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尤为关键

中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中学生的生理成熟过早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地带”,由于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中学生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缺失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

制”、“表现自己另一面,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网络是虚拟的,神秘的,不信任、怕受骗、保护自己”、“尝试新的感受”、“体验不同于现实的生活,寻求另一种感觉”、“逃避现实,对现实不满”、“无聊”等等。

一、中学生网上不良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工具,能够使用户超越地域的分隔和限制,随时享受到各种服务。中学生上网能够丰富学识,开阔视野,更快捷地学到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实践证明,中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地处理好上网与学习、生活的关系,上网就会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然而,由于年龄较小,阅历较浅,思想活跃,所以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明辩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往往不能较好地抵御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上网后迷失了方向,不能很好的把握自己,做了一些有违道德的事情,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网络上,中学生不良道德行为形形色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散布垃圾信息。网上的信息垃圾,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学生制造的。有的同学为了某种个人目的,滥发垃圾邮件,或到各网站上发表毫无价值的垃圾帖子,还出入各聊天室中,用毫无意义的字符或垃圾信息干扰他人的交流。更甚者公然在网上散布下流淫秽、封建迷信、反动的信息。

2.进行网上欺诈。网络的隐蔽性使别人很难知道你在上面干了什么。一些中学生利用网络的这个特点,在各种聊天室、留言板、及时通讯工具、电子公告板中或散布谣言,制造事端,或设置陷阱,骗取钱财。

3.进行高智商犯罪。现在许多计算机病毒都是通过网络传播的,一些中学生利用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制造、散布计算机病毒,给个人和集体带来经济损失;还有一些人,为了证明自己技术高超,充当“黑客”,利用计算机安全漏洞,远程侵入网站服务器或者他人的机器,危害公共信息安全。还有的利用工具窃取他人上网帐号、电子邮箱密码,损害他人利益。某校初三学生逃学泡网吧,神游各网站,因挡不住诱惑,走上犯罪道路。广州市一份调查报告统计显示,中学生在网上长时间阅读不健康信息后,80%以上产生了犯罪念头。

4.侵犯知识产权。目前互联网数以百万计的个人网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学生建设维护的。其中许多站点以提供下载、刊载文学作品为主。这样很容易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像提供电视、MP3音乐、商业软件下载的站点,许多并未得以授权,严重损害了他人利益。还有以刊载文学作品为主的网站,发表的也并非都是原创作品,而是未经作者同意,私自转载的。

5.言行不检点。由于缺少约束,网上不文明言行随处可见。如2008年9月我校已毕业的几个学生因对老师的教育管理不理解,在校园网上公开用污言秽语指责、谩骂老师,对老师进行人身攻击;有的同学在网上用不雅的字眼作网名;有的同学用色情语言对异性进行性侵犯;更有甚者公然在网上征集“性”伴侣。我市某中学一女生迷恋上网聊天,听信他人花言巧语,认为找到了理想中的爱情,结果却上当受骗。这些现象的存在,都说明中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设任重道远。

二、网络对中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原因

互联网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极大限度的发掘了中学生的潜能,有些同学凭借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学习和自身的成长。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通过互联网影响、冲击着中学生们,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网络的复杂性容易使中学生产生思想混乱

目前西方国家掌握着互联网的统治权。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标准是他们制定的,计算机设备绝大部分由他们研制。尤其是网络内容,95%是英文信息,中文信息还不到1%。国际上共有大的网络数据库3000多个,70%以上在美国。西方国家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这种网络话语霸权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这对于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肯定是一个冲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一个挑战,这就对我们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网络的开放性容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互联网中来自各种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数量按几何级数不断增长,它以最快的速度,向人们提供了最新、最奇、最多的信息。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为中学生洞开了一个全新的宝库,使他们自由自在的在信息的海洋遨游,吸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但同时网上信息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中宣扬色情、反动、暴力、封建迷信的网站多如牛毛。中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认识水平相对比较低,他们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

3.网络的虚拟性容易造成中学生人格的扭曲

网络被称之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可以及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其便捷性与交互性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很方便的与人交流,可以很容易地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网络中人们的交往主要是人、机对话或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人们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而缺乏有感情的人际交往,这易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幸福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中学阶段是人们人际交往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传统的具有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大不相同,往往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中学生一旦在网络交往中受骗上当就容易对现实产生怀疑、悲观和敌意的态度。据报道,成都某校学生无节制上网,经该市四医院精神卫生心检查,确认该生因痴迷上网而患上了新型社交障碍症。

4.网络的隐蔽性会造成中学生道德弱化

网络具有高度的隐蔽性。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互联网有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上网的人因为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渲泄。中学生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其次也有可能波及中学生现实生活中道德行为。

5.中学生成长的阶段性。中学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一个十分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生理发育超前与心理成熟滞后、个人需求强烈与社会环境约束的矛盾。他们精力充沛,争强好胜而又往往承受力弱,经不起挫折,面对学习、升学、家庭、社会的各种压力,容易产生困惑,寻求宣泄。他们自主意识增强,逆反思维膨胀而又是非观念、辨别能力不强,往往会作出错误的选择。他们追求刺激,标新立异却无力承担后果,容易离经叛道,做出越轨行为而又受到很大的伤害。

6.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针对“全体”学生,灌输一些道德规范,解决学生表面上的“遵守”、“服从”问题。由于传统的道德教育缺乏对学生个体的足够重视,缺乏对学生个体作为独立主体的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并未真正形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基本道德品质,更未能把这种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要求。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学校对网络道德

的研究与教育明显滞后。因此,一旦学校的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电子信号的传播时,网络道德教育显得是如此苍白,甚至是空白。

以上原因,促使并未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充满好奇的和为了摆脱压力,寻求宣泄的中学生,走进没有国界、没有约束的网络世界。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各类网友的言论震荡着学生的思想。为了获取“快乐”,他们言行放纵;为了获得“成功”,他们大胆妄为。当他们在网络世界获得的满足感比在现实世界更多时,他们就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网络之中,形成恶性循环。当这种在虚拟世界中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对学生的整个思维产生控制,作用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行为,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网络道德问题会对中学生产生巨大的危害。

三、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那么,学校如何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呢?

首先要更新学校道德教育的观念,充分关注以学生为主体的道德品质培养,把学生的内在需求与道德约束的效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育目标从以“遵守”、“服从”为主的浅层的道德规范上升到自律性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度上来。其次,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层次,改变以往单一的灌输型的道德教育模式,采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适时增加网络道德、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针对多元的文化与价值观,倡导以积极、健康为原则的多层次的道德体系;教会学生基本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自觉识别与摈弃各种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第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揭示网络的本质,介绍网络的优势服务和内容,倡导积极、健康的用网习惯和用网情趣,形成健康用网的风气,使不良的用网行为没有市场。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与道德信念。

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渗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讲解网络的起源和发展,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向学生揭示网络的本质是利用互连的物理设备,通过电子信号传递信息,提供信息服务的一套人工信息系统。让学生理解到网络从物理设备到信息服务都是技术人员为了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为人提供便利。并进一步指出网络上所有的东西都来自于现实社会,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网络上的信息同样有真假好坏、善恶美丑之分,提醒学生注意加以识别。

2.在引导学生开始网上遨游时,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促使学生建立健康的用网规范。在学生用网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收集、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用网行为。

3.在学生用网的过程中,注意了解、观察,及时发现影响学生的不良信息,加以屏蔽或删除;及时发现学生不良的用网行为,通过平等坦诚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学生一起分析利害,趋利避害,加以纠正。

4.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设定一些积极、健康的用网“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使用网络,在健康用网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的感觉,获得成功的体验,自觉形成健康用网的习惯。

5.容许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有益身心的娱乐、休闲活动,提高审美素养,增加生活情趣,也十分有利于学生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因此,加强中学生的网德教育,促进网络安全是互联网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四、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积极开展中学生“网德”教育

模塑中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德”德育,形成中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网络技术传授部门在进行网络技术训练的同时,应加强网络道德训练,增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模塑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改变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状况。(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的有效管理和监控

政府要尽快出台和完善各种网络法规,为网络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法制基础和法制环境,保证人民充分享受网络化带来的正面效应与收益,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化解网络化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和可能的危害。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开发,提高管理和监控水平,有效地化解网络不良行为对网络的破坏和干扰。

(三)抓德育课程

要进一步组织力量,修订、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德育大纲、德育教材和德育工作规程,并集中力量指导编写一套高质量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

(四)实施行为规范教育

要使贯彻《守则》、《规范》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多种形式让中学生对《守则》和《规范》入脑、入心,人人理解、人人遵守。继续开展中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和开展创建“网络文明”活动。加强职业技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还要与各有关媒体合作,播出健康向上的节目,为未成年人文明习惯养成,营造良好氛围。(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进一步落实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教育,加强学生课余活动的主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利用重要节庆日或纪念日开展好相应的主题活动,认真组织好入队、入团、入党、18岁成人宣誓仪式等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活动。

(六)营造一个纯洁的上网空间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现在不少学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学校在努力丰富校园网资源的同时,可以通过“防火墙”“过滤软件”等积极做好防范措施,确保信息安全。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纯洁的网上空间。纯洁的网上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没有不良信息的侵袭学生受感染的机会也就少了。在一个较纯洁的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网民很少沾染上恶意破坏等不良品质,也很少有攻击性和破坏行为。

(七)完善班主任工作

进一步强化中学班主任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教师从事这一崇高的工作。同时,研究制定班主任工作的规范,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工作任务。还要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使班主任工作成为教师们向往和社会尊重的岗位,把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工作落实到班。

(八)家庭、社会结合

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指导好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加

强与文化市场的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联系,通报情况,推动有关部门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治安秩序。努力营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协调、配合的育人网络。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网络化是当今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潮流,上网是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必修课”,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引导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同时也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中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网络,真正成为新世纪网络世界的主人。

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2012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江南实验学校 2012.03

2013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我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工作实际,特制定《南坑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促进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构建文明、健康、和谐校园。 二、活动安排 1、加强教师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统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我校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有电脑。目前,我校教师90%以上都会上网,其中不少人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将制订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三——六年级选拔出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专门给学生印发了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 3、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使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4、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

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从道德教育角度分析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并就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外在行为方面的影响作一论述。进而提出一些强化网络对大学生正面道德教育的措施。【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当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人类进人了网络世界,而这网络世界正以几何级数在膨胀,以其无法估量的巨大力量冲击着人类原有的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甚至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是要增强时代感,在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新世纪的大学生对互联网如同对待其他新生事物一样特别容易接受,加上互联网的诸多特性又迎合大学生的思维、心理特征,因而他们对互联网情有独钟,趋之若鹜,纷纷触网。为此,笔者特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通过对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称“上海金专”)学生上网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让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思想道德教育进网络的可行性对策。 一、大学生上网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上海金专网络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显示,虽然上海金专大多数学生“触”网时间在一年左右,然而却在网络中投人了相当高的热情,52%的学生每周上网1~5小时。而网络在学生中迅速发展、普及的同时,道德教育方面却缺乏有力引导,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不明确,对网络教育功能利用不够。他们对网上聊天很感兴趣,其内容多为元主题的闲聊和纯感情的交流,而利用网络查阅有用资料,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生却非常少。 2.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少,不健康内容难于控制。网络作为一种元国界、开放性的传媒工具,里面的内容良莠不齐,雅俗共存。调查结果表明,一半左右的学生已经遇到过传播不健康思想的网站,有极少部分学生还是经常访问此类网站。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尽管上海金专绝大多数同学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道德辨别力不高,也难免受到一些消极信息的影响。 3.网络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带来隐患。在上海金专,有16%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在六小时以上,甚至出现上“通宵网”的现象。这势必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易于导致人际交往障碍。而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易造成青少年道德感弱化。" 4.思想道德教育进网络力度不够,对于开设思想道德教育网站,认为有必要的学生过半。而开设后,访问率是否很高,此网站能否占领网络的一片天地,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由此增加了道德教育工作进网络的难度。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尤为关键 中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中学生的生理成熟过早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地带”,由于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中学生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缺失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2) 二、青少年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对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建议 (4) 四、加强青少年教育的自身引导 (8) 五、结语 (9)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和管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国国情,网络飞速发展,同时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带来了许多新的隐患,迫切需要我们去管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成长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负面影响网络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网络实实在在的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浏览新闻/冲浪/玩游戏/看电影等等更是人们一上网就能做到的事情。青少年全体作为网络使用者中的大多数,网络虽然带给了人们许多的便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免不了负面影响,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迷失自我,小则荒废学业,大则祸害社会。并且现今网络是最流行的社会元素,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消极影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新的温床。而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弄明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遏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一)、青少年网络问题的诱因。网络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其实根源在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与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会选择一个虚拟的网络,让他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在网络中,没有人指责他,也没有人对他做出评判,所以对孩子来说,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切断这种心理需求,孩子又会做出其他的叛逆行为,如赌博、偷窃、打架等,这些在上个世纪没有网络时期那些年轻叛逆者的行为。所以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迷恋网络。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1995年所提出,网络问题是一种精神错乱,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 赌博的定义来比照,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认为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 (二)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

网络道德与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谈“中学生的网络道德与安全”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脑。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大多数家庭都用上了电脑。的确,电脑是人类的好朋友,办公、学习似乎离不开它。编辑文章、整理报表、收发信件、处理图片、查阅资料、上网购物、免费观看电影和下载音乐等等,这些以往认为繁琐或不可能及时办到的事,正是现在拥有的网络,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搞定。 网络的确给我们带来很多帮助,也让我们从中受益很多。就我个人来说体会颇深:在与我同年龄的人中,可以说我是较早接触电脑的。因为学生时期就读于重点中学,硬件条件的优势,使我们学生能有良好的机会接触电脑;后来的升学、工作也一直与电脑打交道。经历了从DOS系统到WINDOWS视窗系统的不同版本,从单机运行到网络互联,从单一的操作模式到功能众多的便捷使用法。尤其是网络诞生后,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便捷:不用担心软盘质量与容量、不用长途跋涉亲自到某处,只需发一封Email就可以几秒钟将你的文章资料传给对方;不再为一句话的出处、一本心爱的书籍(物品)无处购买而奔波;不用担心照片拍得怎样、冲印费用昂贵,数码导入,电脑处理之后,可传给任一角落的朋友……。而网上聊天、电脑游戏更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 虽然网络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但负面因素也日渐暴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更是频见于报刊、媒体。网络的便捷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虚假消息、淫秽制品、篡改资料、盗取信息、恶意中伤、制假贩假等无不毒害着我们这些是非辨别能力尚浅、自控力差的学生们。有的被骗了钱财,有的因网聊轻信对方而受到人身伤害,有的交了坏友就此走上不归路,更多的是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人生变得一片昏暗。同时,黑客的恶意攻击、病毒的肆意传播,使得很多人措手不及,疲于应付。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南安市诗溪小学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本人暑期在校期间制作并发放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200份。共15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管理和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47.5%(大四学生已离校)。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同时,也有的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并不是很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里堕落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有39.7%的同学配有电脑,35.7%的同学每天一般花1—2小时在电脑上,有42.6%的同学为3—4小时。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并不象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陌生,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也就是说,不常上网的有一部分,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有个人电脑,用起来特别方便,或是时间较为宽松,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总体而言,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固定的,占全体同学的40%左右,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迷上了网络。 2、大学生中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3、高网络的应用对于学生而言,主要应放在查找资料、开阔视野等层面上,一些大一的学生也承认,在没有接触到网络之前,在他们的意识中,网络应该是学习的辅助。但是事实上,真正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的同学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偶尔写论文,甚至是直到交作业时,才到网上找找。调查表明,上网聊天的占34%,上网玩游戏的占28%,上网查资料的占38%。也就是说,有62%的学生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提及聊天,必然要提QQ,在调查的200个学生当中,全部都至少有一个QQ号。三、“信息污染”严重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总是屡禁不止,并且成人网站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一些黄色甚至反动的网站也接近着学生。在本次调查中,有46%的学生承认接触过不文明网站,这说明“信息污染”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四、网络文明不理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

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 偿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 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关键字:主题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 中学生, 道德, 小学生, 网络, “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计算机、网络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关系; 2、情感目标:正确对待网络,不沉溺其中,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3、行为目标:展示新时代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二、活动内容: (一)活动年级:五年级 (二)主要环节: 1、展示学生网络成果:借助网络支持和大屏幕演示,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2、提出诸多负面事件,通过讨论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网络,为下一步正确认识、正确使用网络的讨论奠定基础。 3、树立正确网络观:在充分演示、讨论的基础之上,客观公正地认识网络。 4、讨论网络秩序的维护:确立“维护网络秩序,人人有责”的观念,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三、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班级电子图文信息,建立班级相册、ppt演示文稿展示、电子学习助手等等。 2、搜集计算机、网络负面影响的报道,并进行资料分类整理。 3、技术支持:多媒体演示教室一间,黑板一块,观众座位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网络并不远,就在你我身边——网聚魅力展示 1、记录精彩每一刻——班级电子相册展示 由通过扫描或数码照相存入的相片集结成册,内容包括:( 1)每位同学最满意的个人照片及一句话格言,每位教师的照片及寄语;(2)重大集体活动,如军训、运动会、春游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相关照片。 2、一人有“难”(“难题”的“难”),八方支援——电子学习助手 从德智体各个方面概括介绍班级的情况。以 word文档、ppt演示文稿的形式,总结各学科知识的重难点。 3、知识的海洋任我游——现场网络资源搜索 由观众提出有待查询的知识点,现场搜索。 (二)虚拟的世界中,我不辨南北西东——认清网络的负面性 主持人首先提出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由此引发对网络负面影响的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是我不想走,实在是欲罢不能——对沉迷网络游戏的讨论。 2、还我明亮的眼睛,还我健康的体魄——对损害身体健康的讨论。 3、虚拟世界中,我是谁,你又是谁,——对网恋,网上散布谣言,网络购物骗买骗卖现象的讨论,实质是对网络道德、责任的讨论。 在观众讨论的同时,用多媒体将观众搜集的视听信息播放在大屏幕上。所有讨论内容由主持人进行分类整理,并将之概括在演示黑板 (三)谁之过,网络还是我,——网络的利弊讨论 主持人:网络到底带来了些什么,为什么有人凭借着它走向成功、走向辉煌,也有人因之而走向堕落、走向毁灭,由此引发对网络本质的讨论。由主持人对讨论走向进行把握,对讨论

浅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同名16956)

浅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同名16956)

浅议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摘要】:目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却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各高校可以通过发挥网络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强化网络监督和管理、提高大学生自身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等途径解决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网络道德教育 【正文】: 网络道德释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道德是同法律一样具有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是由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道德,它是指以

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解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考察和研究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必须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在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 1、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在我国社会网络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深远影响。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促使大学生健康成材,又可对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危害。也就是说互联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网络具有信息共享的特点,网上的信息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资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松石小学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

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2012.9

多途径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多途径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发表时间:2011-07-04T10:50:41.650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健[导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世界变小了,变得更为精彩了陈健(宝应县泰山小学江苏宝应 225800)【摘要】自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各地中小学学纷纷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 程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信息技术课中因特网部分是学生很喜欢的一项内容,但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笔者从三个方面略谈自己的做法。【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Mor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network Chen Jian 【Abstract】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ulgated the "Regulations on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notification" has been set up around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grams have started,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an unprecedented period of great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the Internet part is an element of the students like, but the Internet is open to numerous and varied information,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not only to make use of the Internet, but als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of mor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I talk about themselves a littl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practice. 【Key words】Primary school;I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morals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世界变小了,变得更为精彩了,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中因特网部分是很喜欢的一项内容,他们可以上网浏览信息、下载文件、申请邮箱、建立主页等等。因特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存在不少迷信、黄色、甚至反动的内容。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略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适时组织学生开展针对上网引发的各种道德问题的讨论。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让学生学会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与诚实人友好交流,不欺诈不侮辱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轻易相信传言;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一些实例进行必要的教育,如“上海两名女学生因约见网友离家30多天,身心受到伤害。”等案例,教育学生要慎交网友,不要随意约见网友; 其次,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春芽网、儿童园地、雏鹰网、中国少年在线等十几家儿童网站,把这些网站印成一个小册子发给家长,让他们一看便知道这些网站大概的内容,教学中笔者是把这些网站点制成一个学校学生上网的导航,避免学生无意中点出不适合的网站,在学校服务器中安装一些如美萍反黄软件,限制一些网站,同时,也要正面从思想教育方面让学生认识网络的负面性,从多角度杜绝不良因素。 此外,利用好学校校园数字化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账号,由自己的个人空间、好友群等等,笔者在平台中独立设置了校园论坛,为老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了自由讨论的场所,让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和监督,在论坛中,笔者为学生开放了“小学生与网络文明”这样一个论坛区,在这个BBS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拥有一个倾诉的空间,在虚拟的环境中拉近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学生有许多心里话不愿当面倾吐,在BBS中可以畅所欲言,老师、家长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更好地对症下药,提供最佳最有效的网上德育教育方式和方法,共同配合教育,使网络成为熏陶学生成长的最佳环境。 总之,在信息技术网络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时候,作为我们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本学科的教学大纲,把握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体现本学科德育的作用,必须加强对学生信息评价能力的培养,以形成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免疫防范力,从而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收稿日期:2011-05-09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精彩试题(100分)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 1、( 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 A、网络低俗 B、暴力 C、暴戾 D、网络暴力 2、( A )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6、( B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7、( A )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 A、网络德育方法 B、网络道德 C、网络道德规范 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11、( A )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 A、战略信息战 B、信息疆域 C、虚拟战争 D、信息边界 15、( A )就是社会风尚和社会习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等形式制约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社会文化 B、社会风气 C、社会关系 D、道德教育 20、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

( D )的实现的。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21、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 ABCD )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A、计算机科学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密码技术 23、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条款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其主要表现为( ABCD )。 A、分类立法,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 B、缺少必要的基本法 C、已有的立法中有诸多缺陷 D、网络立法较偏重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偏轻 25、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 ABCD )。 A、孤独 B、冲动 C、暴戾 D、谎言 26、网络低俗文化具有( ABC )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 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 34、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 )。 A、关注跟踪法 B、取舍应对法 C、数字娱乐法 D、虚拟伦理训练法 37、网络具有(ABD )。 A、无中心性 B、开放性 C、中心性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中医学院张潇 2155173479 中医学院白怡宁 2155172463 中医学院宁可 2155173468 中医学院柳遍 2155171925 中医学院宫宇航 2155173478 中医学院于洋 2155173480 中医学院张先恒 2155171759

引言 网络作为现代化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同时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 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以及校园生活等。同时,网络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也日渐凸现,并已经成为新时代所面临的重要前沿课题。 参考文献:《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与解决对策》王宇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 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我们小组五个人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纸质版和网络投票两种途径,进行了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共10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信息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22.3%,大二占30.2%,大三占37.5%,大四同学占10%。 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的各种形式。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事实上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一个涉及网络的道德问题相伴而生。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42%的同学带有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89%的同学办理了校园网业务,97%的同学办理了三大电商的4G网套餐,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工具之一。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而在我们的过去认知中,一般认为的:大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使用比较生疏,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应用率也比较低。事实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很多同学在高中甚至小学都已经接触到了计算机,虽然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知识并不熟悉,但一提

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青白石中学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为积极创建网络平安,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保证网络安全,杜绝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杜绝学生沉迷网络,促使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青白石中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有效地拓展了人们学习空间,为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尤其是社会经营性网吧的负面影响,又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就成了中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文明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 网络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文明教育,把它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形成齐抓共管网络文明教育的工作机制;使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诚信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坚持文明上网,自觉远离社会经营性网吧。 二、网络文明教育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坚持“趋利避害、疏堵结合、重在引导”的原则,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经营性网吧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和学校信息技术教

育课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德育考核尤其是综合表现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的重要依据。通过网络文明教育和规范管理,促进我校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结合实际,坚持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学校在本学期安排适当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互联网管理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等,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演讲、专家讲座、“远离网吧”宣誓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和网络道德、法制观念。将网络文明教育列入本学期的“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假期,对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网吧等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学生签订《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倡议书》,强化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文明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 (三)加强网络德育研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文明教育机制。在严格管理、保证安全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德育专栏,充实德育内容,大力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网络工作。学校对经常进出网吧、行为偏常的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努力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把网络文明教育纳入家校联系的重要内容,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上网问题,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管理。 (四)重视和抓好网络文明教育总结和提高工作。对网络文明教育工作,通过总结,认真研究和反思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