胶凝时间影响因素2.1 温度和湿度(1)调制后脲醛树脂的胶凝时间与环境温度、热压温度有关。
环境温度越高,生活力越短 ,胶凝时间越短 , 反之亦然。
其原因从反应机理得知温度会影响胶液pH值降低的速度,从而影响胶液的活性期及胶凝时间。
为此,在不同生产季节应考虑选择不同种类及不同量的固化剂,以提高胶合质量。
当氯化铵溶液加入量小于3%时, 胶凝时间迅速缩短。
此外 , 在热压工艺中热压温度对胶凝时间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调胶后若胶凝时间较长可适当提高热压温度,加速树脂固化 ,缩短生产周期。
反之 ,若调胶后胶凝时间过短 ,可适当降低热压温度 ,以防树脂提前固化而影响产品质量。
但热压温度过高易造成板坯局部提前固化而引起分层鼓泡 ;而热压温度过低 ,热传递效率降低延长固化时间 ,导致板中水分过多。
脲醛树脂固化原理

脲醛树脂固化原理脲醛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和胶粘剂等领域。
其固化原理主要涉及脲醛树脂分子间的交联反应。
脲醛树脂的固化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缩聚和交联。
首先,脲醛树脂的分子中存在着多个活性基团,如羟基(OH)、胺基(NH2)和甲醛基(CH2O),它们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大分子量的线性聚合物。
在缩聚过程中,甲醛基发生自身缩聚,形成甲醛多聚体,同时甲醛与脲醛树脂分子中的羟基或胺基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醛胺键。
接下来的交联阶段是固化的关键步骤,通过加热或加入固化剂等条件下,醛胺键进一步反应生成三维网络结构,形成了固态的脲醛树脂。
在交联过程中,醛胺键的形成使得分子间的化学键强度增加,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脲醛树脂固化的过程不仅涉及缩聚和交联反应,还与条件和反应物种类有关。
在固化条件中,通常加热是必需的,可以通过单独加热或与固化剂配合使用。
加热会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性,促进缩聚和交联反应的进行。
而固化剂的选择和掺量也会影响到固化反应的速率和程度。
此外,反应物种类的选择也会对脲醛树脂的固化产物和性能产生影响。
脲醛树脂中的甲醛基和脲醛基在缩聚和交联反应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脲醛树脂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能特点。
例如,甲醛和尿素缩聚可得到尿素醛树脂,而甲醛和三聚氰胺缩聚则可得到三聚氰胺醛树脂。
不同反应物种类的选择会影响固化产物结构和性能。
总之,脲醛树脂固化的原理是通过缩聚和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过程。
固化条件和反应物种类的选择是影响固化反应速率和产物性能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脲醛树脂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脲醛树脂固化的主要因素
脲醛树脂胶调制是在加入一定数量的固化剂后确保脲醛胶的活性期大于从调胶至热压这段时间,并使所有胶层在热压时间内完成固化,保证人造板的胶合质量,
同时尽可能缩短热压周期,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率。
脲醛树脂添加固化剂后粘度显著增长直至凝胶,这段时间即为树脂适用期,以分表示。
而适用期一段为胶凝时间的80%。
胶凝时间测定法有2种:①手工测定法。
只须使用恒温水浴、玻璃棒等极为简单化验设备。
②凝胶计时仪法。
胶凝时间既与固含量、粘度、游离醛含量及聚合度等树脂质量指标有关,又与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有关。
尽管调胶时原胶质量及外界条件有所不同,只须在树脂胶添加不同种类和不同量固化剂,使达到能满足各种人造板生产需要的胶凝时间。
1 固化机理
固化剂以氯化铵为例试加说明:
树脂胶中存在游离甲醛,加入固化剂氯化铵即与树脂中游离醛发生反应,氯化铵与水反应及氯化铵热分解分别放出盐酸,以上3个反应为可逆反应。
使脲醛树脂胶pH值迅速下降,实现弱酸固化,分子量逐渐增大,最后形成体型网状结构树脂。
2 胶凝时间影响因素
2.1 温度和湿度
(1)调制后脲醛树脂的胶凝时间与环境温度、热压温度有关。
环境温度越高,生活力越短,胶凝时间越短,反之亦然。
其原因从反应机理得知温度会影响胶液pH 值降低的速度,从而影响胶液的活性期及胶凝时间。
为此,在不同生产季节应考虑选择不同种类及不同量的固化剂,以提高胶合质量。
当氯化铵溶液加入量小于3%时,胶凝时间迅速缩短。
此外,在热压工艺中热压温度对胶凝时间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调胶后若胶凝时间较长可适当提高热压温度,加速树脂固化,缩短生产周期。
反之,若调胶后胶凝时间过短,可适当降低热压温度,以防树脂提前固化而影响产
品质量。
但热压温度过高易造成板坯局部提前固化而引起分层鼓泡;而热压温度过低,热传递效率降低延长固化时间, 导致板中水分过多。
固化不全,同样会产生分层鼓泡。
(2) 操作环境湿度大,固化速度慢。
其原因在环境湿度大的条件下,加速胶液中羟甲基团及次甲基醚键水解速度而放出甲醛,有碍于树脂固化,因而延长了胶凝时间。
2.2 原胶及木材pH值
(1) 原胶pH值。
脲醛树脂胶为酸固化胶种,脲醛树脂加固化剂量弱酸性(pH4.5~6)条件下,对人造板胶合强度最为理想,且缩短胶凝时间。
随着原胶pH
值升高延长了胶凝时间。
固化后胶层pH值过低或过高都不利胶层固化。
若胶层pH<3.5,虽反应激烈能加速固化,但胶层易老化。
若pH值>5时,胶层固化不完全。
在脲醛树脂中,pH值决定着反应机理和反应速度,由于在树脂液中存在游离醛,脲的反应活性点及羟甲基等使胶凝时间与pH值成一定的线性关系。
不同pH值的胶液具有不同脲醛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愈小则反应愈易进行。
在偏酸性条件下,pH值低的胶液其活化能较低,缩合反应易于进行,则胶凝时间也较短。
(2) 木材pH值和碱缓冲容量。
木材中的酸性物质会促进脲醛树脂固化,而碱性物质则不利脲醛树脂固化。
但绝大多数树种木材属于酸性物质,pH值在4~6之间,总缓冲容量为0.146mmol,但大青杨、春榆、色木、家榆等树种木材属碱性
物质,pH值偏高,特别是pH值和碱缓冲能力均高的树种会降低脲醛树脂固化速度,延长胶凝时间,须增大固化剂用量或适当延长热压时间。
碱性树种木材易造成延缓固化和固化不完全而引起分层,而酸性木材易提前固化易产生分层鼓泡。
胶凝时间随着木材pH值和碱缓冲容量减少而缩短。
反之亦然。
即使同一树种,因心材与边材pH值不同,其胶凝时间也不同。
如杨木心材pH值大于边材pH值,心材较边材胶凝时间为长。
热压后心材板坯常发生开胶现象。
由于心材与酸性固化剂起中和反应,降低了胶液酸性,致使减缓胶液固化速度或阻止固化,固化难以形成网
状交联结构,降低胶结合强度,使板坯易于开胶。
2.3 原胶的树脂分子量、固含量及粘度
原胶分子量大、因含量高、粘度大,则适用期短,胶凝时间短。
这与树脂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脱水量有关。
原胶的粘度大,反映了树脂反应时间长,脱水量多,反应温度低。
固含量高,则反映了树脂反应时间长,脱水量多,摩尔比低。
树脂分子量大,则反映了树脂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短。
2.4 游离醛含量
游离醛含量既加速树脂胶中羟甲基团及次甲基醚键水解速度,有碍于树脂的胶凝和固化。
同时,树脂加入氯化铵固化剂后,需要有足够游离甲醛与氯化铵起反应才能加速固化,缩短胶凝时间。
但一般游离醛含量高有利于树脂的固化,但若游离醛含量过高,既影响粘结强度,又造成环境污染。
游离醛含量过低,又会延长胶凝时间。
而游离醛含量高低,除与反应速度、脱水与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摩尔比高低。
摩尔比高,则游离甲醛含量亦高,适用期短,胶凝时间亦短。
2.5 固化剂种类和加入量
固化剂种类繁多,但以氯化铵应用最为广泛,具有价格低廉,水溶性好,无毒无味,使用方便等特点。
但若采用多组份固化剂,使夏季可延长树脂的适用期,冬季可加速树脂的固化。
常在氯化铵中适当配合些浓盐酸、尿素、三聚氢铵、六次甲基四胺等化合物,也可由硫酸羟胺、水、尿素、氯化铵等或由过硫酸铵、氨、水等组成复合性固化剂。
既可使树脂迅速固化,又可使树脂达到令人满意的适用性。
若采用潜伏性固化剂,既无早期固化的危险,加热时还可加速固化,使用效果良好。
3 控制适宜胶凝时间
(1) 气温对脲醛树脂胶的胶凝时间影响十分显著,为此,应随不同季节变更固化剂的品种及用量,以确保脲醛树脂适宜的胶凝时间(见表1)。
夏季可参照表1,随温度升高适当减少氯化铵用量。
冬季可采用硫酸羟胺、氯化铵、尿素、水组成或由过硫酸铵、氨、水组成的复合固化剂,更便于迅速固化。
(2) 对湿度低的地区或季节,固化速度快需少加固化剂量。
反之,对湿度高的地区或季节,固化速度慢时宜多加固化剂量,以便提高生产效率。
(3) 脲醛树脂胶pH值应控制在pH<7~8.5范围内,这样可便于调胶的控制。
(4) 调整热压工艺。
冬季为了缩短固化时间,可从改变热压工艺着手,提高热压温度,延长热压时间,加速树脂固化,缩短生产周期。
(5) 调整制胶工艺。
脲醛树脂胶冬季粘度可略高于夏季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