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政治经济文化综合)8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政治经济文化综合)8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政治经济文化综合)8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高中版)

中国外国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

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夏起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商甲骨文成熟

公元前1049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出现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嫡长

子继承制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财产

西周实行井田制

金文

公元前6世纪初

公元前5世纪

克利斯提尼改革:部落陶片伯利克里改革:

工资津贴

公元前770年东周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分

封制和宗法制早到破坏

公元前5~前4世纪欧洲人文主义萌芽

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美德思想力教育

柏拉图:独立思考

亚里士多德:人类最高级逻辑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孔子:仁德礼私学《六经》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

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辩证法

韩非子:法治变革集权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诗经》:四言重章叠句

屈原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春秋末期人们开始铁器牛耕

垄作制:开垄沟当时最先进

战国时期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

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积:保小农经济,维稳

消:阻工商业,明清落后世界

司南

秦汉(公元前221~220)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郡县制

篆书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汉初郡县封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

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

赵过推广耦犁:耧车二牛抬杠

出现了代田法:休耕轮作

隶书

西汉推恩令内朝外朝制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

学成为正统

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排比华丽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九章算术》

青瓷

杜诗水排-水力鼓风冶铁

魏晋南北朝(220~589)

北魏实行均田制:为阻止土地兼并

汉字书法:进入自觉阶段

商甲-周金-秦篆-汉隶-魏楷行草

东晋《兰亭序》《洛神赋图》

南北朝使用灌钢法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

翻车:人力引水灌

白瓷

民营手工业受到摧残

474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中世纪开始

隋唐(581~907)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出现了曲辕犁:改变深浅创制了

筒车:水力自动引水

隋朝三教合一

隋炀帝科举制形成800年查理曼帝国建立

唐中期地方设置节度使,藩镇割据局面

形成843年查理曼帝国形成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

封建国家

唐诗歌:李杜白王岑孟陈

雕版印刷术

南青北白

柜坊飞钱

5世纪西欧开始进入封建时期

书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

旭怀素

西欧文化发展受到封建神学钳制

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

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宋朝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打破坊市界限,早市夜市草市

高转筒车:低水引高处

五大名窑

火药用于军事

北宋理学兴起:

二程:格物致知人伦天理

朱熹:三纲五常灭人欲《四书》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宋词:苏轼李清照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陆九渊创立心学:心即理反省

宋词陆游辛弃疾

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中书省设立,替代三省

13世纪后期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萌芽

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通俗生动

明、清前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

明王阳明发展心学:心外无物致良

知知行合一1487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葡萄牙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

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1492 哥伦布到达美洲

14~15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含义:

注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但丁《神曲》

彼得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直接上帝自解圣

经王权高教简化宗教

1500年左右欧洲开始进入近代

1380年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1519-1522 麦哲伦环球航行

明成祖时内阁出现1581 荷兰独立,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

明朝中后期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民营手工业首超官营手工业15-19世纪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黑奴贸易

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

1.否定君主专制,民主决策科学

2.法律形式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3.三分制衡原则,防专制独裁

明末清初李贽:反孔反儒离经叛道《焚》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法

取代一家法《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

病书》《日知录》

王夫之:理学的批判唯物论1687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经典力

学创立,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明清徽商和晋商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清初“闭关锁国”

1.妨碍开拓市场,积累资本,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2.中国与世隔绝,科技落后世界18世纪启蒙运动高潮

伏尔泰:平等自由法律立宪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法律理性

卢梭:社会契约民主共和不平等根源财

康德:理性判断自律人非工具

清雍正帝时军机处设置:1721年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785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体现三权分立原则清京剧:

形成:道光徽汉合流

成熟:同治光绪同光十三绝

全国:清末民初

世界:民国以来

《聊斋》《儒林》《四大名著》

1789年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

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文学】现实:

《人间喜剧》法巴尔扎克“百科”《大卫科波菲尔》英狄更斯下层《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丹麦安徒生挪威易卜生美马克【美术】现实:对资本主义失望《拾穗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60)印象:科技进步光影《日出》《向日葵》《静物》

——30年代以后

19世纪以来

30年代以前——

【文学】浪漫: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英雪莱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德海涅

《唐璜》拜伦

【美术】新古典:英雄

《马拉之死》《拿破仑》《泉》大卫

浪漫:对理性失望

《自由引导人命》

【音乐】

德贝多芬古典浪漫连接

奥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王《蓝多》19世纪初拉马克提出早期生物进化思想1815年以后欧洲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

1839年6月虎门销烟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

1831 法拉第电磁感应

清后期(鸦片战争以后至1912年)

1840~1842 鸦片战争

林则徐《四洲志》1840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

1842 《南京条约》:岸税香二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制夷

1848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衣食住

行和风俗习惯受到西方的影响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均分土地余

粮收集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首发资本主义思想

俄国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

19世纪欧洲歌剧比才威尔第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洋务派:中体西用19世纪30年代至

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安徒生

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列宾米勒莫奈梵高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统一德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出现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台湾第一条有线电报

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垄断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游航岸京银

《北京条约》:认银九津

1859 达尔文《物种起源》

19世纪80年代唐胥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诞生

电话:上海第一个电话公司1870 普法战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变法:康有为梁启超

1.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推动民资发展,政治民主化,思

想启蒙解放1871 德意志帝国建立

巴黎公社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辽台阜税澎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87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900 八国联军侵华1895 电影诞生

1901 《辛丑条约》:巷驻拆惩1876 美国贝尔发明电话

20世纪【美术】两次世界大战

《格尔尼卡》

1905 中国同盟会成立1900 普朗克提出量子论

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3 美国莱特兄弟的飞机上天

《定军山》中国电影开始起步1905-1916 爱因斯坦相对论

意义:与相对论构成现代物理基本框架,

标志人类迈进现代科技时代

1909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1 辛亥革命爆发

中华民国(1912~1949)

1912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2-1919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1915 陈独秀《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

1.-民主科学-专制愚昧

2.新道德-旧道德

3.新文学-旧文学1917 俄国“二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意义

1.首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沉重打击

帝国主义

2.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3.俄国社会发展开辟新局面

1918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1918-1921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国内战争,为巩固政权

1.余粮收集制

2.工业国有化

3.取消自由贸

易4.普遍劳动义务制

1919 五四运动:大大促进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919初巴黎和会

1920 京津航线:第一条航线,民航序幕

1919-192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萎缩

1921.7. 中国共产党诞生

意义:开天辟地革命焕然一新

1924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20世纪20年代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24-1927 国共第一次合作

电视机出现

毛泽东思想开端:领导权农民

《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

1925 国民政府成立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和美术

1927.4. 蒋介石上海反革命政变20世纪上半页苏联【文学】

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

1927.7. 汪精卫反革命政变1921-1928 苏俄新经济政策:

标志:《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1.粮食税

2.允许私营,自由贸易,恢复货币

流通商品交换3.按劳分配

1927-1937 国公十年对峙

毛泽东思想形成:工农武装割据

《红色政权》《井冈山》《星火》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国

民经济建设运动)

1927.8. 南昌起义

1927.9.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1927.1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1931 九一八事变1929-1933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弊端

特点:大广长

影响:破坏动荡加深激化推动

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34~1936 红军长征1933 罗斯福新政:

1.整顿金融体系

2.调整农业

3.复兴工业《全

国工业复兴法》4.社会福利“以工代赈”5.

社会立法《全国劳工关系法》

特点:未触动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加强国

家干预经济,依靠民众,关注民生

作用:1.使美国走出经济危机

2.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

4.对后世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93

5.1 遵义会议

1935 电影《渔光曲》在国际上获奖1936 斯大林模式形成:《1936年宪法》颁布

1.优先发展重工业

2.农业集体化

3.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启示: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

实事求是,按国情出发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1937~1945 抗日战争历史地位:

1.首次反外来侵略完全胜利

2.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3.世界反法西斯组成部分

4.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5.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基

毛泽东思想成熟

《持久》《新民主》《联合政府》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日掠夺国政府战时强化控制)

1937.8.-10. 淞沪会战

1937.12.13 南京大屠杀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0下半年百团大战1944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中心世界货币体系

美国《布雷顿森林协定》:

美元与黄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1945-1949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陷入绝境

(美占市场官僚资本压榨)

1945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

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

指导思想

1946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 全面内战爆发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1946 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8秋开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7 杜鲁门主义

美苏冷战开始

1949.1 北平和平解放关贸总协定—美国主导世界贸易体系

日内瓦《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前身

1949.4. 渡江战役

国民政府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

1.新中国的诞生

2.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社和民

3.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士气

4.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1949 北约成立1949 48 朝鲜分裂

德国分裂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 )

1949-195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领》:初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协

制度

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1953 朝鲜战争

1953-1957 一五计划时期

195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中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摇滚乐在欧美流行

1954 日内瓦会议:世界五大国

第一届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根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5 万隆会议:无西殖国求同存异1955 华约成立

1956 毛泽东思想发展:49-57

《十大关系》《民主专政》《矛盾》1956 苏共二十大

会后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

“双百”方针提出:艺术学术中共八大

三大改造完成

1957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的讲话1961 越南战争

不结盟运动形成

1958-1961 三年经济困难(大跃进人民公社)

1961-1966 国民经济调整(调巩充提)

1964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2 古巴导弹危机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初成国民教育体系:全面发展

1966-1976 文革1967 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

义”社会

1970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欧共体成立

1971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69 互联网产生

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推动经济发展,政治变革,社会进步

2.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

观念

1972.2. 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

1972秋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3 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成功

1976 文革结束

1977 高考制度恢复

1978 邓小平思想形成:

《解思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思

政治:拨乱反正抛阶斗为纲

经济:经济建设为重心改革开放

法制:十六字方针依法治国方略十一届三中意义:

1.建国以来党的重

大转折

改革开放和开辟中

特新起点

依法治国方略意义:

1.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4.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告台湾同胞书》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经济特区:80深珠汕厦88海南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982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3 研制出银河1号计算机

教育“三个面向”

1984 《民族区域自治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沿海港口城市:14个

1985 国务院决定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 戈尔巴乔夫上台经济改革

1987 中共十三大对邓小平理论作了系

统概括1989 波兰剧变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990 开发浦东:90年代改开重点标志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990 两德统一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历程:

特区-城市-开放带-经开区-上海

1992 九二共识

邓小平思想成熟:

邓小平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

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意义:1.中国高速经济发展社会

生产力高速发展

2.推动现代化建设,总体

达到小康,向全面建设迈进1991年底苏联解体

“独联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

两极格局:

形成40-50 北约华约

瓦解60-70欧供体中国不结盟日本

瓦解80-90 东欧剧变

多极化:

一超(美)多强(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1994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1992 《欧洲联盟条约》1995 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优先发展

1997.7.1 香港回归1993 欧盟成立

1997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指导思想:

中共十五大1994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1995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

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1998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9.12.20 澳门回归1999 科索沃战争

欧盟单一货币欧元问世

2001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

周边国家睦邻友好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

2001 9·11事件

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2 “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生产力文化利益)2003 中国载人飞船神五成功返回地面

上海开通世界上第一条商业性磁

悬浮列车线路

2005 连战访问大陆

2008 两岸通邮通商通航实现

祖国统一的意义:

1.中华儿女共同心愿,中华民族

利益所在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

3.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潮流

九下总复习历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 刻意练习·提能力 1.(2019·威海)秦汉、隋唐、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时期,都曾出现过盛世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不出10年之内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400年。汉朝在公元前后各经历约200年,全盛时管辖的人口约6 000万,足可与罗马帝国相比拟,就是从所控制地域和存在的时间上讲,两个帝国也可以相提并论,只是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并不因之而湮灭”的理由。(答出两条即可) (2)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方面分析为什么汉朝时“中国方面内在的凝聚力,非西方所能望其项背”? 材料二右图为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使节时的“大国外交”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东罗马帝国、日本(或新罗)和唐朝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唐朝时出现的一个“盛世”局面。举两个对外交往的事例。

材料三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元统治者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明初统治者在地方上采取的“大大强化了皇权”的措施。元朝为加强对西藏的统治设置了什么机构?1684年,清朝设置的什么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三个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主要原因。 2.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当时的郡守,就是一个不世袭的大国之君,自亦有防其专擅的必要。所以每郡又都派一个御史去监察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掌控大量的金融资源,经济生活国有化,社会信用在中央而不在民间。

以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1、政治:(1)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2)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3)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4)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1)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3)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1)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2)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3)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1、政治:(1)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3)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经济上:(1)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2)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2)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3)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1、政治:(1)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西晋的短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2)政权更替频繁;(3)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4)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2、经济:(1)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2)江南经济开发,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3)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思想文化:(1)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发展;(3)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四)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 1、政治:(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3)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繁荣;(2)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3)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2)教育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高中政治经济文化混搭)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外国 先秦(远古—公元前 221 年) 尧舜禹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禅让制 时期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 (夏 BC2070-BC1600 )夏朝 夏朝禹传启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世官制) 商 BC1600-BC1046 年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商朝神权和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原始瓷器出现 甲骨文成熟 职业商人出现,使用贝币。 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主要是礼器和兵器。 西周(公元前1046 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建都镐京(近陕西西安)。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土地制度 :井田制,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实行井田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实质国王私有。 工商食官制度(工商业官营)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公元前8—前 6 世纪希腊城邦出现,它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 东周 (BC770-BC256)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摇篮。 春秋战国铁犁牛耕,井田瓦解,小农经济和封建经济出现。私 商出现,家庭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三者并存。 春秋( BC770— BC476春秋时期,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王室 年)衰微,王命不行,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田私田都按亩纳税,事实上承认公元前 6 世纪初( BC594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了土地私有。年) 春秋时期孔子( BC551-BC479 )创立儒家学派,第一部诗歌总公元前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 BC770-BC476 )集《诗经》,现实主义诗歌源头。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公元前509 年—公元前公民法 战国(BC475—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3 世纪中叶 BC221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公元前 6 世纪末( BC506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 356 年秦国商鞅变法开始,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年) 封建土地私有制。废分封行郡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公元前 5 世纪——公元古腊、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 政治。军功授爵是官僚政治的体现,打破了世官制。前2世纪 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商鞅首倡“重农抑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改革 商”政策。(BC443-BC429 ) 战国时期屈原(楚辞《离骚》)公元前5—前 4 世纪欧洲人文主义滥觞 司南(指南针)出现(BC450-BC400)智者运动(代表普罗塔格拉)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BC256 年),使四(BC469-BC399 )苏格拉底 川岷江流域成为天府之国。(BC472-BC347 )柏拉图 郑国在秦国关中地区修建郑国渠,使关中沃野千里。(BC384-BC322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449 年罗马共和国《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 文法 公元前300 年左右斯多亚学派 秦汉(公元前221—220 年)秦朝(BC221-BC206)西汉( BC202-BC9 )王莽改新( 9-25)东汉( 25-220) 公元前 221 年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BC3 世纪中叶——罗马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内一切自由民。(秦朝 BC221-BC206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帝国时期 秦朝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制度) 秦始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 修驰道。 焚书坑儒,儒家低潮。法家正统,以法为教,以吏为 师。 西汉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郡县封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汉初实行黄老思想,

【历史】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大事一览表。

文化史 商代: 甲骨文,迄今为止已知的最成熟的汉字;金文。 周代: 分封制(周、晋、卫、宋、鲁、齐、燕);宗法、礼乐制;青铜制品成熟;工商食官;丝织工艺突飞猛进; 春秋: 孔子(春秋,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恢复等级秩序,为政以德,改良政治,对鬼神敬而远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老子(春秋,天法道,道法自然,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 《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风(各诸侯国民歌),雅(西周宫廷乐曲歌词),颂(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四言为主,重章叠句的句式,现实主义倾向,“赋比兴”手法。 九九乘法口诀,用竹棍做算筹的筹算计算法。 战国: 孟子(仁政,人性本善,养浩然之气,唐代以后《孟子》被奉为经典,南宋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尊为亚圣) 荀子(赵国人,朴素的唯物思想,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注重环境和教育,主张礼法并施,治国以礼教为主) 墨子(鲁国人,兼爱非攻,节葬,节用,尚贤,尚力) 庄子(宋国人,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顺应自然) 韩非(韩国贵族,后至秦国,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屈原等人编著,自由灵活的句式,瑰丽华美,想像奇特,与《诗经》合称“风骚”,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发明“司南”,指南车,指南鱼。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内有世界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 秦朝: 统一后,推行小篆,后来推广隶书。 西汉: 初年兴黄老之学,积极无为,后不利于中央集权发展,爆发七国之乱,汉武帝登基后,决定强化集权,重用董仲舒。 西汉儒学:依据《公羊春秋》,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实行仁政,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汉赋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 《黄帝内经》成书。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被称为蔡侯纸。 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候风地动仪。 《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计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望闻问切”中医临床学的经典,被称为医圣。 华佗,“麻沸散”,五禽戏。 魏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地理》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地名之间的关系

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历史地理》科目作业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地名之间的关系 第一,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的关系。 古代政区的划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依山川形便,将自然环境与行政区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政区与自然区的重合,有利于加强管理。比如说元明清以来的省制和自然环境就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河南省指黄河以南,山西指太行山以西,湖南湖北一洞庭湖为分界线等等,以此作为分界线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抵御自然灾害,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二,古代政区演变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政区划分的变化与历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关系密切相关,主要行政区划的变化与政权交替都有着密切关联。最为行政区划中的第一等级的政区,经常会变化很大,这与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君主权力一直处于不断的加强的趋势,这就要求地方权力的不断的削弱,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这必然导致社会权力的重新划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区演变必然是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皇权强化趋势一致,换句话说,政区演变服从于政治制度。举个例子,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在刚开始时这种制度还是行之有效的,但到了春秋末期,这样的国中之国的政区却失去了他原来的效果,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断的进行攻伐,使得这种分封这种中央统治地方的方式受到了彻底的破坏,直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这种与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相违背的政区被废除,代之而起的是郡县

制。 第三,古代政区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业经济区的划分与土壤、山河、气候等影响与自然区相吻合,一般来说一级行政区与经济区在元代以前是相吻合的,但元代以后受到政治影响,但县级政区在大多少数地方都与经济区相吻合。地方行政区的最大的职能是解决职能,替中央或上级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组织经济生产和征收税负的任务。在许多的情况下一级政区的设立初衷是为了便于中央收缴赋税。聚敛财富,而且,政区的划分大多是以经济指标来划分的。人口是古代社会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划分政区以及行政等级的依据。举个例子宋代时设立的一个监云安监是为了生产盐业而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域,这样的政区的设立其实是为了生产的需要,为的是进行经济活动。 第四,政区演变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系。 在进行政区划分是往往会考虑不同的文化的影响,往往会把同一种文化的的地方划分在同一个政区里面,换句话说就是在进行政区划分是得考虑文化的认同感。从另外一面出发,政区一旦划定了,就会在这个政区里面形成一定的文化,或者是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得到了加强。民俗是政区划分的一个重要原则,假如在一个政区内存在着不同的几种文化,几种认同感,假使有一两种文化在认同感上是冲突的,那么会造成政区内的不稳定,甚至爆发械斗之类的事件,这不利于政区的统治和统治者的意愿,因此在划分时会尽量的避开不同文化划分在同一政区内的决策。举个例子,中国有七大方言区,因此在政区划分时尽量避开。清代时期,广东设立的十个府里面有潮州府和其他府,是不会把讲潮州话的县置于讲粤语,或是讲客家话所管辖的州府的统治下,这不仅加强了潮州府内的文化认同感,也避免了不同文化在同一政区内的冲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

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一、知识结构 二、要点整理 1.古代政治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之后秦朝结束了这一局面,出现了秦汉的大一统。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时期,当然这一时期也出现过西晋的短暂统一,之后隋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出现隋唐的大一统。 ③五代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第三个大分裂时期,之后元朝统一全国,出现了元明清的大一统。 2.古代经济 (1)政府重视 ①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魏征、房谋杜断);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民族称为“天可汗”)。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贞观之治”。 ③“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④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以田地的开垦和户口的增加作为地方官考核政绩的标准,还派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⑤“康乾盛世”:从康熙中叶起,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到鼎盛。这段时期是清朝统治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 (2)农作物推广 ①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②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往: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开始传入中原。 ③唐朝盛世经济:唐朝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的。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宋元时期水稻、棉花的种植和推广 ⑤明朝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国外引进,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明代从外国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3)生产工具的改进 ①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②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加快了私田的开垦。 ③唐朝出现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专题一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 一、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 1.秦朝:①建立皇帝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③实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文化统治(限制了文化思想的发展,使得大量文化典籍失传);④统一文字,最初使用小篆,后推广隶书。 2.西汉:①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②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造成知识分子的思想被毒害)。4.元朝:①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②设立宣政院,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西藏和琉球、澎湖列岛。 5.明朝:①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②设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③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④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6.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注意】中国古代地方三大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2)秦朝的郡县制;(3)元朝的行省制度,这些制度对以后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古代重大经济决策与调整 1.秦国商鞅变法,改革土地制度,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兴修水利工程灵渠等。 3.西汉时,汉武帝规定货币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 4.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5.唐朝:①唐太宗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出现“贞观之治”。②武则天鼓励百姓植桑养蚕、开垦荒地。 多次下令减免赋税和徭役等。③唐玄宗下令整顿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让逃亡者重新登记户口,纳税服役,出现“开元盛世”。 6.宋朝: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居粮食产量首位。陶瓷生产进入新阶段,出口海外,被誉为“瓷之国”。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7.元朝:忽必烈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开凿新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8.明朝:棉纺织业发达,苏州是丝织业中心;业发达瓷,景德镇市全国的中心 9.清朝初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三、思想科技文化成就 1.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孔子创办私学(中国最早),“因材施教”,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著《道德经》。 2.战国时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制,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发明司南(最早的指南针,为欧洲航海家的活动创造了条件)。 3.秦汉时期: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西汉前期发明造纸术(麻纸,世界上最早

高中历史二轮通史复习(同一阶段政治经济文化)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通史复习) 专题一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复习指导】 通史复习,应注意按历史发展的时空顺序,分阶段梳理、整合必修与选修模块的内容,立体呈现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分析阶段性特征,重新建构整体知识网络。 学习政治文明史,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核心,理清线索,把握概念,如郡县制与分封制等;这样;注意各个时期的重要政治观念,如中国古代韩非和董仲舒的君主专制理论等;善于运用比较方法,对不同的政治制度、政治观念进行比较;注意联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 学习物质文明史,要化繁为简、理清思路;注重归纳,总结规律;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及历史与现实热点的联系等;运用发展生产力的眼光来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注重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学习文明精神史,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以天文、历法、科技、教育、医学、史学等栏目为经,以时间顺序为纬,梳理知识点;注意总结规律,尤其要注意中国发达的古代科技不能够顺利转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内容总结】 1、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起源奠基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继续发展时期、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2、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内容有:①政治上: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②经济上: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为代表的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③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辉煌的科技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绘画的发展、灿烂的文学成就、多姿多彩的戏曲有艺术。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 【阶段特征】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农耕经济的雏形;是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知识梳理】 1、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①最高统治权利继承秩序确立和初步完善。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制度臻与完善。②地方管理制度产生和发展。商实行的内外服制度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运用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方式管理中央与地方,扩大了统治区域。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高频考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24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 A.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 B.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 C.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 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思想观念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6.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7.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都有官方印记B.没有理性思维C.长期领先世界D.强调实用价值 28.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 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B.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C.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29.宋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下列表述符合宋代特征的有() ①军事强大得以立国三百多年②儒学应对挑战获得重要发展③城市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起④制度创新推动了各民族的交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史 一、知识体系 二、知识梳理 (一)、王朝更替(历史发展的线索) 1、原始社会:元谋人——北京人——原始农耕文化时期—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时期—尧舜禹时期 2、朝代沿革:上古三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统一——两汉(西汉、新、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北宋、南宋)、夏、金并立——元——明——清 (二)、封建国家的统一与分裂 1、三次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时期 2、四个结束长期分裂而完成统一的朝代;秦、西晋、隋、元 3、九个统一的朝代;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三)、主要政治制度: 1、禅让制(原始时期) 2、世袭制(夏启开始) 3、分封制(西周开始) 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秦朝开创,清朝结束。 (1)理论来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主张“君主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理论,主张“法治”(商鞅—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2)建立:秦朝(秦始皇)——①最高国家统治者称“皇帝”;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②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官职。③地方实行郡县制。④“焚书坑儒”,加强文化专制。(3)巩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隋朝开创,唐朝完善的) (5)加强:北宋(宋太祖)——限制武将权力“杯酒释兵权”;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地方分裂因素,加强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行省制度 (7)顶峰:明清:明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措施:①明太祖时废行省制度,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②明太祖时,罢宰相,废宰相。③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票拟”、“批红”),皇权空前强化。④明太祖时,文字狱开始。 清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措施:①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专制统治达到顶峰。②康熙、雍正、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大事年表 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原始社会禅让制原始农业(水稻,粟,刀耕火 种,养蚕缫丝织绸,耒耜,; 早期铜器;彩陶(蛋壳黑陶) 原始艺术 奴隶制社会开始 夏(前2070—1600)禹—家天下(世袭制),地方 分侯和伯(分封制起源)大禹治水(水利工程),青铜 出现 《夏小正》 商(前1600—1046)殷(安阳)宗法制,神权王权相结合井田制,集体耕作,陶到瓷的 过渡开始,青铜器大力发展, 商业初步发展 甲骨文,金文形成,(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殷历” 西周(前1046—770)镐京(西安)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 封制、礼乐制、世官制,等级 制 流通骨贝铜贝,井田制,青铜 作为礼制象征(商周时期青铜 业繁荣),商人形成,工商食 官,冶铁 诗经开始形成 东周(前770—256) 洛邑(洛阳)春秋(前770—475)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 亩,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人工冶铁,私田出现左传,国语,诗经 公元前475、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战国(前475— 221)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中央集权 制,郡县制,世官制 都江堰、郑国渠,小农经济, 淬火工艺和炼钢有所发展,铁 犁牛耕,富商和商业中心 百家争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 动),司南,石氏星表,诗经, 楚辞,《人物御龙图》(走向成 熟) 秦(前221—206)咸阳(西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 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察 举制,征匈奴,南越,修直道驰 道,修长城(郡—县) 商品买卖明码标价,灵渠颁布秦律,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小篆形成,隶书出现, 汉(前202—后220)西汉(前202—后 29) 长安(西安) 中外朝制,刺史制度,察举制, 郡国并行,推恩令,附易之法(州 —郡—县) 耦犁,二牛一人,犁壁,耧车, 鼓风冶铁,丝绸之路,盐铁官 营 董仲舒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纸,汜胜之书,黄帝内经(奠 基),汉赋 东汉(25—22) 洛阳 杜诗水排,陶到瓷过渡完成水排,青瓷,改进造纸术,九章 算术(计算为中的数学体系形 成),伤寒杂病论(临床),佛 教传入 魏晋南北朝(220—589)西晋:长安(西安) 东晋:建康(南京) 北魏:平城(大同)—洛阳南朝:建康(南京)三省制形成,九品中正制孝文帝改革,均田制,租调制, 草市形成,第一次人口南迁 白瓷,灌钢法,翻车,齐民要术 (黄河),书法进入自觉阶段(篆 隶楷),楷书(王羲之,钟繇), 草书(张旭,怀素),兰亭集序, 女史简图(人物画),洛神赋图(顾 恺之),三教并立 隋(581—618)新庆(长安)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形成,高转筒车,京杭运河,立井水 车 雕版印刷术 唐(618—907)长安(西安)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 (决策)、门下省(审议)、尚 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 兵、刑、工)(道—州—县), 科举制完善,提高进士科地位, 对外兼收并蓄,“贞观之治” 曲辕犁,渠堰使,柜坊,飞钱, 广州成为对外贸易港口,安史 之乱第二次人口南迁(经济中 心开始南移),海上丝绸之路, 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 筒车,南青北白,唐三彩,唐诗, 坊市设置,出现夜市,吴道子(送 子天王图),阎立本(步辇图), 三教并行,火药应用于军事,科 考以诗赋为主,唐传奇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中考真题演练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盐城中考)《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惧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018·菏泽中考)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 3.(2018·日照中考)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维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 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 4.(2018·菏泽中考)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 A.农民起义B.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D.统治者的腐败 5.(2018·衡阳中考)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6.(2018·东营河口模拟)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这主要是指该制度( ) A.巩固了专制集权统治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试题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 一、选择题 1.(2017·怀化中考)春秋时期的政治局面是“永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的出现与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 ) A.禅让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 2.(2017·泰安中考)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6·聊城中考)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 A.派张骞出使西域 B.设置“十三州部” C.颁布“推恩令” D.反击匈奴 4.(2017·临沂四模)“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赞扬了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政绩。后世称赞她的统治是( ) A.贞观之治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2017·黄石中考)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败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 ) A.中央集权制B.九品中正制 C.郡县制D.科举制 6.(2017·青岛中考)《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 A.扩大六部权力B.改革丞相制度 C.扩大地方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 7.(2016·无锡中考)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就在长江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课堂上,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参考如图,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知识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知识专题复习
河北 庞俊锋
【知识整合】中国古代政治主要叙述古代重要政治制度及政局的变革。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原始社会的 早期人类;奴隶社会的朝代更替;封建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包括的朝代及其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形成及发展;重要的改革: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盛世局面的出现:文景之治,贞 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国家的三次分裂和四次统一,统一是主流:科举制的创立和演变:隋炀 帝时正式形成,唐朝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考诗赋,明朝演变:实 行八股取士,清末废除;重大战争和战役:特别是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和淝水之战;正确分析评价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元世祖、康熙帝等。其 中统一王朝巩固统治的措施是重点。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中国古代经济主要叙述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在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突出成就:历代发展农业的措施: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封建统治者始终实行的重农 抑商政策,奖励垦荒等;中国生产技术的进步:生铁冶炼技术,棉纺织技术等;工具的改制:铁农具的使 用,曲辕犁、筒车等;农作物的种植和传播:半坡人最早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北宋从越南传入占 城稻、明朝引进玉米和甘薯。棉花种植的推广;水利的兴修:战国:都江堰(秦国) 。秦朝:灵渠。隋、元: 大运河;纺织业的发展,货币的演变,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及原因等;其中经济重心南移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出现及发展是本专题的重难点。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文化成就主要包括各时期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包括的主要内容:四大发明;文字的演 变;思想成就:孔子、老子、百家争鸣等; ;建筑:长城、赵州桥等、史学: 《史记》 、 《资治通鉴》 ;文学: 屈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四大名著等;医学:扁鹊、华佗、张仲景、 《本草纲目》等;此外,还有 数学、书法、绘画、雕塑、戏剧等方面的成就,其中四大发明和思想成就是本专题的重难点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命题分析】本专题是历年中考的重要命题点,根据往年试题分析:一,注意同类问题的比较,如,古代 史上两次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 注意某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如 2008 年 四 川省资阳市的中考题 :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
特征的是 什么。三,注意与时政的联系,如北京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吉祥物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 鱼纹装饰图案 ,联系到最早制造这种彩陶的半坡原始居民 。汶川大地震与历史上的知识点都江堰的联系
等。四,注意与世界近代史的比较,如明清时期,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欧美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1/8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思想文化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点导航]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主干核心知识]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天文学:《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_ _》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东汉的张衡:地动仪、水运浑象仪。唐代的僧一行:黄道游仪,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测定的黄赤交角值极为精确;编制的《授时历》是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2、数学: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南北朝时期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3、农学:北魏贾思勰所著的《》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明代编写的《农政全书》总结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4、医学:①《》一书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四诊疗法,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③华佗发明最早的麻醉药剂“”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④代表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书中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5、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造纸术: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的《》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火药:①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②五代和宋朝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③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指南针:①战国时发明司南;②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③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汉字的起源演变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②演变脉络: (商代,成熟的汉字)—金文(商周)—小篆(秦朝)—隶书(汉代)—楷书 ③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发展

2019高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部分(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包含政治、经济、文化)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的政治 【记忆导图】 【思维导图】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 ①封对象——,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 ②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大了,开发了。 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核心: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 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官僚政治体制取代体制。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四、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统一文字; ④修建驰道、灵渠; 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精练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含答案解析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精练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 一、选择题 1.(2019·潍坊特色题)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国的建立有利于( ) A.建立统一的国家B.开发边远地区 C.中央直接管辖地方 D.监察百官 2.(2018·菏泽中考)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3.(2019·原创题)《史记·秦本纪》记载:“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那么,“御史大夫”的职责是( ) A.负责监察文武百官 B.分管国家行政事务 C.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D.负责审查诏令4.(2018·菏泽中考)西汉初年,政论家贾谊指出,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小腿肿得像腰,脚趾肿得像大腿,不能屈伸自如。不及时治疗,就不可医治了。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 A.农民起义B.匈奴的威胁 C.王国问题D.统治者的腐败5.(2018·衡阳中考)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厂卫制 6.(2018·东营中考)“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 ) 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7.(2018·日照中考)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