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统编版)】《画》-3学习任务单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歌《画》,使学生了解到画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能听懂、读准课文,理解内容。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的作用与价值,表达自己的感受。

4.通过叙事、讲授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来理解画的作用。

5.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要点。

2.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画的作用。

3.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与感受。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把握诗歌《画》中的比喻和意象。

2.能够跳脱现实场景,用心灵的眼睛去感知画的内在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初读《画》带领学生一起读诗歌《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丽、节奏和意象。

2. 导入活动老师和学生一起谈论诗歌中的“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 集中训练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各自对“画”不同的理解,并对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4. 延伸拓展设计一些与画相关的活动,如美术课、表演课等,丰富学生对“画”的理解。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回顾学习收获,并表达自己对“画”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作业1.背诵诗歌《画》。

2.完成《画》相关的绘画作业。

3.撰写关于“画”的作用与价值的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画”的过程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也让我深受启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涉及学生情感层面的引导,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感悟人生,培养美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的详细安排,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学习任务单】1-天地人

一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学习任务单】1-天地人

第1课天地人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课前学习任务预习课文,试着认读生字。

课堂学习任务探究一:朗读课文。

任务:跟着老师读汉字。

方式:跟读,齐读。

问题:数一数这一课共有几个汉字?方法:数一数汉字的个数。

探究二:学习“天、地、人”。

1.认识“人”字。

任务:图文对照认识“人”。

分析:通过画有人物形象的图片认识文字,建立图文对应的关系,理解字义。

任务:根据图片,分清女人、男人。

目的:巩固对“人”字的理解。

2.认识“天”字。

任务:图文对照认识“天”。

分析:通过图片认识文字,建立图文对应的关系,理解字义。

问题:观察字形,和“人”字有什么不同?方式:与“人”字的比较,理解“天”的形和义的关系。

任务:根据图片,知道晴天、阴天、雨天等。

目的:巩固对“天”字的理解。

3.认识“地”字。

任务:图文对照认识“地”。

分析:通过图片认识文字,建立图文对应的关系,理解字义。

任务:看图片,能说出草地、田地、雪地。

目的:巩固对“地”字的理解。

任务:从教材中,找出“天”和“地”。

方法:知道“天”和“地”的字形,找出“天”和“地”。

探究三:学习“你、我、他”。

1.感知“你、我、他”。

问题:我是中国人,那你是中国人吗?问题:他是你的同桌,他是中国人吗?目的:通过问答的形式,理解“你、我、他”的含义。

2.认识“你、我、他”。

问题:“你”和“他”字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方式:从字形上找不同和相同之处。

问题:“他”和“地”字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方式:从字形上找不同和相同之处。

课堂小结认识了“天、地、人、你、我、他”6个字,不仅会读它们,还认识了它们的样子,知道了它们的意思。

课后任务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认读“天、地、人、你、我、他”6个字。

一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学习任务单】3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2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学习任务单】3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2课时)

第3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第2课时)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提取文中明显的信息,能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

3.能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课前学习任务1.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查阅资料,知道什么是冬眠。

2.搜集不同动物脚印的形状。

课堂学习任务探究一:了解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

1.读第1、2句话。

问题:小动物们看到下雪了,心情是怎样的?任务:体会带感叹号句子的读法,读出高兴、惊喜的心情。

2.读第3、4句话。

(1)问题1:这些小画家都是用自己的脚在雪地上画画,为什么画出的画不一样?任务1:观察鸡、狗、鸭、马的爪子或蹄子以及印在雪上的脚印形状,了解它们脚印的不同形状;然后分别将他们的脚印和竹叶、梅花、枫叶、月牙作对比,发现相似之处。

任务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小画家是如何在雪地里画画的。

(2)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脚印的形状?任务:续编儿歌。

小牛画(),小猪画(),()画(),()画()。

(3)问题3:这些小画家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任务: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第4句话,读出“小画家”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

探究二:了解动物冬眠的特点。

问题1: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上画画?青蛙为什么躲在洞里睡觉?提示:有些动物会冬眠。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冬眠?探究三: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任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任务2:用填空法背诵课文。

下雪啦,()!()来了一群()。

小鸡画(),小狗画(),小鸭画(),小马画()。

不用()不用(),几步就成一幅()。

()为什么没参加?他在()睡着啦。

任务3:结合插图想象情景,背诵课文。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到了“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还结合插图,知道了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了青蛙冬眠的特点。

课后任务和爸爸妈妈一起续编儿歌。

一年级语文(统编版)-春夏秋冬2-3学习任务单

一年级语文(统编版)-春夏秋冬2-3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春夏秋冬》学习任务单
第二课时
1.认识“游、池、入” 3个会认字,巩固认读字,会写“风、花、飞、入”4 个会写字,会写新笔画“横斜钩”。

2.学习“青草、红花”等 4 个词语,“池草青、山花红”等 4 个短语。

朗读和背诵课文。

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课前预习任务】
1.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和词语。

2.读一读后半部分没学的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课上学习任务】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2.按顺序读课文,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

3.在图画的帮助下,自己试着背一背课文。

4.跟随老师学写生字“风、花、飞、入”。

【课后作业】
1.想象着画面,再背一背课文。

2.再读一读记一记语文书 13 页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

3.对照田字格里的范字,看看自己写的字,找找优点和问题,修改一下,再练习写一写。

4.听写练习:春风冬雪雪花飞入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无。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学习任务单]第3课 小青蛙(第2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学习任务单]第3课 小青蛙(第2课时)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3课小青蛙(第2课时)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
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课前学习任务
查找资料,了解小青蛙。

课堂学习任务
探究一:学习第一句话,了解小青蛙的样子。

任务1: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话,说一说小青蛙长什么样。

任务2:看看教材中的插图,或者想一想生活中见到的青蛙的样子,说一说除了大眼睛,小青蛙还有哪些特点。

探究二:学习第二句话,了解小青蛙能做什么。

任务1:小青蛙睁着大眼睛在干什么?读一读第二句话,找一找。

任务2:说一说小青蛙都会吃哪些害虫。

问题:为什么青蛙吃害虫就是做了好事情?吃掉害虫对什么有益?
任务3:用一句话称赞小青蛙。

探究三:学习第三句话,懂得保护小青蛙。

任务:如果有人伤害小青蛙,我们应该对他说些什么?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问题1:你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
问题2:除了小青蛙,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吃害虫?
探究四:拓展学习《青蛙种豆》。

任务:借助拼音读读儿歌。

问题:青蛙种的是什么豆?
课后任务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

2.读读有关青蛙的故事,或者搜集有关青蛙的资料。

统编版《小学语文家常课任务单》一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家常课任务单》一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家常课任务单》一年级下册参考答案1、1“朋友,刚才我所说的就是事实,活生生的事实,什么是事实呢?刚才我说的就是事实。

”这句话不够简洁。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敕造zhì惫懒bèi内帏wéi宫绦tāo(正确答案)B、盥洗guàn两靥yè忖度cǔn瞋视chēnC、懵懂měng贾赦shè嫡亲dí便宜行事biànD、溺爱nì戏谑xuè驯骡xùn罥烟juàn3、1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他借助《卖白菜》中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做人行事的看法:再穷也不能失掉志气,再穷也不能丢掉真诚。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埋怨(mán)目睹(dǔ)对峙(zhì)B、弊病(bì)栖息(qī)烘托(hōng)C、绷带(bēng)骤然(zhòu)哽咽(yè)D、吹嘘(xū)浮躁(cào)停滞(dài)(正确答案)5、1公司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作为公司秘书的你说:“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你的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粗糙cāo 红缯zēng 乳酪lào(正确答案)B、背负bèi 树冠guān 萌蘖nièC、龟裂guī宋徽宗huī贮藏zhùD、谚语yàn 紫绡qiāo 果梗gěng7、1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华而不实的文风。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绘画可以表达情感和意思,培养对美的感觉和审美能力。

2.理解绘画的基本要素,如线条、颜色、形状等。

3.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达简单的形体。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绘画的基本要素,并能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达简单的形体。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色彩斑斓的绘画作品,或讲述一些艺术家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绘画的基本要素1.线条: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弯曲线、交叉线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线条的特点。

2.颜色: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常见的颜色和颜色的混搭效果,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

3.形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的特点。

3. 练习基本画线教师示范不同类型的线条的画法,如直线、弯曲线,然后让学生跟着画。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线条样式。

4. 用颜色进行涂色练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图形,如糖果、彩虹等,让学生自由涂色。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并且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5. 整合要素,绘制简单的形体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简单的形体,如房子、树、花等,让学生通过练习应用之前学到的基本要素进行创作。

6. 结束语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创作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不同的绘画要素及技巧,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及掌握绘画技巧。

3.练习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绘画技巧。

五、教学评估1.学生的兴趣、参与度和自主性。

2.学生的作品创意和表现力。

3.学生对绘画基本要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2.纸笔、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七、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如大自然、万物和建筑等,从中获取灵感和素材进行创作。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画》这篇课文。

2.能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3.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

2.能够感知绘画的美和灵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画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和表达画的美和感受。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画的情感。

2.如何启发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课文《画》2.教学图片或实物画作3.课堂小组讨论材料教学环境1.教室内放置画作2.保证课堂安静的环境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看课文标题《画》,并问学生:你们知道画是什么吗?你们喜欢画吗?第二步:导读(1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以问题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畅想画的美和灵性。

第三步:学习(15分钟)1.课文学习和解读,老师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步:练习(15分钟)1.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老师给出几幅画作,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这些画作的美和自己的感受。

第五步:总结(5分钟)1.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欣赏。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画的短文,描述自己对画的看法和感受。

2.自己动手画一幅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画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