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与寓言的区别修订稿

合集下载

摭谈童话与寓言的异同

摭谈童话与寓言的异同

摭谈童话与寓言的异同《语文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有:“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这一目标的表述,确立了童话、寓言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从人教版小学低段语文教材的编排来看,也可见一斑。

一、童话与寓言什么叫童话?“童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什么叫寓言?“寓言”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劝诫、教育的性质。

”二、童话与寓言的共同点童话与寓言是文学作品中的两支奇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有不少相同之处。

1.故事性。

无论是童话还是寓言,都由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故事构成,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揠苗助长》;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如《丑小鸭》、《守株待兔》。

故事中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中的其他物体和现象。

《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守株待兔》的主人公都是人;《丑小鸭》的主人公是一只人格化的“天鹅”,《坐井观天》的主人公是人格化的“青蛙”。

2.教育性。

童话的创作宗旨无非是要歌颂真善美,批评和揭露假恶丑。

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认为:“童话的特点就是为儿童年龄特征服务的。

只要留心儿童作为读者来看童话、作为观众来看童话剧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们是把它们看作真的事物来接受的,所以他们会大声地笑,也会大声地哭,憎恨坏家伙,热爱好人儿,而教育的价值也就在这一点激动与鼓舞上。

他们往往能够凭直觉的感受来辨别道德问题的实质。

”寓言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非生物的艺术形象来寄托某一道理,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想象,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观。

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得到了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的教育。

3.审美性。

北师大王泉根教授认为童话的审美价值是童话最根本的价值。

童话具有荒诞美、喜剧美、悲剧美,奇异与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

童话与寓言有何区别

童话与寓言有何区别

童话与寓言有何区别语言和童话都是将生活哲理和智慧应用在简单的文字上,使大家易于接受,但是童话是更通俗一些,更娱乐一些。

1、从文体上:童话是优美的记叙文《卖火柴的小姑娘》;寓言是说明文或带有说明性质的记叙文。

《自相矛盾》2、从侧重上:童话侧重于叙事《皇帝的新装》;寓言侧重于说理。

《骆驼和羊》3、从字数上:童话通常比寓言多。

《神笔马良》和《黔驴技穷》4、从对象上:童话面对儿童;寓言面对成人,也面对儿童。

5、从情节上:童话的情节曲折;《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寓言的情节直白。

《塞翁失马》6、从创作上:童话大部分是文人创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寓言大部分来自民间。

《揠苗助长》7、从效果上:童话大部分是歌颂美德;《神笔马良》;寓言大部分讽刺时弊。

《自相矛盾》、《刻舟求剑》8、从来源上:童话多写古代;《猎人海力布》;寓言多写当代。

《龟兔赛跑》9、从角色上:童话多写人;《神笔马良》;寓言多写物。

《陶罐和铁罐》掩盖过失的猫有一只猫,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不得了,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盖。

它捕.(pǔbǔfǔ)捉老鼠时,不小心,让老鼠逃跑了。

于是,它就说:“我是看它太瘦,才放它的,等它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

它装出笑脸说:“我本来就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脸。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沾满了污泥。

看到伙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后来,它掉进河里。

伙伴们打算救它。

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这是在游泳……”话还没说完,就沉没.(m...ò.).了。

“走吧!”伙伴..ò.m.é.i mu们说,“现在,它大概在表演潜水了。

”阅读练习:1、划掉短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过错——()惊奇——()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声音延续B、解释说明C、意思转折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A、意思省略B、说话断断续续C、话语突然停止5、文中的猫总是百般掩盖自己的过失,是因为()A、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得。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一、从篇幅繁简区分寓言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有趣,通常只有几十字、几百字。

如《塞翁失马》、《黔驴技穷》等。

而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更复杂,篇幅更长一些,故事完整。

如《皇帝的新装》、《蚕和蚂蚁》等。

二、从表现重点区分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

多来自现实生活,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如《孟子》“揠苗助长”。

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想象丰富,寓教于乐,突出形象性,注重趣味性,讲究可读性,如《宝葫芦的秘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三、从情节结构区分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

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更多偏向于故事情节,面向的是更多的儿童能够听得懂故事内容,喜欢或讨厌故事的人物,培训儿童的基本正义观、是非观,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四、从幻想法则区分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童话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

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

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以“人”性,却违犯了狐狸的“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

五、从写作对象区分童话的对象是儿童,寓言的对象就不限于儿童,不少是为成人借鉴的。

童话和寓言的区分

童话和寓言的区分

童话和寓言的区分
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挖苦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一、从篇幅繁简区分
寓言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语言简练,通常只有几十字、几百字。

而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构造也更复杂,篇幅更长一些。

二、从表现重点区分
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

而童话那么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

科学童话那么重在知识的传播。

三、从情节构造区分
寓言的故事比拟简单,一般没有完好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

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那么有较高的要求。

四、从梦想法那么区分
童话的梦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根底,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开展。

而寓言那么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

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以“人〞性,却违犯了狐
狸的“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

五、从写作对象区分
童话的对象是儿童,寓言的对象就不限于儿童,不少是为成人借鉴的。

修改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修改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一、从概念上看:
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 的灵魂。如《田螺姑娘》、《神笔马良》等。 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 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 图。如《汉书· 叙传上》里的“邯郸学步”:“昔有 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 匍匐而归耳。”尽管文字简洁,但已形成有相对完 整情节的简短故事,而故事本身又寓含某种深刻的 道理,故堪为一篇典型的寓言。
二、从篇幅上看:
童话,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神奇曲折。如 《皇帝的新装》、《蚕和蚂蚁》等。
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如《塞 翁失马》、《黔驴技穷》等。
三、从题材上看:
童话多表现幻想世界,充满幻想色彩。从风霜雨雪到 星辰日月,从花木草石到鱼鸟虫兽,对大自然的一切 事物都可加以人格化,以物拟人,妙趣横生。如《渔 夫的故事》。 寓言多来自现实生活,内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 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的有所讽 刺和箴戒。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 高度提炼和概括,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如《孟子》“揠 苗助长”。Fra bibliotek猫和老鼠
一只老猫叼起念佛珠来玩弄着,这给墙角里的两只老鼠看见了,他们的脑袋里不 禁冒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大说:“我们还是警惕一点好,不知道他这葫芦里卖得什么药,说不定是故意 引我们上钩呢!” 老二说:“这怎么可能?听人类说,只要念佛就要心存善意,改吃素食。” “那可说不定呢!”老大还不服气。 “那我们出去看看吧!”老二想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他得意洋洋的说。 说着他们走出了洞,离猫有一段距离。只听猫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善哉善哉。” 说着睁开眼睛扫了一眼老鼠兄弟,又合上眼睛说:“出家人不吃荤,只吃素食。” 老大听了,放松了警惕,说:“我相信:佛是绝对不会骗我们的,因为妄语(乱说 不实在的话骗人)是佛门大戒,佛也是因为不妄语,才可以修成佛的。所以古人说: ‘佛言不信,何言可信?’我们走过去和猫交个朋友吧!说不定以后偷东西,可以帮 我们开门,拿东西呢!” 老二赞同了老大的说法,大步流星的走到猫身边说:“猫大哥,咱们交个朋友 吧!”猫说:“好啊!”他停了停,问:“朋友有难应当互相帮助,对吗?” “是呀!” “我现在需要你帮助,我的肚子饿了!” 话说着,就把老鼠按住了,老鼠兄弟悲伤地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要 时刻提高警惕性,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认清本质!” 猫奸笑着说:“你们天天呆在洞里,今天总算把你们引出来了。” 猫津津有味地吃掉了老鼠。

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区别

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区别

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区别
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是两种常见的儿童文学形式,它们在文学形式、故事结构
和寓意表达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区别。

首先,从文学形式上来看,童话故事通常是一种虚构的故事,它以夸张、夸大
的手法来渲染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给人以奇幻、梦幻的感觉。

而寓言故事则更多地采用象征、隐喻的手法,通过动物或其他形象来代表人物,寓意更为明显,更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在故事结构上,童话故事往往以“从前有一个……”“从前有一座……”开头,通过描述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展现出善恶对立、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而寓言故事则更注重通过寓意来表达道理,它往往通过一系列的象征手法来表达对人生、道德、社会等方面的思考,故事结构更加简洁明了。

再者,从寓意表达上来看,童话故事往往通过对人物形象、情节设置的夸张和
想象,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幻想,给人以激发想象力、勇气和希望的感觉。

而寓言故事则更多地通过对动物、植物等形象的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对人性、道德、生活哲理等方面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警示。

综上所述,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在文学形式、故事结构和寓意表达上都有着明
显的区别。

童话故事更注重通过夸张、梦幻的手法来渲染故事情节,激发想象力和希望;而寓言故事则更注重通过象征、隐喻的手法来表达对人生、道德、社会等方面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警示。

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两种形式的故事时,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启发和思考。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童话与寓言的区别:一、从概念上看: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

如《田螺姑娘》、《神笔马良》等。

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

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汉书·叙传上》里的“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尽管文字简洁,但已形成有相对完整情节的简短故事,而故事本身又寓含某种深刻的道理,故堪为一篇典型的寓言。

二、从篇幅上看:童话,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神奇曲折。

如《皇帝的新装》、《蚕和蚂蚁》等。

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

如《塞翁失马》、《黔驴技穷》等。

三、从题材上看:童话多表现幻想世界,充满幻想色彩。

从风霜雨雪到星辰日月,从花木草石到鱼鸟虫兽,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加以人格化,以物拟人,妙趣横生。

如《渔夫的故事》。

寓言多来自现实生活,内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的有所讽刺和箴戒。

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如《孟子》“揠苗助长”。

四、从体裁特点看:童话,表现为形式多样,除用散文形式写的童话外,还有童话诗和童话剧。

想象丰富,幻想奇特,抒情说理,寓教于乐,突出形象性,注重趣味性,讲究可读性,如《宝葫芦的秘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寓言,表现为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托古讽今,小中见大,突出讽刺性,注重实用性,讲究哲理性善于启发性。

如《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积累专项:童话和寓言的区别(四五年级)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一、从篇幅长短区分寓言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语言简练,通常只有几十字、几百字。

而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更复杂,篇幅更长一些。

简述童话寓言神话三者的区别

简述童话寓言神话三者的区别

简述童话寓言神话三者的区别一、概念不同。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合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实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

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二、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

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

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

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

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

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

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略晚。

它是在历史持续向前发展,人类对社会的理解已逐渐深化时产生的。

它是人类自觉的以自己的理解对社会种种形态实行艺术加工。

最初它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经过文人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发展最为兴盛,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很多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神话是“历的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

它的创作与远古时代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童话与寓言的区别:一、从概念上看: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

如《田螺姑娘》、《神笔马良》等。

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

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汉书·叙传上》里的“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尽管文字简洁,但已形成有相对完整情节的简短故事,而故事本身又寓含某种深刻的道理,故堪为一篇典型的寓言。

二、从篇幅上看:童话,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神奇曲折。

如《皇帝的新装》、《蚕和蚂蚁》等。

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

如《塞翁失马》、《黔驴技穷》等。

三、从题材上看:童话多表现幻想世界,充满幻想色彩。

从风霜雨雪到星辰日月,从花木草石到鱼鸟虫兽,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加以人格化,以物拟人,妙趣横生。

如《渔夫的故事》。

寓言多来自现实生活,内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的有所讽刺和箴戒。

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如《孟子》“揠苗助长”。

四、从体裁特点看:童话,表现为形式多样,除用散文形式写的童话外,还有童话诗和童话剧。

想象丰富,幻想奇特,抒情说理,寓教于乐,突出形象性,注重趣味性,讲究可读性,如《宝葫芦的秘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寓言,表现为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托古讽今,小中见大,突出讽刺性,注重实用性,讲究哲理性善于启发性。

如《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积累专项:童话和寓言的区别(四五年级)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一、从篇幅长短区分寓言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语言简练,通常只有几十字、几百字。

而童话情节比寓言更丰富、更多变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更复杂,篇幅更长一些。

二、从表现重点区分寓言着力表现内含的讽喻和教训,重在思想,有的寓言在开头或结尾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告诫的意思。

而童话则重在刻画形象,教训意味不那么强,教育意义往往寓于整个故事之中,不直接点出来。

科学童话则重在知识的传播。

三、从情节结构区分寓言的故事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要求塑造性格鲜明的拟人化形象。

童话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则有较高的要求。

四、从幻想法则区分童话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与现实的结合也必须和谐、自然,使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

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

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以“人”性,却违犯了狐狸的“动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

五、从读者对象区分童话的读者对象是儿童,寓言的读者对象就不限于儿童,不少是专为成人写的。

【例文】小骆驼的疑问一天,一头小骆驼问它的爸爸:“我们的背上为什么要有驼峰”骆驼爸爸说:“因为我们在跨越沙漠时要储存脂肪和水分呀。

”小骆驼又问:“那我们的脚底为什么要长肉垫呢”骆驼爸爸自豪地说:“这样比较容易穿越沙漠呀!”这时,小骆驼又问:“那……那我们现在在动物园里干吗”【赏读】这是一个寓言故事。

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不讲求情节完整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重在说明制造动物园者和被关在动物园者的双重悲哀。

根据、大课堂教案整理,请勿转载及用于任何商业目的!童话与寓言的区别1、从文体上:童话是优美的记叙文;寓言是说明文或带有说明性质的记叙文。

2、2、从侧重上:童话侧重于叙事;寓言侧重于说理。

3、3、从字数上:童话通常比寓言多。

4、4、从对象上:童话面对儿童;寓言面对成人也面对儿童。

5、5、从情节上:童话的情节曲折;寓言的情节直白。

6、6、从创作上:童话大部分是文人创造;寓言大部分来自民间。

7、7、从效果上:童话大部分是歌颂美德;寓言大部分讽刺时弊。

童话更多偏向于故事情节,童指儿童,面向的是更多的儿童能够听得懂故事内容,喜欢或讨厌故事的人物,培训儿童的基本正义观、是非观。

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寓言和童话一样都是虚构的,但寓言更通的是通过故事告诉世人一些道理,对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面向的读者应该是比童话的读者要略为大些的。

比如《白雪公主》可能2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听懂;而《狐狸和葡萄》可能就要5岁左右的孩子才能听懂。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合适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寓言:1。

有所寄托的话 2。

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像力,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的一种文学形式。

童话、寓言和神话的区别在初中语文(人教版)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同学对童话、寓言和神话这三种文学样式的概念模糊不清,有时指鹿为马,有时混为一谈。

早期的一些儿童文学的书籍中,对这三种文学样式也常相提并论,不加区分。

为明确概念,在此我略谈三者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用简单的事实表现较深刻的道理的带有劝喻、讽刺意义的小故事。

它大多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和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二、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

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

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

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

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

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

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寓言的产生比神话略晚。

它是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社会的认识已逐渐深化时产生的。

它是人类自觉的以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种种形态进行艺术加工。

最初它来自于群众的集体创作,后经过文人收集,提炼形成优美的文学作品。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寓言发展最为兴盛,诸子百家着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着名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神话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

它的创作与远古时代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

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

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最早的神话。

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界的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反映人们对自然界的虚幻而有趣的认识。

在中国古书中,如《山海经》、《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故事,外国神话较有名的如《荷马史诗》等。

三、特点不同。

童话常常赋予无生命的东西以生命,大多涉及超自然因素的神怪鬼灵。

童话中的形象时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极大的夸张性。

寓言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往往用虚构的手法将动物或其他自然物拟人化。

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是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们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

一般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神话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

注:本文系根据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和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等资料整理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