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66《诗歌鉴赏之炼字》说课稿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炼字切入技巧》_《诗歌鉴赏之炼字切入技巧》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诗歌鉴赏之炼字切入技巧》_《诗歌鉴赏之炼字切入技巧》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诗歌鉴赏之炼字技巧教学目标:掌握诗歌鉴赏炼字题的切入点。

教学过程:一、概念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二、古诗鉴赏炼字切入点(一)、从词性入手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变化,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

例: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分析】第三联有动词“咽”、形容词“冷”【答案】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咽”字是动词,“冷”字是形容词,“咽”着重从动态的方面来写,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鸣咽之声;“冷”从静态方面来写,写的是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诗句中的“咽”“冷”二字一静一动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

(二)、从描写对象入手我们在分析炼字题时,有时答案就在写作对象诗句当中,而很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个最简单的现象。

例: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上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林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的艺术效果。

【分析】第三联写了诗人的行为。

【答案】“穿”“数”描写所涉及对象的都是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在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两个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

(三)、从表现手法入手诗歌的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分析诗歌的炼字时,如果有表现手法,要先点明作者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设计(定稿)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设计(定稿)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一:导入新课: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

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

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俗”。

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

”东坡哑然。

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大家品味一下,说出二字的妙处。

(请两位学生来品评,结合诗句,品味出苏小妹所用二字的妙处。

)明确:东坡用“摇”“舞”二字,均显出风的强劲,与“轻风”不符,也不能体现“细柳”的轻盈。

“扶”字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的柔美之态,而且“扶”字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风韵: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淡然失色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不去追究,但它却告诉我们古人写诗是多么地讲究遣词,这就是诗歌鉴赏中常说的“炼字”。

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的重要手段。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师:古典诗歌的炼字对象主要是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等实词,还有少量虚词。

古人锤炼语言目的是要生动准确的描绘形象、创设恰当的意境、抒发独特的情感。

所以:“炼字”即“炼意”,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二:推敲字词(一)炼动词师:一个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句诗甚至一首诗灵动起来。

比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如果去掉“闹”字、“弄”字,所写景色就会平淡无奇。

而加上“闹”字、“弄”字,就境界全出。

师:一起来欣赏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

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师:①都说诗中的“系”用得准确传神,请大家联系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生:“系”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柳条藤蔓对诗人的依恋之情。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第一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诗词鉴赏水平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顾文炜《苦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

)大家说得都没错。

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2、何为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高考常见题型: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直接鉴赏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确定字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三、炼字对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木兰花》宋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根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哪些类型的词呢?(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教师再呈现PPT整理)老师做了一个整理。

小结:关注动词关注形容词、副词、数词关注特殊词(颜色词)四、高考真题例析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古诗鉴赏——炼字》说课稿(人教版高三)

《古诗鉴赏——炼字》说课稿(人教版高三)

《古诗鉴赏——炼字》说课稿(人教版高三)马鞍山市第六中学汤胜高考古诗鉴赏题历来被学生认为是难点之一,自然也就成为老师教学的重点。

但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型。

首先,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积累,即试题考查注重生活性;另外,学生还需要有一定的知人论世的知识和能力,离开这一点,解读诗歌也就脱离了基础;第三,就诗歌鉴赏而言,一定的方法技巧也是必需的,这就给教师的课堂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另外,古诗鉴赏在高考考纲上,分为:1、鉴赏诗歌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而在考查的形式上又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作为知识点和能力点,无非是以上四个方面,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因此这四个方面就理应成为教师高考复习教学的重点。

而炼字题又是语言考查的两种题型之一。

我对近几年全国高考卷及07年安徽卷作了一下统计,基本信息如下表:年份诗歌题目作者时代考查重点02年春夜洛城闻笛(诗)李白唐词语(炼字)03年过香积寺(诗)王维唐诗眼(炼字)04年1卷秋思(诗)张籍唐细节、情感04年2卷木兰花(词)宋祁宋炼字04年3卷江城子(词)欧阳炯五代情感05年1卷春行即景(诗)李华唐表现技巧05年2卷雨后池上(诗)刘宋表现技巧05年3卷邯郸冬至夜思家(诗)白居易唐情感、语言06年1卷题竹石牧牛(诗)黄庭坚宋内容、观点06年2卷南柯子(词)王炎宋意象、情感07年安徽卷醉落魄•咏鹰陈维崧清表现手法、情感从上表可以看出近年来古诗鉴赏的一些题型设置和考查重点,我在复习课教学中根据每个方面的特点,精心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模块,本次《古诗鉴赏——炼字》即为其中的一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教学流程设置为故事导入、初步感知、抽象归纳、拓展延伸及课余巩固等五环节,主要有两点意图:一、从由易到难的知识层面考虑的,因为古诗鉴赏题学生学习大多感觉较难,做题时摸不着边际,所以在讲授时应遵循从感知到认知再到知识运用即能力培养的过程。

诗歌鉴赏之炼字篇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篇教案

鉴赏诗歌的关键字词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关于诗歌鉴赏的常见考察范围2、重点了解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借以规范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技巧。

【教学方法】导学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以刚刚做过的段考题为导入,向学生们说明鉴赏诗歌是一定要抓住诗中关键字的提炼。

再者以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袁枚:“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等人的名句来说明诗歌中炼字的重要性。

二、高考要求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2、古诗词鉴赏考查范围三、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描摹景象(描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

以下分别举例来套用这一格式:分别举白居易的《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华的《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等来分析。

四、分析综合1、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举例: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举例: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歌鉴赏之炼字教学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教学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语言中的炼字手法。

2、让学生明确高考诗歌鉴赏中对于“炼字”的考查方式。

3、让学生学会鉴赏古典诗歌语言中的“炼字”。

4、让学生学会作答高考中诗歌鉴赏的“炼字”题型。

二、重点难点:1、怎样鉴赏“炼字”。

2、怎样作答高考中的“炼字”题。

三、导课:有一天黄庭坚在苏小妹家与苏轼闲谈,苏小妹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各加一字,成为两句五言诗。

请同学们替苏小妹“炼字”,看谁填的好,是否能超过苏轼、黄庭坚和苏小妹。

“轻风____细柳,淡月____梅花”(板书)四、理解炼字古人很讲究炼字,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推敲”的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那么古人经常在那些字上下功夫呢,一般在“五言诗的第三个字,七言诗的第五个字,这个位置一般是动词,当然也有炼形容词,虚词,名词,数词的。

炼动词,形容词,虚词,数词,名词的,这样看整首诗的内容意趣和作者的感情。

1、动词。

(板书)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歌的诗眼。

如杜甫《春望》第三、四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和“惊”是炼字,是使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

春天来了,鸟语花香本应欢笑愉快,但现在国家遭受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罢了。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字和“空”字,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典型,一词活而全句活,全句活而全诗活。

另外还有大家很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

“绿”字是形容词活用,“闹’和“弄”是拟人的手法。

无论动词活用,还是拟人,都起到了生动形象,化美为媚的效果。

2、形容词。

(板书)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2025届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说课课件

2025届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说课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二)炼字的定义 1min
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揣摩,从词汇 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 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五、说教学过程
(三)炼字的类型 10min
思考:
古代诗人一般都重视在哪些字上下工夫呢?
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
给出示例,教师引导,之后由学生自主归纳,得出
五、说教学过程
(四 )真题回顾,总结答题规范
第一步——释含义:本义、语境义 第二步—— 描景象:带回诗句中翻译(展开联想和 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 手法、效果、情感(用到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抒发了什么情感)
Hale Waihona Puke 五、说教学过程(四 )真题回顾,总结答题规范
通过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自己在思考、讨论的过 程中明确炼字题的答题步骤以及答题规范,使学生 在日后的答题中规范、拿分
五、说教学过程
(四 )真题回顾,总结答题规范
(08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问: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学生自主思考)
五、说教学过程
(四 )真题回顾,总结答题规范
答案:①网,有网子,网罗之意。②丝丝的小雨被 编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③诗人展开想象,运 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新奇地表达了想要留 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通过启示引导,合作探究,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乐趣。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2024)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2024)
02
作品应体现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以便全面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
16
学生作品点评与指导
针对每篇作品,从诗 歌的意境、语言、韵 律等方面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创 作的精髓,鼓励他们 继续探索和创新。
2024/1/28
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 不足,提出具体的修 改建议。
17
学生互动交流环节
邀请学生对展示的作品发表看法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
还有学生希望老师能够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便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欣赏。
2024/1/28
25
对未来诗歌鉴赏之炼字课程展望
拓展课程内容,增加对不同类型诗歌 的鉴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 炼字在不同诗歌风格中的运用。
建立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学生之间互 相交流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促进共 同进步。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布置诗歌创 作任务或组织诗歌朗诵活动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
艺术。
挖掘诗歌背景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其 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把握 诗人的整体风格和思想内涵,从
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炼字。
分析诗歌语言特点
探究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押 韵等特点,以及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的运用,领悟诗 人如何通过语言技巧提升表达效
果。
2024/1/28
20
通过模仿和创作,掌握炼字方法
叠词、拟声词的 运用
叠词和拟声词能够模拟事物 的声音和形态,增强诗歌的 韵律美和形象美。如“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 “唧唧”字,形象地模拟了 织布机的声音。
2024/1/28
9
炼字在诗歌中运用
2024/1/28
刻画形象
通过炼字可以刻画出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或自然景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如“白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的“三千丈”字,夸张地表现了愁绪的绵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炼字》说课稿
语文组魏发芬
一、说教材(专题)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代诗人特别注重锤炼语言,尤其是炼字,杜甫“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炼字。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炼字是我们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结合专题教学要求和高考出题特点,依据新课标中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古典诗歌的炼字之妙。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诗歌炼字技巧,提高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本专题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诗歌鉴赏炼字题的解题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说学情
诗歌鉴赏我们已经复习了两周时间,学生对诗歌鉴赏已经有了整体的把握,但是对细节的理解还有很多漏洞。

本课就是针对“炼字”这一个细节,帮助学生整合前面的答题思维模式。

学生在做主观性试题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以下困难:1、对诗歌的字面意义不理解;2、回答时不知道该从哪入手,回答些什么。

五、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为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朗读法。

点拨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讲授及适时点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对诗歌鉴赏的神秘感,增强诗歌鉴赏兴趣。

讨论法:诗歌鉴赏有一定难度,组织有效地讨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练习法:通过一些经典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规律。

朗读法:让学生在诵读中领悟炼字的妙处,在诵读中把握诗歌的情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意境。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一)汉语魅力,导入新课
统治人类第三个千年的语言会是什么?为什么?法国文学家米修曾说过汉语是最有宇宙精神的语言,充满了景象、充满了新生,沁出芳香,飞出诱惑,具有无限的生命。

今天我们就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品味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

设问能激起学生的上课兴趣,米修的话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二)品赏佳句,推敲字词
我选取了古诗中炼字的成功范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结合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评析炼字之妙。

此环节让学生进行热身训练,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意境,调
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考场体验,真题示例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我选取了白居易《南浦别》作为鉴赏示例,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标明答题步骤,让学生明白怎样答题。

(四)总结规律,指点迷津
㈠炼字的重点通常是动词或形容词。

㈡考题的设问方式有五种。

㈢答题步骤:
①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

(释含义明手法)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描景象摹情态)
③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
果。

(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这一环节是概括总结解题思路,以鉴赏考纲为依托,将前面构建的答题思路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总结。

(五)即时演练,巩固提升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此环节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积极主动地思维和讨论,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六)牛刀小试,优化训练
我选取了四个诗歌炼字题目,分别是王维《新晴野望》: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
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李商隐《端居》: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林景熙《溪亭》: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李白《独坐敬亭山》:说说“尽”与“闲”两字在诗中的妙处。

将学生分成四组,各组完成一题,比比哪个组完成最好。

把小组竞争带进课堂,学生感觉有挑战性,觉得上课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把原来枯燥的讲练转化成更实效更灵活的思维训练。

此环节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掌握诗歌鉴赏炼字题的解题方法,以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成目标。

(七)课堂小结,韵味悠长
高三复习应注重实效性,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本课在这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帮助学生克服空答概念,答题点不全的毛病,提高了答题质量。

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以上即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和说明,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