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马不如赛马
张瑞敏商道真经_第六章 相马不如赛马——张瑞敏论人才培养

“‘伯乐相马’在封建社会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马’作为一种人事制度,不规范,不可靠,这种把命运拴在别人身上的机制出人才的效率是很低的。
由少数人说了算的选人路子肯定不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选用优秀人才,也不可能做到公平。
在海尔,‘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一一你能够演多大戏,就给你搭建多大的舞台。
海尔认为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
”相马不如赛马张瑞敏如是说:“在海尔,‘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够演多大戏,就给你搭建多大的舞台。
海尔认为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
”精彩解读古人曾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人才培养的希望寄托在“伯乐”的身上,等待有朝一日被发现。
但张瑞敏不这样认为,张瑞敏说:“‘伯乐相马’在封建社会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马’作为一种人事制度,不规范,不可靠,这种把命运拴在别人身上的机制,出人才的效率是很低的。
由少数人说了算的选人路子肯定不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选用优秀人才,也不可能做到公平。
”张瑞敏十分欣赏杰出的企业管理实践者杰克.韦尔奇的一句话:“培育’自己的员工,给他们提供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对于海尔的人才培养机制,张瑞敏说:“在海尔,‘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你能够演多大戏,就给你搭建多大的舞台。
海尔认为现在缺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
”因此,张瑞敏从接手海尔的那天起,就提出了“相马不如赛马”的人才选拔机制,张瑞敏不搞所谓的“伯乐相马”,而是为人才提供一个“赛马场”,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人才竞争机制,使员工管理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管理机制下。
张瑞敏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曾经亲身体会过“伯乐相马”给人才带来的弊端。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张瑞敏也是从“被领导”开始的,他深知,单凭领导印象、感觉好恶来提拔干部,往往会错失一批真正的英才,而且容易挫伤人才的积极性。
然而,企业内部就是有那么一些不愿主动进入赛场,死守着“相马”理论的人,总在埋怨没有伯乐,感慨怀才不遇,他们对“赛马”不感兴趣,认为自己“不跑也是千里马”。
相马观,赛马观,养马观作文(3篇)

第1篇自古以来,马便被视为我国的重要交通工具和战斗力量。
马不仅象征着力量和速度,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相马、赛马、养马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相马观、赛马观、养马观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相马观相马观,即对马的评价和选拔。
古人认为,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
因此,相马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问。
在我国古代,相马大师层出不穷,如伯乐、相马侯等。
相马观的核心是“神、形、骨、肉”四个字。
神,指马的精神状态;形,指马的外形;骨,指马的骨骼结构;肉,指马的肌肉。
相马大师通过对马的神、形、骨、肉的观察,来判断马的好坏。
1. 神态:相马大师认为,马的神态至关重要。
一匹好马,应具备威武、雄壮、敏捷的神态。
马眼要明亮有神,马耳要竖立,马头要高昂,马背要挺拔,马蹄要坚实。
2. 形态:马的形态要匀称,四肢要长短适中,蹄要圆润。
马的颜色也要符合一定的规律,如赤色马代表吉祥,黑色马代表勇猛等。
3. 骨骼:马的骨骼要坚实,关节要灵活。
骨骼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马的力量和耐力。
4. 肌肉:马的肌肉要丰满,富有弹性。
肌肉的发达程度决定着马的运动能力和速度。
二、赛马观赛马观,即对马赛的评价和欣赏。
马赛作为一项古老的竞技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赛马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公平竞争:赛马观强调公平竞争,要求参赛马匹具备相同的起点和条件。
这样,才能使比赛结果更具公正性和可信度。
2. 速度与耐力:赛马观认为,速度和耐力是评价一匹好马的重要标准。
速度决定着比赛的胜负,耐力则关系到马匹的持久能力。
3. 技术与战术:赛马观强调马术技巧和战术运用。
优秀的骑手能够根据比赛情况和马匹特点,制定合理的战术,以取得优异成绩。
4. 人马合一:赛马观认为,人马合一是赛马的最高境界。
骑手与马匹之间要建立深厚的信任和默契,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三、养马观养马观,即对马匹的饲养和护理。
养马观在我国古代被视为一门重要的学问,具有丰富的内涵。
海尔—赛马不相马案例分析总结

S(索赔)
按生产计划每欠产 一台兑现-0.5元。 (超产按计件索酬) 产品审核值每上升 1分兑现-5元,出现 B级缺陷每个兑现50元。 返修率每上升0.1% 兑现-1元。 1.
T(跳闸)
连续3天欠产且每次超过50 台,主任警告一次。并否决 当月20%工资。 本月内欠产超过6次,每次 超过30台,主任否决50%工 资。 一月内10次欠产,主任否决 全部工资并下岗试用。 产品审核及返修率实际完成 都超过指标110%,班长否 决50%工资,超出指标120%, 主任否决全部工资并下岗试 用。 连续3天欠产且每次超过50 台,班长警告一次,并否决 当月20%工资 本月内欠产超过6次,主任 否决50%工资 一月内10次欠产,主任否决 全部工资,并下岗试用 发泡合格率实际完成低于指 标90%,主任否决50%工资, 低于指标80%,主任否决当 月工资并下岗试用
3.
4.
5.
4.
5.
按生产计划每欠产 一台索赔-0.5元。 因漏检原因造成工 序下返修,每台被 对方索赔0.5元 因漏检原因造成产 品审核C级缺陷被 下工序索赔-5元,B 级缺陷按-25元被索 赔。 发泡合格率每低 0.1%,索赔-5元。 溢料、划伤、凹凸 每超1个兑现-5元。
1.
2. 3. 4.
案例分析总结
案例分析总结
1、全面质量管理
案例:1985年12月的一天,张瑞敏的一 位朋友要买一台电冰箱,但挑了很多台
都有毛病,最后他只能勉强拉走了一台。
同时,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来信,反映 海尔生产的电冰箱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 题。 张瑞敏立即带领管理人员去仓库检 查,发现仓库里同一批次的400多台电冰 箱中,竟然有76台不合格。于是,他抡 起大锤亲手砸毁了第一台。
相马不如赛马

• 得到‘极善梳’的施主与香客也很是 得到‘极善梳’ 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 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 香火更旺。 香火更旺。
•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 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 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 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 的结果。 的结果。
• 十日到了。负责人问甲:“卖出多少把。” 十日到了。负责人问甲: 卖出多少把。 一”甲讲述了 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木梳, 历尽的辛苦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木梳,甚无 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 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在下山的途中 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 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抓 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 着头皮,甲灵机一动,递上木梳,小和尚 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了一把。 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了一把。
• 负责人问乙:“卖出多少把?”答“十 负责人问乙: 卖出多少把? 怎么卖的? 把”,“怎么卖的?”乙说他去了一座名 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 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敬香者的头发都 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主持说: 被吹乱了。他找到寺院的主持说:“蓬头 垢面是对佛祖的不敬。 垢面是对佛祖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 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 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主 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十座庙, 持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山有十座庙,于是 买下了十把木梳。 买下了十把木梳。
•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决定高 薪招聘营销主管。 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 出来,立刻报名者云集。。 出来,立刻报名者云集。。
•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 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 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
赛马也须相马

赛马也须相马随着我国“三项制度”改革的推进,竞争上岗的浪潮冲击着传统的僵化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其影响遍及各行各业的高低层次,上至政府机关,下至企业公司,纷纷在干部任用、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聘任中采取了竞聘的形式,并在方式方法上作了许多尝试。
从本质上讲,竞争上岗是对传统的单位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选人环节上,引入了竞争和比较机制,通过定性和定量综合考评比较,择优任用,所以可以称它是一种赛马机制。
一、竞争上岗被普遍采用的理由作为一种竞争机制,竞争上岗的突出特点就是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
笔者所在的企业,是一个拥有30家控股单位的复合型集团系统,通过几年来开展竞争上岗工作,一大批年轻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效优化了系统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宝贵的人才支持。
选用竞争上岗方式选拔人才,有这样几个积极因素:1有利于拓宽骨干人员的选拔任用渠道。
竞争上岗破除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旧观念和框框,打破了过去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的状况,打破了“封闭化”的运作方式。
只要符合竞聘条件,都可以报名参与角逐,都可能得到提拔使用,从而为德才兼备、自愿干事、群众拥护的十部脱颖而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2有利于增强骨干人员选拔任用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一是自愿报名为符合条件的干部提供了平等的起点。
尤其是对一些资历短、平常不善于表现而又自认为有能力、有抱负的干部,更是提供了绝好的自我展示、“推销”机会。
二是选拔任用程序体现了客观公正性。
竞选者每一阶段得分多少,主要是由自己展示出来的实力所决定,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主观决定。
三是考核内容的设置及按不同比重计入总分比较科学合理。
结合岗位要求对人综合全面评价,较好地体现了人适其职、用人所长的原则,有利于防止一卷定板和求全责备的片面性。
总之,人人有希望,人人有机会。
公正性和科学性使中选的人比较优秀,使落选的人比较服气,使符合条件而未参与的人应当没有“怀才不遇”的怨言。
寓言故事的寓意精选

寓言故事的寓意精选寓言故事的寓意精选导语:以下是小编精选的5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欢迎大家浏览借鉴!回答即逃避不是办法钓鱼人曾经看见一个老人在寒风凛冽中趟过一条河。
老人在河边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然后顶着衣服一步一步走下水去。
钓鱼人喊住老人,他说上游有桥,老人说晓得:他说下游有渡,老人也说晓得。
但老人没有回来,他一步一步远去,在呼啸的寒风中走向对岸。
在老人之前和老人之后,有无数青年也要过河,但在河边他们停下了。
他们问钓鱼人附近有桥吗?钓鱼人说上游10里有桥,下游10里有渡。
年轻人听了,立即离开河边,或上或下绕道而去。
有一个人或许嫌路远,没走,他脱了鞋,一步一步走进水里,当冰凉的河水没过膝盖时,那人停住了。
继而,又一步一步走上岸来,穿好鞋离开河边绕道而去。
《寓意》生命经不起消耗,那些年轻人,他们在绕道10次20次或者100次1000次以后,他们会发现自己也老了。
绕道而行不如直击困难,习惯于绕道后,如果绕不过去了,你该怎么办?路边的鲜花一个旅行者走在路上,看到路旁有许多盛开的美丽鲜花,他就去采撷,一边走一边采。
沿途的鲜花陆续地开放,而且一朵比一朵大,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多香。
到了黄昏的时候,将近旅程的终点,他看到了一朵巨大的奇异的鲜花,在暮色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旅行者喜出望外,抛掉了他手中所有的花朵,奔跑过去,但他的脚步却因过度跋涉的疲劳而显得有些沉重。
当他终于蹒跚地走到那朵奇花的跟前时,鲜花已经枯萎了。
他绝望地握住花梗,手一摇动,花瓣就一片一片地掉下来。
《寓意》生活中,令我们喜欢的东西很多。
但决不能因为贪恋沿途的风景而耽搁了赶路,我们必须努力向前走,前方是一条不断延伸的曲线,而不是一个凝固不动的原点。
把目光放远一位长者赐了两个饥饿的人两样东西: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
一个选择了鱼竿,另一个选择了鱼,就分道扬镳了。
选择了鱼的人用柴将鱼煮熟后就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可是不久之后,由于鱼被吃光还是照样被饿死了,弃尸荒野;选择了鱼竿的人忍受饥饿的煎熬,步履艰难地走向海边,想用手中的鱼竿去钓鱼充饥。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三元作文“相马、赛马、养马”“人才观”考场作文例文升格

2023高三三元作文“相马、赛马、养马”“人才观”考场作文例文升格孔子曰:“君子不器”韩愈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白居易又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那么,什么是人才?如何让人才不被埋没?如何在茫茫人海分辨人才?这也许是人类生活中永远不可能完美解决的问题。
曹操曾经创造性的提出“唯才是举”,后世多强调“德才兼备”,你赞成哪一种呢?那人才又该如何选拔培养呢?我们来看广州联考三元作文“相马、赛马、养马”如何以“识马”来喻指“人才”的吧!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相马、赛马、养马”是人才选拔培养的三种说法。
“相马观”认为选拔人才最重要,因为只有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才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赛马观”认为选拔人才不能仅靠印象和经验,要像赛马一样,让大家在实际的岗位上竞争,最终脱颖而出的才是人才,“养马观”认为人才投资才是最具价值的投资,要取得持续发展,保持持续竞争力,就要做好内部人才培养。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你的观点呢?你的标题立意呢?我们直接来看一篇赋分48分的考场作文,而后尽力把她升格到52分以上,你能找到她的优点和不足吗?怎么改进呢?学生作品:养马以得人才众,相马而赛择更优考生小琼关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古人有三种说法,分别是“相马”“赛马”“养马”此三化马良莠并俱,决不可独择一方而从之。
依不才所见,欲合理选拔培养人才,当以养马为基,相马为矢,最后赛马中的,择出人才。
孔圣人曾言,有教无类。
无论人的出身,性别,特长,性格都有教育意义,这便是养马。
养马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也是最具价值的投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
建立新中国以来,我国不断推进着全国受教育的计划,让更多人有学可上,有书可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把“养马”的工作落实到位,且范围不断放大,这正是养马之基,让我国获得了更多人才,拥有了发展的可能,奠定了崛起的基础。
伯乐相马与公开赛马

伯乐相马与公开赛马古时有一个卖千里马的人,连续三个早晨立于市场,却根本无人过问。
他找到伯乐,商量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伯乐来到这匹马的眼前,“还而望之,走而顾之”结果“一朝马价十倍”。
伯乐相马之术,一定是十分高明的。
从古到今,人们对他赞不绝口,以至推而广之,把凡是有眼力,能识人,识物者都称之为伯乐,就是一个明证。
治理之道,首重人才。
把一个杰出人才挖掘出来,是一桩大功德!鲍叔牙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使齐国大治,从而让齐国跻身春秋战国的霸主地位。
人才就像千里马,是能够帮助企业家驰骋商场的好帮手。
在分秒必争、强者生存的竞争模式中,优秀的人才是众所瞩目的焦点,谁能够洞察时机延揽人才,谁就打开了通往胜利之途的大门,在强手云集的商战中就多了一张制胜的王牌。
要知道,正是各种“千里马”使我国发展“春风得意马蹄疾”,从改革开始不过短短时间内就能使我国实力大大雄厚起来。
一个时代的兴盛必定是人才的兴盛。
扼杀人才竞争,社会就会毫无生机,离衰败也就不远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古代,许许多多有能之士常常被埋没、被扼杀。
在缺乏公平、公开竞争的社会环境里,“千里马”对“伯乐”的依存关系显得特别突出。
爱才若渴的明君贤相被人们比喻为“伯乐”,人们希望有“伯乐”来发现自己,为自己提供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做一番大事业。
“千里马”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现代崇尚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千里马”则有可能选择和寻找到“伯乐”,享有更多的自由发挥才能的机会。
但是,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人们都存在选择和被选择的问题,致使一些人才得不到有效的挖掘。
你去选择他人之时,你要问问自己是否有一双识别“千里马”的慧眼,你是否“伯乐”;你被别人选择之时,你自认是“千里马”,当然希望选择者是公正的“伯乐”,自己才不会被埋没。
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想,即使是伯乐固然会发现一些人才,但是,在相马方面也未必不会走了眼。
如诸葛亮错选马谡,致使“败失街亭”,致使整个计划功败垂成;何况,靠伯乐相马的方式,只顾及少数甚至几个人,不能解决目前社会急需大量的人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马不如赛马
对人才的选拔使用,海尔总裁张瑞敏从一接手这家企业,就提倡“赛马”而非“相马”。
张瑞敏说,我是老三届学生,参加工作是从“被领导”开始的,深知单凭领导印象、感觉的好恶来提拔干部,往往弄错,而且容易挫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那时候我就看不惯一些单位的领导任人惟亲、拉帮结派,到自己当了企业领导,我就一定要创造一个完全公平竞争的空间,给海尔每一个愿意干事的人才以发挥才干的舞台。
这就是海尔跟其他企业不同的地方。
中国历来把世道清平、人才解放的希望寄托在清官好皇帝上,“包公”、“伯乐”的故事千古流传就是这种传统心态的体现。
张瑞敏这样解释:“伯乐相马”在封建社会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马”作为一种人事制度不规范、不可靠,这种把命运拴在别人身上的机制出人才的效率是很低的,由少数人说了算的选人路子肯定不能够做到最大限度地选用优秀人才,也不可能做到公平。
要做到用人公平、公正、公开,“赛马”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好制度,它能激发人的活力,让人才脱颖而出。
海尔是通过一场讨论让干部群众认识到这一点的,讨论同时将大家心里的企盼引发出来,为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奠定基础,这场讨论叫“千里马与伯乐”,从1991年6月1 5日开始。
逐渐把大家从“相马”引导到“赛马”上。
讨论中,一位叫张驰的干部写了篇文章《相马不如赛马》,在厂里影响很大,文章说:
“相马”这种机制,对于千里马来说,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十分被动,弄不好就会碌碌无为一生。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倒认为相马不如赛马。
赛马与相马虽一字之差,却有本质的不同,赛马彻底改变了千里马的被动命运,充分显示自身价值的期望不再寄托在是否有伯乐的出现。
而将命运的缰绳紧紧
握在自己手里。
要形成赛马的机制需两方面的努力,其一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局面,在万马奔腾中使“千里马”脱颖而出;其二是,想成为“千里马”就不能回避这个赛场,必须积极参与显示才能。
我们厂在提供赛场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如对许多岗位进行公开招聘,干部实行聘任制,设立处长助理,红榜黄牌考核,优者上,劣者下等。
贯彻一系列的“赛马”机制;只要你成为本职工作的状元和行家里手,都是赛场上的“千里马”。
然而,至今也有这样一群“马”,不愿主动进入赛场,死守着“相马”的理论,总在埋怨没有伯乐,总在感慨怀才不遇;对“赛马”不感兴趣,认为“赛马”太累、太费劲,认为自己“不跑也是千里马”,这就令人费解了:想当年,伯乐相出千里马之后,目的并不是宣布千里马从此以后可以免除劳作。
可以束之高阁,终身享受荣誉待遇,而是让其“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即付出比平常的马更多的劳动。
同样,一个人的才能,不通过艰苦的劳动怎能展现出来,怎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死守着“相马”理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屑做,这样就永远无法捕捉到他们所企盼的“天上掉馅饼”的机遇,即便是伯乐再现,也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海尔信奉土光敏夫的一句话:“撑杆跳的横杆总是要不断往上升的,不能跳越它的人,就应尽快离开竞技场。
”是不是千里马,要在市场这个大竞技场、企业这个大赛马场上见分晓,跑在前面的人有危机感,才能保持自己的竞技状态;而跑在后面的又想超越前面的人,所以才会加倍努力。
——摘自《海尔中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