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E设备综合效率计算方法案例讲解

合集下载

OEE的计算方法

OEE的计算方法

OEE的计算方法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即设备综合效率,其本质就是设备负荷时间内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企业在进行OEE计算时常常遇到很多迷惑的问题,如工厂停水、停电、停气、停汽使设备不能工作,等待定单、等待排产计划、等待检查、等待上一道工序造成的停机,不知如何计算。

本文引入非设备因素停机的概念,修改了OEE的算法,使计算得到的OEE 更能够真实反映设备维护的实际状况,让设备完全利用的情况由完全有效生产率这个指标来反映。

本文同时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分析设备损失的PM分析流程。

1、OEE表述和计算实例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其中,时间开动率=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而,负荷时间=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性能开动率=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而,净开动率=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OEE还有另一种表述方法,更适用于流动生产线的评估, 即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而,时间开动率= 开动时间/计划利用时间而,计划利用时间=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计划利用时间–非计划停机时间性能开动率= 完成的节拍数/计划节拍数其中,计划节拍数= 开动时间/标准节拍时间合格品率= 合格品数量/加工数量这与前述的OEE公式实际上是同一的。

计算:停机时间= 115+12 = 127 min计划开动时间= 910 – 127 = 783 min时间开动率= 783/910 = 86%计划节拍数= 开动时间/标准节拍时间= 783/3 = 261性能开动率= 203/261 = 77.7%合格品率= 一次合格品数/完成产品数= 152/203 = 74.9%于是得到OEE = 86% ×77.7%×74.9% = 50%2、OEE的实质如果追究OEE的本质内涵,其实就是计算周期内用于加工的理论时间和负荷时间的百分比。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方法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方法

OEE的计算方法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即设备综合效率,其本质就是设备负荷时间内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企业在进行OEE计算时常常遇到很多迷惑的问题,如工厂停水、停电、停气、停汽使设备不能工作,等待定单、等待排产计划、等待检查、等待上一道工序造成的停机,不知如何计算。

本文引入非设备因素停机的概念,修改了OEE的算法,使计算得到的OEE更能够真实反映设备维护的实际状况,让设备完全利用的情况由完全有效生产率这个指标来反映。

本文同时介绍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分析设备损失的PM分析流程。

1、 OEE表述和计算实例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其中,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负荷时间而,负荷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 负荷时间–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调整初始化时间性能开动率 = 净开动率×速度开动率而,净开动率 = 加工数量×实际加工周期/开动时间速度开动率 = 理论加工周期/实际加工周期合格品率 = 合格品数量/ 加工数量在OEE公式里,时间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时间利用情况;性能开动率反映了设备的性能发挥情况;而合格品率则反映了设备的有效工作情况。

反过来,时间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的故障、调整等项停机损失,性能开动率度量了设备短暂停机、空转、速度降低等项性能损失;合格品率度量了设备加工废品损失。

OEE还有另一种表述方法,更适用于流动生产线的评估, 即OEE=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而,时间开动率 = 开动时间/计划利用时间而,计划利用时间 =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开动时间 = 计划利用时间–非计划停机时间性能开动率 = 完成的节拍数/计划节拍数其中,计划节拍数 = 开动时间/标准节拍时间合格品率 = 合格品数量/加工数量这与前述的OEE公式实际上是同一的。

计算:停机时间 = 115+12 = 127 min计划开动时间 = 910 – 127 = 783 min时间开动率 = 783/910 = 86%计划节拍数 = 开动时间/标准节拍时间 = 783/3 = 261性能开动率 = 203/261 = 77.7%合格品率 = 一次合格品数/完成产品数 = 152/203 = 74.9%于是得到OEE = 86% ×77.7%×74.9% = 50%2、 OEE的实质如果追究OEE的本质内涵,其实就是计算周期内用于加工的理论时间和负荷时间的百分比。

oee计算实例

oee计算实例

oee计算实例假设一家工厂生产了10台同一型号的机器,下面是该工厂的OEE计算实例:1. 设备运行时间(Operating Time)= 8小时 × 10台 = 80小时2. 计划停机时间(Planned Downtime)= 2小时 × 10台 = 20小时3. 实际停机时间(Unplanned Downtime)= 1小时 × 10台 = 10小时4. 生产总数(Total Production)= 1,000个5. 质量损失(Quality Loss)= 100个6. 总损失时间(Total Loss Time)= Planned Downtime + Unplanned Downtime = 30小时7. 总生产时间(Total Production Time)= Operating Time - Total Loss Time = 50小时8. 总运行时间(Total Run Time)= Total Production Time × 10台 = 500小时通过以上数据计算OEE:1. 设备利用率(Availability Rate)= Total Run Time / Planned Production Time = 500小时 / 800小时 = 62.5%2. 生产效率(Performance Rate)= Total Production / Total Run Time = 1,000个 / 500小时 = 2个/小时3. 质量合格率(Quality Rate)= (Total Production - Quality Loss) / Total Production = (1,000个 - 100个) / 1,000个 = 90%因此,该工厂的OEE= 62.5% × 2个/小时 × 90% = 112.5%。

OEE设备综合效率三种叫法和计算公式并举例子

OEE设备综合效率三种叫法和计算公式并举例子

OEE设备综合效率三种叫法和计算公式并举例⼦OEE(设备综合效率)是衡量设备综合性时间损失⼤⼩的指标,反应设备在负荷时间内有多少时间是有价值的开动时间。

叫法之⼀:OEE=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良品率即:(1)〔时间开动率〕:是衡量测定因故障、准备、调整等导致停⽌损失⼤⼩的指标。

时间开动率= (负荷时间—停⽌时间)/负荷时间*100%(2)〔性能开动率〕:是衡量因空转、⼩停⼯及速度降低等导致时间损失⼤⼩的指标。

性能开动率=(基准节拍*产量)/开动时间*100%(3)〔良品率〕:是衡量保证充分满⾜消费者质量要求的指标。

良品率=合格品件数/⽣产总件数* 100%叫法之⼆:OEE = 时间利⽤率* 设备性能率* 产品合格率= (合格的产品* 设计速度)/ 负荷时间1. 时间利⽤率= (负荷时间- 停机损失) / 负荷时间* 100% = (有效)利⽤时间/负荷时间2. 设备性能率= (⽣产产品数* 设计速度)/ 利⽤时间* 100%3. 质量合格率= (⽣产产品数- 不合格品) / ⽣产产品数* 100%其实:设计速度即基本节拍⼯⼚/车间的设备综合效率= (1#设备综合效率*产量+2#设备综合效率*产量+…+N#设备综合效率*产量)÷总产量叫法之三:OEE = 可使⽤率 X ⼯作表现率 X 品质率1.可使⽤率:指实际运转时间与可⽤时间(负荷时间)之⽐。

(1)可⽤时间:指从⼀天(或⼀个⽉)的⼯作时间中,减去⽣产计划、计划保养,以及⽇常管理上必要的的停顿时间后所剩下的时间。

(2)停机时间(停⽌时间):指因故障、Setup、调整、更换模具等所停⽌的时间。

(3)公式:可使⽤率 = (可⽤时间-停机时间)/ 可⽤时间 X 100%2.⼯作表現率包括速度运转率与纯运转率。

(1)速度运转率系指设备原有这能⼒(包括周期时间、循环数)对实际速度之⽐;纯运转率指在单位时间内设备有⽆以⼀定速度在运转,由此可以求得⽇报上⽆法出现的⼩故障损失。

设备综合效率(OEE)计算公式及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设备综合效率(OEE)计算公式及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设备综合效率(OEE)计算公式及设备管理解决方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客户对产品个性化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交期和使用安全。

而设备的高效运转与产品的品质、成本、交期和安全等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

事实表明,加强设备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装备素质和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安全、环保、快捷地可持续发展。

OEE的定义OEE是一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它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

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全局设备效率)的英文缩写。

OEE的三要素设备综合效率OEE是由可用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

OEE=可用率×表现性×质量指数设备OEE = 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OEE的目的OEE的一个最重要目的就是减少一般制造业所存在的六大损失:停机损失、换装调试损失、暂停机损失、减速损失、启动过程次品损失和生产正常运行时产生的次品损失。

世界范围的研究表明,目前制造业的平均OEE为60%。

全球工业的OEE平均渴望值应该为85%(世界级OEE指数)或者更高。

显而易见,目前的OEE指数还有许多可以提高的余地。

OEE计算实例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OEE的计算方法:假设某设备某天工作时间为8h, 班前计划停机15min, 故障停机30min,工装调整25min, 产品的理论加工周期为0.6 min/件, 一天共加工产品450件, 有20件不合格, 求这台设备的OEE?根据上面可知:·计划运行时间=8x60-15=465 (min)·实际运行时间=465-30-25=410 (min)·有效率=410/465=0.881(88.1%)·生产总量=450(件)·理想速度*实际运行时间=1/0.6 x 410=683·表现性=450/683=0.658(65.8%)·质量指数=(450—20)/450=0.955(95.5%)OEE=有效率x表现性x质量指数=55.4%分析:根据上述OEE系统测算所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得知生产效率低与产品合格率对该设备OEE指标干扰较大,通过测算我们可以方便的知道自己生产环节存在什么问题,例如,如果你的有效率在某一个时间段很低,说明在六大损失中和OE可用率损失有关的故障太多,那么显而易见,你应该把过程控制和改善重点放在这些问题影响方面了!同样,如果质量指数或者表现性导致你的OEE水平降低,那么你就应该把目光放在和质量有关的问题点上。

设备oee计算案例

设备oee计算案例

设备oee计算案例设备OEE计算案例。

在生产制造行业中,设备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设备综合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稼动率。

通过OEE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来介绍设备OEE的计算方法。

假设某工厂的生产车间有一台注塑机,该注塑机的生产周期为8小时,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生产产品A。

现在我们来计算该注塑机的OEE。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OEE的计算公式:OEE = 设备利用率(Availability)×生产性能(Performance)×质量合格率(Quality)。

1. 设备利用率(Availability)的计算。

设备利用率表示设备实际运行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在我们的案例中,注塑机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设备利用率为1。

2. 生产性能(Performance)的计算。

生产性能表示设备生产速度与标准生产速度的比例。

假设注塑机的标准生产速度为每小时100个产品,那么一天的标准生产量为100×8=800个产品。

而实际情况下,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原因,注塑机的实际生产速度为每小时90个产品。

那么生产性能为90/100=0.9。

3. 质量合格率(Quality)的计算。

质量合格率表示合格产品数量占总生产数量的比例。

假设注塑机每天生产了720个产品,其中有20个产品因为质量问题被废弃,那么质量合格率为(720-20)/720≈0.972。

综合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注塑机的OEE:OEE = 1(设备利用率)×0.9(生产性能)×0.972(质量合格率)≈0.874。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知该注塑机的OEE为0.874,即87.4%。

这意味着该注塑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oee设备综合效率例题

oee设备综合效率例题

OEE设备综合效率例题OEE(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是一种衡量设备运行效率的指标,本文将从实际例题的角度介绍OEE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是用于衡量设备综合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将设备的利用率、性能效率和质量效率综合考虑,通过一个百分比数值反映设备的整体运行状况。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题来说明OEE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假设某工厂生产线上有一台设备,它在某个时间段内的运行状态如下:- 总运行时间:720分钟- 停机时间:60分钟- 启动时间:5分钟- 计划停机时间:20分钟- 实际加工数量:400件- 一次性合格品数量:380件首先,我们可以计算出设备的利用率。

利用率是指设备实际运行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利用率 = (总运行时间 - 停机时间)/ 总运行时间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到设备的利用率为:利用率 = (720 - 60)/ 720 = 0.9167接下来,我们计算设备的性能效率。

性能效率是指设备实际加工数量占理论加工数量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性能效率 = 实际加工数量 / (总运行时间 - 停机时间 - 启动时间 - 计划停机时间)* 理论加工时间在这个例题中,我们需要先计算出理论加工时间。

理论加工时间可以通过实际加工数量除以理论加工速度得到。

假设设备的理论加工速度为每分钟1件,则理论加工时间为:理论加工时间 = 实际加工数量 / 理论加工速度 = 400 / 1 = 400分钟然后,我们可以计算出设备的性能效率:性能效率 = 400 / (720 - 60 - 5 - 20) * 400 = 0.6491 最后,我们计算设备的质量效率。

质量效率是指一次性合格品数量占实际加工数量的比例,计算公式为:质量效率 = 一次性合格品数量 / 实际加工数量在这个例题中,我们可以得到设备的质量效率:质量效率 = 380 / 400 = 0.95最终,我们可以计算出设备的OEE。

OEE定义和计算方式解析

OEE定义和计算方式解析
性能提升改善活动
➢返修率递减活动
各单位OEE月度协调会议
提 升 OEE
OEE数据记录系统 ➢准确把握现场情况 ➢精确记录相关数据 ➢反映客观实际
减少等待 ➢物料等待 ➢车体等待 ➢在制品等待 ➢满载停止
提升 OEE
故障零化 ➢严格执行点检表制度 ➢提升保养人员的技能 ➢对故障的彻底分析与对策 ➢改进设计上的缺陷
提高品质 ➢提高良品率 ➢返修率的低减
教育训练 ➢个别改善能力提高 ➢保养技能训练 ➢技能员技能的提升 ➢RTC培训(制造、保 全)
减少短暂停线 ➢三现主义的想法 ➢PM分析 ➢改善课题 ➢小暂停管控
系统水准
消退
超出管制
OEE管制 保持
TPM改善
改善系统
保持 OEE管制
时间
流程设计
有3位大学生一起合租了某个旅馆的房间作为住宿。每人交了1000元 作为房费。招待员刚要把这3000元入帐时,旅店经理说:“由于看他 们都是大学生,现在还没有独立工作赚钱,就少收一些吧。退他们 500元好了。”于是从这些钱里拿出5张100元的钞票,叮嘱招待员给 学生送回去。
= 良品数×量100 (%) 投入数量
设备
负荷时间

开动时间
止 损

净开 性
动时
能 损


价值 不
开动
良 损
时间 失
七大损失
1)故障 2)换模换线时间 3)刀具调整 4)开机暖机 5)短暂停机,空转 6)速度降低
7)不良返工
设备综合效率 时间稼动率
性能稼动率 良品率
停线时间
停线时间 : 由于以下的缘由而引起的设备不能稼动的时间 机器故障 : 因机器故障引起的设备不能生产的时间 机种变更 : 因资材不良, 品质等偶然发生的因素,依据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EE设备综合效率计算方法案例
影响设备综合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停机损失、速度损失和废品损失。

它们分别由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和合格品率反映出来,故得到下面设备综合效率公式:
设备综合效率=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合格品率
这里,负荷时间为规定的作业时间除去每天的停机时间,即负荷时间=总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工作时间则是负荷时间除去那些非计划停机时间,如故障停机、设备调整和更换刀具、工夹具停机等。

【例1】若总工作时间为8h,班前计划停机时间是20min,而故障停机为20min,安装工夹具时间为20min,调整设备时间为20min。

于是
负荷时间=480-20=460min 开动时间=460-20-20=400min 时间开动率=速度开动率×净开动率
这里,理论加工周期是按照标准的加工进给速度计算得到的,而实际的加工周期一般要比理论加工周期长。

开动时间即是设备实际用于加工的时间,也就是工作时间减去计划停机和非计划停机所得时间,或是负荷时间减去非计划停机所得时间。

实际上
从计算上看,用简化了的公式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

之所以用速度开动率和净开动率共同表示性能开动率,是因为从计算过程更容易看出性能开动率的损失原因。

【例2】有400件零件加工,理论加工周期为0.5min,实际加工周期为0.8min。

则净开动率=0.8×400/400=80%速度开动率=0.5/0.8=62.5% 性能开动率=80%×62.5%=50%
【例3】如果仍延用上面的例子,假如设备合格品率为98%,则
设备综合效率(全效率)=87%×50%×98%=42. 6%我们把上面的公式和例子总结成以下的序列,得到(A)每天工作时间=60×8=480min。

(B)每天计划停机时间(生产、维修计划、早晨会议等)=20min。

(C)每天负荷时间=A-B=460min。

(D)每天停机损失=60min(其中故障停机=20min,安装准备=20min,调整=20min)。

(E)每天开动时间=C-D=400min。

(F)每天生产数量=400件。

(G)合格品率=98%。

(H)理论加工周期=0. 5min/件。

(I)实际加工周期= 0. 8min/件。

(J)实际加工时间=I×F=0. 8×400=320min。

(K)时间开动率=(E/C ×100%=(400/460)×100%=87%。

(L)速度开动率=(H/I)×100%= (0. 5/0.8×100%=62.5%。

(M)净开动率=(J/E× 100%=(320/400×100%=80%。

(N)性能开动率=L×M×100%=0. 625×0. 80 ×100%=50%。

最后得设备综合效率(全效率)=K×N×G×100%=0.87×0.50×0.98×100%=42.6%
日本全员生产维修体制中,要求企业的设备时间开动率不低于90%,性能开动率不低于95%,合格品率不低于99%,这样设备综合效率才不低于85%。

这也是TPM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如前所述,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主要靠减少六大损失。

图1-1就把全效率的计算和减少六大损失联系起来。

由于不同资料,对设备综合效率中英文单词的译法不尽相同。

为了便于读者对照参考,现给出以上计算中出现各种术语的英文原文。

总工作时间——total available time
计划停机时间——planned down time
负荷时间——loading time
工作时间——operation time
图1-1 全效率的计算和减少六大损失的关系
停机时间——down time
时间开动率——availability
性能开动率——performance efficiency
净开动率——net operation rate
速度开动率——operating speed rate
理论加工周期——theoretical cycle time
实际加工周期——actural cycle time
加工数量——processed amount
合格品率——rate of quality products
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 (effectiveness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设备管理水平评估的依据。

更重要的是,它之所以展开为复杂乘积的形式,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分析影响设备综合效率的因素,我们也可以结合鱼骨分析来分析影响OEE的因素,如图1-2所示。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利用PM分析,向更深层搜寻,找出影响OEE的深层次原因,如图1-3所示。

图1-3所示计算中,如果时间开动率不高(用方框框出部分),意味着可能的因素是设备故障。

工模具更换或调整停机时间过长,经检验发现是故障停机时间过长。

再向下分析,发现既不是轴承,又不是推进器的原因,而是密封泄漏。

为什么会发生密封泄漏呢?检查结果发现是旋流器损坏影响所致。

如此一层层向下分析,直到找出可以解决的答案。

减少六大损失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故障与短暂停机是一个障碍,应该加强对设备的检查,从小处做起。

例如前面曾提到的日本西尾泵厂就提出:无人(化)管理起始于无尘。

(2防止设备劣化。

蝼蚁虽小,能决万里之堤,设备劣化往往从尘土开始。

尘土粘附在设备上,产生划痕,容易腐蚀,逐渐松动,继而又造成振动,这就是劣化的开始。

除了日常的紧固螺钉之外,还要注意预防维修。

图1-4展示了预防维修与预防医疗之间的关系。

图1-5上半部分是设备故障率浴盆曲线,下半部分则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主要故障原因和处理对策。

(3零故障的处理对策。

故障是冰山的顶峰,消除故障应从小做起。

如:①严格保持设备原始基本状态(靠清洁、润滑和紧固螺钉);②遵守操作规程;③及时根除劣化;④改进设备设计缺陷;⑤改进操作与维修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