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八年级语文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免费影视大全https://www.feifeiys.cபைடு நூலகம்/
生活中闲下来了后很多人喜欢看电视剧,但是看完了时下热门的电视剧该怎么寻找下一个电视剧呢?其实很多优秀的电视剧都会被中央电视台收录或者曾经播出过,大家可以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网络台来观看。中国网络,点击下载2、在主界面上点击分类3、在分类的下拉列表中点击电视剧4、这时会显示出最近播出过的热门电视剧,大家可以浏览看有没有喜欢的。 5、也可以在播出年份和种类选项中,筛选自己喜欢的电视剧6、如果你想看某部电视剧,又知道它的名字,直接搜索也行 电视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消遣方式,我们观看电视剧之余是不是很想把电视剧给下载下来,尤其是下载到我们的U盘中,方便携带,今天小编就教大家怎么下载电视剧到u盘里。 操作系统:win10家庭版64位操作软件:腾讯V10.29 1、小编这里以腾讯10.29版本为例,其他下载软件类似。我们打开软件,如下图所示,我们也可以登陆我们的个人用户,也可以不登录。都不影响下载。2、第二步,我们找到右上角有一个类似于“三”的按钮,点击这个按钮,会弹出关于软件的一些菜单选项,我们点击“设置”,如下图小编标 看到自己喜欢的要把它下载下来怎么办,因为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网络的,下面介绍一下怎么下载腾讯里的电影!供大家参!然后完成安装!2、启动你的腾讯客户端,如下图所示在上方搜索框输入你要找的名称,点击全网搜索!如下图所示!3、在搜索结果中找到你要下载的,点击进入!如下图所示!4、进入合辑,点击其中一集进入播 湖北人民免费看剧是怎么回事,怎么免费看电视剧呢?下面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操作的方法吧。 电视电脑手机 1、从3月5日至4月5日间的一个月内,湖北人民免费看剧是由广电总局组织7家互联网电视,6家重点网络视听网站和湖北IPTV分推出的公益展播活动。2、在这些的首页都会在显著的位置找到统一Logo标识的“湖北人民免费看”专区或专题频道。3、只要是湖北的用户点击进入就可以免费观看提供 1、从3月5日至4月5日间的一个月内,湖北人民免费看剧是由广电总局组织7家互联网电视,6家重点网络视听网站和湖北IPTV分推出的公益展播活动。 2、在这些的首页都会在显著的位置找到统一Logo标识的“湖北人民免费看”专区或专题频道。 3、只要是湖北的用户点击进入就可以免费观看提供的,其中包括5000余部精品与超过500部的原会员付费观看,包括电影,电视剧、网剧、动画片、纪录片等等。 4、这次提供湖北人员免费看的电视包括:未来电视、百视通、华数传媒、南方新媒体、芒果TV互联网电视、国广东方、银河互联网电视等。 5、另外还有6家重点视听网站提供湖北人民免费看剧服务,包括:芒果TV、腾讯、优酷、爱奇艺、哔哩哔哩、字节跳动等。 6、只要是湖北的用户无需复杂操作,直接打开湖北人民免费看剧频道,就可以免费观看所有的。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定稿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八年级下册)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所教两个班,现有学生96人,其中男生56人,女生40人,一班较活泼、好问,基础和习惯比较好,二班上课比较死板,积极回答、探究问题的面不大,基础和习惯不太好,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亟待加强对本班学生的基础训练,但通过近期努力,学生情况有所好转,需要继续努力。
3.教学内容分析:《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是一篇游记评论。
作者站得高,看得远,跟我们讲清了写游记散文的要领和技巧。
作者所选的例文都很美,评析也很到位,但有的例文不太好懂,学习时要用心品读哦。
只有读懂原文,再琢磨作者的评析,才能明白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为我所用。
4.教学目标:1、应理解作者阐述的观点,学习赏析文章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
2、应能结合课文观点,联系实际阅读,品评作品,鉴赏文章。
5.教学难点分析:1、重点:文章最主要的观点,具体的观点,文章的特色,课文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
2、难点:课文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
透过本文,理解余先生的文学观点和思想感情。
6.教学课时:一课时7.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题目解说“中国山水游记”是指中国山水游记散文,“感性”是指敏锐的感官经验。
本文文题就是谈中国山水游记散文在“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方面的情况。
三、作者简介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现任叹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的作品风格不同意,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作品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
很多读者知道他,是因为他那首《乡愁》,因此很多时候余光中被称为“乡愁诗人”。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解决生字词。
骇冉冉倏然鬼魅新颖敏锐海市蜃楼悚然俯瞰炫耀逊色瑰丽简陋2、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八年级语文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八年级语文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八年级语文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有人认为作者拘泥于字句,不 足以证明其观点;有人则认为 正是这样的细读分析令人信服, 你认为呢?请具体谈谈。
外链发布 https:/// 外链发布
伤兵罗雯依琦妖女细长的耳朵,此时正惨碎成海马样的暗白色飞丝,快速射向远方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怪嚷着狂鬼般地跳出界外,急速将细长的耳朵复原,但元气已受损伤砸壮扭公主:“哈哈! 这位同志的风格极为迷离哦!非常有完美性呢!”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 哎!我要让你们知道什么是疯狂派!什么是缠绵流!什么是温柔完美风格!”壮扭公主:“哈哈!小老样,有什么 法术都弄出来瞧瞧!”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 哎!我让你享受一下『白冰跳祖牙膏理论』的厉害!”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突然耍了一套,窜虾猪肘翻九千度外加猪哼菜叶旋一百周半的招数 ,接着又玩了一个,妖体鸟飞凌空翻七百二十度外加呆转十五周的冷峻招式。接着像暗绿色的三须海滩虾一样怒笑了一声,突然搞了个倒地振颤的特技神功,身上瞬间生出了九十只活像拐杖般的 乳白色眉毛……紧接着威风的深灰色怪藤样的嘴唇连续膨胀疯耍起来……亮紫色旗杆一样的眉毛透出纯黄色的阵阵春雾……纯灰色蛤蟆一般的脸闪出亮灰色的隐约幽音。最后扭起瘦弱的酷似谷穗 模样的肩膀一颤,萧洒地从里面滚出一道流光,她抓住流光诡异地一旋,一件青虚虚、银晃晃的咒符『白冰跳祖牙膏理论』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怪物儿,一边扭曲,一边发出“哼嗷”的猛 响。!猛然间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疯妖般地念起磨磨叽叽的宇宙语,只见她轻盈的手指中,威猛地滚出五十片珍珠状的黄豆,随着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的耍动,珍珠状的黄豆像鸡笼一样在双肩上 残暴地设计出飘飘光环……紧接着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又连续使出四十五派晶豹滑板掏,只见她亮灰色棕叶款式的项链中,快速窜出四十缕转舞着『银玉香妖闪电头』的螳螂状的怪毛,随着女伤 兵罗雯依琦妖女的转动,螳螂状的怪毛像苦瓜一样念动咒语:“三指吲 唰,原木吲 唰,三指原木吲 唰……『白冰跳祖牙膏理论』!爷爷!爷爷!爷爷!”只见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的 身影射出一片纯蓝色金光,这时东北方向狂傲地出现了九簇厉声尖叫的暗青色光雁,似玉光一样直奔水蓝色幻影而来!,朝着壮扭公主齐整严密的牙齿乱晃过来。紧跟着女伤兵罗雯依琦妖女也狂 耍着咒符像缰绳般的怪影一样向壮扭公主乱晃过来壮扭公主突然来了一出,蹦鹏灯笼翻九千度外加雁乐烟囱旋一百周半的招数!接着又搞了个,团身犀醉后空翻七百二十度外加傻转七周的惊人招 式!接着像灰蓝色的飞臂海湾鹏一样疯喊了一声,突然耍了一套倒立抽动的特技神功,身上忽然生出了九十只美如杠铃一般的暗黑色鼻子!紧接着圆润光滑、无忧无虑的快乐下巴奇特紧缩闪烁起 来……时常露出欢快光
八年级语文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人教版

常不偷最担心的,就是让游人熊游老大觉得是自己欺骗了他,他这么问,其实也是豁出去了。他知道大当家的手段,动不动就是挖心吃人,比如现在,他正吃一颗血淋淋的人心吃得过瘾得很。 他再也想不到,妹子拉着他的手,将包袱挂在他肩头,送了八里才依依分别的那一次,竟是和她的永别。 就在水白云一愣,想不到无枪这一枪居然不奏效,进攻受阻的一刹那间,何易蓄势已久的一招,攻了出去! “我刚才难道就是?” 这套拳法是练体的基本拳法,用来对敌,稍显不足,但是肉身炼骨大成之后,修炼第三重的功夫六合境界,却是再好不过。
这么多天以来,这是他第一次将整套一千八百招使完。可停下来的时候,他忽然产生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 当何易知道无论逃向哪个方向都不能幸免的时候,他忽然停了步,柴刀在手,用出了他第二次使用的“初晴”。 不管是谁,只要被其中的一刀划破一点点的皮肉,就宣布你这个人死了。 “十五六岁,听他说的。不过照我看来,他只是刀法厉害,其他的也是平常。” 要知道,正常人的修炼,要达到轻功一掠四丈的地步,需要像顾月楼、游人熊这样修炼到肉身第八重天纵之境。
半墨写字Biblioteka
何易叫道:“你作为师傅,危难的时候牺牲弟子的命来保全自己,他们早已经不把你看作师傅,不会听你的话了。” “原来如此。”何易一颗悬起的心落下了地。 自从看到这一拳的威力之后,展九是小心了许多,他知道,自己本来还以力量自诩,常常和公牛角力,但要是中了何易一拳一脚,他铁定会筋骨断裂。 这道士的衣服金光灿烂,脚踏黄金履,腰缠玉带,虽然没有戴皇冠,但给人以君临天下的威压。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我,我还不想死!我虽然杀了人,但我杀的是该杀的人,我发誓,我还要杀更多的害民贼,做一个真正的侠客!” “好,孩子,从此以后,我们也许永不分离,你静下心来,待我讲其中的缘由原原本本的告诉你!” “好!既然郭帮主一定要问,那我就直说啦,我要你——归附我白云城!”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散文形形色色,如以心理活动来勉强区分,则有的侧重感性,有的侧重知性。
游记少不了写景叙事,先天上是一种感性的散文,所以游记作者应该富有感性。
所谓“感性”,就是敏锐的感官经验。
说一篇文章“感性十足”,是指它在写景叙事上强调感官经验,务求读者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
其实“如见”还是不够的,因为视觉经验之外还要表现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等,要用文字表达时,一般人,甚至一般作家,却只能用熟知习见的成语,因简就陋地复述一些空泛而含混的印象。
请看宋朝的王质如何写月:冈重岭复,乔木苍苍。
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
(《游东林山水记》)通常我们说“新月如眉”或“眉月”,但“月一眉”用眉做量词,乃觉其新颖。
“迟速若与客俱”令人想起了李白的“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但王质的说法更有感性,更有动感,更像电影,因为人走得慢月就慢随,人走得快月就快追,十分传神。
再看他如何写水上之游: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
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
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
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
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
(《游东林山水记》)这真是了不起的写景,视觉、嗅觉、听觉,不但交织,而且生动。
香气能“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嗅觉经验就视觉化、触觉化了。
至于视觉经验,也都表现得很有动感:写荷花迎风则“红披绿偃,摇荡葳蕤”,写微风拂水则“细生鳞甲”,写流萤则“(幽火)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写山则“森森欲下搏人”。
但最生动的是星映水面的比喻“如珠走境,不可收拾”;以珠喻星,以镜喻水,本是静态,原也寻常,可是珠走镜上,便加上了动的关系,把水面起伏不定的感觉一并带出,真富感性。
可见写景的上策是叙事,再静的景也要把它写动,山水才有生命。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ppt课件

如何理解余先生阐述的第三个重要观点?
写感性的效果(文中先用“后果”,后用“效果”,前者多 在消极方面,后者多用在积极方面,而且后者意为某种 因素产生的结果,似更合文中意思),写人对景的反应, 也属间接描写和衬托(此处属反衬)手法。文中这四种 手法一齐说了,而且连电影的悬宕手法 (即效果的延长、强化)也用上了,并且一口气举了三个 例子(悚视寂听、写美人、写鬼魅),因此虽只在一处 作此分析,但給人此法对突出感性“效果极佳”的深刻印象
题目解说
“中国山水游记” 是指中国山水游记 散文,“感性”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指敏锐的感官经验。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 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 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现任叹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的作品风格不同意,表达意志和理想的 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 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作品有诗集 《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 《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很多读者知道他, 是因为他那首《乡愁》,因此很多时候余光中 被称为“乡愁诗人”。
合作探究
1.文章最为鲜明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细读分析,化抽象为具象, 以感性材料阐发理性道理, 形象生动,易于领悟,令人信服
合作探究
2.文章的表达还有何特色?
分析、评点用语精辟, 多有奇笔妙句。
主旨探究:
明确:本文通过列举宋、元、 明、清各代山水游记中最具 有代表性的文段,证明了作 者的中国山水游记必须有感 性这一观点。
解决生字词。 绿偃 夜岚 鬼魅 新颖 海市蜃楼 罥 俯瞰 炫耀 瑰丽 自矜
倏然 绛缟 悚然 逊色 葳蕤
1.理清作者思路,请找出本文的 主要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
散文形形色色,如以心理活动来勉强区分,则有的侧重感性,有的侧重知性。
游记少不了写景叙事,先天上是一种感性的散文,所以游记作者应该富有感性。
所谓“感性”,就是敏锐的感官经验。
说一篇文章“感性十足”,是指它在写景叙事上强调感官经验,务求读者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如历其事。
其实“如见”还是不够的,因为视觉经验之外还要表现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等,要用文字表达时,一般人,甚至一般作家,却只能用熟知习见的成语,因简就陋地复述一些空泛而含混的印象。
请看宋朝的王质如何写月:
冈重岭复,乔木苍苍。
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
(《游东林山水记》)
通常我们说“新月如眉”或“眉月”,但“月一眉”用眉做量词,乃觉其新颖。
“迟速若与客俱”令人想起了李白的“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但王质的说法更有感性,更有动感,更像电影,因为人走得慢月就慢随,人走得快月就快追,十分传神。
再看他如何写水上之游: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
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
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
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
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
(《游东林山水记》)
这真是了不起的写景,视觉、嗅觉、听觉,不但交织,而且生动。
香气能“冲怀罥袖,掩苒不脱”,嗅觉经验就视觉化、触觉化了。
至于视觉经验,也都表现得很有动感:写荷花迎风则“红披绿偃,摇荡葳蕤”,写微风拂水则“细生鳞甲”,写流萤则“(幽火)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写山则“森森欲下搏人”。
但最生动的是星映水面的比喻“如珠走境,不可收拾”;以珠喻星,以镜喻水,本是静态,原也寻常,可是珠走镜上,便加上了动的关系,把水面起伏不定的感觉一并带出,真富感性。
可见写景的上策是叙事,再静的景也要把它写动,山水才有生命。
也就是说,一般平庸的写景好用形容词,但是警策的写景多用动词,和电影一样。
再看元末的麻革《游龙山记》的一段:
复坐文殊岩下,置酒小酌。
日既入,轻烟浮云,与暝色会。
少焉,月出寒阴,微明散布石上,松声倏然自万壑来,客皆悚视寂听,觉境愈清,思愈远。
已而相与言曰:“世其有乐乎此者欤?”
此地的感性,真是视听并茂,不但把月色和松涛写活了,而且把游客对两者的反应,用“客皆悚视寂听”六字综合地表现了出来。
写景叙事的文字,有的时候与其描写感性的来源,不如描写感性的后果。
例如直接描写美人,有时不如间接描写观者惊羡之色,而直接描写鬼魅,有时不如间接描写观者骇怪之情。
“悚视寂听”的表情,反衬出声色之异,效果极佳,正是电影导演乐用的悬宕手法。
写景有感性,叙事也可以感性十足,且看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的一句:
下至莎萝坪,暮色逼人,急出谷,黑行三里,宿十方庵。
平地里暮色缓来;“暮色逼人”当是山行现象,尤其作者是在下山,暮色来得更快,“逼”字带出“急”字,但再急也没用,人总不如天快,出谷天已“黑”下来,也就是说暮色已经追上人了。
“逼”“急”“黑”三字把暮色和人之间动的关系,扣得又紧又有戏剧感;“黑行”二字,浓缩得感性已达饱和点。
徐霞客叙事每用奇笔,所谓奇笔,有时是观点与众不同,例如,《游黄山日记》一句:
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
“公等”是指徐霞客一行冒雪攀山的游客,仰见下山的群僧,乃有“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的奇句,虽武侠片也不过如此了。
再换一个角度,从上面来俯瞰的徐霞客《滇游日记》的一景:
复上蹑崖端,盘崖而南,见南岸上下,如蜂房燕窝,累累欲坠者,皆罗汉寺南北庵也。
徐氏《游黄山日记后》也有从上看下的妙句:
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
云峰落到杖底,暗示攀登之高,既有动感,也饶谐趣。
不到名山,难称名士。
反过来说,不
经名士登咏,奇山也难成名。
所以中国的名山,无一不经古人品题,不但画家比绘,作家更
是争咏竞叹。
泰山之名无人不知,甚至进入许多成语,古今游记自多。
其中最有名的,是姚鼐的《登
泰山记》,文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日出之景。
钱邦芑的《游南岳记》里最出色的一景,也是日
出,可以拿来和姚文一比: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
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缟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
重阴渐豁,霜气在眉。
东方白雾中一线霞裂作金黄色,由南亘北,直视万里。
少时渐巨,
炫为五色,正东赤艳尤鲜。
更待之,一轮血紫从层云底奋涌而起,光华万道,围绕炫耀,大
地豁朗,心目俱爽。
(钱邦芑《游南岳记》)
姚文末句写日出后诸峰或迎光或背光,迎光则反红,背光则保持的积雪白色,但都低于泰山,
像弯着腰。
相比之下,钱文最后十六字里日既出的景色,就平淡简单,逊色许多。
可是写日
出本身,钱文的色彩更富丽,动感更鲜活,却比姚文稍胜。
姚文的“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十分高明,把动感表现得灵活之至。
不过钱文的色调领域更宽,从“重阴”到“霜气”,从“白
雾”到“一线霞”,从“金黄”到“赤艳”到“血紫”,层次繁富。
动词则有“豁”“裂”“亘”
“炫”“奋涌”等,表情也强得多。
桐城派的文体以“味淡声希,整洁从容”自矜,也难怪表
情较平,节拍较缓。
前引姚文多为短句,尤多四言的基本句法,不像钱文“一轮血紫从层云
底奋涌而起”的长句那样,能造成激荡的高潮。
总结一句,钱文感性较强。
由恶溪登括苍,舟行一尺,水皆污也。
天为山欺,水求石放,至小洋而眼门一辟……落日
含半规,如胭脂初从火出。
溪西一带山,俱似鹦绿鸦背青,上有腥红云五千尺,开一大洞,
逗出缥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
日益曶,沙滩色如柔蓝懈白,对岸沙则芦花月影,忽忽不可
辨识。
山俱老瓜皮色。
又有七八片碎翦鹅毛霞,俱黄金锦荔,堆出两朵云,居然晶透葡萄紫
也。
又有夜岚数层斗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金光煜煜不定。
盖是际天地山川,云
霞日采,烘蒸郁衬,不知开此大染局作何制?意者,妒海蜃,凌阿闪,一漏卿丽之华耶?(王
思任《小洋》)
这一段描写日落的散文,比前引描写日出的两段文字,感性又强烈得多。
日出与日落都
是极为壮丽的视觉经验。
中国文学里虽也常有描写,但捕捉绚烂缤纷的色彩,原是画家的所
长,使用文字的作家只有望霞兴叹。
真要勉用文字来着色,也不过像谢灵运的一些名句“云
日相晕映,空水共澄鲜”或是“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一样,
感性不浓。
再进一步,能像苏轼的“断霞半空鱼尾赤”那样,就已十分明艳。
但是像明末的
王思任这样大规模、大手笔、全神投入地去追摄霞光夕景,在中国文学里恐怕是空前的了。
其实在中国的诗文里,像这么感性可掬地形容五光十色,也是极罕见的。
曹雪芹笔下的妇女
衣饰,对颜色的分别大有讲究,层次井然,绝对不像大红大绿那么简陋。
《红楼梦》第四十九
“黛玉换上掏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绉面白狐狸皮的鹤氅,回里就有这样一段:
系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上罩了雪帽。
”不过曹雪芹笔下富丽而精细的色感,大半赋
予衣饰和器皿,很少用来张罗云影天光。
中国古代游记中感性特强的文字并不常见,一般游记描写山水,往往在清淡中见韵味,
不是在瑰丽奇伟中见生命。
袁宏道、钟惺、谭元春、李流芳、张岱等的山水小品,大都笔简
墨淡,予人远观之感。
清代桐城派的散文,感性原就淡薄,在游记里更难遮掩。
桐城文运,
三传至姚鼐还有几篇可读的游记,四传至管同就气竭力衰了。
独夜卧人静,风涛汹汹,直逼枕簟,鱼龙舞啸,其形声时入梦寐间,意洒然快也。
夏四月,荆溪周保绪自吴中来。
保绪故好奇,与予善。
是月既望,遂相携观月于海塘。
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
(管同《宝山游记》)
这样的游记不但感性单薄,文字也平凡,多袭前人之句。
同一文中也有日出之景。
再录于左:不数日,又相携观日出。
至则昏暗,咫尺不辨,第闻涛声,若风雷之骤至。
须臾天明,日乃出。
然不遽出也,一线之光,低昂隐见,久之而后升。
写日出而这么平淡温吞,毫无文采,比起他老师笔底的泰山日出,是大大退步了。
所以像王思任写晚霞那样感性恣纵的杰作,在明清的文坛简直不作第二人想。
那样夺目的色感与光感,恐怕要向法国印象派的画里去寻匹俦。
至于用文字来着色,恐怕也要去罗斯金描摹窦纳名画《运奴船》的文章里,才能见到相似的绚丽了。
198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