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点刺试验在检测某地区常见变应原中的应用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2020)要点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2020)要点预计2050年全球大约40亿人口将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第6大慢性疾病,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过敏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皮肤点刺试验(SPT)是过敏原在体(体内)检测方法。
因简单方便、快速灵敏、价格便宜等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从长远考虑,SPT仍将是中国临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但有关SPT的问题,如过敏原种类和浓度、阳性对照液的浓度、SPT位置、观察时间长短、观察方法(风团及红晕伪足大小)、结果判读和解释等,各医院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及可比性。
一、SP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1. 临床怀疑I型过敏性疾病时可行SPT:适用年龄涵盖婴幼儿到老年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过敏性结膜炎。
哮喘。
特应性皮炎(怀疑由IgE介导)。
慢性荨麻疹(仅怀疑由IgE介导时)。
食物过敏(口腔过敏综合征、怀疑由食物诱发的急性荨麻疹或皮疹加重、严重过敏反应等)。
药物过敏。
昆虫毒液过敏。
发病机制中部分由IgE参与的少见疾病,如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或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职业过敏原诱发过敏反应等其他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2. 在出生队列研究中采用SPT筛选特应性体质个体: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SPT以了解不同地区人群致敏率、过敏原变化趋势,有助于优化区域性过敏原组合、标准化过敏原提取液。
(二)禁忌证(相对禁忌证)1. 临床中病史和症状体征不支持由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时,不推荐进行SPT:食物不耐受(如肠易激综合征等)。
慢性荨麻疹(非IgE介导)。
食物诱发的非特异性症状(如防腐剂/添加剂/色素等)。
评估过敏原免疫治疗(AIT)的有效性(昆虫毒液AIT除外)。
由刺激物引起的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如香烟、香水、洗涤剂、消毒剂及其他化学制品等)。
慢性湿疹、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缺乏IgE介导机制的慢性皮肤病。
比较变应原检测试验中皮肤点刺法与皮肤压痕法的临床效果

医学信 息
临床研 究
N .7 01 00 21 ・3 2 ・ 2 5
内出血不 良情况 的发生 , 无胎 盘早期 剥离 、 带脱垂 、 脐 产妇软产 道损 伤等临 转胎头矫正枕横位 、 枕后位对于头位难产产妇有着 良好的临床分娩效果 , 可以 床相关并发症 的发生 。 有效 的缩短产程提高产妇 3 讨 论 . 的临床 自 然分娩 率, 降低临床剖宫产率 , 减少 手术 对产妇 以及胎 儿造成 的损 在 临床 当中, 胎方位不正是 引起产 妇在分娩 之时 出现头位 难产情 况的 伤 , 对于产妇分娩效果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主要临床 因素 。依据临床相关 资料调查 研究结果显 示- , 4 临床胎方位 不正 J
酒泉地区1128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37卷第5期2021年3月Vol.37 No.5Mar. 2021酒泉地区1128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甄爱华,李霞,李昌吉(酒泉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甘肃酒泉735000)摘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筛查酒泉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规避过敏原。
采用北 京新华联协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皮肤点刺液对1128例诊断为湿疹,荨麻疹,特应性皮炎,其他的患者进行点刺试验。
包括食物组46种变应原及吸人组44种变应原,并设0.1%的组胺为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记录。
人选的1128例过敏原检测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趴平均37.44±12.14岁,其中女性766人(67.91%),男性362人(32.09%)。
食物性过敏原前十位依次是河蟹,海虾,韭菜,葵花籽,花生,辣椒,洋白菜,芹菜,芝麻,大豆;吸人性过敏原前十位依次是粉尘螨,户尘螨,室内尘土,柳树花粉,油菜花粉,玉米花粉,槐树花粉,香烟,猫毛皮屑,向日葵花粉。
全年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7 月,1月,8月及2月人数偏多。
从年龄分布看,18至30岁的人群最多,检测人数418人,阳性率37.06%。
酒泉地区主要的食物性过敏原以河蟹,海虾,韭菜葵花籽为主;吸人性过敏原以粉尘螨,户尘螨,室内尘土及季节性花粉为主。
关键词:酒泉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中图分类号:R758.2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2年12月10日至2019年2月10日,门诊 就诊变态反应性皮肤病18~65岁的患者行皮肤点 刺试验1128例,均进行食物组及吸入组检测。
女性766人,男性362人,湿疹519例,荨麻疹315例,特应性皮炎108例,其他186例。
检测患者试验前3 到5天未服用抗组胺药物以及含有抗组胺成分的其他药物比如抗感冒药,或一周未服用糖皮质激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病人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及护理

E 4 ] Ry d e r S D. G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h e p a t o c e l —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 HC C )i n a d u l t s [ J ] . G u t , 2 0 0 3 , 5 2 ( S u p p l 3 ) : 1 —8 .
2 O 7 ( 2 C): 51 8—5 1 9 .
E s ] 王崇慧 , 刘艳清.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 塞术 4 5例 围 术 期 护 理 E J ] . 齐
鲁护理杂志 , 2 O 1 2 , 1 8 ( 2 8 ) : 7 6— 7 7 . [ 9 ] 桑圣梅. 肝 动 脉 化 疗 栓 塞 术 治 疗 原 发 性 肝 癌 的护 理 [ J ] . 护 理 与 临
e mb o l i z a t i o n / c h e mo e mb o l i z a t i o n ( T AE/ T AC E)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s i n g l e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a[ J ] .Wo r l d J Ga s t r o e n t e r o l ,
床, 2 0 1 0 , 1 4 ( 3 ) : 2 0 0 —2 0 2 .
[ 3 ] Mi r a g l i a R。 P i e t r o s i G, Ma r u z z e l l i I , e t a 1 . E f f i c a c y o f t r a n s c a t h e t e r
皮肤点刺试验

龙源期刊网
皮肤点刺试验
作者:
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6年第12期
皮肤点刺试验是挑刺法检测过敏原的一种方法,具体指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
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15分钟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上有改变。
我们基本上就能够比较确定过敏性疾病的存在。
皮肤点剌试验具有安全性高、灵敏度高、患者几乎无痛楚等优点。
患者及医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都可以知道检验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试验前至少2天~3天停用抗过敏药,如开瑞坦、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感冒药也不宜。
此外,该试验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例如哮喘发作、过敏性休克等,因此,对正患严重哮喘的患者不宜进行。
4岁以下的儿童也不宜进行该试验。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2020)要点

《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专家共识》(2020)要点预计2050年全球大约40亿人口将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第6大慢性疾病,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过敏性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皮肤点刺试验(SPT)是过敏原在体(体内)检测方法。
因简单方便、快速灵敏、价格便宜等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从长远考虑,SPT仍将是中国临床最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
但有关SPT的问题,如过敏原种类和浓度、阳性对照液的浓度、SPT位置、观察时间长短、观察方法(风团及红晕伪足大小)、结果判读和解释等,各医院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及可比性。
一、SP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1. 临床怀疑I型过敏性疾病时可行SPT:适用年龄涵盖婴幼儿到老年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过敏性结膜炎。
哮喘。
特应性皮炎(怀疑由IgE介导)。
慢性荨麻疹(仅怀疑由IgE介导时)。
食物过敏(口腔过敏综合征、怀疑由食物诱发的急性荨麻疹或皮疹加重、严重过敏反应等)。
药物过敏。
昆虫毒液过敏。
发病机制中部分由IgE参与的少见疾病,如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或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职业过敏原诱发过敏反应等其他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
2. 在出生队列研究中采用SPT筛选特应性体质个体: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采用SPT以了解不同地区人群致敏率、过敏原变化趋势,有助于优化区域性过敏原组合、标准化过敏原提取液。
(二)禁忌证(相对禁忌证)1. 临床中病史和症状体征不支持由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时,不推荐进行SPT:食物不耐受(如肠易激综合征等)。
慢性荨麻疹(非IgE介导)。
食物诱发的非特异性症状(如防腐剂/添加剂/色素等)。
评估过敏原免疫治疗(AIT)的有效性(昆虫毒液AIT除外)。
由刺激物引起的非特异性呼吸道症状(如香烟、香水、洗涤剂、消毒剂及其他化学制品等)。
慢性湿疹、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缺乏IgE介导机制的慢性皮肤病。
352例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352例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韩光香【摘要】目的探讨泰安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变应原分布状况,为变应性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来山东省泰山医院就诊的泰安地区35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分析.结果 SPT总阳性率85.80%,其中吸入组总阳性率84.66%,其中尘螨175例(58.72%)、昆虫134例(44.97%)、室内尘土130例(43.62%)、蒿属花粉111例(37.25%)、葎草花粉108例(36.24%).尘螨和室内尘同时阳性者与尘螨阳性者之比约为5:7;多价昆虫所致134例阳性病例中有114例发生在夏秋季,占85.07%.食物组总阳性率58.24%,其中主要是牛奶104例(50.73%)、海鱼68例(33.17%)、海蟹68例(33.17%)、海虾65例(31.71%).但不同性别之间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泰安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SPT总阳性率高,吸入组变应原主要是尘螨、昆虫、室内尘土、蒿属花粉、葎草花粉,且具有夏秋季多发的特点.食物组主要是牛奶、海鱼、海蟹、海虾.但不同性别之间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5(024)012【总页数】3页(P1248-1250)【关键词】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作者】韩光香【作者单位】271099 山东省泰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变应原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花粉症等,通过了解变应性疾病的变应原,从病因上进行防治,是防治变应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1]。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是一种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简便、快捷、高度特异性的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是目前国际上推行的标准化皮肤实验方法。
山东省泰山医院自2012年始采用皮肤点刺实验对变应性疾病变应原进行筛查,并对吸入性变应原阳性者进行脱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惠州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

2 o 。 l9)2 8 — 3 4 O 7 2 ( :3 3 2 8 .
惠 州地 区慢 性 荨麻 疹 患者 变应 原皮 肤 点刺 试 验分 析
胡 清 ‘ 陈丽梅
摘 要: 目的是 了解 惠州地 区慢性 荨麻 疹 患者 常见 变应 原 的分 布情 况 , 讨 皮肤 点刺 试验 的 护理 技巧 及在 慢 性荨麻 疹 中的诊 断价 并探 值。 方法 : 以患者 为研 究 对 象, 行 吸入性 变应 原 和食入 性 变应原 共1种 皮肤 点刺试 验 , 进 8 同时给 予护 理指 导 。 结果 : 全部 20 患者 阳性 1例 率 为7 . 变应 原 中粉 尘螨 , 2 %。 4 户尘螨 、 螂 的 阳性率 较 高 。 蟑 分别 为7. 7 . 5 . 其 次为 虾蟹 、 2 %、0 %、1 %; 4 5 4 花粉 类 , 别 为5 . 2 . 本组 分 8 %、1 %。 1 9 点刺 试验过 程 中未发 生严重 的过敏 反应 。结 论: 惠州 变应性慢 性荨麻 疹 患者常 见的吸 入性 变应 原是 粉 尘螨 、 户尘螨 、 螂 ; 蟑 常见的食入 性 变应原是 虾蟹 、 粉类 。完善 的 护理措 施 和技 巧是顺 刺 完成皮肤 点刺 试验 的关键 。 花 关键 词 : 慢性 荨麻疹 ; 变应 原 ; 点刺 试验 ;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 1 1 + R 8.4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6 0 7 (0 0 1 — 0 8 0 1 0 — 9 9 2 1 )0 0 5 — 2
慢性荨 麻疹是 一种 常见 的反 复 发作 的变 态 反应皮 肤 病 , 约 定 标准 。 大 表 l 变 应 原 阳 性 结 果 判 断 标 准 有 1% 2%的人 一生 中至 少发作 几 次荨麻 疹 其 中多数 患者 找 5 5 。 不 到 明确 的原 因 , 很多学 者认 为 有一 部 分是 由变应 原 引起 的。可 由机体接 触变应 原后 。发生 I 型或 Ⅲ型变 态反应 及 非变 态反 应 , 两种途径 致病 。 而应 用标 准化 点刺 液进 行变 应原皮 肤 点刺试 验 以 明确变应 原的技 术 已经非 常成 熟 , 目前 已得 以普及 。为明确 惠州 地 区变应 性慢性 荨麻 疹变 应原 的种 类 , 讨皮 肤点 剌试 验 的护理 探 技 巧 ,笔者 于 20 年 1 至 20 年 1 08 月 09 0月对 惠 州 地 区疑 似慢性 荨 麻疹 变应性 患者 2 0 1 例采 用 皮肤 点 刺试 验 , 进行 变应 原 的种类 研究 , 同时给予 护理指 导 。 1 _变应 原 阳性率 的计 算方 法 ( 刺试 验 出现 1 。+ 以上 阳性 .3 2 点 个 ” 1 资料与 方法 参加该 种 变应 原皮肤 点 剌试 验的人 数 )l0 x O%。 1 临床资 料选 择我 院 门诊 可 疑 慢 性荨 麻 疹 变应 性 者 共 2 0 , 反应 例数, . 1 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