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舞蹈艺术的题材选择(3)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

舞蹈艺术概论第二章舞蹈得艺术特性第一节舞蹈形象就是直观得动态性得形象舞蹈得艺术特性就就是舞蹈形象就是一种直观得、动态性得形象。
它具有:1、直觉性:舞蹈形象就是一种直观得艺术形象,它主要就是通过人们得视觉器官(眼睛)来进行审美感知得。
2、动作性:舞蹈形象就是一种不停流动状态得直觉形象。
舞蹈动作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
3、节奏性:舞蹈得动态形象就是一种具有节奏性得动态形象。
分为: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4、造型性:舞蹈就是一种动态得造型艺术。
包括:人体动作得姿态与舞蹈得构图第二节舞蹈艺术得内在本质就是抒情性抒情性——舞蹈最重要得内部艺术特征,就是舞蹈得内在本质属性、就是舞蹈艺术得一个主要审美特征,这就是舞蹈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所决定得。
在生活中,我们把表现人得各种情感与情绪得动作称为表情性动作。
分为面部表情与身段表情舞蹈就是一种抒情性得艺术,舞蹈擅长于抒情,但并不等于说不能用舞蹈得艺术手段表现比较复杂得故事情节与人物之间性格得矛盾冲突。
我们认为“在抒情中叙事”与“在叙述中抒情”就是情节性舞蹈与舞剧结构比较理想得艺术表现方法。
舞蹈中得情感就是体现着一定思想内涵得情感,而舞蹈中所蕴含得思想则就是充满了感情得思想。
第三节舞蹈就是一种综合性得艺术综合性:舞蹈就是与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手段与艺术类型有着密切得关系,所以它就是一门综合性得表演艺术,集时间性、空间性为一体。
小结本质属性方面来瞧,舞蹈得艺术特性就是它得抒情性;而从舞蹈艺术展现方式来瞧,舞蹈得艺术特性则就是它得艺术综合性。
舞蹈得艺术特性就就是:以人得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以具有节奏性与造型性得直观得动态得舞蹈形象,表现人得情感与思想,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得一种艺术。
第三章舞蹈得社会功能第一节舞蹈得功能作为艺术之一得舞蹈,在社会生活中所应起到得作用与影响,就是舞蹈得功能。
第三章舞蹈的构思

创作一个舞蹈作品,首先就是运用舞蹈思维进行作品构思,这是进人创作的第一个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选择题材人手并对题材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发掘,在寻找合适的角度和层面确定作品内容进而提炼作品主题思想的同时,寻求外化的通道。
也就是选择适合的体裁和舞蹈的样式,探索和捕捉舞蹈的形象,然后把它们纳入一个层次有序的框架结构内进行反复斟酌,最终制定出作品的结构计划。
这样,构思阶段就完成了。
构思阶段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想像,并利用舞蹈思维进行反复探索、找寻最佳的外化途径的过程,它使形象和动作的语言逐渐连贯,使自己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在一个富有观赏价值的结构框架中得到体现。
一般情况下,作品的构思是由舞蹈编导发挥自己的创造想像力来独立进行并完成的。
作品的价值和创新都体现在这个阶段中,同时它也为以后各阶段的操作打下了基础。
第一节舞蹈思维舞蹈思维的全称应当是舞蹈的形象思维,因为它仅用于舞蹈艺术的创作范畴,所以简称舞蹈思维。
思维有两种方式: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思维方式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机制来进行,叫做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另一种思维方式叫做形象思维,是专门用于文学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
两种思维都是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对客观事物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但二者的目的和方法是不同的。
逻辑思维是冷静、客观、科学地分析、认识事物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形象思维则是在观察、体验、分析和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利用想像、联想、幻想和艺术的材料及手段,通过融人思想感情而创作出的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艺术家的头脑中,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思维方式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在创作的准备和策划过程中以及在创作各阶段的间隙需要冷静回顾和审视的情况下,抽象思维经常会介人并推动创作的进行,但在对艺术形象的想像和创造中则无需抽象思维的介人。
由于各类艺术形式所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手段各不相同,因此在共同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时它们又各具特征,这是共性中的个性。
关于舞蹈作品的题材

苦。感受的不在是 现象 , 而是本质 , 因为本 质也是 同样 的存在 , 理 应能让人们感受得 到。拥有 “ 真实 ” 的舞蹈作 品的艺术生命才 可
以 完整 完 美 呈 现 与 延续 。
在根据 自己的创作手段来 编导 出有新 意 、 有个性 的舞蹈作品 , 当 然, 观众 也是活生 生的人 , 也是各 有欣赏 的评价 , 同一部作 品也 有着不 同的评论结果 , 这是 因人 而异的 。但是 , 优秀 的舞蹈作 品
关键 词 : 蹈作 品 舞 编导 题材
舞蹈作 品的成功与失败不决定于题材 的大小 , 但是 , 舞蹈家 对于题材的认识② 却是构成舞蹈 作品思想 内容 的基础 , 也是构成 作品的形象创造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 , 生活里可创作 的题材
是极其广泛的 ,但 是通过创作者 的理解而被选 定的作为提炼和 加工的对象 ,即一部舞蹈作品 的具体题材 ,却 还是有好坏的 区
的综合展现。
注释 :
①《 文心雕 龙・ 附会篇 》是刘勰研讨艺术结构 问题的专论。该 文探讨的核 , 心问题是如何 能使作品做 到“ 杂而不越 ” 亦即西方文论 中所说的 “ , 寓杂
多 于 整 一” 问题 。
三 、 材 须 有 鲜 明 的主 题 题
主题也叫“ 主题思想” 文艺作品中所蕴含 的中心思想。是作 , 品内容的主体 和核 心。狭 义讲 , 是作 者在说 明问题 、 发表主 张或
题材 、 各种形式 、 各种风格 的多样的发展。从历史上看 , 东方民族
是这样的 , 西方 民族也是一样的。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情 况 , 出百花齐放 、 提 百家争 鸣的方 针 , 主张“ 艺术上不 同的形式和 风格可 以 自由发展 , 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 以自由争论 。”这 一方 针促进 了文艺事业的繁荣 。 高尔基 曾经多 次劝 告作家们 ,要扩大视野 的范围和描写的 范围 , 这个观点借用到舞蹈题材的扩大化上是完全适合的。生活
谈舞蹈的创编与选材

谈舞蹈的创编与选材舞蹈的创编和选材是舞蹈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舞蹈作品的创意和选材直接影响着舞蹈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观众的接受度。
在创编舞蹈作品时,创作者必须要有深入的思考和灵感提供,此外,选材也是关键的一步,需要精心挑选。
创编创编是指舞蹈创作的过程。
创编的目的是通过舞蹈语言来表达艺术家的想法和情感,并将其呈现给观众。
在舞蹈创作中,可以从很多不同的方面去入手,例如音乐、舞者身体的动作、道具等等。
舞蹈创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有灵感的提供。
创作者需要从生活中找灵感,借助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元素,如图案、音乐节奏、诗歌、人物情感、自然风光等,以及舞者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通过这些元素的组合和编排,创作者可以将舞蹈作品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此外,创作者还需对舞蹈的节奏和节拍有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在作品中体现出旋律的起伏和舞者肢体动作的美感。
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还需要与编导、舞蹈演员紧密合作,合理运用时间,精心设计舞蹈动作和流程,将想法和创意融入到作品中。
选材选材是指在创作舞蹈作品时,创作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元素来进行舞蹈作品的编排。
选材包括选取的音乐、道具、舞者的服装、灯光效果等主要因素。
选材需要考虑如何通过这些元素来展现创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感觉。
选材也要遵循“以目的为导向”的原则,在选择元素时要结合具体的舞蹈创作主题和情感来进行选择,而不是随意挑选。
在舞蹈作品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创作者需要选取符合主题、情感和感觉的音乐,从而合理地配合舞蹈动作,达到音乐与舞蹈相互融合的美感。
道具和舞者的服装也要与主题和情感相符,不但要美观,也要契合舞蹈动作的需要。
此外,灯光效果也是舞蹈作品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从而更加凸显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在选材的过程中,创作者需要注重细节和完整性,切勿漏掉任何一个元素。
需要全面考虑每一个元素与舞蹈作品的整体效果和协调性,使所有元素和谐统一,达到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
舞蹈编导资料的详细介绍(整合)(三)

(三)即兴舞蹈“构思”有了,怎样把这个“构思”发展成舞蹈呢?光有灵感是不够的,第二阶段就在于面对“构思”的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通过身体的研究找到相对应的素材。
对于这一阶段来说,即兴舞蹈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它能使“构思”呈现出来,并赋予其活力。
通过即兴舞蹈,人们能看到“构思”找到它身体动作的载体和估计出这一构思的潜力。
对我来说,我把即兴舞蹈视为最主要的、必须的创作手段。
因为它给舞蹈者完全的自由。
他们能无节制、无限止地舞蹈,他们的动作经常超出他们的意识之外,就如人们所说:“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些动作。
”根据即兴舞蹈的特性,即兴舞蹈通过游戏激发自发性。
它包括运动性的和情景性的瞬间不品,在没有任何方式方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
根据编舞者的建议,舞蹈者遵循各种引导启发地他探索的指令,用身体去寻求。
最初的“构思”作为主题,所有的建议都服务于这个主题。
我们就这样从技术性和情感性的各个不同的方面涉足将来的舞蹈。
每个建议都为阐明主题服务,帮助接近我们最初所选择的主题。
即兴舞蹈练习是为舞蹈作品找到有用的素材,而不打算就此把它作为已经编成的舞蹈。
用身体探索,即兴舞蹈能由编舞者自己练,或由编舞者引导一批舞蹈演员进行。
在大量的练习和齐心协力的研究中,编舞者和舞蹈演员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
想象展开了,动作就会自发地产生。
但不是所有的动作都有同样的价值,同样的用途。
有些将很快被忘掉。
相反,有些则明显地表现出来。
编舞的材料有了,但舞蹈还不存在。
为了使它取得形式,应该在各种素材中确认出能够用于作品的成分,发及将它们有机地纵使起来。
组织编排最后这一阶段在于选择。
在挑选中有所取舍。
在即兴舞蹈中出现的这些素材是否都将被运用、加工和进一步开发呢?这是困难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力发挥作用。
一个明智的方法,就是在选择中编制舞蹈:选择动作,选择舞者之间、舞伴之间的联系,把这一切置于空间,然后整体平衡,规定舞段的长度……。
杰出的、决定性的做法就是应避免“我不知道做什么”的盲目性,使舞蹈作品不只是表现一个简单运动系列。
舞蹈艺术的主题题材体裁和风格PPT课件

第三节 儿童舞蹈主题与题材的选择
一、 儿童舞蹈主题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题材要准确、生动
本着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宗旨来确立儿童舞 蹈的主题。 在舞蹈主题确立之后, 就要寻找 适合儿童心理和审美阶段的, 能准确、生动 地表现舞蹈主题的舞蹈题材。
二、 儿童舞蹈主题和舞蹈题材要能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 舞蹈题材要符合儿童心理
第十章 舞蹈艺术的主题、 题材、体裁和风格
学习目标
1. 掌握舞蹈题材与舞蹈体裁的选择; 2. 了解舞蹈艺术的风格。
第一节 舞蹈主题与舞蹈题材
目 第二节 舞蹈题材和体裁的选择 录 第三节 儿童舞蹈主题与题材的选择
第四节 舞蹈艺术的风格
第一节 舞蹈主题与舞蹈题材
一、 舞蹈主题
舞蹈主题是指舞蹈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 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 心思想, 又叫舞蹈主题思想。
第一节 舞蹈主题与舞蹈题材
一、 舞蹈题材的选择
舞蹈题材的选择是舞蹈创作过程中非常 重要的环节, 因为舞蹈题材是塑造形象、 提炼主题的基础。
一、 舞蹈题材的选择
1. 选择动作性较强的社会生活题材 舞蹈艺术是通过人体节奏鲜明的动作 和形象生动的姿态来表达人物的思想 感情和作品的主题思想的。
一、 舞蹈题材的选择
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 可以使儿童在轻松、活泼、 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形象, 通过表 情、 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可以使他们形成 活泼、开朗、热情、 大方的性格。
三、 儿童舞蹈的主题和题材的选择要能发展儿童的观察力、 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
在舞蹈教育中, 激发和维持儿童注意的动 机、引导注意的方向、 提高注意力集中 的水平是教师的重要工作, 应对不同年龄 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舞蹈编排过程和思路

(一)主题和题材:用具体事物、生活情景去表现这个主题思想,这种具体的材料就是“题材”。
“主题”就是作品的核心、主体。
题材就是具体描写主题的材料。
在舞蹈创作中可以先确定主题,再选择题材。
(二)如何选择题材1,什么是题材:就是编导在他所处的客观现实生活中,经过深入观察体验,把那些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种种生活现象,经过分析、选择、加工,使它们构成文艺作品的核心,也是作品最基本的'因素。
2,选材的方式:分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所见所闻所看的事和物。
间接的如历史、神话、寓言、童话、绘画题材等。
3,舞蹈如何选材:要掌握舞蹈艺术创作的特殊规律,就是用舞蹈形象思维的方式,研究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全部依靠舞蹈的自身表现手段,既用身体动作表达感情,特别要注意题材的动感和丰富的感情。
选材时还应注意:动作性,既通常所说的“能舞起来的材料”。
抒情性,题材要孕育着深厚的感情动力。
直观性,必须是能出现在舞台上让观众直接看到或听到的。
(三)构思脚本(舞蹈和音乐处理的文字结构),以突出主题思想为目的,把“题材”概括、提炼,构思成舞蹈的艺术结构,这就是舞蹈的“脚本”,脚本是作品的立脚根本。
舞剧的结构可分为引子或序幕:1,引子或序幕:是剧中时代、环境和人物的引入。
2,开篇:剧情矛盾冲突的开始,要鲜明而引人入胜。
3,发展:剧情展开的过程,这段占有的篇幅较大,情节需要有起伏、转折方能精彩。
4,高潮:是全剧矛盾发展的顶峰,它要激起观众最强烈的感受。
5,结局:剧情发展的结果,它要最清楚的揭示主题思想。
结合舞蹈艺术概论写出你观赏舞蹈作品中的三个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感

结合舞蹈艺术概论写出你观赏舞蹈作品中的三个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感一、舞蹈艺术创作的特点舞蹈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语言,以人体流动美的动态为语言来塑造舞蹈形象,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
古今中外优秀的舞蹈作品,无不是由于动作新颖、具有特色、塑造了艺术形象而取得成功的。
它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其作品中的语言,就是能表现一定思想感情内容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
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舞蹈的创作思想(一)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来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舞蹈编导只有热爱生活,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积极发现身边有特点的事物并且赋予艺术的审美,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科学地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事物,并对它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之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
以舞蹈表演家杨丽萍为例,她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对舞蹈进行了创作与改编,其作品《雀之灵》《两棵树》等经典剧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云南印象》也是她在云南文化中挖掘的舞蹈,是在传统艺术上进行创作和改编的,通过这些舞蹈让大家了解了云南文化,她同样成为了云南文化的传播者。
(二)舞蹈创作中的灵感和想象“艺术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是艺术想象。
艺术想象是在情感的动力作用下,由理智潜在地支配形象分解、综合以创作新形象的过程。
”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舞蹈编导不但要有灵感,还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灵感是来自于舞蹈编导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积累,是经过长期对生活的积累和探索,又遇到某种机缘和启示之后进发出的创作灵感。
例如张继刚创作的舞蹈作品《千手观音》,该舞蹈作品是借助于佛教故事中“千手观音”形象,塑造出以群舞的方式展现的“千手观音”美妙绝伦的动态形象,其创作的灵感也是不同寻常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舞蹈艺术的题材选择(3)第三节:舞蹈艺术的体裁体裁,简单地讲就是种类和样式的意思。
体裁是作者对待生活素材的态度,并采取与这种生活素材所适应的表达方式。
有了它,这个作品就有了特定的性质和特定的结构。
于是就形成这部作品的艺术形式的特点。
拿小说来说,按其规模可以分长篇、中篇、短篇,这是一种体裁。
按其类别又可分为历史小说、传记小说、惊险小说、科学幻想小说,这都属于体裁。
绘画上可以有风景画、肖像画、风俗画等等。
音乐也有交响乐、歌曲等,这都是不同的体裁。
戏剧方面一般是指喜剧、悲剧、正剧、闹剧。
体裁也可以说是体现形象的一个方式。
当我们选择素材作为创作依据的时候,我们就会根据这种素材的特点来考虑选择那种体裁最合适。
从容量上也要根据生活素材决定是搞大舞剧还是中型舞剧?是十分钟的舞蹈还是三分钟的舞蹈?这好像是个大实话,没什么实际意义,实际上是有的,因为我们现在有些作品,题材上看不够00000一个大舞剧,顶多一个小时就可以完了,但编导想要搞个大舞剧,于是就拚命地拉长,加了很多不是这个舞剧里需要的东西,拼命地跳各种各样的舞。
有时十分钟的舞蹈就可以表现了,但拚命地拉长了,结果,看了以后感到很松,把好的、精彩的东西与不好的不精彩的东西都混到一起去了。
所以,选择合适的体裁也是一个学问。
另外,从戏剧的基本类型来讲,是采用喜剧的形式?悲剧的形式?还是正剧的形式?这里都包括作者对待生活素材的态度《二有些题材只能用喜剧,如冬枫计f-红了的时候》。
这个话剧是揭露“四人帮”的,采取了高度艺术夸张的手法。
如果采取正的形式,很严肃,那就达不到效果。
《岳飞》就不能用喜剧的形式去表现,只能用一种很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悲剧形式,所以,往往作品的内容就决定了体裁的选择。
舞蹈体裁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类别上讲有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土风舞、流行舞等等。
芭蕾里又分戏剧性的芭蕾、半戏剧性的芭蕾和纯芭蕾。
从形式上又分为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在我们国家里有各民族民间的形式,也有一些现代的。
在一些东方国家里像印度、日本、朝鲜这些国家里古典舞都有很深厚的基础,这些属于他们的各种体裁。
随着艺术的发展,随着艺术反映生活多样化的探索,艺术体裁也在发展。
体裁表现在戏剧性的类型方面,一种是悲剧。
在西方戏剧史上认为悲剧主要表现主人翁所从事的事业,由于恶势力的破坏及本能的过错而遭至失败,甚至个人的毁灭。
亚里斯多德讲:悲剧是反映英雄行为的,应该引起“怜悯”与“恐惧”,这种“怜悯”是由一个遭受到不应该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
恐惧之感是由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像《无声的歌》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张志新这样的共产党员,她不应遭到“四人帮”那样残酷的迫害而致死。
我们今天的理解是剧中的人和现实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结果遭到悲惨的结局。
通过它来揭示黑暗的罪恶势力,以激起观众的悲愤和对主人翁崇敬的感情,提高观众的思想情操。
在历史上《罗米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都是这样的,都是由于主人翁的行为和现实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导致悲剧的结束。
在封建的家庭里不可能允许自由恋爱、贾宝玉只能和薛宝钗结婚,而林黛玉的死就是对封建社会最大的反抗,贾宝玉最大的反抗也就是出走去当和尚。
鲁迅说什么叫悲剧呢?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就是悲剧。
1.悲剧:一种是性格悲剧;一种是社会悲剧。
性格悲剧如霸王的悲剧就是由于他本人的过错,最后乌江自M 0奥赛罗由于嫉妒和轻信坏人的挑拨,最后把他的妻子杀了。
《奔月》里的后羿是个英雄, 但是他中了逄逢的奸计,以为自己的妻子不忠于自己,最后逼着嫦娥吃了药,飞上了月亮。
这些都是属于性格的悲剧。
社会悲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罗米欧与朱丽叶》、《刑场上的婚礼》、《无声的歌》、《红楼梦》等,都属于社会的悲剧。
光绪皇帝也是个悲剧,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满清的保守势力,不允许他维新。
还有一种是命运的悲剧,它表现了一种宿命的思想。
希腊悲剧中很多这样的戏,如最近看到的一个现代舞的舞剧《俄狄浦斯》就是根据希腊神话搞的。
故事是说在他刚生下来时,神就预言他一定要亲手杀死他的父亲,并娶他母亲为妻。
他父亲知道了这个预言后,在他生下来时就把他扔到一个很远的国家去了,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那可怕的预言。
可这孩子在外国长大了,他为民除害,谁知这妖怪便是父亲的化身,他在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很多年后他成为一个英雄回到自己的国家,他母亲也不认识他,他们就结婚了。
最后,当他知道自己杀死了父亲,又娶了母亲为妻,那种痛苦无法忍受,他把自己两只眼睛挖瞎了,拄了个棍子到处去流浪,他母亲也用绳子自己勒死了。
这里采用现代的表现方法,它并不是平铺直叙,用一个大舞剧来表现故事:从国王很高兴地与母后抱着个孩子来,然后来了个预言者。
它用一种新的方法,这个舞蹈一共才半个小时,开始就是一个瞎子,就是那个儿子拄着个棍子很沉重地摸索着,同时在另一个角落里,他的母亲拿着一根绳子,两人没有交流。
然后倒叙,在一个似床又不似床的地方(现代派的东西总是似是而非的、写意的)。
回忆他和他母亲相爱的一段,这是一段大的双人舞,有很多表现两人相爱的舞蹈和造型。
最后又回到序幕中,男的仍然拿着棍子走,而母亲就把自己勒死了。
它选择了舞剧里最强烈的地方来一表现于我们现在不会演这样的宣传宿命论的戏了。
但在过去的小说里有很多这样的东西,《红楼梦》这样的名著,也有宿命论的成分。
2.喜剧:几一般是讽刺和嘲、笑丑恶落后的现象,从而肯定美好和进步的现实和理想喜剧的构成依靠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和对喜剧性的刻画,引起人发出不同含.意的笑。
喜剧往往把剧中人物的不智、愚昧一、弱点、性格上的缺陷等等特征,以强烈夸张的手法,把它们尽量地暴露出来。
鲁迅先生说什么叫喜剧呢?就是一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以引起人们的鄙视和自省。
比如《铿吝人》、《威尼斯商人》、《欧也妮·葛朗台》.写人的吝音、当然是夸张的、集中。
.咱们戏曲中《乔老爷上轿》也是喜剧。
舞蹈里喜剧也很多。
马克思说过喜剧是什么?是“笑着和自己的过去告别”。
喜剧的特征是以强烈、夸张的手法,在舞台上展示生活中或是丑恶的或是落后的东西,使这些与美好的、进步的东西相对比,形成一种不协调、可笑的、滑稽的现象。
;3.正剧.:被称为严肃的戏剧,一般地是描写生活中严肃的冲突,如《红色娘子军》气《白毛女》等舞剧。
尽管这里面有一些热热闹闹的场面,有洪常青.牺牲的悲剧成份,但还是属于正剧的。
</P< p>4.闹剧:一般把这种形式和喜剧分开,因为它采取了更夸张的手法:上海的滑稽戏就是典型。
如《三毛学生意》里剃头用了很大的刀子。
,一会儿这里刮刮,一会儿那里刮刮,这在闹剧里是允许的。
我们讲戏剧上的喜剧、4悲剧、正剧、闹剧这些体裁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对我们编导很重要。
作为话剧导演,他要体现作者在作品上体裁的特点。
我们舞蹈编导了解了各种戏剧体裁的特点之后,在构思舞蹈时就要注意用什么样的体裁来表现,包括音乐刁内,搞喜剧就不要怕夸张,就要运用夸张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把4,些丑恶的现象剥开了给人看,当然,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而不乱夸张。
确定一个作品的体裁是很重要的。
如普希金的诗《高加索白俘虏》改成舞剧后确定为浪漫主义的社会叙事舞剧。
巴尔扎克白《破灭了的幻想》改成舞剧时确定为长篇叙事舞剧。
《灰姑娘》刃定为神话梦幻舞剧,《泪泉》确定为浪漫主义的舞蹈长诗,这旦就不说叙事了,而是说长诗。
《天鹅湖》确定为浪漫主义的神裸舞剧。
《红色娘子军》我们把它作为史诗性革命英雄主义的正剧(白毛女)是浪漫主义的抒情正剧。
《林黛玉》确定为浪漫主义抒情悲剧。
总之,搞一个节目时要明确体裁上的特点,要求舞蹈、音乐、舞姿、具体的处理时都要抓住这个特点。
舞蹈的特性之一是它的抒情性,但这不是唯一的特性,那召叙事怎么办?我们在谈到舞剧创作时还是要有的,在很多的舞段比如说《红色娘子军》中就有叙事。
全剧也有好多种类型,有叙事性比较强的,这是题材决定的。
像《红色娘子军》就不可能像《林黛玉》这样搞法,从《红楼梦》里抓几个片断,她的主要遭遇,舞剧的名子就叫林黛玉。
而《红色娘子军》就不能变成一个抒情的长诗来搞,因为第一,娘子军连成长的历史要交待。
第二,琼花的成长要写,写她从不成熟到成熟,由女奴到战士再到娘子军连指导员的成长过程。
《鱼美人》故事很简单,它就不需要过多地强调叙事性,在有情节的舞蹈中,特别是在一些舞剧中,复杂的情节还非交待不可,如《罗米欧与朱丽叶》有些情节不交待就不行。
但是我们反回来说,即使是叙事性很强的舞剧,也要不放过一切机会抒发人的思想感情。
如果不发挥舞蹈抒情性的特点,必然是哑剧性很强,必然是琐碎的,必然不能够发挥舞蹈艺术的特长,不能使舞剧主要的手段如独舞、双人舞、三人舞达到充分感人的效果。
过去,我们有些舞剧接近话剧和电影,没有发挥舞蹈艺术的特点,所以演了一阵以后没有保存下来。
有些从戏曲改编的舞剧‘也是这样,如果不发挥舞蹈的特点,只是把戏曲的故事从头来一遍,动作也基本上是戏曲动作,只是稍加丰富一些,故事情节也不变,那么就会觉得还不如看戏曲,看戏曲里还有唱有说。
在舞剧当中有时候各种体裁可以交替运用,.有时也可截然不同。
如《吉赛尔》,第一幕是很现实的,农民劳动回来,台的一边还有一座房子,这些都是很生活的。
可是第二幕整个是幻想的。
《天鹅湖》一、三幕比较现实,可是第二、四幕都是虚幻的,浪漫主义的。
《鱼美人》一幕是人间,然后又是神幻的海底。
这样一来是不是说舞剧就不统一了呢?不是。
因为舞剧要求对比,要求变化。
编导在结构的时候要善于运用各种形式,特别是在大型的舞剧里(在中型的作品里也要注意这一点),比如在一段双人的抒情舞后,最好不要再来一段几个人的抒情舞。
要注意对比。
下面讲讲关于意识流。
大连舞蹈比赛中的《再见吧!妈妈》,还有南京部队现在搞的《繁漪》、《天山深处》被认为是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意识流的名称起源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的一个心理学家叫威廉·詹姆斯的,他写了一本叫《心理学的科学基础》,在这本书里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一股斩不断的“流”,而不是片断的衔接。
他用一条“河”或是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他的说法。
意识流就是从那里来的,或是称之为“主观生活之流”,后来有人把这种意识流引人文艺创作,逐渐形成了一种“意识流小说”。
这派小说认为,只有人的精神和意识才是生活的“真实”,强调主观,认为作家不应当限制人物如实地展现内心深处的隐蔽活动。
他们创造了许多表现手法:1.时序颠倒法。
(再见吧!妈妈)里的战士,本来是在战场上,忽然出现了他妈妈给他送行,、一会儿他又跟敌人打起来了,一会儿又跳到他妈妈把他当作褪裸中的婴儿抱着。
这是意识流最简单的运用。
有些意识流小说一般人不容易看懂,因为它一会儿想到这,一会儿想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