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大黄、芒硝外敷在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大黄、芒硝外敷在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大黄、芒硝外敷在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大黄、芒硝外敷对于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且行常规切口干预的45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行大黄、芒硝外敷的45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组间切口愈合效果、并发症情况展开分析。

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效果(100.00%)优于对照组(86.67%),且并发症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7.78%),P<0.05。

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进行大黄、芒硝外敷,可以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风险,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大黄;芒硝;外敷;剖宫产;切口愈合;安全性剖宫产术后极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不仅会加重产妇精神、心理负担,也容易引发医患纠纷,所以必须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有报道指出[1],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中药外敷,可以起到消肿止痛以及祛瘀生新的作用,有助于促进产后切口愈合。

基于此,本文就大黄、芒硝外敷对于促进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及安全性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且行常规切口干预的45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诊且行大黄、芒硝外敷的45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2.6±4.0)岁,出血量30-56ml,平均(43.5±6.1)ml;观察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2.4±3.9)岁,出血量31-58ml,平均(43.7±6.3)ml。

纳入标准:①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②腹部脂肪层厚度不低于3cm;③知情且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智力障碍者;②精神疾病者;③已发生切口感染者。

基本资料(出血量、年龄等)组间无差异,P>0.05,可对照研究。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切口干预):以碘伏常规消毒,挤净渗出液,在切口上敷敷料,每2d更换1次敷料。

大黄芒硝防治剖宫产后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临床研究

大黄芒硝防治剖宫产后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临床研究

趋势 ,其手 术所 带来 的并发症 如术 后切 口愈 合不 良等 这些 并发症 均数 ± 标准 差 ( ±S )表示 ,采用 x 。 检 验,组 间采用 t 检验, 若不 及时 处理 ,将会 给 患者 带来 更为严 重 的后果 。大 黄和 芒硝 均 P< 0 . 0 5 表 示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为 中药传 统用 药 ,两 药打 粉封 包合 用 ,在治 疗各 种手 术 引起 的切 口愈 合 不 良中得 到 了较 多 的应 用 ,且用 后 效果 满意 包治疗 ,取得 了满意 的效果 ,现报 告如 下。 1资料 与方法 。笔 者选 取我 院剖 宫产 后手术 切 口愈 合不 良患者 7 6例 ,运 用大黄 、芒硝封
3讨论
大黄 ( R h e u m p a l m a t u m L . ):味苦 ,性寒 。临床功 效 ;泻
下攻 火 ,清热 泻火 ,凉血 解 毒,逐 瘀通 经;外 用可 泻火解 毒 、凉
比例进 行调 配并 进行 打粉 预混 ,混合 好 的粉末 要密 闭保 存 以防受
潮 ,首 先对 手术 切 口进行 常规 碘伏消 毒 ,并对 切 口轻度 挤压 ,用
照组采 用 1 %的利凡诺 尔湿纱布贴敷 治疗 , 观察对比 两组疗效及不 良反应 。 结果: 两组治疗有 效率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但 不 良反应发 生率研 究组显著 少于对照组 ,其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P<O . 0 5 )。结论 :大黄 、芒硝 对于剖 宫
或 纱布面 有 渗 出痕迹 ,则 按前述 再次 执 行相 同操作 :如 纱布面 无 消炎 、预 防感染 的 目的。 研 究 结果表 明研 究组 治疗 总有效 率 虽高于对 照 组,但 差异 并 渗 出痕迹 ,伤 口周 围 红肿 消失 ,则可 用原 来 的大黄 、芒硝 纱布 继 P> 0 . 0 5 )。但 是 研 究组 中显效例 数 明 显多于 对 续 覆盖 ,继 续观 察 1 ~2 天 后 ,如仍 无渗 出 ,则视 为痊 愈 ,可 以 无 统计 学 意义 ( 照组 , 无效例 数少于对 照组 , 且差 异均具有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出院。对 照组采 用 1 %的利 凡诺 尔湿纱 布贴 敷于腹 部切 口处 ,1 次

大黄及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38例临床观察

大黄及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38例临床观察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药物研究
CHINA HEALTH INDUSTRY
大黄及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38例 临床观察
李娟红 (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灵宝 472500)
【摘要效果。方法 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38例剖宫
由此可见,用大黄及芒硝防治剖宫产 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具有取材方便、操 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 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疗法。
参考文献 [1] 梁俊霞,任秀芳.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
肪液化60例相关因素探讨[J].河南外科 学杂志,2007,1(13):37~38. [2] 潘 美 玲 , 张 长 英 . 术 后 腹 部 切口 愈 合 不良 81例 疗 效 分 析 [ J ].河 北 医 学,2001,5(5):420~421. [3] 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5:217. [4] 葛自银,杨树清.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51例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 床,2002,3(3):170~171. [5] 李 小 毛,段 涛,杨 慧 霞.剖 宫 产 热 点 问 题 解 读 [ M ].北 京:人民 军医出版 社,2008:180. [6] 邵晓燕.中草药在脂肪液化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1,12(34):158.
大黄主要由蒽醌类衍生物构成,性若 寒,具备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和 逐瘀通经的作用,同时还能抗炎、止血、 促进微循环等这些作用。芒硝主要由硫酸 钠构成,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收敛的作
用 。大 黄 和 芒 硝 合 用 可 以 软 化 腹 部 切 口 的,收敛腹部切口的脂肪液化、预防感染, 减轻患者的疼痛,这样最终达到切口的愈 合的目的。切口外敷大黄和芒硝能及时吸 走坏死的脂肪液化组织,可以保持切口的 干燥,防止切口恶化,缩短了愈合时间,降 低了医疗费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

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

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大黄、芒硝治疗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290例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资料,对其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观察,总结出肥胖、贫血、妊娠期水肿、滞产、术时麻醉效果不良、腹部多次手术者为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其中46例有愈合不良高危因素患者,于术后48 h采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腹壁切口。

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46例患者中45例为Ⅰ期愈合,其中35例于术后切口出现红肿和硬结,11例腹壁水肿仍较重;经用药2~4 d后水肿消退,红肿和硬结消失,切口拆线Ⅰ期愈合,痊愈出院。

1例肥胖、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伤口渗液,部分裂开后,经局部敷药延期愈合,治愈率97.83%,伤口愈合不良占总剖宫产的0.45%。

结论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黄;芒硝;剖宮产切口;愈合不良;防治法本院妇产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采用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科共分娩12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剖宫产222例,总结出肥胖、贫血、妊娠期水肿、滞产、术时麻醉效果不良、腹部多次手术者为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对有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46例患者进行观察。

1. 2 方法术后除常规应用抗生素外,对46例高危因素患者严密观察,于术后48 h换药时,对切口周围组织水肿仍较重或者出现红肿硬结者,取大黄100~120 g、芒硝250~300 g,研成细末混匀,分装于两个16 cm×8 cm的灭菌白棉布袋内,换药时先用2层无菌纱布(也可用医用敷料)覆盖切口,再将大黄、芒硝药袋敷于其上,用腹带固定。

根据渗液多少决定换药次数,一般为1 次/d;如果渗液多可适时更换药袋,换下的药袋晒干或晾干后研粉可重复使用。

外敷大黄、芒硝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影响的观察与护理

外敷大黄、芒硝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影响的观察与护理
134
内蒙 古 中医 药
出现迟发性碘过敏反应 阁。因此,CT增强扫描后应观察 30min, 由于过 敏 反应 的 不可 预 测性 ,CT室必 须 常备 有 急 救药 品和 必要
以 防迟 发 性过 敏 反应 的发生 。
的急救 器 械 ,一旦 出现过 敏反 应 立 即终 止造 影 。因 此做 好 CT增
成 功 ,避 免 或 减少 碘 过 敏反 应 发 生 ,及 能 否 获 得理 想 的 CT图像 【5】樊红苓,李玉梅,王蓉,等.cT增强扫描高速 注射碘对比荆的观 的关键 ,以及 在 检查 后 患者 的 处理 工作 中起着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 察与 急救 护 理【J].护 士进修 杂志 ,2011,26(2):152—154.
一 些 护理 问题 出现 ,这 就 要求 CT室 护士 要 有 高 度 的责 任 心 和 【3]y-伟 ,王 玉 ,刘福 颂 .造 影 剂 在 增 强 CT检 查 中的 护 理要 点 [J].
警惕性 ,并具备 良好 的职业技能 ,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一 般资 料 的 比较 ,无 显 著性 差异 (P>0、05),具 有 可 比性 。
选 择 剖宫 产 主要 目的是 为 了保 证 产妇 自己 以及 胎 儿 生命 的
1.2 方 法
安全 。由于 剖 宫产 患 者产前 有 肥 胖 、低蛋 白血 症 、胎膜 早 破 等感
1.2.1对 照 组 :术 中术 后 常 规使 用抗 生 素 以及 换 药 的 方 法 ,观察 染现 象 ,术后 切 口不但 不容 易 愈合 ,而 且 容 易发 生 感染 。主 要表 组除常规使用抗生素、换药外 ,术后第 1天将大黄 40g、芒硝 现 为切 口感 染 积脓 或 者切 口脂 肪 液化 。最 常 见 的并 发 症 之 一是

大黄芒硝外敷配合红外线照射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探讨

大黄芒硝外敷配合红外线照射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探讨

2014.06临床经验130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麻醉技术、剖宫产技术等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各大中城市剖宫产的几率也在随之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也有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的上升。

与传统妊娠生产相较,剖宫产可除去孕妇痛苦,也可避免由于产道分娩对阴道松紧度的影响,间接影响夫妻性生活质量。

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明确;可在开腹腔时对腹腔内的其他疾病一并治疗,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伤婴害和经济负担。

剖宫产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采用率高,颇有超越传统妊娠生产的趋势。

但剖宫产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是直接将子宫切开取出儿,由于少了分娩过程中产道对婴儿挤压,肺脏中的积液滞留于肺内,未能排出影响其呼吸系统功能;在手术过程,要进行的各项操作均存在风险,可能出现手术意外事故等;由于在腹腔进行手术,可能提高出血率,却可能存在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并发症。

大黄、芒硝辅以红外线治疗的方法对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显著,现将我院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有300例,有10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选择病例时,要先排除糖尿病、高血压、肾病、重度贫血等内科合并症对疾病的治疗研究结果的干扰。

将剖宫产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

1.2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临床表现愈合不良时会有多种症状,一般表现为:切口为发热,疼痛、红肿、局部皮温升高,有时可见切口挤压出黄色脓性分泌物,血细胞检测结果白细胞增多、细菌培养呈阳性。

由于脂肪液化而形成的切口愈合不良表现为大黄芒硝外敷配合红外线照射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探讨秦碧蕉融安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 545400【摘 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大黄芒硝对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3月~ 2014 年 3 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生产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予大黄芒硝外敷腹部切口辅以红外线治疗,对照组腹部切口常规换药辅以红外线治疗。

大黄、芒硝外敷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

大黄、芒硝外敷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观察
血 压 [】 代 医 学 , 0 , 15 :0 . J. 现 2 3 3 ( )3 4 0
【 杨 丽 姗 .%羟 乙 基 淀粉 和 乳酸 钠 林 格 液 3 】 6
在预 防蛛网膜下腔 一 膜外联合阻滞麻 硬
全 身 血 液 动 力 学状 态 , 容 效 果好 。本 … 扩
研究结果显示 , 乳酸钠林格液 组低血压
机 分 为对 照 组 (0例 ) 4 与观 察 组 (O例 ) 观 察 组 于剖 宫 产 术 后第 2天 给 予大 黄 、 4 , 芒硝 外 敷 , 照 组 于剖 宫产 术 对 后 第 2天 外 敷 l 沙 吖 啶纱 布 , 察 切 口红肿 硬 结 、 液及 切 口裂开 发 生 情 况 。 果 观 察 组有 效 率 9 . %依 观 渗 结 7 %, 5
观 察 组 愈合 良好 者 3 例 (75 , 9 9 .%)
后, 敷盖 两 层 消毒 纱 布 , 将包 好 的 大黄 、 愈 合 欠 佳 者 1 (.%)无 愈合 不 良 。 例 25 , 对
11 一 般 资料 选 择 2 0 . 0 5年 1月 至 芒 硝 盖在 无 菌 纱 布 上 , 再用 胶 带 固 定 ; 对 照 组 愈 合 良好 者 3 O例 (5 , 7 %) 愈合 欠 佳 2 0 年 1 实施 第 二次 剖 宫 产 手 术 的 照 组 自术 后 第 2天起 使用 1 09 2月 %依 沙 吖 啶 者 8例 (O , 2 %)愈合 不 良者 2例 (%) 观 5 。 清 患者 共 8 0例 , 第 一 次 剖 宫 产 均 为 纵 切 纱 布 外 敷 腹 部 切 口, 洁 纱 布 覆 盖 。两 察 组 疗 效 明显 优 于 对 照 组

般 资 料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C> . ) P 00 。 5

大黄、芒硝外敷促进腹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研究

大黄、芒硝外敷促进腹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研究

大黄、芒硝外敷促进腹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研究李树英梁海容【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腹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方法选取2016年6月~ 2017年5月的23例妇产科腹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的19例妇产科腹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治疗组。

治疗组常规腹切口换药后给予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对照组常规腹切口换药后给予碘伏湿敷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总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68.4%高于对照组的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总住院天数(12.8±1.2)d短于对照组的(15.8±1.3)d,总住院费用(10630±53)元低于对照组的(12120±64)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外用大黄、芒硝外敷妇产科愈合不良腹切口,可以促进腹切口的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芒硝;大黄;外敷;腹切口;愈合不良D0I:10.14163/ki.11-5547/r.2019.20.060腹切口愈合不良是指术后腹部切口发生红肿、硬结、渗液、裂开的总称,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腹部手术常见症状和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7d,发生率约为3%~4%。

腹切口愈合不良切口的常规清创换药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增加其精神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如何促进腹部术后切口愈合是本科医生迫切解决的问题。

有报道用白糖、芒硝、冰片治疗腹切口愈合不良效果好本科自2017年6月~2018年5月出现腹切口愈合不良19例,给予常规腹切口换药后用大黄、芒硝外敷腹切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于2016年6月~2018年5月本科发生的腹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本科行开腹手术795例,术后出现腹切口愈合不良19例作为治疗组,感染率为2.4%,年龄最大54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4.7岁;急诊手术10例,择期手术9例;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4例,胎膜早破6例,重度贫血3例;腹切口分泌物培养有细菌生长10例,外用药物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芒硝治疗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290例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资料,对其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进行观察,总结出肥胖、贫血、妊娠期水肿、滞产、术时麻醉效果不良、腹部多次手术者为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其中46例有愈合不良高危因素患者,于术后48 h采用中药大黄、芒硝外敷腹壁切口。

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 46例患者中45例为ⅰ期愈合,其中35例于术后切口出现红肿和硬结,11例腹壁水肿仍较重;经用药2~4 d后水肿消退,红肿和硬结消失,切口拆线ⅰ期愈合,痊愈出院。

1例肥胖、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伤口渗液,部分裂开后,经局部敷药延期愈合,治愈率97.83%,伤口愈合不良占总剖宫产的0.45%。

结论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黄;芒硝;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防治法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117
本院妇产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采用大黄、芒硝外敷防治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科共分娩12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剖宫产222例,总结出肥胖、贫血、妊娠期水肿、滞产、术时麻醉效果不良、腹部多次手术者为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对有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46例患者进行观察。

1. 2 方法术后除常规应用抗生素外,对46例高危因素患者严密观察,于术后48 h 换药时,对切口周围组织水肿仍较重或者出现红肿硬结者,取大黄100~120 g、芒硝250~300 g,研成细末混匀,分装于两个16 cm×8 cm的灭菌白棉布袋内,换药时先用2层无菌纱布(也可用医用敷料)覆盖切口,再将大黄、芒硝药袋敷于其上,用腹带固定。

根据渗液多少决定换药次数,一般为1 次/d;如果渗液多可适时更换药袋,换下的药袋晒干或晾干后研粉可重复使用。

如滞产、手术时间延长、急诊手术和手术室多次连台者可适当加大大黄用量,如术前腹壁水肿严重者可适当加大芒硝用量。

2 结果
对46例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严密观察,其中35例于术后切口出现红肿和硬结, 11例腹壁水肿仍较重;经用药2~4 d后水肿消退,红肿和硬结消失,切口拆线ⅰ期愈合,痊愈出院。

1例肥胖、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者,术前拒不急诊剖宫产术后转上级医院输血、纠正低蛋白血症。

于术后8 d时因伤口渗液、部分裂开返回本科治疗,伤口渗出物细菌培养阴性,经局部换药并外敷大黄,芒硝药袋,切口于术后19 d延期愈合。

治愈率达97.83%(45/46),伤口愈合不良占本年度剖宫产的0.45%。

3 讨论
腹壁伤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术常见的并发症,肥胖、腹壁水肿、滞产、急诊手术、麻醉效果不良、腹部多次手术者是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

有学者认为,肥胖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高达3%~40%[1],体型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厚,血液灌注量较低,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发生脂肪液化[2],使伤口愈合延迟。

贫血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血液携氧功能降低,切口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切口愈合延迟,龚时鹏等[3]研究显示血红蛋白含量低下是引起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腹壁水肿、麻醉效果不良均可影响手术操作,使手术时间延长,同时过度牵拉拉钩皮下组织受压发生氧化分解,局部缺乏营养亦导致伤口愈合不良。

手术室消毒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切口感染率[1],基层医院手术间少,连台手术,尤其是急诊连台手术,手术室消毒相对不严,存在感染隐患。

腹壁再次手术者因切口瘢痕局部组织血液供应改变,影响切口修复可致切口液化、感染[1];滞产者肛查和阴道检
查的次数增多,上行感染的机会就增多;有腹壁伤口愈合不良病史者可能存在自身愈合不良的因素。

本治疗组患者均为有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者,在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对切口周围组织水肿仍较重或者出现红肿硬结者给与切口敷药治疗,结果治愈率达到了97.83%,切口愈合不良占总剖宫产的0.45%。

中药外敷疗法历史悠久,早在汉代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外治方137方,其中敷贴法就是一种。

历经各代医贤的发展总结,清代程鹏程纂辑的《急救广生集》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外治专书,录外治方1500余首,涉及急证、奇证、妇科、幼科等各科。

目前中医外治于现代科技相结合,借助声、光、电、化、磁的能量,促进中药由外而内,延伸和发展了古代中医外治手段,提高了中医外治的疗效,也展现了中医外治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前景[4]。

大黄和芒硝是临床常用中药,二者常相须为用。

大黄的有效成分为蒽醌类衍生物,其中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作用最强,大黄素可抑制炎性渗出和白细胞游走,抑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5]。

芒硝有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吸收皮下积液中水分与瘀血的疗效[6]。

二者配伍外敷可促进局部血流,改善微循环,达到消肿抗炎作用。

本文将其外敷用于防治剖宫产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取材方便,方法简单,可重复使用,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患者易于接受,故在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上有其独到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如果能在敷药的同时结合切口局部微波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