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消耗定额管理1

合集下载

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管理制度范本

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管理制度范本

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产品材料消耗工艺的计划、执行和控制流程,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计划阶段1. 制定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目标:明确产品材料消耗的合理范围,并制定相应的指标和目标。

2. 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产品材料消耗的历史数据、生产工艺流程和材料特性资料等。

3. 制定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计划:根据目标和收集到的信息,制定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计划,包括产量预测、材料消耗指标和工艺改进方案等。

三、执行阶段1. 材料采购管理:根据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计划,进行材料的采购工作。

采购部门根据实际需求和供应市场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并按照规定的采购流程进行操作。

2. 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进行操作。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生产工艺的执行情况,确保材料消耗在预定的范围内。

3. 材料消耗记录:生产人员应按照工艺定额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准确记录材料消耗情况,并上报到生产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控制阶段1. 材料消耗分析:根据生产过程中记录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比对,以便发现异常情况和改进空间。

2. 异常处理:对于材料消耗异常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并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

3.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实施情况,包括目标达成情况和改进效果等。

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下一阶段计划和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奖惩机制1. 奖励机制:对于材料消耗明显低于定额的生产人员和团队,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 处罚机制:对于材料消耗明显高于定额的生产人员和团队,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六、制度宣传和培训1. 制度宣传:通过内部刊物、会议、广播等形式,宣传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管理制度,以使全体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2. 培训计划:制定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培训计划,按照人员分类和岗位需要,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003年消耗量定额补充规定一

2003年消耗量定额补充规定一

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补充规定(一)1、关于重申停止执行《山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的问题鲁建标字[2003]3号文规定,96版《山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已于2003年4月1日停止使用。

但是,有个别工程仍继续执行。

为维护建设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建设主体各方合法权益,现重申停止执行《山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其原有的配套政策废止,新的计价政策不能与之配套使用。

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山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的工程将不预办理工程竣工结算登记备案。

2、关于定额人工单价的问题鲁建标字[2008]10号文规定的“消耗量定额价目表中综合工日单价”(44元/工日)指山东省价目表中的省定额“人工费”单价及“基价”组成,是全省统一的计价价格,应作为计取企业管理费、利润等有关费用的基础。

该综合工日单价不得因合同约定等原因而调整。

合同约定的人工单价仅作为工程所在地市价。

3、竹胶(胶合)板模板问题承发包双方办理现场签证的,按签证结算模板制作费用;未办理签证的,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应计算规则计算模板接触面积,乘以下列摊消系数确定制作数量,执行10-4-310~315模板制作费用。

同时扣减《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现浇混凝土模板子目中成品胶合板模板材料消耗量,计算模板安装、拆除费用。

其他相关规定执行《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补充册(二)》。

竹胶(胶合)板模板制作摊消系数4、框架梁计取脚手架及混凝土工程量计算问题根据省定额站解释,现浇混凝土单梁、连续梁的脚手架按其相应规定计算,有梁板的板下梁不计算脚手架。

我省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及消耗量定额中的有梁板是指现浇密肋板、井字梁板(即由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与板所组成的结构构件),板下梁是指搭在框架梁上的梁。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框架梁应按单梁、连续梁规定计算脚手架。

建筑物外墙上的框架梁,其脚手架已包含在外脚手架内,不再重复计算。

在计算混凝土工程量时,框架梁与板整浇的,执行单梁、连续梁及平板定额;框架梁、搭在框架梁上的梁(含密勒梁、井字梁)与板整浇的,板下梁与板合并执行有梁板定额,框架梁仍执行单梁、连续梁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按其使用性质、用途和用量大小划分为四类。

1.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2.辅助材料,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但比重较小的材料;3.周转性材料,又称工具性材料,指施工中多次使用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模板、脚手架等;4.零星材料,指用量小,价值不大,不便计算的次要材料,可用估算法计算。

【提示】掌握材料消耗定额指标的组成,包括: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周转性材料、零星材料,注意周转性材料的举例。

一、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编制材料消耗定额,主要包括确定直接使用在工程上的材料净用量和在施工现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废料和损耗。

(一)材料净用量的确定1.理论计算法:如砖墙的用砖数和砌筑砂浆的用量可用下列理论计算公式计算各自的净用量。

砖砌体材料用量计算:标准砖砌体中,标准砖、砂浆用量计算公式:(A为标准砖数量)式中K——墙厚的砖数×2(墙厚的砖数是0.5砖墙、1砖墙、1.5砖墙……)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m3砌体-1m3砌体中标准砖的净体积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24×0.115×0.053×标准砖数量每1m3标准砖砌体砂浆净用量=1-0.0014628×标准砖数量标准砖(砂浆)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3)2.测定法:根据试验情况和现场测定的资料数据确定材料的净用量。

3.图纸计算法:根据选定的图纸,计算各种材料的体积、面积、延长米或重量。

4.经验法:根据历史上同类项目的经验进行估算。

【提示】区分四种不同材料净用量的确定方法。

(二)材料损耗量的确定材料损耗率可以通过观察法或统计法计算确定。

材料消耗量计算的公式如下: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2Z102023-5)二、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编制如钢筋混凝土工程用的模板,搭设脚手架用的杆子、跳板,挖土方工程用的挡土板等。

建筑工程物料损耗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物料损耗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物料损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建筑工程物料损耗的管理,提高物料利用率,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等各类工程项目。

三、物料损耗计算1. 物料损耗计算标准应当按照行业规定的标准执行,具体损耗率按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

2. 物料损耗计算应当按照实际使用量,结合实地勘察、测量和统计资料进行。

3. 物料损耗计算的基础应当是合理、真实、准确的数据。

四、物料损耗管理责任1. 项目负责人应当对项目物料损耗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并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2.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严格控制物料的使用,做到物尽其用。

3. 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单位的物料损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解决。

五、物料损耗控制措施1. 加强物料进出库管理,建立健全物料管理台账和登记制度,确保物料使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严格遵守物料使用标准和规范,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尽可能减少物料的损耗。

3. 加强现场管理,提高施工作业技能,避免物料在运输、搬运等过程中出现损耗。

4. 定期组织物料损耗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损耗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六、物料损耗统计与分析1. 每个项目应当建立完整的物料损耗统计表,包括物料种类、规格、用量、损耗率等信息。

2. 定期对物料损耗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探查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

3. 汇总项目物料损耗情况,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形成规范,为今后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七、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1. 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规定执行物料损耗管理制度。

2.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发现物料损耗超标的情况,应当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追究相关责任。

3. 对于故意违反规定、造成较大损失的施工单位,可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并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资料

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资料

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资料简介什么是物资消耗定额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生产或其他经济活动中,按照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规定的产品质量要求,在单位产值中所规定的各项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时等因素的消耗量。

为什么要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

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手段规范企业的生产过程,避免了在生产过程中对企业的产出和成本造成负面影响的不良行为和不规范操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此外,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还可以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对企业的核算、管理、评价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所需的材料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所需要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工艺流程产品工艺流程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没有规范的产品工艺流程,就没有标准化的消耗定额。

因此,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之前,必须要详细分析和把握产品的工艺流程,明确消耗因素和消耗规律。

2.制造工艺文件制造工艺文件是指生产上所需的技术文件,包括各级产品的工艺卡、生产指导书、操作规程、装配图、标准及标准件等。

这些文件中包含了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各个物料、工具、设备以及配合工序、工时等信息,是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3.监测统计数据监测统计数据是指对制造过程中消耗因素进行监测和统计所得到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从生产记录、质量检测报告、设备运转情况、人员操作情况、不能生产的原因等方面获得,是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所需的重要数据资料。

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有耐心和细致的思考。

其主要步骤如下:1.根据产品工艺流程,确定消耗因素和计量单位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制度的第一步是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明确产品的消耗因素,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等,并确定消耗各项因素的计量单位。

2.确定消耗规律在明确了消耗因素和计量单位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历史数据,确定消耗规律。

原材料定额分配(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

原材料定额分配(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

原材料定额分配(定额消耗量,定额费用)
某企业某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3970公斤,A 材料单价为3元/公斤,计71910元。

甲产品实际产量为300件,每件定额消耗A材料20公斤;乙产品实际产量为500件,每件定额消耗材料为35公斤。

要求:分别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及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核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摊的材料费用;并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法:
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300*20=6000公斤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35=17500公斤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23970/(6000+17500)=1.02
甲产品应分配原材料实际消耗量=6000*1.02=6120公斤
乙产品应分配原材料实际消耗量=17500*1.02=17850公斤
甲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6120*3=1836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17850*3=53550元
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法:
甲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300*20*3=18000元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500*35*3=52500元
原材料费用分配比率=71910/(18000+52500)=1.02
甲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18000*1.02=1836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52500*1.02=53550元
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8360
—乙产品53550
贷:原材料—A材料71910。

一定额领料制度(精)1

一定额领料制度(精)1

一、定额领料制度根据《物资管理办法》, 公司将全面实实行定额领料制度, 施工现场定额用料的标准是施工定额, 施工预算定额反映组成建筑产品各分项工程基本计量单位的材料消耗标准, 一般用于施工现场组织施工, 确定班组材料消耗水平。

搞好定额用料的流转程序, 大体大分为签发、下达、应用, 检查, 验收、结算和分析这六个步骤和环节。

(一)定额领料单的签发领料单的签发, 主现场技术门或材料部门的定额员, 根据队组作业计划(任务书)的工程项目和工程量;按照现行施工定额, 扣除技术节约措施的节约量, 计算定额用料量, 编制定额领料单。

说明用料要求及注意事项。

(二)定额领料单的下达领料单一式四联, 第一联仓库存根, 它是发料的依据, , 第二联交材料部门, 第三联交队组, 它是领料的依据, 对用量大的领料单要进行口头交底, 第四联交签发人。

(三)定额领料单的应用队组领料单在限额内领用, 材料部门凭领料单在限额内发料, 每次领发数量、时间要在领料单上注明, 并互相签认。

(四)定额颖料单的检查在领料单执行过程中, 会有许多因素影响队组用科, 定额人员要经常检查用料情况, 帮助班组正确执行定额, 合理使用材料。

(五)定额领料单的验收队组完成任务后, 由施工员组织有关人员验收队组实际完成量以及质量, 验收合格后队组办理余料退料手续。

(六)定额领料单的结算领料单的结算, 一般由材料定额人员负责, 主要根据验收合格的作业计划(任务书)和结清领退手续的定额领料单, 要按照队实际完成的工程量, 计算实际应用材料量, 与队组实际用料对比, 结出盈亏, 提出盈亏分析。

最后, 根据己结算的定额领料单, 登记队组尾料台帐, 按月公布队组节超情况, 作为评比和奖励的依据。

二、物资消耗分析施工现场的物资消耗包括有效消耗、工艺损耗和管理损耗, 有效消耗是构成工程实行净用量, 工艺损耗包括操作损耗、余料损耗和废品损耗, 管理损耗包括运输损耗、保管损耗,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物资, 降低工程成本, 施工现场必须坚持合理的消耗制度。

简述材料消耗定额的概念、分类。

简述材料消耗定额的概念、分类。

简述材料消耗定额的概念、分类。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质量合格的建筑产品,必需消耗一定品种、规格的材料(包括半成品、燃料、配件、水、电等)的数量。

材料消耗定额分为净用量定额和损耗量定额。

净用量定额指直接构成建筑安装工程实体的材料。

损耗量定额指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和材料施工操作损耗量。

材料作为劳动对象是构成工程的实体物资,需用数量很大,种类繁多。

在我国建筑工程的直接成本中,材料费平均占70%左右。

材料消耗量多少,消耗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确定和成本控制有着决定性影响。

材料消耗定额是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运输计划、供应计划、计算仓库面积、签发展额领料单和经济核算的根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非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常用的制定方法有:
现场观测法
实验室试验法
统计法 理论计算法
(1) 现场观测法

是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进行现场观察、 测定,再通过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建筑材料消耗定 额的一种方法。
适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 因为只有通过现场观察、测定,才能正确区别哪些 属于不可避免的损耗;哪些属于可以避免的损耗。
圈梁的工程量V = 0.24(宽)×0.18(高)×L(长) 含模量= S/ V = 2/0.24 =8.3 (m2/m3)

②一次补损量
一次补损量 = 一次使用量×损耗率

③全部使用量
全部使用量 = 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一次补损量 =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

④周转使用量
115
例1:
计算标准砖一砖外墙每m3砌体砖和砂浆的
总消耗量(砖和砂浆损耗率均为1%)
例1 :
计算标准砖一砖外墙每m3砌体砖和砂浆的总消耗 量(砖和砂浆损耗率均为1%) 解:每m3一砖墙中砖净用量 1× 2× 1 0.24×(0.24+0.01)×(0.053+0.01) = 529.1块 砖总消耗量=529.1×(1+1%)=534.29块 每m3一砖墙中砂浆净用量 =1 - 529.1×0.24×0.115×0.053 =0.226 m3 砂浆总消耗量=0.226×(1+1%)=0.228 m3
2475
地面砖消耗量 1-0.015 2513块
2、周转性材料

周转性材料在材料消耗定额中,以摊销量表示。 摊销量是指周转性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 耗 量 ,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 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如:一块钢模板,价值1000元钱,能用10次,用完 后废铁能卖200元,则:



合计摊销费用=1000-200 =800元
每次摊销费用=800÷10 =80元
与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有关的四因素:


①一次使用量:一次投入使用的材料基本数量。
②损耗率: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 不能复用,必须另作补充的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 ③周转次数:周转性材料从第一次使用起,可以重复使用的 次数。 ④回收量:平均每周转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这部 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

主要适用于:
块状、板状和卷筒状产品(如砖、钢材、玻璃、油 毡等)的材料消耗定额。
常用材料的计算方法:
(1)砌体材料用量计算的一般公式:
标准砖 净用量
1 砌体厚×(标准砖长+灰缝厚)×(标准砖厚+灰缝厚) ×2×砌体厚度砖数
砂浆净用量 = 1 -砌块净用量 × 砌块的单位体积
砖砌体计算尺寸示意图:
解: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组织专人观测和试验。但应注意统 计资料的真实性和系统性,要有准确的领退料统计数字和完
成工程量的统计资料。统计对象也应加以认真选择,并注意
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所拟定额的准确程度。
(4)理论计算法

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出
产品的材料净用量,从而制定出材料的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净用量 (材料消耗净定额)
构配件净用量
燃料净用量
运输损耗 贮备损耗 不可避免的废料损耗
材料损耗量(材 料损耗定额)
不可避免的残余料损耗
施工损耗
现场搬运堆放损耗
计算公式:

1、 材料定额消耗量 = 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2、材料损耗率 = (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100% 3、材料定额消耗量= 净用量 ÷(1-损耗率) = 净用量 ×(1 +损耗率)

(2)实验室试验法

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在试验室内确定
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提供材料净用量数据。
例如:可测定出砼的配合比,然后计算出每 1M3砼
中的水泥、砂、石、水的消耗量。
(3)统计法

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所拨发的各种材
料数量、完成的产品数量和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进行统 计、分析、计算,来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
周转使用量 =
周转次数


⑤全部回收量
(周转使用完毕后,扣除损耗部分的剩余数量) 全部回收量 = 一次使用量-一次补损量 = 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

⑥周转回收量
周转回收量 = 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 周转次数
⑦摊销量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回收折价率


以木模板为例:

(1)现浇砼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次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 = 每m3砼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 ×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1+制作损耗率)


含模量=混凝土接触面积/混凝土构件工程量
例: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计断面为240×180mm,求其含模 量。


解:圈梁的模板接触面积S= 2(侧)×0.18(高)×L(长)
例 3:
彩色地面砖规格为 200 × 200mm ,灰缝为 1mm,
其损耗率为 1.5%, 试计算 100m 2 地面砖消耗量 。
例 3:

彩色地面砖规格为200×200mm,灰缝为1mm,其损耗率为1.5%, 试计算100m2地面砖消耗量。 解: 100 地面砖净用量 (0.2+0.001)×(0.2+0.001) 2475块

例 2:

计算1/4标准砖外墙每m3砌体砖和砂浆的消耗量(砖与砂 浆损耗率均为1%)。
例 2:

计算1/4标准砖外墙每m3砌体砖和砂浆的消耗量(砖与砂 浆损耗率均为1%)。 解:
砖净用量 1/ 4 2 599 (块) 0.053 (0.24 0.01 ) (0.053 0.01 )
材 料 消 耗 定 额
一方法
一、材料消耗定额概述
概念: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
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建筑材料的数量标准。
材料分类:
实体消耗材料
措施消耗材料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组成
原材料净用量 半成品净用量
材 料 消 耗 定 额 的 组 成

三、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根据材料使用次数的不同,建筑安装材料分为非周转性 材料和周转性材料。


非周转性材料(直接性材料)
指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 瓦、灰、砂、石、钢筋、水泥、工程用木材等。


周转性材料
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反复周转但并不构成工程 实体的工具性材料。如:模板、活动支架、脚手架、支 撑、挡土板等。
砖消耗量=599×(1+0.01)=605(块) 砂浆消耗量 =(1- 599×0.24×0.115×0.053)×(1+0.01) = 0.125(m3)
(2)块料面层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块料面层一般指瓷砖、预制水磨石、大理石、地板砖等。 每100m2块料 100 面层净用量 (块料长+灰缝)×(块料宽+灰缝) 每100m2块料 总消耗量 净用量 1 -损耗率
(常为50%)
例1 :

根据选定的某工程捣制砼独立基础的施工图计算,每m3 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2.1m2,根据计算每m2模板接触 面积需用板材0.083m3,模板周转6次,每次周转损耗率 为16.6%,回收折价率为50%。试计算砼独立基础的模板 周转使用量、周转回收量和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 = 2.1×0.083 = 0.1743 m3 一次补损量 = 0.1743×16.6% =0.0289m3 周转使用量 = [0.1743 +(6-1)×0.0289]/6=0.053m3 周转回收量 =(0.1743 - 0.0289)/6 = 0.024 m3 摊销量 = 0.053-0.024×50% = 0.043 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