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克利绘画的审美艺术特点
野兽派研究报告

篇一:保罗克利研究报告
心灵画家——保罗•克利最富有诗意的画家
课程名称:形式与思想研究
姓名:徐硕硕
学号: 140501011专业名称:视觉传达Fra bibliotek时间:
摘 要
错误! 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
3
一、课题的提岀1 •克利绘画充满诗意性的原 因4
2.诗意主要体现的四个方 面
读18
5.克利作品的“诗意性”对现代艺术的影 响21
四、克利绘画的主要形式语
五、此个案
的主
要思
想..
27
结
论・・・
27
解・・.
WT
的
见
27
参
考
文
献・・・
30
致
谢..
30
保罗•克利最富有诗意的画家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保罗克利为什么是最富有诗意的画家? 首先寻找克利诗意性出处,体现在哪些方面。其次研究克 利的风格演变过程以及创作经历,克利作品赏析以及对克利 艺术观具体解读。分析克利绘画语言的的主要形式。最后分 析克利作品的诗意性对现代艺术的影响。总结概括克利诗意 的表现,对其艺术主张做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野兽派色彩形式影响马蒂斯
这个学期我很幸运地选上了美术鉴赏这门课,通过几 个星期的学习,虽然很短暂但我受益良多。这一门课程,对 我来说是一种美的历程。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对绘画作品 的了解非常有限,每当看到一件艺术作品,我所看到的好像 就是一副静态的作品,没有其他的内心体会。但是通过这几 节课的学习,我从不懂美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 的是看到美的本质。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老师为我们讲解了 很多画派的作品,一点一点的传授着绘画知识,在众多画派 中,我对野兽派情有独钟,那种直率洒脱深深吸引着我,也 让我对野兽派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
保罗.克里

摘要:保罗•克利是20世纪富有想象力与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其绘画语言常常以抽象的点、线、面为主体,并运用简洁凝练的线条与对比强烈的色彩使得画面具有音乐特质般的律动美感;从他的作品上反映出了“流动的乐曲节奏”、“生动的音乐图像”、“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神秘的生命幻想”;他是一位在色彩与旋律中游走的幻想者,一位能够把内心世界用抽象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大师。
关键词:保罗•克利;线条;色彩;音乐;表现主义1. 背景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绘画艺术在长期的累积发展中衍生了新的要求,随着印象派与立体主义的出现,艺术家们开始寻求新的形式与方法来改革和丰富西方绘画。
而绘画与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西方艺术家与评论家关注的课题,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来表达艺术家的内在感受和精神过程的艺术,而绘画则是在平面上,绘制出直观可见且具有一定形体、质感和空间感的艺术形象;两者有表象上的不同又有本质上的相同,如何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近现代许多艺术家尝试的目标,保罗•克利作为一个画家、音乐家、评论家在其辉煌的艺术生涯中对音乐和绘画的融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保罗•克利是在色彩与旋律中游走的幻想者,他是开创一种新的现代艺术的杰出代表。
2. 保罗克利简介图1 保罗•克利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是德国著名表现主义绘画大师,出生于瑞士。
受从事音乐工作双亲的熏陶,克利很小就显露了其过人的艺术才华。
1898年(19岁)克利来到德国的慕尼黑学习绘画,师从著名画家弗兰茨•冯•施托克。
1901年(22岁)他前往意大利学习绘画,七个月后回到了伯尔尼专心于美术创作,这一时期克利创作了一系列具有讽刺意味的版画作品。
1905年(26岁)克利接受了印象派的创作理念,1911年(32岁)克利认识了奥古斯特•马凯和瓦希里•康定斯基,并与弗兰茨•马尔克等人共同结成了小团体“青骑士”,期间抽象绘画先驱者康定斯基给克利的艺术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包豪斯教授 瑞士画家保罗克利概述

•
•
《柠檬收割》
色彩在克利的笔下就如同琴键在音 乐家的手指下一般灵敏,克利一直 致力于将光影和色彩相结合,在其 笔下,色彩反映的是其心灵的感受。 他特别强调明暗对比,把明暗转到 色彩领域,使每一种调子和色彩相 呼应,不是用黑白来表示明暗,而 是代之以色彩关系。也就是说克利 拒绝用光线自身的方式来呈现光影, 而是把光当作色彩的活动,这样在 克利的画面上光感和色感融会在一 起,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什么是纯粹 的色彩。 《柠檬收割》是一副活力四射的作 品,克利运用简单灵动的随性线条 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收获的喜悦, 用绚丽的色彩表达了夏天的热情。 图中底色上的大块绿色及黄色的运 用让观者好像看到待收获的柠檬园, 简练的线条勾画出农夫采摘时的喜 悦,画面左下方出现的音乐延长记 号更是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直线性。 整幅画面寓意深远,仿佛在告诉人 们,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定要把握 好不可逆转的时间。
《节奏的》
《更严谨更自由的节奏》
•
•
克利热爱音乐与歌剧,在他的 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凝 固的音乐美感。克利将音乐的 许多元素转化成具象的符号, 用这些符号在有限的画面上为 我们展示出画家无限的、充满 热情的心灵世界。 在克利的绘画语言中,拉长变 形的五线谱音符一直是一个其 主要的表现符号,从《红色背 心》中我们可以看到,克利运 用简洁的、变形的五线谱符号, 通过夸张的漫画表现手段把一 位绅士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画面 上。鲜活的黄色调运用,给人 以生动童趣的感受,令观者不 由得产生发自内心的微笑,带 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展现 了克利自由纯真的内心世界。
个人生平
1920年(41岁)克利在慕尼黑举 办了大规模的个人画展,并撰写了 题为《创作信条的自白》一文,阐 述了自己的艺术理论。同年末,德 国包豪斯设计学院邀请克利任教, 在包豪斯的教学活动中,克利对艺 术的目的和手段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并于1925年(46岁)出版了总结 其教学和创作经验的著作《教学笔 记》,时至今日,该书仍成为美术 及艺术设计教育家们权威性的参考 书籍。到了20世纪30年代,纳粹 主义充斥了全德国,为免遭其迫害, 克利被迫辗转流亡于意大利、法国 等地。
保罗克利水彩画色彩语言探析

保罗-克利水彩画色彩语言探析□周晨阳胡芸迪摘要:保罗•克利是20世纪最富诗意的艺术家之一,其水彩作品通透细腻,色调柔和明快,富有乐曲的韵律美。
他作品中对比色与同类色的搭配、复调音乐元素的运用以及对儿童绘画趣味的借鉴,形成了独特的色彩语言。
保罗•克利拥有以简驭繁的能力,能够将复杂的表象概括为基本形式,尝试一切可能的色彩效果,让人们充分感受到色彩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保罗•克利色彩理性化保罗•克利于1879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附近,是20世纪上半叶最具诗意与创造精神的艺术家之一。
他曾应格罗皮乌斯之邀,任教于包豪斯装饰与工业艺术学院和杜赛尔多夫美院。
阿纳森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中说:“克利是2。
世纪变化最多,最难理解和才华横溢的人杰之一。
”19有些人认为他的作品像个谜题,因为人们很难把其作品归于某一种艺术流派,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或是超现实主义的影子。
然而,在保罗•克利的水彩画中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浪漫又神秘、明亮又和谐、带有音乐氛围的色彩。
他的作品色彩语言极为丰富,充满了艺术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对几何形色域的布局、对比色和同类色的搭配、音乐性元素的运用以及对儿童绘画趣味的借鉴上。
一、几何形色域的布局保罗•克利最早在慕尼黑学习素描与绘画,后来前往意大利罗马,在欣赏了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和文艺复兴艺术之后,受到一定影响。
克利在康定斯基的画中看到了纯粹以线条、色彩和抽象形式构成一幅画的可能性。
乔治•布拉克和巴勃罗•毕加索的作品更加坚定了他向抽象绘画发展的决心。
克利认为,所有复杂的有机形态都源于最基本的形态,客观世界中的公园、城市、人体、植物等,都可以根据规律简化、梳理成几何形状,被赋予新的意义。
克利的作品总是严谨而细致地把不同的色谱与几何图形对应并结合起来,线条只是他划定不同调子或色彩领域的界线。
在作品《果》(图1)中,他将松果的结构几何化,用线勾画出逐层增大的四边形和圆形,一层层添加棕色的淡彩,使色域逐层变深,并用背景的深绿色衬托出松果的结构。
诗意的线——保罗·克利艺术中的线条语言

诗意的线——保罗-克利艺术中的线条语言□胡旭端摘要:线条可作为点的延伸、面的定义,也是空间、色彩的向导,更是画面心理、视觉平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保罗•克利笔下,线条是流动的、富有诗意的。
在保罗•克利心中,线条是他的灵魂,有了灵魂,即可描绘自己心中的画面,将不可见变为可见。
艺术家不是一架精密的仪器,其受到的训练不仅仅是记录客观事物的表面。
保罗•克利绘画中的线条不仅存在于画面中,而且对于各领域的研究也有着一定的启发。
在当代设计中提取保罗•克利的灵魂因素,可以用诗意的线描绘人们不可见的艺术。
关键词:线条保罗克利艺术线条语言保罗•克利是德国籍的瑞士裔画家。
克利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在伯尔尼长大。
克利之所以选择绘画,是因为他相信通过努力可以让自己的绘画不断发展。
克利早期曾前往慕尼黑求学,为其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
1920至1930年,克利任教于包豪斯学院,对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克利后期患上 皮肤硬化症,于1940年6月29日心脏病发作,在瑞士的洛迦诺逝世,年仅61岁。
克利兼具画家、音乐家、诗人和理论家的身份,探索真理是他一生中坚持不懈的动力。
他往往将精神性的东西放在首位。
克利到达拿波利时,认为当时的德国画家汉斯•丰•马雷的壁画“非常接近我的心灵”他勤奋地师从自然,渴望获得原始的印象和经验,他认为,那些从自然而来的作品能够使自己放松身心。
在克利的画中,线条是流动的、富有诗意的。
笔者看到,克利的线条,正如他在慕尼黑看到印象主义画家原作“深深地为其激荡的线条而震撼”①。
这些线条来自心灵,而非源自造化。
克利笔下的线条不仅对当时画坛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当下的各个艺术领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保罗•克利对于线条的定义线是点的延伸、面的定义。
克利在包豪斯学校任教时,其在课上是这样描述的:主动画出一条线,并且没有目的地让它自由地移动时,移动体是一个点,不断向前挪进。
可见,线条虽在纸上作为连续性的形态呈现,但究其本质,可视为由无数个点不断移动构成的视觉延续,因此,线条是一种点的延伸。
包豪斯教授 瑞士画家保罗克利

《节奏的》
《更严谨更自由的节奏》
•
•
克利热爱音乐与歌剧,在他的 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凝 固的音乐美感。克利将音乐的 许多元素转化成具象的符号, 用这些符号在有限的画面上为 我们展示出画家无限的、充满 热情的心灵世界。 在克利的绘画语言中,拉长变 形的五线谱音符一直是一个其 主要的表现符号,从《红色背 心》中我们可以看到,克利运 用简洁的、变形的五线谱符号, 通过夸张的漫画表现手段把一 位绅士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画面 上。鲜活的黄色调运用,给人 以生动童趣的感受,令观者不 由得产生发自内心的微笑,带 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展现 了克利自由纯真的内心世界。
•
这幅《鱼的魔术》以黑色 为背景,凸显出来的不同 的生命,都在演绎着不同 的造型和生长形象,正中 有一张带有钟表的网正在 展开,但是鱼儿们还是怡 然自得地游着;克利一生 深深迷恋着那些充满幻想 的绘画。时间,对世界上 的任何生命都是那么的公 平,但是每一个生命都依 然活在自己的意识中,当 他们清醒的时候已经是壮 志难酬的晚年。克利不也 是以黑色背景来体现出他 对时间飞速流逝的沉重内 心。
《死亡与火焰》
结语
• 克利的绘画特点具有音乐灵动的韵律感与强烈的节奏感,他将音乐与绘画巧 妙地糅合在一起,构筑了其独特的、生动的音乐图像。他的作品看似天真质 朴,实际上所包含的内涵意义是复杂而深刻的,克利并不简单地描绘外部世 界,他一直致力于将外部客观世界与自己的内心幻想世界相结合,进而表现 出其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克利善于运用不同的手法、特殊的符号与大胆的 用色,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生命及生死的深刻认知。 保罗•克利是一位在色彩与旋律中游走的幻想者,一位能够把内心世界用抽象 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大师。他的艺术风格简朴自然,巧稚而不失雕琢。特 别是他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促使他把对音乐的感受化作了他画笔下的不朽之作, 使我们真切感受到音乐与绘画原来是这样的接近,二者之间的艺术通感被画 家轻而易举的造就和点破了。克利用其敏锐的直觉与丰富的内心体验,将表 现主义艺术推向了顶峰。
从包豪斯到赵无极保罗·克利(PaulKlee)的影响故事

从包豪斯到赵无极保罗·克利(PaulKlee)的影响故事保罗·克利(Paul Klee)在他的”大师教室“中包豪斯德绍校区,1927摄影 | 露西亚·莫霍里© 柏林包豪斯文献/ VG Bild-Kunst,瑞士伯尔尼,2016卓纳画廊荣幸宣布参加第二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带来一系列国际顶级艺术家的作品。
本次展位的亮点之一即为包豪斯的艺术先驱——保罗·克利(Paul Klee)保罗·克利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真正划时代的艺术家之一。
他运用孩童般简单的图案与色块组合,演绎出现代艺术史上深刻而动人的经典之作。
1921年,克利受邀来到包豪斯(Bauhaus,又译包浩斯)授课,这是现代艺术与设计史上最著名的学校,而克利无疑是被学生公认为包豪斯最具个人魅力与影响力的教师之一。
而克利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欧洲大陆。
即便在他于1940年逝世后,至今仍对美国与亚洲同代及后辈的艺术家都影响深远。
保罗·克利(Paul Klee)《这惹恼了他》,1939纸本彩色黏土于纸板40.6 x 52.7 x 3.8 cm(含框)© 克利家族/图片由卓纳画廊提供克利对形状与材料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而这些影响从安妮·阿尔伯斯(Anni Albers)和20年代的胡安·米罗(Joan Miró)、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到艾德‧莱茵哈特(Ad Reinhardt)、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赵无极、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艺术风格,直至伊黛·阿德南(Etel Adnan)、理查德·塔特尔(Richard Tuttle)等今天的艺术家中都不难寻其踪迹。
因此,美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批评家之一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总结道:“不论有意与否,几乎所有人都在学习克利。
保罗克利

谈保罗·克利绘画的审美艺术特征摘要:保罗•克利的艺术源于自然之中。
同时他认为,点、线、面、体都不应该只是最后呈现于空间上的效果元素,而应该是在时间中不断增进的过程要素。
在多数情况下,克利的创作都并非先有一个明确的幻想,再拿绘画形式去表现它,而是把视觉形式本身当成建构幻想的材料。
而且克利的绘画特点具有音乐灵动的韵律感与强烈的节奏感。
关键词:抽象创造音乐保罗•克利(1879—1940)是瑞士画家。
一生大约9000作品,主要是水彩、素描和油画等。
其作品的特点是思路宽阔,想像力极为丰富。
他那自由的幻想,会有意无意让我们回忆起童年时期那些真真假假、朦朦胧胧、想入非非的梦幻景象。
他往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
他作画总是像儿童那样先抹来抹去,任凭手中的画笔随意挥动,如同牵着线条去散步,好像茶余饭后到郊外无拘无束地游荡,偶尔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他这样利用孩提似的烂漫想像,目的是把儿童的天真与成人的老练结合起来,增添绘画的奇异感。
克利把绘画或者创作活动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体验,在这体验中,艺术家在得到启发的时刻,把内心的幻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以表现本质的真实。
绘画大师克利的作品决不是孩子气般天真的涂抹,其线条、造型、色彩看似无意、随性,其实都是经过高度凝练的。
他的看似无意识的布局、散漫的的用线、幼稚简约的形态都是长期有意识的探索、总结的结晶。
这自由的发挥、童真的情趣是一种新的境界。
克利的绘画不是对自然直接的间接的模仿,而是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后获得的心灵感受,通过他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这正是我们在授课中必须特别向孩子们强调并用心引导的地方。
克利有一套系统的艺术思想。
从表面上看,他的艺术风格变化多端,牵涉到20世纪形式自律性探索的每一个侧面。
他接触过从点彩派、新艺术运动、立体主义,到康定斯基、至上主义和荷兰风格派的所有形式,但从不为哪一种形式所束缚;他总是在实验形式的简化能力,但却不像马列维奇和蒙德里安那样为简化而简化,甚至也不像康定斯基那样为取得情感效果而煞费苦心地进行抽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作品的特点是思路宽阔,想像力极为丰富。他那自由的幻想,会有意无意让我们回忆起童年时期那些真真假假、朦朦胧胧、想入非非的梦幻景象。他往往用根线条去散步。他作画总是像儿童那样先抹来抹去,任凭手中的画笔随意挥动,如同牵着线条去散步,好像茶余饭后到郊外无拘无束地游荡,偶尔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这样利用孩提似的烂漫想像,目的是把儿童的天真与成人的老练结合起来,增添绘画的奇异感。
保罗克利绘画的审美艺术特征
保罗克利的艺术源于自然之中。同时他认为,点、线、面、体都不应该只是最后呈现于空间上的效果元素,而应该是在时间中不断增进的过程要素。在多数情况下,克利的创作都并非先有一个明确的幻想,再拿绘画形式去表现它,而是把视觉形式本身当成建构幻想的材料。而且克利的绘画特点具有音乐灵动的韵律感与强烈的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