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规划——黄山案例

合集下载

黄山旅游策划方案

黄山旅游策划方案

黄山旅游策划方案一、旅游背景黄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黄山景区主要由群山和景点组成,包括风景秀丽的云海、奇特的山峰、清幽的溪谷、各种独特的岩石地貌和众多的文化景观。

黄山以其高山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备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

二、旅游目的为了提高黄山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更多的游客,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旅游策划方案:1.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黄山作为一座经典的旅游城市,其旅游服务业应该为广大游客提供更优良的旅游服务,从而心仪黄山这座城市,留下美好的回忆。

所以,我们将通过推进旅游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标准和旅游设施,改善旅游环境等方面的措施来实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引导游客合理游览黄山景区的游客非常多,所以为了避免过度开发和旅游资源不能持续开展,我们应该引导游客形成合理的游览规划。

例如,可以通过推出游览优惠券、建立游客识别系统,提供开放的旅游形式等方法去引导游客规范游览,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黄山、喜欢黄山、爱护黄山,从而保护黄山这个旅游资源。

3.丰富旅游活动活动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加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进而提升黄山旅游的人气。

我们将会在黄山景区制定更多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如:风景区音乐节、美食节等,让游客在景区内也能有所享受。

三、旅游措施为了实现上述旅游目的,我们将采取以下的旅游措施:1.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在升级散客游、团队游服务同时,应完善旅游服务网络。

加快实现“旅游服务促进旅游消费” 的政策落实。

对黄山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2.推动旅游资源保护成立黄山旅游保护基金,对黄山旅游景区进行环保治理,及时清理景区内的垃圾,加大旅游资源保护的力度。

3.增加旅游活动内容在黄山景区内增加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如:演唱会、音乐节、体育赛事、美食节、广场舞大赛等等,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

四、营销推广为了提高黄山的知名度,我们将采取以下的旅游推广策略:1.建立网络营销平台建立黄山旅游的网络营销平台,包括官网、微博、微信、移动应用等,提供游客线上预订、在线支付、旅游咨询、景区导览等服务,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旅游体验。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一、古徽州乡村旅游的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愈向往走出喧闹的城市投奔自然,以期返朴归真、陶治情操、宁静安神,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奇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黄山市乡野风光迷人,古村落星罗棋布,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一座座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中,点缀着幢幢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村前田园遍布,到处弥漫着茶香、果香和稻香……“人尚古衣冠”的淳朴民风依然在这里延续,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深深浸润着这方热土,是中外游客回归自然、体验风情的美好家园。

“古徽州、新黄山”将成为我市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打造好古徽州、特别是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将是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重点。

古徽州乡村迷人的魅力、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谐安详的人文环境,为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要借助第九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期间举办的古徽州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古徽州乡村旅游线路推介、黟县乡村旅游考察、中国乡村旅游论坛举办、中国乡村旅游联盟建立等),进一步烘托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

二、黟县在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地位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万众瞩目和心向往之的地方;黟县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让人产生美好的憧憬。

黟县理应成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的核心,要加大以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为龙头、其它特色各异的古村落和外围乡村景点为辅助,整合包装风景游览、文化考察和休闲度假兼备的古徽州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引领徽州乡村旅游走向世界。

三、古徽州乡村旅游的主题定位和口号主题定位:中国画里乡村——徽州水墨大徽州,江南挑花源桃源意境以区别于江浙风情,并突出“水墨”色彩的艺术境界和徽文化底蕴,树立集自然生态美、生活方式美、文化艺术美于一体的大徽州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生命 系统 是一 个 等 级 系统 (ia h a ssm . he r i lyt ) rc c e 包括 多个 层 次 或水 平 :基 因 、细 胞 、组 织 、器 官 、
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 、景观。每一个层次 都具有丰富的变化和特征 ,即都存在着结构和功能 多样 性 J 目前 研 究较多 的 主要有基 因多样性 ( 。 或
— —
以黄 山风 景 区为 例
杨艳 刚 ,王飞飞 ,李雪飞 ,成 文连
(. 1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呼和浩特 002 ;2 北京列德生 态环境科技服务 中心 ,北京 10 1 . 10 1 ; 002 3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 系,长春 102 ;4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环保 教研 室 ,北京 . 304 . 120 ) 025
摘 要 :生物 多样性是风景 区重要 的旅游 资源以及 环境资 源,本 文应用景观 生态 学原理及 生物 多样性保护 的最新理论 , 探 讨 了生物多样性保 护的方法,包括保护 区面积 的科 学划分 以及在 面积不足 时需要采取 的生 态学设计 ,并 以黄 山风 景
区为 例 ,对 这 一理 论 及 方 法进 行 了论证 。
的重要资源,也是维 持景 区内生态平 衡的重要组
分 ,直 接关 系到风 景 区的景 观质量 和服 务质量 ,因
两方面人手对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保护研究。
此在风景区规划和设计中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应该
予 以重 视 。1 J 【2 ,
1 风景名胜 区生物多样性保 护的理论
依 据
11 景观 生态学 主要相 关理论 .
212规划的指导思想在景观这一空间尺度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解决景观水平的生态学问题结合生态制图分析黄山风景区生物多样性的种类组成分布特点运用种群生存力分析最小可存活种群玛他种群等生态学理论针对黄山风景区这一特殊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措施以规划措施为依据通过规划和管理保护黄山风景区特有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持地区生态平衡

风景名胜区规划——黄山案例

风景名胜区规划——黄山案例

风景名胜区规划——黄山案例规划作为协调保护和利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风景名胜区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黄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正如它的资源具有典型性一样,它的规划和管理实践在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中也体现出相当程度的典型性。

例如,黄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较早地(1980年)进行了第一轮总体规划,较早地(199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境内,面积154 km2。

现有的分区基于第一轮总体规划(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形成,包括保护区、景区(游览区)、分级保护区和功能分区四大类分区类型(图1)。

此轮规划将黄山风景名胜区共分为6个景区、5个保护区。

6个景区分别为:温泉景区、玉屏楼景区、北海景区、云谷寺景区、松谷庵景区和钓桥庵景区。

5个保护区分别为浮溪、洋湖、福固寺、箬箸和乌泥关,分布于各景区的外围。

在这里,景区强调旅游开发的功能,保护区强调资源保护的功能。

从空间分布看,景区和保护区的总和构成了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的用地布局结构。

6个景区内部又有两类更细的划分,一类是分级保护分区,一类是功能分区,两者相互独立。

其中,分级保护分区划分为三级:一级保护点(区)定义为“凡名松古木、奇峰怪石、幽潭名瀑及其周围一定地段范围”,例如迎布局结构 分级保护区 功能分区黄山风景名胜区6个景区 5个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 三级保护区 游览区(景区) 接待区 饮食点和休息点商业、文化、服务、医疗点职工生活区客松、蓬莱三岛等;二级保护区定义为“凡六大景区内,除绝对保护点及下述三级保护区以外均属之”,例如玉屏峰前、丹霞峰等;三级保护区定义为“凡在黄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可供风景旅游建设的地区”,例如云谷寺、松谷庵等。

3个级别在保护措施上呈逐步放松趋势,一级最严格“在其空间范围内,绝不做任何人工增减,游人只能观赏,不能进入”;二级相对放松“,允许建设风景小品建筑、道路交通和必需设施”,允许游人进入;三级相对最松,但要求建设项目与风景旅游相关,且规定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

旅游资源保护案例

旅游资源保护案例

旅游资源保护案例
那我给你讲个黄山旅游资源保护的案例吧。

你知道黄山那可是超级美的,好多人都想去看看它的奇峰怪石、苍松翠柏。

但是呢,这么多人去,就容易对它造成破坏。

以前啊,有些游客为了拍照好看或者图个新鲜,就想掰个松树枝啊,在石头上刻字留念啥的。

这可把黄山的管理者急坏了。

于是他们就想了好多有趣的办法。

比如说,他们在景区到处设置那种很可爱又很醒目的提示牌。

牌子上不是那种生硬的“禁止破坏”,而是画着一个小松树在哭,旁边写着“别掰我呀,我会疼的”。

对于那些想刻字的,就有个牌子写着“石头说:我不想满脸伤疤,求放过”。

这就让游客看了觉得很有趣,也会更自觉地遵守规定。

而且啊,黄山的工作人员就像一群超级英雄一样。

他们每天都在景区巡逻,一旦发现有破坏的行为,不会凶巴巴地批评游客,而是很幽默地说:“您可别欺负我们这宝贝石头和松树啦,它们还得给更多人展示自己的美呢。


在保护黄山的生态环境方面,他们也做得特别细致。

像黄山松的种子传播有时候会受到一些干扰,工作人员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小心翼翼地去帮助它们在合适的地方扎根生长。

他们还严格控制游客的数量,不是一股脑儿地让人都涌进去,而是通过预约等方式,保证黄山不会被太多人“踩坏”。

你看,通过这些人性化、幽默化的保护措施,黄山现在还是那么美,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呢。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1. 引言黄山风景旅游区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凭借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云海和恢弘的风景,黄山风景旅游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制定一份全面的总体规划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进行详细介绍。

2. 规划目标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 - 保护和修复黄山风景旅游区的自然环境,确保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提升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游客体验; - 挖掘和开发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 - 推动黄山风景旅游区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联动发展。

3. 规划内容3.1 生态保护与恢复为了保护和修复黄山风景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规划将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生态保护区,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的范围; - 加强生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生态问题; - 实施植被恢复计划,增加植被覆盖度;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2 旅游设施与基础设施改善为了提升游客体验,规划将进行以下改善: - 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 - 扩建公园道路,提高旅游区交通流通能力; -建设更多的停车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提升旅游区的网络覆盖和通信设施。

3.3 文化资源开发黄山风景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规划将开发以下方面: - 建设文化展示区,展示黄山地区的传统文化; - 设立文化学习中心,提供学习和体验黄山文化的机会; - 开展文化艺术演出,丰富游客的文化娱乐活动。

3.4 区域联动发展黄山风景旅游区与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规划将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 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 加强与周边旅游景点的合作,开展联合宣传和推广活动; - 完善交通网络,便利游客前往其他旅游景点。

4. 实施计划为了顺利实施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 制定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工作计划,并确保执行; - 逐步改善和升级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 - 完善文化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 加强区域联动发展的合作机制。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一项蓬勃发展的产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传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地理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的核心吸引要素之一,其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更是决定旅游目的地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深入探讨地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策略和成效。

一、黄山风景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

在规划方面,黄山风景区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

划定了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旅游开发区,严格限制在核心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以保护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

同时,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和体力,设计了多条登山路线,如经典的前山玉屏索道线路和相对较为平缓的后山云谷索道线路。

在开发方面,黄山风景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了高品质的索道、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游览条件。

同时,加强了景区内的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积极开展旅游营销活动,通过举办黄山国际旅游节、摄影大赛等活动,提高了黄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黄山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景区的环境承载压力逐渐增大,生态保护面临严峻考验。

此外,旅游旺季时游客拥堵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二、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清澈的漓江而闻名于世。

在规划上,桂林市政府将整个桂林地区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规划,将漓江流域的各个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

同时,注重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限制沿江的工业发展和污水排放,确保漓江水质的清澈。

在开发方面,桂林积极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除了传统的漓江游船观光,还推出了徒步旅行、骑行、攀岩等户外运动项目,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加强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展示,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建设民族风情园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桂林的民族文化。

黄山旅游计划书

黄山旅游计划书

黄山旅游计划书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为了更好地规划一次黄山旅游,本文将根据黄山的景点与特色,以及常用的交通方式等要素来设计一份黄山旅游计划书。

1.旅游路线黄山被誉为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卷,其自然景观是黄山旅游的核心。

游客可选择步行或搭乘缆车前往不同的景点进行观赏。

首先是黄山的四绝景点之一——云海。

早晨是观赏云海的最佳时间,游客可以选择徒步攀登凌霄云海台,也可以搭乘索道,将自己置身于云雾之中。

其次是黄山的另一个必看景点——千古情。

千古情是一处浪漫的景点,景区售票员还会为两位游客提供心心相印的情侣签,让游客沉浸在浪漫的氛围中。

接下来是黄山的最高峰——莲花峰。

莲花峰不仅具有极高的海拔和独特的地貌,还是黄山一日游最好的体验项目之一。

登上莲花峰可以俯瞰周围的山脉和云海,是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

最后是黄山的另一处绝佳景点——大松谷。

大松谷内是密林环绕的石桥和怪石林立的景观,游客可以穿梭在景点之间,体验原始的自然风光。

2.交通方式黄山交通十分便利,但因为景区的人流量很大,所以提前规划好交通方式非常重要。

飞机:如果游客需要乘坐飞机进入黄山,可以乘坐从全国各个城市飞往黄山机场的航班,然后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出租车前往黄山风景区。

火车:火车是游客到达黄山的最常见方式,火车站距离黄山的旅游景点较近。

但是由于火车车票经常一票难求,游客需要提前预定车票。

汽车:如果游客乘坐汽车进入黄山,可以租借当地的汽车或者乘坐公共汽车,这些交通工具通常会行驶到黄山的主要景点。

3.住宿与饮食住宿是旅游的重要一环,黄山分布着各种各样的住宿地点,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三星酒店:三星酒店是黄山最常见的住宿选项,价格较为实惠,设施也较为齐全。

五星酒店:五星酒店通常设施齐全,服务周到,风景优美,适合游客进行高端旅游。

旅舍:旅舍是较为经济实惠的选择,它们通常位于景点周围,离各个景点也比较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名胜区规划
——黄山案例
规划作为协调保护和利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风景名胜区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黄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正如它的资源具有典型性一样,它的规划和管理实践在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中也体现出相当程度的典型性。

例如,黄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较早地(1980年)进行了第一轮总体规划,较早地(199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境内,面积154 km2。

现有的分区基于第一轮总体规划(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形成,包括保护区、景区(游览区)、分级保护区和功能分区四大类分区类型(图1)。

此轮规划将黄山风景名胜区共分为6个景区、5个保护区。

6个景区分别为:温泉景区、玉屏楼景区、北海景区、云谷寺景区、松谷庵景区和钓桥庵景区。

5个保护区分别为浮溪、洋湖、福固寺、箬箸和乌泥关,分布于各景区的外围。

在这里,景区强调旅游开发的功能,保护区强调资源保护的功能。

从空间分布看,景区和保护区的总和构成了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的用地布局结构。

6个景区内部又有两类更细的划分,一类是分级保护分区,一类是功能分区,两者相互独立。

其中,分级保护分区划分为三级:一级保护点(区)定义为“凡名松古木、奇峰怪石、幽潭名瀑及其周围一定地段范围”,例如迎布局结构 分级保护区 功能分区
黄山风景名胜区
6个景区 5个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 二级保护区 三级保护区 游览区(景区) 接待区 饮食点和休息点
商业、文化、服务、医疗点
职工生活区
客松、蓬莱三岛等;二级保护区定义为“凡六大景区内,除绝对保护点及下述三级保护区以外均属之”,例如玉屏峰前、丹霞峰等;三级保护区定义为“凡在黄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可供风景旅游建设的地区”,例如云谷寺、松谷庵等。

3个级别在保护措施上呈逐步放松趋势,一级最严格“在其空间范围内,绝不做任何人工增减,游人只能观赏,不能进入”;二级相对放松“,允许建设风景小品建筑、道路交通和必需设施”,允许游人进入;三级相对最松,但要求建设项目与风景旅游相关,且规定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

景区内的功能分区分为5类,即游览区(6个景区),接待区,饮食点和休息点,商业、服务、文化、医疗点,职工生活区。

除游览区为面状分布外,其他各类分区基本呈点状分布,且都位于游览区内,因此在边界上有一定的重复交叉。

另外,从空间分布看,除游览区外的功能分区总和构成了第三级保护区。

在管理措施方面,游览区仅涉及各观赏景点的描述,基本未涉及管理政策;接待区主要为接待功能内容的描述,但对床位数量有明确的规定;饮食点和休息点、商业服务文化医疗点、职工生活区主要是提出空间分布。

规划评述:
1、优点:黄山风景名胜区多种类型的分区共存,相辅相成。

布局层面的分区属于空间战略规划,对保护和利用起到总体指导作用;分级保护分区则属于具体实施规划,对保护和利用起到直接约束和指导作用;功能分区则更接近专项规划,主要是对利用的详细规
定和控制。

这样使规划实施者不仅在大方向上得到指导,而且在具体工作中得到指导和约束。

2、缺陷:主要从保护、利用的控制和管理方面进行分析
问题一:现状分区形式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截然分开,各自的管理措施之间缺乏相互呼应,缺乏系统性。

保护和开发就像硬币的两面,是难以截然分开的,保护措施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对开发利用的约束和控制。

但是,现状分区形式中,分级保护分区的管理政策侧重保护,功能分区的管理政策侧重开发。

两者虽然在空间上是重叠的关系,但是在管理政策方面缺乏必要的沟通和约束,相互联系不紧密。

保护政策没有根据利用类型有针对性地设置,保护措施不严密,导致利用没有约束。

问题二:?
问题三:?
3、对策措施(解决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