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 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掌声》教学设计【8篇】

《掌声》教学设计【8篇】

《掌声》教学设计【8篇】《掌声》优秀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掌声》将爱贯穿于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

课文写的是身患残疾而自卑的女孩英子上台演讲,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想不到的是,在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

文字中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课文情节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文章中多处对人物外在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却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中包含的人物内心情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学情分析】通过一直以来的语文学习,学生对阅读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

他们喜欢阅读,乐于用朗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

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引导、阅读来理解语言,感悟其情,而且学生善于把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乐于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表达心中所想、所感、所悟。

还有部分学生也能在别人的带动、感召下,努力向他人学习,阐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但是班中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他们感受更多的是别人对他们的爱,却很少能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缺少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理解英子的内心感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换位思考在本课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能通过朗读体现英子有自卑到自信的转变,在朗读中理解感受掌声蕴含的力量。

2、抓住英子的神态、动作理解句子,抓住句子体悟内心情感,围绕感情升华知识。

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的道理,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变化,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词语卡片【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孩子们,今天咱们班来了许多的客人,我们应该怎么表示?你想通过掌声告诉我们什么?是呀,掌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想法。

今天,让我们再次去领悟掌声的含义。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的掌声的含义延伸课文的掌声,既培养了学生的礼貌又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二、前后对比,质疑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掌声前的英子是个(),后来她变得()。

《掌声》名师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掌声》名师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

《掌声》名师教学设计模板(精选5篇)《掌声》名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以疑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小英?板书:忧郁、自卑2.小英为什么会忧郁、自卑?3.因为她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所以——“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因为可怕的病魔带走了她的欢乐,带走了她与人交流的勇气,所以——“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4.孩子们,面对如此孤独、忧郁、自卑的小英,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或者说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5.你们都是善良,富有爱心的好孩子。

后来,小英真的像你们期望的那样变了。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116页,听老师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请大家边听边想:小英变得怎样了?6.学生交流,板书:开朗、自信7.那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小英变得开朗、自信的?仅仅是这些变化吗?(不是)你是怎么知道的?“……”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那么还会有哪些变化?8.看到小英这么大的变化,我们真为她感到高兴!谁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评:看你读着读着笑了,是不是也为小英的这种变化而感到高兴?谁还愿意来读一读?评: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活泼可爱的'小英姑娘。

齐读9.那么是什么让小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掌声)板书:—→过渡:那掌声到底有什么魔力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次的演讲课上,看看在那次的演讲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二.精读感悟,理解掌声内涵1.自读课文第四小节,看看在演讲课上掌声响起了几次?找出具体描写掌声的句子,并用直线把它划下来。

2.交流:课件出示(1)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掌声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上课前我们来玩一玩,说一说自己,看谁把自己说得最棒,能赢得我们大家的掌声?有胆量试吗?学生纷纷叙述,随机请个别学生说说得到掌声后的感受。

二、直接导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掌声》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三、学习第一和第四自然段1、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原来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小女孩?(可怜、自卑、缺乏自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随机出示: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A出示这段话,让学生自由读读,此时说说你们还感受到了什么?如、默默地地坐在那儿(内向,不善于交谈,孤独,随即指导读句子)“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体会怕别人歧视她,自卑的心理,同时让孩子联系实际说说,你们在下课的时候都喜欢干什么,心情怎么样?可英子呢?B此时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子,再一次去真真切切地感受英子的内心世界吧。

齐读这几句话。

2、刚才大家边读先想体会到了英子不愿意与大家交流,不愿意让大家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她是多么的孤独、寂寞啊,课文中有一个词概括了英子的这些表现,大家找一找!(忧郁)板书:忧郁3、那后来的英子又变得怎么样了呢?板书:开朗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

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掌声第二课时优质课教案设计A、指名读,说感受。

B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象说话:操场上我们能见到英子活跃的身影;课堂上能见到她那高举的小手;庆祝会上也能见到英子……是啊,此时的英子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她是多么快乐呀!C指名读。

《掌声》教案15篇

《掌声》教案15篇

《掌声》教案15篇《掌声》教案15篇《掌声》教案1(1)能独立认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犹豫、寂寞、骤然间、经久不息”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

能边读边思,大胆提问。

(3)感受“掌声”的魅力,感受同学间纯真的友情。

2.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词义,体会残疾学生范小君的坚强勇敢,感受“掌声”的魅力。

3.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质疑激趣:1.出示课题,齐读2.读课文时,你最想知道什么?(自由提问)说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自学生字词2.学习生字词3.指名分节读,要求:读正确4.读了课文后你知道,是谁为谁而鼓掌?掌声一共响起几次?说明: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生字词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互相交流。

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困难,而要“读正确、读通顺”并不十分容易,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能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不加字,不漏字,注意标点的停顿。

同时,在读课文时,应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由轻读课文,思考:那两次掌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是怎样的掌声?划出有关语句2、抓住关键词,讨论交流(1)理解词语:骤然间犹豫(2)为什么骤然间会响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3)指导朗读第三节1、2、3句。

(4)小君演讲结束后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大家怎样的情意?(5)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小君又是怎样的呢?(6)感情朗读第三节3、那次演讲之后,小君有什么变化?齐读末节4、“寂寞”什么意思?原来的小君有多寂寞?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指名朗读一、二节5、齐读全文说明:抓住关键词语,说说、想想、读读、议议,帮助学生体会小君的勇敢,感受同学间真诚的友情。

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掌声》教学设计15篇

《掌声》教学设计15篇

《掌声》教学设计15篇《掌声》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⒈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⒉掌握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

⒊揣摩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⒋培养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奥运会上,女排姑娘获得了奥运会的金牌,五星红旗在高昂的国歌声中徐徐身升起,我们激动兴奋,我们为中国而骄傲,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但同学可知道1981年11月,中国女排夺得了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的桂冠;1982年夺得第九届世界杯女排锦标赛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再登冠军奖台,实现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三连冠”宏愿。

那时的女排令全国人民为之热血沸腾,女排的精神鼓舞着亿万探索前进的人们。

女排的精神就是敢于拼搏的中华民族精神。

女排之所以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离不开当时的女排队长孙晋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她,看看她究竟有什么法宝,让女排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长城。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扫除字词障碍。

(让学生找不认识的字及读不准的字及值得积累的词语)一锤cuí定音从容不迫pò化险为夷yí眼花缭lióo乱梦寐mèi以求袅袅niǎo青烟亲昵yī婉wǎn转璀cuǐ璨càn饶恕sù暗礁jiōo默契qì一锤定音:比喻凭某个人一句话把事情最后决定下来。

从容不迫:做事得心应手,不紧张,不忙乱。

化险为夷:眼花缭乱:看到纷繁或新奇的东西而使眼睛发花,感到迷乱。

梦寐以求:睡梦中还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十分迫切。

袅袅青烟:回旋上升的青色烟气璀璨:(珠玉等)光亮鲜明。

默契:形容彼此无需用语言表达,即可心灵相通。

饶恕:宽恕;该处罚而不给予处罚。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掌声》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掌声》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掌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爱”入手,谈话揭题一年前,我们学校为奉化市楼岩患重病的张伟浩小朋友进行了一次捐款。

现在张伟浩同学的身体怎么样了呢?这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

前些日子,我在电视台的“新闻”中看到了小伟浩,他的身体好多了,已经能和我们一样背起书包上学了。

听了这个消息,你有什么想法?同学们,这就是爱的力量。

爱无处不在,她是老师鼓励的话语,她是小伙伴为你擦泪的手绢。

爱躲在同学借给你的橡皮中,爱还会藏在哪儿呢?(板书:掌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感受爱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导认读。

读中理解:①“小儿麻痹症”。

你见过吗?一般会落下什么残疾?②“落”在这里读什么?2.指名分别读五个自然段,说说一开始,英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在以后的生活中,是什么让英子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呢?三、对比学习,感受变化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都说,英子给我们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自卑、孤独的,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2.指名回答并出示相应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1)“默默地”就是____。

“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是怎么样的?(别人说笑的时候,她____;别人放声歌唱的时候,她____;别人欢呼雀跃的时候,她____。

)这么大的一个教室,只有她总是默默地坐在“一角”,我们不禁要问:英子,英子,你在担心什么?你为什么不去玩呢?(2)句子帮助:我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每天(最早)来却(最晚)走,因为我担心____________。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

《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掌声》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掌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困境、愿意、轮流、情况、注视、热烈、持久、情绪、讲述、经久不息、渐渐平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变化。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0个生字,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2、难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小英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1、同学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刚才同学们提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圈出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

3、小组开火车读。

4、你们觉得这些生字哪个字最难写?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5、课文还有一些要求我们会认的字,我们也来认一认吧。

出示词语卡片。

6、你知道这些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吗?困境、珍惜、犹豫、注视、持久、轮流、讲述、经久不息、渐渐平息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学习。

7、明白了词语的意思,我们来给这些词找近义词、反义词吧。

近义词:注视(注目、注意);骤然(突然);珍惜(珍视、爱惜);轮流(依次)反义词:犹豫(坚决);忧郁(开朗)8、同学们,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到课文当中你们会读吗?指名读课文。

掌声包含着鼓励和支持,代表着信任和关心,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

老师这里有一封小英的来信,想看吗?出示小黑板。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三、走近小英,感受变化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并思考问题:读了这一段,你能看出从前的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掌声》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掌声》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

因此,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英子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故事的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

理解生词意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读熟课文。

理解“忧郁、犹豫、骤然、歧视”等词语。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感人的课文,第29课掌声,请注意看老师写课题。

二、检查词、句出示生词。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想重点来检查一下这几个词语。

点击出示:犹豫、忧郁、刚调来谁来读?(个别读、齐读2遍。

)理解词义。

师:我们看到“犹豫、忧郁”这两个词语,它们的拼音相同,但声调是不同的。

那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忧郁:一个人总不爱说话,整天闷闷不乐的,我们就说这个人很忧郁。

师:这样看来,这两个词语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认识多音字“调”。

“调”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一个多音字,它还读什么?谁来看着拼音给这个多音字组出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麻、症”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2、通过理解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悟课文,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导入课题。

2、板书课题(指导“掌”和“声”字的写字要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书情况,解决生字词语,读通难的句子。

重点指导的词语:
默默地、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骤然间、犹豫、忧郁、因
为、似的
重点解决的句子:
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二、走近人物,感受“情感”变化。

(一)感受英子的内心变化。

1、感受英子的忧郁、自卑。

(1)通过谈话交流引出:“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一句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2)在自然段中,抓重点词句,体会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3)指导感情朗读。

2、感受英子的开朗、自信。

找出相应的段落,再读课文,感受英子情感的变化。

相机指导朗读。

(二)抓英子的情感变化,通过关键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质疑。

(预设:原来的英子忧郁,后来怎么就变开朗了?)
2、浏览课文,概括英子情感变化原因。

3、结合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概
三、品析段落,体会“情感”变化原因。

(一)理解英子为什么犹豫。

1、默读
2、3自然段,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英子犹豫背后的痛苦、无奈。

2、通过指导朗读,感受英子的自卑。

3、启发谈话:假如英子现在就在你身边,你想对她说什么?
(二)体会两次掌声的含义
1、体会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1)抓关键词“骤然间”体会掌声含义。

(鼓励)
(2)借“在掌声里,你想对英子说什么?”一问,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声的含义,相机指导朗读。

2、体会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1)引领学生体会第二次掌声的含义。

(赞赏)
(2)现在你想对英子说什么?
(三)体会两次掌声给英子带来的变化。

1、比较两次“一摇一晃”的不同。

2、出示英子的来信,升华对掌声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课文中,同学们用掌声为英子送去了关爱,那生活当中,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为别人送去关爱呢?
2、出示导读中的话: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使生活变得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