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寓言四则
24寓言四则

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的基础上, 读懂大意。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 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 人。” 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之: 而: (助词,)的。 溉汲: 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经常。 停留。 常: 居: 在外面。 待,等到。 外: 及: (代词,)他的,指丁氏。 穿: 其: 挖掘,开凿。 告诉。 得到。 告: 得: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gài)汲 (jí),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 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 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 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 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 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 若/无闻也。
2、这件事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变成了什 么话? 丁家挖井挖出了一个人。 3、为什么会讹传?至少说两条原因。
①丁氏对事情表述得不清楚,容易让人产生歧
义。
②“有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 ③“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
于是愈传愈广。
4、其实现实生活中,许多谣言也是这 样产生的。这个古老的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得 吾穿井得一人 丁氏穿井得一人
得:得到。 得:挖到。
闻 有闻而传之者 闻之于宋君 求闻之若此
闻:(动词,)知道,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传 传:(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传不习乎 传:(动词,)传播。 有闻而传之者
古今异义
国人道之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在现代汉语中,“国人”指本国的人。 古汉语句式 省略句 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第一课时
穿 井 得 一 人
《吕氏春秋》
24--寓言四则

重点词语
①国人:指居住在国 都中的人。 ②道:讲述。
③对:应答,回答。
寓意概括: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 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 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是什么意思?
朗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完成表格。
寓言
人和 赫耳墨斯
雕像者
雕像者
问身价
语言 (对话)
蚊子、狮子、
蚊子和狮子
蜘蛛
挑战与失算
动作、心理
分析情节、概括寓意
第一则:1.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2.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3. ……
第二则: 1.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得意忘形的人,由于 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2.人不应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 3.……
24 寓言四则
1.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自己的发散 思维能力。 2.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3.学会在生活中体验与感受寓言所阐明的哲理。
hè 赫拉
jí 溉汲
zhòu 宙斯 zhònɡ 中伤
bì 庇护 cǐdǎo 跐蹈
zhān 粘住
庇 护:包庇;袒护。 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 腊作家。《伊索寓言》是一部寓 言故事集。其语言形式短小精悍, 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同时也是 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然大喜。
译文: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 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 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 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 呢?” 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 放了心,很高兴。
第24课《寓言四则》(包括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通过什么 描写方法来塑造形象?
拟人 语言、动作、心理
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是否相同
不同。 前:分析自我条件后信心百倍, 吹起了进军号角。 后:炫耀自己的胜利, 骄傲了。
点明寓意
看偶然性往往有其必然性的原 因,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蚊 子“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 为什么反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 掉”,因为骄兵必败,这就是这则 寓言的寓意。
品读课文
1.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 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 有什么含义?
他父亲的雕像便宜得很,这是赫耳墨斯意料之中的事。 他幸灾乐祸,认为这是活该,所以他笑了.
赫 耳 墨 斯
问宙斯像 一个银圆
第一问是探询.
雕
问赫拉像 还要贵一点
像
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 者
态问. 自己像 算饶头白送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
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 妇女的保护神。
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 灵的接引神。是宙斯的儿子 . 掌管商业、交通、 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聪明狡 猾,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 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 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古 希 腊 神 宙斯 话
赫耳墨斯
赫拉
整体感知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实际上他心底的奢望是什么? 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他身为神的使者,又是商人的庇护神。
3.这表现他怎样的性格? 爱慕虚荣
整体感知
4..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 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的自命 不凡,自负。
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先秦杂家 代表著作。
又称《吕览》,
“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得一寓言故事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朗读评价
(1)字正腔圆,没有错读、漏读、回读; (2)断句准确、清晰。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ɡài)汲(jí),常/一 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 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 /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 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重构寓言
宋之丁氏,家无井,汲水甚艰。邻有善者,穿 井而便其家。丁氏心妒之,告于众人曰:“邻人 穿井得一人。”众人闻之,皆惊且奇,奔走相告。 众人聚于丁氏、邻人家外,索其交人。丁氏有口 难辩,大惧,阖门不敢出,惶惶不可终日。
得一寓言故事
读懂故事,初读故事味道
借助注释,同桌两人合作翻译本文,读 懂此则寓言故事。
翻译评价
(1)忠于原文,字字落实; (2)表意明确,句意通顺。
得一寓言故事
翻译检测
重 穿井得一人:挖掘、开凿
点
实 及其家穿井:待,等到之:讲述
有闻而传之者:听说
一
词 多
闻
闻之于宋君:使知道
“夫得言不可不察。”
“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此圣人之所慎也。”
如何做谣言的终结者?
如果我是小夏…… 如果我是小文…… 如果我是其他同学……
“缘物之情及人之情,
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作业布置:
基础型作业:积累文言现象。 发展型作业: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关系。发挥想 象和联想,从《穿井得一人》《亡羊补牢》《守株待兔》中 任选一篇,重新设计故事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 成一篇新的寓言。 拓展型作业:阅读故事《三人成虎》,感受文中的魏王和本 文宋君的对待谣言态度的不同,体会其寓意。
24 寓言四则

24 寓言四则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3、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
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
4、《列子》,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第1课时【课前预习】1、读了课文后,独立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
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4.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课堂导学一、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寓意写在书上)二、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思考下面问题。
①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②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③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④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二、学习《蚊子和狮子》诵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2024版《寓言四则》完整

《寓言四则》完整•寓言背景与作者简介•寓言一:《乌鸦喝水》•寓言二:《龟兔赛跑》•寓言三:《农夫与蛇》目•寓言四:《狼和小羊》•总结:寓言的普遍意义与现实价值录寓言起源及发展历程寓言的起源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起源于古代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人们通过想象和夸张手法,将生活中的经验和智慧融入故事中,形成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
寓言的发展历程寓言在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当时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世纪时期,寓言被纳入宗教宣传中,成为传播教义的重要手段。
文艺复兴时期,寓言重新受到重视,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作者生平伊索(Aesop),古希腊著名寓言家,生卒年不详,传说为公元前6世纪人。
他善于讲述寓言故事,作品大多以动物为主角,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揭示人类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代表作品《伊索寓言》是伊索创作的一部寓言集,包含了数百则寓言故事,如《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等。
这些作品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不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伊索所处的时代是古希腊奴隶制社会时期,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巨大。
奴隶们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而统治者则沉湎于奢侈享乐之中。
这种社会现实为伊索创作寓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社会环境古希腊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思辨精神的社会,人们热爱自由和民主,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品德的培养。
同时,古希腊也是一个多神教的社会,人们信仰各种神灵并祈求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伊索的寓言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传播基础。
故事情节概述乌鸦口渴难耐,发现一只水瓶01故事开篇描述了一只乌鸦口渴难耐,在飞行中发现了一只装有水的瓶子。
瓶口小,水位低,乌鸦无法直接饮用02然而,瓶子里的水并不多,瓶口又很小,乌鸦无法直接将嘴伸进瓶子里喝到水。
乌鸦用石子使水位升高,成功喝到水03聪明的乌鸦想到了一个办法,它四处寻找小石子,一颗颗地放入瓶子中。
第24课《寓言四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合作探究
不同点: ①表现方法不同:《赫》把神当作人来写,通过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的对话展开故事;而《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 格。 ②描写方式不同:《》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展现赫耳 墨斯的虚荣和自大;《蚊》则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通过蚊子的 挑战和战斗来展现其勇敢和机智。 ③寓意不同:《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 则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赫耳墨斯前两个问题提及的是神界中极具分量的神祇,而第 三个问题则直接将自己与这两位至高无上的神并列。这三个问 题逐步展开,巧妙地勾勒出赫耳墨斯自负、虚荣、自大且轻视 他人,却未被他人所重视的形象。
故事感悟
从赫耳墨斯的故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生活智慧?
①要有准确的自我认知,避免盲目自大。 ②不要过分自恋或自视过高,否则可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失望。 ③虚荣心是空虚的,真正的价值来自于内在的品质和成就。
人物介绍
赫拉(Hera)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罗马神话 中称为朱诺(Juno)。她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地位和权力极高,仅次于她的丈夫宙斯。赫拉是克 洛诺斯和瑞亚的女儿,宙斯的姐姐和妻子。她主要 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家庭的守护神,捍卫家庭的稳 定和秩序。赫拉以其庄严和威严的形象出现,经常 头戴象征王权的高圆柱形王冠,手持象征肥沃和死 亡的石榴,或是代表宁静的罂粟花。她的圣物包括 石榴、布谷鸟、孔雀和乌鸦。
人物介绍
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最高神,罗马神话中称为 朱庇特(Jupiter)。他统治着天空、雷电和法律, 是奥林匹斯众神之王。宙斯以权杖和雷电为标志, 象征着他的权威和力量。他以多情著称,与众多女 神和凡人有过关系,生下了许多英雄和神祇。宙斯 在神话中代表着正义和秩序,常介入人间事务,维 护正义,惩罚邪恶。他的形象通常是一位威严的中 年男子,头戴橡树或月桂叶冠,手持雷电和权杖。
24 寓言四则

更受尊重
讽刺 不被重视 盲目自大者
寓意: 以神喻人,讽刺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智者胜
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骄者败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整 体 感 知
骄兵必败
探 你还能换个角度说出其他寓意吗? 究 1.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寓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 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整 体 感 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 知
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 问价?请说出他当时的心理。 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 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 高后,他十分满意地问赫拉雕像的 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 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课 堂 小 结
展开想像,续编故事: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白送” 之后,他的心情、神态是怎样的?又 会说些什么来掩饰难堪和尴尬?
课 后 作 业
2.狮子败给一个无名小卒,你打算怎 样去安慰他?狮子知道蚊子死在蜘蛛 手上,会怎么想?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代类百科 全书的传世巨著,全书二十六卷分为 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一百六十篇, 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 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 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撰的杂家(儒、 法、道等)著作,又名《吕览》。吕 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 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 秋》。
什 么 是 寓 言 ?
中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时代就已经盛行。外 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 寓 传下来。 言
外国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 《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 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平民或奴 隶的思想感情。在明代传入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寓言四则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更有人说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
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1.分析故事情节,理解其寓意。
2.了解寓言的艺术特色。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第一课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一、新课导入安徒生的童话,古希腊的寓言,这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明珠。
今天,让我们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去享受绮丽瑰宝——寓言的无穷魅力。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护(bì) 粘.住(zhān)2.文体知识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3.作者简介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
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他的寓言经后人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
《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4.背景链接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塞东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
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
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
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2.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交流点拨】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
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谷底。
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3.下面两则是改动情节后的寓言,讨论思考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并说明原因。
改动后的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交流点拨】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
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没有了。
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象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
(二)深层探究人物形象: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1)赫尔墨斯的性格:赫尔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出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尔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
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
(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
(三)语言品析仔细品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交流点拨】一个“笑”字,描写赫尔墨斯的表情,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
2.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交流点拨】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智取强敌,打了胜仗得意洋洋的模样。
(四)比较阅读深入文本,比较两则寓言的艺术特色。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
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
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
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
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
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
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
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板书设计赫耳墨赫尔墨斯:宙斯雕像赫拉雕像自己的雕像爱慕斯和↓↓↓雕像者雕像者:一个银元还要贵一点白送虚荣蚊子和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骄兵狮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必败五、拓展延伸续编寓言故事: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会说些什么?【交流】例文:赫耳墨斯听了以后又气又羞。
他回到天庭以后,心里越想越有气,暗暗说:“好,既然你们不把我这个庇护神放在眼里,那我以后也就不管你们的事了。
”这时,宙斯出现在他的面前,问道:“我的孩子,是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呀?”赫耳墨斯就将他在雕像者店里的经过讲了一遍。
宙斯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说:“我的孩子,原来我们这些神灵在人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尊重啊!看来我们要好好反省了。
我和你母亲的雕像只能贱卖,你的只能作为添头,可想而知,雕像店的生计多么难维持呀。
我们,尤其是你,这个商人的庇护神,必须为他们做几件有益的事情了,否则,你和我,我们一家都会分文不值啊。
”2.蚊子战胜狮子,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交流】例文: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第二课时《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外国寓言,其实在中国文学宝库里,也有不少诙谐幽默的寓言,你能否列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如《滥竽充数》《守株待兔》《自相矛盾》《老马识途》,这些寓言都来自《韩非子》。
)那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两则中国寓言。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溉(gài)汲(jí) 杞(qǐ)坠(zhuì)躇步(chú)跐蹈(cǐ)中.伤(zhònɡ)2.解释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浇灌、灌溉)(2)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3)及.其家穿井(待,等到)(4)国人道.之(讲述)(5)闻.之于宋君(知道、听说)(6)丁氏对.曰(应答,回答)(7)身亡.所寄(同“无”)(8)因往晓.之(告知,开导)(9)奈何..忧崩坠乎(怎么,为何)(10) 亦不能有所中伤..(伤害,受伤)(11)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纵使,即使)(12) 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3.作品链接《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吕氏春秋》又称《吕贤》,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尤其注意积累重点字词的含义。
2.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两个故事。
3.说说这两则寓言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穿井得一人》的寓意可以概括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二)深层探究1.你还能从中国古代成语中找出一个成语的意思和《穿井得一人》的寓意相似吗?请把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述给大家并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交流点拨】庞恭陪伴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
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不信!”魏王立刻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