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玉器多为祭祀和礼仪用途,并逐渐发展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和道具。
本文将探究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商周时期到清朝时期,对各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品进行探究。
商周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玉器文化的黄金时期,也是玉器工艺发展的起始阶段。
商代玉器以透雕和浮雕为主要特点,并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传统样式。
商代玉器以玉璧、玉琮、玉环、玉钺为代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玉璧。
玉璧是商代玉器中最华丽、最具神秘色彩的器具,以圆形为基础制成,表面用几何图案、动物图案等进行装饰。
随着周朝的兴起,玉器的造型趋向简洁,器物的实用性逐渐增强,同时玉器上的纹饰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周代玉器包括玉璜、玉琮、玉簋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玉簋。
玉簋是周代玉器中被誉为“国家法器”的器具,用于宴请重要客人和祭祀神灵,其设计精致、线条流畅,极具艺术价值。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从祭祀礼仪到民间日用。
秦汉时期(公元221年-公元220年),玉器逐渐从祭祀之用转向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品,特别是玉饰品的制作成为玉器的一大特色。
到了唐宋时期(公元618年-1279年),玉器的造型逐渐趋于规矩,玉器艺术有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在雕刻和装饰上也开创了新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玉器被分成两个主要派别:“南方派”和“北方派”。
南方派主要源于楚文化,其玉器设计优美精致,以白玉和绿玉为材料,多采用透雕和浮雕技法,表现了精细的生动形象和轻盈的造型美感。
北方派则多以黄玉和青玉为材料,注重几何图案和纹饰的刻画,追求玉器自身的简洁美感。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1年)是中国玉器艺术最辉煌的阶段之一。
以清代为例,清代玉器极其注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融合,玉石的优良品质和玉器设计的高超工艺使得玉器成为皇家礼仪和权力象征的代表。
清代玉器的精品包括玉山、玉盘、玉杯、玉佩等,尤以玉山最著名。
中国古代玉器的功能

中国古代玉器的功能中国古代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功能。
玉器在古代被视为贵重的礼品和装饰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玉器的功能。
一、宗教仪式和祭祀用途在中国古代,玉器常被用于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
玉器被认为是神圣的物品,具有辟邪、驱邪、保平安的功效。
例如,在玉璧的上方放置玉佩,以示对神灵的敬意;在祭祀活动中,人们会使用玉杯、玉盘等玉器来盛放祭品,以示对神灵的崇敬。
二、身份象征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古代中国社会非常重视身份地位和社会等级,玉器作为一种珍贵的财富,被用来展示人们的身份和地位。
玉器常被贵族和贵族家族所拥有,是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例如,玉佩常被贵族佩戴,以显示他们的高贵地位;贵族家族还会将玉器作为遗产传承,以表明家族的尊贵血统。
三、医疗和健康保健古代中国人相信玉石有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功效,因此玉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健康保健领域。
根据古籍记载,玉石可以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
因此,人们常常将玉器制成玉璜、玉瓶等器具,用以储存药物和草药。
同时,佩戴玉器也被认为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保持健康和平衡。
四、装饰和美化作用玉器作为一种美丽的装饰品,被广泛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
古代人们常常将玉器作为家居摆件,放置在室内或庭院中,以增添雅致和艺术气息。
同时,玉器也常被用于制作首饰,如玉佩、玉镯、玉戒等,用以增添人们的魅力和美感。
五、艺术品和收藏品中国古代玉器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于世。
玉器作为一种艺术品和收藏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古代名家常常将玉器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雕刻出各种精美绝伦的作品。
同时,玉器也成为收藏家们的热门选择,因为它们代表着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
六、传承和纪念玉器在古代被视为一种传承和纪念的方式。
人们常常通过将玉器作为礼物赠送给子孙后代,以传承家族的荣耀和责任。
同时,玉器也被用于纪念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例如,玉璧常被用于纪念重要的国家活动和庆典,以展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古玉器的种类

小谈中国玉的文化
《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秦以前,国玺是以方寸金银制作的。“完璧归赵”中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后来为秦始皇所得,用以制皇印,成为秦至晋的传国宝;晋代以后,此宝失落了,但历代帝王仍用其他玉玺代替。古代封禅用的书文,刻在玉上,称之灾玉牒;外交使节用的信物,称为玉节。
玉一般分二大类,即软玉及硬玉。
1. 软玉:
(a)产地: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而以新疆一带的白玉 最为出名。
(b)颜色:深禄、浅绿、白色、奶黄等.
(c)品种:白玉、岫岩玉、青玉
(d)外表光泽:油脂光
(e)产品:雕件、手镯、吊坠、佩件等。
2.硬玉(翡翠): 一般统称缅甸翡翠玉,因主要产地在缅甸之故。
玉之极品和田玉
和田美玉产于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中,闻名古今中外。秦李斯在他的《谏逐客令》中列举了4件稀世珍宝,其中一件即为和田玉。历史上著名玉雕所用的原料也大都是和田玉。现存于北京故宫乐寿堂的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玉件——《大禹治水图》,重达5330公斤,用的也是和田玉并有乾隆皇帝的亲笔题诗。《天工开物》记载:凡玉……贵重者尽出于阗。和田玉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A 货:原石原色,不经化学处理的玉器上丁可以世代相传,其价格亦较高。现在优质老坑种翡翠玉在国际拍卖中的价格每创新高,因产量越来越少之故。
B 货:经化学漂白再充填树脂的玉器,现在市场亦接受其作为优化处理的宝石,而其价格亦较相宜,可作装饰的宝石用.
C 货: 染色的玉,只能当作人造宝石。
B+C货: 经化学漂白再充填树脂后染色的玉,亦只能当是人造宝。
玉和金一样,是富贵的象征。“金玉满堂”极言财富之多。金枝,有时又指道观。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玉虚仙境、玉宇,也都离不开一个“玉”字。玉与仙又挂上了钩。皎洁的月亮中有一团黑影,古人不知其奥秘,臆想出“月中何有,玉兔捣药”的故事。此后,旧时文人便常用“玉兔”一词指代月亮,既文雅又有神秘之感。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玉器是中国古代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不同时期的玉器在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将就不同时期的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进行介绍。
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起始阶段。
这个时期的玉器还处于简单的器物阶段,主要有简单的玉石饰品和工具。
形制上以原石为主,工艺简单,纹饰较为简约。
代表性玉器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龙山玉,其形制多为片状或棱角状,纹饰以动物形象和几何图案为主。
2.商代:商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玉器工艺技术达到峰值的阶段。
商代玉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祭祀的玉器,一类是用于个人佩戴的饰品。
祭祀玉器多为玉璧、玉琮、玉钺等,形制规整,工艺精美。
个人佩戴的玉器则有玉环、玉佩等,形制较为灵活,纹饰多样,常见的纹饰有神采飞扬的神兽、人物、云纹等。
3.周代:周代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的时期。
周代的玉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宗庙祭祀所用的玉器,一类是王室贵族所佩戴的玉器。
宗庙祭祀的玉器主要有玉璜、玉圭等,形制大气庄重,纹饰中多以神兽为主。
王室贵族的玉器则以玉佩、腰带玉等为主,形制精美,纹饰优雅,常见的纹饰有龙纹、凤纹等。
周代的玉器既注重实用性,又注重艺术性,工艺技术较为成熟。
4.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玉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玉器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复精细。
玉器的形状有玉瑗、玉琮、玉環等,纹饰以神兽、人物、花纹等多样化为主。
战国时期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常见的工艺技法有云纹雕、阴刻、掐丝等。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种特殊的玉器形式,就是“帝王玉器”,以玉璜和玉板为代表,形制独特,线条优美,纹饰复杂。
5.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玉器主要以玉佩、璧等为主。
秦代的玉器多以龙纹、凤纹等神兽的纹饰为主,形制较为庄重,线条简洁。
而汉代的玉器多以人物、动植物的纹饰为主,形制比较灵活,纹饰繁多。
秦汉时期的玉器工艺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特别是汉代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不仅纹饰繁复,还注重雕刻的细节和表现力。
中国古代六十种玉器

古时,玉成器后每一件皆有名字和作用,知其面目、功能,才能深入了解。
现将具有代表性的能看实物例证的六十种玉器,制成帖子与大家分享。
一、圭圭,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
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
形制大小,爵位及用途不同分别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等。
周朝时就分六级,主席执镇圭,部长执桓圭,省长执信圭,市长执躬圭,县长执谷璧,乡长执蒲璧。
二、璧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天子祭天时的用器。
三、瑁瑁,古代帝王所执的玉器,用以覆诸侯的圭,覆于圭上,能契合。
古代交通不变,帝王和诸侯不一定认识,有瑁、圭,可以证明身份。
四、瑗瑗,召集人时所用的器物,形状如壁,孔更大。
类似今天的召集令,见物如见令。
五、珑珑,龙指能带来雨水的虚拟动物,古时祈雨水的玉器。
六、琮琮,外形八角,中间空为圆形,古时主要用于祭地的玉器。
七、璲璲(suì):古代贵族佩带的一种端玉。
八、佩佩,早期一般佩都是对称双玉,呈一对。
晚期非一对式渐多。
九、璜璜,半壁为璜,用于祭礼北方。
多数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有扇形、半环形、半月形、拱桥形等。
十、琥琥,古人用于祭礼西方。
猛虎象征秋天,白色象征西方。
十一、爵爵,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
十二、斝斝(ji),古代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意思是饮酒时不忘戒喧闹。
十三、璋瓒,赞即进的意思,古代祭祀用的一种像勺子的玉器。
十五、玦玦,通“决”,一种扳转某物的工具,特指古时射箭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器具。
十六、环环,中央有孔的圆形佩。
主要佩于身上,显示身份的装饰品。
十七、珌珌,古代刀鞘末端的装饰。
十八、璂璂,古代帽子上的结饰。
十九、玉玺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始于秦。
二十、玉印玉印,玉制的印章。
二十一、玉斗玉斗,玉制的斗形酒器。
二十二、玉船玉船,早期玉船如小舟,也是玉制的酒器,后逐渐演变成装饰品。
古代佩玉的种类和说法

古代佩玉的种类和说法古代佩玉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古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表达身份地位的象征。
佩玉的种类繁多,每一种佩玉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说法。
一、玉佩的种类1. 玉璧:玉璧是一种圆形或方形的玉器,常用来象征权力和尊贵。
古代帝王常佩戴玉璧,代表着天子的地位和权威。
2. 玉钺:玉钺是一种形似斧头的玉器,象征着武力和威严。
在古代,玉钺是将军的标志,代表着军队的统帅和权威。
3. 玉琮:玉琮是一种古代祭祀用的玉器,形状呈方柱状,上面有纹饰。
玉琮代表着人与天地之间的联系和神圣的意义。
4. 玉佩:玉佩是一种常见的佩戴玉器,形状多样,有环形、方形、饰有动植物等。
玉佩代表着吉祥、幸福和美好的寓意。
二、佩玉的说法1. 龙凤呈祥:古代人们常将龙和凤纹饰用于玉器上,以表达幸福、吉祥和美好的祝愿。
2. 祈福保平安:佩戴玉器不仅能够增加人的气质,还有辟邪、消灾、保平安的作用。
人们相信佩戴玉器可以祈福。
3. 财源滚滚:古代人们相信佩戴玉器可以招财进宝,带来财运,因此玉器也被视为一种财富的象征。
4. 增加魅力:佩戴玉器不仅能够增加人的气质,还可以增加魅力,使人更加吸引人。
5. 表达身份地位:古代贵族和统治者常佩戴玉器,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佩戴不同种类的玉器也代表着不同的身份。
6. 寓意深远:古代人们对玉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佩戴玉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尊重。
7. 代代传承:古代人们常将玉器作为家族传承的宝贝,代代相传。
佩戴家传的玉器也寓意着家族的繁荣和传承。
总结起来,古代佩玉的种类繁多,每一种佩玉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和说法。
佩戴玉器不仅可以增加个人的气质和魅力,还能够表达吉祥、幸福和美好的寓意。
古代人们对玉器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佩戴玉器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尊重。
在现代社会,虽然佩戴玉器的意义有所变化,但其独特的魅力和象征意义仍然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玉中有六大礼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你熟悉那个

玉中有六大礼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你熟悉那个一、玉有六器玉有璧、琮、圭、璋、璜、琥等六种六器!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即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
形状各异!二、六器详解1、玉壁玉壁,圆形玉壁,圆形,中央有孔。
六器中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长。
不仅作为礼玉,还用于佩饰,还是古代主要馈赠之物。
成语“价值连城”中所指的和氏璧便是这种玉器。
汉代螭龙纹玉璧2、玉琥一种刻有虎纹或雕成伏虎形的玉器。
玉琥,形似老虎而得名。
琥珀表面的纹饰,多以云纹为主,由云纹变化而成各种屈曲的形式;也有条状纹、节状纹、鳞纹、谷纹、乳丁纹等。
玉琥,形似老虎3、玉圭玉圭,尖首平端一种下端平直,上端尖锐或平整的长方形玉片,上端是平头的,与石斧之形相近,称“平首圭”;上端尖锐呈三角形的,与戈的顶端相似,叫“尖首圭”。
4、玉琮玉琮,内圆外方,呈筒形。
这是一种外方内圆中空的柱状玉器,有的器形高大,有的比较矮小。
玉琮,内圆外方,呈筒形5、玉璋玉璋,璋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分别出土过3件玉璋,为迄今所知最古老玉璋。
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说法是:“半圭为璋”。
璋的种类据《周礼》中记载有: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5种。
玉璋,扁平长方体状6、玉璜玉璜,呈半圆形片状或窄弧形。
璜是“六瑞”中样式最繁杂、数量最多、流行时间也较长的礼玉。
它的形状按《周礼》的记载是“半璧为璜”,即为半璧形。
纹饰有涡纹、勾连纹、卷云纹、网纹等,以浅浮雕、阴刻线或勾彻法制出。
最精美的是一些上下缘外侧附带透雕纹饰的璜,图案纹样有龙、螭虎、凤鸟和卷云形,制作非常精细。
玉璜,呈半圆形片状时至如今,现代人已经很少会以玉器用作祭祀,也许很多人连六大礼器是什么都不知道。
礼器文化代表了当时古人对天地的忠,代表了对天地对四方的这种尊崇和崇拜。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综述和图片汇总

(
江
苏 江 宁 祖
五 代
堂 山
玉
李 昇 墓 出
哀 册
土
)
清
( 清 宫
顺 治
旧 藏 )
玉 谥
册
清乾隆 龙纹玉编磬
(清宫旧藏)
(陕西咸阳韩家湾出土)
西汉 “皇后之玺”玉印
元 虎纽玉押
(安徽安庆范文虎夫妇合葬墓出土)
唐 狮纹玉带
(
陕
西 西
唐
安 南
狮
郊 何 家
纹 玉
村 出
带
土
)
唐 乐伎纹玉带
金 金釦玉带
玉 戚
土
)
夏代 玉戈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商代 玉戈
(河南安阳小屯出土)
西汉 勾连云纹玉戈
(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齐家文化 四孔玉刀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
夏代 三孔玉刀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商代 三孔玉刀
(湖北武汉黄陂盘龙城出土)
(
河
南 安
商
阳 殷
代
墟 妇 好 墓
玉 矛
出
土
)
装饰器
( 山 东
战 国 晚
临
期
淄
出 土 )
玉 扳 指
(
河
北 满 城 中
西 汉
山
靖 王 刘
玉 韘
胜 墓
形
出 土
佩
)
(
江 苏 南
东 晋
京
仙 鹤 观 高
龙 纹 韘
悝
形
墓 出 土
玉 佩
)
清 八骏图玉扳指
(上海陕西北路出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玉器第一章、中国古代玉和玉器一、中国古代玉: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
1、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
其中以新疆和阗所产的一种透闪石之类的玉石最为有名。
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
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2、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
缅甸是翡翠的主要出产国,清代乾隆时期流入中国,其中含有铬镍元素的呈现绿色,称之为“翠”;含有铁元素的呈现黄、红色,称之为“翡”,如果在同一块玉石由红、绿、紫三色组成,则称为“福禄寿三星”或“桃园三结义”。
其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
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
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3、在中国古籍上所指的玉并不是确切的矿物学的名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阐释“玉”为:“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如果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传达给四周的人),不挠而折,勇之方也(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气),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
“五德”之说是儒家对玉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把玉赋予了人格化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玉器:西汉扬雄在《法言》中阐述说:“玉不雕,屿璠不作器。
”(屿璠是鲁国的一种宝石)制玉的工艺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选材、切割、碾磨、钻孔及抛光。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道:“琢磨时要有高于玉硬度的石英砂、石榴子砂或者金刚砂,俗称为“解玉砂”,当使用砣、钻、无齿锯等旋转接触玉材时,放入适度的水调匀解玉砂,利用砂的硬度和旋转产生的摩擦力碾磨成器。
”第二章、中国古玉鉴定一、鉴定:1、鉴定:是辨别事物的真伪与优劣。
2、断代:是按照时代划分段落。
二、古玉鉴定方法:质地、刀工、纹饰、器型、抛光、沁色等方面。
1、质地:(1)玉:新疆和田(2)岫玉:东北岫岩县(3)翡:含铁元素(4)翠:含镍铬元素2、手段:(1)玉器分为出土和传世品:(2)旧玉改造重刻:(3)新玉仿古:(4)作旧:(5)火烧:(6)油炸:三、新石器时代玉器:1、红山文化:多属于岫岩玉,半透明,有不规则纹理,有蜡状光泽感。
2、龙山文化:河南和陕西地区,墨绿色和褐色,属岫岩玉一类。
3、良渚文化:鸡骨白色,浅绿色,暗绿色,属透闪石、阳起石、铁阳起石,属于当地产。
四、商代玉器:商代晚期和阗玉已经被较多的使用,同时使用独山玉及彩石等玉材,商殷王室向方国索玉、征玉。
“千种玛瑙万种玉。
”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共出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
商代已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玉鳖。
五、西周玉器:以和田玉为主,杂质较少。
六、两汉玉器:和田玉成为皇室及皇室家族必备的玉材,用青白玉,大量使用黄玉,盛行白玉,两汉时期达到了一个用玉的高峰。
七、唐代玉器:多青白玉,白玉为主,纯净的为佳品,多数含杂质。
八、宋元玉器:多青玉、白玉,巧做玉器流行。
九、明代玉器:多青玉,白玉少见,多绺纹,戗色,玉质不纯,多杂质。
十、清代玉器:白、黄、翠、墨、碧玉。
第三章、玉器的雕琢艺术一、新石器时代玉器:1、红山文化:采用中央打洼,最突出的特征是:边缘磨薄呈刃状,很少用阴刻线,更不见阳刻线,有时采用镂雕。
2、龙山文化:细阴刻线3、良渚文化:水平最高,阴刻线手法极为突出,线条细如毫发,阳线和镂刻发展较全面。
4、打孔:(1)单面打孔:俗称“马蹄孔”,即从一侧打孔开始,孔径越钻越小,孔整体呈现出一端大一端窄的外观特征。
(2)双面打孔:即从一侧开始打孔,打到大概中间的位置后,再从对应位置的另一侧开始打孔,完成后的孔洞有阶梯状痕迹,并出现孔洞错位现象,整体孔呈现出两端大中间窄的外观特征。
(3)管钻孔:从上到下均匀钻孔,孔呈现出螺旋纹状痕迹。
二、商周时期玉器:圆雕作品多,阴刻线转弯处常留有毛刺。
三、春秋战国两汉:线条是粗犷大写意的方法,另一种加工精细,一丝不苟,还有一种着意泼辣,快速切割。
汉八刀,齐整,刺手,玉蝉,寄托来世再生。
四、唐代玉器:粗犷的打洼技术,繁密的阴刻线,受外来文化和佛教的影响。
五、宋辽元玉器:受中原地区影响具有民族风格,镂空技术代表当时风格。
六、明代玉器:前期刀法细腻,后期粗放敦厚,俗称“粗大明”。
七、清代玉器:细腻繁缛,加工精细,阴阳线力求规整,形成华丽有余而豪放刚劲力度不足,呆板,造作之感。
第四章、玉器的纹饰(花纹)玉器纹饰在组合特点上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刀工组成的花纹和花纹所用的刀工密不可分。
C字龙长椭圆形的眼睛商代消失,商代后不再用阴刻线,新石器时代用阴刻线组成的神怪纹饰成为这一时代的特征。
商代用双勾的阳线反映出云纹组成的鸟兽人物夸张抽象的纹饰,特别是夸张的“臣”字眼。
周代的纹饰以鸟纹最为突出,圆眼勾喙,长卷尾形成时代风格。
春秋时期多出现C和S形纹饰,还有谷粒纹、卧蚕纹、蝌蚪纹、谷芽纹、勾连云纹等纹饰。
汉代时谷纹更加发达,并新兴蒲纹,出廓镂空玉璧,怪兽、鹰、熊、马、辟邪、舞蹈仕女等题材大量使用,动物眼变为水滴眼、菱形眼;东汉时期变为半球状,称为乳丁纹,多用高浮雕、立雕,螭纹常见,鸡心佩。
隋代玉器稀少,唐代改为写实,开创了先河,称为分水岭,大量蕃人(胡人)题材出现,讲究对称是唐代的风格,唐代以后除了仿古,都是写实。
明代以后,玉器上开始出现吉祥图案。
玛瑙带红,价值连城。
第五章、玉器的种类(无机与有机)一、和田玉:又称软玉,自商代出现。
197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市小屯村商代遗址中发现商王武丁配偶之一——妇好墓中755件玉器。
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6类。
这是迄今商代玉器最重大的一次发现,对商代帝王玉的功能、造型、图案、玉材来源、制玉工具、工艺技巧以及玉器所涉及的商代政治、王室生活等各个侧面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妇好墓出土玉器的原料,经专家对其中的300件进行目验鉴别,认为大部分是新疆玉,只有3件嘴形器质地近似岫岩玉,1件玉戈有人认为是独山玉,另有少数硅质板岩和大理岩。
这说明商王室用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主体,有别于近畿其他贵族和各方国首领所用的玉器,从而结束了中国古代长达二三千年用彩石玉器的阶段。
妇好墓玉器的玉色以浅深不等的青玉为主,白玉、黄玉墨玉极少。
除王室玉之外,还有来自地方方国的玉器,如有的刻铭说明是来自“卢方”的,这反映了商王室玉和方国玉器的工艺特色。
琢玉技巧有阴线、阳线、平面、凹面、立体等手法,在一件玉器上往往有多种琢法,图案的体面处理也有变化。
妇好墓玉器的新器型有簋盘纺轮、梳、耳勺、虎、象、熊、鹿、猴、马、牛、狗、兔、羊头、鹤、鹰、鸱、鹦鹉、鸽、燕雏、鸬鹚、鹅、鸭、螳螂、龙凤双体、凤、怪鸟、怪兽以及各式人物形象等,其中有些器型尚属罕见。
妇好墓玉器的艺术特点不仅继承了原始社会的艺术传统,而且依据现实生活又有所创新,如玉龙继承了红山文化的玉龙,仍属蛇身龙系统而又有变化,头更大,角、目、口、齿更突出,身施菱形鳞纹,昂首张口,身躯卷曲,似欲腾空,形体趋于完善。
玉凤是新创形式,高冠勾喙,短翅长尾,飘逸洒脱,与玉龙形成对照。
玉龙、玉凤和龙凤相叠等玉雕的产生可能与巫术有关。
玉象、玉虎等动物玉雕来自生活,用夸张概括的象征性手法准确地体现了动物的个性,如象的驯服温顺,虎的凶猛灵活等。
玉人是妇好墓玉器中最为珍贵的部分,如绝品跪形玉人,头戴圆箍形,前连结一筒饰,身穿交领长袍,下缘至足踝,双手抚膝跪坐,腰系宽带,腹前悬长条“蔽”,两肩饰臣字目的动物纹,右腿饰S形蛇纹,面庞狭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表情肃穆。
其身份是墓主人妇好还是贵妇,难以确辨。
无论是玉禽、玉兽还是玉人,均为正面或侧面的造型,这是妇好墓玉雕以至整个商代玉器的共同特点。
妇好墓玉器的大量出土,说明玉器在商代贵族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也是“玉不离身”的最早例证。
1、羊脂玉:2、青玉:3、青白玉:4、墨玉:5、碧玉:6、黄玉:7、糖玉:二、岫岩玉:三、南阳玉:四、蓝田玉:五、绿松石:六、玛瑙:七、青金石:八、孔雀石:九、水晶:十、珍珠:十一、珊瑚:十二、琥珀:十三、煤玉:第六章、中国古代玉器分期断代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