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1-4酸碱滴定(4.3-4.5)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_第四章_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_第四章_酸碱滴定法
MBE [H3PO4]+[H2PO4-]+[HPO42-]+[PO43-]=c CBE [Na +]=c (1) (2)
[H+]+[Na+] =[H2PO4-]+2[HPO42-]+3[PO43-]+[OH-],
• 为了消去式(2)中的非质子转移反应产物[Na+] 和[H2PO4-],将式(1)代入 式(2),整理后既得出PBE: • [H+]+[H3PO4] =[HPO42-]+2[PO43-]+[OH-]
酸的电离,其反应式严格地讲都应按(4.1)式的模式来书写,
但为了简便起见,有时仍把弱酸(HB)的电离简写成: HB 中所起的作用。 H+ + B-
但要注意,这仅仅是简式而已,切记溶剂水在弱酸的电离
23:10:02
例2 NH3在水中的离解 NH3接受H+的半反应 H2O给出H+的半反应
H& H2O
总量(mol)一定等于各种碱所获得的质子的总量 (mol) ;
根据这一原则,各种得质子产物的浓度与各种失质子产物 的浓度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定量关系。用得质子产物和失质 子产物的浓度来表示酸碱反应中得失质子相等的关系式称 为质子平衡方程简称质子平衡或质子条件。
23:10:03
例 浓度为c(mol/L-1)的NaH2PO4溶液:
例如HAc,它在水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该酸的解离常数 HAc + H2O H3O+ + Ac-
- [ H O ][ Ac ] 3 Ka = [HAc ]
23:10:02
或可简写成
[H ][ Ac ] K = [HAc ]

分析化学课件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课件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OH-]=(0.1000×0.02)/(20.00+20.02)
= 5.0×10-5 mol·L-1 pOH=4.30, pH=14-4.30= 9.70
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3时
37分22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讨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1)滴定前加入18mL,溶液pH变化仅 为:2.28-1=1.28;而化学计量点前 后共0.04 mL(约1滴),溶液pH 变化 为:9.70-4.30=5.40 (突跃)。
碱式色
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3时 37分22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甲基橙(methyl orange,MO)-双色
pH≤ 3.1,酸式色,红色; pH 4.4, 碱式色,黄色; pH 3.1-4.4,两种形式共存,为混合色,橙色。
2020年11月7日星期六3时 37分22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若±0.1%误差范围内突跃范围为 4.30~9.70
酚酞(8.0 ~ 10.0):半滴溶液, 无色变粉红。
甲基红(4.4 ~6.2):半滴溶液, 红变橙;
甲基橙(3.1 ~ 4.4):半滴溶液, 橙变黄;
3)选择指示剂的原则:
1.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在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指示
终点,即可保证终点误差在允许的范围。
02.00.102000 1050..130 ~9.87.07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影响强酸强碱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
酸碱的浓度:浓度变为原1/10,则计量点前后H+、OH-的浓度均 为原来的1/10,所以突跃范围约减小2个pH单位。 故:酸碱滴定中,滴定剂和被测物溶液的浓度不低于~ 0.1mol/L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分析化学中的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环境监测、制药、食品检验等。

该方法通过在化学反应中加入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利用滴定终点的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待测溶液的浓度。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酸和碱反应的定量关系:n1V1=n2V2,其中n1和n2分别是酸和碱的摩尔数,V1和V2分别是酸和碱的体积。

根据这一关系,可以确定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在酸碱滴定法中,滴定终点的判断是关键步骤。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酸甲基橙、甲基红等,其颜色在酸碱反应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

当滴加的酸或碱溶液足够与待测溶液中的酸或碱反应到足够数量时,指示剂的颜色发生转变,即达到了滴定终点。

酸碱滴定法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准备滴定溶液: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酸或碱溶液作为滴定溶液,调整其浓度,使其能够反应到滴定终点。

2.准备待测溶液:将待测溶液取出一定容积,用烧杯或容量瓶装放。

3.添加指示剂:根据待测溶液的酸碱性质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加入待测溶液中。

4.滴定:用滴定管将滴定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到指示剂颜色发生转变,即达到滴定终点。

5.计算结果:根据酸碱反应的定量关系,使用酸碱滴定公式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酸碱滴定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然而,该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滴定终点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可受到操作人员的视力、光线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在滴定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滴加速度,以避免溅液影响滴定结果。

此外,滴定终点对于复杂样品或多种酸碱的滴定来说可能会出现困难。

为了提高酸碱滴定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人们引入了一些改进方法,如自动滴定器和电位滴定法。

自动滴定器可以自动控制滴加速度和滴定终点的判断,减少了人为误差。

电位滴定法则通过跟踪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提高了滴定方法的精确性。

总之,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其简单易行、结果可靠的特点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分析化学 第 4 章 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  第 4 章 酸碱滴定法

pH
p
KΟ a,2
时,
(HC 2O4
)
(C
O2
24
)
例如草酸三种型体的δ与 pH 的关系图为:
可见,当
pH
<p
K
Ο a,1
时,
主要存
在型体

H
2C2O4
p
K aΟ,1<pH
<p
KΟ a,2
时,
主要存在型体是
HC2O4
pH >p
KΟ a,2
时, 主要存在型体是
C2O42
同理可推出 3 元酸(有 4 中型体)的各δ:
第 4 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4.1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
即几种基本方程的写法。利用这些基本方 程可推导出计算溶液 pH 的各种公式。
一、物料平衡 MBE(即物料平衡方程的简称)
根据已有的知识:列方程应有合理的依据。 那么,列物料平衡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呢?
依据 某组分的总浓度 c 等于该组分各型 体的平衡浓度 ce 之和。
二、电荷平衡 CBE
依据 平衡时溶液中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
荷总数。
例如 Na2CO3 溶液
平衡时溶液中正离子有 Na+ 和
CBE 为
水解离出的 H+ , 负离子有CO32HCO3- 和水解离出的 OH- 。
ce(Na+) + ce(H+) = ce(OH-) + ce( HCO3-) + 2ce( CO32-)

10
时,显 In- 色,此时pH

p
K
a
1
ccrr,e,e((HInIn- ))≤0.1时显HIn色,此时pH≤pKa -1 ⊖

化学化学酸碱滴定

化学化学酸碱滴定

化学化学酸碱滴定化学酸碱滴定化学酸碱滴定是一种经典的分析化学方法,用于确定物质溶液中的酸碱度。

它通过滴定试剂的计量与被测溶液中的酸碱反应来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酸碱滴定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环境监测、食品制造和药学等。

本文将介绍酸碱滴定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酸碱滴定的原理酸碱滴定基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原理。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通常为强酸或强碱)与被测溶液中的酸碱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用滴定剂的溶液计量滴加至被测溶液中,直到反应达到化学等价点。

等价点是指滴定剂与被测溶液中的酸碱完全反应,其摩尔比例为1:1。

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滴定剂的体积变化,可以计算出被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二、酸碱滴定的实验步骤1. 准备滴定仪器:包括滴定管、滴定瓶、酸碱指示剂和量筒等。

2. 准备被测溶液:将待测溶液放入滴定瓶中,并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使溶液变色。

3. 开始滴定:用滴定管将滴定剂的溶液缓慢滴加到被测溶液中,并同时轻轻摇动滴定瓶。

4. 观察变色反应:滴定剂滴加到等价点时,溶液会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可以判断等价点的到达。

5. 记录滴定剂的用量:记录滴定剂溶液的初始体积和终点体积,以计算出被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6. 重复实验:为了提高准确性,可以重复多次滴定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酸碱滴定的注意事项1. 选择适当的指示剂:根据被测溶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以确保在等价点时明显的颜色变化。

2. 注意滴定剂的浓度和滴定速度:滴定剂浓度应适中,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

滴定速度应控制均匀,避免过快或过慢。

3. 摇动滴定瓶的方法:摇动滴定瓶时应轻轻均匀,避免溅出溶液或滴定剂溅到手上。

4. 重复实验以提高准确性:重复多次实验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5. 注意记录实验数据:及时记录滴定剂的初始体积和终点体积,以免数据遗失或混淆。

6. 保持实验环境清洁:实验台面应保持整洁,避免实验物品的污染和交叉污染。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

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滴定分析法又称为容量分析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常量分析中有较高的准确度。

这其中又有重要的四大滴定方法。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分析化学四大滴定总结,欢迎查看。

一、酸碱滴定原理: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可用于测定酸、碱和两性物质。

其基本反应为H﹢+OH﹣=H2O也称中和法,是一种利用酸碱反应进行容量分析的方法。

用酸作滴定剂可以测定碱,用碱作滴定剂可以测定酸,这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分析方法。

最常用的酸标准溶液是盐酸,有时也用硝酸和硫酸。

标定它们的基准物质是碳酸钠Na2CO3。

方法简介:最常用的碱标准溶液是氢氧化钠,有时也用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钡,标定它们的基准物质是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6或草酸H2C2O·2H2O:OH+HC8H4O6ˉ→C8H4O6ˉ+H2O如果酸、碱不太弱,就可以在水溶液中用酸、碱标准溶液滴定。

离解常数 A和Kb是酸和碱的强度标志。

当酸或碱的浓度为0.1M,而且A或Kb大于10-7时,就可以准确地滴定,一般可准确至0.2%。

多元酸或多元碱是分步离解的,如果相邻的离解常数相差较大,即大于104,就可以进行分步滴定,这种情况下准精确度不高,误差约为1%。

盐酸滴定碳酸钠分两步进行:﹢ˉCO32-+H→HCO3HCO3ˉ+H﹢→CO2↑+H2O相应的滴定曲线上有两个等当点,因此可用盐酸来测定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含量,先以酚酞(最好用甲酚红-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为指示剂,用盐酸滴定碳酸钠至碳酸氢钠,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为二氧化碳,由前后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差可计算出碳酸氢钠的含量。

某些有机酸或有机碱太弱,或者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因而无法确定终点时,可选择有机溶剂为介质,情况就大为改善。

这就是在非水介质中进行的酸碱滴定。

有的非酸或非碱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可以转化为酸或碱。

然后也可以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之。

分析化学-第四章 酸碱滴定

分析化学-第四章 酸碱滴定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1. 酸碱平衡理论基础复习 2. 当pH变化时酸碱存在形式的变化(分布曲线)(重点) 3. 酸碱溶液pH计算
酸碱滴定
4. 滴定终点指示办法 5. 一元酸碱滴定
6. 多元酸、碱滴定
(重点) (重点)
酸碱滴定 7. 酸碱滴定应用 的应用 8. ~9 示例
§4.1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1 酸碱质子理论
7
例1:
试求 HPO42- 的 pKb2和 Kb2。
解:经查表可知 Ka2 = 6.3×10-8,即 pKa2 = 7.20
由于
Ka2·Kb2 = 10-14
所以
pKb2 = 14 - pKa2
= 14 - 7.20
= 6.80

Kb2=1.6×10 -7
&
8
§4.2 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 的分布情况—分布曲线
以δ对pH作图,关系曲线叫分布曲线.
分布系数与溶液pH关系曲线的讨论:
基本原则: δ0 + δ1= 1 (1) [H+]>Ka, pH<pKa时, δ1>δ1(以HOAc为主);
(2) pH=pKa, [H+]=Ka时, δ0 = δ1= 0.5;
(3) [H+]<Ka, pH>pKa 时, δ1<δ0(以OAc- 为主)。
例:酸、碱在水中的解离过程:
NH3 + H2O
OH- + NH4+
HOAc + H2O
H3O+ + OAc-
2 酸碱解离平衡
一元弱酸的解离:HA + H2O
[H ][A ]
Ka HA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公式整理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公式整理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公式整理
酸碱滴定公式整理如下:
1.酸碱滴定终点公式:滴定过程中,当滴加的酸和碱的摩尔比满足滴
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滴定终点达到。

酸碱滴定终点公式的一般形式为:n(A)/V(A)=n(B)/V(B)
其中,n(A)和n(B)分别表示酸和碱的摩尔数,V(A)和V(B)分别表示
滴加的酸和碱的体积。

2.酸碱滴定的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标准溶液是使用称量准确浓度
已知的物质溶解在溶剂中得到的溶液。

标准溶液的浓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计算:
C(B)=(n(B)×M(B))/V(B)
其中,C(B)表示基准溶液浓度,n(B)表示溶液中物质的摩尔数,M(B)
表示物质的摩尔质量,V(B)表示溶液的体积。

3.酸碱滴定中的滴定反应计算公式:酸碱滴定反应可以通过平衡反应
方程式表示。

一般而言,酸碱滴定反应是一种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其一般形式为:
HA+BOH→H2O+BA
其中,HA表示酸,BOH表示碱,H2O表示水,BA表示盐。

4.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公式:在酸碱滴定中,往往会使用指示剂来标
定滴定终点。

指示剂的选择通常依赖于溶液的pH值。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甲基橙等。

酸碱指示剂选择的公式如下:
pH = pKa + log ([A-]/[HA])
其中,pH表示溶液的酸度或碱度,pKa表示指示剂的酸性常数,[A-]和[HA]分别表示酸性和无色形式的指示剂浓度。

总之,酸碱滴定涉及到了一系列的公式和计算,这些公式帮助我们理解滴定过程、测定物质浓度和选择指示剂。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更加准确和方便地进行酸碱滴定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3.30-10.70
选三种指示剂
2、0.1000mol\L(Ca,Cb)
PH=4.30-9.70
选三种指示剂
3、0.01000mol\L(Ca,Cb)
PH=5.30-8.70
不能选甲基橙
二、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
(用NaOH滴定甲酸 乙酸 乳酸等)
滴定反应: 滴定常数:
Kt
A H O H K OH HA H Kw
——①(KHIn为指示剂
溶液的颜色,由[In- ] ∕[HIn]的比值决定, 而比值随[H+]的变化而变化。
的离解常数)
K HIn [ In ] [H ] [ HIn ]
①当
[ In ] 1 [ HIn ] 10
时,HIn 的颜色
pH≤pKHIn - 1
K HIn 1 [H ] 10 pK HIn pH 1
2.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Va>Vb): 溶液的酸度由剩余HCl的量决定。 ( Va Vb ) Ca [H ] Va Vb ①当滴入18.00 mL时
(20 .00 18 .00) 0.1000 3 1 [H ] 5.26 10 mol L 20 .00 18.00 pH 2.28
当滴入Vb=19.98ml时
19.98 PH 4.74 lg 7.74 20.00 19.98
3 化学计量点时(Vb=Va):为NaAc的溶液
4.3
酸碱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的定义: 缓冲溶液是一种对酸度具有稳定作用 的溶液。能抵抗外加少量酸、碱或适度 稀释,而本身pH值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溶 液叫缓冲溶液。
二、缓冲容量:
任何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
缓冲能力可以用缓冲容量β 来表示。
缓冲容量β 是用改变一定的pH值时所允许 加入的强酸或强碱的量来度量。 数学定义为: dn
作用:用以校正仪器(主要用于仪器 分析)
生理缓冲溶液
人体液(37℃)正常pH 为7.35-7.45。每人每 天耗O2600L, 产生CO2酸量约合2L浓HCl, 除呼出 CO2及肾排酸外, 归功于血液的缓冲作用。 血红蛋白: HHb-KHb 血浆蛋白:HPr-NaPr 氧络血红蛋白:HHbO2-KHbO2 磷酸盐:H2PO4--HPO42碳酸盐:H2CO3-HCO3-
2 a
OH - HA A - H 2O
H B HB Kb Kw (一般情况下较强酸, 碱滴定弱酸、碱) Kt (以NaOH滴定HAc为例) Ca (0.1000 mol \ L) Cb(0.1000 mol \ L) Va 20 .00 ml Vb

极大(反应 进行完全)
Kt称为滴定常数,Kt值越大,反应进行 得越完全。
(以NaOH滴定HCl为例)
设:酸的浓度Ca(0.1000 mol· -1 ) L 体积Va(20.00mL) 碱的浓度Cb(0.1000 mol· -1) L 体积Vb(滴定时加入的体积)
(一)滴定曲线的绘制:(整个过程分四个阶 段) 1. 滴定前(Vb=0): 0.1000 mol· -1 HCl溶液 L ∵Ca>>10-6 mol· -1 L ∴[H+]=Ca=0.1000 mol· -1 L pH=1.00 滴定分数:T=0 滴定分数:所加滴定剂与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 量之比。
pH
12
10 8 6 4 2 0 0 100
9.7 sp 7.0突 跃 4.3
0.10mol· -1 L NaOH ↓ 0.10mol· -1 L HCl
200%
滴定百分数,T%
(二)滴定突跃范围:计量点前后由1滴滴定 剂所引起的溶液pH值的急剧变化,称为滴定突 跃,突跃过程所对应的pH范围称为滴定突跃 范围。
4.5酸碱滴定的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酸 碱 滴 定 法 的 基 本 原 理 滴定剂
被测物
确定滴定终点 适合指示剂 滴定剂V pH 变化 pH — V或T (滴定曲线)
一、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 滴定基本反应:H++OH- =H2O
2
(平衡常数)
H O 1 Kt 1.0 1014 H OH Kw

pOH=4.30
pH=9.70
T=1.001
0.1000mol· -1 NaOH滴定20.00mL 0.1000mol· -1 HCl L L
NaOH mL 0.00 18.00 19.80 19.98 T% 0 90.0 99.0 99.9 剩余HCl 过量 mL NaOH 20.00 2.00 0.20 0.02 pH 1.00 2.28 3.00 4.30
B
dpH

dnA dpH
加入的强酸或强碱的物质的量 pH改变值
物理意义:使1L溶液的pH值增加dpH单位所 需加入强碱的物质的量dnB(mol),或使1L溶 液的pH值减少dpH单位所需加入强酸的物质的 量dnA(mol)。加酸使pH值降低,故在dnA/dpH 前加一负号以使β 为正值。 β 越大,缓冲能力越强。

18.00 T (滴定分数) 0.900 20.00
②当滴入19.98 mL时
20.00 19.98 [H ] 0.1000 5.0 10 3 mol L1 20.00 19.98 pH 4.30

T=0.999
3.化学计量点时(Va=Vb): 溶液呈中性(NaCl) [H+]来自H2O的离解。 pH=7.00 T=1.000
②当
[ In ] 10 时,In- 的颜色 [ HIn ] pH≥pKHIn +1
①pH≤pKHIn-1 ②pH≥pKHIn+1
呈酸式色 呈碱式色 呈混合色
当:pKHIn-1<pH<pKHIn+1
当 [In- ] = [HIn]时,[H+]=KHIn,即 pH=pKHIn
此时的pH值称为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PBE:[H+]+[HA]-Ca =[OH- ] (A- -H2O) [HA]= Ca-[H+]+[OH- ] —— ① PBE:[H+] =[A- ] -Cb +[OH- ] (HA-H2O) [A- ]= Cb +[H+]-[OH- ] —— ② 由HA H++A- 平衡关系得
[H ] [A ] Ka [ HA ] [ HA ] [H ] Ka [A ]
三、缓冲溶液的分类: 从其作用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一般缓冲溶液: 是由具有一定浓度的共轭酸碱对所组成的 溶液。 例如:HAc-NaAc、NH3-NH4Cl 作用:主要用于控制溶液酸度 (即控制反应条件)
(二)标准缓冲溶液:
是由规定浓度的某些逐级离解常数相 差极小的两性物质或由共轭酸碱对直接配 制而成。 例如:酒石酸氢钾、Na2HPO4—KH2PO4 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是在一定温度下,经 实验确定的。

Cb
Ka
Cb pH pKa lg Ca
pH pKa lg c A c HA
(最简式)
即:
(HA—A-)
Cb pOH pKb lg Ca
(B—HB+)
4.4 酸碱指示剂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变色原理: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 机碱,随酸碱滴定的进行,也参与质子的转移 作用,即:随着[H+]的变化,其结构发生变化, (指示剂获得质子转化为酸式或失去质子转化 为碱式)从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例1:酚酞(PP):是有机弱酸,称酸型指示剂
(三)较浓的强酸或强碱溶液: 高酸度 pH<2 用HCl作缓冲溶液 高碱度 pH>12 用NaOH作缓冲溶液
四、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本节重点) 标准缓冲溶液:通过实验得到pH值
一般缓冲溶液: 以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体系为例 CHA ——Ca (mol·-1)(分析浓度) L CA- ——Cb (mol·-1)(分析浓度) L
HIn - H In
OH 酸型无色
H



碱型红色
例2:甲基橙(MO):是有机碱,称碱型指示剂
H In HIn H



OH
碱型(偶氮式) 黄色
酸型(醌式) 红色
二、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
HIn H In
酸型


碱型

K HIn [ In ] [ H ] [ HIn ]
(一) 滴定曲线的绘制: 1 滴定前(Vb=0):为HAc溶液 ∵Cka>20Kw C/Ka>400 ∴
H

CKa 0.1000 1.8 10 5 1.3 10 3 mol \ L PH 2.89
2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Va>Vb): 溶液为HAc-Ac 缓冲体系
pH = pKHIn±1,称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变色 域)。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颜色变化的pH间 隔。不同的指示剂,因pKHIn 不同,所以,各 有不同的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点。 理论变色范围:二个单位
实际变色范围:一般为1.6-1.8个单位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据计算,而根据实际 测定结果。
20.00
20.02 20.20 22.00
100.0
100.1 101.0 110.0
0.00
0.00
0.02 0.20 2.00
7.00
9.70 10.70 11.68
突 跃
40.00
200.0
20.00
12.52
0.10mol· -1 L HCl ↓ 0.10mol· -1 L Na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