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烯烃和环烷烃

三  烯烃和环烷烃
三  烯烃和环烷烃

乙烯和烯烃教案

第三节乙烯和烯烃 教学目标: 1.乙烯的分子结构。 2.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加成、氧化、聚合)。加成反应的概念,聚合反应、加聚反应的概念 3.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原理、装置、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 4.乙烯的用途(乙烯于人类生活的意义)。 5.烯烃的概念,烯烃的性质。 教学重点: 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乙烯的加成反应。第一课时 一、乙烯的分子结构(展示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乙烯是一个平面型分子,即“六点共面”:二个 单键,它们彼此之间HC-C=CC原子和四个H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有一个双键和四个 o。的键角约为120 乙烯共价键参数: 乙烷乙烯-10-10 1.33×10101.54×键长(m)28' o 约120o109键角 348 kJ/mol键能()615 通过乙烯与乙烷分子中键长、键能等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乙烯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C=C)键长小于碳碳单键(C-C);键能大于单键键能,但小于单键键能的两倍,结合乙烯的性质可认为双键中,两个键并不等同,其中一个键较稳定,另一个键较不稳定。从而说明乙烯的双键中有一个键容易断裂,这是乙烯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的理论根据,这就在本质上加深了烯烃重要性质— 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认识, 进一步理解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另外由于乙烯中存在碳碳双键结构,双键不能扭曲、旋转,这一点与乙烷有很大差异。 二、实验室制乙烯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

1.药品: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1∶3) 2.装置:根据反应特点属于液、液加热制备气体,所以选用反应容器圆底烧瓶。需要控制反应物温. 度在反应物170℃左右,所以需要用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浸入液面以下,但又不能与烧瓶底部接触。由于有气体生成,所以需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暴沸。 3.反应原理: 浓HSO作用:既是催化剂又是脱水剂,在有机物制取时,经常要使用较大体积比的42浓硫酸,通常都是起以上两点作用。 4.收集:乙烯难溶于水,且由于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仅比空气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29略小,故不用排气取气法而采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5.气体净化: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有机物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使生成的气体中混有SO、CO,将导致收集到的气体带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因22此收集前应用NaOH溶液吸收SO、CO。226.注意事项:要严格控制温度,应设法使温度迅速上升到170℃。因为温度过低,在140℃时分子间脱水而生成过多的副产物乙醚(CH-CH-O-CH-CH)。温度过高,浓3322HSO使乙醇炭化,并与生成的炭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生成CO、SO等气体。2422三、乙烯的重要性质 1.乙烯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溶液褪色,这是检验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方法。但两4者的反应类型是不同的,前者是加成反应,后者是氧化反应。加成反应有二个特点: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C=C键上,双键中的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不饱和的C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乙烯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氢气等。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烷烃的取代反应)。 乙烯通过溴水,现象:溴水褪色 1,2一二溴乙烷(液态) 乙烯与氢气加成 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溴乙烷.

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

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 一、烷烃 1、烷烃的命名和异构 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 C1-C10:甲、乙、丙……壬、癸 C11以上用中文数字:如十一烷 正、异、新的含义 俗名 系统命名法 一长、二多、三小的原则(最低系列) 书写原则:a、在母体前标出取代基及位次 b、相同取代基合并,小的在前(按次序规则) c、数字与数字间用逗号、数字与文字间用短横隔开 IUPAC命名法 与系统命名法的区别: 取代基书写次序按英文字母序 烷基的命名及英文缩写 -CH3甲基Me. -CH2CH3乙基Et. -CH2CH2CH3丙基n-Pr. -CH(CH3)2异丙基i-Pr. -(CH2)3CH3 丁基n-Bu. -CH2CH(CH3)2异丁基i-Bu. -CH(CH3)CH2CH3 仲丁基s-Bu. -C(CH3)3叔丁基t-Bu. SP3杂化、正四面体结构 伯、仲、叔、季碳原子 (1°、2°、3°、4°碳原子) 构造式、结构简式、键线式 锯架式、投影式、纽曼式等 同分异构构造异构 碳架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

构型异构 对映异构、顺反异构(烯烃、脂环化合物) 构象异构 1、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 颜色、气味 熔点、沸点 密度、溶解性、极性 变化规律沸点(直链、支链) 熔点(直、支链,奇、偶数) 2、烷烃的反应 A、氧化反应 燃烧生成CO2和H2O 注意碳氢比与产物的关系 催化氧化生成含氧衍生物如醇、醛、酸等 【例题】三种等摩尔气态脂肪烷烃在室温(25℃)和常压下的体积为2升,完全燃烧需氧气11升;若将该气态脂肪烃混合物冷至5℃,体积减少到原体积的0.933倍。试写出这三种脂肪烃的结构式,给出推理过程。注:已知该混合物没有环烃,又已知含5个或更多碳原子的烷烃在5℃时为液态。(12分) 【评析】 (1)解题的第一步是写出用烷烃通式来表示的完全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C n H2n+2+(1.5n+0.5)O2=nCO2+(n+1)H2O 写出通式的依据自然是试题告诉我们——这三种气态烷烃 中没有环烷。 (2)再根据三种烷烃是等摩尔的信息,其需氧量分别为: 2/3L(1.5n1+0.5)=(n1 + 1/3)L Array 2/3L(1.5n2+0.5)=(n2 + 1/3)L 2/3L(1.5n3+0.5)=(n3 + 1/3)L 因而:n1+n2+n3+1=11; n1+n2+n3=10(n平均值3.33) (3)第三步是用尝试法: 如右表所示,只有2,4,4是可能的答案(据 试题提供的注释性信息,表中前4个组合均有高于4 碳的烷而不可能,又因丙烷没有异构体,3,3,4组合不可能)。用其他方法(如n平均值等)得 分相同(但试题答案要求必须写推理过程)。

第二节_环烷烃.

环烷烃 2.1环烷烃的定义和命名 分子中具有碳环结构的烷烃称为环烷烃,单环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与单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环烷烃可按分子中碳环的数目大致分为单环烷烃和多环烷烃两大类型。 1.单环烷烃 最简单的环烷烃是环丙烷,从含四个碳的环烷烃开始,除具有相应的烯烃同分异构体外,还有碳环异构体,如分子式为C5H10的环烷烃具有五种碳环异构体。 为了书写方便,上述结构式可分别简化为: 当环上有两个以上取代基时,还有立体异构。 单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基本相同,只是在“某烷”前加一“环”字,环烷烃若有取代基时,它所在位置的编号仍遵循最低系列原则。只有一个取代基时“1”字可省略。

当简单的环上连有较长的碳链时,可将环当作取代基。如: 2.多环烷烃 含有两个或多个碳环的环烷烃属于多环烷烃。多环烷烃又按环的结构、位置分为桥环、螺环等。 (1)桥环两个或两个以上碳环共用两个以上碳原子的称为桥环烃,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共用的叔碳原子称为“桥头碳原子”,从一个桥头到另一个桥头的碳链称为“桥”。桥环化合物命名时,从一个桥头开始,沿最长的桥编到另一个桥头,再沿次长的桥编回到起始桥头,最短的桥最后编号。命名时以二环、三环作词头,然后根据母体烃中碳原子总数称为某烷。在词头“环”字后面的方括号中,由多到少写出各桥所含碳原子数(桥头碳原子不计入),同时各数字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有取代基时,应使取代基编号较小。例如: 1,2,7-三甲基-双环[2.2.1]庚烷双环[4.4.0]癸烷双环[2.2.1]庚烷 (2)螺环脂环烃分子中两个碳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的称为螺环烃,共用的碳原子为螺原子。命名时根据成环的碳原子总数称为螺某烷,编号从小环开始,经过螺原子编至大环,在“螺”字之后的方括号中,注明各螺环所含的碳原子数(螺原子除外),先小环再大环,数字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有取代基的要使其编号较小。例如:

烷烃与环烷烃

2烷烃 2-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圈出结构中的异丙基、仲丁基和新戊基。 【解题思路】命名时,首先要确定主链。命名烷烃时,确定主链的原则是:首先考虑链的长短,长的优先。若有两条或多条等长的最长链时,则根据侧链的数目来确定主链,多的优先。若仍无法分出那条链为主链,则依次考虑下面的原则,侧链位次小的优先,各侧链碳原子数多的优先,侧分支少的优先。主链确定后,要根据最低系列原则对主链进行编号。最低系列原则的内容是:使取代基的号码尽可能小,若有多个取代基,逐个比较,直至比出高低为止。最后,根据有机化合物名称的基本格式写出全名。 2-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6,6-三甲基-7-叔丁基十一烷 2. 3,5-二乙基-4-仲丁基辛烷 【参考答案】 2-3.选择题 1.下列自由基最稳定的是 ,最不稳定的是 。 【解题思路】,由于 —p 超共轭效应的存在,自由基稳定性顺序是3°>2°> 1° A 属于1°自由基,B.属于3°自由基,C 属于 2°自由基,D.属于2°自由基, [参考答案]:最稳定的自由基是B ,最不稳定的自由基是A 2.在光照条件下,2,3-二甲基戊烷进行一氯代反应,可能得到的产物有 种。 A.3 B.4 C.5 D.6 【解题思路】2,3-二甲基戊烷分子中有六种不同的氢原子,如下图所示:故可以得到一氯代产物6种, [参考答案]:D CH 3CH(CH 2)4CHCHCH 2CH 3CH 3CH 3CH 3CH 3CH 2CH-CHCH 2CH 3CH(CH 3)2CH(CH 3)2 1. 2.3.(CH 3)3CCH 2CH 2CHCH 2CH 3 CH 2CH 3 A.CH 3CHCH 2CH 2CH 2.CH 3 B.CH 3CCH 2CH 2CH 3 CH 3.C.CH 3CHCH 2CHCH 3. CH 3 D.CH 3CHCHCH 2CH 3 .CH 3 C H C C 3 C H C H 3C H 3C H 3 1.C H 3C H (C H 2)3C C H CH 2C H 2C H 2C H 3C (C H 3)3H 3C

高中化学烷烃和烯烃教案

烷烃和烯烃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烷烃和烯烃 1. 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2. 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3. 烯烃的顺反异构。 4. 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2. 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 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三. 教学过程 (一)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1. 烷烃的结构特点:链状、饱和、单键 2.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n ≥1) 3. (单)烯烃的结构特点:链状、不饱和、一个碳碳双键(烯烃的官能团) 4. (单)烯烃的通式:C n H 2n (n≥2) [思考] (1)符合通式C n H 2n+2的烃一定是烷烃符合通式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 由于烷烃不存在类别异构,所以符合通式C n H 2n+2的烃一定是烷烃。由于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烯烃和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符合通式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 (2)烯烃比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两个氢原子,分子中存在一个碳碳双键,若分子中存在x 个碳碳双键,则烃的通式该如何表达 从烷烃通式C n H 2n+2出发,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 =C 键或形成一个环,则减少2个氢原子;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C 键,则减少4个氢原子。依此规律可得烃的通式为C n H 2n-2x 。 (3)烯烃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 2,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1:2,各种不同的烯烃组成的混合物,按任意比混合,只要总质量相等,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都相等,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为定值。 [练习] (1)C 8H m 的烷烃中,m=_______,C n H 22的烷烃中,n=________。 (2)分子式为C 6H 12的某烃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烯烃的结构式为 ,其名称是 。 (二)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的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小结](1)烃C x H y ,气态:x ≤4;液态:5≤x ≤16;固态:x ≥17;(2)分子式相同的不 同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3)密度都小于水1g/cm 3 。 [练习] (1)由沸点数据:甲烷-146℃,乙烷-89℃,丁烷-℃,戊烷36℃,可以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A. 高于-℃ B. 约是+30℃ C . 约是-40℃ D. 低于-89℃ (2)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正戊烷④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 等物质的沸点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④>⑤>①>② D. ②>①>⑤>④>③ [提示:先看碳的个数,碳原子个数越大,沸点越高;若碳数相同,再看取代基的数目,取代基越多,沸点越低。]

人教版高中化学烯烃---教案

烯烃 第一部分课前延伸案 1.烯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其变化规律与烷烃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类似,即沸点逐渐,相对密度逐渐,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是由逐渐过渡到。 (1)当烃分子中碳原子数≤4时,常温下呈。 (2)分子式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3)烯烃的相对密度于水的密度。 2.烯烃是分子里含有的一类链烃,所以是烯烃的官能团。 (1)单烯烃和环烷烃的通式都是C n H2n,符合通式C n H2n的烃一定是同系物吗?。 (2)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的单烯烃和环烷烃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吗?。 3.(1)乙烯的结构简式是,官能团是,空间构型是,分子中6个原子在。 (2)写出乙烯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溴水:; ②H2:; ③HCl:; ④H2O:; ⑤制聚乙烯:。 4.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依次通过的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为。 (2)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3)制取纯净氯乙烷是用乙烷取代还是乙烯好? 第二部分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一 一、烯烃的结构 1、烯烃的结构特征是,根据所含官能团的数目,可分为和。单烯烃的通式为,二烯烃的通式为。 2、烯烃的同分异构体(以C 5H 10 为例) A、类别异构(即官能团异构) B、碳链异构

C、(官能团)位置 二、烯烃 (含炔烃)的命名 有了烷烃的命名作为基础,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就相对比较简单了。步骤如下: 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1.定主链: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 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某己烯 CH 3 —C=CH—CH—CH 2 —CH 3 CH 3 CH 3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 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234 16 5 CH 3 —C=CH—CH—CH 2 —CH 3 CH 3 CH 3 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从简到繁,相同合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3.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 数字)。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 个数。其他的同烷烃的命名规则一样。 2,4-二甲基-2-己烯 234 16 5 CH 3 —C=CH—CH—CH 2 —CH 3 CH 3 CH 3 [随堂练习] 1、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特别提醒在这里我们还需注意的是支链的定位要服从于双键或叁键的定位。 CH 3 —C=CH—CH—CH=CH 2 CH 3 CH 3 2 3 41 65 3,5-二甲基-1,4-己二烯 例: [随堂练习]2、给下列有机物命名

高中化学烷烃和烯烃教案

高中化学烷烃和烯烃教 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烷烃和烯烃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烷烃和烯烃 1. 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2. 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3. 烯烃的顺反异构。 4. 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2. 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 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三. 教学过程 (一)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1. 烷烃的结构特点:链状、饱和、单键 2. 烷烃的通式: C n H 2n+2 (n≥1) 3. (单)烯烃的结构特点:链状、不饱和、一个碳碳双键(烯烃的官能团) 4. (单)烯烃的 通式:C n H 2n (n≥2) [思考] (1)符合通式C n H 2n+2 的烃一定是烷烃符合通式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 由于烷烃不存在类别异构,所以符合通式C n H 2n+2 的烃一定是烷烃。由于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烯 烃和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符合通式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 (2)烯烃比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两个氢原子,分子中存在一个碳碳双键,若分子中存在x个碳碳双键,则烃的通式该如何表达 从烷烃通式C n H 2n+2 出发,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C键或形成一个环,则减少2个氢原子;分子 中每形成一个C≡C键,则减少4个氢原子。依此规律可得烃的通式为C n H 2n-2x 。 (3)烯烃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 2 ,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1:2,各种不同的烯烃组成的混合物,按任意比混合,只要总质量相等,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都相等,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为定值。 [练习] (1)C 8H m 的烷烃中,m=_______,C n H 22 的烷烃中,n=________。 (2)分子式为C 6H 12 的某烃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烯烃的结构式为 ,其名称是。 (二)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的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小结](1)烃C x H y,气态:x≤4;液态:5≤x≤16;固态:x ≥17;(2)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3)密度都小于水1g/cm3。 [练习] (1)由沸点数据:甲烷-146℃,乙烷-89℃,丁烷-℃,戊烷36℃,可以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 高于-℃ B. 约是+30℃ C. 约是-40℃ D. 低于-89℃ (2)①丁烷②2-甲基丙烷③正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2-二甲基丙烷 等物质的沸点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④>⑤>①>② D. ②>①>⑤>④>③ [提示:先看碳的个数,碳原子个数越大,沸点越高;若碳数相同,再看取代基的数目,取代基越多,沸点越低。] (三)烯烃的顺反异构

化学选修五练习烷烃和烯烃

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简单的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③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 A.①和③B.②和③ C.只有①D.①和② 解析:烷烃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①正确;烷烃都易发生取代反应,②正确;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③不正确。 答案:D 2.(2014·大连检测)(双选)关于有机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烷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B.烃R催化加氢可得有机物,则烃R只可能是烯烃 C.乙烯和乙炔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乙基与氢氧根结合可得有机物甲醇 解析:甲烷和乙烷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故无法鉴别;乙基是电中性的游离基,而氢氧根是带负电荷的离子,两者无法结合生成电中性分子甲醇。 答案:BC 3.有机物的名称和一氯代物的种数是() A.2,4,5-三甲基-4-乙基己烷,7种 B.2,4-二甲基-4-异丙基己烷,8种 C.2,4-二甲基-3-异丙基己烷,7种 D.2,3,5-三甲基-3-乙基己烷,8种 解析:有机物的命名应选取含支链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同时应使支链编号之和为最小,据此该有机物应命名为2,3,5-三甲基-3-乙基己烷,其分子中有8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的结构有8种。 答案:D 4.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 n H2n+2 B.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C.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的烃是烷烃

D.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 解析:C n H2n+2是烷烃的通式,A项错误;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碳氢化合物,化学式为C x H y O z的有机物的燃烧产物也是二氧化碳和水,B项错误;碳原子间全部以单键相连的链烃才是烷烃,C项错误;因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为偶数,烃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也一定为偶数,所以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是正确的。 答案:D 5.(2014·江西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 B.丙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lCH2CH==CH2的反应 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反应 D.乙烯与HCl气体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 解析: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选项A错误;丙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lCH2CH===CH2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选项B错误;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选项C错误;乙烯与HCl气体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D 6.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 A.与足量溴反应B.通入足量溴水中 C.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D.分别进行燃烧 解析:乙烷和乙烯均是无色气体,但前者易发生取代反应,后者易发生加成反应,若与足量溴作用,乙烷可以发生取代反应而生成溴乙烷,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不仅不易鉴别,还会损失大量的乙烷且混入大量的溴蒸气杂质,显然不合理;若在一定条件下通入氢气,虽可将乙烯转变为乙烷,但通入氢气的量不易控制,很难得到纯净的乙烷,用氢气无法鉴别它们;若分别进行燃烧,显然无法再得到乙烷;因此只能选B,因为乙烷不和溴水反应,而乙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且生成的CH2BrCH2Br为液态,便于分离。 答案:B 7.使1 mol 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A.3 mol B.4 mol C.5 mol D.6 mol 解析:认真分析乙烯和氯气的加成反应和甲烷与氯气发生的取代反应的结构变化,不难发现加成所消耗的氯气与双键数之比为1∶1,而取代反应所消耗的氯气与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之比为1∶1,1 mol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1 mol,氢原子4 mol,所以该两个过程中消耗的氯气

高中化学-烷烃和烯烃教案

烷烃和烯烃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烷烃和烯烃 1. 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2. 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3. 烯烃的顺反异构。 4. 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2. 掌握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 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三. 教学过程 (一)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 1. 烷烃的结构特点:链状、饱和、单键 2.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n ≥1) 3. (单)烯烃的结构特点:链状、不饱和、一个碳碳双键(烯烃的官能团) 4. (单)烯烃的通式:C n H 2n (n≥2) [思考] (1)符合通式C n H 2n+2的烃一定是烷烃?符合通式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 由于烷烃不存在类别异构,所以符合通式C n H 2n+2的烃一定是烷烃。由于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烯烃和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符合通式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 (2)烯烃比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烷烃少两个氢原子,分子中存在一个碳碳双键,若分子中存在x 个碳碳双键,则烃的通式该如何表达? 从烷烃通式C n H 2n+2出发,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 =C 键或形成一个环,则减少2个氢原子;分子中每形成一个C≡C 键,则减少4个氢原子。依此规律可得烃的通式为C n H 2n-2x 。 (3)烯烃的最简式相同,均为CH 2,碳氢原子个数比都是1:2,各种不同的烯烃组成的混合物,按任意比混合,只要总质量相等,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都相等,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为定值。 [练习] (1)C 8H m 的烷烃中,m=_______,C n H 22的烷烃中,n=________。 (2)分子式为C 6H 12的某烃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该烯烃的结构式为 ,其名称是 。 (二)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和烯烃同系物的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到固态。 [小结](1)烃C x H y ,气态:x ≤4;液态:5≤x ≤16;固态:x ≥17;(2)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烃,支链越多,熔、 沸点越低。(3)密度都小于水1g/cm 3。 [练习] (1)由沸点数据:甲烷-146℃,乙烷-89℃,丁烷-0.5℃,戊烷36℃,可以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A. 高于-0.5℃ B. 约是+30℃ C . 约是-40℃ D. 低于-89℃ (2)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正戊烷④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 等物质的沸点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④>⑤>①>② D. ②>①>⑤>④>③ [提示:先看碳的个数,碳原子个数越大,沸点越高;若碳数相同,再看取代基的数目,取代基越多,沸点越低。] (三)烯烃的顺反异构 [练习]写出所有丁烯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丁烯丁烯—2CHCH CH CH —1CH CHCH CH 33322== 丙烯甲基—1——2CH C CH 3 32CH |= [思考]顺-2-丁烯和反-2-丁烯是同种物质吗?

烷烃和烯烃

烷烃和烯烃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结构简式(CH3)2CHCH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C.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乙烷的电子式: 2.120℃时,l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合,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不变,该烃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不可能是() A.1 B.2 C.3 D.4 3.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烃,根据分析,绘制出了该烃分子的球棍模型,关于该烃的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A.该烃分子中含有极性键,故易溶于水 B.分子中碳原子所处的位置都相同 C.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D.其分子中只有C—C键,没有C=C键 4.下列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乙烷,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通入溴水中B.在导管口处点燃 C.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D.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 5.两种气态烃以一定比例混合,在105℃时,1 L该混合烃与9 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的体积为11 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A.C3H6、C4H10B.C3H8、C4H8C.C2H4、C4H10D.CH4、C3H8 6.下列化学式表示的物质,只具有3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A.C2H6O B.C3H7Cl C.C5H10D.C5H12 7.下列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3H8B.C4H10C.C4H8D.C2H4Cl2 8.分子式为C6H12,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CH3”原子团的烯烃共有() A.2种B.5种C.3种D.4种 9.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则混合气中的烃分别是() A.甲烷和乙烯B.甲烷和丙烯C.乙烷和乙烯D.乙烷和丙烯

文件:第三章环烷烃

第三章环烷烃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环烷烃的构造异构和顺反异构及其命名方法; 2.了解环烷烃的物理性质,掌握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3.理解环的张力; 4.掌握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的构像; 5.了解多环烃命名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环烷烃的化学性质;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的构像。 环烷烃是指分子中碳原子以单键互相连接成闭合的碳环,剩余的价完全与氢原子相连。将链烃变为环烃,要在分子中增加一个碳-碳单键,同时减少两个氢原子,因此,单环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 。 § 3.1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 3.1.1 环烷烃的异构 1.构造异构:环烷烃由于环的大小,侧链的长短及位置的不同而产生构造异构体。 C3H6 无构造异构 C4H8 C5H10 2. 顺反异构 1,4-二甲基环己烷分子中,两个甲基可以在环平面的同侧,也可以在环平面的异侧,形成顺反异构: 333 3 顺反异构体由于环的存在,不能互变(断键)。其物理性质有差异。

3.1.2 环烷烃的命名 1.单环体系 1)根据环中碳原子数目叫做环某烷。 2)有取代基时,编号应使取代基位次尽可能小。 3)有不同取代基时,编号从小基团开始。 CH 3 CH 3 CH 3 CH 3 CH 2 CH CH 3 1-甲基-3-乙基环戊烷 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 2. 顺反异构体命名时,取代基在环平面同侧称顺式(cis-),异侧称反式(trans-)。 3 3 3 3 顺-1.4-二甲基环己烷 反-1.4-二甲基环己烷 为书写方便,环烷烃常用键线式: 戊烷 3-环己基己烷 §3.2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 3.2.1 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环烷烃的熔点、沸点和比重都较相应的开链烷烃高。因环烷烃的环状结构,分子较有序,排列较紧密,分子间作用力较大。而直链烷烃分子自由摇摆,有序度小,分子间作用力较弱,故熔点、沸点和比重较小。 3.2.2 环烷烃的反应 环烷烃与直链烃结构相似,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也相似(常温下,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起反应,可以起燃烧、热解、卤代等反应)。 三元环和四元环等小环化合物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即容易开环生成开链化合物。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5:2.1烷烃和烯烃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 副本

第1课时烷烃和烯烃 记一记 烷烃和烯烃知识体系 探一探 一、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 1.能用Cl2和C2H6反应来获得纯净的C2H5Cl吗?如何获得纯净的C2H5Cl? [提示]Cl2和C2H6反应会生成多种氯代产物,不能获得纯净的C2H5Cl。可以用乙烯和氯化氢加成的方法获得纯净的C2H5Cl。 2.鉴别甲烷中是否混有乙烯,能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吗? [提示]都可以。乙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而甲烷不能。 3.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选择高锰酸钾溶液还是溴水。为什么? [提示]应选择溴水。因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不能得到纯净的甲烷。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1.具有哪些特征的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提示]顺反异构现象以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为前提,烷烃、炔烃不存在这种异构现象。 2.顺-2-丁烯与反-2-丁烯分别与Br2加成,产物是否相同? [提示]相同。产物均为2,3-二溴丁烷。 3.产生顺反异构现象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1)存在碳碳双键;(2)碳碳双键的同一碳原子上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判一判 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2)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5的烃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3)乙烯、聚氯乙烯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解析:聚乙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4)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既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也可以鉴别乙烷与乙烯。(×) 解析:不能用KMnO 4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5)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 (6)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解析:该气体也可是乙炔、丙烯等。 练一练 1.由沸点数据:甲烷-161.7 ℃、乙烷-88.6 ℃、丁烷-0.5 ℃、戊烷36.1 ℃,可判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A .高于-0.5 ℃ B .约是-90 ℃ C .约是-40 ℃ D .低于-88.6 ℃ 解析: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递增而升高。丙烷的沸点应介于乙烷和丁烷的沸点之间。 答案:C 2.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 .CH 3COOH ―――――→C 2H 5OH CH 3COOC 2H 5 B .C 2H 4――→Br 2 C 2H 4Br 2 C .C 2H 5OH ――→O 2 CH 3CHO D .C 6H 6――→H 2 C 6H 12 解析:B 、D 两项为加成反应;C 项为氧化反应。 答案:A 3.下列不属于烷烃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使溴蒸气褪色 B .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 .与Cl 2发生取代反应 D .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解析:烷烃分子中不含不饱和碳碳双键或三键,故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答案:D

环烷烃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 第五章脂环烃Cyclocarbohydrons(4学时) 具有环状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环烃,环烃又可分为脂环烃和芳香烃。开链烃两端连接成环的化合物与链烃性质相似,称为脂环烃。 5.1 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5.1.1分类 按照分子中所含环的多少分为单环和多环脂环烃。 根据脂环烃的不饱和程度又分为环烷烃和环烯烃(环炔烃)。 在多环烃中,根据环的连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螺环烃和桥环烃。 环烃 脂环烃 芳环烃 环烷烃 环烯烃 环炔烃 单环芳烃 多环芳烃 非苯芳烃 单环烷烃 桥环烷烃 螺环烷烃 5.1.2 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 1、单环烷烃的异构现象 环烷烃中由于环的大小及取代基位置的不同,产生各种构造异构体。最简单的环烷烃有三个碳原子,它没有异构体。C4有两种异构体,C5有六种异构体。 C4H8的同分异构体: C5H10的同分异构体:

2CH33 3 3 3 4 5 123 6 此外,还有旋光异构(下一章)和构象异构(下一节)。 2、命名 单环脂环烃的命名:单环烷烃的通式与烯烃相同,为CnH2n,但其中没有双键,仅有一个闭合的碳环。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相似,根据成环碳原子数称为“某烷”,并在某烷前面冠以“环”字,叫环某烷。例如: 环丙烷环丁烷环已烷 环上带有支链时,一般以环为母体,支链为取代基进行命名,如: CH3 CH3 二甲基环丙烷 1-甲基-4-异丙基环已烷 若环上有不饱和键时,编号从不饱和碳原子开始,并通过不饱和键编号,如: 5-甲基-1,3-环戊二烯 3-甲基环已烯 环上取代基比较复杂时,环烃部分也可以作为取代基来命名。如: 2-甲基-3-环戊基戊烷 螺环烃的命名:在多环烃中,两个环以共用一个碳原子的方式相互连接,称为螺环烃。其命名原则为:根据螺环中碳原子总数称为螺某烃。在螺字后面用一方括号,在方括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标明每个环上除螺原子以外的碳原子数,小环数字排在前面,大环数字排在后面,数字之间用 CH3 CH3 CH3CH2CHCH

第三章 环烷烃

第三章环烷烃 定义:环烷烃指碳原子的单键相互连接成环的碳氢化合物,原指环族化合物。 通式:将链烃变为环烃,要在分子中增加如C-C 单键,同时减少两个氢原子,因此,单环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 。分子中每增加一个环,就要增加一个C-C键,减少两个氢原子。如果一个环烷烃的分子式为 C10H18=C n H2n-2。这是个几环烷烃? 3.1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 3.1.1 环烷烃的异构 环烷烃由于环的大小,侧链的长短及位置的不同而产生构造异构体。例如:C5H10 当分子中,两个甲基可以在环平面的同侧,也可以在环平面的异侧,形成顺反异构:

顺反异构体由于环的存在,不能互变(断键)。其物理性质有差异。 3.1.2 环烷烃的命名 1.单环体系 1)根据环中碳原子数目称环某烷。 2)有取代基时,编号应使取代基位次尽可能小。 3)有不同取代基时,编号从较小基团开始。 例如:C C C C C C C C C 1-甲基-3-(1,1-二甲乙基)环戊烷 4)若取代基为较长碳链,应将环作为取代基命名。

2-甲基-3-环戊基戊烷 5)顺反异构体命名时,取代基在环平面同侧称顺式,异侧称反式。 33 顺-1.4-二甲基环己烷 H 3H3 反-1.4-二甲基环己烷 为书写方便,环烷烃常用键线式。 例如:顺-1-甲基-4-丙(异)基环己烷

在顺反异构体书写中,常写出完整的取代基,以区别于键线式,增加立体感。 例如:H3 H3 反-1,4-二甲基环辛烷 补:环上有两个以上的位置各有一个取代基时,则选定其中位次最低者为对照基团,在其前加r (reference)。其余取代基位次前用顺反来与r-对照。 例如: O O H O O H H O r-1,顺-3-反-5-氯环己二甲酸 l C l r-1,反-2,顺-4-三氯环戊烷

环烷烃和烯烃

环烷烃和烯烃 01.1983年,弗瑞堡大学的普林巴克(Prinzbach)合成多环有机分子。 如右图所示,由于其形状形似东方的塔式庙宇,所以该分子也就 称为塔式庙宇烷(pagodane)。在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第1题图)A.分子式为C20H20B.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C.分子中含有12个五元环状结构D.该烃中所有的碳原子均以单键相连 0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装有4mol烷烃蒸气和30mol氧气,引火爆炸后设法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除去,再通入6mol氧气再次引爆,反应后测得混合气体中还有氧气存在,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A.C3H8B.C4H10C.C5H12D.C6H14 03.某气态烃1mol只能和1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此氯代烷1mol能够与5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是 04.玫瑰的香味物质中包含苧烯,苧烯的结构用键线式表示如右图所示 (1)写出苧烯根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的的可能的结构 简式 (第4题图) (2)有机物A是苧烯的同分异构体,分子结构可以用如右图所示的结构表示(R代表烃基),写出A可能的结构简式 05.有机物的结构可以用键线式表示。例如:CH3—CH=CH—CH3可以表示为 某有机物X的键线式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2)若该烃与HBr按1︰1进行加成反应,该有机物加成后得到的产物结构有种。 (3)已知苯环的结构为,写出该有机物只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Y的结构简式 (4)若Y和CH3—CH=CH—CH3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X和足量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换装饱和烃Z,若Z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则Z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有种。 (6)若Y和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产物的一氯代物的结构有种,写出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