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古代部分:

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

乐舞:早期的音乐常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故名之“乐舞”。

黄帝时代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所以这是一部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

《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咸池为东方日浴地,故这是一部崇拜日浴的乐舞。

《箫韶》又名《大韶》,简称从《韶》。最初是咸黑所作的声歌,原名《九招》,虞舜时代的质又修订过,故后世又称此乐为《韶虞》。《箫韶》之名,是由于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

夏代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乐舞内容从氏族社会中对于图腾或大自然的歌颂转向对奴隶主统治者的歌颂。

《夏籥》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此乐舞在周代演出时舞者共六十四人,分为八行八列。主要伴奏乐器为籥,籥为管乐器,是排箫的原始形制。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巫乐”,又称“巫音”,即巫术活动中所用的乐舞。

天然材料制成的乐器:骨哨、骨笛;龟甲摇响器;鼍鼓;磬(现存故宫博物馆的三音编磬为“永启”“永余”“夭余”);

陶制乐器:摇响器、陶铃、陶角、陶鼓、陶镛、陶埙;

铜制乐器:铜铃、铜鼓、钟、铙、镛、鑮;

二,周秦时期的音乐:

周代的礼乐制度:君主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用二佾。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关于佾有两种解释:一,每佾固定为八人;二,人数与八佾相同,如八佾每佾八人,六佾每佾六人等。

音乐教育:

对象: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乐”的学习内容:乐德、乐语和乐舞。

乐德:“中、和、祗、庸、孝、友”;

乐语:“兴、道、讽、诵、言、语”;

乐舞:六代乐舞为主,如《云门》、《大咸》、《大夏》、《大濩》、《大武》;

学习目的:达到统治阶级提倡的“礼乐治国”。

六代乐舞:《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大武》;前五部参照远古夏商时期音乐。《大武》内容描写周武王伐纣的全过程。

采风:是一种为了解民意、完善施政而采取的一种较为积极的举措。采风制度的建立为宫廷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民间音乐和歌词,而且为保存先秦时期的民歌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颂乐: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时等重大典礼时的乐舞。《诗经》里保存了《商颂》、《周颂》、《鲁颂》等三颂。内容大都是史诗性的,带有神话色彩。颂有乐章形式、有乐歌形式、也有纯器乐形式,一般速度较慢。

郑卫之音:代表民间俗乐。“郑卫之音”是郑国与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它保留了浓郁的商代音乐特色,节奏奔放活泼,音乐优美抒情,风格上与“雅乐”迥然异同。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荀子曾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成相》篇。“成相”就是手持“相”这种乐器作为伴奏的说唱。《成相》篇的内容主要宣扬为君治国之道。

乐器:八音分类法:按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诸类乐器中以打击乐器较多。

乐律:三分损益法律是一种用数学计算的生律方法。把一个振动体(即弦长)的长度均分为三段,去掉它的1/3,得2/3,称“三分损一”。如加上他的1/3,得4/3,称为“三分益一”。这种取律的方法称为“三分损益法”。

三,两汉三国时期的音乐:

汉代的官方音乐机构有“太乐”和“乐府”两署,分别隶属于“奉常”和“少府”。

相和歌作为汉代北方民间歌曲的总称,包含了各种不同内容、形式的民谣。汉魏时期的相和歌作品数量相当丰富,大致分为“相和引”、“相和曲”、“吟叹曲”、“四弦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以及“但曲”。如“相和引”的作品就有《箜篌引》、《商引》、《徵引》、《羽引》、《宫引》、《角引》等六曲。

汉代的歌舞以粗狂豪放的民间色彩,取代了周秦以来的宫廷歌舞的巫术风格。民间歌舞

包括:公莫舞、巴渝舞、鼙舞、槃舞、铎舞、拂舞、白纻舞、踏歌。

打击乐器:建鼓、提鼓、小鼓、扁鼓、鼗鼓;

汉代古琴音乐逐渐从相和歌乐队中脱离出来,向着器乐化的倾向发展,这个时期的琴曲创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少琴曲直接取自当时的相和歌或相和大曲,且带有明显的叙事性特点。其中《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就是其中的代表。

美学专著:阮籍《乐论》、嵇康《声无哀乐论》

乐律:京房六十律,计算方法是在三分损益十二律之后,继续用此法上下相生,直到六十律为止。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相和引:主要是以五音来命名的有歌辞和伴奏的歌曲形式。凡相和,伴奏乐器有苼、笛、节歌、琴、瑟、琵琶、筝七种。宫、商、角、徵、羽五引的歌词都是七字一句,三句一段的单段体,与《箜篌引》五言、七言、长短句等多变句式不同。

清商乐:又名清乐,是在相和三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不仅包括汉魏旧曲,还收入了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

《碣石调·幽兰》是目前仅见的一首以文字记谱的琴曲,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五、隋唐时期的音乐:

变文:是唐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还有一类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作品的特点是语言生动、纯朴、有韵有白、有说有唱。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裁,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变文有三类形式:只唱不说,只说不唱,有唱有说(此类占多数)。以散文引起,以唱文叙述内容。

坐部伎和立部伎是按不同的表演形式而分。

唐代宫廷燕乐的三个概念:广义,是相对于“雅乐”来说的俗乐,包含十部乐和教坊乐。次广义,专指一种具有特殊风格的音乐,融胡俗乐于一体,尤其是龟兹乐。狭义,专指唐贞观时期张文收采古《朱雁》、《天马》之义所作的《景云河清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