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生物样本中提取核酸(DNA 或 R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各种试剂和仪器进行核酸提取的操作步骤。
3、了解核酸鉴定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4、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二、实验原理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胞裂解液将细胞破碎,使核酸释放出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核酸与其他细胞成分分离,最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核酸样品。
DNA 提取常用的方法有酚氯仿抽提法、盐析法等。
酚氯仿抽提法是利用酚和氯仿的混合液去除蛋白质,然后通过乙醇沉淀得到 DNA。
盐析法是利用高浓度的盐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从而分离出 DNA。
RNA 提取常用的方法有异硫氰酸胍法、Trizol 法等。
Trizol 法是基于异硫氰酸胍和酚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裂解细胞并抑制 RNA 酶的活性,从而提取出完整的 RNA。
核酸鉴定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核酸在 260nm 和 280nm 处的吸光度值(A260 和 A280)来评估核酸的纯度和浓度。
A260/A280 的比值在 18 20 之间表示 DNA 纯度较高,在 19 21 之间表示 RNA 纯度较高。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则是根据核酸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来分离和鉴定核酸,DNA 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距离与分子量大小成反比,RNA 通常会呈现出 28S、18S 和 5S 三条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动物组织(如肝脏、肌肉等)或培养的细胞。
大肠杆菌菌液。
2、实验试剂细胞裂解液(含蛋白酶 K)。
酚氯仿混合液(酚:氯仿= 1:1)。
无水乙醇、75%乙醇。
3M 醋酸钠(pH 52)。
Trizol 试剂。
异丙醇。
RNA 酶抑制剂。
琼脂糖。
50×TAE 电泳缓冲液。
核酸染料(如 EB 或 GelRed)。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I.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核酸提取和鉴定的步骤,掌握核酸提取实验技能,初步了解PCR技术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II. 实验原理:
DNA分子在水性条件下具有极强的极性,由此,在化学性质上只要是极性且亲水性的溶剂都能迅速膨胀和破裂DNA分子的双链
结构,并溶解其中的碱基、核苷酸、脱氧糖等。
利用这一原理,
我们可以用溶液来提取含有核酸的样品,然后通过紫外吸光度计
检测该提取物中核酸的含量。
此外,PCR技术是一种被广泛运用
于DNA扩增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DNA聚合酶扩增DNA
的特定片段。
III. 实验步骤及结果:
1. 核酸提取:将实验样品加入细胞破解液并混匀,离心后取上
清液,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振荡混合并离心15分钟,然后
弃上清液,加入70%无水乙醇并离心,倒掉液体后用氧气吹干。
最终的核酸提取物的溶解液浑浊且无法肉眼辨认样品。
2. 核酸鉴定:将已经提取的样品分别用紫外吸光度计测量其光密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的D.W相比,样品中的核酸具有极高的光密度值,证明核酸提取步骤成功,核酸鉴定实验成功。
IV.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了样品中的核酸,并对提取后的核酸进行了鉴定,证明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核酸,表明核酸提取和鉴定实验成功,也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验九 动物肝脏DNA提取和鉴定

酸钠; (4)整个操作步骤应尽量简化,缩短实验过程,减少核酸
变性、降解、机械切割的机会。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320. 12.13Sunday, December 13, 2020
(3)EB灵敏度高,可检测出10ng或更少的DNA含量。 (4)既可用于DNA也可用于RNA的检测。 (5)EB可加到样品中,也可加到凝胶中,可随时用紫外
灯检测电泳的进程和效果。 (6)EB-DNA复合物中的EB发出的荧光比游离的EB强10倍,
因此不需洗净凝胶中游离的EB也可检测出DNA的条带。
3、缺点:
DNA分子在pH高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带负电荷,在电 场中向正极移动(电荷效应) 。 DNA分子泳动速率的大小除与DNA分子的带电量有关 外,还与DNA分子的大小和空间构象有关(琼脂糖凝胶 的分子筛效应)。 电泳时,用溴酚蓝做前沿指示剂,用溴化乙啶 (ethidium bromide,EB) 指示DNA样品在凝胶中的 确切位置。 溴化乙啶是一种荧光染料,可插入DNA双螺旋结构的 两个碱基对之间,与DNA分子形成络合物,在紫外光的 激发下发出橙黄色的荧光。
蛋白的形式存在。因此,分离DNA时必须使其与蛋白质解离,并除 去蛋白质。)
➢ 设法除去RNA的污染; ➢ 防止DNA酶的降解作用;
选材
要提取动物组织DNA,一般选择细 胞膜较脆弱,容易破碎的动物脏器,如 胸腺、肝脏、脾脏、胰脏等。
细胞破碎方法—机械物理法:
• 研磨:将剪碎的动物组织置于研钵或匀浆器中,加入少量石 英砂研磨或匀浆,破碎细胞。这种方法温和,适合实验室使 用。
实验九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九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实验七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原理】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孩酸(DNA)⼤部分与蛋⽩质结合形成核蛋⽩。
核蛋⽩可被三氯醋酸沉淀,再⽤95%⼄醇加热可以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然后⽤10%NaCl 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加⼊醇可使核酸钠沉淀析出。
先⽤⽔由动物肝中提出核蛋⽩,再籍酚将核酸与蛋⽩质之间的结合键断裂,并⽤⼄醚抽提去蛋⽩质及其它杂质,最后⽤⼄醇将核酸沉淀。
核酸(RNA、DNA)可被硫酸⽔解产⽣磷酸。
有机碱(嘌岭、嘧啶)和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此三类化合物可⽤下列⽅法鉴定之。
1、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的作⽤下。
还原成兰⾊的钼兰。
常⽤的还原剂有氨基苯磺酸、氯化亚锡,维⽣素C 等。
H 3PO 4+12H 2MoO 4→H 3PO 4·12MoO 3+12H 2O H 3PO 4·12MoO 3H 3PO 4·6MoO 3·3Mo 2O 52、嘌呤碱:能与苦味酸作⽤形成针状结晶3、戊糖:(1)核糖:经与强酸(盐酸与硫酸)共热⽣成糠醛,后者可与3;5⼆羟甲基苯缩合成绿⾊化合物。
(2)脱氧核糖:在强酸中加热,可⽣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后者再与⼆苯胺作⽤⽣成⼀蓝⾊化合物。
上述⼆反应如下【操作】(⼀)核酸提取l、⽤酚提取法:(1)取⼩⽩⿏⼀只,断头处死,剖腹取肝,置于研钵中,加⼊玻璃少许,研磨⾄糊状后,加⼊蒸馏⽔3ml,继续研磨约三分钟。
(2)于该研钵中再加酚液5ml,研磨约⼗分钟后,倒⼊—-圆底离⼼管中,离⼼5分钟(约2000转/分钟)。
(3)⽤⽑细管将上液吸出,置于⼀圆底离⼼管中,加⼄醚2ml,⽤拇指将管⼝按住,⽤⼒振摇1—2分钟(提出酚),离⼼5分钟后,⽤⽑细滴管吸取全部下层液于⼀圆底离⼼管中。
(4)于该管中加⼊95%⼄醇2ml,⽤玻棒搅拌约2分钟,离⼼3分钟,取出.去上清液,沉淀部分即为核酸。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及其组成成分的鉴定

加数滴使呈碱性
10
10
硝酸银
灰褐色沉淀
核糖鉴定
试剂(滴)
核酸水解液 5% H2SO4 3,5-二羟甲苯
管号
1#实验管
2#对照管
4
–
–
4
6
6
沸水加热5min,比较两管颜色.
核糖 浓酸 糖醛 + 3,5二羟甲苯
3H2O
绿色复合物
脱氧核糖鉴定
试剂(滴)
核酸水解液 5% H2SO4 二苯胺试剂
管号
1#实验管
RCF在离心管内不相同,靠转子外最大, 靠中心轴最小,有表可查。
离心机种类及用途
1、低速离心机 常规使用,台式,最大速度3 000~6 000r/min,
RCF可达6 000g。常用于收集细胞、细胞核或 叶绿体等较大的细胞器、抗原-抗体复合物等 粗颗粒沉淀。 2、高速离心机
较大立式,常有制冷系统。最高速率可达 25 000r/min、RCF达60 000g。用于分离微生 物细胞、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和蛋白质沉 淀物。
开 始 做 实 验 !
亚细胞结构的分离
生物颗粒在离心场中所需离心加速度和时间
离心加速度 时间
沉降的组分
100g 4 000g 15 000g 30 000g 100 000g
5min 10min 20min 30min 3~10h
真核细胞 叶绿体 细胞碎片 细胞核 细菌、线粒体 溶酶体、细菌细胞碎片 核糖体
实验步骤
猪
3、超速离心机
一类速度非常高的离心机,最大转速 可超过30 000r/min,最大RCF可达600 000g ,用于沉淀核糖体、膜泡等小的细胞器和 生物大分子。具有精密的制冷、真空装置 4、微。量离心机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了解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方法;
2. 掌握核酸鉴定实验的基本步骤;
3. 实验中验证提取的核酸是否具有一定的纯度。
实验原理:
动物组织中的核酸主要包括DNA和RNA两种类型,可利用
溶解细胞膜、蛋白质酶解、沉淀和洗涤等步骤提取核酸,并通过酶切鉴定分离所得核酸的类型。
核酸的鉴定主要通过比色、电泳或光谱等方式识别。
此外,核酸的纯度可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来评估。
实验步骤:
1.取动物组织,并将其切碎放入离心管中;
2.加入溶解液(如Tris-HCl缓冲液 pH 8.0),彻底溶解组织;
3.加入蛋白酶,使蛋白质完全酶解,生成核酸;
4.加入溶液(如EDTA),停止蛋白酶的作用;
5.加入酒精,将核酸沉淀下来;
6.用乙醇洗涤核酸沉淀,去除杂质;
7.将核酸用去离子水溶解,并进行测量;
8.通过酶切反应鉴定核酸的类型;
9.通过比色、电泳或光谱等方式识别核酸;
10.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来评估核酸纯度。
实验结果:
提取的核酸样品通过酶切反应鉴定为DNA。
通过比色、电泳
或光谱等方式识别,验证了核酸的存在。
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为1.8,表明核酸具有一定的纯度。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动物组织中的DNA核酸,并通过酶切反应鉴定了其类型。
通过比色、电泳或光谱等方式识别,验证了核酸的存在,并通过测量260 nm和280 nm的光密度比值评估了核酸的纯度。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一、生物大分子制备方法基本设计思路
流程:选材→破碎→抽提→浓缩→分离纯化 破碎方法:机械、物理、化学、生物 浓缩方法:沉淀(盐析,可逆变性,有机溶剂等) 生化实验三大分离技术: 离心技术 层析技术 电泳技术
二、实验方法及设计流程
1、提取(3课时) 猪肝 → 匀浆→ 三氯醋酸沉淀核蛋白→ 离心(3200-3500 rpm,5min)
复习与计思路, 写出核酸提取制备的设计原理。
2、样品如何判断是DNA、还是RNA,反应条 件如何?
3、造成产量偏低的原因,从提取过程分析。
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
本实验运用盐溶液法用动物肝脏分离制备DNA 核酸在细胞内都与蛋白质结合成核蛋白,要分离核 酸必须使核酸与蛋白质分离并除去蛋白质。 已知在0.14mol/LNaCl溶液中核糖核蛋白溶解度最 大,而脱氧核糖核蛋白溶解度最小,在1mol/LNaCl 溶液中脱氧核糖核蛋白溶解度增大,核糖核蛋白的 溶解度则明显下降,根据这种特异性即可把这两种 核蛋白分开
动物猪肝猪羊兔组织捣碎机离心机量筒烧杯锥形瓶玻璃棒离心管称量瓶滴管等实验步骤取动物肝脏浸入预先在冷水浴中冷却的014mollnacl001molledta溶液反复洗涤几次直至组织无血为止将洗净的组织剪成碎块称取10g加入20ml014mollnacl001molledta溶液在组织捣碎机中匀浆44000rmin离心15分钟后弃上清液在沉淀中加入4倍体积的低温014mollnacl001molledta溶液搅匀后离心弃上清液如此反复23次保留沉淀实验步骤将沉淀物悬于5倍体积的014mollnacl001molledta溶液中搅匀边搅拌边滴加sds溶液直至sds的最终浓度达10gl为止然后加入固体nacl使nacl最终浓度达1moll继续搅拌3045min以确保nacl全部溶解将上述混合液倒入一个具有塞的锥形瓶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振荡10min在室温3000rmin离心10min此时可见3层小心吸取上层水相记录体积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氯仿异戊醇混合物振荡离心如此反复抽提数次直至界面处不出现蛋白凝胶为止最后一次离心后小心吸取上层溶液计量体积放入干燥小烧杯加入2倍体积的预冷95乙醇产生沉淀后4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dna实验步骤加2倍体积预冷乙醇如用滴管滴加边加边慢慢顺一个方向在烧杯中搅动有粘稠维丝物缠在玻璃棒上直至再无丝状物缠上为止将玻璃棒上的dna取下依次用75乙醇95无水乙醇洗一次放入干净量瓶中至于干燥器中抽干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组织捣碎机离心机宝山壁画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原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孩酸(DNA)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
核蛋白可被三氯醋酸沉淀,再用95%乙醇加热可以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然后用10%NaCl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加入醇可使核酸钠沉淀析出。
先用水由动物肝中提出核蛋白,再籍酚将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键断裂,并用乙醚抽提去蛋白质及其它杂质,最后用乙醇将核酸沉淀。
核酸(RNA、DNA)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
有机碱(嘌岭、嘧啶)和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此三类化合物可用下列方法鉴定之。
1、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用生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的作用下。
还原成兰色的钼兰。
常用的还原剂有氨基苯磺酸、氯化亚锡,维生素C等。
H3PO4+12H2MoO4→H3PO4·12MoO3 + 12H2O
H3PO4·12MoO3H3PO4·6MoO3·3Mo2O5
2、嘌呤碱:能与苦味酸作用形成针状结晶
3、戊糖:
(1)核糖:经与强酸(盐酸与硫酸)共热生成糠醛,后者可与3;5二羟甲基苯缩合成绿色化合物。
(2)脱氧核糖:在强酸中加热,可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后者再与二苯胺作用生成一蓝色化合物。
上述二反应如下
【操
作】
(一)
核酸提取
l、用
酚提取法:
(1)
取小白鼠一
只,断头处
死,剖腹取
肝,置于研
钵中,加入
玻璃少许,
研磨至糊状
后,加入蒸
馏水3ml,
继续研磨约
三分钟。
(2)
于该研钵中再加酚液5ml,研磨约十分钟后,倒入—-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约2000转/分钟)。
(3)用毛细管将上液吸出,置于一圆底离心管中,加乙醚2ml,用拇指将管口按住,用力振摇1—2分钟(提出酚),离心5分钟后,用毛细滴管吸取全部下层液于一圆底离心管中。
(4)于该管中加入95%乙醇2ml,用玻棒搅拌约2分钟,离心3分钟,取出.去上清液,沉淀
部分即为核酸。
2、用三氯醋酸提取法
(1)杀兔;取肝,称重,按每克肝脏4ml比例加入1%三氯醋酸,制成肝匀浆。
每组量取肝匀浆5ml于带塞离心管中,3000转/分离心5分钟。
(2)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倾去,于沉淀中加95%乙醇5ml充分混匀,在水浴中加热至沸2分钟,注意酒精沸腾后将火关小,避免酒精蒸汽燃烧。
冷却后离心。
(3)倾去上层乙醇液。
于沉淀中再加入10%NaCI溶液4ml,置沸水浴中8分钟,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取出;冷却后再离心,
(4)将上清液倾入另一离心管中,再离心一次,除去可能存在的微量残渣,将上清液倒入一试管。
取等量95%的乙醇,逐滴加入到上清液中,即可见白色沉淀逐渐出现,静置10分钟后。
将其内容物摇匀后倒入一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将上液倾去,所得白色沉淀即为核酸钠。
(二)核酸的水解:
在有核酸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蒸馏水2ml。
振摇至沉淀溶解后,加入10%H2SO42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即得核酸水解液,用流水冷却后进行下列定性试验。
(三)鉴定:
l、嘌呤碱的鉴定:
取中试管一支,加入饱和苦味酸约2ml,再加入核酸水解液4—6滴,摇匀。
静置于室温中,观察有无黄色针状结晶出现,。
2、脱氧核糖的鉴定:
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5分钟后,观察二管颜色之变化。
3、核糖的鉴定:
摇匀,于沸水浴加热10分钟后观察色颜色之变化。
4、磷酸的鉴定
【试剂配法】
1、饱和苦味酸溶液:称取1.3克的苦味酸,溶于100ml的蒸馏水中,静置过夜。
临用前倒取上层液。
2、钼酸试剂,称取钼酸铵5克,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浓硫硫15ml待冷却后加蒸馏水至1000ml,此试剂可置阴凉处保质一月。
3、拜耳(Bial)氏试剂:称取1.5克3,5一二羟甲苯,加入浓盐酸50ml。
再加10%三氯化铁20—30滴,贮于冰箱。
此试剂应在临用前配制。
4、二苯胺试剂:称取纯二苯胺lg溶于1000ml的冰醋酸中,加入浓硫酸2.75ml,贮于棕色瓶中,此试剂亦需临用前配制。
5、3%维生素C:称取维生素C 3克溶于5%三氯醋酸100ml中(已氧化变质的维生素C不能用)。
【注意事项】
1、在用饱和NaHCO3调节pH值时,一定用试纸测定,将pH调节在6.5以下。
2、肝匀浆一定要磨得较细,细胞彻底破坏。
【实验报告与思考题】
1、核酸提取、鉴定的原理如何?
2、在本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3、DNA和RNA在组成上有什么区别?如何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