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研讨课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语文研讨课《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1研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课文《钱学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钱学森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介绍给大家听听.2、我们都知道课文描写了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和漫长的归国之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那坎坷的归国之路和他那份感人的爱国之心.[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二十多年的回国路,钱学森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非常的不容易,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的读一读2`~6自然段,看看钱学森他想什么?说什么 ?又怎样做?然后把自己最有感触的句子画出来好好的体会文字中所蕴含的感情.2、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学习钱学森说的两段话。
3、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学生朗读句子后。
师提问: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第一句话的?联系课文请同学说说。
(1)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他当时在美国的生活是有怎样的条件吗?(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引导。
(2)小结:是啊,面对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能有几个人抵挡得了,可是钱学森却不为之动摇回祖国的决心。
板书:(一刻)这词告诉我们什么?4、出示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该回去的。
”(1)学生齐的读这句话。
(2)交流。
联系第3、4自然段,了解钱学森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3)抽读这句子,让学生谈谈在读句子中懂得了什么?(4)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5)小结:是啊,家再穷也是自己的家,祖国再穷也是自己的祖国。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本文是关于《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适度拓展,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借助语言文字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听写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钱学森》,钱学森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热爱祖国)二、新受:师:1、这节课,让我们走近钱学森,感受他的言行一致,感受他的拳拳爱国心。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师:2、请打开课本,细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钱学森的爱国心,请在适当的地方做上记号,写上批注。
(学生自学,有目的地巡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师:3、接下来,请你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我们首先可以从哪儿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心?(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师:这句话中哪个词能体现钱当时的心情?画上横线(魂牵梦绕)能帮“魂牵梦绕”找个近义词吗?指名回答。
(朝思暮想、日思夜想)师:正因为对祖国魂牵梦绕,他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心急如焚、)(2)请同学以朗读来表达他此时迫不及待的心情。
指名读: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4)所以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师:是啊,对于一个在磨难中等待了5年,又海上漂了15天的游子来说正因为归心似箭所以这脚下的轮船太慢了,他多么希望脚下是——一飞冲天,转瞬即达的火箭啊!对于一个在国外学习工作20年的火箭专家来说,他多么希望——早日飞回祖国,造出属于中国的火箭啊!所以我们一起把这希望读出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过渡:是什么原因让钱学森如此归心似箭呢?早日回国的想法是由来已久还是突发其想?哪一句话给出了答案?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我是中国人。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现在,我们回到2007感动中国的晚会现场。在座的各位就是颁奖的嘉宾,我们再一起来给钱学森颁奖。
第四板块:总结学法
1.整堂课,我们都浸润在浓浓的爱国之情中。回想一下,这堂课我们抓住了哪些内容来感受钱学森的圈圈爱国之心?
2.教师进行学法总结。
作业设计
★ 1.完成《补充习题》二、三(二);《练习与测试》六
2.让我们一起走进2007感动中国的晚会现场。(出示颁奖词)
3.这一课,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一起来感受一下他的爱国之心。
第二板块:品评语言,感受拳拳爱国之心
1.出示学程单1
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2.导学
(1)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是指做的什么?
2.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当祖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恩来总理马上和美国政府进行交涉,经过五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从美国的束缚中获得了自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钱学森这一等,就是五年啊,这五年的漫长等待,对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倍受煎熬,望眼欲穿啊!
预习设计
1.认真读课文,与书中的文字对话。
2.搜集钱学森的故事读读。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回顾课文(5分钟)
1.预设
杰出的爱国科学家
2.读颁奖词
钱学森(民族脊梁)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钱学森(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播放发射图片。
)看着图片,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人——钱学森,是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准备好走进他了吗?一、复习导入,突出爱国情。
1.深情呼唤看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听着熟悉的《我的中国心》,同学们,你打算带着怎样的情感呼唤他。
这是一个令人动容的名字,让我们轻轻地呼唤——钱学森这是一个掷地有声的名字,让我们响亮地呼唤——钱学森这是一个流光溢彩的名字,让我们深情地呼唤——钱学森2.复习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事业有成、卓越贡献、杰出能干、热爱祖国等)板书:(热爱祖国)(设计理念:创设情境,为学生走进钱学森做了充足的感情铺垫。
)二、阅读探究,感悟爱国情。
(一)自读课文。
师: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观其行。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钱学森热爱祖国的语句,把它划下来,并在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体会。
(二)同桌互读互说。
师:看着同学们这么投入学习,相信你们的体会一定很深刻。
请你们把划出来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并说说你的理解,你的体会。
(三)全班交流。
1.把你感受到的能体现钱学森爱国的语句读给大家听?2.相机出示课件: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你读得真投入。
读了这句话,你有怎样的体会呢?(2)是什么地方令你敬佩呢?(回到祖国为人民多做点事)(3)师:是啊!这是令你敬佩的地方,也是令我们大家敬佩的地方。
那他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指名读。
出示课件: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钱学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钱学森》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江苏丹阳新区实验小学夏玲红执教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体会钱学森赤诚、坚定的爱国深情。
2、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能运用文章词句。
●课前渲染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诗歌,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首诗,我们共同来欣赏吧!老师范读。
(赶车,赶船,一回到花城,就满眼春天……无语,无言,一扑进娘怀,就泪湿衣衫……留影,留连,一跨上故乡,就恢复了童年……)诗中的人该是什么身份?你体会到一种什么感情?(思念,对故乡的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轻声齐读这首诗。
一、第一段导入:过渡: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难舍故土。
旅居海外的华侨,总有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之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
你看,在外漂泊多年的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出示)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向香港。
钱学森站在甲板上,深情地眺望着远方。
“啊,我就要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了!”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1.朗诵。
你觉得这段话最能体现钱学森对祖国深情的词语是哪个?(板书:魂牵梦绕)2.魂牵梦绕”理解吗?文中指什么?二、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爱国深情。
1、哪些地方让你感到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深情?默读课文2-4自然段,把找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出示两句。
大家发现这两段都是抓住人物语言来描写。
有句俗语说:言为心声。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品味钱学森的语言,和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心灵相约。
第一层:体会“富贵不能淫”1、交流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出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2、读了钱学森的话有什么想法?【板书:爱国】评价:看来,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
评价:你已经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
点拔:“一刻也没有忘记”,他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忘记?评价: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创设情景感受蕴含的“赤子之心”。
①1936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并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感受并理解钱学森的拳拳报国心、浓浓爱国情。
3、体会围绕“拳拳报国心、浓浓爱国情”作者是如何选材及用人物语言烘托人物品质的。
教学重点:感受并理解钱学森的拳拳报国心、浓浓爱国情。
教学难点:体会围绕“拳拳报国心、浓浓爱国情”作者是如何选材及用人物语言烘托人物品质的。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搜集资料,第一课时读通课文、学习字词、厘清层次,初步感受钱学森。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揭题、读题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钱学森,知道他热爱祖国,今天我们将再次感受并深入理解他的拳拳爱国心、浓浓爱国情。
(板书:拳拳报国心、浓浓爱国情)二、研读“拳拳爱国心、浓浓爱国情”1、默读,思: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钱学森的“拳拳报国心、浓浓爱国情”的?划出这些语句并写写批注。
2、师:有没有发现这些语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板书:人物语言)谁先来读读这段话?3、体悟“不能回勤作准备”“我是中国人……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指名读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②师:读好人物语言,必须要看人物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A读读前文出示“钱学森1934年……优越的工作条件”B 默读出示“最得意的学生最得力的助手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等资料”③师:此时再来读读钱学森说的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指导读A 师:这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引导:自己的感受、假如你是钱学森心里会想什么)指名读、齐读B 师:这是他内心深处最坚定的想法、最深情的愿望,然而,现在学业未成,虽有心报国,但能回去吗?(板书:不能回)于是,他努力学习、钻研,为将来的回国勤作准备,因为他知道,只有学好本领,才能更好的报效祖国。
(板书:勤作准备)C 师:默读出示“勤作准备的资料”④师:同学们,钱学森身在异国他乡,虽有优越的条件,虽暂时不能回国,但他朴素的语言,朴实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这就是“拳拳报国心浓浓爱国情”。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7篇)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7篇)《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
2、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个性朗读品位,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齐读课题)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
2 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些什么?(学生默读课文,圈画)二精读感悟1 你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指名读。
出示:(我是中国人。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2 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
引导: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可以看出什么?(受重用)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
(出示资料)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金钱、财富、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可钱学森是怎么说的?谁来读?(出示:我是中国人。
……)他想要干什么?(回国)这又意味着什么?(放弃这一切,)是的,当时的中国连年的战争,中国落后、贫穷,中国人是被人看不起的,钱学森能成为如此杰出科学家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你觉得他通过什么做到的?(不懈努力,付出了无数心血。
)假如你是钱学森,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做呢?师:尽管在美国有着恩师的器重,过着安逸的生活,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齐读)你能否猜测到当时钱学森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请选用以下一组关联词,说说当时钱学森心里的想法。
(出示关联词)评价:看来,你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
评价:你已经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了。
评价:为了祖国,他甘愿放弃一切。
师:是啊,我们的祖国虽然贫穷、落后,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我是中国人】虽远隔万里,却心系祖国。
《钱学森》第二教时网络课教案[《钱学森》第二教时网络课教案]
![《钱学森》第二教时网络课教案[《钱学森》第二教时网络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9e18d9b8f67c1cfad6b8a3.png)
附板书:
14钱学森
爱国
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可是,钱学森宁死也要回
国。后来,他虽被科学界知名人士保释,但他的办公室、住宅、电话、信件
等都要受到严密检查。钱学森被美国当局整整迫害达五年之久,但他始终没
有屈服,终于在祖国的帮助下,于1955年获准回国,当他接到可以离开美国
的通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并高兴地跳了起来.回国后,钱学森为新中
钱学森想早日研制我国的火箭和导弹。”
出示:第二节:
(2)“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
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从钱学森的话你感受到了什幺?指导朗读,说说朗读时的心情。
出示:第三节:
(3)“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
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感到格外兴奋。”
《钱学森》第二教时网络课教案[《钱学森》第二教
时网络课教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
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钱学森是怎样一个人?从课文中
哪里看出来?
二、学习课文:
1、每人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一找,并用笔划出来。
2、小组讨论。
3、交流:围绕钱学森是一个“爱国”的人展开交流。
出示:第一节:
(1)“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
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幺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Fra bibliotek箭的舱壁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钱学森(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
(齐读课题)
2.这些词语会读吗?指名读。
(3人,一人一行)
出示幻灯片2:
3.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读。
(3人)
4.齐读词语。
5.小结:1934年,钱学森赴美留学。
1955年,钱学森踏上归国的航程。
回想他这二十多年回国路上的每一步,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那么,他的哪些话语、哪些做法打动了你的心弦呢?
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2~6自然段,选择你最有感触的文字,轻声读读,写写批注。
1.学生读书。
2.交流。
俗话说,言为心声。
你找到了哪些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指名说(先读句子,再说感受)
出示幻灯片3:
[预设:
①钱学森身在异国,却时刻想念祖国。
你从哪里看出来?(出示幻灯片4)
[第1句]当时,钱学森在美国过着怎样的生活?指名说。
你从“优厚
..”、
..”、“富裕
“优越
..”受到了什么?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说——(指名读)[我听到了深情!谁再来!]
[我听到了深情而又激动,来,一起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②钱学森非常爱国,他想学有所成后回去报效祖国。
从哪里看出来?(出示幻灯片5)[第2句]
同学们,还记得少年时代的周恩来说的一句话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和钱学森说的这句话是何等的相似啊!都表现了强烈的报国心!谁能读出这种感情?
钱学森当时学得怎么样?指名说。
你“最得意”、“最得力”感受到了什么?
如果留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什么?(将得到金钱、地位、荣誉,更早地获得成功。
)
可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他说——(指名读)] ▲教师小结:尽管在美国有着恩师器重,过着安逸的生活,可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
齐读(出示幻灯片6:)
继续交流:你还找到了钱学森的哪些语言?指名说。
(先读句子,再说感受)出示幻灯片7:
[预设:
①钱学森不嫌祖国贫穷,坚持要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
好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啊!你能读出他坚定的决心吗?指名读。
(出示幻灯片8:)
“应当”什么意思?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他把为国效力看作是自己理所当然要做的一件事。
)由此,你想到了哪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能通过朗读表现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吗?指名读。
②出示幻灯片9:“这一天”指什么时候?“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钱学森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我从中体会到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这段话是钱学森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之夜,和十几位另留学生说的。
)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师引读第2节、第3节前半部分。
(点出①留学生们爱国②钱学森埋在心底的愿望)
留学生同意他的观点吗?(指名读有关句子)
你怎样看待这些留学生?
(这些留学生也爱国的。
他们的想法比较实际,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
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有天壤之别。
然而钱学森丝毫不嫌祖国贫穷,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国改变祖国面貌。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选择,他更值得我们敬重!)▲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钱学森的肺腑之言。
齐读(出示幻灯片10:)
小结:身在异国,时刻不忘祖国;新中国诞生,毅然决定回国。
钱学森的心中始终装着祖国。
有一首歌唱出了他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出示幻灯片11:播放《我的中国心》一遍后停止)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钱学森永远牢记:“我是中国人”(指着板书说)
三、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指名读)
出示幻灯片12:
1.一个师有多少人?猜猜看。
(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一个师,甲种师10000人一个师。
五个师是多少人?)
2.钱学森至少抵得上25000人,这样的人才,真是——(指名说)
(绝无仅有、风毛麟角、千载难逢、寥寥无几)
3、怪不得美国海军的将领说——(指名读)出示幻灯片13:
“绝”什么意思?(坚决不允许,没有商量的余地)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句话。
4.钱学森是个难得的人才,美国政府坚决不允许他回到中国。
他们会怎么留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预设:
①他们会给他涨工资,给他更好的别墅,更高档的轿车,还会给他升官。
②如果劝说不行,利诱也不行,可能就要来硬的了。
比如抓起来拷打他;把他软禁起来派人监视他,不许他外出、打电话、通信等,控制他的自由。
③实在不听话,他们有可能对他下毒手,秘密杀害他。
]
5.是啊!同学们想象的都有可能。
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
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出示幻灯片14:补充资料
四、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出示幻灯片15:
1.“五年”有多少人日日夜夜?[学生动笔计算]
对于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可以说是——(指名说)
(度日如年倍受煎熬望眼欲穿)
2.当他乘船归来,想到前言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轻声读第1节,体会钱学森的心情。
指名说。
(激动万分、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归心似箭)
3.哪句话最能表现他的这种心情?指名说。
出示幻灯片16:(第1节)
谁能把这种心情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
4.齐读这句话。
五、带着满腔爱国热情的钱学森回国后,是怎么做的呢?
1.指名读。
出示幻灯片17:
2.理解“中国导弹之父”
...(第一个研制导弹的人,是导弹的缔造者和创造者)你还知道哪些“之父”(炸药之父——诺贝尔,杂交水稻之父——袁降平,
音乐之父——贝多芬,我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3.出示幻灯片18:(补充资料)[教师引读,再指名读]
4.小结:想当年,钱学森是这么说的: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回
国后,他也是这么做的。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是中国人
.....”(指着板书)真正内涵。
5.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定充满了对钱学森爷爷的敬仰之情,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笔写下来。
交流。
(2~3人)
也许我们的笔触还很稚嫩,但洋溢在心中的深深敬意却是如此真诚!
六、出示幻灯片19:(钱学森图片)这位慈祥的老人已于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时6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伟人远逝,永留我们心间的是他的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志。
出示幻灯片20:(颁奖词)齐读。
最后,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钱学森!让我们把这个名字铭记心间——钱学森!
七、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片21:
作业:
板书设计:
19.钱学森
我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