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
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机能特征

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机能特征主要运动区是指大脑皮层中最为重要的运动控制区域,包括了运动皮层、运动前区和初级运动皮层。
主要运动区主要控制着人体各种意愿性运动的执行,具有以下机能特征:1.灵活性:主要运动区可以灵活地调整和控制身体不同部位的运动,包括头部、颈部、肩部、上肢、下肢等。
这种灵活性使得人体可以进行各种日常和特定的运动活动。
2.精细性:主要运动区对于精细动作具有很高的控制能力。
例如,掌握笔的书写动作、手指的精细操控等,都需要主要运动区进行精细调节。
3.侧化性:主要运动区的功能在大脑两个半球中有明显的侧化差异。
通常来说,右侧主要运动区控制左半身肢体的运动,而左侧主要运动区控制右半身肢体的运动。
这种侧化现象与人体运动的交叉性质密切相关。
4.行为控制:主要运动区不仅仅负责运动的执行,还参与了运动行为的控制。
例如,在进行一些需要抑制不必要运动的任务时,主要运动区可以对运动进行抑制和控制,以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
辅助运动区位于主要运动区的周围,包括了运动联合区、运动辅助区等。
辅助运动区主要具备以下机能特征:1.运动规划:辅助运动区在主要运动区的基础上,进一步调节和优化运动的执行。
它可以规划复杂的运动序列,调整运动节奏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运动需求。
2.意愿性运动控制:辅助运动区可以控制一些需要意愿性动作的特定器官和肌肉。
例如,控制眼睑的开闭动作、控制语言产生的运动等。
3.运动协调:辅助运动区对于不同部位的运动进行协调和整合,以确保运动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它不仅可以协调身体不同部位之间的运动,还可以实现双手、双脚的协调动作。
4.运动记忆:辅助运动区参与了运动行为的记忆和学习过程。
它可以将运动的执行过程和体验存储在记忆中,并在下一次进行该运动时利用这些记忆进行指导和改进。
总的来说,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机能特征包括了灵活性、精细性、侧化性、行为控制、运动规划、意愿性运动控制、运动协调和运动记忆等方面。
这些机能特征使得大脑能够高效地控制和协调人体的各种运动活动,并适应不同的运动需求和环境变化。
神经系统与运动控制

--------------------------------------------------------------------------
预防措施
因为神经纤维再生旳速度很慢,很轻易造 成肌萎缩成为不可逆过程。
可采用低频旳神经肌电刺激刺激失神经肌 使其收缩,改善血液循环,减慢肌萎缩旳 速度,使神经旳再生到达靶细胞能够赶在 肌萎缩成为不可逆过程之前,可延缓肌萎 缩速度旳二分之一。
(三)中脑水平
其水平虽低于大脑,但这一水平旳反 射在正常人也存在,为“正常反应”。
主要是翻正反射
1.静力反射 迷路翻正反射 颈肌翻正反射 躯体翻正反射 体表翻正反射
2.静力-动力反射
(1)保持运动中身体旳平衡和矫正身 体位置旳反射 (2)头和眼旳旋转反射
(四)大脑皮层水平
1.视觉翻正反射
2.平衡反应(balancing reaction)
网状脊髓束 皮层下核团 顶盖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多突触联络 常为双侧性支配
调整肌紧张,肌协调、运动幅度
三、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旳参加下,机体对内外 环境产生旳适应性反应为反射。是运动 旳很主要旳原因。
(一)脊髓水平
1.牵张反射
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伸长时,能反射性 地引起受牵拉旳同一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 射。其感受器是肌梭,传入纤维是类纤维。
经过锥体系传至脊髓,兴奋或克制相应旳运动 神经元,产生运动。
同步,末梢传入旳运动感觉信息又传入小脑、 基底节,在此监测,而且与大脑皮层传来旳指 令进行比较、修正或调整,再经丘脑传给皮层, 也有部分修正后指令直接进入锥体外系传至脊 髓中枢。
第二节 运动障碍和运动治疗基础
学习目的
1.掌握挛缩旳概念,失神经性肌萎缩与废用性肌 萎缩旳区别,周围神经损伤再生旳类型,联合 反应和共同运动旳概念和详细体现,和中枢性 瘫痪恢复过程旳特点。
大脑皮质功能分区52446

端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 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 10 万个(越 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一个人的 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 1 万个藏书为 1000 万册的图书馆,人脑中的主要成分 是水,占 80% 。脑虽只占人体体重的 2% , 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 25% ,血流量 占心脏输出血量的 15% ,一天内流经脑 的血液为 2000 升。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 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四)、传导性失语症(中央性失语)
(1)症状:自发言语流利但混乱; 听语理解及 阅读障碍 不明显; 但复述障碍明显(与 Wernikle 失语不同)。 (2)定位:左脑缘上回,常累及颞 叶语言区。
13,14,15,16
17 18,19
岛叶
枕叶距状裂上下 17区周围的枕、顶、颞叶皮质
岛叶联合皮质
视觉初级感受区 视觉联合皮层
Brodmann分区 (BA)
大脑皮质部位
颞下回
颞中回 颞上回 扣带回皮层,前部为24区,后部为23区 额叶下部眶额皮层 扣带回后部和颞叶内侧之间的移行部 颞叶内侧的海马结构CA1-CA4 颞叶前、内侧部的联合和感觉皮质
(五)、 味觉区嗅觉区
位于颞叶海马 旁回的钩处 (34)区。
(六)、嗅觉皮质区:位于嗅区、钩回和海马回的前部(25、28、
34和35区的大部分)。每侧皮质均接受双侧嗅神经传入的冲动。
与语言有关的脑区
人类大脑皮质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进行思维 和意识等高级活动,并进行语言的表达,所以在 人类的大脑皮质上有相应的语言中枢,它有赖于 听觉、视觉、运动觉、视空间功能和运动功能的 完整性。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在大脑的部位不同, 即语言的功能区。损害该功能区即出现不同的失 语症或失写症。
大脑皮质功能分区

(四)、传导性失语症(中央性失语)
(1)症状:自发言语流利但混乱; 听语理解及 阅读障碍 不明显; 但复述障碍明显(与 Wernikle 失语不同)。
(2)定位:左脑缘上回,常累及颞 叶语言区。
(五)、皮层性感觉失语症
(1)症状:口语流利;听语理解明显 障 碍;复述正常。
颞叶后部围绕41区的部分
参与听觉过程
额、顶叶中央前后回下部的中央下区
第二躯体感觉区
额叶额下回后部三角区
Broca语言运动区
额叶额下回后部岛盖区
Broca语言运动区
额叶额中、下回前部的上外额叶皮层
参与前额叶的这新执行功能
额叶额下回前下部皮层
参与前额叶的这新执行功能
颞叶内侧的下脚后区
颞叶和岛叶交界处的岛旁区
额叶下部眶额皮层
参与前额叶皮层的整合功能
扣带回后部和颞叶内侧之间的移行部
参与边缘系统的整合功能
颞叶内侧的海马结构CA1-CA4
和短时记忆有关
颞叶前、内侧部的联合和感觉皮质
参与嗅觉有关的功能,嗅觉中枢
扣带回后部和颞叶内侧之间的移行部, 参与边缘系统功能 即压后扣带皮质
顶叶内侧面,23区背侧的上后扣带皮层 参与边缘系统和顶叶整合功能
五叶: 额叶 颞叶 枕叶 顶叶 岛叶
颞叶
额叶
顶叶
枕叶 岛叶
上外侧面的沟和回 额上回 中央前沟中央前回
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大脑皮层是人类大脑的最外层,它是大脑的思考、感知和决策的主要区域。
大脑皮层可以被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域: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和边缘区。
感觉区:感觉区包括负责接收身体各个部位感觉的区域,比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感觉区还包括一些高级区域,比如协调不同感觉信息的区域和负责空间感知的区域。
运动区:运动区包括负责控制肌肉运动的区域。
这些区域分为两类:负责细致动作的区域和负责粗略动作的区域。
这些区域可以通过训练改变。
联合区:联合区包括许多不同的区域,它们负责整合从感觉和运动区域发送来的信息。
这些区域对于认知、语言和记忆的处理非常重要。
边缘区:边缘区包括控制自主神经系统、情绪和注意力的区域。
这些区域对于控制心率、呼吸、消化和其他自主功能非常重要。
总体来说,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是复杂且交织的,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络和交流对于大脑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 1 -。
第一运动区的概念

第一运动区的概念
第一运动区,也称为初级运动皮层或大脑皮层运动区,是人类大脑中的一个关键区域,负责协调和执行身体的自主运动。
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前额叶部分,具体来说,是在中央前回的4区和6区。
这一区域在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一运动区的功能主要是接收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处理这些信息,并产生相应的运动指令。
这些指令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和脑干等低级运动中枢,进而控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实现身体的各种运动。
因此,第一运动区在人类的运动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运动区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它包含了大量的神经元和突触,这些神经元和突触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络连接。
这些网络连接使得第一运动区能够对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进行精细的调控和协调。
同时,第一运动区还与其他大脑区域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如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小脑等,这些联系使得第一运动区能够与其他大脑区域相互协作,共同实现复杂的运动任务。
在人类行为中,第一运动区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各种运动障碍。
例如,当第一运动区受到损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运动不协调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第一运动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运动控制的机制,还为运动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总之,第一运动区是人类大脑中的一个关键区域,它负责协调和执行身体的自主运动。
通过深入研究第一运动区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运动控制的机制,并为运动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大脑皮层功能区简介1

完整ppt
20
完整ppt
21
2. 边缘系统的主要结构
扣带回:扣带回相当于Brodmann的32、23、24区,上沿是扣带沟,下方由胼胝体沟与胼胝体分隔,前 端起自胼胝体嘴部的前下方,沿胼胝体的膝、体和压部的背侧向后与海马旁回相续。
完整ppt
22
扣带回主要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和情绪的表达。
完整ppt
23
隔区:灵长类的隔区由胼胝体下区和终板旁区构成,形成侧脑室前角的内侧壁。神经元可分为4群:背 内侧、腹外侧、背侧和尾侧群。
完整ppt
24
隔区作为边缘系统的主要结构。联系着海马组织和下丘脑及缰核,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情绪的表达 和学习记忆功能。
完整ppt
25
欣快中枢
完整ppt
26
杏仁核团:杏仁核团进化较早,被称为古纹状体。杏仁核团前面是梨状皮层和前穿质,后与尾核相邻,紧 靠侧脑室的下角,构成侧脑室下角的上壁、前壁和内侧壁。
完整ppt
12
5. 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 味觉的意义不仅在营养方面,还参与摄食行为的调控。
完整ppt
13
6. 平衡觉区 位于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代表区附近。 7. 嗅觉区 位于海马旁回的钩附近。
完整ppt
14
8. 语言中枢
语言区域是人类大脑皮质所特有的。语言区域多在左侧。临床 实践证明,右利者(惯用右手的人),其语言区在左侧半球, 大部分左利者,其语言中枢也在左侧,只少数位于右侧半球。 语言区所在的半球称为优势半球。
完整ppt
15
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39区)和(37区)。若此中枢受损伤,病人视觉虽然完好但不能阅读书 报,临床上叫做失读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22区。若此中枢受到损伤,病人能听到别人谈话,但不能理解谈话的意思。故 称感觉性失语症;
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及功能

大脑皮层是人类思维、感知、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中心,其功能分区及功能如下:
一、感觉区
感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主要负责接收外界的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视觉区主要处理视觉信息,包括形状、颜色、运动等;听觉区主要处理声音信息,包括语音、音乐等;触觉区主要处理触摸信息,包括温度、压力、疼痛等。
这些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将被传递到其他区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运用。
二、运动区
运动区位于大脑皮层的前部和中部,主要负责控制人体的运动。
这个区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控制不同身体部位运动的亚区,例如手部运动区、脚部运动区等。
运动区接收到其他区域传来的信息后,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整合,然后发出指令控制身体的运动。
三、联合区
联合区位于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之间,是连接各功能区的桥梁。
这个区域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以便使不同的功能区更好地协同工作。
联合区的功能复杂,涉及到思维、情感、决策等多个方面。
四、语言区
语言区位于大脑皮层的左侧半球,是人类语言能力的控制中心。
这个区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理解语言的亚区和产生语言的亚区。
理解语言的亚区主要负责理解语言的含义和语法结构,而产生语言的亚区则负责将思维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
总的来说,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础。
这些功能区的损伤或功能障碍会导致各种神经心理疾病的发生,例如失语症、瘫痪等。
因此,对大脑皮层功能的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践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
大脑皮层的基本些区域与躯体运动功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4区和6区是控制躯体运动的运动区。
运动区有下列的功能特征: 具有交叉的性质,即一侧皮层主要支配对侧躯体的肌肉。
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数是双侧性的, 的;然而面神经支配的下部面肌及舌下神经支配的舌肌却主要受对侧皮层控制。
侧内囊损伤后,产生所谓上运动神经元麻痹时, 面肌及舌肌发生麻痹。
②具有精
细的功能定位, 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手与五指所占的区域几乎与整个下肢所占的区域大小相等。
③从运动区的上下分布来看, 其
定位安排呈身体的倒影;下肢代表区在顶部(膝关节以下肌肉代表区在皮层内侧面)
,上肢
代表区在中间部,头而部肌肉代表区在底部(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仍为正立而不倒置) 从运动区的前后分布来看,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的代表区在前部(
6区),肢体远端肌肉的
代表区在后部(4区),手指、足趾、唇和舌的肌肉代表区在中央沟前缘。
对正常人脑进行 局部血流测定时观察到, 足部运动时运动区足部代表区血流增加,
手指运动时手部代表区血
流增加。
8区可引致眼外肌的运动反应,刺激枕叶 18、
19区
此外,在猴与人的大脑皮层, 用电刺激法还
可以找到
4区之前,刺激该区可以引致肢体运
动和发声,反应一般为双侧性。
在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垂直切面上, 可以见到该区细胞和前述的皮层感觉区类似, ,也呈
纵向柱状排列,组成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单位,
称为运动柱。
一个运动柱可控制同一关节的
几块肌肉的活动,而一个肌肉可接受几个运动柱的控制。
右图是人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代表区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电刺激皮层运动区某一区域,可观察到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
那
么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
⑵图中显示面积大的躯干,在皮层代表区的面积很小,如手与五指在皮层代表 区的面积几乎与整个下肢在皮层代表区的面积相等.说明运动越 ____________ 的器官,其皮层代表区的面积越大。
⑶从图中可知,除头面部外.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是 ____________ 系。
2008-11-13 09:38
[S 【大中小】【我要纠错】
在灵长类动物,中央前区的 ①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支配
蛤这种交叉性质不是绝对的,例如 像咀嚼运动、喉运动及脸上运动的肌肉的支配是双侧性 因此,在一 头面部多数肌肉并不完全麻痹,
但对侧下部
即一定部位皮层的刺激引起一定肌肉的收缩。
运动愈精细而复杂的肌肉, 其代表区也愈大,
③从运动区的上下分布来看,
下肢代表区在顶部 (膝关节以下肌肉代表区在皮层内侧面) 在动物实验中还观察到,电刺激 也可获得较为微弱的眼外肌运动反应。
运动辅助区。
该区在皮层内侧面(两半球纵裂的侧
(4)若刺激兔右侧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____ ,可见其左侧肢体运动.说明此区域对肢体运动的
调节具有__________ 支配的特征。
本网页仅含此试题的一部分内容,若要查阅此试题的答案和解析请点查阅试题链接。
倒置的关系。
比如刺激大脑皮层下部,脸面有反应!
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与躯体运动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又叫做第一运动区,)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则会出现头部器官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其他部位,则会出现其他相应器官的运动。
这说明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即下肢的代表区在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顶部,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底部,上肢的代表区则在两者之间。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