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辅料检验验证规范

合集下载

原料验收标准

原料验收标准
3)无正常视力下可见外来杂质
4)有QS证及相应的检验报告
随机抽取500-1000G
酱油
1)形态色泽
2)气味和滋味
3)杂质
4)验证
1)澄清,红褐色或浅红褐色,色泽鲜艳,有光泽
2)浓郁的酱香及酯香气,味鲜美,醇厚、鲜、咸
3)无正常视力下可见外来杂质
4)有QS证及相应的检验报告
随机抽取500-1000G
白砂糖
4)验证
1)产品油润光泽,无霉变
2)具有产品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3)无正常视力下可见外来杂质
4)有QS证及相应的检验报告
随机抽取500-1000G
鸡油
1)形态色泽
2)气味和滋味
3)杂质
4)验证
1)色泽正常
2)无异味,无不良滋味
3)无正常视力下可见外来杂质
4)有QS证及相应的检验报告
随机抽取500-1000G
4)印刷字体清晰无误,不掉色
5)符合订单的要求
6)与订单相符
1~500个随机抽取4个
500~1000个随机抽取8个
1)组织形态
2)色泽
3)滋味与口感
4)杂质
5)包装
6)验证
1)组织形态正常,无异样
2)正常,无霉变,变色
3)口感好、味道纯正,无异味
4)正常视力无可见杂质
5)包装完整,无破损
6)有生产许可证及相应的检验报告
随机抽取2~5包
生姜、大葱、芹菜
1)感官
2)新鲜度
3)包装
4)验证
1)有产品应有的色泽、形态,无霉变、发黄、腐烂等
2)香味醇厚、浓郁、独特
3)无正常视力下可见外来杂质
4)有QS证及相应的检验报告

原、辅料检验制度范文

原、辅料检验制度范文

原、辅料检验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原、辅料的检验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专辑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以及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原、辅料检验工作。

第三条检验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科学、准确的原则。

第四条检验工作主要涉及原、辅料的外观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微生物指标检验、毒理指标检验等。

第二章检验流程第五条原、辅料的检验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样品接收:接收供应商送来的原、辅料样品,并填写样品接收登记表。

2. 样品登记:将接收的样品进一步登记,包括样品编号、供应商信息、样品名称等。

3. 样品分装: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分装操作,确保样品的完整性。

4. 外观检验:对原、辅料的外观进行检验,包括颜色、气味等。

5. 理化指标检验:对原、辅料进行理化指标的检验,如PH 值、溶解度等。

6. 微生物指标检验:对原、辅料进行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包括总菌落、大肠菌群等。

7. 毒理指标检验:对原、辅料进行毒理指标的检验,如重金属含量等。

8. 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合格、不合格等。

9. 报告出具:对合格的原、辅料出具检验报告,并将报告发送给供应商。

10. 不合格处理:对不合格的原、辅料进行退回或退换货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供应商。

11. 案卷归档:将检验记录归档保存。

第三章检验设备第六条检验工作需要使用一些检验设备。

第七条公司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检验员应当熟练操作和维护这些设备。

第八条检验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定和维修,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检验人员第九条检验工作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人员负责。

第十条公司应当不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检验人员应当遵守检验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不得私自更改检验结果。

第五章合格标准第十二条原、辅料的合格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第十三条公司可以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自行制定合格标准,但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范围内。

原、辅料检验制度范本

原、辅料检验制度范本

原、辅料检验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检验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原、辅料的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以保障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供应商采购的原、辅料。

二、质检责任1. 供应商质检责任:供应商应当负责对原、辅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要求,同时提供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2. 公司质检责任:公司质检部门应当对供应商提供的原、辅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

三、检验方法与频率1. 抽样方法:采用等级抽样方法,根据供应产品的特点,确定适当的抽样方案。

2. 检验频率:按照供应商的稳定性、原料的重要性和质量历史记录等因素,确定相应的检验频率。

四、检验项目与标准1. 外观检验:检查原、辅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检验结果。

2. 化学成分检验:对原、辅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3. 物理性能检验:测试原、辅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如强度、硬度等,确保其符合要求。

4. 包装检验:检查原、辅料的包装是否完好,并符合运输要求。

五、不合格品处理1. 一次不合格:发现原、辅料一次不合格时,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进行返工或更换。

2. 二次不合格:若原、辅料经过供应商的改进后仍然不合格,公司将在供应商的信用记录中做出相应的记录,并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如更换供应商或采取法律手段。

六、质量记录与报告1. 检验记录:对每次原、辅料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2. 检验报告:定期进行原、辅料的质量统计和分析,生成相应的质检报告,并对不合格品进行深入分析。

七、培训与评估1. 培训:对相关人员进行原、辅料的质量检验培训,确保其对相关标准和检验方法有清晰的理解。

2. 评估:对公司质检部门和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评估,以确保其符合公司的要求。

八、改善与持续改进1. 不断改进:定期对原、辅料的质检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化。

2. 持续改进:通过有效的质检管理和供应商管理,不断提高原、辅料的质量水平,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质量保障。

来料检验规则

来料检验规则
5.4样本的检查
5.4.1纸箱
纸箱必须按技术质量部确认的样板进行验收,项目包括纸板硬度、湿度、尺寸、印刷质量、颜色、数量等,其中尺寸为A类检查项目,其余均为C类检查项目。
5.4.2纸芯
纸芯检查其面纸、螺旋线、外径、内径、长度、底纸、端面、数量等。其中外径、长度为A类检查项目,其余为C类检查项目。
5.4.3包装纸
例:如到货卷筒纸卷数为1000
查表二可查得样本大小字码为G
查表三可查得样本数为n=32 A类不合格AC=3 Re=4
C类不合格AC=7 Re=8
则A类检查项目抽样方案为n=32 AC=3 Re=4
C类检查项目抽样方案为n=32 AC=7Re=8
4.5样本的采取
样本的采取要以能代表批质量的方法抽取纸样。我公司规定在卸货时随机抽样,采取的方法执行GB450-89。
①平板纸每件随机抽取一令之连续五张大纸样。
②卷筒纸取样时先划开外包装,取第三层后的大于100×100纸样三层(张)。
4.6样本的检查
4.6.1卷筒纸纸样检查下列数据项目:
A类: 水份 发色度 幅宽 色相
C类: 克重 平滑度 厚度 平整度 卷重
其中卷重在试生产时进行称重五卷与卷外标称重核对。
4.6.2平张纸纸样检查下列项目
指标
单位
规定
试验方法
A等
B等
C等
定量
≤50.0
50.0-60.0
g/m2
60.0-90.0
GB451.2
偏差CB,CF
±5.0%
±6.0%
±7.0%
CFB
±6.0%
±7.0%
±8.0%
耐摩擦△E动
%
5.0

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

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

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原辅料检验实施细则随着各种工业和制造业的飞速进展,原辅料检验已成为保证安全、品质、合规性的紧要环节。

在制药、化工、食品、医疗器械等领域中,原辅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和效能。

因此,设立适当的原辅料检验流程和实施细则,对于保证生产质量和安全至关紧要。

本文将介绍原辅料检验实施的细则,包括检验流程、设备和方法,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一、检验流程1.样品准备:样品的准备是原辅料检验的第一步,样品必需精准地代表批次的质量,必需遵从采样规程和保证采样清洁以及无污染。

为了保障样品的精准性,检验人员需对样品进行标记,即包括标识码、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以及制备日期等信息。

2.检验方法:检验人员应依据样品的属性进行不同的检验方法,如物质成分、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多余溶剂、毒性掌控、重金属等等。

在检验过程中应当遵从肯定的规程和检验步骤,必需精准地测量和计算每个参数,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和精准性。

3.检验记录:检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一步操作记录和结果,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以便将来作为数据分析和质量标准订立的依据。

检验记录还需要包括样品名称、生产日期、检验时间、检验工具和使用的测试和检验设备,以及记录检测结果。

检验人员需要确保记录的清楚美观,以便进一步的分析和操作。

4.结果分析:完成检验后,必需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数据的处理。

数据分析应当是定量化和有目的的,分析出差异性的数据,确定是否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

分析的结果应当与样品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以便下一步处理。

5.文件审核和存档:检验结果通过规格掌控的标准后,必需通过相关方面的审核,以确保结果的牢靠性。

当结果被确定为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后,文件包括检验记录和结果,应当被储存和保存,以备将来查询和参考。

二、设备和方法1.检验设备:可以依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检验设备,例如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热分析仪、生物化学反应器、电子显微镜、天公平。

原辅料检验制度

原辅料检验制度

原辅料检验制度1. 简介原辅料检验制度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原辅料进行检验和评估的一套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防止原辅料的质量问题对最终产品造成负面影响,保障产品的安全、合规和可靠性。

2. 检验范围原辅料检验制度的检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原辅料的外观检验:检查原辅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颜色、形状等; - 物理性质检验:测试原辅料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硬度等; - 化学成分检验:对原辅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 溶解度检验:测试原辅料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度,判断其便于使用和溶解性; - 含水量检验:确定原辅料中的水含量,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 - 纯度检验:验证原辅料的纯度,排除可能的污染物; - 微生物检验:检测原辅料中是否存在微生物污染。

3. 检验方法为了保证原辅料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以下检验方法: - 外观检验方法:根据产品规范,检查原辅料的颜色、外观等特征; - 物理性质检验方法:使用相应的仪器和设备,测试原辅料的物理性质; - 化学成分检验方法:采用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的方法,测试原辅料中的化学成分; - 溶解度检验方法:将原辅料加入特定溶剂中,根据溶解度来判断; -含水量检验方法: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测定原辅料中的水含量; - 纯度检验方法:通过化学分析、色谱检测等方法,检验原辅料的纯度; - 微生物检验方法:采用菌落计数法、涂布法等方法,检测原辅料中的微生物污染。

4. 检验人员和设备为了确保检验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原辅料检验制度规定了以下要求: - 检验人员:检验工作由专业的检验人员负责,他们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检验设备:使用精密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如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5. 检验记录和报告所有的原辅料检验都需要做好记录和报告,以便追溯、管理和证明。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 原辅料名称和批次:记录被检验原辅料的名称、批次和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 - 检验日期和地点:记录检验的时间和地点; - 检验方法和仪器:说明使用的检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 检验结果:记录每个检验项目的结果,包括测试数值、单位和符合性判断;- 异常情况和处理:如发现原辅料不合格,应详细记录异常情况和对应的处理措施; - 检验人员签名:检验人员应在记录和报告上签字确认。

原辅料检验制度

原辅料检验制度

原辅料检验制度一、制度目的和依据原、辅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因此,建立完善的原、辅料检验制度,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的制定目的在于规范原、辅料的检验流程,确保原、辅料的符合标准和质量要求,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目标。

本制度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而成。

二、检验人员和资质要求1.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和检验知识,具备相关经验;2.检验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以更新和提高其技能水平;3.检验人员需通过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原、辅料的检验工作。

三、检验设备与环境1.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定期进行保养和检修;2.检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检验环境应符合卫生要求,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流程1.接受原、辅料供应商提供的检验样品,并填写检验登记表;2.检验样品的标识和保存,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3.进行外观检验,包括观察样品的颜色、形状、气味等;4.进行物理性质检验,如粒度、溶解度、水分含量等;5.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包括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成分的分析;6.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7.检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处理和追溯,确保质量问题的整改和消除;8.编制检验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档。

五、对不合格样品的处理1.不合格样品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供应商;2.对于不合格样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3.对整改后的样品进行重新检验。

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4.不合格样品应保留一定数量并进行标识,以备留样和追溯。

六、责任与处罚1.有责任的人员应对检验过程的质量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2.对于严重违反检验制度的责任人员,将依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七、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检验过程应有专人进行监督,确保检验的规范和准确性;2.系统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不断提高制度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原辅料验收标准和检验方法

原辅料验收标准和检验方法

原辅料验收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1.目的根据原辅料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制定各个原辅材料的检验项目以及抽检频次,指导工厂的原辅材料检验,确保进厂原辅料符合公司要求。

2.范围适用于各个工厂采购使用的用于食品生产的原辅材料。

3.职责3.1 化验员负责执行此项行动,并将结果告知品控主管。

品控主管对此项行动进行监督。

3.2工艺管理部对本规范的有效性负责。

4.原辅料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4.1冻鱼皮4.1.1资质按附表A.1规定执行。

4.1.2感官指标包装完整、无破损,包装物一致,包装规格明确,包装物文字标示清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无涂抹、无修改,其他如下表:图片示例4.1.3理化、污染物指标干鱼皮4.2.1资质按附表A.1规定执行。

4.2.2感官指标包装完整、无破损,包装物一致,包装规格明确,包装物文字标示清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无涂抹、无修改,其他如下表:4.3.1资质按附表A.1规定执行。

参考标准:SB/T 10439-2007 4.3.2感官指标4.4.1资质按附表A.1规定执行。

参考标准:GB 14450-2000 4.4.2感官指标绵白糖中添加甜味剂(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糖精钠(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钠))的鉴别:测甜度4.5食用盐4.5.1 资质按附录A.1执行。

参考标准:GB 2721-20154.5.2感官指标4.6.1 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GB2720-2015 4.6.2感官指标4.7.1资质按附录A.1执行 参考标准:GB 28314-2012 4.7.2感官指标4.8.1资质 按附录A.1执行 参考标准:GB/T 22479-2008 4.8.2感官指标适用于食品用香精GY3400烧腊香味素、肉味精油 SD-2000、乙基麦芽酚精4.9.1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GB 30616-20144.9.2感官指标4.9.3.1液体香精适用于浆(膏)状香精和粉末状香精4.10.1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QB/T 2845-20074.10.2感官指标1.品尝:I+G本身无鲜味2.火烧:用味精掺假的I+G,用火烧会看到气泡现象用甜蜜素掺假的I+G,用火烧会有粘底的现象3.测水分:I+G在125°C 烘干后失水率在22—28%之间4.11乳酸4.11.1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 GB 2023-2003 4.11.2感官指标4.12.1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 GB 1987-2007 4.12.2感官指标4.13.1 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GB 1886.10-2015 4.13.2感官指标4.14.1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GB 5175-2008 4.14.2感官指标4.15.1 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GB 25557-2010 4.15.2感官指标4.16.1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DB53/ 007-2015 4.16.2感官指标4.17.1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GB 26687-2011 4.17.2感官指标4.18 复合调味料适用于肉味王、透骨香复合调味料、香料-AAA 4.18.1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DBS 41/001-20154.18.2感官指标4.19.1 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GB/T 10004-20084.19.2 外观指标4.19.3 尺寸偏差4.20.1 资质按附录A.1执行参考标准:GB/T 6543-2008 4.20.2材料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CHX/ZY07-2011-A/0
原辅料检验/验证规范
编制:
批准:
发放号:
受控状态:■ 受控□ 非受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6-10发布2011-6-15实施
原辅料检验/验证规范
1 目的
1.1 确保进入生产的原辅料符合质量和卫生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1.2 使本公司产品满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要求,保证本公司食品的质量安全。

2 职责
2.1 品控部负责原辅料的验收,对不合格的原辅料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执行。

2.2 品控部负责提出本规范,并负责成品检验;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过程产品的检验。

2.3 供销部负责就不合格的原辅料与供应商进行协商解决。

3 检验/验收规范
总体要求:
所有产品要有索证,索证包括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畜禽类产品需有检疫证,无疫区证明和车辆消毒证明)、涉及许可证生产的必须有许可证书,;数量达到交货要求;包装完整,清洁。

抽样原则:
面粉及米粉类原料每批抽3-5袋。

猪肉和蔬菜、食盐、白砂糖、鸡精、酱油、黄酒、味精、白胡椒粉、葱、生姜按进货量的20%,少于10件,100%抽样。

包装袋、纸箱按进货量的5%抽样。

食品添加剂按进货量的100%抽样。

3.1 肉类
符合GB16869-2005 《鲜、冻禽产品》
感官要求符合表1要求
表1 鲜、冻禽产品感官要求
3.2猪油
3.3蔬菜类
3.4食糖
3.5食盐
3.6味精
3.7鸡精
3.8黄酒
3.9乙基麦芽酚
3.10酱油
3.11面粉
3.12绿豆
3.13红豆
3.14泡打粉
3.15酵母
3.16奶粉
3.17食用油
3.18棕榈油
3.19黄奶油
3.20椰子油
3.21麦芽糖浆
3.22麦芽糊精
3.23香精类
3.24 包装袋
符合GB/T10004-2008 《耐蒸煮复合膜、袋》
BOPP/LDPE复合袋长度、宽度、厚度、热封宽度偏差符合下表2规定。

表2 BOPP/LDPE复合袋尺寸偏差
耐蒸煮复合袋尺寸偏差符合表3要求
外观质量符合表4规定。

3.25 纸箱
符合GB6543-2008 《瓦楞纸箱》
感官要求:箱体方正,尺寸符合采购要求;无明显损坏和污迹;钉合牢固,无叠钉,翘钉。

3.27 托盘
感官要求:色泽:无色或近似白色,如简单的目测,应该看是否无色或近似白色,因为一般的塑料原料是无色的,再生的塑料会掺入颜色,还有就是气味,均匀度等,如果专业的话,应该拿到专业的检测分析机构,如高校,分析中心等,进行专业检测。

4 抽样原则
4.1 畜禽类原料按进货量的5%抽样。

4.2 食盐、白糖、鸡精、酱油、黄酒按进货量的20%,少于10件,100%抽样。

4.3 包装袋、纸箱按进货量的5%抽样。

4.4 食品添加剂按进货量的100%抽样。

5.判定规则:
交收检验项目式型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判为合格品。

交收检验项目或其他原料可采用下面的验收方法。

5.1 要求对方提供该批次的检验报告。

5.2 根据合格证进行验收。

5.3 检验对象是一批生产的还是几批混放得应要求分批存放抽验是应该分批抽5.4 抽样是根据对象的产品标准或产品性质(生产时的批量)以及库存产品的量来确定检验抽样的数量
编制/日期:审批/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