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各种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问卷调查
传播学调查研究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传播现象,提高传播效果,我们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项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调查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次调查的研究背景、方法、过程和结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社交平台。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开展本次调查研究。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某市一所中学的100名学生,年龄在12-18岁之间。
2. 研究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了一份包含2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社交媒体使用频率、社交媒体内容偏好、对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
3. 数据收集:通过班级教师协助,将问卷发放给学生,并在规定时间内收回。
共收集有效问卷100份。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四、调查过程1. 问卷设计:根据研究目的,我们小组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设计了包含2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涵盖了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内容偏好、对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
2. 问卷发放与回收:在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我们小组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问卷,并告知调查目的和注意事项。
在规定时间内,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3. 数据录入与分析:将问卷数据录入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五、调查结果1.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100名学生中有98名表示经常使用社交媒体,平均每天使用时间为2.5小时。
2. 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价值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 回归分析: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媒体使用频率对青少年价值观有显著影响,其中使用频率越高,价值观越容易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
跨媒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跨媒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跨媒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 引言在当代社会中,媒介形式的多样化和深度融合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仍然承担着信息传递的基础功能,但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新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手机应用程序等以及其与传统媒体的跨界整合,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提供了更多便利和选择。
因此,研究跨媒介传播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我们理解和应对媒介环境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2. 跨媒介研究的理论跨媒介研究的理论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媒介互动性理论认为不同媒介之间相互作用和互动,影响着信息的表达与接受。
例如,通过报纸报道的某一事件,可能被电视、互联网等其他媒介再次传播,形成多媒介报道的效果,进而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
其次,跨媒介互动理论关注的是用户的媒介使用行为。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多媒介接触和使用信息,形成个体化的传媒体验,这种体验通过各种触发机制和反馈机制对个体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人可能在电视上看到一款产品的广告,然后通过互联网查询更多信息,最终在实体店购买。
这种跨媒介的消费路径不仅仅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涉及到多个媒介平台和环节的有机组合。
第三,媒介转换理论强调了媒介之间的转换过程和对用户的影响。
不同媒介平台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信息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媒介转换可能发生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信息本身或者媒介工具上。
跨媒介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转换过程和转换结果,来理解信息的传播路径和效果。
3. 跨媒介研究的方法跨媒介研究的方法需要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式,以全面深入地了解跨媒介传播的现象和规律。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案例研究等。
深度访谈可通过与媒介用户和创作者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媒介使用行为、需求和体验。
内容分析则通过对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平台上的内容进行定性分析,把握媒介之间的互动模式和信息传播路径。
案例研究则根据具体事件或实践案例,深入剖析跨媒介传播的特点、影响和效果。
健康传播考试题及答案高中

健康传播考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将健康相关的信息传递给公众,以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能力。
以下哪项不是健康传播的渠道?A. 电视B. 广播C. 报纸D. 个人日记2.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A. 没有疾病B. 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全健康状态C. 良好的精神状态D. 长寿3. 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A. 均衡饮食B. 适量运动C. 吸烟D. 定期体检4.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以下哪项不是预防措施?A. 接种疫苗B. 隔离病人C. 增加户外活动D.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5. 以下哪项是健康传播中常用的教育方法?A. 讲座B. 辩论C. 游戏D. 所有选项都是6. 健康传播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以下哪项不是健康意识的范畴?A. 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B. 了解健康风险因素C. 掌握健康知识D. 忽视健康问题7. 以下哪项是健康传播中常用的信息反馈方式?A. 问卷调查B. 面对面交流C. 社交媒体互动D. 所有选项都是8. 健康传播中,以下哪项不是评估传播效果的方法?A. 知识测试B. 行为观察C. 心理测试D. 观察传播媒介的覆盖范围9. 健康传播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针对性、互动性等,以下哪项不是其原则?A. 科学性B. 针对性C. 强制性D. 互动性10. 以下哪项是健康传播中常用的视觉辅助工具?A. 图表B. 动画C. 音频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1-5 DCBBA 6-10 DCCD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健康传播的重要性。
答:健康传播对于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能力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健康风险因素,掌握健康知识,从而采取正确的健康行为,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 描述健康传播的一般过程。
传播学量化研究报告

传播学量化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信息传播过程与规律的学科,日益凸显出其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
在我国,传播学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现象的量化分析对于理解信息传播机制、优化传播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关于传播学量化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如研究方法、数据采集及分析等方面的局限性。
为此,本研究围绕传播学量化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传播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量化研究的方法与工具是否科学合理?传播效果与哪些量化指标具有相关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传播学量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研究目的在于:一是梳理传播学量化研究的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二是构建传播效果与量化指标之间的关联模型,为优化传播策略提供参考;三是探索传播学量化研究的新方法与工具,提升研究质量。
研究假设为:传播效果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特征等量化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
本研究范围限定在新媒体环境下,以我国近三年来的传播案例为研究对象。
鉴于研究时间与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在数据分析、样本选择等方面可能存在局限性,但总体而言,仍能反映出传播学量化研究的基本状况。
本报告将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假设、研究范围与限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力求为传播学量化研究提供一份实用、专业的研究报告。
二、文献综述传播学量化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成果。
早期研究主要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关注传播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量化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在理论框架方面,研究者们提出了传播效果量化模型,如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受众特征等因素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同时,国外学者Katz与Lazarsfeld 的“两级传播理论”以及Wiemann的“媒介依赖理论”等,为传播学量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传播研究方法

传播研究方法第一节抽样在许多情况下,传播研究需要对某一个大众媒体的所有受众、某一类型的媒体内容,或某个传播现象的整体进行分析,对这个总体里的每个个体都进行研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由于个体数量巨大,全面研究又是不可行的,这时,我们就需要运用抽样手段得到能够代表总体的样本。
一、抽样的基本概念1、为什么需要抽样抽样(sampling)就是从一个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或元素)组成样本的过程。
当研究对象的总体数目巨大时,研究者为了节省研究经费和时间,就需要进行抽样,用关于样本的研究结果来推断总体。
2、抽样的基本概念(1)总体(population)和元素(element)(2)样本(sample)(3)概率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和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4)随机性(randomness)二、非概率抽样当研究目的是想了解受众对媒体内容的看法和深入阐释、而非根据对部分受众的研究结论来推断某市或全国受众的看法时,研究者事先对总体的了解无须很多,也无须明确规定样本规模,可以采用非概率抽样和定性研究方法,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来选择样本。
1、偶遇抽样偶遇抽样(accidental or haphazard sampling),也称为方便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指研究者抽取自己手头偶然遇到的个体为样本,直至样本规模符合需要。
2、立意抽样立意抽样(purposive sampling,或目的抽样),也称为判断抽样(judgmental sampling),指研究者根据特定目的和主观判断而确定研究样本。
3、配额抽样进行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时,研究者首先按某些控制变量对总体进行分类,然后确定每个类别在总体里所占比例,然后再通过偶遇抽样或立意抽样手段,在每个类别里挑选一定数量的个体,使得每一类别的样本个体在样本里所占的比例尽量接近于该类别在总体里所占的比例。
媒体行业融合传播的效果评估方法:传播效果的可量化指标与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媒体行业融合传播的效果评估方法:传播效果的可量化指标与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行业融合传播已成为一种趋势。
媒体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单一形式转变为多媒体融合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多样的信息和内容。
然而,媒体行业融合传播的效果评估问题一直困扰着从业者和研究者。
本文将探讨媒体行业融合传播的效果评估方法,包括传播效果的可量化指标和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传播效果的可量化指标传播效果是评估媒体行业融合传播成效的重要指标。
传统的传播效果评估方法主要依靠问卷调查和观众收视率等直接量化指标进行评估。
然而,随着媒体形式的多样化和传播途径的增加,单纯依靠传统方法已经无法完全评估传播效果。
因此,发展更加全面和科学的可量化指标对于媒体行业融合传播的评估至关重要。
1. 用户参与度用户参与度是衡量媒体行业融合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用户参与度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上的点赞、转发和评论等行为来衡量。
较高的用户参与度表明媒体内容能够引起用户的兴趣和参与,进而提升传播效果。
2. 媒体曝光率媒体曝光率是评估媒体行业融合传播效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媒体曝光率可以通过媒体传播的时间、频率和范围来衡量。
更高的媒体曝光率意味着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媒体内容,传播效果也会相应提升。
3. 网络传播力网络传播力是评估媒体行业融合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网络传播力可以通过媒体内容在互联网上的传播范围、深度和速度来衡量。
较高的网络传播力意味着媒体内容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4. 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是评估媒体行业融合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用户满意度可以通过用户的反馈、投诉和评价等来衡量。
较高的用户满意度意味着媒体内容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进而提升传播效果。
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开发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对于评估媒体行业融合传播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评估工具及其应用。
1. 数据分析工具数据分析工具是评估媒体行业融合传播效果的常用工具之一。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现象。
以下是对传播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和记录。
一、传播的定义和类型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它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动物之间的信号传递等。
传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人际传播:这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比如面对面的交谈、电话沟通等。
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互动性强的特点。
2、群体传播:发生在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的传播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团队会议等。
3、组织传播:在组织内部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包括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部门之间的协调等。
4、大众传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
二、传播的模式1、直线模式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代表,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这个模式简单明了地阐述了传播的基本要素,但忽略了传播的双向性和反馈。
2、循环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认为传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信息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来回流动。
3、系统模式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将传播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传播的功能1、监测环境帮助人们了解周围的环境变化,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
2、协调社会促进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例如通过传播达成共识、解决冲突等。
3、传承文化传播能够传承社会的文化遗产,使后代能够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4、提供娱乐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消遣和娱乐。
四、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决定了传播的内容,还影响着传播的方式和效果。
传播者的角色包括:1、信息的收集者和筛选者需要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传播。
传播学概论试题

传播学概论试题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研究战时宣传最为著名的学者是( )A、施拉姆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D、李普曼正确答案:B2.大众传播信息传向受众成员的通道上的“第一关”是( )A、选择性理解B、选择性接触C、选择性反馈D、选择性记忆正确答案:B3.按一定符号规则“约定俗成”,对任何观察者都一视同仁的信息是( )A、语用信息B、语言信息C、语义信息D、语法信息正确答案:D4.构成“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基本内容的视角为( )A、受传者B、使用者C、满足者D、传播者正确答案:A5.直接考察大众传播宏观社会效果的第一人是( )A、施拉姆B、德弗勒C、麦奎尔D、李普曼正确答案:D6.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完善了( )A、怀特的把关研究B、霍夫兰的把关研究C、布里德的潜网研究D、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正确答案:D7.和新闻学相比,传播学更加重视( )A、理论研究B、案例分析C、历史探索D、业务探讨正确答案:A8.“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 )A、群众的喉舌B、“镜子”式的反映C、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D、权力的工具正确答案:C9.《创新与普及》的作者是( )A、施拉姆B、拉扎斯菲尔德C、拉斯韦尔D、罗杰斯正确答案:D10.内容分析的核心就是通过某一标准来对媒介的信息内容进行( )A、标准划分B、单元确定C、样本分析D、分类统计正确答案:D11.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发明雕版印刷大约在( )A、宋代B、唐朝C、隋代D、明朝正确答案:C12.J·赖利和M·赖利创建了( )A、5W模式B、德福勒模式C、社会系统模式D、控制论模式正确答案:C13.“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影响和制约舆论是通过营造( )A、意见环境B、议程设置C、两级传播D、意见领袖正确答案:A14.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 )A、社会关系论B、社会结构论C、社会分类论D、个人差异论正确答案:A15.各类模式中最常用的是( )A、数学模式B、5W模式C、图像模式D、文学模式正确答案:C16.《舆论学》分析了大众报刊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该名著的作者是( )A、霍夫兰B、李普曼C、施拉姆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B17.进行“编码与释码”研究的是( )A、霍尔B、麦奎尔C、马丁D、霍夫兰正确答案:A18.可以抵消被试对象的个别差异的方法是( )A、效果平衡法B、保持恒定法C、援助法D、消除法正确答案:A19.控制论模式使传播模式从“单向直线性”变为( )A、多维单向性B、双向循环性C、双向直线性D、单向循环性正确答案:B20.直接导致“魔弹”论被否定的理论是( )A、新的强效力论B、适度效果论C、信源的可信性效果论D、有限效果论正确答案:D21.下列不属于“有限效果论”的内容的是( )A、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B、传播流程研究C、“使用与满足”研究D、“知识格差”研究正确答案:D22.按照批判学者阿特休尔的观点,任何媒介都受制于某种( )A、文化B、制度C、传统D、权势正确答案:D23.维纳把信息分为( )A、语言信息和符号信息B、新闻信息、教育信息C、外源信息和内源信息D、新闻与非新闻正确答案:C24.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平等将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的是( )A、霍尔B、麦奎尔C、贝尔D、罗杰斯正确答案:C25.默多克—戈尔丁一派在批判性传播研究中,又被称为( )A、政治经济学派B、社会文化学派C、经营管理学派D、行政管理学派正确答案:A26.机能理论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费斯汀格有关态度改变的( )A、认知不协调理论B、二级传播理论C、劝服有效理论D、沉默的螺旋理论正确答案:A27.梅罗维茨的理论认为,应当把情境视为( )A、环境系统B、信息系统C、社会系统D、组织系统正确答案:B28.构成传播学学术渊源的学科中,与传播学关系最密切的是( )A、政治学、宣传学B、行为、信息科学C、新闻学、社会学D、自然科学正确答案:B29.一般认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美国学者( )A、阿多诺B、施拉姆C、拉扎斯菲尔德D、米德正确答案:B30.麦克卢汉以各种媒介对人类感官的延伸为标准,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它们是( )A、人际传播时期,大众传播时期,网络传播时期B、口头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C、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时期D、口头传播时期,组织传播时期,大众传播时期正确答案:B31.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时,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传播技巧,称为( )A、两面提示B、多面提示C、诉诸理性D、一面提示正确答案:A32.1865年在电磁波理论研究中预言了无线电波存在的科学家是( )A、谷登堡B、爱迪生C、摩尔斯D、马克斯韦尔正确答案:D33.政治控制主要是( )A、政策控制B、政权控制C、政法控制D、政府控制正确答案:D34.按照社会关系论的分析,左右受众成员对媒介信息的选择,从而制约着大众传播的效果的是( )A、传播者的魅力B、受众的心理结构C、受众的种种社会关系D、受众的先天条件正确答案:C35.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指的是( )A、《思想家》B、《启蒙的辩证法》C、《社会研究杂志》D、《历史与阶级意识》正确答案:D36.媒介中个人与个人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被称为( )A、普通媒介B、特殊媒介C、传播渠道D、大众传播媒介正确答案:A37.下列对报刊上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B、有了电子版,就可以取消印刷版了C、增强反馈的及时性和传播的互动性D、信息量更加庞大正确答案:B38.下列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意见环境”是一个核心概念B、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C、传媒提示的“意见环境”是现实的客观反映D、传媒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现实的如实反应正确答案:C39.拉斯韦尔首次完整地提出传播的5W模式的著作是( )A、《解放社会矛盾》B、《大众传播和社会发展》C、《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D、《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正确答案:D40.“法兰克福学派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A、拉扎斯菲尔德B、马尔库塞C、霍克海默D、阿道尔诺正确答案:B41.大众传播的反馈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一次性B、直接性C、及时性D、延迟性正确答案:D42.提出“偏倚时间的”媒介和“偏倚空间的”媒介两个概念的学者是( )A、梅罗维茨B、戈夫曼C、英尼斯D、麦克卢汉正确答案:C43.世界电视业进入彩色电视广播阶段是在(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40年代正确答案:D44.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学派是由( )A、非洲学者创立的B、美国学者创立的C、亚洲学者创立的D、欧洲学者创立的正确答案:B45.传播学对信息范围进行研究的第一个层次是( )A、自我传播B、大众传播C、群体传播D、人际传播正确答案:A46.“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属于某种( )A、有限效果论B、强大效果论C、适度效果论D、宏观效果理论正确答案:C47.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著名的拉斯韦尔模式是在( )A、1948年B、1983年C、1943年D、1940年正确答案:A48.政党报刊的特点是( )A、以政论为主B、完全具备了现代媒介产业的经营形态C、以刊载低级趣味内容招徕读者D、面向的读者是社会上不定量多数的受众正确答案:A49.信息的分类,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分为( )A、语言、符号和图像B、客观信息类C、指导性信息类D、说服性信息类正确答案:A50.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的是( )A、温达尔B、李普曼C、麦库姆斯D、韦伯正确答案:D51.传播的要素问题又称( )A、个体结构问题B、组成结构问题C、外部结构问题D、内部结构问题正确答案:D52.1948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数学家申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讯的数学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阐明了( )A、信息论的基本问题B、方法论的基本问题C、系统论的基本问题D、控制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A53.中国古代官府用于传递朝政动态、政治情报的原始形态的“报纸”——邸报的传播形式是( )A、手抄书稿B、手抄报纸C、手抄文书D、手抄新闻信札正确答案:C54.我国首次对传播工作者的意识和心态进行调查的是( )A、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B、武汉大学舆论研究所C、复旦大学舆论研究所D、北京大学舆论研究所正确答案:A55.麦奎尔增加的“动员功能”可以归为( )A、文化传递功能B、社会协调功能C、环境监测功能D、娱乐功能正确答案:B56.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 )A、优势B、个性化C、整体倾向性D、反馈机制正确答案:C57.符号制作涉及到信息流通过程的( )A、编码和译码B、反馈C、译码D、编码正确答案:A5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传播内容B、传播渠道C、传播效果D、受众正确答案:B59.在传播控制中,最根本的控制形态是( )A、经济控制B、受众控制C、政治控制D、文化控制.正确答案:A60.1947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第一个传播研究所的传播学者是( )A、丹斯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森正确答案:B61.一切研究的基础是( )A、描述B、实践C、分析D、归纳正确答案:A62.《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是( )A、安德鲁·葛鲁夫B、戴尔C、比尔·盖茨D、尼葛洛庞帝正确答案:D63.最早提出反馈概念的是( )A、德福勒B、申农C、香农D、维纳正确答案:D64.着重强调个人心理因素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理论是( )A、社会关系论B、社会分化论C、个人差异论D、社会分类论正确答案:C65.提出双重行动模式的传播学者是( )A、怀特B、巴斯C、卢因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B66.“发现变化进程的第一人”是( )A、梅罗维茨B、英尼斯C、麦克卢汉D、拉斯韦尔正确答案:B67.传播学对符号的研究带有( )A、普遍性B、操作性C、一般性D、特殊性正确答案:B68.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 )A、韦斯B、卢因C、霍夫兰D、凯尔曼正确答案:B69.魔弹论是错误的,这主要表现在它是一种( )A、唯意志论观点B、技术决定论观点C、本能论观点D、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31题,每题1分,共31分)1.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分为( )A、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B、社会层面上的效果C、文化层面上的效果D、行动层面上的效果E、认知层面上的效果正确答案:ADE2.20世纪60年代后,再次复兴的“使用与满足”研究具备的新特点有( )A、社会调查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B、重视对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察C、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D、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E、重视对“传播流程”的研究正确答案:BCD3.我国曾流露出批判学派的思想倾向的人物有( )A、彭程B、于磊焰C、徐崇温D、林珊E、王志兴正确答案:AB4.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注意到了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B、变“单向直线式”为“双向循环式”C、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D、引申出“传播单位”的思想E、加入并突出了“噪音”正确答案:BC5.目前世界各国与大众传播有关的法律包括( )A、许可证申请法B、广告管理法C、反垄断法D、诽谤罪法E、图书出版法正确答案:ABCDE6.从一系列研究实例来看,学者们考察“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的主要角度是( )A、记忆模式B、认知模式C、显著性模式D、理解模式E、优先顺序模式正确答案:BCE7.传播模式的类型有( )A、图像模式B、理论模式C、文字模式D、数学模式E、应用模式正确答案:ACD8.20世纪70年代后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或假说的主题、内容各不相同,但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即( )A、不同程度地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B、密切结合社会信息化的现实C、研究焦点集中于综合的社会效果D、研究焦点集中于长期的社会效果E、研究焦点集中于宏观的社会效果正确答案:ABCDE9.答案设计的形式有( )A、多项选择式B、二择一式C、等级式D、矩阵式E、排序式正确答案:ABCDE10.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进行首次合作时双方的代表人物是( )A、霍克海默B、勋伯格C、卢因D、拉扎斯菲尔德E、阿道尔诺正确答案:DE11.下列关于“培养”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认为一般受众不可能对媒介内容中的虚构成分做出判断B、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C、它的基本观点是强调社会成员的“共识”D、媒介提供给人们的只是“象征性现实”E、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确答案:ABCDE12.调查人员登门造访调查对象,进行当面问答,请调查对象当面填写调查问卷表的采集受众反馈数据的方法可称为( )A、亲身询问法B、当面访问法C、电话询问法D、面对面调查法E、仪器记录法正确答案:ABD13.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 )A、电子传媒促成许多旧情境的合并B、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媒介即讯息E、冷媒介和热媒介正确答案:CDE14.下列属于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有(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接触C、选择性回忆D、选择性反馈E、选择性理解正确答案:ABE15.下列媒介理论中,属于英尼斯媒介理论的是( )A、应把情境视为信息系统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C、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组织的形态,并常常转移权力中心D、传播媒介的偏倚性E、情境决定论正确答案:CD16.无线电广播的长处有( )A、超越时空的力量B、传递信息极其迅速,时效性强C、受众面广,渗透性强D、用丰富的语言感染听众E、视听兼备,图声并茂正确答案:BCD17.早期传播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是( )A、传播与群体、社会关系研究B、传播的技巧和效果研究C、传播综合研究D、传播方法研究E、传播的结构和过程研究正确答案:ABCDE18.培养理论又称为( )A、文本分析B、涵化分析C、培养分析D、内容分析E、教化分析正确答案:BCE19.读者调查的种类主要有( )A、读者—非读者研究B、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C、“节目检验”研究D、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E、读者概况调查正确答案:ABDE20.问卷发送的方式一般有( )A、民意测验B、偶遇式发送C、报刊问卷D、邮寄问卷E、访员面访正确答案:CDE21.口语作为一种传播手段的缺点是( )A、影响到信息流传的精确性B、传播速度慢C、不利于保存信息D、不能离开发声的人而独立存在E、传播范围狭窄正确答案:ACDE22.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操纵新闻的发布、控制消息的来源是一种十分风行的政府控制传播的手段,包括( )A、记者招待会B、检查C、试探性气球D、征税E、新闻发布会正确答案:ACE23.5W模式的不足之处是具有( )A、直线性B、孤立性C、双向性D、突破性E、循环性正确答案:AB24.在传播的个人功能方面,与工具说观点相对立的观点是( )A、使用满足说B、谈话说C、假想说D、理想说E、游戏说正确答案:AE25.英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的缺陷有( )A、仅为少数特权分子所掌握B、不便于运送C、不利于长久保存D、不利于控制空间E、不利于控制时间正确答案:ACD26.电脑联网业的特征包括( )A、电脑网络具有连接网上的任何用户,使之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B、网上传播是非实时的非同步传播C、互动性和反馈效果强D、功能多样性E、信息传受双方的角色可以互换正确答案:ABCDE27.控制研究的内容包括( )A、传播效果的好坏B、渠道是否畅通C、施控行为D、受控情状E、控制形态正确答案:CDE28.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有不同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关于各种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的问卷调查
先生/女士/同志:您好!
我们是**的学生。为了了解当下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了解消费者对各种广告手
段的接受程度,完成课程项目,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问卷中问题的回答,没有对错之
分,您只要根据您的看法和做法回答就行。调查大约要五分钟。问卷不记您的单位和名字,
对于您的回答我们也将严格保密。希望您协助我们完成这次调查。
谢谢您的合作。
性别:
男 □ 30%
女 □ 70%
职业:
老板 □ 30%
在职员工 □ 60%
家庭主妇 □ 10%
年龄段(岁):
18~23 □ 40%
23~27 □ 10%
27~35 □ 20%
35~45 □ 30%
45以上 □ 0%
1、 您衣食住行方面的产品的信息来源主要是()(请由主到次一次排序)
A传单 B报纸 C杂志 D广播 E电视 F网络
从调查结果看,总的排序是:电视 网络 杂志 报纸 传单 广播
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这些方面的产品和我们息息相关。电视是全国普及的家电,
电视广告的投资比较大,一般只有大公司大企业才会对自己的产品做电视广告,并且这些公
司都会有一定知名度,人们比较信赖,所以电视成为人们了解这些产品的主要渠道;随着网
络的高速发展,人们上网时间的增多,使网络成为人们了解产品信息的第二大媒介;现在杂
志的品种越来越多,符合不同人群的选择,很多人都具有自己喜欢的杂志,人们在无意间就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可以从杂志中了解到产品信息;报纸主要是人们了解新闻时事的重压途径,现在只有有专门
意愿看报纸广告的才能了解到报纸上的产品信息;传单只是针对小范围的人群进行产品宣
传,并且比较单一,所以产品的信息量较小。在现代社会中,广播慢慢被淡化了,所以人们
对广播了解的少,信息也就更少了。其实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人们都喜欢自己到商场看,真
实的比较各种产品,获取信息,然后进行比较购买
2、同一款商品用不同传播媒介做广告,那哪一种最能鼓动您去购买商品()
A传单 20%
B报纸 20%
C杂志 10%
D广播 0%
E电视 30%
F网络 10%
从调查结果来看,同一款产品做不同的广告会有不同的宣传效果,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广告
的信赖问题,电视广告更能博取人们的信赖,鼓动人们购买其商品,其次是报纸和传单,给
人以真实,安心的感觉,容易鼓动人们购买商品;尽管杂志和网络的信息比较多,但是真实
性比较差,难以让人信任。所以在做广告是要特别注意让消费者信赖产品。
3、 如果您看广告,你主要关注哪方面的广告()
A求职类
B房地产家居装饰类 20%
C服饰美容类 30%
D日用百货类 30%
E汽车手表类 10%
F其他:数码产品 10%
从调查结果看,性别方面,男士偏向于关注汽车手表类和数码类产品,女士偏向于关注日用
百货类和服饰美容类产品,他们都关注房产家居装饰类产品;职业方面,老板比较关注房产
家居和汽车手表方面,职工比较关注日用百货,房产家居装饰方面,家庭主妇比较关注服饰
美容和日用百货类产品。我们可以看出,做广告宣传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针对不同的
人宣传不一样的产品。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4、 如果您接到一份传单,您觉得让您把它留下的原因可能是()
A有商场促销消息 40%
B某个你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介绍 20%
C新产品介绍 40%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人对商场促销和新产品比较感兴趣,所以在传单的制作中要注重对
部分商品进行促销或者让推出的新产品在传单的醒目位置出现。
5、 如果您要对您的商品进行广告,在以下方式中,您会选择()为什么?
A传单 30%
B报纸 10%
C杂志
D广播
E电视 30%
F网络 30%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人会选着传单,电视,网络来对商品进行广告,因为传单是在小范围,
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广告,成本比较低,效果非常明显。电视广告比较生动形象,能对产品
做出全面细致的介绍,而且能反复播放宣传,会加深公众对产品的印象。网络广告的传播面
非常广,能让产品知名度提高,让更多人了解到产品。所以在不同的范围,领域要用不同的
广告来宣传自己的产品,以达到最佳效益。
6、 您在进行广告宣传的时候,“成本”对您的影响怎样()
A 考虑很少,能承担就行
B只要效果好,就行 70%
C 考虑很多 30%
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人认为如果只要广告效果好,就会加大广告
投入;然后还一部分人认为,在广告成本上要考虑很多。我们可以看出,花多少成本做广告
要看广告的效益,要看广告后带来的效益是否大于付出的成本或这个成本投资在其他方面所
带来的效益。通过衡量比较才能好好计算出投资广告的最优成本。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腹有诗书气自华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
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
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
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
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
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