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2023最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5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5篇】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首没有华丽语言,没有曲折情节的诗歌。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美丽的帮大家收集整理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5篇】,欢迎借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篇一课时计划备课时间:()周星期()教出时间:()周星期()2005年上期总第()课时计划课时第课时课题:《未选择的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教学目标及重点:1、让学生借这两首诗了解并喜欢普希金和弗罗斯特这两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3、让学生了解一点诗歌中的象征的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并注意区别比喻与象征在诗中的不同表现。

4、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设想:1、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觉出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两首诗的动人之处并归结两首诗的不同特征。

2、对于“路”这一概念,要引导学生从人生之路的角度去理解,并让学生初步理解象征这一手法。

3、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两位诗人的生平资料及其诗作,并为大家朗诵其他诗篇的片段。

教学方法:读、说、悟、品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国度是诗的国度,从古体诗到绝句、律诗,从四言到五言、七言,种类繁多,精美绝伦。

今天,我们跳出中国诗歌的圈子,学习两首外国诗人的著名诗歌。

二、检查预习、朗读评价:1、请一位同学朗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再请几位同学评价朗读。

2、朗读《未选择的路》,请同学评价朗读。

评价的用意在于了解大多数学生预习的状况,通过朗读和评价,完成对于生字的掌握和诗歌情感的大体把握。

三、组织学生交流所找的资料,重点介绍普希金和他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亚历山大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

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

1811年进入皇村学校,接近未来的十二月党人,受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普希金生活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

引导学生了解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 作者简介普希金的生平介绍,重点介绍其文学成就和诗歌创作的特点。

分析普希金的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其在诗歌创作中的独特之处。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即面对生活的困境和挫折,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2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诗节、诗句、韵律等。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第三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3.1 修辞手法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

引导学生欣赏并运用修辞手法创作诗歌。

3.2 语言特点分析普希金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生动形象、富有音乐性等。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章:诗歌情感表达与启示4.1 情感表达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

4.2 诗歌启示从诗歌中汲取人生智慧,引导学生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保持乐观和坚定。

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培养其抗挫折能力。

第五章:诗歌创作与实践5.1 诗歌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诗歌创作。

提供一些创作提示和素材,帮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5.2 诗歌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鼓励互相评价和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评价和指导,提高其创作水平。

第六章:诗歌与文化价值6.1 诗歌与传统文化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

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文化背景,提高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

6.2 诗歌与当代社会探讨诗歌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诗歌中的思想和情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七章:诗歌表演与实践7.1 诗歌表演准备学生分组选择诗歌中的片段进行表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优秀教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优秀教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

(3)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会从诗歌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1. 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

2. 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3. 诗人的情感变化及其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2. 诗歌的深度解读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文本、作者简介、相关背景知识等。

2. 准备诗歌的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3. 准备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 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意。

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挖掘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情感变化,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中“生活欺骗了你”这一情境的理解和感悟。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和内涵,强调诗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鼓励学生学会从诗歌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

5. 作业布置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讨论普希金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对生活的无奈和挫折感。

1.2 作者简介简介普希金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探讨普希金对俄国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诗节、行数等。

探讨诗歌的结构如何增强其表达效果。

2.2 诗歌主题与意象解析诗歌中的主要主题,如生活的欺骗、失落与希望等。

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如“生活欺骗了你”、“忧郁的日子”等。

第三章:诗歌语言与风格3.1 语言特点分析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押韵、排比等。

探讨诗歌语言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3.2 诗歌风格讨论普希金的诗歌风格,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分析诗歌风格如何体现作者的个人特点和时代背景。

第四章:诗歌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4.1 诗歌审美价值探讨诗歌的审美价值,如韵律美、意象美等。

分析诗歌如何触动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4.2 诗歌文化意义讨论诗歌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分析诗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第五章:诗歌的解读与欣赏5.1 诗歌解读方法介绍诗歌解读的方法和技巧,如文本分析、文化背景等。

探讨如何深入理解和欣赏诗歌。

5.2 诗歌欣赏实践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实践,包括朗读、感悟等。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第六章:诗歌的创作手法与艺术特色6.1 创作手法分析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使用的创作手法,如拟人、比喻、象征等。

探讨这些创作手法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6.2 艺术特色讨论普希金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等。

分析艺术特色如何体现普希金的个人风格和时代背景。

第七章:诗歌的传承与影响7.1 诗歌的传承探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俄国文学史上的传承和影响。

分析诗歌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诗歌欣赏。

7.2 诗歌的影响讨论普希金的诗歌对俄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思考普希金的诗歌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

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

语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分析诗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掌握普希金的生平背景,了解其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学会从诗歌中提炼主题,进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中俄文化在诗歌创作上的差异。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欣赏美文的兴趣。

(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普希金的生平背景及其诗歌创作风格。

(3)诗歌主题思想的领悟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2.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

(2)中俄文化在诗歌创作上的差异分析。

(3)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生活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3.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2 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中俄两国诗歌创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诗歌艺术的理解。

3.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普希金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4.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4.4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分析普希金的创作风格。

4.5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生活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五、课后作业5.1 背诵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3 调查收集其他关于普希金的诗歌作品,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表现评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5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5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5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诗人,理解诗意,背诵二首诗。

2、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读诗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感受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对人生的认识,培养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蕴涵的哲理;2.品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未选择的路》诗人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的原因。

2.诗歌的象征手法〉教学方法:1、读、说、悟、品法。

2、比较鉴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二课时:《未选择的路》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由《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

当你身处困境,是前进还是后退,遇到困难,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诗人简介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

近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代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主题切中当时俄国社会重大问题,塑造了“多余的人”“小人物”等俄罗斯文学的典型形象。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

母亲把他带到祖籍新英格兰地区的马萨诸塞州。

中学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

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弗罗斯特常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意指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

他又被认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2)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乐观的心态。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背诵与理解。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普希金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全班交流:分享各小组讨论成果,互相启发。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2)教师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学生分享自己面对困难时的感悟和体验。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诗歌欣赏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诗歌。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 写一篇关于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读后感。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价值。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7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7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优秀7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篇一教学目的要求:1.反复诵读,领会诗人坚强乐观的思想,感受他博大的情怀。

2.背诵、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教学目的要修改文章求1难点:教学目的要求2教学课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新课可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导入;或可从“你知普希金有多少”这一问题导入,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朗读诗歌(三)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注意诗的感情基调,并注重诗的重音、节奏、停顿。

(四)指名学生进行朗读,其余同学作出中肯的评价。

(五)精要讲析: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诗人用诚挚的语言倾诉了自己对艰难生活的体会。

2.这首诗语调亲切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

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是它打动人心的美好所在。

(六)作者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态度?(七)请同学结合生活实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会如何去面对呢?(八)当堂检测:背诵、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抽同学背,然后一起默写。

(九)作业:1.课后补充练习。

2.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篇二(一)导入新课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

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了解作者(三)研读课文1.整体感知(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的气氛,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 )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读后,根据学生朗读情况作初步的报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解读诗歌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公开课教案
徐娅 2020年6月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2.品析诗歌语言,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3.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体会其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

二、教学新课
【走近诗人】
【第一乐章:美读】请各位同学自由诵读诗歌,自主感受诗歌的语气和重音!
【第二乐章:品读】出示背景知识:这首诗是诗人给邻居小女孩的题词,是诗人在流放期间,最艰苦的环境下,对邻居小女孩说的话。

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自由品读诗歌,合作思考:
1. 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欺骗”?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你”指的是谁呢?
3. 如何理解诗歌中的“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第三乐章:赏读】请用“从诗中的______词/句,我看到了普希金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句式分析。

•他的诗(语言?情感?哲理?句式?)
感受普希金
【第四乐章:歌咏】
请同学们以《假如你欺骗了生活》为题,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句式创作一首小诗。

请同学们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题,创作一首小诗。

寄语
生活就像大自然,总有风雨伴随着我们的生命。

面对风雨,我们要坚强乐观,珍视生命,珍惜青春,珍爱生活。

【第五乐章:余韵】
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普希金诗集》,深入了解诗人。

2、课外搜集说理诗,如曾藜的《泥土》、布莱克(英)的《一粒沙》、弗罗斯特(美)的《未选择的路》《雪夜林边驻足》等。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