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让孩子爱上课外阅读
幼儿园推荐让孩子爱上阅读的50种好方法

幼儿园推荐让孩子爱上阅读的50种好方法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
阅读既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面是50种推荐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1.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绘本,包括动物、植物、故事等,以满足他们的兴趣。
2.和孩子一起定期参观图书馆,让他们亲自体验阅读的乐趣。
3.在家中创建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孩子可以在那里安静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4.学会用声音和表情讲述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5.鼓励孩子参加朗读比赛或故事分享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7.安排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朗读故事,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8.为孩子选择一本他们感兴趣的书,然后帮助他们了解书中的情节和角色。
9.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漫画书、报纸、杂志等,拓宽他们的视野。
10.组织家庭读书俱乐部,让孩子和家人一起分享他们喜欢的书籍和故事。
11.鼓励孩子用画笔或者其他艺术形式来描绘他们阅读的故事和场景。
12.奖励孩子阅读更多的书籍,例如提供小礼物或者特殊活动。
13.让孩子在独立阅读之后,向你讲述书中的故事,帮助他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14.给孩子提供适龄的有声读物,帮助他们培养鉴赏力和理解力。
15.鼓励孩子在自己的绘本上写字,记录他们喜欢的故事和角色。
16.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找到相关主题的书籍,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17.创造一个快乐的阅读环境,让孩子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
18.告诉孩子阅读的好处,例如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等。
19.给孩子买一本他们非常想要的书,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20.给孩子展示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成为他们的榜样。
21.用有趣的声音演绎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2.为孩子参加书法或绘画课程,让他们通过艺术来表达阅读体验。
23.鼓励孩子为自己喜欢的故事写一篇读后感,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
24.每天都给孩子留出固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
让绘本走入孩子的阅读世界——读我爸爸有感

让绘本走入孩子的阅读世界——读《我爸爸》有感让绘本走入孩子的阅读世界——读《我爸爸》有感一直都喜欢读绘本,在阅读绘本时总能让心灵回到纯真的童真时代。
当我又一次教一年级,我希望能尝试把绘本带到堂上,借助绘本的“东风”帮助孩子爱上阅读,乐于表达。
前段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我爸爸》这本绘本。
这本绘本的作者是安东尼•布朗,一位英国有名的画家。
刚拿到绘本的时候,一个让孩子喜爱的爸爸形象,一个全新的孩子视觉的爸爸就映入了我的眼帘。
这本绘本描述的是一个孩子对自己爸爸各种形象的想象,文中从孩子的角度感受生活中的爸爸,让爸爸在文字中,在孩子的脑海中逐渐丰满、形象、可爱、生动……清新的文字、温暖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走进了故事中的爸爸,更让孩子勾画着自己的爸爸,让孩子走进爸爸,爱上爸爸……打开第一页,“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一位胖胖的父亲端坐在桌子前,穿着睡衣,满眼惺忪,头发乱糟糟,哪里能看出来这位父亲很“酷”呢?文字和图画的错位让我哑然失笑。
可是再接着看,爸爸背后的墙上贴着一幅画着“太阳”的画,从稚嫩和简单的描绘中,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孩子之手,这难道是作者在暗示我们:爸爸在我的印象中,就像太阳一样温暖?再往后看,图文并茂的描绘了一幅“他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爸爸叉着腰,大野狼正灰溜溜地往外走,门上的太阳呼应了前面墙上的太阳。
再仔细一看,躲在门外树背后的是小红帽和三只小猪,呵,他们可是最怕大野狼的呀!“我”爸爸是如此的孔武有力,无所畏惧的画面。
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用大野狼来进行对比呢?可能因为它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能打败大野狼的爸爸可以提供给孩子安全的保障——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再往后看,“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爸爸的头变成了马头,连椅子腿儿都变成了马蹄,可是,仍然看得出来这是“我”爸爸,为什么?因为笑容还是爸爸招牌式的笑容,睡衣还是爸爸标志性的睡衣。
这就是表现安东尼。
布朗超现实主义画风的典型图画,孩子看到这样随意组合的形象,更加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能从图画的描绘中感受到孩子爱爸爸,爸爸爱孩子的美好情感。
小学一年级绘本教案

小学一年级绘本教案【篇一:一年级绘本教案】一年级绘本教案导读:一年级阅读学科绘本教学计划,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希望通过一个学期到一年时间的努力,在一年级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不赞成一年级的孩子做读书笔记,一年级阅读学科绘本教学计划绘本是指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
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内涵,图与画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能带给孩子美好的熏陶和教育。
因此,开发“绘本快乐阅读”这一校本课一年级阅读学科绘本教学计划绘本是指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
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内涵,图与画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能带给孩子美好的熏陶和教育。
因此,开发“绘本快乐阅读”这一校本课程,可以推进儿童阅读,促进儿童和谐发展。
课程愿景:童年应该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梦,梦里可以有自己飞翔的影子。
童年应该是由一个一个串起,那些故事里有我们的欢乐,有我们小小的烦恼,有我们的秘密花园。
童年里,最最需要的是,我们应该有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可以是我们漂亮的老师,可以是我们拄着拐杖的老外婆......如果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的孩子就浸润在故事里,浸润在爱与美的世界里。
在故事里感受宽容,合作,感恩,信心,爱......这些美丽的字眼将化作一座桥,把我们的孩子带往那个充满着纯真,快乐与勇气的地方。
希望通过一个学期到一年时间的努力,通过绘本课的教学,让孩子爱上阅读,在一年级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以至于培养终身的阅读爱好者。
更希望通过孩子的阅读,能感染孩子周围的人,让别人也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分享阅读带来的成功。
绘本阅读的意义:(1)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
(朱永新)(2)共读,就是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3)通过优秀的儿童读物,我们将向下一代传授人类普世的文明价值,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特质。
小学生为什么应该学习绘本阅读

小学生为什么应该学习绘本阅读绘本是指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儿童读物,具有丰富的图文结合、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及易于理解的语言特点。
在现代教育中,绘本阅读被普遍认为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理解、思维发展和情感认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为什么应该学习绘本阅读,并分析其对学生发展的益处。
一、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阶段,而绘本阅读能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帮助孩子们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绘本中的插图和阅读相关的文字,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新鲜的词汇,还可以学习如何用准确、恰当的表述方式来描述图画中的情景。
二、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绘本常常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图画和文字的互动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绘本中的图画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画,他们可以预测故事发展、理解主题,并逐渐培养自己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拓展思维发展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既有趣又富有启发性,可以启发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孩子们通过阅读绘本,可以学到一些人物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主人公的行为来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培养情感认知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往往关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情感表达。
小学生通过阅读绘本可以更好地理解情感的表达方式,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绘本中的情感体验也可以让他们更加敏感地感知自己的情感,并学会适当表达与处理自己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学习绘本阅读的方式与方法一、选择适龄、适题的绘本在学习绘本阅读时,选择适龄适题的绘本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效果十分重要。
绘本内容应该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难度和兴趣爱好,能够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绘本内容要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验相结合,使他们在阅读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其中的内容。
二、启发式提问在学生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并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形式使孩子爱上绘本应彩云讲座观后感

形式使孩子爱上绘本应彩云讲座观后感《<应彩云讲座:使孩子爱上绘本>观后感》哇,前几天我去听了应彩云老师的讲座,关于让孩子爱上绘本的,那可真是太有趣啦!一走进讲座的大厅,就看到好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他们都和我一样,对这个讲座充满了期待呢。
我还看到了我的小伙伴们,大家眼睛里都闪着好奇的光。
应彩云老师一上台,就像一个魔法仙女一样。
她手里拿着几本绘本,那些绘本就像是一个个神秘的宝盒。
她开始讲的时候,声音就像潺潺的小溪水,特别好听。
她讲了好多关于绘本的奇妙之处。
绘本呀,就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
每一页都有不同的风景,就像我们去旅行,翻过一座山就有不一样的景色。
绘本里的图画就像是会说话的小精灵。
比如说有一本绘本里画着一只小熊在森林里找蜂蜜,那小熊的毛画得毛茸茸的,感觉就像真的能摸到一样。
这时候我就想啊,那些画家可真厉害,简直就是用画笔在变魔术。
应彩云老师还和我们互动呢。
她问我们:“小朋友们,如果你们是绘本里的小主角,你们会怎么做呀?”我旁边的小伙伴小明马上举起手说:“我要是那只小熊,我就把蜂蜜全吃光光。
”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互动就像在玩一场超级有趣的游戏。
我记得有一本绘本讲的是小种子的故事。
应彩云老师说,小种子就像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刚开始小小的、不起眼,但是只要努力,就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这让我觉得自己也充满了力量。
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有着大大的梦想。
我心里想,绘本可真神奇,不仅能给我们讲好玩的故事,还能让我们明白这么棒的道理。
应彩云老师还告诉我们,家长和老师在让孩子爱上绘本这件事上特别重要。
就像一个园丁,要精心照顾花园里的花朵一样。
爸爸妈妈或者老师们得陪着我们一起看绘本。
我就想起我妈妈,有时候她很忙,但是只要一有空,就会和我一起看绘本。
我们一起看《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时候,妈妈会模仿小兔子和大兔子的动作,可搞笑了。
应彩云老师说,这样的陪伴就像阳光一样,能让我们对绘本的喜爱茁壮成长。
在讲座上,还有一位阿姨问应彩云老师:“我的孩子看绘本总是不专心,怎么办呢?”应彩云老师就笑着说:“那可能是我们没有找到孩子感兴趣的绘本呀。
形式使孩子爱上绘本应彩云讲座观后感

形式使孩子爱上绘本应彩云讲座观后感《〈应彩云讲座:使孩子爱上绘本〉观后感》哇,前几天我看了应彩云老师关于让孩子爱上绘本的讲座,那可真是太精彩啦,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
在讲座里,应彩云老师一上来就像个超级有魔力的故事大王。
她没有那种干巴巴地讲大道理,而是直接拿出一本绘本。
那本绘本啊,画得可好看啦,花花绿绿的,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魔法盒子。
她就开始讲起里面的故事,声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我感觉自己就像故事里的小主人公,跟着在那个奇妙的世界里跑来跑去。
我记得她讲绘本的时候,会特别注意一些小细节。
比如说绘本里有只小老鼠,她就会模仿小老鼠的动作,小眼睛滴溜溜地转,小手还在前面做出小爪子的样子。
这让我想到我自己的老师,有时候给我们讲故事也是这样,把故事里的角色都演活了。
我就想啊,这就是让我们爱上绘本的一个好办法呀。
要是每个讲绘本的大人都能像应彩云老师这样,把自己变成故事里的一部分,那小朋友们肯定都抢着看绘本啦。
应彩云老师还说到绘本里的画特别重要呢。
她举了个例子,有一本绘本里画了一个大森林,那些树画得可真像,感觉风一吹就能沙沙响。
她说这些画就像是故事的另一种语言。
我就有点不太懂啦,我心里就想:“画怎么是语言呢?”然后应彩云老师就解释啦,她说你看啊,要是没有那些画,光有文字,就像一个人只有骨头没有肉一样,多难看呀。
这时候我就明白了,就像我看的那些绘本,有时候那些画能告诉我文字里没说出来的东西呢。
比如说有一本绘本讲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文字里没说花园里有蝴蝶,可是画里就有好多漂亮的蝴蝶在花丛里飞。
这就像我们玩捉迷藏一样,文字把一部分东西藏起来了,画就把它们找出来啦。
我还看到讲座里有很多小朋友也在呢。
应彩云老师就会跟他们互动。
有个小朋友说他不喜欢看字太多的绘本,应彩云老师就笑啦,说那我们就找字少画多的呀。
然后她就拿出一本字很少的绘本,讲得可有趣了。
我就想啊,这就对啦,每个小朋友喜欢的绘本可能都不一样,就像每个小朋友喜欢的玩具不一样。
幼儿园文化程度教育,让孩子爱上阅读教案

幼儿园文化程度教育,让孩子爱上阅读教案教学主题:幼儿园文化程度教育,让孩子爱上阅读教学目标:1. 认识文化程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2. 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3.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阅读习惯;4.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文化程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3. 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4.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
教学重点:1. 了解文化程度对孩子成长的关键。
2. 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3. 指导孩子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孩子愿意阅读并建立兴趣和爱好。
2. 如何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演讲法;2. 活动指导法;3. 课外阅读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开始教学前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如康康认识儿童书籍和绘本。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分别用绘本、读物、纯文学等分类整理自己家中全部的儿童读物,并把一些观察中发现的问题拍成照片,发现种类上存在一大堆图画书、绘本,却鲜见适合上小学阶段读者的长篇原版书。
二、体验(10分钟)1. 引导孩子们进入图书馆、书店等阅读环境,通过观察图书、翻阅书页、借阅图书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阅读的乐趣。
2. 示范阅读方法,如逐字阅读、整体阅读、大小便利等。
三、知识讲解和教学活动(30分钟)1. 针对孩子喜欢的阅读主题(如动物、自然、历史)让孩子自由选择阅读物,并进行简单的讲解、问答等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 教授正确的阅读技巧和习惯,如注意正确阅读姿势、练习自主阅读、读后感等。
四、小结(5分钟)1. 结合教学内容,让孩子做一个小总结。
2. 总结当堂课程中的重点,以便加深孩子的理解。
五、作业(5分钟)1. 让孩子自由选择一本阅读物,鼓励他们在阅读的同时,慢慢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 帮助孩子总结和整理当天学习的内容和体验,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学习成果。
绘本课程让孩子爱上阅读

绘本课程让孩子爱上阅读绘本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通过阅读绘本故事书,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绘本是一种融合了图画与文字的图书,特别适合儿童阅读。
通过绘本课程,孩子们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
绘本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绘本故事书的选择。
绘本课程故事书的选择非常重要,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和兴趣,同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本好的绘本故事书可以开拓孩子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2. 阅读体验的营造。
在绘本课程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可以通过朗读故事书、讨论故事情节、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3. 阅读技巧的教授。
绘本课程不仅仅是读一本书,还需要教会孩子们如何读书。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注意语调、节奏和感情表达,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提问、主题思考、推理判断等,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4. 创作与表达的机会。
绘本课程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展示和表达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通过绘画、写作、表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将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重新呈现出来,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绘本课程的特点是多样性和趣味性。
一本绘本书中既有文字叙述,也有图画表达,给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感知和理解的方式。
而且,绘本故事通常具有生动有趣的情节和形象的角色,让孩子们乐于阅读,增加阅读的动力和兴趣。
绘本课程的好处在于,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培养他们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世界和文化,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情感和素养。
绘本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绘本课程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参与绘本课程,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让孩子爱上课外阅读——关于绘本阅读教学的点滴思考西场镇中心小学胡亚华托尔斯泰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阅读是每个孩子的第二次生命。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孩子正确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的基础年段。
可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持续性差,认识的字又有限。
根据低年级儿童认知的特点,低年级的阅读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页码不要太多,文字量适中,最好图文比例兼半,字号大而排版宽裕,可以让儿童一气呵成,连贯读完。
而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
它是由文字和图画合成的一个复合文本。
它一般一个故事都在三十个页码左右,每一页都以图画为主,文字大,形式有趣,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所以深受儿童喜爱,绘本阅读也成为小学低年级孩子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一、绘本的含义1.绘本的定义:绘本在英文中是PictureBook(图画书)。
但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
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而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
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文学或故事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具有珍藏价值的艺术品。
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与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
2..绘本的特征:(1)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2)从美术的角度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3)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
(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二、绘本阅读的意义首先,绘本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对于刚迈进校门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画。
绘本版式精到,绘画精美,构图独特,色彩明快,首先在视觉上引起孩子的愉悦情绪。
绘本中的图画,多数是世界知名插画家的作品,如五味太郎的《鲸鱼》、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诺尔曼·荣格的《第五个》、李欧·李奥尼的《小黑鱼》等等,他们运用各种手法,或水彩,或素描,或手绘,或线描,或剪贴,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场场美不胜收的“视觉飨宴”。
《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狐狸狡诈、贪婪的眼神让孩子紧张;《月亮的味道》中凹凸不平、薄薄脆脆的大月亮让孩子咽口水。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在玩;与其说是享受文学,不如说是感染美学。
阅读兴趣有了,就能轻轻松松地走进阅读,快快乐乐地走进文本。
其次,绘本贴近儿童的世界。
在绘本中,儿童文学作家用孩子可以解读的词汇、孩子熟悉的语句结构以及令人着迷的情节将主题巧妙地涵盖进去,汇聚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孩子熟悉的小动物、小玩具、和自己同龄的伙伴;故事的情节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甚至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件。
《鼠小弟的故事》之所以一版再版,就是因为它不是以说教的方式、从成人角度来编造的故事,它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相链接,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引起了孩子的共鸣,真正走进了孩子的生活。
绘本是孩子看得懂的书,更是孩子心灵认可的书。
第三,绘本为孩子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绘本中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图画给孩子预留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会不由自主地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第五个》一书,受伤的玩具一个挨一个走进那道门,门开后,它们又光鲜地从门里出来。
门后面究竟有谁?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个奇思妙想伴随着一个个问题,撞击孩子的心灵,给孩子带来无尽的诱惑。
同时,绘本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
阅读中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更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三、绘本阅读的策略在绘本导读,共读指导方面,我觉得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策略:1.深情导读,激发兴趣日本著名的图画书阅读推广者松居在《图画书的快乐》中阐述道:“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
当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
”在我们的绘本阅读教学中,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预告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如:《我永远爱你》讲述的是小熊阿力不小心打碎了妈妈最心爱的碗,而担心妈妈的反应。
于是,他跑去找妈妈,做了一场“爱的测试”。
妈妈表现得近乎完美,她不厌其烦地保证“我永远爱你”,同时又不忘补充,“不过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绘本中的小熊阿力,都有过小熊阿力的担忧。
而身为母亲的熊妈妈那有原则性的爱,也让人有很深的感受。
2.引导猜想,激发想象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
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
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一些绘本是靠重复的情节与句型来连接画面,构成旋复式的结构。
导读这样的绘本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旋复式的结构,引导孩子们参与到推演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来,引导孩子猜想情节,让故事在孩子充分想象中完成衔接。
如:《逃家小兔》中都是用简单同一的句式“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
”的句式将故事串讲下来,整个故事充满了想象。
在导读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中一次又一次的变化,让孩子参与其中,“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怎么变,让小兔回家呢?”在孩子饶有兴趣的猜测中,来推进故事的情节,体会妈妈对孩子那浓浓的爱,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从而使孩子爱上阅读。
3.指导看图,教给方法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
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
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
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各大意。
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而是要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
如:在《逃家小兔》的导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彩图,指导孩子读懂彩图所传达的妈妈的爱:出示第一幅彩图,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想想妈妈为什么用红萝卜来钓小兔子呢?使孩子从中明白只有妈妈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在读第二彩图中,引导孩子想:妈妈为了找到小兔子,面对那么危险的山,已经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从中体会母爱脚下无艰险,母爱可到天涯海角。
又如:在阅读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时,除了阅读故事本身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看看图画中还有哪些动物,或者通过大猩猩面部表情的变化猜测它的心理活动,并可以提问学生:“你有没有发现谁一直陪在大猩猩旁边?他为什么这么做呢?”这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不仅关注故事本身,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的审美能力。
在绘本中经常会出现通过细节的刻画隐藏线索,使主题更加鲜明,情节更有趣味。
小老鼠是许多绘者们的宠物,它经常作为故事发展的另一条线索存在于绘本的图画中。
如:加拿大女画家菲比·吉尔曼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在整个故事中一直出现另一个快乐生活的家庭——老鼠一家。
随着小男孩约瑟的毯子的一次次变化,老鼠一家也在不断的利用这块布料。
小老鼠一家的故事没有文字说明,却和地上的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导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图画,引导孩子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
4.品味语言,感受积累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
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学习有多种方式:听教师大声读、反复朗读、讨论、看图讲述、故事接龙等。
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孩子们感受其语言的魅力。
其中“听教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
除了读中积累,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让孩子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比如: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气氛和童趣的故事,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
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
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导读中,老师可以先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
”在此基础上,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老师读,和老师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在读完这个故事后,引导孩子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学生们便以模仿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对妈妈的爱:“我爱你从山的这边到海的那边。
”“我爱你像海那么深。
”“我爱你到宇宙,再从宇宙那回到这里来。
”……5.联系生活,感悟内涵图文并茂的绘本吸引着孩子。
绘本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
在绘本阅读中“让孩子像个孩子”。
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一首诗中所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通过阅读绘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如:在《我爸爸》《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永远爱你》《逃家小兔》的阅读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丰富了孩子的情感,激发孩子的爱心。
在《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阅读中,让孩子明白友情就在身边。
在《鼠小弟,鼠小弟》的阅读中,能让孩子在趣味中会心一笑……这样,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儿童在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中,在闪烁着人性光辉、充满大自然和谐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徜徉时,必定会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