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401粗纱机工艺

合集下载

FA4101--粗纱机说明书(结构部分)

FA4101--粗纱机说明书(结构部分)

FA4101--粗纱机说明书(结构部分)目录第一章纺纱概述.................................................. 41.1纺纱生产的流程............................................. 41.1.1纺纱生产流程......................................... 41.1.2涤棉混纺生产流程 ..................................... 41.2原料的一般常识............................................. 41.2.1纺纱原棉的分类....................................... 41.2.2棉花标准............................................. 51.2.3纺纱分类............................................. 51.2.4 纱线的细度........................................... 5第二章粗纱工序................................................. 82.1粗纱工序的任务............................................. 82.2粗纱机的工艺过程........................................... 8第三章产品概述............................................... 103.1 产品用途................................................ 103.2产品主要先进性能......................................... 103.3主要规格及技术性能........................................ 1 1 第四章产品结构及功能作用..................................... 144.1组成及特点............................................... 144.2各机构功能及特点......................................... 144.2.1喂入机构........................................... 144.2.2牵伸机构........................................... 154.2.3清洁装置........................................... 214.2.4加捻机构........................................... 214.2.5卷绕机构........................................... 224.2.6升降机构........................................... 234.2.7三轴差速装置....................................... 244.2.8四轴筒管传动装置 ................................... 244.2.9电气设备........................................... 25第五章粗纱工序温湿度......................................... 275.1温湿度对纤维的影响....................................... 275.2粗纱工序温湿度标准....................................... 275.3化纤温湿度标准............................................ 2 85.4粗纱捻度系数............................................. 27第六章机器的安装............................................. 296.1地面准备................................................. 296.2 安装顺序................................................ 306.3机器的安装............................................... 306.4机前卷绕部分的装校....................................... 326.5牵伸部分的装校........................................... 346.6 检查.................................................... 35第七章机器的试车调试......................................... 377.1调试中的一般注意事项..................................... 377.2牵伸清洁装置的调试....................................... 377.3摇架的调整............................................... 377.4落纱时下龙筋位置的调整................................... 397.5试车..................................................... 41第八章维护保养与润滑......................................... 438.1维护保养的一般要求....................................... 438.2机器的润滑............................................... 45第九章随机备件及技术资料..................................... 469.1随机备件................................................. 469.2用户选购件............................................... 469.3工艺变换齿轮要求......................................... 469.4专用工具................................................. 47第十章传动图及工艺计算....................................... 4810.1 传动图................................................. 4810.2工艺计算 .............................................. 48第十一章故障分析............................................. 5311.1常见纺纱故障分析........................................ 5311.2粗纱机机械故障分析...................................... 5511.3KGFA4001/KGFA4002/KGFA4101/KGFA4102/KGFA4103-----粗纱机主要故障原因................................ 56附页附页一、捻度表附页二、纺纱布置图附页三、传动系统图附页四、KGFA4101/KGFA4102/KGFA4103地脚图(108S、120S、132S)第一章纺纱概述1.1纺纱生产的流程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

FA系列棉纺设备值车操作之——并条工序

FA系列棉纺设备值车操作之——并条工序

FA系列棉纺设备值车操作之——并条工序并条工序是纺纱工序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纱条并列为一根,便于后续的细纱作业。

FA系列棉纺设备的并条工序需要经验丰富的车辆操作员进行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FA系列棉纺设备值车操作之并条工序。

一、准备工作1.检查机器设备的运转情况,确保各个部件正常工作。

2.检查原料的质量和产量情况,确保准备充足。

二、操作步骤1.启动设备操作员首先启动设备,打开电源开关并选择正确的程序。

2.装纱条操作员将纱条放置在纱杆上,确保纱条的张力和速度适当。

3.调整参数操作员需要根据纱条的材质、粗细和设备参数进行调整。

调整的参数包括纱杆的张力、速度和扭矩等。

4.并条操作a.操作员通过手动操作将纱条慢慢进入机器,同时适当调整机器的设定参数,确保纱条的并列效果。

b.操作员根据经验和观察纱条的情况,适时调整机器的速度和张力。

c.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机器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机检查。

5.整理纱条a.并条完成后,操作员需要将纱条从纱杆上取下,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整理工作。

b.操作员检查纱条的质量和长度,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

6.清理设备a.并条工序结束后,操作员需要对设备进行清理,包括去除纱尘和杂质等。

b.并条工序中产生的废料要及时清理并妥善处理。

三、注意事项1.操作员应遵循操作规程,按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员要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3.操作员应具备一定的纺纱知识和经验,对不同材质和规格的纱条进行适当的调整。

4.操作员要保持机器和工作区域的清洁,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整洁度。

5.操作员要随时关注工作效果和生产质量,及时调整设备参数,以保证并条质量的一致性。

syjx梳棉机知识

syjx梳棉机知识

实验一抓棉机工艺与设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纺织厂实地了解抓棉机的机构组成、主要作用。

2、通过纺织厂实地了解抓棉机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

二、基础知识纺织用各种纤维原材料,如棉花、羊毛、化学纤维等,大多数呈压紧捆包的状态运进纺织厂。

另外由于天然原材料的生长特性,纤维多呈相互并结状态。

按逐步梳理的原则,首先须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初步扯松分解,同时清除各种杂质和疵点,还可根据纺纱工艺的需要将不同成分、不同等级的原料进行初步的混和。

这个加工过程在短纤维纺纱系统中称为开清工序,是短纤维纺纱工艺流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加工对象主要是轧棉厂或化纤制造厂运来的原料包。

其主要任务为:1、开松。

把原料包中压紧的纤维块松解成较小的纤维束,同时避免纤维的损伤和杂质的碎裂。

2、除杂。

清除原料中大部分的杂质和疵点以及部分短绒,同时避免可纺纤维的损耗。

3、混和。

使不同成分、不同等级的原料充分混和,保证成纱质量的均匀一致。

4、成卷。

均匀喂给,制成一定重量和长度的纤维卷,以满足下道工序的需要。

整套设备由几台不同功能的单机组成开清棉联合机,最基本的设备配置为: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双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

抓棉机械排在开清棉联合机第一个机台的位置上,按照预定的配棉成分和一定的比例抓取原料,原料经抓棉机械的打手作用后,以棉流形式送入下一机台。

抓棉机的主要作用是从棉包中抓取原料并喂给整套开清棉联合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开松和混和作用。

开松作用是借助抓棉打手和肋条来实现的。

三、实验内容1、FA002型抓棉机示意图2、了解机构组成自动抓棉机有多种形式:按抓取原理不同可分为上抓式和下抓式;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往复直行式和环行式;按抓取方法不同可分为角钉滚筒抓取、锯片抓取和夹持抓取等。

FA002A型自动抓棉机属环行角钉滚筒下抓式,主要由输棉管1、伸缩管2、抓棉小车3、打手4、肋条5、支架6、地轨7、螺杆8和中心轴9组成。

自动抓棉机主要作用是开松和混和。

纺纱学-粗纱

纺纱学-粗纱
第六章 粗纱
一、粗纱工序的任务
1.牵伸
2.加捻
将熟条抽长拉细,施以5~12倍的牵伸, 并进一步改善纤维的平行伸直度与分离度。
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粗 纱具有一定的强力,以承受粗纱卷绕和在细纱机 上退绕时的张力,防止意外伸长。
3.卷绕与成形
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 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便于搬运、贮存, 并适应细纱机的喂入。
(二)粗纱卷绕的条件 为了将管纱绕成上述的形状,粗纱卷绕时, 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筒管与锭翼有相对运动
2.管纱的卷绕速度与卷绕直径成反比 3.下龙筋的升降速度与管纱的卷绕直Fra bibliotek径成反比
4.下龙筋的升降动程逐层缩短
1.筒管与锭翼有相对运动
一般筒管和锭翼的回转方向一致, 因而两者回转速度应有差异,两者
① 粗纱的捻度不变,即 Ns和VF不变。 ②因DX由小变大,所 以Nb将随DX的增大而减 小。 ③由此可见,Nb是由恒 速的Ns和变速的卷绕转速 VF/π·Dx两部分速度合成 的,而合成的结果仍是变 速。 ④在一落纱的时间内, 锭翼(子)转速不变,筒 管转速和卷绕转速随卷绕 直径的增大而逐层减小; 同一纱层里,筒管转速和 卷绕转速不变。
在一落纱
的时间内, 龙筋升降速
度随卷绕直
径的增加而
逐层减小;
同一层内, 龙筋升降速 度不变。
的转速之差为卷绕转速,即:
管导: 翼导: NW=Nb-Ns NW=Ns -Nb
式中:Nb——筒管转速(r/min) Ns——锭翼转速(r/min) NW——卷绕转速(r/min) 在棉纺粗纱机上,一般都采用管导
式,即Nb>Ns。
2.管纱的卷绕速度与卷绕直径成反比

棉纺粗纱机的制造工艺与工艺流程

棉纺粗纱机的制造工艺与工艺流程

棉纺粗纱机的制造工艺与工艺流程棉纺粗纱机是一种用于制造棉纺织品的重要设备。

它能够将棉纤维转化为粗纺纱线,为后续工艺过程提供原始材料。

本文将详细介绍棉纺粗纱机的制造工艺与工艺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设备的制作过程。

一、设备制造工艺概述制造一台棉纺粗纱机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包括零部件加工、设备组装、调试测试等。

整个制造过程旨在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并保证其能够顺利投入使用。

二、棉纺粗纱机的工艺流程1. 设备设计和工艺规划:首先,工程师团队将进行设备设计和工艺规划。

他们将根据市场需求、产品要求和技术标准来设计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工艺规划将确定所有工艺步骤和操作流程。

2. 材料采购和加工:接下来,材料采购部门将根据设计要求采购相应的材料,如金属零部件、电子元件等。

然后,这些材料将送往加工车间进行切割、成型、打磨等加工工艺。

3. 零部件加工:经过材料切割和成型后,各个零部件将被分配给相应的加工工序。

这些工序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以确保零部件具有所需的尺寸和精度。

4. 焊接和组装:在零部件加工完成后,焊接工人将进行焊接工艺,将金属零部件进行连接。

然后,组装工人将按照工艺规划将各个零部件装配成组件,逐步形成完整的棉纺粗纱机。

5. 调试和测试:经过组装后,设备将进入调试和测试阶段。

工程师将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检查,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

6. 清洁和涂装:在设备通过测试后,将对其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物和尘土。

然后,对设备进行涂装,以改善外观和防止腐蚀。

7. 包装和运输:完成清洁和涂装后,设备将经过包装,以保护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免受损害。

然后,根据客户要求,通过陆运、海运或空运的方式将设备送达目的地。

8. 安装和调试:设备到达目的地后,将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工作。

他们将确保设备安装正确,并进行初步调试,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以上是制造棉纺粗纱机的基本工艺流程,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和互相依赖,最终完成一台可靠高效的棉纺粗纱机。

粗纱机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粗纱机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粗纱机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一、粗纱机的任务
由熟条纺成细纱一般需150~200倍的牵伸,实践证明,在环锭细纱机上采用三罗拉双皮圈牵伸装置,总牵伸总数取15~50时,能保证成纱质量。

因此,传统纺纱工艺仍保留粗纱工序,把熟条先纺成粗纱,再由粗纱纺成细纱。

粗纱机的任务是:
(1) 承担部分牵伸(5~12倍牵伸),将熟条抽长拉细,进一步提高纤维的抻直平行度和分离度;
(2) 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力的粗纱,以便于卷绕和退绕,并且有利于细纱机的牵伸;
(3) 将粗纱卷绕成一定的卷装形式,以便运输、储存及适应细纱机的喂入。

二、粗纱机工艺的流程
粗纱机的主要分喂入、牵伸、加捻和卷绕等部分,见图6-1,棉条从机后棉条筒1内引出,经导条辊2传递输送,喂入牵伸装置3。

经过牵伸后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须条因强力太低,故由回转的锭翼5加上适当的捻度(30~65捻/m)形成粗纱。

粗纱穿地锭翼的顶也和侧孔,进入锭翼导纱臂,然后从导纱臂下端引出,,在压掌曲臂上绕几圈,再引向压掌叶绕到筒管上。

为了将粗纱有规律地卷绕在筒管6上,筒管一方面以高于锭翼的转速回转,另一方面又随龙筋7作升降运动,最终将粗纱以螺旋线状绕在纱管表面上。

随着纱管卷绕半径的逐渐增大,每圈粗纱的卷绕长度也随之增加;由于前罗拉的输出速度是恒定的,因此,筒管的转速和龙筋的升降速度必须逐层递减。

为了获得两端截头圆锥形、中间为圆柱形的卷装外形,龙筋的升降动程还必须逐层缩短。

第六章 粗纱

第六章 粗纱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1)化纤混纺时,一般以主体成分(百分比 大的成分)的纤维长度为基础,适当考虑混和 纤维的加权平均长度。棉型化纤与棉混纺时, 化纤长度(38mm)长于棉纤维,为减少纤维损 伤,应主要考虑化纤长度。 (2)纺化纤时牵伸力大,罗拉握持距大于纤 维长度的数值也应较纺棉时适当放大。
第三节 粗纱机加捻的原理
1、竖锭式加捻机构(A453B型、A456C型、A454型 粗纱机) (1)结构 圆柱形长杆,直径19~22mm,长度700~1000mm。 锭子下端插在固定龙筋的锭脚油杯内(下部支撑); 中部靠锭管上部的一段内壁支撑(中部支承);顶端 有凹槽,锭翼销嵌入其中。为使锭翼易于插上和拔下, 凹槽部分外圆有锥度,与锭翼套管内壁吻合。
第一节 概述
2、粗纱伸长率 粗纱伸长率 (1)定义 定义 同一时间内,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与前罗拉输出的 计算长度之差对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式中:
l1 − l2 ε= × 100% l2
ε
——粗纱伸长率(%); L1——筒管上卷绕的实测长度; L2——前罗拉同一时间内输出的计算长度。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五)集合器口径 集合器口径 要求前区集合器口径与输出定量相适应,后区集合器 口径与喂入定量相适应。
前区集合器口径
粗纱定量 /g.(10mm)-1 2.0~2.4 4.0~5.0 (6~7) ×(3~4) 5.0~6.0 (7~8) ×(4~5) 6.0~8.0 (8~9) ×(4~5) 9.0~10.0 (9~10) ×(4~5)
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与牵伸工艺
(4)牵伸分配 牵伸分配 前牵伸区有双胶圈及弹性钳口,对纤维的运动 控制好,故牵伸倍数主要由前区承担,后区为 简单罗拉牵伸,其牵伸倍数不宜过大,一般为 1.12~1.48倍。

粗纱机的工艺流程

粗纱机的工艺流程

粗纱机的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粗纱机是纺纱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设备,其工艺流程包括多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捻系数的选择:
粗纱号数 棉粗梳 棉精梳 200~325 110~105 95~90 325~400 105~100 90~85 400~770 100~92 85~77 770~1000 92~85 77~70
轴向卷绕密度、径向卷绕密度和卷绕齿轮的齿数等应根据
粗纱线密度的变换进行调整。 —改变升降变化齿齿数,以保证一定的轴向卷绕密度。 —调整成形变化齿轮齿数,改变径向卷绕密度,使筒管的 卷绕速度与前罗拉输出 速度相适应。 —卷绕齿轮的齿数决定粗纱在空筒管上的始绕速度,一般 情况下很少调整,只有当粗纱的线密度变化较大、筒管直径 改变,调整铁炮皮带起始位置仍不能实现正常卷绕时才进行 调整。
选取 Z2/Z1=91/82, 则:Z3=38.84 , 取
Z3 39T
筒管轴向卷绕密度与升降变换齿轮
1. 筒管轴向卷绕密度P是指粗纱沿筒管轴向卷绕时单位长度内的圈数,一般以圈/cm 表示。计算时,用升降轴一转时筒管卷绕圈数nw与龙筋升降高度h之比来计算。即 :
p nw h
nw
h
( 圈/cm )
粗纱线密度的选择,应根据细纱机的牵伸能力、纺纱品种、产品质量要求以及粗 纱机的设备性能综合考虑,定量范围可参考下表:
纺纱线密度(tex)
32以上
20~30 4.1~5.5
9~19 2.5~5.5
9.0以下 1.6~4.0
粗纱千定量(g/10m) 5.5~10.0
粗纱机的牵伸倍数,应根据纺纱线密度、粗纱机的牵伸效能以及细纱机 的牵伸能力来考虑。在细纱机牵伸能力较高时,粗纱机可配置较低的牵伸 倍数,以利于成纱质量。粗纱机的牵伸范围多在4.0~12.0倍,一般选用在 5-8倍。后区牵伸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粗纱条干,牵伸倍数一般在 1.08~1.40。一般选用1.15-1.25倍。
Z6 Z7
(g/10m)
工艺 设计
(tex)
干:4.2 湿:4.45
捻系数
455
捻度
(捻/10cm)
6.9
Z2/Z1
6.83
Z3
1.15
升降齿轮
Z6=79 Z7=44
成形齿轮
98
质量 检验
4.6
91/30T Z5=29T Z11=21
条干不匀率(%) <35
重量偏差(%) <±1.0
Q Z 4 24.42 30 29.28 25.018 25.018
取 Z5=29T
粗纱上机工艺设计表
纺纱品种 已知 条件
(tex)
熟条定量 (g/5m)
纤维长度 (mm)
回潮率 (%)
粗纱伸长率 (%)
机器型号
c14
粗纱定量
14.5
粗纱号数
29
实际牵伸
6
机械牵伸
1
后区牵伸
FA401
T
Z13 36
则:
p nw h 60.8511
C Nt
Z10 Z 9 Z11
2. 筒管轴向卷绕密度P 的经验公式: P
上式中,C为常数,其值为85~90。当粗纱捻度大,纤维弹性差时,C值宜大,反之宜小。
3.确定升降变换齿轮
⑴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筒管轴向卷绕密度P
取C=87,则:P 87
重量不匀率(%) <1.2
工艺调整与质量检验
调整或翻改粗纱线密度(tex)时,可按下式计算Z7:
Z7 Z7 '
E' g E g'
式中:Z7—原齿数;Z7’—拟改齿数 E—原牵伸倍数;E’—拟改牵伸倍数。
g—原定量;g’—拟改定量
1. 重量偏差(%)= 2. 重量不匀率
实际号数 设计号数 实际重量 设计重量 ×100 设计重量 设计号数
质量 检验 <±1.0
重量不匀率(%) <1.2
条干不匀率(%) <35
牵伸与牵伸齿轮
1.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粗纱定量为4.2(g/10m)。 2.实际牵伸E0 =喂入定量/输出定量=14.5×2/4.2=6.9 3. 机械牵伸E=实际牵伸E0 /(1+伸长率)=6.9/(1+1%)=6.83
4.牵伸齿轮的确定(根据粗纱机传动图):
粗纱上机工艺设计表
纺纱品种 已知 条件 熟条定量 纤维长度
(tex)
(g/5m)
(mm)
回潮率 (%)
粗纱伸长 率(%)
机器型号
c14
粗纱定量
14.5
粗纱号数
29
实际牵伸
6
机械牵伸
1
后区牵伸
FA401
Z6 Z7
(g/10m)
工艺 设计
(tex)
捻系数
捻度
Z2/Z1
Z3
升降齿轮
成形齿轮
重量偏差(%)
粗纱工艺上机实验
基础知识
粗纱机工艺上机实验是根据纺纱品种及要求,对粗纱工艺进行设计和工艺计算、 上机试纺和调整,纺出合格的粗纱。 粗纱机工艺设计,主要包括粗纱定量(粗纱线密度)、锭速、牵伸倍数(牵伸分 配)、罗拉隔距、捻系数、径向卷绕密度(铁炮皮带每次移动量及成型齿轮齿 数)、轴向卷绕密度(升降齿轮)和下铁炮齿轮(卷绕齿轮)的齿数等。 粗纱机锭速应该根据所用粗纱机的设计速度,参考实际生产情况,结合原料和纺 纱的线密度确定。 纺纱线密度(tex) 锭速 (rpm) 托锭式 吊锭式 特粗 500-700 800-1000 中、细 650-850 900-1100 特细 800-1000 1000-1200
2(试验平均值 平均以下平均值)平均以下值次数 100% 试验平均值 试验总次数
每米最高点 每米最低点 2 实验米数
3. 平均厚度 基本厚度 4. 平均每米条干不匀率
每米最高点 每米最低点100%
平均厚度 实验米数
思考题
上机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66 50 47 56 51 Z10 24 Z13 2917 68 35 231 42 Z11 39 Z 9 64 56 33 45 38 34
800 110 485 2 10
p nw
若取卷绕齿轮
Z10 Z13 h 1.6903 Z 9 Z11
E
后罗拉一转前罗拉输出 长度 后罗拉周长
则:Z7=44.41

Z 6 96 Z 3.84 6 Z 7 25 Z7
取:Z7=44T
取Z6=79T ,
捻度与捻度齿轮 工艺设计时,根据产品要求,先选择适当的捻系数,然后计算捻度, 再计算捻度齿轮齿数。 捻系数
t Tt Nt
Nt 98 455.7 4.6(捻 / 10cm)
B
d1 d 2 15.2 4.5 5.35(cm ) 2 2
Z L 25.0184 5 S B Z4
Q=(5~6) ×P
Q(层 cm)
2.根据生产实践,筒管径向卷绕密度Q的经验公式:
3.确定成形变换齿轮 ⑴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筒管径向卷绕密度Q Q=6P=6×4.07=24.42(层/cm) ⑵选择成形齿轮 Z4=30T, 则: Z 5
实验目的
1.了解粗纱机上机工艺的制定方法。 2.学会粗纱质量的检验方法。 3.学会粗纱质量控制的调节方法。
实验设备与用品
粗纱机一台、条粗条干均匀度仪一台、天平一台、条粗 测长仪一台、工具一套、熟条若干。
实验内容
1.根据纺纱品种,制定上机工艺和工艺计算。 2.按工艺单上的工艺条件上机调试,主要调节罗拉隔距、锭速、牵伸倍数、 捻度、径向卷绕密度、轴向卷绕线密度。 3.调节完成后,前后排各开3~5个锭子,分别在车的头、中、尾部进行纺纱, 并且调节张力使纺纱正常后开车一段时间,测粗纱的线密度(定重) 和捻度,如果粗纱的线密度偏差超过范围,可以根据设计线密度与实 际线密度的比值和车上牵伸齿轮齿数计算应该调换的齿轮齿数并进行 调整,直至符合要求。粗纱捻度不符合要求,需要调整捻度齿轮齿数, 直至符合要求。 4.测试重量不匀率、条干不匀率和粗纱伸长率,直至纺出合格的粗纱。 5.观察上机结果,记录上机数据。
1.选择捻系数为98
2.捻度
Tt t
3.捻度齿轮的确定:
粗纱的计算捻度为单位时间内锭翼的回转数与前罗拉输出长度之比, 而习惯上以前罗拉一转时锭翼转数与前罗拉周长之比计算。设粗纱捻度 为Tt(捻/10cm),根据粗纱机传动图,则
Tt =前罗拉一转时的锭子转速 / 前罗拉周长
91 91 Z 2 55 35 100 Z2 161.011 Z 3 72 Z1 46 34 d Z1 Z 3
455 4.07
⑵选择升降阶段变换齿轮 Z10/Z9 = 39/28
Z10 39 则: Z11 60.8511 60.8511 20.82 Z9 P 28 4.07

Z11 21T
筒管径向卷绕密度与成形齿轮 1. 筒管径向卷绕密度Q是指粗纱径向卷绕的紧密程度,以 每厘米内卷绕层数 表示。 习惯上以一落纱过程中,铁炮皮带移动总量L对铁炮皮带每次移动量S与绕纱厚 度B乘积之比来计算,即:
L Q( 层 cm ) S B
11 36 Z 4 30 Z4 S 270 2.5 5.2298 (cm) 2 25 62 Z 5 57 Z5
在FA401A粗纱上: 铁炮皮带移动总量 L= 70 (cm); 粗纱满管直径 d1 =15.2(cm); 粗纱空管直径 d2=4.5(cm).
粗纱机罗拉握持距主要考虑因素:纤维长度、纤维类别、牵伸型式等因素 而定。一般主区为:皮圈架长度+(15-17)mm。后区为:纤维品质长度+ (12-16)mm。 粗纱捻系数的选择主要根据纤维的长度、线密度以及加工的纤维品种而 定。一般纤维长度短、纤维线密度粗、天然纤维纯纺时捻系数较大,反之 捻系数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