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是()A.长江流域的石家庄B.黄河流域的二里头C.长江流域的马家村D.黄河流域的大汶口2.古代中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B.数字文字C.日常用语D.国画3.盐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货币,它是人们用什么来换得的?A.糯米B.黄金C.稻谷D.稻盐4.中国的长城有多长?A.2000多千米B.6000多千米C.10000多千米D.15000多千米5.楚国的著名诗人屈原是哪个朝代的人?A.春秋时期B.唐代C.宋代D.元代6.以下哪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李白B.苏东坡C.陆游D.白居易7.我国古代一位很有成就的首位女诗人是()A.李清照B.陆游C.蔡文姬D.诸葛亮8.以下哪一位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A.关羽B.孙权C.孙中山D.李世民9.黄河的上游叫做(),下游称之为()。
A.道班滩、酒泉B.治安、陇西C.巩.county、海源D.酒泉、溢故10.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A.隋B.汉C.唐D.明二、判断题1.我国古代最早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
()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
()3.唐朝是我国的一个民族统一时期。
()4.宋朝时期,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了发展。
()5.元代北方蒙古族人迅速入侵我国,建立了元朝。
()6.我国明代是封建社会的完全成熟阶段。
()7.唐朝的酒文化是由民间发展起来的。
()8.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
()9.明代是我国的一个开放时期。
()10.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时期。
()三、简答题1.请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谈谈你对唐诗宋词的理解。
3.简述一下中国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
4.简单叙述一下中国历史上长城的作用。
5.谈谈你对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变革的看法。
四、下面的材料是三个历史人物的成就,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1)马可波罗,出生年代:1254年,死亡年代:1324年,成就:意大利旅行家、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在黄河流域磁山遗址发掘的文化层(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700年之间)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窖穴,其中很多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的痕迹,另外还有石铲、石臼、石杵和圆形陶碗等。
据此推测,这一文化层()①处于旧石器时代②处于新石器时代③当时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④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如图所示文物的出现,反映出这一时期()A. 冶铁技术的成熟B.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 耕地面积的扩大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到汉武帝时人口达到3600万。
其中,黄河中下游人口六十年增长了约25倍。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 休养生息政策B. “推恩令”的实施C. 盐铁专卖政策D. 北击匈奴的胜利4. “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376年)之世……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评述的是()A. 北方民族交融B. 江南地区开发C. 经济重心南移D. 工商业市镇发展5. 有人说:隋朝,好像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 科举制的创立B. 大运河的修建C. 隋炀帝励精图治D. 隋朝统一南北6. 《旧唐书:舆服志》:“开元初,从驾宫人骑马者,皆著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
士庶之家,又相效仿,帏帽之制,绝不行用。
”据此可知,唐朝()A. 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 社会风气较为开放C. 汉族生活完全胡化D. 封建经济高度繁荣7. 如图《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密度变化图》能反映出()A. 中外文化交流B. 经济重心南移C. 疆域面积扩大D. 君主专制强化8. 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颁布的章程规定,西藏的各级地方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共同选任,“事无大小,均应禀知驻藏大臣办理。
历史中考冲刺模拟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4.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5.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①庄园经济 ②租地农场 ③重农抑商 ④手工工场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③
15.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既感受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以下不属于工业化国家发生的变化的是()
A. 人口迅速增长
B. 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
C.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3.西晋灭亡后民族大融合成为我国北方一种潜移默化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
A. 孝文帝B. 司马懿C. 司马炎D. 诸葛亮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改革内容很广泛,包括:禁止穿鲜卑族服装,改穿汉人的服装;改革以后出现了“胡人汉服”的社会风尚.因此成为促进民族大融合“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孝文帝.选项A符合题意;司马懿是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属于三国时期人物;司马炎建立晋朝,统一全国.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被同归为“古代东方文明”的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有其共同点,其中与自然地理密切相关的是
①都发源于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②都采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
③都有留存于世的伟大的建筑工程④都属于农业文明
A. 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②④
14.14、15世纪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在欧洲出现,下列生产方式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的是
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初三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题目一:简答题(共20分)1. 革命初期的中国军事政治大事件有哪些?(5分)a. 南京政权的建立b. 清朝政权的覆灭c. 北洋政府的成立d. 辛亥革命的胜利2. 近代中国四大传媒革命有哪些?(5分)a. 电报的传入b. 印刷术的普及c. 电影的出现d. 广播的兴起题目二:史实分析题(共30分)1. 描述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及影响(10分)起因:五四运动起因于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以及对列强在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经过:五四运动开始于北京的抗议活动,之后蔓延至全国范围。
学生们组织抗议游行、罢课等形式,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进行政治改革和民主化。
影响: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革命化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社会觉醒和民主思潮的兴起。
五四运动后,爆发了一系列的爱国运动和左翼革命,对中国的民主化和国家独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10分)文化发展: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运动中,许多学生和知识分子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倡导新文化运动。
他们主张以科学、民主为基础,以自由、平等、人权为价值,推动了中国文化向现代化迈进。
影响: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现代诗歌、新戏剧等,为中国文化变革打下了基础,并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
思想解放、知识解放的倡导,为中国的思想界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为中国的现代文化奠定了基石。
题目三:论述题(共50分)请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50分)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分别发生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
这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伐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为了推翻北洋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政权的革命合作。
国共两党共同组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农民运动,实现了工农合作,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北伐战争中,国共合作的成功推翻了北洋政府,并建立了南京中央政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含解析)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据考古学家考证,早期北京人的寿命如下表,出现表格中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没有工具,食物匮乏B.不会用火,只吃生食C.狩猎生活,危险过大D.个体生活,难以生存2.我国古文献资料对殷商历史有着较为翔实的记载。
就史料的来源来看,下列各项中信度最高的是3.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如下评价。
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A.强化君权,禁锢思想B.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C.监察地方,巩固统治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4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A.民族交融的加强B.冶铁技术的进步C.抑商政策的演变D.征税方式的变化5.‘贞观’为唐太宗的年号,出自《易·系辞下》,意为以正道示人。
唐太宗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总人数 14岁 30岁以下 45-50岁 50-60岁 死亡年龄不明 39 39.5% 7% 7.9% 2.6% 41.9%论点 论据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府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战国时期秦国修建都江堰; 隋朝修建大运河; 明朝修筑长城。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康熙册封五世班禅。
鼎盛时期。
上文所述,属历史评价的是A.“贞观”为唐太宗的年号B.唐太宗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C.“贞观”意为以正道示人D.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
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
这表明,在宋朝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活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7.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考试卷(附带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通过历史学习,过去人门的生活状况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生活在约6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并且把粟作为主食的原始居民,住着什么样的房屋A.干栏式房屋 B.窑洞 C.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D.竹楼2.从春秋初年裙葛之战,周天子被诸侯射中肩膀,再到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表明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3.汉朝初年刘邦为了维护刘家天下,分封刘姓子弟为王,最终酿成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A.刺史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推恩令 D.调配物资,平抑物价4.以下不属于儒家治国理念的是A.为政以德 B.实行“仁政” C.选用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D.实行“礼治”5.以下哪场战役有利于南方地区的稳定及开发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6.结束图一与图二分裂局面的朝代分别是图一图二A.唐朝、北宋 B.隋朝、北宋 C.唐朝、元朝 D.北宋、元朝7.如果你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人,你不可能A.在热闹的大街旁摆摊叫卖 B.看到有人用纸币进行商业交易C.读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三国演义》 D.买到河南汝窑烧制的瓷器8.下列四幅历史地图与“民族交往”主题相符的是A B C D9.在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权力至高无上。
历代皇帝都在努力强化皇权,以下皇帝与其强化皇权的措施对应不正确的是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裁撤中书省C.乾隆——设立军机处 D.康熙—设立南书房10.“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人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解析)

7.B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谈判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毛还与国民党人士广泛接触,顺带完成 了对国民党的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谈判指的是 1945 年国共重庆谈判,毛本不想 去的地方是重庆。选项 B 符合题意;ACD 项与题意不符。故选 B。 8.A 【详解】南宋时期北方地主阶层南迁,在南方建立政权,南方并不是少数民族政权,以汉族 为主,故 A 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 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BCD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A。 9.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 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 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 报纸,A 项正确;《中外纪闻》是清末维新派主办的一份报刊,创刊于 1895 年 8 月 17 日, 与材料时间不符,B 项错误;《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 年 11 月 26 日创刊于东京, 与材料不符,C 项错误;《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创刊于 20 世纪初,与材料不 符,D 项错误。 10.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二战后,很快出现冷战,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柏林也分 为东柏林和西柏林,故 C 符合题意;一战前夕的欧洲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抗,二战 前夕的欧洲出现了德意法西斯同盟,苏联解体后的欧洲出现了统一的德国,故 ABD 均不符 合题意。故选 C。 11.A 【详解】依据题干“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 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 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和亚洲、 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 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A 选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 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 了近 300 年之久。B 选项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C 选项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
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模拟卷(含解析)

材料三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 1911 年 10 月 11 日夜、1911 年 10 月 12 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 为都督。 (3)材料三描写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发生在武汉的哪一场革命?这次革命在民主法制建 设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材料四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 40 余万人的代价,毙 伤日军 25 万余人,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 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 阶段。 (4)材料四中“此战”的名称是什么?它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 【武汉的今天】
D.日军占领东三省
7.为保卫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而坚守最后阵地,鲜血洒满了墙壁,谱写了一曲
震人心弦的战歌,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普法战争
D.巴黎公社
8.一统江山,却国运短促,但又在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地位的王朝是( )
①秦朝 ②西晋 ③隋朝 ④唐朝
A.①②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约”和“公约”分别指什么?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22.武汉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武汉的昨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与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思想品德部分,占50分;第二部分为历史部分,占5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试卷答题卡分为思想品德部分和历史部分,各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在对应的答题卡上做答。
第一部分思想品德(共50分)第二部分历史(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满分32分。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人口增多 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2、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①地动仪②印刷术③造纸术④火药⑤指南针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3、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收集了历史资料中不恰当的是: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B.戚继光抗倭C.郑成功收复台湾D.雅克萨之战4、阿育王(约前304年—前232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君王,在印度家喻户晓。
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A.婆罗门B.宋教仁C.陈独秀D.鲁迅5、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他悼念的是:A.孙中山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6、图1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7、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
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8、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A.顽固派B.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10、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美正式建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意。
2008年12月15日,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基本上实现直接“三通”。
下列不属于...该史实原因的是:A.中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实见成效B.“三通”的基本实现,表明祖国的完全统一已经实现C.中共采取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的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D.海峡两岸进行广泛交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12、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
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正常化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3、巴黎第一大学拿破仑学院的奥立维·布登教授说:“拿破仑兵败的根源在于,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
”这里所说的“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与下列哪个文献有直接关系?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拿破仑法典》D.《独立宣言》14、“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以上是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写下的一段歌词,请问这首歌的名称和与此相关的事件是:A.《国际歌》十月革命B.《国际歌》巴黎公社C.《义勇军进行曲》新中国成立D.《马赛曲》法国大革命15、“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的再起,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头上。
”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促使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共同采取的措施是: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C.召开巴黎和会D.成立联合国16、2010年4月3日,苹果iPad在美国正式开卖,第一次在美销售量即超过30万台。
苹果iPad是苹果公司最新开发的平板电脑,它总共只有四个按键,与iPhone布局一样,提供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
请问iPad技术属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A.第一次科技革命B.第二次科技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以上都不是二、非选择题:(17题8分,18题10分,共18分)17、(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高中历史·必修三》材料二: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幸福、快乐、智慧、情感,而不应该成为伪善宗教的殉道者。
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亚尔伯蒂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英国的人文精神。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材料三:伏尔泰曾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去世后,他的棺木上刻上了这样一行字:“也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
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请回答:(1)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期,你会接受诸子百家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理由何在?在思想大变革的战国时期,政治变革也纷纷上演,其中最有成效的是哪次变革?(3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并归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分)(3)依据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分)18、(10分)工业化是近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是指机器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
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材料二: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物产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以下为1950—1991年,美、日在世界生产的比重(%): 1950—1991年,美、日在世界生产的比重(%)材料三: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
1872年他这样说:“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商船能往外洋,则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
微臣创设招商之初意本是如此。
”正是李鸿章以实际行动创办了不少近代化工矿企业,它们的萌发成长,必然为中国社会发展资本主义打下物质基础和提供思想准备。
从中国近代化的全过程来看,洋务运动使中国的近代化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被拉开后,1882年,李松元在上海创办了铁厂,在其制造的一艘小艇上,“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
请回答:(1)材料一中“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电力的火花”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怎样的时代?(2分)(2)材料二中,大久保利通的话体现出明治维新时期的治国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所占比重呈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4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工矿企业在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
(4分)第二部分历史(共50分)(参考答案)二、非选择题:(17题8分,18题10分,共18分)17、(8分)(1)、我接受法家思想。
(1)因为法家主张变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需要。
(或“我接受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和礼”,主张“仁政”,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答其他如果言之有理,也可,1分)秦国的商鞅变法。
(1分)(2)、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要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1分)作用——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做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答“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可给1分,其他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改革和革命,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2分)18、(10分)(1)“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意思相近即可,1分)“电力的火花”把我们带进“电气时代”。
(1分)(2)治国思想:工业立国。
(含此意即可,1分)趋势:迅速增长的趋势(含此意即可,1分)。
原因:美国扶持;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任意两个,合情合理即可,2分)。
(3)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意思相近即可,2分)发展概况——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加上旧中国科技力量薄弱,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