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从字顺.ppt

合集下载

《文从字顺》PPT【精美版】

《文从字顺》PPT【精美版】

又过了一会儿,天边飘起一片白云,掩住了月 儿的秀丽面容,月儿立即把清辉从白云边上放射出 来,在白云四周形成一个灿烂的光环,光环托着白 云从月亮下面轻轻地流过, 月光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只 有在远远的天边,看得见一 两颗星星。
举目远眺皎洁的月光,把湖边的柳树照得雪亮, 象铺了一层白霜。月亮影子象映在湖面上,湖面形成 一层亮晶晶的波,闪闪烁烁,好像游龙身上的银鳞, 被大家称为小文豪的方亮,望着这美丽的景色,诗兴 大发,双手后背,踱着小方步,情不自禁地诵起古诗: “床前明月光,疑视地上霜……”③
1. 中 国 古 代 诗歌之 所以需 要有音 律,是 因为诗 歌有其 特殊性 ,诗歌 主要用 来抒发 绵绵不 尽的情 感,表 达含蓄 隽永的 兴致, 语言就 是情感 的缩写 ,而诗 歌的韵 律正可 以传达 这种缠 绵不尽 ,往而 复返的 情感。 2. 诗 歌 和 散 文相比 ,诗歌 更难翻 译,这 是因为 诗歌偏 重于音 律,而 散文偏 重于语 言的意 义,诗 歌的音 律不容 易翻译 ,它和 感情有 必然的 联系, 只要翻 译出来 就已经 变成了 另外一 回事。 3. 诗 歌 的 情 趣和意 象是千 变万化 的,诗 人都需 要用有 限的诗 词形式 加以规 范,所 以诗歌 的形式 和实质 未必都 有绝对 的必要 关系, 否则每 首诗都 必须自 创一个 格律了 . 4.为 了 能 够 尽 快赶 上课程 ,成为 清华物 理系的 正式学 生,钱 伟长早 起晚归 ,废寝 忘食, 成了全 校最勤 奋刻苦 的学生 ,结果 仅用一 个学期 物理就 及格了 。 5.抗 日 战 争 期 间,负 责庚子 赔款留 学的英 国人公 然无视 中国人 的抗日 热情, 包括钱 伟长在 内的一 批留英 公费生 对此表 示愤慨 ,毅然 放弃了 出国留 学的机 会。 6. 从 理 论 上 来说, 诗与散 文的区 别要同 时在实 质与形 式两方 面比较 ,“诗 为有音 律的纯 文学” 这一定 义就是 基于这 一认识 而下的 。

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课件(共26张PPT)
改法四: 把啰嗦的词句改简洁
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五 单元写 作《文 从字顺 》课件 (共26 张PPT)
句子的统一性和连贯性是相辅相成的, 从语义上看,句子各部分应该是紧密联系 在一起,表达一个集中的、相对完整的意 思;从语法角度来看,正确的句子应该结 构严谨、关系一致、语序正确;从修辞角 度来看,好的句子应该中心突出、逻辑性 强、准确简练。
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对我很关心,但
是要求很严格。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95分, “一丝不苟”是说学习认真,
妈妈就很耐心地给我讲错在一 家哪点务里也活不没,马有虎必她,然这的讲和联妈系得妈,非承作担者常
把两层意思糅合到一起了。应
细致数应学该,考表了扬我9嘛5分听,,怎这得么个又明成去绩“明很讲好错白, 白。妈地把妈”“,把一“丝进家不入苟里””改改的为为““活投全入全身”心。承 在哪里”呢?
描述警察叔叔的行为也明显欠妥, 如“伟大着”“伸出”“身躯”, “心血都凝聚在这个大地震中”等搭 配令人费解。
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五 单元写 作《文 从字顺 》课件 (共26 张PPT)
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五 单元写 作《文 从字顺 》课件 (共26 张PPT)
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对我很关心,但 是要求很严格。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95分, 妈妈就很耐心地给我讲错在哪里,她讲得非常 细致,我听得明明白白。妈妈把家里的活全承 担下来了,让我一丝不苟地进入学习,所以我 的学习里面是有妈妈的心血在里面的。
修改病句的主要方法: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 尤其应该注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 能改动一处的,决不能改动两处,改病句 也应简要、高效。

写作文从字顺课件(16张PPT)

写作文从字顺课件(16张PPT)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从字顺”的基本原则,并能在写作实践中 灵活运用。
2.培养思维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3.培养推敲语言表达的习惯,提升“文从字顺”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培养思维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2.培养推敲语言表达的习惯,提升“文从字顺”的写作能力。
情境导入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 准确,行文通顺流畅。更高的要求是连贯得体、繁简有度、前 后照应、结构完整、行文通畅、中心明确。那究竟如何做到文 从字顺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本单元写作课程——文从字顺。
学习任务一:掌握方法
1.明确概念。什么是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是指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保证语句表达准确;其次,语句间要 有连贯性;最后,写作完成后要读一读,看是否有不通顺、 含糊、拗口的地方,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学习任务一:掌握方法
2.学习准确表达。从用词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说说这四 个句子表达是否妥当。
学习任务一:掌握方法【总结】从 Nhomakorabea些句子表达中,你发现怎样可以做到用词恰 当,表意明确?
表达方法包括: ①辨析词义,搭配恰当; ②合理安排词序,表意清晰; ③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恰当用词; ④消除歧义,表意明确。
学习任务一:掌握方法
3.学习连贯表达。朗读下面这段文字,分析句子表达是否 连贯。
门前是一条河,一片很大的打谷场在河边。山门里是一个 穿堂,迎门供奉着弥勒佛。三面都栽着高大的柳树。
①一位胖得像肥猪一样的阿姨挤上了车。 “胖得像肥猪”带有贬义色彩,用词不恰当。
②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了圆明园。 “烧毁”与“洗劫”词序不当,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

写作—《文从字顺》优秀课件PPT

写作—《文从字顺》优秀课件PPT
当选用褒义贬义,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果该用“贬义词” 用 了“褒义词”或该用“褒义词”时用了“贬义词”,不仅表达不准 确,闹出笑话,还会产生料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写作指导
比如作文中写到某个朋友的亲人去世了。你该用什么词呢?用“去 世”、“病故”或“辞世”等都可以。这里有一种庄重、崇敬的心 情在里面,用 语是准确的。而如果改用“没命了”“断气了”等词 语,就会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味道。所以“褒贬”二字,千万小视不 得。
原文: 一位胖得肥猪一样的阿姨又挤上了车。 ——《抢座》
改文: 一位肥胖的阿姨又挤上了车。 (把不恰当的词句改恰当)
范文评点
原文: 你总是把你眼中的阳光传送给别人,冷漠,你总是将它摔得很
重。 ——《致父亲》
改文: 你总是把眼睛中的阳光送给别人,你总是将冷漠摔得很重。 (把不整齐的词句改整齐)
范文评点
写作指导 如何做到用语准确?
写作指导
1.在关键的地方尽量不用“歧义”语。 在表达中,凡属关键的地方,为避免误解,尽量不要用容易产生
“歧义”的言辞。 比如“骄傲”一词,就有两种“歧义”, 一为“看不起别人”,一
为“自豪”,前者含有贬义,后者则不含贬义。这样的词语如果直接 运用说:“他因此很骄傲。”这就不知道是在“褒”他还是“贬”他。
写作指导 连贯
连贯,指句与句之间要连接得上。文章要连贯,应做到: 1.人称清楚。
一般地讲,一篇文章所使用的人称是固定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 三人称。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所指只有一个人,比较清楚,第三人 称的“他”可指的人就多了,所以,行文中一定要搞清“他”是谁。 “他”的所指不清,就会影响上下文的“连贯”。
病句诊疗室:
文题展示
1、我蹬着一辆崭新的破自行车去上学。 “崭新”和“破自行车矛盾。 2、我穿了一双新手套,戴了件大衣。 应该为“戴手套”“穿大衣”。 3、你的说什么?我没带眼镜听不清楚。 “没带眼镜”影响的是视觉,而不是听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课件(共44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课件(共44张PPT)
文从字顺
1.学会定点观察、移步换景等描写景物的常见方 法。
2.能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表现手法, 描绘景物的情状和特征;学会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 己的情感,做到融情于景。
3.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 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审题意 明要求
聊话题 定选材
理思路 学写法
审题意 明要求
好啊,我想说说我的故乡。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 村,我们家门前不远处就是连绵的大山,山下有一条 小河,水常年不干。一到冬天,我们这些孩子就可以 在上面溜冰,好玩着呢。
王安石有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我也喜欢梅花。它清痩的枝是李白的傲骨吗? 它生香的素蕊是李清照的婉约吗?它傲然挺立在严冬,是当 之无愧的花中君子!我要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写它。
我最喜欢大海,喜欢听大海的声音。大海的波浪轻轻地 拍打着海岸,静夜之下,不疾不徐,不轻不重,富有节 奏般哗哗地响着,如同我们跳动的思绪,抑或是轻缓的 华尔兹。海风变大了,波浪的哗哗声加重了,冲向海岸 的浪峰更高了。我觉得它像我们激动的心情,像我们高 昂的斗志。狂风推动着海浪撞击在礁石上,发出巨大的 吼声,卷起的浪花四处飞溅。
我们可以运用此法,借自然美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此阐明对生命真谛的认识。可 借社会一景抒写对某一感情的赞扬、期盼或呼唤等;可 借学校一景抒写校园生活的美好或对学校生活的珍惜、 留恋等。托物言志,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 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通 过对紫藤萝花的生动描绘,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生 命的顽强和美好。通过回忆家门前“稀落”“伶仃”的 紫藤萝花,隐喻家里曾遭遇的不幸和灾难。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 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体现 在文章中就是思路清晰、文意连贯、表意明 确、语句通顺、用词妥帖。

写作——文从字顺ppt

写作——文从字顺ppt
二需要我们在写作中反复磨炼,不断提高。能有条 不紊、井然有序的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没有 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要做到文从字顺,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没有歧义 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 算通顺,不别扭。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 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
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 “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 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排序也 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 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选择你喜欢的人或景、物,写一个片段。想好 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
写作指导:写作片段,要注意观 察人或景或物的特别之处(人物 各种描写;景物的形状、色彩 等),抓住其总体特点来写。可 以借鉴《伟大的悲剧》中描写人 的方法和《紫藤萝瀑布》《一棵 小桃树》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 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 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过了一会儿,没想到月亮姑娘便在一层白的簇拥下隐没 了。扫兴啊!我们只得耐心地等待着“月亮姐姐”再一次 出来。
过了一会儿,“姐姐”又闪亮登场。明亮得更加晶 莹剔透,它是那样清纯、洁白,真是美极了。我们凝 视明月,隐约发现月亮里还有无数灰白的山。我的伙 伴陈跃,情不自禁地 讲起《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他 讲得有声有色,把我们的注意力都 吸引过去了。
月亮
中秋节,我约了几个同学到我家阳台上赏月。爸爸还为 我们准备了月饼、石榴、梨子等食品,为我们赏月做好了 准备。
傍晚,我邀请的小伙伴陆续来到我家。大家围着圆桌坐 着,吃着食品,谈笑风声。

《文从字顺》PPT-完美版

《文从字顺》PPT-完美版

《 文 从 字 顺 》PPT- 完美版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意思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
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 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 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
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 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 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 文 从 字 顺 》PPT- 完美版
渐渐地夜幕降临了,这时钟圆月大叫起来,快看!我 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姑娘,羞 答答地从一层乌云背后伸出半个脑袋,偷偷地向下俯视, 发现没有什么动静,一扭身,就出现在天空中,天空中就 象挂着一盏明亮的灯,周围的景色都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 我和伙伴们望着这盏挂在夜空中的明月,畅想着议论着。 过了一会儿,月亮姑娘便在一层白的簇拥下隐没了。多扫 兴啊!我们只得耐心地等待着“月亮姑娘”再一次出来。
《 文 从 字 顺 》PPT- 完美版
4.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形
成自然的节律,产生韵律感。例如人们会说“又唱 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 跳”或“又唱又跳舞”。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 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 文从字顺。
《 文 从 字 顺 》PPT- 完美版
《 文 从 字 顺 》PPT- 完美版
《 文 从 字 顺 》PPT- 完美版
1.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
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 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汉语用词有一 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 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 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 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 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写作《文从字顺》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共29张PPT)

写作《文从字顺》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共29张PPT)

准确
连贯
分寸
准确,是作文用语最起码的标准。
1. 我们要维持学校的荣誉。 2. 研究钱钟书的著作。
用词不当 有歧义
3. 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都有很大的提高。
搭配不当
4. 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 对于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怎么不忘记?
语序不当
第一:准确
故事链接: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大 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 “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 “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 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 确地点明了战况,同时还鼓舞了士气。
第三:分寸
注意分寸即是注意说话的对象和场合。
请看明人冯梦龙辑《笑府》中的一个棋手的妙语:
• 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连输了三局。后 来,人们问他:“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啊?” 棋手说:“三局。” 人们又问:“胜负如何?” 棋手说道:“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
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 在上述话中,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
文从字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 1.了解并掌握文从字顺的基本要求,并应用于 写作实践。
❖ 2.培养推敲字句的能力,学会修改文章,提高 文从字顺沟子的,我名字叫丫蛋,今 天我心情非常的冲动,今夜阳光明媚,今夜多云转晴。
我心情从多云转晴了,这是为什么啊,我找到我姥爷了, 我姥爷太好了,他能带我上那个…溜光大道去。
达标训练
修改3:这句里的“充满希望”“金 色蝴蝶”与下文作者的哀叹情感色 彩不致。
应改为:一片又--片凋零的树叶,像 被遗弃的孩子一般无助地坠落着。
达标训练
修改4:这里的议论句过于突兀。可 以增添承上席下的衔接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法二:把不整齐的词句改整齐
周记讲评 原文:
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火焰,没有你, 我的世界不再转动,我将在沼泽森林中迷 失方向。——《母亲》(千慧)
改文: 妈妈,你是我生命中的火焰,没有你, 我的世界不再温 暖,我将在人生的森林中 迷失方向。
改法三:把不搭配的词句改搭配
原文:
周记讲评
宽容是一门交际艺术。它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 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宽 容打开两颗相对封闭的心灵,像一种明澈而柔韧的调和剂, 使之相融相知。懂得宽容的人生是美丽的。 ——《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斌斌)
一天,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 边想着他的诗句。突然,他想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时,只听得对 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驴,带到韩 愈面前。原来,他碰见了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随从,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 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还是 敲字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德德的敲门,这个情景是很美 的。”于是“推”字改为“敲”字。后来,“推敲”便成为人们反复考虑的 意思。
平时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呢?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一些 优秀的文章,最好能熟读成诵。这样,一些好的语言就会形成范例 ,并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习惯。还要多听:听广播,听别人读文章 ,这样可以强化读的效果。同时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语汇,确切掌握 词语的含义,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就不难了。 在作文完篇后,要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有没 有拗口的地方;二是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来听,看是不是 句句听得清,是不是没有一点儿磕绊;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 一下, 要做到文从字顺,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 、行款、标点。写文章,字要写工整,字迹潦草难于卒读的文章, 还谈得上什么通顺呢?还要不写错别字。因为一字之差表意上很可 能差之千里。文章行款格式一定要正确,尤其是应用文,行款上的 错误会直接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标点符号是文字表达的重要辅助 工具,它帮助显示句子的结构、词语的性质以及作者的情感。正确 使用标点符号,不仅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而且是文章做到文 从字顺的必要条件,写作时不光要注意使用正确,而且要注意规范 。
要围绕中心说话,人称要清楚。
仔细阅读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段文字的问题。首先表述不清。 第一句“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给读者的感觉是下面是围 绕“妈妈怎样勤劳”来写的,但下一句转向了“她对我很 关心”,前后不连贯。二、三句间没有转折关系,不应要 “但是”。数学考了95分,这个成绩很好,应该表扬嘛, 怎么又去“讲错在哪里”呢? “一丝不苟”是说学习认真, 一点也不马虎,这和妈妈承担家务活没有必然的联系,作 者把两层意思糅合到一起了。应把“一丝不苟”改为“全 身心地”,“进入”改为“投入”。最后一句“所以我的 学习里面是有妈妈的心血在里面的”重复了,“学习里面” 应改为“学习成绩”。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文从字顺”包含两个方面:一 是用词恰当、妥帖;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 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1、要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与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 说就别扭,而别扭的话不仅别人听不明白,自己写着也觉得不顺。 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厚 。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 也可以说“深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 意”。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 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2、要意思连贯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 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例如,上下两句话的 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 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 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 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
2、连贯
① 在昏暗的傍晚,他独自一人在寂寥得林间散步,在雷雨交加时,我毫无畏惧, 依然在林间欣赏那宁静的生活。 ② 安静的夜里,月光在天上寂寥凡间的大地,毫无畏惧的月光与大地凝聚在一 起。 ③ 四川汶川大地震,无数生命在危险中,这时候,警察叔叔你却伟大着,毫无
畏惧地伸出无私奉献的身躯,并且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个大地震中
改文:
宽容是一门交际艺术。 学会宽容就能润滑彼 此的关系,消除彼此的隔阂,扫清彼此的顾忌, 增进彼此的了解,因此,懂得宽容的人生是美丽 的人生 ——《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
改法四:把啰嗦的词句改简洁
好的文章总是 从怦然心动到 若有所思
妈妈是一个勤劳的人,她对我很关 心,但是要求很严格。有一次,我的 数学考了95分,妈妈就很耐心地给我 讲错在哪里,她讲得非常细致,我听 得明明白白。妈妈把家里的活全承担 下来了,让我一丝不苟地进入学习, 所以我的学习里面是有妈妈的心血在 里面的。 这段文字有什么问题?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写作者驾御 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 、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 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 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 ;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 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 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 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 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 的。 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作者在执 笔行文时想的是“意”,写出来的却是“文”,这由“意 ”而“文”的转化就全凭着写作者的语感进行。
小结:句子的统一性和连贯性是相 辅相成的,从语义上看,句子各部 分应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一 个集中的、相对完整的意思;从语 法角度来看,正确的句子应该结构 严谨、关系一致、语序正确;从修 辞角度来看,好的句子应该中心突 出、逻辑性强、准确简练。
3、语感 ①他的和蔼的面容,爽朗的笑声,时时浮现在我的 脑海中。 ②三年的初中生活结束了,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生 活经历,这些经历能唤起我们心中许多美好的回 忆,能启迪我们不断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尤其 难忘的是,那些年长的老教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这段文字是叶圣陶先生根据民间传说故事编 写的,突出的优点是清楚通顺。文句中没有 生僻的字,句子明白如话,前后衔接紧密, 连贯自如。这就叫文从字顺。
牛刀小试 1、歧义
①王亮从电话中得知,开刀的是他父亲。
②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15日前去汇报。 ③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④小华和小李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约他 明天到家里来写作业。
(3)写完后要读一读,还可以请别人来读。 (写时琢磨,写后修改)
周记讲评 原文: 一位胖得肥猪一样的阿姨又挤 上了车。——《抢座》 (海鹏) 改文:一位肥胖的阿姨又挤上了车。
改法一:“把不恰当地词句改恰当
周记讲评 原文: 你总是把你眼中的阳光传送给别人, 冷漠,你总是将它摔得很重。 ——《致父亲》(倩禧) 改文: 你总是把眼睛中的阳光送给别人, 你总是将冷漠摔得很重。

古时候有个孩子,爹妈都死了,跟着哥哥嫂 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 饭,穿破衣裳,夜里在牛棚里睡,牛棚里没 有床铺,他就睡在干草上。他每天放牛,那 头牛跟他很亲密,用温和的眼睛看着他,有 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怪有意思的。 哥哥嫂子见着他总是待理不理的,仿佛他一 在眼前,就满身不舒服。两下一比较,他也 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
病句诊疗门诊部

如何辨析病句
(1)感读——凭语感,凡是读起来别扭,听 起来含混的,就可能有语病。
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 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2)梳理——由主干到枝叶逐步检查。先缩掉 句子的附加成分,化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 (即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检查句子的 主干,再检查附加成分是否有语病。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 报告。
有个自负的棋手,与别人较量,连输了三局。后来,人们问他: “你与某人赛了几局棋啊?”棋手说:“三局。”人们又问:“胜负 如何?”棋手说道:“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 要和,他不肯,罢了。” 在上述话中,这位棋手挖空心思回避“输棋”二字,可谓口头表 达的妙例。
能掌握好用语的“分寸”,是语言运用能力强的表现。
③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 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宽的峡谷。发出的声响如 虎啸震川,浊流的奔涌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 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使 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 撼。
小结:写作时主要是靠感觉来感受语言。 因此,文章写完后,要通过小声的读来感 受一下,思路是否清晰?意思说明白了没有? 句子通顺不通顺?还可以请同学读一遍,提 提意见。这种感受语言的习惯一旦养成, 就会受益终身。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 种敏锐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形成,一 是要平时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对一些优秀 的文章能熟读成诵;二是要“多听”,强 化读的效果;三是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词汇 量,确切掌握词语的含义,且懂一点语法。 这种感受语言的习惯一旦养成,做到文从 字顺就不难。

【点评】 句①中前一分句叙述“他”的活动,后一分句 又叙述“我”的表现,两句情境相差甚远,没有连贯起 来,且有错别字;句末“欣赏”与“生活”不能搭配。 句②中不仅没有理解“寂寥”一词的含义,误用形容词 作了谓语,而且还误用“毫无畏惧”修饰“月光”,造 成语义混乱。 句③中描述警察叔叔的行为也明显欠妥,如“伟大 着”“伸出”“身躯”,“心血都凝聚在这个大地震中” 等搭配令人费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