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文献综述 (2)

合集下载

2024年仪器分析与总结范文(2篇)

2024年仪器分析与总结范文(2篇)

2024年仪器分析与总结范文一、引言仪器分析是一门应用化学的基础科学,通过测量和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得出相关的信息和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仪器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____年,我国的仪器分析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本文将对这些突破和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仪器分析方法的改进____年,我国在仪器分析方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首先,传统的仪器分析方法在原理和技术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其次,新型的仪器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质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等特点,可以对复杂的样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此外,光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等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这些仪器分析方法的改进与应用,大大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和实验室研究。

三、仪器分析技术的创新____年,仪器分析技术在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创新。

首先,微型化仪器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

微型化仪器设备具有小体积、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等特点,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例如,微型质谱仪和微型色谱仪等设备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智能化仪器设备的研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智能化仪器设备具有数据处理、自动控制等功能,可以实现快速、准确、自动化的分析操作。

这些技术的创新使得仪器分析科学在我国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四、仪器分析应用的拓展____年,仪器分析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首先,在食品安全领域,仪器分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仪器分析,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其次,在环境监测领域,仪器分析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对大气污染物、水质污染物等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仪器分析也在医药领域、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进展。

仪器分析论文

仪器分析论文

仪器分析论文引言仪器分析是一项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的技术。

通过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可以对物质的特性、组成以及其它相关的物理和化学属性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仪器分析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一些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

仪器分析的背景和意义仪器分析作为一种精确、高效和可靠的分析方法,已经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比传统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样品处理能力。

通过仪器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到更精确、更全面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仪器分析在各个领域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测量反应物的浓度、分析产物的纯度以及确定化学反应的机理。

在生物科学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进行生物医学研究。

在环境科学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检测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帮助我们保护环境和监测环境质量。

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和技术1. 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质量和结构的技术。

它基于物质的质量与电荷比的比值,通过将样品分子分解成离子并用于质量分析器的方法来测量物质的质量。

质谱分析法在有机化学、天然产物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使用电磁辐射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技术。

通过将样品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后,测量光谱的强度变化,可以获取样品的组成和性质信息。

常见的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

3.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作用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等。

色谱分析法在化学和生物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分离和测定各种化合物。

4.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现象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样品与电极之间的电流、电压和电荷量等参数的变化,可以获取样品的信息。

常用的电化学分析技术包括电位法、伏安法、电导法等。

仪器分析的综述

仪器分析的综述

仪器分析的综述简介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是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的两个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的分析对象一般是半微量(0.01-0.1g)、微量(0.1-10mg)、超微量(<0.1mg)组分的分析,灵敏度高;而化学分析一般是半微量(0.01-0.1g)、常量(>0.1g)组分的分析,准确度高。

仪器分析大致可以分为:电化学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质谱分析法、红外光谱法、其它仪器分析法等。

基本特点1、灵敏度高:大多数仪器分析法适用于微量、痕量分析。

例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些元素的绝对灵敏度可达10^-14g。

电子光谱甚至可达10^-18g。

2、取样量少:化学分析法需用10^-1~10^-4g;仪器分析试样常在10^-2~10^-8g。

3、在低浓度下的分析准确度较高:含量在10-5%~10-9%范围内的杂质测定,相对误差低达1%~10%。

4、快速:例如,发射光谱分析法在1min内可同时测定水中48个元素,灵敏度可达ng?-1级。

5、可进行无损分析:有时可在不破坏试样的情况下进行测定,适于考古、文物等特殊领域的分析。

有的方法还能进行表面或微区分析,或试样可回收。

6、能进行多信息或特殊功能的分析:有时可同时作定性、定量分析,有时可同时测定材料的组分比和原子的价态。

放射性分析法还可作痕量杂质分析。

7、专一性强:例如,用单晶X衍射仪可专测晶体结构;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可测指定离子的浓度等。

8、便于遥测、遥控、自动化:可作即时、在线分析控制生产过程、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

9、操作较简便:省去了繁多化学操作过程。

随自动化、程序化程度的提高操作将更趋于简化。

(完整word版)脉搏心率测量仪文献综述

(完整word版)脉搏心率测量仪文献综述
心率测试仪的第一部分基本功能:
心率信号由传感器模块进行采集;采集后的信号经过放大(滤除50HZ信号的干扰),进行整形后,得到幅值在0~5v的脉冲信号。
心率测试仪的第二部分基本功能:
可选用单片机进行心率测定,在数码管上显示出被测者心率,也可选用可编程器件仿真进行心率测定和显示。
该系统可分:
电源模块:给系统供电,当中包含单片机、各电路所需的正电,和给运放提供的负电压。
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采取光电传感器来抓取心率信号。
血液是高度不透明的液体,光照在一般组织中的穿透性要比血液中大几十倍,据此特点,采用光电效应手指脉搏传感器来拾取脉搏信号。反向偏压的光敏二极管,它的反向电流具有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的光电效应特性,在一定光强范围内,光敏二极管的反向电流与光强呈线性关系。指端血管的容积和透光度随心搏改变时,将使光电三极管极管收到不同的光强,并由此产生的光电流均随之作相应变化。
近年来国内外致力于开发无创非接触式的传感器,这类传感器的重要特征是测量的探测部分不侵入机体,不造成机体创伤,能够自动消除仪表自身系统的误差,测量精度高,通常在体外,尤其是在体表间接测量人体的生理和生化参数。
其中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是根据光电容积法制成的脉搏传感器,通过对手指末端透光度的监测,间接检测出脉搏信号。具有结构简单、无损伤、精度高、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通过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所研制的脉搏测量仪已经应用到临床医学等各个方面并收到了理想效果。
论文题目
心率(脉搏)信号检测仪
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城市中大量独居老人的健康监护问题越来越突出。心血管疾病作为老年人疾病中比例较高的病症,许多病情较轻的病人由于未及时进行检查,错过了宝贵的诊治机会,导致病情加重,严重者可能引起中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此类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仪器分析与总结范文(2篇)

仪器分析与总结范文(2篇)

仪器分析与总结范文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目的1.监视性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3.研究性监测共三类2.环境污染的特点有哪些空间分布性时间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环境监测的特点有哪些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3.什么是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是为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对有关环境工作的各项工作所作的工作4.环境标准分为哪几级几类分类“三级六类”标准体系1、三级: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2、六类环保标准。

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5.什么是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是以环境质量基准为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地表水分为几类,每类使用什么水体。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____类,p12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性质和控制方式分为两类,第一类污染物(金属),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第二类污染物(有机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8.环境污染是指主要源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它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9.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1.水质污染酸化学型污染碱有机物无机物水体污染物理型污染色度浊度悬浮固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生物型污染____/11/15生活污水医院污水3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凝聚、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水污染:当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污染物积累,水质不断恶化,造成水污染。

2.化学需氧量(cod)氧化____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

仪器分析完整版范文

仪器分析完整版范文

仪器分析完整版范文仪器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本文将介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常用的仪器设备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仪器设备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一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光谱等,来推导出样品中所含的物质成分和浓度。

仪器分析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各种物质的分析。

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器等。

光谱仪是利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来分析物质成分和浓度的仪器。

例如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红外光谱仪(IR)、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等。

色谱仪是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测量物质的方法,如气相色谱仪(GC)、液相色谱仪(HPLC)等。

质谱仪是利用物质分子或离子在电场中运动时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来研究物质结构和成分的仪器,如质谱仪(MS)等。

电化学分析仪器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的仪器,包括电解质分析仪(Potentiometer)、电导仪、离子选择电极(ISE)等。

仪器分析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环境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水体、空气等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如水质监测、大气污染物分析等。

在食品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药物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杂质、稳定性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在材料科学领域,仪器分析可以用于对材料的结构、成分、性质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材料表面分析、电子显微镜等。

综上所述,仪器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仪器设备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器等。

仪器分析在环境、食品、药物、材料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仪器分析综述

仪器分析综述

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研究摘要:气相色谱已经是一门很成熟的分析方法, 在国内对它的研究已经不断深入, 对它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本文对气相色谱做了相关的介绍,主要叙述了近年气相色谱研究进展和在环境及生物等方面的应用。

并展望了气相色谱在以后分析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气相色谱;研究进展;应用;发展趋势1 前言苯乙烯属低毒类物质。

空气中,苯己烯浓度达到3.4g/m0时,危害人体健康.可引起粘膜刺激流泪、结膜充血、咳嗽、漉涕,且易使人有疲乏、眩晕感等。

长期吸八低浓度苯乙烯后,对人的精神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均有一定影响[1]。

除了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外,对环境也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对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由于其挥发性强,在大气中易被光解,也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即能被特异的菌丛所破坏,亦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成苯甲醚、甲醛及少量苯乙醇。

因此苯乙烯的降解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将以等离子体耦合生物法处理苯乙烯为我的研究课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运用做多的仪器检测技术为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技术是现代仪器分析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其独特、高效、快速的分离特性,已成为物理、化学分析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进入2l世纪以来,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已渐趋成熟,基础性的创新成果十分有限,但技术性的进步一直在进行着,尤其是与行业相关的应用性研究仍然十分活跃,以微柱阀切换、专用色谱柱和自控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类试样预处理系统和专用分析系统的标准化与商品化结果,使得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变得越来越便利。

目前,气相色谱技术已在石油、化工、环保、药物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2 主题2.1 气相色谱的结构气相色谱仪通常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气源和载气的控制和测量;色谱柱和恒温器;进样器;检测器;自动记录仪。

2.1.1气源和载气的控制和测量(1)气源,气源多采用高压瓶(氢、氮、氩等)做高纯气的储存器,并装有减压阀,使高压气体减压成低压气体(0.1-0.5MPa)以供使用。

仪器分析论文

仪器分析论文

各分析仪器特点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一、绪论本文总结了本学期仪器分析实验中涉及的三大类共八种仪器和方法,内容包括其在定性、定量分析方面的特点,适用及不适用的分析样品类型,必需的样品预处理,以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二、光分析法光分析法是基于电磁辐射能量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辐射信号与物质组成及结构关系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光分析法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表征、表面分析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取代的地位1方法。

供,电离除。

碲、2、紫外泛。

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通常是根据吸收光谱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以及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相应地摩尔吸收系数来进行定性鉴定,反映生色团、助色团的特性但不完全反映分子的特性。

一束紫外-可见光通过一透明的物质时,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能级的能量差时光子被吸收,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由于物质在一定波长处的吸光度与它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故可定量求得溶液的浓度和含量。

此法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为溶液偏离郎伯-比尔定律,可利用标准曲线的直线段来测定,配制空白试剂来减少误差。

二为操作误差,需要掌握正确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

还有就是仪器误差。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环境污染分析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在大气污染分析中真空紫外线气体分析仪已应用于分析汽车废气;紫外气体分析仪可应用于分析臭氧、二氧化氮、氯气。

气态氨在190~230纤米波长上有几条强烈的吸收带,可用于直接测定氨气的浓度。

②某些多环芳烃和苯并(a)芘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峰,常用此法测定。

③某些含有共轭体系的油品在紫外光区具有特征吸收峰,故可用此法测定油类污染。

④此法还可用于测定食物、饮料、香烟、水质、生物、土壤等试样中可能含有的致癌物质,以及残留农药、硝酸盐和酚等。

⑤此法也可与色谱分析联用,待测试样先经色谱柱,然后让色谱柱洗脱液流经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槽以检测试样所含的痕量污染物。

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速液相色谱仪均配备有紫外检测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期中论文学院轻工学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 10化工一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赵春玲时间 2012年11月19目录一、摘要......................................................... ........................................................... .3二、引言......................................................... ........................................................... .4三、实验部分......................................................... (5)(一)TiO2改性晶体表征......................................................... .. (5)(二)光催化效率的检验分析 (7)(三)中间产物分析 (8)四、结论......................................................... ........................................................... . (9)摘要......................................................... ........................................................... (9)仪器分析在二氧化钛晶体及其光催化反应研究中的应用华云涛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摘要: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光催化剂,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许多中外科学研究者对其晶体本身做了许多的研究,以期达到最完美工作效率。

本文专注于他们实验研究化中仪器分析方法的使用。

主要涉及到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电化学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GC/MS联用技术。

关键字:二氧化钛、光催化、仪器分析Abstract: titanium dioxide as a light catalyst,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science researchers on the crystal itself did a lot of research,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ost perfect work efficiency. This paper focus on their experimental research change in the use of instrument analysis method. Mainly involves the infrared, ultraviolet - 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 X - 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electrochemic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X - ray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alysi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Key word: titanium dioxide, light catalysis, instrumentanalysis引言:TiO2,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光化学电池、电解水制氢等方面都显示出很好的发展前景。

1977年,Frank and Bard就开始尝试使用Ti0,降解水中的氰化物【1】,自此TiO2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

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并且纳米制备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纳米TiO2,光催化剂为重点的环境光催化研究成为材料、催化化学以及环境科学等研究的热点【2~3】。

然而TiO2光催化技术并不成熟,例如:在气体污染防治方面其实现了小规模工业化生产,但在水体污染净化方面仍停留在实验室及小试阶段【4】。

催化剂的失活,有机物降解中间产物的复杂性,较低的光量子效率以及单一预见的反应机制是制约TiO2催化技术的关键因素。

针对这些因素,科学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改性试验,并用了各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晶体表征,中间物的测定以及催化效率检验等等1、实验部分1.1、T iO2改性晶体表征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除了在绝对零度,所有物理系统都存在不规则分布,当有杂质掺入晶体,就会形成缺陷【5】。

而这些缺陷有可能会对二氧化钛性能有所改善。

近几十年研究者做了很多TiO2改性实验。

1.1.1、X—射线衍射(XRD)表征【6】X—射线衍射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化合物的相结构。

每一种晶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用X—射线衍射能得到独特的衍射图谱,所以XRD 也是固体催化剂表征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尤其是需要了解TiO2改性晶体的结构对它的性质的影响时。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罗沙、刘守新曾做过Gd 掺杂TiO2 /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实验【7】,其中就用到X —射线衍射方法对Gd 掺杂的TiO2进行表征,从他的衍射图可以以看出,Gd 掺杂未引起TiO2特征衍射峰的移动,但随着Gd 掺杂量的增加,TiO2衍射峰的强度有所减弱,结晶度下降,并且随着Gd 掺杂量的增加,催化剂晶粒逐渐减小,说明Gd 掺杂能有效抑制催化剂的晶粒生长。

他甚至猜测这可能是由于Gd3 + 进入TiO2晶格,使催化剂粒子间Ti和O 的传递和重排受到阻碍,粒子生长受到抑制,但并未实验证实1.1.2、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表征在光催化剂研究中光得到X射线衍射的结果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了解晶体的形貌,如:晶体的形态和粒度分布、地貌,空的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等。

而获得这些信息,就要用到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

STM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的隧道效应,我这里想要说的是其动作原理。

简单的说来STM是将原子尺度尖锐的探针和被研究物质表面(通常小于1nm),再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极之间的绝缘层从一极流向另一极产生隧道电流。

将其隧道电流检出,经过一系列的信息处理变换,样品的表面形貌将显示在计算机的荧光屏上。

样品的表面电子结构不同,,其表面反映出来的表面特征也不同【8】。

关于其更深的物理原理已有几部专著对其论述了,在此不做介绍。

STM对样品的要求并不高,但是成像的放大倍数也比较低。

所以一般是通过涂上一层Au、Pd等金属导电层来改善信噪比。

图1-1图1-1是电子显微镜拍摄的图片,左图是TiO2中空微球在使用50次后的图片;右图是放大倍数后TiO2中空微球表面形貌【9】1.1.3、X光电子能谱(XPS)【10】XPS的测定是表征贵金属在二氧化钛表面分布和存在价态的主要方法。

图1-2是文献中TiO2样品上嵌入纳米银后的XPS图谱【11】.其中左图是样品的全扫描图,可以看出银元素已经存在于TiO2的表面。

右图是Ti的高分辨谱和Ag的高分辨谱。

图1-21.2、光催化效率的检验分析光催化反应是一个高效,绿色的反应。

对于其催化效率也是值得人们研究的。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光催化反应效率,可以指导研究者研究更高效的光催化剂,加速光催化技术从实验室向工业应用的进程。

检验光催化效率就是检验单位时间反应后放映体系中反应物的浓度的变化值。

这其中涉及到的最常见检测技术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1.2.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12】我在做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基红试剂的试验中使用这种方法测定降解体系的吸光度。

并计算出甲基红试剂的浓度。

表1-2是实验中的记录的原始数据。

实验是配制初始浓度为1mg/ml的甲基红试剂,加入二氧化钛催化剂用超声分散二氧化钛后,将其放在紫外灯下照射。

取0、5、10、20、30、40min时的反应液各两离心管。

进行离心,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60nm波长光处测吸光度。

表1-2表1-2中1~30号为第一组实验;31~56号为第二组实验实验发现在一定催化剂量和光强照射下,反应速率随底物甲基红的浓度降低而降低。

1.2.2、高效液相色谱法【13】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方法在光催化研究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已知目标物是需要测量每一目标物的含量时,应用的更加多。

1.3、中间产物分析1.3.1、GC/MS联用技术【14】GC是指气相色谱仪【15】,MS是指质谱仪【16】。

GC/MS联用技术是指在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目标物的组分得到离子流图后,在针对每个组分进行质谱分析加以定性。

图1-3图1-3是2-氯-N-异丙基乙酰苯胺在光催化降解中的GC/MS总离子流图【17】,其质谱的没有录入。

通过GC/MS连用基本推出2-氯-N-异丙基乙酰苯胺在光催化中的降解途径。

1.3.2、红外光谱法【18】红外光谱是用来检测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有机物的结构的。

一般也是与质谱一起相互对照分析的。

是一种最常用且比较准确的仪器分析方法。

2、结论化学仪器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在二氧化钛及其催化反应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些仪器方法来表征和检测。

就不可能会有光催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60年代末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发展并且逐渐趋于完美,而光催化技术也是紧随其后在70年代初期出现并逐渐达到了研究热度的高峰,这些都很好的说明了,仪器分析技术在光催化研究的地位。

同时我更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更好的仪器分析技术被用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使光催化技术更教的发展。

参考文献:【1】A F-ujishiⅡ1a,K Honda.Electmchemicalphotolysis of wate r at a semiconductorelectrode【J】. Nature,1972,238:37—38【2】 A Kay,M GratzeI-ArtificiaI photo—synthesis photosensitizatiOn Of Ti02 sohr ceuSⅥmh chlorophyⅡderjvatives an related natural porphyrins【J】.J.Phys.Chem,1993,97:6272—6 277【3】A Hagfeldt, M Gratzel.Light—in—duced redox reactions in nanocrystalline systems【J】.Chem.Rev,1995,95:49—68 【4】刘守新,刘鸿.光催化及光电催化基础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77【5】刘守新,刘鸿.光催化及光电催化基础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77【6】晋勇,孙小松,薛屺.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7】罗沙,刘守新.应用化学 2011年01期O643.36,Gd 掺杂TiO2 /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8】万立骏.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5,2: 16~17【9】刘守新,刘鸿.光催化及光电催化基础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47~148【10】吴正龙.北京,中国教育装备2007 年第10期(总第56期),100875现代X光电子能谱仪简介.【11】Martin Andersson et al. Chem Mater,2005,17(3):816~820 【12】朱明华,胡坪.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270~282【13】朱明华,胡坪.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66~104【14】盛龙生.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5】朱明华,胡坪.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1~55【16】朱明华,胡坪.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 393~416【17】Ioannis K Konstantinou,Vasilios A Sakkas,Triantafyllos A Alba-Nis. Water Research,2002,36: 2733~2742【18】朱明华,胡坪.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2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