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重邮团队研究方向介绍

刘宇(参与)、王小发
3. 光电系统及应用
光电 学院
光电 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高
22
校市级微电子工程重 点实验室集成电路系
校 级
统和芯片设计团队
王国裕
陆明莹(校外)、杨虹、张红升、 1. 集成电路设计
高博、沈雪峰、曹峻、吴贵能、王 2. 数字广播和通讯
智鹏
3. 数字多媒体信号处理
光电 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高
23
校市级微电子工程重 点实验室医疗物联网
校 级
技术创新团队
林金朝
庞宇、周前能、李清都、吴建、徐 昌彪、罗志勇(参与)、王斌、任 仪、吴宝明(校外)
1. 医学信息检测与处理 2. 超短距离通信 3. 集成电路设计
光电 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分子生
24
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 学与植物基因工程创
校 级
新团队
蔡应繁
8
测试技术重庆高校工 校 程研究中心通信网测 级
试创新团队
程方
张治中、雒江涛、席兵、鲍宁海、 1. 通信网测试方法与标
裴二荣、张鹏、石鑫、梁艳、刘伟、 准
舒忠玲、张平(校外)、刘郁林(校 2. 通信网测试仪器仪表
外)、曹龙汉(校外)
3. 通信网优化
通信 学院
9
重庆邮电大学未来网 络研究中心未来网络 研究创新团队
1. 宽带无线网络
姚玉坤、曹建玲、雷宏江、李季碧、 方俊(校外)、葛利嘉(校外)、 王仁生(校外)
2. 3. 4. 5.
无线通信 网规网优 信号处理 网络编码
6. 网络仿真
刘焕淋、李秋俊、向劲松、余翔、 张学旺、郑丹玲、段小林(参与)、 杨力生(校外)、刘文予(校外)、 潘英俊(校外)、李舟军(校外)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一、实施项目扶持计划加大创业项目扶持力度。
实施“优创优帮”项目扶持计划,每年择优遴选50个左右大学生创业项目,给予一次性不低于2万元的扶持资金,并安排导师跟踪帮扶1年。
实施“渝创渝新”创业启航计划,每年择优遴选100个左右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根据项目质量给予最高10万元的资金补助。
通过精心指导帮扶,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成功培育打造500个以上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示范项目。
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且符合规定条件的,在3年内按一定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规定减免所得税;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以及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按规定免征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商业可持续原则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
强化大学生诚信创业和企业征信评价,优化“政担银”“银税互动”金融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机构量身定制大学生创新创业金融产品,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支持服务。
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及贴息政策,将高校毕业生个人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20万元,对10万元以下贷款、获得区县级以上荣誉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免除反担保要求;对高校毕业生设立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300万元;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申报审核流程,提高贷款便利性,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以市场化机制促进社会资源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更好对接,引导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早期投资与投智。
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完善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社会公益基金、天使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多元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机制。
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承诺书
重庆大学校长办公室2013年12月31日印发
(八)协助创业团队或企业解决其他创业问题。
第九条 应遵守的有关规定
(一)严格执行本管理办法,积极支持和配合基地开展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
(二)遵守基地物业管理规定,按时缴纳水电、物业、网络通信费用,爱护基地公共财产,保证公共环境整洁有序;
(三)按照基地管理机构要求,按期如实填报统计数据;
(四)基地场地专门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日常活动,不能进行商业活动、租赁于第三方或从事其他活动,如有特殊需要,需向基地管理办公室提交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
(二)获得批准的个人、团队或企业签订《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协议》(附件2)、《重庆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承诺书》(附件3),办理其他入驻手续;
(三)个人、团队或企业正式入驻基地,开展创业活动。
第四章 基地的扶持政策及有关规定
第八条 扶持政策
(一)12个月内免收基地场地租赁费用;
(二)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办公设施,低偿使用基地所配备的公共办公设施;
第十二条勒令退出
协议期未满、但行为严重违反校内相关规定、基地管理制度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地管理办公室按要求勒令其一个月内退出。
协议期未满,但长期空置办公场地,浪费环境资源的,基地管理办公室按要求缩减其办公空间或勒令退出。
第十三条其他
协议期满、持有未验收的创业孵化基金扶持项目的,根据团队项目建设情况,经基地管理办公室审核批准后可续签入驻协议,但不再享受基地扶持政策;
重庆大学文件
重大校〔2013〕382号
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大学生
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学科创新团队建设进展一览表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负责人
金额
新世纪中国红色动画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对策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 研究项目
2013
柳迪善
0.5
基于预测的对等网络分布式缓存机制研究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3
高国强
3
关于《延安精神与当代大学生》ppt的设计与 制作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 科学研究项目
2013
计
武汉巴卡时代文化传播 有限公司
2014
黄龙飞
0.3
武汉巴卡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展览海报设
计
武汉巴卡时代文化传播 有限公司
2014
刘畅
0.3
奖励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及等级证书编号
获奖 年月
完成人 及排序
《城市质感》
第六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一等奖
2013
沈祥胜
非正规符号
湖北省高校第三届摄影作品展优秀奖
2013
2014
刘虹弦
过程摄影《都市印象》
第七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一等奖
2014
刘虹弦
类型学摄影《众像》
第七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二等奖
2014
刘虹弦
摄影作品《行“色”匆匆》
湖北省高校第三届摄影作品展优秀奖
2014
刘虹弦
国际视野下法国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特色与
启不
第七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省市协会
2014
刘虹弦
基于四位一体模式的高校摄影专业教学改革
黄龙飞
0.3
武汉巴卡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影制作
横向课题
2013
刘虹弦
0.5
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当代电影发展
重邮团队研究方向介绍

1. 未来网络 2. 移动互联网 3. 物联网
通信 学院
1. 新一代移动通信工程
刘辉、文凯、张勇、文武、李校林、 董宏成、李俭兵、卢彬、何登平、 吴翠先、袁泉、杨静、尹远(校外)、 廖碧成(校外)、王志(校外)
应用技术 2. 视频与物联网应用技 术 3. 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 4. 通信新技术应用与电
负责人 李章勇
成员
郭毅军、王伟、田银、赵志强、赵 德春、张汇泉、梁晓艳、任超世(校 外)、吴宝明(校外)、方强(校 外)
研究方向
1. 医学信号检测、处理 与传输 2. 数字医疗仪器 3. 功能成像与图像处理 4. 医用精密机械与电子
所属 学院
生物 学院
26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物 理实验室量子物理与 宇宙学创新团队
通信 学院
信增值业务
1. 粗糙集理论
王国胤、胡峰、周应华、赵军、王 晓蓉、邓维斌、胡军、刘显全、陶 春梅、肖丹、朱振国、Yiyu Yao(校
外)、J.T. Yao、Roman Słowiński
2. 决策支持 3. Web 智能技术 4. 粒计算 5. 智能信息处理理论及
计算 机学 院
其应用研究
刘群、苗启广(校外)、曾宪华、 曾立梅、纪良浩、肖斌、周丽芳、 曾垂省
校 级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新
10
技术应用研究中心通 信新技术应用创新团
校 级
队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智
11
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粗糙集与粒计算创新
校 级
团队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智
12
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智能规划与模式识别
校 级
创新团队
重庆邮电大学网络与
13
信息安全技术重庆市 工程实验室移动互联
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办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办法为了培育国家级创新团队,加快学术大师的成长,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的结合,进一步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创新平台的效益,提升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市教委有计划地在高等学校支持建设一批“重庆高校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
结合在渝高等学校实际,参照《“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条件1.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属于国家和重庆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主要从事以探索未知世界、认识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目的的开创性、探索性研究;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前沿研究;有明确的技术路线、能产生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带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2.创新团队一般应以市级重点实验室或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以上的创新平台为依托,能承担国家、我市重大重点科技任务,具备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条件,团队带头人及成员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资助的研究工作。
3.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一般应为在本校科研教学第一线全职工作的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巴渝学者、重庆市学科带头人、国家或地方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等中青年专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
4.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在高等学校同行中应具有比较优势,研究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5.创新团队应是在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10人左右),团队成员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合作研究的科技课题。
二、资助范围、申报与评审6.创新团队的资助范围限于在渝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军队院校,根据当年申报情况,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创新团队。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提升我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提升我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1.26•【字号】渝府办发〔2021〕134号•【施行日期】2021.11.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提升我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见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化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提升我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力支撑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以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转学风、提质量”为主线,以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持续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生态,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聚集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发展,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
(二)总体目标。
在“十四五”期间,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群体100个左右,新增国家科技创新基地3—5个,产出一批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技术转让合同金额超过10亿元,形成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学科建设、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体系,力争我市高校学科建设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基地布局逐步优化,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更加紧密,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更趋完善,科技创新生态更具活力。
二、主要任务(一)构建支撑创新的学科体系。
1.提升学科建设质量。
教委项目、平台-英文名称-正式版

一、教委平台项目名称:1、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Program of Chongqing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2、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Chongqing Municipal Key Laboratory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3、重庆市高校市级工程研究中心:Chongq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4、重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Applie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Chongqing VET Institutions5、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Program for Innovation Team Building a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ongqing6、重庆高校优秀成果转化项目:Achievement Transfer Program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ongqing二、成果中的平台项目资助标注:1、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Project Support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Program of Chongqing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Grant No.)2、重庆市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资助:Project Supported by Chongqing Municipal Key Laboratory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3、重庆市高校市级工程研究中心资助:Project Supported by Chongq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4、重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资助:Project Supported by Applie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Chongqing VET Institutions5、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Project Supported by Program for Innovation Team Building a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ongqing6、重庆高校优秀成果转化项目资助:Project Supported by Achievement Transfer Program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ongq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合同书
所在单位: 团队名称:
建设领域
: (□数理 化学化工□农业 □ 能源□ 信息□ 人口健康 □资源环境 □材料 □先进制造 □
管理)
建设时间: 团队负责人:
联系方式填表日期: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制表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填写说明及要求
一、填写本表前,请认真阅读《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渝教科…2007‟16号),实事求是地填写相关内容。
二、各团队要根据市教委批准的建设类型、资助额度及目标责任情况进一步调整、细化建设目标的年度任务,科学制定团队的培养计划和措施等。
三、“团队研究的主要内容”须与团队的研究方向一致。
四、本表用A4复印纸双面打印。
五、本表栏目内容较多,样表框格填写不下的可另加附页。
六、本项目建设计划任务书一式3份,电子版一份,经审核无误后报送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和学位研究生处。
七、有关事宜可电话咨询。
电话:63862091
一、团队基本情况
注:上表中包括团队负责人
二、团队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员分工情况
(根据拟定的团队研究方向,结合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说明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技术创新和研究思路,拟定研究内容及成员分工情况)
三、团队建设任务及目标
3.1 建设总体目标及措施
(总体目标:通过建设,使团队主导研究方向在所属研究领域达到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团队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学历学位提高、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任务、措施及预期成果。
)
3.2 团队科研工作建设目标
根据《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团队在建设周期内须完成如下科研任务。
(原则上要求第一年完成总目标任务的20%,第二年40%,第三年40%)
注:以上建设目标中涉及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奖、学术论文、专利等均指第一署名单位、第一署名人为团队成员,并且与团队研究方向一致的内容。
四、团队建设总经费使用计划(单位:万元)
注:创新团队建设经费禁止用于购置设备。
五、团队建设任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